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管理基础知识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49623817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重庆管理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管理基础知识(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管理的概念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一、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 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二、管理的特点1、两重性,即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也指科学性和艺术性);2、目的性;(目标共同、层次性、时间跨度、多元价值性)3、组织性;4、创新性;第二节管理的职能和类型一、管理的职能(一)计划1、活动条件研究2、制定业务决策3、编制行动计划(二)组织1、设计组织2、人员配备3、组织变革(三)领导(靠什么做)(四)控制(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二、管理职能发展:20世纪下半叶开始,决策、创

2、新、协调(1+12)职能受重视.三、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一)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1. 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标;2。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是公共权力运用过程;4.独占性(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由一个部门承担);5。接受公众监督。在中国,把非政府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性中介组织。(二)企业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服务的组织,以企业法人身份活动注重 个体利益。1。目标单一即盈利;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典型的经济理性;4.权力来源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委托经营 权.第三节管理

3、者的职责和技能一、角色类型: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层次: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领域分类: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如人事、销售)二、具备技能(一)技术职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工作程序、技术知识能力。(二)人际技能。沟通协调能力。(三)概念技能。概括洞察决策判断能力。第四节管理环境一、组织环境分成三大类: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一)一般环境宏观环境: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等五个方面。(二)具体微观环境:现有竞争对手研究、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厂家、用户、供应商。(三)组织内部环境1、识别环境不确定程度的方法:美国邓肯一是环境变化的程度分为;稳定(静态)

4、不稳定(动态)层面;二是环境复杂程度分为:简单一一复杂层面。2、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外部:机会(O)、威胁(T);内部:优势(S)、劣势(W).第五节管理理论的发展一、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1、儒家的管理思想.2、道家的管理思想。3、法家的管理思想。4、商家的经营管理思想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国外早期的管理思想:1.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阐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2.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管理思想上独树一帜。欧文主张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从而开辟了 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3。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查尔斯。巴贝奇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

5、并进行了理论过概括,成为科学管 理的启蒙者。4。19四纪下半叶,亨利.普尔提出了三条基本管理措施:组织是管理的基础。通讯联系。手机和编 制资料。二、古典管理理论(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泰勒、巴斯、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福特(二)古典组织理论侧重于企业的整体协调与控制。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约尔、韦伯等.(三)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 管理活动。(四)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1)明确的分工(2)自下而上的

6、等级系统(3)职务要求决定人员任用(4)理性的人 员关系(5)管理人员的职业化(6)严明的规则和纪律三、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霍桑实验:第一阶段:工人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 谈试验;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 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4)存在“霍桑效应”。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2)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不论大小其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明确的目标、协 作意愿、信息交流(3)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

7、级的认可四、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有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行为科学学派马斯洛、赫兹伯格、 以及设计了管理方格图的布莱克和穆顿等等。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英国学者特里司特及其同事 创建的。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主 要代表人物是伯法等人。伯法的代表著作是现代生产管理.全变管理理论.经验和案例学 派戴尔和德鲁克。第二章决策第一节决策概述一、决策的本质决策时决策者为了达到某种决策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 方案,对此做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简单的说就是从两个 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从系

8、统的观点看,管理决策是由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信息和决 策结果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二、决策的分类1。按决策目标影响程度不同: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2。按决策问题重复度不同: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3。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划分: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性决策。此外,按目标多寡,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根据所要解决问题性质,原始/追踪决策;时间长短: 长期/中期/短期决策;决策者的层次:高层/中层/基层决策;思维方法:经验/推理决策;可选方案数量:开关式 /旋钮式决策。决策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效益原则。三、决策

9、基本步骤1。问题发现和诊断;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选择方案四、决策主要方法(一)确定型决策方法一-一盈亏平衡点法根据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的综合分析,用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的 一种数学分析法。以盈亏平衡点为界限,销量大于平衡点为盈利,小于则亏损。(二)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面临两种以上自然状态,估计每种状态出现概率而采取决策。估计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一-一-保守。冒险。折中法出现的概率不清楚时,包括保守法(悲观、小中取大)、冒险法(乐观、大中取大)、折 中法。第二节预测一、含义:即立足于过去和现在,预计和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预测与决策的关系1

10、。预测的发展首先来自于决策的需要,其目标就是为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2。决策所要解 决的问题正是预测所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内容会随着决策不同需要而变动。预测程序:1。预定预测目标;2.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评价预测结果;5.编写预测报告。二、预测的主要方法按预测本身的性质分,可以将预测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一)定性预测法1。专家调查法(专家个人调查法、专家会议调查法)2。德尔菲法:根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专家之间不得讨论,经过多轮次调 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反复征询修改,得出较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结果(二)定量预测法1。时间序列法.将一经济变量如历史销

11、售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延伸,预计未来变化趋势。2. 因果预测法。根据历史资料,找出预测因素和其他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预测。 第三节决策与心理一、决策中常见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多表现为认识事物的偏见,具有消极作用,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决策.心理效应包括:光环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从众效应;定型效应;反衬效应;投射效应;二、决策中的心理压力(一)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趋避冲突(想达到某个目标又不想付出某种代价,但两者又不能同时实现而矛盾)双趋冲突(两个甚至更多好处都想要,而不可同时兼得的矛盾心理)双避冲突(两种选择都不喜欢却必须选择其一的矛盾心理)(二)逆反心理:受信者态度与说服方向完全相

12、反,对说服心理进行积极地阻扰1、超限反应。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劝导影响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人们会进行自我价值保护而逆反3、禁果逆反。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三)心理压力持续时间1、惊恐阶段:压力来时还不适应产生焦虑、恐慌和抑郁情绪。2、抗拒阶段:心理慢慢平静,逐渐适应。3、力竭阶段:如压力没有缓解,适应能力消耗殆尽,出现沮丧、无助、绝望情绪。(四)影响心理压力的因素1。实现决策目标的难易程度;2.问题复杂程度;3。决策后果对决策者个人的利害关系;4。 决策风险的大小;5.时间压力大小;6。决策如达不到目标回旋余地的大小;7。决策目标

13、的多 少及相互冲突程度;8。决策环境变化程度;9.决策者经验多少;10。群体决策中责任的分散 程度。第四节群体决策一、群体决策的含义及其利弊含义:又称集体决策,指由两个以上的人完成的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 利弊:优点:1。提供完整的信息;2。产生更多的方案;3.增加决策可接受性;4。提高决策合 法性。缺点:1。消耗时间长;2。不能避免少数人统治;3。屈从压力;4。责任不清。二、参与决策是指组织的一般成员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参与决策影响决策。优点:1.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2。员工能从公司或者部门那里直接获得准确信息。3 员工会把决策当作自己的切身责任;4.员工会培养自己的远景

14、能力;5。决策推动工作。缺点:每个群体成员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经验不同,则积极性大小不同,事不关己.要 防止领导独断和小集团意识,防止出现失误大家都不负责。三、群体决策中基本择案规则择案规则就是决策群体选定最终决策方案的程序和方法.典型的有:完全一致、商议一致、 多数通过、等级决定(最高等级者定夺)。还有孔多塞标准(两两对比)、博尔达计数(每个 备选方案依次排列打分,高者胜出)、赞成投票制、正负表决法(每个方案投一票正多胜出) 第五节计划的编制一、计划:就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 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计划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二、

15、计划的类型和作用(一)计划类型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具体性计划 和指导性计划;程序型计划和非程序型计划。(二)计划的作用与意义1.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2.计划可减小不确定性;3.可以减少重叠性和浪费性活动;4。计划设 立目标和标准以便进行控制。三、计划的编制程序:估量机会if设定目标确定计划前提条件if拟定备选方案H评价与选择方案if拟定备用计划或者应急计划if拟定派生计划if预算四、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事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 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

16、起来的一 种计划方法。更切合实际,长中短期计划相互衔接,加大计划弹性提高组织应变能力。第三章 组织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的概念和特征组织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的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实 现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有机整体或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动态意义上的组织是指围 绕一定目标,设置并建立组织机构,安排群体成员的职位,确定其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从而使其具有较高效率的群体的管理行为或者管理过程。组织特征有: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的统一性;资源的整合性;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性。二、组织的类型1。按建立和正规化程度,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2。按灵活性和适应性程度,机

17、械式组织(官僚行政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适应性组织)。三、组织的功能:组织具有整合、凝聚、服务、管理、激励等功能。第二节组织设计组织设计师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进行设计的活动。五个原则: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精简高效,权责对等,动态适应原则。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战略、技术和组织结构等四项因素。二、组织设计的内容职能与职位的分析与设计;部门化和部门设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分析设计;决策系统 的设计;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组织变革与组织 发展的规划.第三节组织结构一、常见组织结构类型有:1。直线型组织结构:每个管理人员对其直接下属

18、有直接管理权;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 级报告;主管人员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绝对的管理权或完全管理权2。职能型组织结构:也叫多线型组织结构,是当参谋部门有权向直线型经理直接下达指令 时所形成的组织结构。3。直线一-一职能参谋型:取两者优点建立起来的,绝大多数组织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形式。4。事业部制组织机构:指在总部下面设立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事业部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组 织结构形式。5。矩阵组织结构: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项目或任务划分的小组结合成矩阵的一种组织 结构形式.6。虚拟网络型组织结构:由一个精干的核心组织通过建立以合同为基础的业务关系网络而 形成的组织结构类型.二、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1.

19、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幅度扩大、管理层次减少趋势,利于信息传递。2. 虚拟化。仅保留组织中最关键、最具竞争力的功能,将其他功能虚拟化。3. 网络化.联盟、连锁、内部网络化、信息传递网络化。4. 柔性化。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5. 多元化.根据具体环境和目标构建不同类型组织结构.6。结构分立化。大组织里分出若干小组织。第四节 人员配备一、人员配备是指管理者根据组织结构中所规定职务的数量和要求,对所需人员进行恰当而 有效地选择、考评和培训,并创造条件推动其发展的管理活动.配备过程:1.根据内外环境制定组织目标和过程;2.确定管理人员数量、类型;3。招聘选拔 培训,业绩考评。配备原则:经济效益

20、、任人唯贤、因事择人、量才适用、制度规范、促进发展原则。二、管理人员选聘(一)选聘标准1. 较高政治素质;2.良好道德品质;3.相应业务知识水平;4。良好决策能力;5。较强组织协 调能力;6。富于创新精神;7.健康身心素质(二)选聘程序1。制定选聘计划;2.进行职务分析;3。发布招聘信息;4.搜集相关信息;5.测试与筛选;6。正式聘用人员三、管理人员考评: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特征五方面予以考评。四、管理人员培训的作用1.可以转变管理者管理观念,植入管理新思想.2.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3. 增强组织运作效率。4。增强组织竞争力。5。可以增加潜在管理者管理知识和经验

21、。6.增 加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训内容:业务技能、管理理论、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第五节 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得概念和特征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 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 映。组织文化的特性:无形性;实践性;独特性;传承性;可塑性。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类型指构成组织文化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它由物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与精神层文化的 三元结构构成.物质:组织名称标志建筑环境旗帜生活设施纪念品等。制度:一般规章制度组织风俗 如典礼仪式等.精神:组织目标、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

22、神风貌。类型:学院型(为新人准备);俱乐部型(适应、忠诚、资历);棒球队型(鼓励冒险革新); 堡垒型(着眼生存)三、组织文化得的功能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功能.四、组织文化内容显性内容:组织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经营管理行为。隐性内容: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组织素养。美学意识、组织心理、 管理思维方式等。影响因素: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行业技术经济特点、 组织所在地理位置、组织基本员工的特点、组织的历史传统。另外,外来文化、领导风格、 组织规模也会影响组织文化形成和发展.第四章领导第一节领导和领导者领导指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群体

23、目标而做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而领导者 就是实施这种行为的人。一、领导的构成要素:权利或影响力;对人的理解和激励;营造组织气氛,建构组织文化. 领导者素质: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动态性、层次性的特征.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结构:1、政治素质;2、业务素质;3身体素质;4心理素质.第二节领导理论一、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领导风格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论;领导风格理论;专制型、民主型和自由放任型三种基本领导风格.二、领导权变理论(一)菲德勒权变理论(二)赫赛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命令型、说服型、参考型、授权型。(三)罗伯特.豪斯的途径一一目标理论四种类型:支

24、持型、参与型、指令型、成就型。(四)史蒂文.克尔和约翰.杰迈尔的领导替代理论第三节激励理论一、激励的含义激励是指针对人的各种需要二给于适当满足,从而激发、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并指引行为指 向特定目标的一个过程。这一含义包括需要、努力和组织的目标三个方面的因素二、人性假设理论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实质上也体现了组织管理人员对人的本性及其行为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的发展.(一)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二)沙因有关人类特性的四种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 杂人假设.三、激励理论(三)维克多。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四)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五)强化理论两大类型:正强化、负强化。四、激励技

25、巧(一)了解人的真实需要,预见和引导人的行为1、一般人常有的基本需要和愿望;2、掌握 人真是的需要(二)激发人们积极性的管理技巧1、成功的激励管理技巧(1)创造条 件,增加职工收入(2)满足一个人发表创见的愿望(3)满足一个人创造价值的愿望 (4)赋予一个人归属感(5)满足一个人需要自由的愿望(6)赏识人们的努力(7) 满足人们对获取新经验的欲望(8)尊重人格(9)参与控制2、可考虑奖励即表扬方法 薪酬与奖励增加责任对个人和群体实行适当灵活的优惠职务与地位的升迁 衷心的嘉许与表扬社会活动第四节沟通一、沟通的特点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主要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获取信息.二、沟通的过程信

26、息的发送者;信息联结的各个部分;编码;渠道;译码;接 受者反馈。三、沟通的流向:1、横向沟通2、纵向沟通3、沟通网络:正式沟通有五种形态: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 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不受组织监督,是由组织成员自行选择途径进行的。如 员工的生日聚会,工会组织的文员活动。走访,传播小道消息等。其特点是比较灵活方便,信 息交流速度快。但非正式沟通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信息容易被夸大或曲解.4、沟通中的障碍: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沟通障碍的克服一般有 以下准则:理解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培养“听”的艺术;创造一个相互信任、 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缩

27、小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 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5、冲突与谈判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沟通差异结构差异个体差异四、冲突的管理:冲突管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要设法消除冲突产生的负面效 应;二是要求管理者激发冲突,利用和扩大冲突对组织产生的正式效应.具体来讲:谨慎地选 择你想处理的冲突;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妥善选择 处理办法。通常的处理办法有五种: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五、管理者实现有效地谈判,一般要坚持以下原则:理性分析谈判的时间:了解谈判对手;抱着诚意开始谈判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

28、合。第五章控制第一节控制概述一、控制的必要性1、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2、组织活动的复杂性;3、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性。二、控制的基本条件、特点与功能实施控制的三个基本条件1、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2、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3、建立畅通的信 息沟通渠道。控制的特点:控制具有整体性;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管理控制是作为人的控制;管理控制 是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控制.控制的基本功能:1、监督功能;2、纠偏功能;3、协调功能;4、激励功能。三、控制的类型(一)根据控制活动的性质,可以把控制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二)根据控制活动进程的阶段,可以将控制划分为预见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29、三)根据控制信息的类型可以把管理控制划分为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四、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控制应该同计划与组织相适应;控制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例外;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 性和适度性;控制应该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具体性;控制过程应避免出现目标扭曲问题; 控制工作应注意培养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第二节控制过程一、指定控制标准是控制工作的起点。控制标准实质和要求:简明性、适用性、一致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前瞻性 控制标准的指定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确立控制对象;选择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标准。控制标准可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两大类.制定控制标准常用的方法有:统计计算法、经 验估计法、工程方法.二、衡量

30、实际工作确定衡量的项目、衡量的方法、衡量的频度、衡量的主体等适宜的衡量方式。衡量实际工作,应掌握以下四项基本要求:以系统检查为主,综合运用各种衡量方法,全 面、确切的了解和反映实际的工作业绩;定期进行,使之称为经常性的工作;要有制度 保证,建立统计制度、报告制度、报表制度、总结制度等必要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衡量工作 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抓住重点,对于需要加强控制的关键环节应重点检查,以使控 制更有针对性。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及其分类;管理信息系统.三、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偏差可以分为有利偏差和不利偏差产生偏差一般有四类原因: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组织原定目标和计划无法实现。对 于这类

31、因素管理者一般无法控制,只能调整组织的目标和计划,以消除不良影响;由于组 织调整了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原来制定的计划不合理,需要调整计划;管理不佳。 确定矫正措施实施的对象导致计划目标或标准调整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原先的计划或标准指定得不科学,在执 行中发生了问题;由于客观环境发生了预料不到的变化,原来被认为正确的计划不再适应 新形势的需要。管理控制中的控制或矫正措施选择:1、纠偏;2、调适。在控制措施的选择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保持矫正方案的双重优化;2、充分考 虑原有计划实施的影响;3、进行纠偏时要努力争取多数人的支持.控制偏差的六种手段:1、人员配备控制;2、实施评价控制;

32、3、正式组织结构控制;4、政策 与法规控制;5、财务控制;6、自适应控制.第三节控制方法一、财务控制的方法:预算控制、财务审计、财务分析。二、人员行为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坚定式评价方法,实地审查法。三、综合控制法的方法有:资料设计控制法;审计控制法;网络分析技术;目标管理。第六章创新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一、创新的含义率先提出创新一词的学者是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思熊彼特.四、创新的类别与特征创新的类别主要包括: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消极防御性创新与积极攻击性创新;系统初建 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自发创新与有组织的创新;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市 场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的特征:

33、创造性、风险性、效益性、动态性、时效性、综合性五、创新的作用1、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2、创新是提高效率之途3、创新是获得高效益之法4、 创新是加强管理之路5、创新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之本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一、概念创新创新始于概念的创新。概念创新的基础是逆向思维。概念创新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自身的力 量以及市场的动力三个条件。概念创新的基本来源是激发创新和创新路径.二、组织创新:现代企业的组织创新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创新与企业内部组织体制构造的创 新两个方面。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和实现商业成功为特征和前提的活动.技术创新具有市场性、 非独占性、系统性、不确定性以及高风险性等特征

34、.第三节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思维的因素。(目标、意志、兴趣、情感)创新思维的特征。(新颖性、灵活性、艺术性、探索性)第四节创新的过程和组织一、创新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寻找机会、提出构想、采取行动、持之以恒等环节。二、对创新的组织要求:正确理解和扮演创新“管理者“角色;创造促进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制定弹性工作计划;正确对待失败;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处理好维持和创新的关 系。第七章管理方法第一节管理方法概述一、管理方法的内涵与分类管理方法是实施管理活动,完成管理任务,达成管理目标的方式、手段。形式、和程序.管理方法的主要层次: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方法、管理特殊管理职能的具体 管理方法和实

35、际应用的技术。如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等:具有特殊管理职能的具体管理方法和实际应用的技术、 工具手段等。管理方法的分类:根据管理活动所依据的对管理对象人性的假设、针对的管理对象需要的层 次以及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不同分为:刚性的管理方法和柔性的管理方法;根据管理对象范围 分:宏观的、中观和微观管理方法;根据管理对象性质分:人事、物资、资金、信息管理方 法;根据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分:定性和定量方法.二、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一)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的理论基础1、管理哲学基础: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 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管理辩证法、管理认

36、识论、管理文化和管理科 学价值观2、管理方法论基础: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第二节刚性管理方法一、法律方法形式:立法、司法、准司法(二)、法律方法的特点1、权威性2、规范性3、强制性4、稳定性5、预防性(三)法律方法的作用1、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2、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3、使管理活 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四)法律方法的局限性与正确运用1、谨慎地运用法律方法2、法律方法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3、创造条件,促使宏观法规 的顺利实施二、行政方法(一)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形式2、形式行政决定、行政命令、行政强制、行政指示、行政指导等(二)行政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层级性、针对性(三)行政方法的作用

37、1、行政方法是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 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3、行政方法可以增强管理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四)行政方法的局限性与正确运用1、行政方法的运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2、行政方法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3、管理者必须 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三、经济方法(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形式2、形式预算、税收、信贷、价格、工资和奖金(二)经济方法的特点: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平等性(三)经济方法的局限性与正确运用1、要注意将经济方法和心理、情感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2、要注意各种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第三节柔性管理方法一、传播方法2、形式新闻发布会、沟通性会议、公务谈判、游

38、说策动、政务信息公开(二)传播方法在管理中作用传递信息、培养积极的态度、产生期望的行为(三)传播方法的局限性与运用注重双向性、体现共享性、突出快速性、确保真实性二、情感方法(一)情感方法的内容与形式2、形式尊重、信任、关怀(三)情感方法的运用1、关心生活,温暖心灵2发端于心,热诚待人;3互相理解,顺畅沟通;4开诚布公,倾听意见。三、心里方法3、形式 暗示、培训等第八章管理绩效第一节管理成本一、管理成本的构成(一)内部的组织成本:构建正式组织结构框架所需的成本;内部组织管理机制的运行成 本;(二)外部的交易成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三)管理的机会成本:用来衡量放弃其他选择而导致的潜在

39、损失;(四)委托代理成本;监督激励成本、承诺成本、剩余损失一、管理成本的变动及其原因(一)组织规模(二)产权制度(三)组织环境(1、一般环境层、具体环境层与管理成本2、 环境的竞争性与管理成本)(四)组织结构(五)组织文化(六)管理者才能第二节管理效率(二)管理效率的特征:1、管理效率的多重性2、集约化3、综合化一、 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率1、从管理效率定义的公式来看,管理效率=管理收益/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绩效,不能仅从控 制成本的角度出发,而是应该更加重视由于成本的投入导致组织整体绩效的改进(一)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1、产权与管理效率2、管理过程与管理效率3、管理方式与管理效率4、管理者与管理效率

40、:(二)管理效率的控制1、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2、通过引导和改变人的行为,使其向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3、提高管理密度和强度,增强管理过程的力度4、完善市场结构,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者第三节管理绩效的评价一、制定绩效评价的标准包括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和设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标准两个方面。确定绩效指标的原则: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比性与可操作性 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可预测性原则一、绩效评价标准的设定1、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指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或者说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 什么样的水平.2、基本标准:对某个被考核

41、对象而言期望达到的水平;是每个被考核对象经过努力都能够达 到的水平.决定一些非激励性人事待遇。3、卓越标准:对被考核对象未做要求和期望但是可以达到的绩效水平;只有一小部分被考核 对象可以达到。决定一些激励性人事待遇。二、绩效评价的方法(一)比较法1、排序法(直接排序法和交替排序法)优:设计、使用容易成本低能有效避免宽大化、中 心化及严格化倾向评价基础是整体印象,不具体;缺:评价依据不客观,无法将评价手段 与组织战略目标联系,无法通过评价对员工行为进行明确引导;很难发现问题存在领域,不 便提供反馈和指导;主观性随意性强,心理压力,感情上不易接受,易引发争议、恶意竞争2、配对比较法优:更适于评选最

42、佳员工缺:评价对象较多时麻烦3、人物比较法优:更能刺激工作积极性缺:标准人物挑选难;易发生晕轮误差和武断评价4、强制分配法优:更能刺激工作积极性评价缺:对象人数太少时不适用;各评价等级间差 异的内涵不清(二)量表法1、等级择一法使用方便、开发成本小,便于横向比较评价尺度与组织战略目标缺乏联系, 无法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反馈信息不足、不具体;模糊的标准,可靠性和有效性较差2、行为锚定量表法 评价指标之间独立性较高,尺度更精确,良好反馈功能,更准确 费 时费力;易误导评价者信息取向忽略其他行为;员工可能同时表现出同意绩效纬度上的不同行为,陷入困境3、综合尺度量表法能有效引导员工行为,能对结果进行直

43、接控制设计指标尺度困难,花 费较大设计成本4、行为对照表法方法简单,横向比较,不易晕轮,评价标准与工作内容高度相关,误差 小,利于行为引导,执行成本小不能涵盖所有行为;设计难度大成本高;无法对最终结果作出预测,降低评价者评价意愿;能够发现一般性问题,但指导、反馈能力弱5、行为观察量表法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有效的监控员工行为只适于较稳定不太复 杂的工作;三、评价后的修正(一)评价结果的分析:1、信度和效度的分析:信度是指绩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不因评价方法及评价者的改 变而不同)和可靠性(在不同时间重复考评结果相同)。效度指绩效评价所获信息及结果与需 要评价的真正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主要

44、取决于管理绩效内容定义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确定绩效偏差:通过比较组织的实际绩效与可以接受的良好标准,确定偏差的大小和方 向,以决定米取彳丁动缩小偏差(二)评价后的修正措施:1、改进实际绩效2、调整绩效目标第四节管理绩效的提高一、绩效不良的原因:(一)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产品多元化、组织柔性化、服务理念顾客化、信息系统网络化以 及市场视野全球化,机遇挑战并存,竞争空前激烈,(二)治理结构的不合理:1、政府治理和监管力度不够2、目前公司中存在的董事会功能弱化(内部人控制、信息源断层)3、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无权制权、决策权和独立性)(三)管理观念的落后: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

45、代,智力资源人才和知 识更重要,必须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二、绩效提高的方法(一)六西格玛管理: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最 关键因素,并加以改进;质量是靠流程的优化,而不是通过严格的对最终产品的检验来实现 的。步骤:从高级领导层开始,学习培训,营造“零缺陷”和“质量管理”的公司文化和精 神氛围;整个系统的改善建立在与客户员工供应商密切沟通基础上,以提高产品开发的目的 性;提供必须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技巧;商业流程的改进由管理者和有具体经验的人来选择和 决定并强制实行;有管理层领导的团队来执行.(二)标杆管理帕特里夏基利:标杆管理是一个识别并引进最佳实

46、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 对最佳实践的识别和引进,以最强的竞争对手或行业中的领先组织或最有名望的组织在产 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功绩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与追赶的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比 较分析、跟踪学习、革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整套规范化程序,将本组织的实际情况与基准 进行量化比较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佳策略。(三)流程再造工作流程是为了获得某一特定的工作结果而执行的相互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的 一系列任务.特征:以实现组织绩效的飞跃为目标;以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为任务;以 业务流程为再造对象;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原则:按工作之间自然的先后顺序来设计工作流程(以职能为基础变为以流程为核心);减 少对

47、工作的检查和控制;把完成流程所需要的协调工作减少到最小;将任务进行合并;让员工 做决策;以最有意义的方式来完成工作.第九章事业单位极其改革第一节事业单位概述一、事业单位及其基本内涵事业单位是指以实现社会公益或为党政机关提供服务为目的,由各级政府、企业法人、社会 法人、社团法人或公民举办或上述法人或自然人共同举办的,依法登记成立,独立运作并承担 民事责任,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法人。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投资主体多元 化和独立性等含义.一、现行事业单位的范围按照国家标准局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主要包 括:教育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文化艺术事业单位、广播

48、电视新闻事业单位综合技术服 务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农业林业和水利事业单位、 其他事业单位。三、事业单位发展概况按照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可将我国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自收自 支单位三类.二、传统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1、事业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政治性;2、事业由国家主办并主管;3、事业单位经费由国家 财政供给4、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行政性第二节事业单位的改革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事业单位的改革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19791987,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1988-1995年,改革的进一步拓展阶段1996年至今, 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二、事业单位存

49、在的主要问题1、政事不分2、管理行政化3、财政负担沉重4、市场观念缺乏5、社会属性缺位6、事业 单位布局不合理7、事业单位自身管理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管理体制呆板、依赖心理严 重、人员蓝散乱第三节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措施一、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一)、指导思想: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 约束机制。基本思路: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推行多样化的分类管 理,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二)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要求:1、推进事业单位政事分开;2、推进事业

50、单位社会化;3、 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宏观管理;4、提出对事业单位改革步骤的指导性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向事业单位是为满足社会精神和文化产品的需求而存在的社会型组织,因此,实现事业单位设 置的社会化,应是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要实现社会单位的社会化,应该解决两个 问题:一是要积极的创造条件,使各类事业单位能够面向社会会服务,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社 会化,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各类事业单位能够面向社会服务,充分发 挥事业单位拥有的设备、技术和人才优势;而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各种事业单位,实现 社会事业社会办。二、 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措施(一)以公益性确定国家兴办公共事业单位的范围(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准公益性事业单 位、半公益性事业单位)(二)实现政事分开(三)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1、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权责关系、2建立事业产 权市场与补偿机制、3、建立现代事业法人制度、4、完善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 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