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9530389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济宁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贩卖皈依 靓妆痉挛 雇佣佣金 宁愿息事宁人B.泥淖悼念 盘桓城垣 强求强颜 赝品义愤填膺C.菲薄绯闻 蔓延藤蔓 绸缪纰缪 蹩脚惊鸿一瞥D.回溯朔风 高亢伉俪 偏僻癖好 讴歌呕心沥血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收讫诙谐 一炷香 尾大不掉B精粹坐镇 陪笑脸 和盘托出C胡诌 切蹉 吊胃口 香消玉陨D扫描 低炭 发祥地 彪炳千秋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地有关部门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没有经过上级领导的批准

2、,_拆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大片历史建筑。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教条_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满足。A私自 窜改 以及/或 B擅自 窜改 及其/或C擅自 篡改 及其/和 D私自 篡改 以及/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历经八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这表明侵权责任法也将呼之欲出B做人须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一是一二是二,一言九鼎,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受到朋友、同行的信任,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C2014年中国房地产

3、市场如履薄冰,或许“暴利”时代开始远去,房地产生存环境及发展渠道逐渐规范也更狭窄。D美国政府的“救市”举措尽管态度非常积极,但只能算是扬汤止沸。以援救贝尔斯登为例,美联储的举措只是让资本市场暂时避免了更大的混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几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高梁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B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一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C由于绘画画面的有限性和绘画形象的固定性,对绘画表现更广大的生活空间、表现时间过程、表现心理活动和声音形象等带来了

4、一定的局限性。D谈及江苏古民居的现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教授表示,江苏部分地区古民居保护实在堪忧。6.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与其主题接近的一项( )新沙 陆龟蒙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A.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B.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皮日休橡媪叹)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D.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7.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5、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鲜明生动。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8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恰当的一项( )壬辰寒食 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

6、官归隐的遗憾。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9.阅读下面这首词,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B“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C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7、( ) 红梅 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写了一首咏红梅诗,找苏轼看:“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苏轼笑书:“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A.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B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C.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D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小题3分,共1

8、2分)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

9、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

10、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仁本高其才 高:推崇B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C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股肱:辅佐D管、晏暴君之过 暴:残暴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周乃去,客密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 周为条二十余事 为击破沛公军C. 帝尝以飞白书赐周 但以刘日薄西山D. 管、晏暴君之过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资旷迈悠然独酌,众异之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客,忠孝人也周善敷奏,机辩明锐马君论事,会

11、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ABCD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赵仁本很赏识他,给他准备行装,让他进关。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常何三百匹丝帛。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比不过他。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第卷(共108分)三、(12分)1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和下列教材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为浚

12、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4分)(2) 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2分)(3) 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4分)(4)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2分)四、(8分)1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秋浦途中 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五、 (每题1分,共1

13、0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论语)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论语)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王勃滕王阁序)六、(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田野里的火焰五月的一个傍晚,我回到乡下。偶然间,我发现了田野里的火焰。火光熊熊烈烈,蓬蓬勃勃,像一

14、束红绸,被人使劲舞动,或一条巨蟒吐出的信子,疯狂地舔食着乡村傍晚的灰暗。在农村长大,谙熟这乡下的二十四节气,就像熟悉乡亲们那一张张慈祥的脸。明明知道,田野里刚刚完成一场盛大的春收,这火焰是农人在焚烧麦秸,我却不愿往那方面想。我更相信,在这春收与春播的生命更新中,这熊熊燃烧的田野之火,一定隐匿着某种宿命。儿时的乡村景象,就这样再次浮现。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工业文明还孕育在农人依稀可见的梦幻里,化肥农药还是少见的奢侈品。为了培育地力,让哺育了一季庄稼的土地不至于板结衰退,农人便以燃烧的古老方式,让秸秆还田。于是,每当春秋两季,银镰挥舞过后,堆堆燃烧的火焰,像欢乐的篝火,把乡村的静寂寒苦照得

15、通明。我弄不清楚这火燃烧的目的,是在为一个逝去的季节送行,还是在迎接另一茬生命的诞生。总之,我相信,这火的燃烧,是一种庄重的生命仪式,它从人类钻木取火时就已开始。只是到后来,不仅日子越来越艰辛,柴草都变得金贵,收割时节,田野里的燃烧便成了一种浪费;如果临近都市,那还是一种空气污染,早就被禁止。神奇的还是那火焰下的土地。这土地我太熟悉了,从记事起,我就在它的温床上摸爬滚打。今年春节回家,我还走进田野,亲近这生命中不可遗忘的土地。田土是黑褐色的,疏松而柔软,如母亲的胸膛。正是一元复始的季节,田里长满了庄稼,绿油油的娇嫩而鲜美,在春风里疯长,像母鸡暖翼下的一群鸡雏。一些蟋蟀,在田土间跳来跳去。当时,

16、我就对这土地油然而生一种崇高的敬意。我不明白,刚刚跨过一个季节,这土地怎么就变得如此沧桑满面,僵硬,板结,困乏,淹没了当初的万般风情。这使我想到了年迈的父亲母亲,耗尽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养育大了儿女,自己却变得憔悴衰竭,老态龙钟,形容枯槁。我甚至有些担心,这土地能否承担得了下一个季节的使命。然而,堆堆燃烧的火焰,像夏夜吹过田野的风,带走了我心中的疑虑。记得有一次,我随父亲来给田里放水,为插秧作准备。从河里抽上来的水,汩汩流进田里,那火燃过的田土,便滋滋地冒着气泡,一个季节积攒下来的坚硬顽冥,顷刻土崩瓦解,烂漫成泥,胜过春天的一田沃土。到了第二年,当你再次来到田野,会发现庄稼还是庄稼,似乎那场熊熊

17、大火压根儿就与它们无关。或者,对它们来说,大火并不是一种毁灭,而是一种成全。其实,不仅仅是田野和庄稼,一切生命体的代谢,都与火焰有关。眼前有两幅画。一幅是摄影家斯坦芬的照片。作品定格了1987年发生在美国的大火。那场大火烧毁了相当于加利福尼亚面积五分之一的热带雨林。当初曾有许多人扼腕叹息,可是,很快人们就发现,大火烧毁了某些植物,却给另一些植物提供了生长机会。不久,土壤里长出了过去很少见的厚皮植物,那野火燃烧过的土地重又生机勃勃。另一幅是米雷斯的油画奥菲利亚。画面由玫瑰、罂粟、河水、水草、杂树和一具漂浮的美丽女尸组成,构成了一幅迷幻斑斓的爱情与死亡之景。玫瑰代表炽烈燃烧的爱情,罂粟象征死亡,而

18、河水、水草与杂树,则表示爱情与生命的坎坷与变幻无常。它似乎暗示,爱情与生命最炽烈的燃烧,总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世间最美丽的爱情与生命,常常是用燃烧的死亡来表达的。田野里,火焰渐渐变小,直至萎缩成一个小小的星点,淹没于黑夜的深邃里。田野恢复了往常的宁静。我想,乡亲们明天该给田里放水了吧,毕竟,节令不饶人呀!(取材于周闻道同名散文)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傍晚偶然发现田野里的火焰,唤醒了作者的童年记忆,进而引出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B.春收后,农人在田野里燃起熊熊火焰,举行庄重的生命仪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C.文章表达了对现代工业文明发展、都市扩张使得

19、传统的农耕方式走向没落的猛烈抨击。D.经历过大火的考验,第二年庄稼会更旺盛,表现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E.作者善于捕捉农村生活场景中富有诗意的画面,以色彩鲜明、饱含激情的语言进行描摹。19.联系上下文,解说“这熊熊燃烧的田野之火,一定隐匿着某种宿命”的含义。(3分)20.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年迈的父亲母亲,其用意是什么?(5分)21.作者认为“一切生命体的代谢,都与火焰有关”,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分别概括。(6分)七、(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

20、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人多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C(Afngu,jngjng,yngyng,nngnng;Bnodo,hunyun,qingqing,ynyng;Cfifi,mnwn,mumi,bipi;Dsshu,kngkng,pp,uu)2.A(B赔C磋 殒D碳)3.C(“私自”指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擅自”指对不

21、在职权范围以内的事情自作主张,从句意看,当用“擅自”。“窜改”的意思是“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一般指文字上的改动;而“篡改”的意思是“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及其,词组,以及它的,这里“宗教及其教条”,就是“宗教和宗教的教条”,与“迷信”并列,所以后用连词“和”。)4.D(A“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B“一言九鼎”指说话分量重,能起很大作用;C如履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D扬汤止沸:把沸水舀起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

22、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5.D.(A.语序不当,“经过”应放在“剧组”之前。B.搭配不当,“调控措施”和“提高”不搭配。C.成分残缺,去掉“由于”;介词使用不当,把“对”改为“给”。)6.D(取材于2004北京春季卷) 补注:新沙:指海边新涨成的沙洲。渤澥(xi):渤海的别称。紫芝:神话中的仙草,紫色灵芝。附:当年高考另一题: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答案:用夸张、讽刺、诙谐、幽默的艺术手法明确并深化了诗的主题。7.D(取材于2007上海卷)(“境界开阔”不准确。)附:当年上海卷另一题:就画线句(“琼珠碎却圆”),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参考答案:细致

23、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还有主人公对初夏美景的新奇之感和赞美之情)8B(取材于2008上海卷。请注意本题要求是选出“恰当”的一项。诗的颔联运用夸张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情感倾泻而出的眼泪以致江水上涨化为春潮,足见哀思之深。A项考查情景关系的把握。作者把“客愁”比喻成“春风”吹动的“千万条”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愁思”具体化。C项,诗人仕途不顺,流露出归隐之志。D项对情感线索、内容主旨概括不准确。诗人表达的情感还有: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客思”并没有贯穿全篇。)9B(取材于2005北京卷。“以动衬静”错,“铁骑”句静中有动。)当年

24、北京卷另一题: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10D(取材于2004北京卷。石曼卿写了一首咏红梅诗,找苏轼看:“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苏轼笑书:“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里的格,指内在精神,批评石延年只看梅花外形,看不到内在精神。)1114题DBCC15.(答案

25、仅供参考) (1) (马周)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得分点:为所,感激,舍,逆旅、不之顾(4分)(2) 第二年,又任命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得分点:拜、奉命称职(2分)(3) 马周论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没有一字可以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却疲倦。得分点:会文切理、损益、整体句义(4分)(4) 祸患的发生常常是由小的失误积累而成的,智慧而又勇敢的人常常被自己所喜好的东西所困惑。得分点:积于、困于(2分)16.(1) 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溪风吹着小溪岸边的蒲苇。描绘了一幅风雨凄迷的景象

26、(2分);作用: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烘托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情。(2分)(2)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路途中的孤独寂寞。(2分)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来时还下杜陵无”,则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委婉深致地表现了出来。(2分)四、(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不患贫而患不安己欲达而达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申之以孝悌之义猿猱欲度愁攀援时矫首而遐观赢得仓皇北顾门衰祚薄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8.(4分)A、E(B“举行庄重的生命仪式”与原

27、文不符,C于文无据,D于文无据)【评分参考】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19.(3分)田野中燃烧的火焰,象征着新旧生命更替的自然法则。【评分参考】答出“象征”(或“暗示”“隐含”“标志”等)得1分,答出“新旧生命更替”得1分,答出“自然法则”(或“自然规律”)得1分。意思对即可。20.(5分)一方面形象地写出田野孕育庄稼就像父母养育儿女一样无私奉献,表达了对田野的热爱和崇敬,增加了文采;另一方面从田野的季节轮回联想到父母养育儿女的生命传递,进一步表达了对新旧生命更替的自然法则的认识,深化了主题。【评分参考】答出第一点得2分,答出第二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21.(6分)收割之后,经过

28、火焰焚烧,板结衰退的田野重又恢复松软肥沃,生长出新的庄稼。热带雨林被大火烧毁了某些植物,却给另一些原本很少见的植物提供了生长机会。爱情与生命总是与像火焰般燃烧的死亡联系在一起,艺术作品中常用死亡来表达。【评分参考】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幼年丧父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他被补任做了州里的助教官,人事关系处理得不好,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客居到密州。赵仁本推崇他的才气,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马周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

29、,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列举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时务的,太宗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家中的门客马周教我这样说。这个门客,是个忠厚孝义之人。”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段时间还没到,太宗接连派使者去敦促了四次。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唐太宗因为常何而得到马周这个人才,就赐给常何三百

30、匹丝帛。【版权所有:21教育】马周善于陈述奏章,机敏、辩证、清晰、深入,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太宗常说:“我一时不见马周就想他。”岑文本对他亲近的人说:“马周论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没有一字可以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却疲倦。苏秦、张仪、终军、贾谊正是这样啊。然而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长久。”没过多久,马周升任治书待御史,兼谏议大夫职务,代理晋王府长史。贞观十八年,他又升官做了中书令。当时设置太子司议郎,唐太宗抬高了此官的官阶。马周感叹道:“只遗憾我资质、品格不够,不能当上这个官职。”唐太宗远征辽东,留马周在定州辅佐太子。等到太宗回来,马周又担任吏部尚书,晋升银青光禄大夫。唐太宗曾经用飞白书赐给马周,上面写着:“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所要寄托依靠的,关键在于尽忠尽力。”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亲自到翠微宫去,寻找好地方为他建造宅第,经常让御厨为他备饭,御医前去看护,唐太宗又亲自为他调药,太子也前去探视。病更重时,马周就把原来上的奏章全部烧掉,并说:“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这样做。”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去世,年仅48岁。唐太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22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