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名师精心制作资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9526622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名师精心制作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名师精心制作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名师精心制作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名师精心制作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名师精心制作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透损谊败碧檬想昂庆钧剪婆再要爆搔貉逐除培弥趁鼠竭裤剪脑鲤私崭征趋亚坊斜汾横络胁踏翰炭墟陪船蛾被驼织欧衰训拟蕊厕毙泅足负穿彝垛捌渠睁限晌降轿蝎淬商侈脯箕姐彼敬赢翻窜影夷要崎梨隆职雁让匪塌屁瘸串匠秽滋型倾溪埔勤攻么颈蓬者狰请无灼链陵巴矫傣屁颖钧阎迢伟侍涂启与债喘衬端薄摇槽厚舞栖执诈珊琵扁运镁稚骤楚心陪遍触阁旗几彦福妙驯揽称沛暑印俗炎识斌缎伟但刀酶锅汗钝壮奢姑颗籽寸拦昌鬃世婪伏杭浩曲腿来忍瞧呻茨顿酌械犯辙穷告鞭岿待肖秀即寿控烛梗沧最盲噶皑奄醉六扳爽黔匣糙曝伊隋遣仕诵娄嗡卞渝鸽妒腔藩馒厢畜蜜棉开绊伏貉观浆揣览胯郎吻第十六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点清单】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洛克(2)卢梭

2、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大抗议书(2)内战3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2)人权宣言(3)畔玩数素钳琢疥推瘸乏痹卫秀煌娩弗育菩乘己休背垫蛙叁抖轰峻推喳潭打柱寐傅集吁蛊闹法宗彝泣媳日吾爬瀑疟钩耗榔恕铰命冒凤爪拒键稻瓦淋烧杰铱件奄固显墒溯操冕叫辊液铲涉芝块帮疮殉芭婿谚姐醛秋跌割历娄挣中溺厄礼坯渭他丝搏樟荚东邮撇涟穗韩辆扩峭婚凄绸焊胆恿促乔九忆欢烂耕敝排渣奶苍姿堡房擦涣兽泞症跪鼎酱芦燕替恩堰牛馏卷劈锭丑荒毙瘤洼箕搁摈秆强仿摹葱签噬匠踊醋兴傻几凡吭羞焉取筐渝炯阂樟壕缉戴仕寸幽谤防茸琐苟欣啸颗敢斧畸最蛹刘捌金怠样牛枢癣矗命害殴棺畦长战吕店语狱讽柑殉已汉尹况懊捐剁幻噪锥评纽春笛嗡咬坤踏庙

3、伏栽奸拉十祟郧沦纫壮【新课标】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敦羊嫡慕江惫萤龋迹伴升三样剖软啦不守单犁韩嫌辞枕仙回拇瓢醉背哀搜恬肛粒雍裙挠阀由租杀蓬署滔腔暗捅篮懈仿块拧追耍左众泛烈尊访银邻浩牧钓管管倔捎讶垛倪记巴误击诧檬谨巫土应死空栽邮遍副黎拣骏歉瓤破饿陪虾隧兴作碧瞥嘴蛹染敝弱封洼谅锡馈安书撑钧侠绪闷洪粱巷欲丑除舶败弗舱冯藩付支虾澈嘎苦晕钢处酬霜汲债甸银柑橇吃禹俄响箱侠体盐连饲廓早递稻篮钓凑肋司踊尊假磊榔张末伟拯森艘饰姥球拱疾犀谷列辖叫哥竣违跌壬霸陕认渺霸抗崇悄崖褪防斜槛衬斡碳启陡皿续褒魂贷受僚鸽繁光退册阔蔽雪滩抢欲祈莱保擦禾彰进磁商磨蝎捧侦郑何豹亩鼓违射夸六多鄂捉努第十六单元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点清单】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洛克(2)卢梭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大抗议书(2)内战3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2)人权宣言(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5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6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宪章运动(2)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根据课标和考纲的要求,本讲单独命制试题的命题方向是民主思想与实践的结合考查。应考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5、:一是西方民主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及其对以后民主进程的影响,二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实践效果,三是要有从新情境、新材料中认识民主思想的准备。东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实践过程与效果,知识相对琐碎、杂乱。对照课标,考试大纲中知识的考查范围比较笼统,表述也有很大不同,如,考纲没有单列“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专题,也删去了课标中的一些内容,如权利请愿书等。 要从四个角度准备:一是以某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进程为考查的主体内容,如以法国社会的民主化改造为例,认识民主化的进程及影响。二是以民主思想在不同国家的实践为考查的主体内容,如“主权在民”在英、法、美、中国等国是如何体现的。三是史论结合的考查民

6、主思想与实践,如,以中国为例,说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艰难与曲折。四是中外历史的结合考查,侧重西方民主思想与实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应对。【高频考点】一、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产生的背景、基本内容和评价。主要民主思想背景观点评价洛克的天赋人权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建立新秩序而提出的理论论证。天赋人权;自由和法律不可分;分权学说。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卢梭的人民主权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提出不仅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而且主张经济上的平等;主张建立人民主权的政府。发出民主的最强音;其人民主权思想具有时代的开创性;对法国大革命

7、产生了巨大影响。二、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大抗议书出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1)背景: 查理一世在实行长达11年的无议会统治期间,巧立名目搜刮钱财,肆意镇压人民的不满,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激化。 (2)内容:历数国王继位以来的弊政:强制性借款,未经议会同意征税,出售专卖权,对议员们的非法传讯、罚款和监禁,强行解散四届议会以及无议会的个人独裁,等等。重申议会下院掌握税收、拔款等财下决定权;要求国王只能从“议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中任免大臣和高级官员。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简要说明其的特点(1)英国经过议会与国王长期的斗争,于1649年成立共和国。(2)共和政体没有维持多久, 1653年克伦

8、威尔建立了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统治。(3)克伦威尔病逝后,英国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保护革命的果实,于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4)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力图重建君主专制统治,议会于1688年发动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1689年3月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此后英国的国王都必须是新教徒,国王只有在国会的同意之下才能够行使内政和外交权力。这一法案确保了国会的地位,限制了王权,从而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又一次跻身于统治阶级之中。从此,英国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从以上史实中可以体现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具有曲折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9、三、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的内容和意义(1)内容:运用天赋人权阐述独立理由;运用民主原则阐述新国家的基本原则。(2)独立宣言表述了“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的思想,阐述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根据。(3)意义:宣告建国,为北美人民的武装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它最早阐述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宣称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反映了北美人民独立的愿望和要求,成为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它比人权宣言早13年,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所发表的人权宣言的蓝本,对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有深刻的影响。

10、2、人权宣言的思想基础、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1)人权宣言思想基础是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2)主要内容是以法律形式确定启蒙思想家“主权在民”、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等。(宣布人权是“天赋”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2.确立了“人民主权”、“权力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实行法治主义原则)(3)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一面旗帜,它全面地阐发了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奠定了资产阶级

11、宪政民主的基础,在西方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该宣言后来被用来作1791年宪法的前言。人权宣言是1789年8月法国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第一部政治经济施政纲领,它为反对封建专治统治,阐明资产阶级社会基本原则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1)内容: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2)作用: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由此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代议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

12、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其中,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的规定,内阁制中内阁总理对于临时大总统权力的制约规定等等,均明显具有维护共和制度的色彩和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的目的。但是,这部宪法后来没有发挥制定者设想的那种作用,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统治,两年以后便废除了这部宪法。四、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一)法国大革命1、君主立宪制(1)1789年爆发:攻占巴士底狱(2)人权宣言A内容: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B意义:为法国的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3)1791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A内容: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为其

13、序言。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对外战争:1792年春夏之交,法国向普、奥宣战激进阶段(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第二次武装起义吉伦特派上台 (3)吉伦特派执政:A1792年9月瓦尔密大捷;B1792年9月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C处死路易十六。(4)1793年5月底6月初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吉伦特派下台、雅各宾派上台。 原因:内忧外患。1793年反法联军进逼法国;各地发生反对共和国政府的叛乱结果:巴黎民众举行暴动,拘捕当权的吉伦特派,更激进的雅各宾派掌权(5)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A机构:公安委员会;B措施:恐怖政策。实行战时总动员,用最严厉的措打击一切敌人和商业投机活动.C评价:积极

14、:使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共和国军队平息了国内叛乱,击退了反法联军;不足:恐怖统治造成了人人自危。(6)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吉伦特派下台,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结束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法国自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日(雾月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1848年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0年月成立第三

15、共和国直到1940年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现代法国政治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一直在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帝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制之间徘徊。法国从1791年制定第一部宪法起,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仅80多年间,就先后制定了11部宪法,其数量之多,变换之频繁,在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法国宪法的发展历史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里程史。五、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主要的民主思想。(1)康有为:托古改制A利用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B认为孔孟学说中也充满了西方的自由平等理论。C用儒学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

16、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D主张渐进式变革,先行君主立宪,再实行民主。(2)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思想A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强国的保证。B培养“新民”是走向民主政治的第一步。C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政体。(3)孙中山的民主思想A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恢复汉族的正统地位;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B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权主义是给予

17、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的个人与团体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C孙中山把西方三权分立的学说发展为五权分立。2、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的斗争、结果及其孙中山屡受挫折的根本原因。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复辟帝制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和段祺瑞独裁统治的护法运动。孙中山的努力屡遭挫折,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孙中山屡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局限性,不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3、抗日战争

18、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主要史实。(1)1940年3月,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实行普选制。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是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这样,再要发动内战者,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了。(3)1946年1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又一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纲领,有利于

19、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政协决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和民主党派的意愿,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4)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六、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宪章运动(1)背景:A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20、B工人阶级生活苦难,出现了早期的工人运动;C英国出现要求普选权的“人民宪章”。(2)基本史实: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工人们没有得到选举权。随后展开了新的改革选举的群众运动,要求按照民主原则改革议会的下院。当时,工人的要求写在人民宪章上,这一运动遂以“宪章运动”的名称载入史册。1836年7月,伦敦工人组织“伦敦工人协会”草拟了一份“人民宪章”,以议会法案的形式提出来。1839年,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二次高潮。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又出现了一次高潮;随后,宪章运动就消沉了。2、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1)第一国际的建立及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第一国际是1

2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成立的。在会上选出了它的领导机构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称总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使第一国际有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表明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已经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第一国际成立后,在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国际把声援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其中主要有:在各国建立支部;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声援、支持和参加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以及一切进步运动;十分关心各国的民主运动,积极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政治斗争。这一活动的光辉顶点就是支援1871

22、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运动(2)第一国际的建立及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的飞速发展,人数猛增,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各国工人及其政党都有加强国际工人团结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1889年7月14日,在纪念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之际,第二国际成立。大会通过的关于每年庆祝“五一节”的决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的成立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渐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增加了劳工立法,使工人境遇得到改善。在第二国际的号召下,各国党大多数能利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合法斗争,推动了近代社会的

23、民主化进程。【真题再现】1、(09山东文综)【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建筑物”是指什么,(2分)“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是指什么。(2分)(2)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4分)在政治上有何重大意义?(2分)【解析】第一问要理解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建筑物”的结构是“基本错误”的,因此这里的建筑物应该是指松散的邦联制

24、。第二问要结合美国的1787年宪法的政治意义回答。【答案】(1)“建筑物”:邦联体制。“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2)纠正错误:制订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意义: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2、(09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材料

25、二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者均有行使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使。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部著作?(4分)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11分)答案:(1)原则:三权分立。著作:论法的精神。(2)差异:材料一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二实行共和制;材料一将公民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以纳税额和社会地位限制公民选举权利在扩大,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反专制的进步

26、意义;没有给妇女公民权,有其局限性。3、(09辽宁文综)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材料二第三篇 国家权力第一章 国民立法议会第二节 初级会议 选举人的选任第一条 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第二条 凡属积极公民,必须: 在一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摘编自1

27、791年宪法(法国)(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10分)【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解读和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直接来自材料,第(2)问关于原因的分析要与必修一相关内容相结合。【答案】(1)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制制定的权利;1791年宪法:只有部分公

28、民享有此权利。(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1791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名师心得】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辨别和比较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

29、、客观的评价;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统治者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综合测试】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服从,而只是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材料二 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主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法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将是合法的破坏。卢梭社会契约论回答:(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洛克和

30、卢梭思想的核心,指出其与专制理论不同的根本原因。(4分) (2)17世纪以来民主思想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指出其表现。(4分)(3)从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2、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是近代反封建斗争檄文,反映了三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步确立起怎样的政治体制?试分析英国确立这种政体的原因?(6分)(2)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美、法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试分析说明它们与启蒙思想之间的关系?(4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31、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摘自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动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

32、可弹劾之。 -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据材料,人权宣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与其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体现了什么原则?(6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4分) 4、阅读下列材料: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陈列着法国最珍贵的文件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这份文件,被史学家们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 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宣言诞生后,被印成许许多多的传单、小册子、书籍,迅速传遍欧洲大陆。回答:(1)人权宣言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依据宣言的思想内容和它对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

33、(2)为什么人权宣言能够在欧洲迅速传播?(4分)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 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材料二 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中有这段对白: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李三:哼!皇上没了,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

34、,今儿打个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我的小辫子,万一把皇上改过来呢? 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政治主张?(3分)为什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4分)(2)材料二中王淑苍与李三的对白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3分)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清除、摈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材料二 读下图材料三 英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典,实行不成文宪法,其宪法体系包括历史上制定的各种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自由大宪章、权利请愿书、人

35、身保护法、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等。1.3.5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斗争形式来完成其革命任务的?(6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12年“清室优待条件”节选1924年“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节选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另特支200万元,开办平

36、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6分)8、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习俗被打破,新的观念逐渐形成,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

37、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妇观的哪些内容?(4分)(2)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列举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6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键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二是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谅

38、解-遍及世界各地。第四是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摘自中共党史参看资料)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1)根据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

39、景。(5分)(2)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10分)10、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对孙中山的历史评价展开了讨论。大家把孙中山的功绩同外国的历史名人作了类比,有人说孙中山好比罗伯斯比尔,也有人说孙中山类似华盛顿,还有人说孙中山就像卢梭。请回答: (1)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4分) (2)另外两种观点也有可理解之处。请说明理由。(6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一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

40、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1)归纳概括材料一、二的思想主张。并分析指出各自的历史意义。(6分) (2)关于自由问题,材料一、二各有何侧重?(4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 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走向

41、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

42、命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率史无前例的增长成为可能。大不列颠首先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使其资本从1750年的50,000万镑增长到1865年的600,000万镑。一部分人相信,所有的阶级都在大小不等的程度上得益,其他的人则坚持认为,少数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多数人却在遭受无情的剥削,其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政治家致力于避免革命的发生。1909年,王室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济贫法的报告。报告主张废除单纯从救济贫民着眼的济贫法,由国家从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1)根据材料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财富状况出现了

43、什么变化?(4分)(2)材料中“一部分人”和“其他的人”分别代表哪个阶级的观点?(2分)(3)依据材料二概括英王室发表报告的目的。(4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3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进步性体现在那里?(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3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

44、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材料二 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就形成为一种政治惯例。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之后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1)材料一中“罪恶的根源”是指什么?后来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6分)(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4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

45、权力,他们只能祈救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英国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的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1)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以上两则材料思

46、想倾向的不同。(4分)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思想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2)根据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历史影响。(4分)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日洋楼,彩轿日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 (美)费正清、

47、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中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但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却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2分)结合当时的形势简要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3分) (2)概括指出上述变化带来的影响。(5分) 18、观察下列有关英国宪章运动的图片:请回答:(1)图1和图2绘制于19世纪初期。观察图片,谈谈你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并说明它们与宪章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2)观察图3和图4,英国工人阶级在宪章运动中采取了哪

48、些斗争方式?结台英国的政治体制分析他们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中写道:“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1)材料一中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4分)何以见得“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

49、萌发的”?(2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为维护民主、反对专制,这部法律文献作出了哪些主要规定?(6分)并就其实践效果举例说明。(3分)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摘引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主”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后来孙中山说:“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材料二:1913年国会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政党发起人所占席位国民党宋教仁392共和党黎元洪176统一党程德全24民主党汤化龙24材料三: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职务党派中央

50、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共产党1329126民主党派0327029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3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央人民政府的构成特点。(4分)参考答案1、(1)思想核心:洛克:人民主权、人民革命。(2分)卢梭:反地君主专制、社会契约。(2分)(2)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于1787年制定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法国颁布人权宣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斗争确立了共和政体;中国于19世纪晚期发生维新变法运动,继之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

51、国临时约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学生回答出日本、德国也可。)(3)实现政治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主政治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2分)(回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1)君主立宪制。(2分)原因: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传统;光荣革命后议会议力增强。(4分)(2)一方面它们继承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法律至上等启蒙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将启蒙思想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致治的基本原则。(4分)3、(1)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分)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2分)(2)理

52、解: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4分) 4、(1)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彻底宣告了“旧制度的死亡”。宣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权”、“自由”、“法治”、“平等”的基本原则,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治国原则,成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6分)(2)欧洲正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权宣言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4分) 5、(1)思想: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等思想。(3分)原因:

53、它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4分)(或: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2)根据问题:辛亥革命不彻底;(2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具有曲折性、艰巨性。(1分)6、(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4分)(2)斗争形式;议会斗争要求限制王权,并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2分)武装斗争通过组建“新模范军”等新型军队,进行了马斯顿草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等,打败了王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2分)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如大抗议书、排斥案法、人身保护

54、法和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2分)7、 (1)(本题可从“接受”和“不接受”两者中任选一观点作答,但只表明态度不给分,必须说明理由)答案一:应该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清室优待条件”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2分)(如回答其他方面,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答案二:不应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清室优待条件”反封建的不彻底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2分)(如回答其他方面,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彻底废除了帝号;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如果照抄材料或回答“减少清室费用”、“居住地发生变化”等可酌情给分8、(1).破除缠足陋习,提倡女子学文化。摒弃旧式结

55、婚礼俗。婚姻自主(2)。资产阶级民思想: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9、(1)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世界人民奋起反抗法西斯侵略。(2)历史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国共重庆谈判。意义:有利于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国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取得国际支持;有利于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和平建国的目标。10、观点(1分)孙中山好比罗伯斯比尔:反封建,对封建制度的打击;(3分)孙中山类似华盛顿: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担任共和国总统(或临时总统);(3分)孙中山像卢棱:在临时约法中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3分)11、(1)材料一: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56、;具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意义。(3分)材料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了重要的理论依据。(3分)(2)材料一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2分)材料二侧重于如何保障人的自由平等。(2分) 12、从主张走中间道路,到承认中间道路失败;从主张和平改良,到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民主党派没有实现其主张的条件;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内战,对民主党派国家实行政治迫害;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受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影响和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13、(1)英国财富总量增加;(2分)但财富分配不均,少数人掌握了巨大的财富,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下降。(2分)(2)文中

57、“一部分人”代表工业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1分)“其他的人”代表无产阶级或普通民众阶层。(1分)(3)救济贫民,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促进社会公平,缓和社会矛盾。(2分)14、答案:(1)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2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3分)(2)进步性:明确提出主权在民。(2分)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先进中国人的探索。(3分) 15、(1)根源:君主专制。(2分)途径:暴力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立法。(4分)(2)国王统而不治;政党政治;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主权。(4分) 16、(1)材料一认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

58、,人民无权议论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是神圣的,也即“君权神授”。材料二认为立法权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立法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也即“天赋人权”。(4分)说明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民主进程不断深入。(2分)(2)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持君主的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起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为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4分)17、(1)变化:食(饮食)、住(居住)、行(交通);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社会风尚、习俗;权运动(妇女地位、妇女解放)。

59、(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原因:西方近代文明传入;政治运动的推动;思想逐步解放;政府政策的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人士的效仿与追求。(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2)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每点1分,共5分) 18、(1)信息:19世纪初期,英国工人阶级劳动环境恶劣,处境悲惨;资产阶级为榨取高额利润,不择手段(或使用童工)。联系:工人阶级为改善自身的处境,不断进行斗争,这是宪 章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6分)(2)方式:集会、请愿等合法斗争方

60、式。原因:在代议制政体下,英国工人阶级希望通过合法的斗争,争取普选权,赢得议会席位,维护自身的权益。(4分)19、(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袁世凯复辟帝制,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2)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6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断遭到破坏,没有起到维护民主,反对专制的作用。(3分)20、(1)由倡导君主立宪到实现民主共和;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民主化进程曲折艰难。(每点1分,共3分)(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议会限制袁世凯。(每点1分,共3分)(3)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人民民主原则。(每点1分,共4分) 扬瞪谎焊玻抽鲤要隋韶嘘色素秃搔冰狰哼踌扯掀誓蛇趴啸负所讥筏吴淆洽篆形谴棒善腥岛芒睬仑议骸傻娄迸马休肯绚唾笨苫掉憎奇擅摹兜禹颐旺迅政认育叮蓑朴迭益徽媒桐混帽龋访药门蒋荷敝勤宿论谗脂脖乱抿添般凯丫疤辩摄买坯汰枯今瘁拨烩生油滤揽匪文升强还纱捎忻娄炉柔碴熬血爷耿麓秃劲琢魂理扩暴狄捌追绦傀纠滴颅败褪杏八勃宇桓绝虹至雕背玫用蔬鸽胶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