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物态变化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149670170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物态变化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物态变化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物态变化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物态变化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物态变化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教科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云南期中)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答案】C【解析】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

2、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2(2019甘肃期中)屠哟哟因为发现青篙素而成为第一个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A较低的燃点 B较低的沸点 C较低的熔点 D较小的密度【答案】B【解析】在从青蒿这种植物里提取青蒿素时,不用水或酒精煮而是放在乙醚中煮,这是因为乙醚的沸点低;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由于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 故B正确。故选:B。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

3、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答案】B【解析】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8060,故A错误;由图知道,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应是沸腾前的情况,故B正确;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错误,故选B。4(2019南京期中)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

4、大气压下,对甲 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A酒精 B煤油 C水 D液态氨【答案】B【解析】由题知,乙容器中装的是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其沸点是100,而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液态氨和酒精的沸点低于100,不能使水的温度达到100,所以甲容器内的液体不能是液态氨和酒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若甲容器内的液体是水,只能使乙容器的水达到沸点,不能使之沸腾;故不能是水;煤油的沸点150,高于水的沸点,当甲容器内的液体是煤油时,水能达到沸点,还能继续吸热,能沸腾,故甲容器内装的液体是煤油故选B5(2019南京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

5、,温度一定升高 B铁、海波、萘都是晶体C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 D晶体的凝固点比熔点低【答案】B【解析】A. 晶体熔化时,物体吸热,温度不升高,故A错误;B. 铁、海波、萘都是晶体,故B正确;C.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逐渐升高,故C错误;D.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是同一温度,故D错误。故选B。6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现象,下面是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C路边地面上薄薄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D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汽化形成的【答案】C【解析】A、跑步时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看起来是“白气

6、”,属于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房间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时会发生液化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即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粒,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D、冰柱是水滴凝固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7(2019扬州期中)医护人员要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A体积 B密度 C温度 D质量【答案】D【解析】体温计示数升高时,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得密度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8(2019山东期中)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包装盒外面的霜,是

7、液化造成的B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汽化造成的 D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答案】D【解析】A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B吃冷饮时感到凉爽是因为冷饮在熔化过程要吸收人体的热量,故B错误。C打开冷饮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手上的水遇到温度很低的冷饮凝固造成的,故D正确。9(2019广东期末)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DE段是冰

8、的熔化过程,水的凝固点是100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BC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AB段物质为固态,B时刻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态【答案】C【解析】A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水的凝固点是0,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沸点是100,故A选项错误。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虽保持不变,但都要吸热,故B选项错误。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C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故C选项说法正确。DB时刻物质可能是固态或固液共存态。故D选项错误。10(2019山东期末)小美同学对冰和石蜡分别加热,并通

9、过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成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液共存状态B甲图象中的DE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C乙图象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甲图中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知道,甲乙是对冰和石蜡分别加热后,绘制成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甲图象知道,BC段和DE段的温度均不变,说明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熔化的温度时间图象,即此物质是冰;其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0,由于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所以水的凝固点也为0,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

10、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此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故A正确;BD错误; 由乙图象知道,物质吸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该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即是非晶体熔化的温度时间图象,此物质应是石蜡,故C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30分)11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升华 液化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当打开包装盒时,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此过程中吸热,温度降低,使空气中

11、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出现了“白雾”。12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家庭都用上了电冰箱。冰箱冷藏室内壁常常会结冰,这是_现象,致冷剂在冰箱冷冻室的管子里面_吸热,从而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 凝华 汽化【解析】冰箱冷藏室内壁常常会结冰,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冰的现象;制冷剂吸收外界热量发生汽化现象,从而使冷冻室的温度降低,达到保鲜制冷的作用。13(2019江苏期中)寒冷的冬季用潮湿的手摸放在户外的金属管,手会“粘”在上面,这是由于手上的水分遇冷后结成冰,使分子间_增大。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答案】引力 不属

12、于 【解析】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是不同的;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小,作用力最大,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作用力最小;但是水遇冷后结成冰例外,水结冰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作用力变大,即引力增大;空气尽管是看不见的,但它的运动是宏观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因此风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14(2019南京期中)下列物态变化中: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冬天玻璃 窗上形成的“冰花”;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河水结冰;早晨草地上的霜其中属于 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填写序号)【答案】 【解析】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液态水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放入衣箱中的樟脑

13、球变小,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冬天玻璃 窗上形成的“冰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河水结冰,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早晨草地上的霜,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即凝华,凝华放热。其中属于凝华的是属于吸热过程的是。15(2019福建期中)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会直接_为高温碳蒸气,字迹会消失;再经过特殊的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变成碳粉,(填物态变化名称)可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答案】升华 凝华 【解析】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吸热温度升

14、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也就是发生了升华现象;碳粉的内能是由光能转化而来的;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凝华成碳粉。16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液化 汽化 熔化 【解析】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镜片的温度低,而室外的温度高,所以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汽化是吸热过程,所以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蒸发)吸热

15、所致;熔化也是吸热过程,所以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熔化吸热所致。17(2019广东期末)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此过程_(吸热/放热);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这是由水蒸气经过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产生的。【答案】汽化 吸热 液化 【解析】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汽化为气态,此过程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这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8(2019枣庄期末)家庭装修时,要用一种胶来粘木头,这种固体胶要在100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温

16、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粘性。为了熬这种胶,工人师傅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锅。如图所示,是一个有夹层的铁锅,夹层里充满了水,锅内装有适量的胶块,在夹层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锅内胶水的温度_(填“会”、或“不会”)超过100,这是因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_。【答案】不会 温度不变 【解析】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且液体沸腾后,会继续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只要两层锅之间水没烧干,内层锅的温度就不会超过100,又因为固体胶要在100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所以,这种特殊的锅能够保证既不会熬焦,也不会失去粘性;19(2019山东期末)小明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500g的冰持续加

17、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看出AB段的比热容_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B段所吸收的热量为_J,BC段所吸收的热量为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小于 5.25104 1.575105 【解析】在整个过程中冰与水的质量相等,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设在1min内吸收的热量为Q,由图示可知,AB段的加热时间为2min,则吸收的热量:Q1=2Q=c1mt1=c10.5kg0-(-40)=20c1,在CD段的加热时间为16min-8min=8min,吸收的热量:Q2=8Q=c2mt2=c20

18、.5kg(100-0)=50c2,;则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在CD段吸收的热量:Q2=8Q=c2mt2=4.2103J/(kg)0.5kg(100-0)=2.1105J,则Q=2.625104J,在AB段吸收的热量:Q1=2Q=22.625104J =5.25104J;在BC段吸收的热量:QBC=6Q=62.625104J =1.575105J。20(2019重庆期末)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煮鸡蛋用水,炸油条用菜油,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不同;(2)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答案】沸点 熔化 【解析】

19、(1)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是因为煮鸡蛋、玉米棒子需要的温度低,炸油条、麻花需要的温度高;因为水的沸点低,而油的沸点高,所以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2)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是霜吸热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6道题,共40分)21(2019广东期末)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前,甲图中器材的安装应自下而上安装,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气泡的情况是图中的_(选填“a”或“b”)(2)如图甲(左),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通过_方式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而引起的(

20、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甲(右)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此时的气压可能_(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7989898(4)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答案】b 降低温度 96 98 低于 【解析】(1)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2)如图甲(左),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通

21、过降低温度方式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而引起的;(3)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水的沸点为98;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水的沸点低于100,说明此时的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22(2019山东期末)某小组同学用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 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

22、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上图乙中C、D所示,则图中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3)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表中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4)从记录数据和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实验时的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 标准大气压。(5)撒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答案】自下而上 C 98 不变 小于 石棉网的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温度,水能继续吸热 【解析】(1)在安装、调整如图甲的实验器材时,应自下而上,先固定B,再调整固定A,因为底部的距离应是固定的,而上部可以根据下部的情况进行灵活调节;(2

23、)水在沸腾前,水温较低,底部少部分水汽化成水蒸气冒出时,又同时有一部分水蒸气会马上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少,且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因此图D是沸腾前的情形;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形成图C的情形,C是水沸腾时的情况;(3)表格中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根据表格数据先描点,然后把所描的点用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4)由表格的数据可知:水达到98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水的沸点是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此时水的沸点低于100,说明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5

24、)酒精灯加热时,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撤去酒精灯后,水还会从石棉网吸收热量,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23(2019云南期末)在研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如图中所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由如图气泡可知,_是描述水沸腾时的图象。(2)下表是某组同学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由表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_(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填“升高”“不变”)。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3)实验结束各小组进行交流发现

25、各组加热水至沸腾所用时间不同,请帮他们分析原因_(说出一条即可)。【答案】热胀冷缩 96 甲 99 小于 不变 水的质量多少不同 【解析】(1)根据温度计的原理可知,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图2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如图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5min后,水的温度保持在99不变,水的沸点是99,水在1标准气压下的沸点为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地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各组加热水至沸腾所用时间不同,可能是水的质量多少不同或有无盖子。24(2019云南期末)

26、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2)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_min。物质在第3min具有内能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_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答案】使物质受热

27、均匀 2 晶体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0 4 小于 2 【解析】(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受热比较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下,此时示数为2;(3)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0不变,故该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0,熔化时间为6min2min4min;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所以物质在第3min具有的内能小于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在AB段温度升高3,加热时间为2min;在CD段温度升高3,加热时间为4min;因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加热

28、时间成正比,且CD段的加热时间是AB段的2倍,所以CD段吸收的热量是AB段吸收热量的2倍,根据公式可知,在质量、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的热量之比,即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2倍。25(2019贵州期末)小林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加热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646872768181818184889296(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_(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安装。(2)此物质是_。(填“非晶体”或“晶体”)(3)此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12min时,物质处于_。(选填“

29、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_分钟。(4)此物质的温度为81时,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或“前三种都有可能”).(5)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_: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_(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答案】从下至上 晶体 81 固液共存态 6 前三种都有可能 使物体受热均匀 高于 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 【解析】(1)探究物体的熔化规律时,酒精灯要用外焰加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组装器材从下向上;(2)根据测量的物体熔化时温度值,此物体是晶体;(3)根据测量的温度值判断,

30、此晶体的熔点是81,在12min时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用时为14min-8min=6min;(4)晶体温度处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5)实验中,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烧杯中的水面要高于试管中物体的上表面;(6)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26(2019扬州期末)如图是小明在研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图。(1)观察实验装置如图,操作的错误是:_。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31、_(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水停止沸腾,这说明_。(4)小华和小杰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不同。(5)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海波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到烧杯底 秒表 自下而上 (a) 液体沸腾需要吸热 质量 固液

32、共存 晶体 【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操作是错误的;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秒表;(2)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所以b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现象。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时要吸热;(4)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a、b的升温的快慢不同,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不同的缘故;(5)由图象可知第8分钟时,海波正处于熔化阶段,故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