马太效应解释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49707669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马太效应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太效应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太效应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马太效应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太效应解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马太效应解释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马太效 应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 名字来自于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 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 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 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关于此效应的诞生,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得不多说几句。道德经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其实老子看 明白的更早,也更透彻,顺便把坏处也指明了。与马太效应

2、对应的是张弓效应。张弓效应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马太 效应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张弓效应的主要作用是“仗义疏财”机制, 讲究的是公平;马太效应的主要作用是“赢家通吃”机制,讲究的是效率。张弓 效应与马太效应,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机制。张弓效应来自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 1 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大同理想社会的法则,不就像开弓射箭一样吗?瞄准目标高了,就把它压低;低 了就把它向上抬高;力道大了就减小一些,不够就补足一些。理想社会的法则, 是减去有余的并且补上不足

3、的;世俗经济社会的法则就不是如此,是减损不足的, 用来供给有余的。据此看来,世俗经济社会的法则,与马太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惊人吻合!既然大同理想社会的法则与世俗经济社会的法则相对应,那么,有与马太效应相 对应的相关效应吗?有。老子已经告诉我们,只是未被发现、命名而已,三七理论作者现姑妄名 之,就是老子的张弓效应。张弓效应正如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所云:“天之道, 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 而补不足。”张弓效应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马太效应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 余”。张弓效应追求的是社会公平,那是组织者以及政府制定政策和裁判市场行为该干 的事儿

4、;马太效应追求的是财富积累和市场要素配置效率,那是市场的事儿。政 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政府公平的张弓效应与市场效率的马太效应的和谐统一,才 是我们追求的大同理想社会。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 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 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一个项目上,声誉通 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 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 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此术语

5、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 到他头上。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态度积极主动执 着,那么你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 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名字来源门远行,临行前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依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 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出发了。 那领五千的,把钱 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 去掘开

6、地,把主人的银子埋了。过了许久,国王远行回来,和他们算账。那领五 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 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 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 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 忠心的仆人。”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严厉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 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 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 割,没有散的地方

7、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 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夺过他的一千银子,给了那有一万的仆人。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 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 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 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 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 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 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是:其一, 可以防止

8、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 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 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 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马太效应”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尤其是经济领域内广泛 存在的一个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以经济领域为例, 国际上关于地区之间发展趋势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 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 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

9、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 区发达程度的趋同。 另一种观点是,当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时, 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常常会呈现 “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落后地区的人才会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 源会廉价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制度又通常不如发达地区合理,于是循环往 复,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而社会贫富差距,也会产生“马太效应”。在股市楼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 最赔的总是散户。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 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另外,由于富者通常会享受到更好的教 育和发展机会,而穷者则会由于经济原因,比富者更乏发

10、展机遇,这也会导致富 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 对政府而言,如何在经济发展中避免贫富 差距越拉越大的马太效应,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课题。 此外,在科学、学术研 究中也存在“马太效应”,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有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 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折叠编辑本段表现方面折叠 经济领域将眼光主要聚焦在 CPI 的上升幅度,而对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马太效应大的关注似有盲点。其实,居民收入差距 的扩大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大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扬。数据显示,近 几年在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领域,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 的和谐进步产生一定影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

11、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4200元扩大到4941元,全国城镇国有 经济单位与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平均工资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631元扩大到今年 的1209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与集体经济单位平均工资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 3599 元扩大到今年的 4028 元。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在之间属于比较平均,之间为差 距合理,之间为差距过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自2000年以来,我国 基尼系数连续几年上升,已在0.4的国际警戒线徘徊。2005年,10%的城镇最高 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773元,比上年增长13.4%,是全国平均收入的2.7 倍。10%的最低收入户家庭人均可

12、支配收入为3135元,比上年增长9.5%,仅为 全国平均收入的29.9%。最高10%与最低10%收入户的人均收入之比由上年的8.9 倍扩大到 9.2 倍,差距呈扩大态势。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同时,不同收入等级 人群之间的流动性在下降。低收入人群进入高收入组、高收入人群沦为低收入组 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收入分配格局越来越固化,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更为困难。 2000-2005年,城镇收入水平最低的20%人群的年均收入增长率为5%;而收入水 平最高的20%人群的年均收入增长率为15%。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格局不利于低 收入者。当前,垄断行业工资收入水平过高问题依然存在,与其他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 仍有

13、扩大趋势。2000年最高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63倍,而到了2005 年扩大到4.88倍,而且绝对差距也从8436元扩大到32249元。必须清醒地看到, 收入差距还呈逐渐拉大的趋势,我们有必要对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所导致的一系列 问题保持警惕。消费差距的扩大既有历史发展和资源制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 有经济增长快慢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缩小消费差距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需要坚 持不懈地努力,对此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收入差距的拉大,必然会带来不少 负效应。尤其是作为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的过度拉大,会降低居 民的消费倾向。居民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如2006年城镇居民10%最高收入户

14、平均消费倾向由2000年的72%下降到2006年的67.1%,分别低于全国城镇居民 平均水平7.6和6.9个百分点。由收入差距形成的社会不公问题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 存在“马太效应”,这与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不相容的。收入的过分悬殊 会对社会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带来一定影响。对于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如果不采 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影响,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 注,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政策调控力度,使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较为合理 的范围。一部分垄断行业工资水平过高、工资增长过快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 解决垄断行业收入差距问题,一方面要通过采取措施

15、促进非垄断行业的企业职工 工资收入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采取措施,加以有效调控。 要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建立和完善对垄断企业的特别收益金制度和上缴 利润制度。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注重公 平,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 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 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有效功能,提 高政府为民服务意识,发挥税收和转移支付两种手段的作用,税收的主要对象

16、是 高收入群体,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群体。政府通过这两个手段进行收入 再分配,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起到“抽肥补瘦”的作用。二是加强法制建 设,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正。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 护低收入群体的合法权益。四是积极推进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进一步动 用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高效发展。改变收入分配的结构是一个比较漫长和长期 的过程。因为收入分配的改革是一个利益的调整,可能会触痛很多人既有的利益, 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还有很多新的矛盾和利益分析的协商、对话和最后 的妥协,这都是可能发生的。所以说不可能是一个很快的过程。从长期看,居民 收入差距将是一个逐

17、渐缩小的过程。尤其要密切关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和社会转型时期,居民的社会心态的变化。在 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影响 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社会的 态度和信心。在快速变化和转型时期,要特别注意对民众满意度、信心指数、价 值观变化、行为取向的监测和研究,并做好相应的工作。股票价格水平的升降与股市的增量资金数额(新入市或出市资金)和存量资金的 周转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与股市的增量股票数额(新上市或离市股票)和存量股 票的周转速度成负相关关系。市场资金的增加和周转速度的加快表现为需求的扩 张,市场股票的增加和周转速度的加

18、快表现为供给的扩张。同普通商品市场一样,在同一价格变动的调节下,投票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呈逆向 或不对称性变动。同普通商品市场相反,投票市场的价格机制对需求和供给都具 有一种正反馈性的激励功能。这种价格正反馈机制总是强化着供给与需求的逆向 变动趋势,从而拉大或维持着供求不平衡关系。因此,在股票市场上,价格的上 升会推动价格的上升;相反,价格的下跌则会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换言之, 股票市场的内在机制以一种特殊的马太效应方式表现出来,它直接导致了股票价 格背离基本价值而大升深跌、暴升暴跌。由于马太效应及股价的超常涨跌是股票市场内在运作规则的结果,因而它也就成 为股票市场的必然的、常规性的运作形式。股

19、票市场必然有投机、必然超常动荡, 因而股票市场永远是一个可以博取差价的场所。股市在经历了一轮或强或弱的马太式不平衡循环后,可能会进入另一个反向马太 循环过程,也可能进入暂时平衡状态。使一轮马太循环中止的原因,如果是价格 升涨的中止,通常是因为后续资金量枯竭、高价位所形成的高市场风险、突发利 空消息刺激和累积获利筹码过多等等;如果是价格下跌的中止,则多是因为价位 进入投资价值区域、突发利多消息刺激、累积套牢筹码过多过深等等。折叠 社会领域许多残疾人就不了业,上不了学,上学和受教育对一般的孩子马太效应来说只不过是义务,必须接受的义务,可对许多残疾的孩子来说是梦想,而不是义务,先残疾,再失学,然后失

20、业,最后 失去生存能力,这就是最明显的马太效应。也是最残酷的马太效应。因为在 21 世纪,信息化社会,竞争强烈的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接受任何的教育,必然成为 社会的废人,更何况身体条件很差的人,可想而知。以海南为例,全省15岁以 上残疾人文盲人口有22.86万人,文盲率为46.27%。笔者认为残疾人入学难不只是教育资源紧张和经费紧张的问题,还有就是普通学 校无障碍建设的问题,家长的思想问题,如果家长思想问题和无障碍建设问题不 解决,无论再多经费投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教育的,因为有些家长怕丢 人等原因,他们情愿把孩子放在家里,不想让孩子出去外面见人,更不想让孩子 上学。由于普通学校很少考虑到

21、残疾学生,没有无障碍设计,比如专用楼梯等, 因此造成了一些肢体残疾的孩子上不了学,肢体残疾的孩子是无法进特殊学校的。 残疾人需要适应社会,社会也要适应残疾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品牌资本的构建日益迫切,企业 积聚绝对优势的品牌资本,创造持续的价值,推动整合的市场资源,形成有形和 无形的巨大财富效应,对于企业来说将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积聚品牌资本是顺应企业占领市场最高点的现实需求。品牌资本是全球市场消费 革命的源动力,不仅涉及到生活领域,而且也涉及经济金融领域。人们在追求生 活品牌的同时,对金融也必然有品牌的要求。国内的企业如果不培育自己的品牌, 将来就

22、难以满足这些日益高新化的需求。积聚品牌资本是持续创造价值的核心要求。没有价值的品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品牌只有具有无形资产价值所具有的特性如制订标准和拥有核心的技术,品 牌只有具备向有形资产可转化的价值,品牌只有与资本进行有机的对接,形成绝 对的品牌资本优势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源泉。积聚品牌资本是整合营销、创造财富的必由之路。品牌是需要营销的,营销可以 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从认识到认知再到认可的过程,最 后达到认同的目的。整合市场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营销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 度。品牌资本外在的表现形式为可量化的价值,品牌资本的内在表现形式为消费 者心中的接受程度

23、和评判标准。折叠 教育领域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主要可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 其一,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多,社会兼职越多,各种名目的评奖似 乎就是为他们设立的。在科研领域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科研经费的使用基本被 垄断,从立项、评选、经费分配基本由少数专家控制。尽管某些项目从立题到完 成与一些专家没任何关系,但是,无论立项书还是最终成果也必须将某些知名专 家的大名冠于首位。这样一来,一般学者的劳动果实都成了专家的“成果”,使 少数专家成了科研寡头。据说,某市级教育科研项目基本都是几位知名评委瓜分。马太效应”的出现实质是社会强势群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平等的教育权的掠夺, 必将加速社会财富与权力的两

24、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最终会引起社会的震荡; 它造成了局部的繁荣,却扼杀了作为整体的教育的生命,就像癌细胞的过度繁殖 必将危及到作为整体的人的生命,而人生命的丧失却又使癌细胞失去了生存的基 础,最后也必与个体的生命一起消失,连局部的繁荣都将不可得。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 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 “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 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

25、优秀团员和 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 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 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 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折叠 企业经营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 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 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 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 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折叠编辑本段理论缺陷马太效应理论的缺陷主要在于缺乏辩证思维:1,只看到事物发展的短期趋势,只反映了数量方面的变化,忽视了性质的变化, 不能用于分析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事实上,在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发生 -发展-成熟-衰老-灭亡的规律,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2, 不具备普遍意义,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难以证明普遍的真理性。比如,难以解释在很多领域存在的“后发优势”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