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居住建筑电气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9445955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建筑电气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建筑电气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建筑电气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居住建筑电气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居住建筑电气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居住建筑电气设计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 居民建筑室内的电气功能要求也愈来愈高,现代居民建筑的用电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如电力、照明、空调、消防、通信、计算机等,并且不断向智能化设备方面发展,所以对其的电气设计可以说是非常重要。同时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又要注意建设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即在提供给居民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的同时,又要考虑到用户单位的实际的情况;在选择先进设备的同时,又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能力,使设备便于维修和改进,同时应该考虑到将来的发展需要。因此,在这次的居民建筑电气设计中,设计好建筑照明、防雷、以及弱电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居住建筑和人身的安全以及电气设

2、备的安全运行。关键词: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插座布置,接地防雷 Electric Design of Inhabitancy ArchitectureAbstract Along with that now peoples living quality incessantly increases, electric function request of denizens indoor architecture is higher and higher, kinds of electro-equipment are also more and more, such as power, illu

3、mination, air-condiction , fire protection, communications, computers and so on, and incessantly develops towards to intellectualized equipments, so its electric design is very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economy, rationality, of design must been considered, essentiality and security. As it provide

4、s a safe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denizen, it must considers the actual complexion of user unit and considers the ability of missionary so as to maintain and ameliorate the equipment. Also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is electric design of denize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i

5、llumination, guard against thunder, infirmness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eason that it related to dwell architecture and personal safety, safe running of electric equipment. Keywords: architecture electric, design of illumination, collocation of electrical outlet, grounding for defending th

6、under 第 34 页目录1 绪论12 居住建筑供电系统22.1 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22.1.1 一级负荷22.1.2 二级负荷32.1.3 三级负荷32.2 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32.2.1 电源中性点补接地的电力系统3222电源中性点经过消线弧圈接地的电力系统42.2.3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42.3 负荷计算52.3.1 负荷计算包括的内容:52.3.2 负荷计算采取的原则52.3.3 照明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为:62.3.4 对用电设备进行分组计算时,应按下列条件考虑:62.3.5 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62.4 低压配电系统62.4.1 设计所选用的系

7、统72.4.2 低压配电箱及电度表82.5 低压断路器的选择93 居住建筑照明设计113.1 电气照明设计的组成及原则113.1.1 电气照明的组成113.1.2 电气照明设计的内容113.1.3 电气照明设计的原则1232照明方式123.3 照明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33.4 照明电气装置的安装143.4.1 灯具的安装143.4.2 开关、插座的安装143.4.3 照明配电箱的安装154 室内配线工程174.1 概述174.1.1 室内配线的基本要求174.1.2 室内配线的施工程序184.1.3 常用绝缘导线及其载流量184.2 电缆配电线路194.3 竖井内布线194.3.1 竖井内布线1

8、94.3.2 竖井的位置和数量194.3.3 竖井内垂直布线时,应考虑以下因素:205 居住建筑中的弱电系统215.1 有线电视系统215.1.1 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设备215.1.2 住宅楼有线电视系统图225.2 电话系统235.2.1 建筑物内电话通信线路的组成235.2.2 电话系统所使用的器材236 防雷与接地装置256.1 防雷装置256.2 接地装置256.3 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26总结28参考文献29致谢311 绪论在这次设计中,我所做的课题是居住建筑电气设计,主要完成的是一个2单元7层的民用建筑。在这次设计上,我主要是对一层及标准层照明平面、一层及标准层插座平面、一层及标准

9、层弱电平面进行设计,同时做出电话电视系统图、电视系统图和照明系统图。在进行这次设计的时候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设计进行初步的功率计算和负荷计算 ,在其中我也遇到很多的困难,通过虚心的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使我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本论文分为26章共五章,分别讲述居住建筑物的供配电系统,照明设计,室内配线系统,弱电系统以及建筑物防雷。其中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负荷的分级,低压配电系统及配电系统;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照明设计的组成及原则,照明方式以及我这次设计的内容及步骤;第四章介绍了此次设计的室内布线的基本要求和电缆配电线路,第五章介绍了这次设计的弱电系统,包括有线电视系统和电话系统:第六章介绍了接地防雷系

10、统。在这次设计中,我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从中记录了关于建筑设计有关的知识,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我对这些作者表示感谢。通过这次设计,我明白了建筑电气设计必须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实践中更好的发挥。才能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为将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电气是现在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的东西方方面,因为自己接触的东西和所学的知识还很少,所以不能一一的详细介绍,同时因为自己的水平有限,这次论文中的错漏之处会有很多,恳请读者及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历改正。2 居住建筑供电系统 2.1 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 用户的各种用电设备因为事故而停电所产生的损失和影响是不同的,根据供电的可

11、靠性及终止供电在政治、经济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损失的程度分为三个级别负荷。分别采用相应的供电方式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之目的。2.1.1 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2)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的政治影响者。(3)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者。 (4)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例如某些特别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信息枢纽、国宾馆、国家级大会堂、大型体育中心以及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一级负荷是特别重要的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甚至能引起爆炸事故、火灾以及严重中毒事故。一级负荷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电源供电,当其中一个电

12、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能自动投入运行,不至同时受到损坏。同时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应急电源有: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在供电网络中有效地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馈电线炉或是蓄电池。所谓独立电源有以下几种:(1)蓄电池静止型不间断供电装置、柴油机不间断供电设置系统,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供电。(2)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馈电线路,用于允许中断时间为1.5s以上的供电。(3)快速自动柴油发电机组,适用于允许中断时间为15s以上的供电。2.1.2 二级负荷(1) 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的政治影响者。(2) 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者。(3) 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13、者。二级负荷要求供电系统应作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至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在负荷比较小或地区供电的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以由一路6kV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应尽可能有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2.1.3 三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电力负荷者是三级负荷。分级负荷对供电没有特别要求。因为此次设计为多层建筑,根据它的级别和规模可知中断供电将不会造成较大政治影响者或较大经济损失者,所以可以按三级负荷进行供电。2.2 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中性点接地的方式有三种:(1)电源中性点不接地;(2)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3)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中前两种非有效接地,后一种

14、属于有效接地,也称大电流接地。不接地方式用于3-63Kv;经消弧线圈接地用于310Kv,电流30A、20kV及以上电网接地电流大于10A时;直接接地用于110kV及以上的系统和220/380V的低压配电系统。现实意义: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影响电力系统二次侧的保护装置及监察测量系统的选择与运行。2.2.1 电源中性点补接地的电力系统当供电距离较长时,每根导线对地都有电容,导线之间也有电容,假设三相电源或者三相系统参数都是对称的,用集中电容C表示,而相间电容很小。可以忽略。特点:当系统正常运行时,三个相电压对称相等,三个对地电容电流也相等,其向量之和为零,地线内无电流,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222电

15、源中性点经过消线弧圈接地的电力系统(1)电源中性电部接地的问题:当发生较大的漏电流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电弧,因而使线路引发电压谐振的现象。由于线路存在电阻、电感和电容,所以在发生一相弧光放电时,可以形成一个RLC的串联谐振现象,从而使线路产生一个危险的过电压(可以达到相电压的2.5-3倍.这有可能是薄弱环节绝缘击穿。为了防止产生断续电弧引起过电压,提出电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建议。(2)在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到一定程度后的电力系统中,电源中性点必须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动方式。(3)工作原理:消弧线圈由电阻很小的铁心线圈构成,感抗很大。当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就是接地电容电流和与

16、其相并联的流过消弧线圈的电流之和。(1) 特点:当一相接地时,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为原对地电压的倍。2.2.3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1定义:在中性点与大地之间作金属连接,称为中性点直接接地。2原理:一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产生单相短路电流,也称零序电流,发生故障的相线电流很大,其余两项电压不受影响。3特点(1)当其中一相线对地短路时,三相线电压不再平衡,并有零序电流通过。(2)供用电设备的绝缘只需按相电压考虑。在11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系统中,很有经济技术价值。因此绝缘问题是制造高压设备的关键。(3)改善了高压电器的性能。4低压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的380/220V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1

17、)提供单相电压,共单相负载使用。(2)用来传导三相照明不平衡电流以及单相电流。(3)减少负荷中性点电位的漂移。(4)提供接零保护线及故障电流的通路。根据这次设计的要求和条件,供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进线电压为380/220V, 所以选择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2.3 负荷计算2.3.1 负荷计算包括的内容:(1)计算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并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在工程上为方便计,亦可作为电能消耗量及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依据。(2)尖峰电流,用以校验电压波动和选择保护电器。(3)一级、二级负荷,用以确定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2.3.2 负荷计算采取的原则(1)对于此

18、次的住宅设计可采用需要系数法来进行负荷计算。(2)因为此次的住宅设计在电气安装部分所涉及到的用电设备台数较多,而且设备容量相差并不悬殊,所以可采用需要系数法。例如:本次设计中的住宅楼其中一户的用电器有空调、电视等,对于整栋单元楼就可以计算其中的此户,然后算出整栋楼空调、电视的负荷,进行相加,算出总负荷。(3)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应换算为统一的设备功率:1)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等于额定功率。2)断续或短时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当采用需要系数法或二项式法计算时,是将额定功率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为25%的用功功率。3)电焊机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到负载持续率为100%时的有功功

19、率。2.3.3 照明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为:(1)白炽灯、高压卤钨灯是指灯泡标出的额定功率。(2)低压卤钨灯除灯泡功率外,还应考虑变压器的功率损耗。(3)气体放电灯、金属卤化物灯除灯泡的功率外,还应考虑镇流器的功率损耗。2.3.4 对用电设备进行分组计算时,应按下列条件考虑:(1)三台及以下,计算负荷等于器设备功率的总和;三台及以上时,其计算负荷应通过计算确定。(2)类型相同的用电设备,其总容量可以用算术加法求得。(3)类型不同的用电设备,其总容量应按有功和无功负荷分别相加确定。2.3.5 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用电设备组的利用系数就是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需要的有功功率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Kx

20、 = Pj/Pe所以利用系数法确定三相用电设备组的有功功率的基本公式为:P30=KxPe使用利用系数法时应注意的事项:当采用利用系数法计算负荷时,应将配电干线范围内的用电设备按类型统一划组。配电干线的计算负荷为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变电所或配电所得计算负荷为各配电干线计算负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计算变电所高压侧负荷时,应加上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具体的负荷计算,详见论文中计算书。2.4 低压配电系统确定低压配电系统时,应符合一下要求:(1)供电可靠和保证电压质量;(2)系统接线简单并具有一定灵活性;(3)操作安全,检修方便;(4)节省有色金属消耗,减少电能损失。2.4.1 设计

21、所选用的系统在进行系统供电方式设计前面我们首先要知道接地和接零的相关知识。接地保护的定义:将用电设备与带电体相绝缘的金属外壳和接地极做金属联结称为保护接地。在IT供电系统中,当供电距离较长,线路对地的分布电容较大时,人体触及带电的设备外壳也有危险。用电设备的接地一般可区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从安全角度分析,单纯的接地保护方式是不可靠的,可以作为接零保护的辅助保护方式,即同时用接地又接零保护,这时的接地属于重复接地。保护接零的定义:在TN供电系统中,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或专用保护线(PE线)做金属联结称为保护接零。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PE线与电源中性点连接,而与接地点

22、无直接联系。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保护的实质是把故障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使自动断路器跳闸,或熔断器熔丝熔断而使故障设备脱离电源。因为此次设计为多层住宅,属三级负荷,应采用低压系统供电,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可分为TN-C、TN-S、TN-C-S)和 IT 系统。根据这次设计的要求和条件,供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进线电压为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为应采用TN-C-S系统,在入户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因此在这里只阐述TN-C-S系统的内容及特点。TN-C-S 方式供电系统 :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如果前

23、部分是 TN-C 方式供电,而后部分从进户总配电箱开始即将工作零线和保护接地线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为 TN-C-S 方式系统, 其特点如下。 (1)工作零线 N 与专用保护线 PE 相联接,如果这段线路不平衡电流比较大时,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受到零线电位的影响。 三相平衡时PE 线上没有电流,即该段导线上没有电压降,因此, TN-C-S 系统可以降低电动机外壳对地的电压,然而又不能完全消除这个电压,这个电压的大小取决于负载不平衡的情况。负载越不平衡,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偏移就越大。所以要求负载不平衡电流不能太大,而且在 PE 线上应作重复接地。 (2) PE 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

24、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 (3)对 PE 线除了在总箱处必须和 N 线相接以外,其他各分箱处均不得把 N 线和 PE 线相联, PE 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用大顾兼作 PE 线。 当三相电力变压器工作接地情况良好、三相负载比较平衡时, TN-C-S 系统在施工用电实践中效果还是可行的。所以我采用此系统作为这次设计的供电系统。2.4.2 低压配电箱及电度表 在设计系统时应注意:(1)由进户配电总箱至单元配电总箱宜采用放射式系统配电,由单元配电总箱至各层电表箱宜采用树干式或分区树干式系统配电,由楼层电表箱至住户配电箱,当线路电流小于或等于60A时,

25、可采用220V单相配电,其线路导体截面不应小于10mm2;(2)用电负荷计量一户一表、可集中或分层安装,并预留设置集中或远程抄表系统条件,公用走廊、楼梯间照明及门控装置、有线电视系统等负荷设公用电度表计量,由物业部门负责管理和收取电费,当没有物业管理时,可接在用户电度表负荷侧,楼梯灯可采用自熄开关控制;(3)当多层住宅中设有公用电力装置时,应另设电度表计量;(4)住宅配电系统的设计,应采用TN-C-S系统接地形式;(5)住户配电箱宜设在住户客厅内的适当地点,箱内配电回路应按使用功能分路设计,(即:照明、空调电源插座、厨房电源插座、卫生间电源插座及公用电源插座,各设单独回路),回路数量一般不宜少

26、于5个;(6)住户配电箱总开关和配电回路保护电器应选用相线和N线可同时通断的开关电器;(7)为防止电源电压波动对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的影响,在住户配电箱内宜装设浪涌抑制保护装置。(8)居民建筑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及接地故障保护;2.5 低压断路器的选择低压断路器旧称低压自动开关或空气开关。它除具有全负荷分断能力外,还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失欠压保护等功能。他还具有很好的灭弧功能,常用作配电箱的总开关或分路开关。低压短路器常用的有DZ系列,DW系列等,新型有C系列,S系列,K系列等。配电用低压断路器按保护性能分,有非选择型和选择型两类。非选择型断路器,一般为瞬时动作,只作短路保护用;也

27、有的为长延时动作,只作过负荷保护用。选择型断路器,有两段保护、三段保护和智能化保护。两段保护为瞬时或短延时与长延时两段。三段保护为瞬时、短延时与长延时特性三段。其中瞬时和短延时特性适于短路保护,而长延时特性适于过负荷保护。而智能化保护,其脱扣器由微机控制,保护功能更多,选择性更好,这种断路器称为智能型断路器。低压电器设备的选择原则是满足安全用电的要求,保证其可靠的运行,并且在通过最大可能的短路电流时不致受到损坏,有时还需要按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力对电器设备进行校验。这次设计我主要选用的式DZ12系列的断路器,这是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因为它具有体积小,结构优异,操作轻巧灵活,寿命长,性能可靠等优

28、点。它可以实现短路、过载、失压保护,在现在建筑的很多地方都用DZ系列的断路器,所以在这次的设计我选择DZ12系列的断路器。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开关)是一种电气安全装置,它是属短路器的一个重要分支,用于保护人身电击伤亡及防止因电气设备或线路漏电而引起的火灾。将漏电保护器安装在低压电路中,当发生漏电和触电时,且达到保护器所限定的动作电流值时,就立即在限定的时间内动作自动断开电源进行保护。3 居住建筑照明设计如今的城市,缺少了夜生活几乎是不能想象的。这其中,照明技术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天然照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根据人们的要求得到随时可用、明暗可调、光线稳定的采光。当黑暗来临或光线不足时,往往

29、需要人工照明,在有些场合,为了突出某种特定的气氛,也采用人工照明的方法。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能够保证人们从事正常的生产、生活,延长人们享受生活的时间。电光照明具有方便、干净、美观等许多优点。电光照明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光环境,使人们舒适、高效地从事视觉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减少和避免事故,而且还能利用光照的方向性和层次性渲染建筑,使用照明器烘托环境气氛,创造美妙的光环境。3.1 电气照明设计的组成及原则3.1.1 电气照明的组成电气照明是照明供电和照明灯具设计两部分组成的。照明供电包括电能的产生、输送、分配、控制。它由电源、导线、控制和保护设备及用电设备组成。照明灯具设计包括光能的产生、

30、传播、分配(折射、反射和透射)和消耗吸收。它由电光源、灯具、室内外空间、建筑物表面和人的工作面组成。3.1.2 电气照明设计的内容建筑电气照明供电设计包括确定电源和供电方式,选择照明配电网络形式、选择电气设备、导线和敷设方式。照明灯具设计应包括的内容有 :选择照明方式、选择电光源、确定照度标准、选择照明器并进行布置、进行照度计算和确定电光源的功率。建筑电气照明设计的结果是以施工图的形式表达的。3.1.3 电气照明设计的原则电气照明设计的原则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即电气照明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运行可靠、安装和维护方便。适用是指能共提供必要的照明质量,以满足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需要。经济性

31、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照明设备的效益,以较小的费用获得较大的照明效果;照明器具有装饰房间、美化环境的作用,应结合建筑设计做出合理的安排。照明技术实质就是光的应用技术,要研究电气照明就要掌握好的光学知识。32照明方式照明方式一般分为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其规律是在不固定或不适合安装局部照明的场所,应设置一般照明;在要求较高照度的场所,宜设置一般分区照明,也称为选择性照明;在分区照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局部照明。所有房间不宜只设局部照明。照明方式适用原则:不适合装设局部照明的场所,应设置一般照明。要求较高照度的场所,宜设置分区一般照明。当从事非常精细的工作,需

32、要的照度较高(300lx以上)时,多用局部照明来解决。一般照明或分区照明不能满足要求的场所,应增设局部照明,从整体而言称为混合照明。混合照明中的一般照明的照度部不低于混合照明总照度的5%-10%,并且最低照度不低于20lx。高大房间适宜设计吊灯,低矮的房间宜用吸顶灯或嵌入式灯。因为此次设计主要是针对多层建筑,所以照明设计应使室内光环境实用和舒适。卧室和餐厅宜采用低色温的光源。卧室中的书写阅读和精细作业宜增设局部照明。楼梯间照明宜采用定时开关或双控开关。照明供电采用交流380/220V三相四线由城市电网引入。室内照明的每一单相回路一般不宜超过15A,所接灯头数(包括插座)一般不宜超过25个。导线

33、的选择需考虑到多层建筑的要求和经济性。3.3 照明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照明设计是利用现代照明技术及照明设备来实现使用人的要求,是设计工程师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它的内涵非常广泛,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1)了解用户的要求,如:投资水平、豪华的程度、照明标准等。明确用户的设计意图。(2)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和技术标准。了解土建等专业情况,如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电源进线的方位、结构情况、空间环境、潮湿情况,灯具样本、设备及有无易燃易爆物品等。(3)确定照度标准。首先遵照国家规定得照度标准范围,再参照用户的要求取得上限或者下限等。(4)根据用户和工程的要求,选择各种光源设备、设计照明方式、确定灯具种类、安

34、装方式、灯具部位并确定其安装方法。(5)进行照度计算,确定灯具的功率,调整平面布局。计算照明设备总容量,以便选择电度表及各种控制设备和保护设备。(6)对于比较复杂的大型工程进行方案比较,评价技术和经济情况,确定最佳方案。(7)进行配电线路设计,分配三相负载,使三相负载尽量平衡。计算干线的截面,型号及敷设部位。进行变压器、配电箱、配电柜和各种高低压电器的规格容量。(8)绘制照明平面图和系统图,标注型号规格及尺寸。必要时绘制大洋图。注意配电箱留墙洞的尺寸要准确无误。(9)绘制材料总表。如果需要的话,编制工程概算或预算。(10)编写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式建筑概况、进线方式、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及作法等

35、。3.4 照明电气装置的安装3.4.1 灯具的安装(1)灯具是由光源,灯罩及其附件组成,其制成材料各不相同。安装前应检查其配件是否齐全,外观有无破损、变形及油漆脱落等。并应测试绝缘是否良好。(2)灯具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未注明时,室外灯具一般不低于3.0m,室内灯具一般不低于2.4m,壁灯一般为1.82.2m。(3)灯具的选用应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4)灯具重量在1kg以下者可直接用软线吊装,1kg以上者应采用吊链吊装,3kg以上者应固定在预埋的吊钩或螺栓上。(5)固定灯具的螺钉或螺栓不得少于两个。在砖墙上装设的灯具也可用预埋螺栓、膨胀螺栓或预埋木砖固定,严禁用木楔

36、代替。(6)对于不能直接固定在建筑物顶棚、墙和柱上的灯具,须安装绝缘台,绝缘台形状应与灯具相协调,安装时要弹好线用螺栓或螺丝固定在灯位盒上。(7)当灯具外壳有接地要求时,应当用接地螺栓与接地网连接。 (8)当灯具安装在易燃结构部位或木吊顶内时,要做好防火处理(可在灯具周围的结构物上刷防火涂料等)。 (9)同一室内有多套灯具适应排列整齐且符合设计要求。灯位盒要统一弹线,必要时增加尺寸调节板。3.4.2 开关、插座的安装开关、插座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维修。一般应注意如下规定。(1)各种开关、插座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高度一致。安装扳把(跷板)开关时,一般项尚为“合”,向下位“断”。(2)除设计有

37、要求外,开关、插座的安装位置如下。 1)般把(跷板)开关距地高度为1 .21.5m,距门框水平净距为0.150.3m。2)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为2.23m,距门框水平净距为0.150.3m。3)明装插座距地面高度为1.8m。安装插座距地面高度为0.3m。有儿童活动的场所应采用安全插座,否则安装高度应大于1.8m。4)不同电流种类或电压等级的插座安装在一起时,应有明显标志加以区别,且插头与插座造型要有区别,以免插错。 (3)同一场所的开关、插座成排安装时,高度低差应不大于1mm,分散安装时高低差不大于5mm。 (4)插座开关接线时导线分色应统一正确。严格作到开关控制相线。插座右极接相线,左极接零线

38、,接地线在上方。3.4.3 照明配电箱的安装建筑照明通常采用带断路器的配电箱进行配电,也有采用带熔断器的转换开关的配电箱。配电箱可选成套配电箱或现场制作的非标准配电箱。配电乡的安装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导线引出板面处均应套绝缘管。(2)配电箱的垂直偏差应不小于1.5/1000。暗装配电箱的板面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 (3)各回路均应有标牌,标明回路的名称和用途。若有不同种类或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设备装在同一箱体内时,应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4)配电箱的安装高度宜在1.21.5m之间为好。箱内工作零线与保护接地线应严格区分。 (5)配电箱内部接线的导线截面应符合表格1的规定。表格

39、 1配电箱内部接线导线截面选择脱扣器额定电流A绝缘铜芯导线截面(/平方毫米)脱扣器额定电流A绝缘铜芯到线截面(/平方毫米)615401010155016152560162025702530610035 (6)标准配电箱由悬挂式和嵌入式两种。 4 室内配线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内敷设绝缘导线,叫室内配线工程,简称室内配线。按照施工时线路的敷设方式,可分为瓷夹、瓷瓶配线、槽板配线、塑料保护套线配线、钢管配线、塑料管配线和钢索配线等。4.1 概述4.1.1 室内配线的基本要求室内配线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美观的原则,应按要求进行合理施工。一般要求如下。 (1)所用导线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

40、压。导线的绝缘强度应符合线路的敷设方式和环境。导线截面应能满足供电质量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2)敷设导线时,应尽量避免接头。若必须接头时,应尽量压接或焊接。 (3)导线在连接或分支处,不应受机械作用。导线与设备接线端子连接时要牢靠。 (4)穿在管内的导线或电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街头,必须接头时,可把接头放在接线盒、灯头盒或开关盒内。 (5)各种明配线应横平树直。导线水平高度距地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不低于1.8m,否则应有保护措施,以防损伤。(6)导线穿墙时应加保护管,过墙管两端出墙面不小于10mm,但太长会影响美观。(7)导线沿墙或天花板敷设时,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为:瓷夹配线不小

41、于5mm,瓷瓶配线不小于10mm。通过伸缩缝时,导线敷设应略有松弛。对线管配线应设补偿盒,以适应伸缩。(8)当导线相互交叉又距离较近时,应在每根导线上套塑料管,并将套管固定,以防断路。4.1.2 室内配线的施工程序(1)根据平面图、详图等,确定电器的安装位置、导线敷设的路径及导线过墙和楼板的位置。(2)在土建抹灰前,应将全部的固定电打孔,埋好支持件。最好配合土建做好预埋和预留工作。(3)装设绝缘支持物、线夹、支架或保护管等。(4)敷设导线。(5)安装灯具与电气设备、元器件。(6)侧时导线绝缘,并连接之。(7)校验、试通电。4.1.3 常用绝缘导线及其载流量(1)按其绝缘材料分为两类:橡皮绝缘线

42、和聚氯乙烯绝缘线。按线芯性能又有硬线和软线之分。绝缘导线型号表示意义如下。B;在第一位表示布线用,在第二位表示外护层为玻璃丝编织。在最后一位表示外形是扁平的。X:表示橡皮绝缘。V:表示聚氯乙烯绝缘。L:表示为铝芯,无L表示铜芯。VV:第一个V表示聚氯乙烯绝缘。第二个V表示聚氯乙烯护套。XF:氯丁橡胶绝缘。R:表示软线。S:表示双绞线。(1) 不同规格的绝缘导线,按其敷设方式不同。允许载流量不同。4.2 电缆配电线路(1)室内电缆布线,包括电缆在室内沿墙及建筑物构件明敷设、电缆穿金属管埋地暗敷设。(2)电缆在室内宜采用明敷设。电缆不应有黄麻或其他易延燃的外护层。(3)无铠装的电缆在室内明敷设时,

43、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垂直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0m否则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但明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如电气竖井、配电室、电机室等)内时除外。(4)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设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并不应小于电缆外径。1kV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设时,其净距不应小于0.15m。(5)电缆明敷设时,电缆余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m,否则应采取隔热措施。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50m,否则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以及由接近段向外延伸不小于0.50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6)在有腐蚀性介质的房

44、屋内明敷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7)电缆在室内埋地敷设或电缆通过墙、楼板时,应穿钢管保护,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4.3 竖井内布线4.3.1 竖井内布线竖井内布线:一般是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内强电及弱点垂直干线的敷设。可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电缆、电缆桥架及封闭式母线等布线方式。本次设计我做的是居住建筑电气设计,因此在处置干线的敷设上应用此布线方式。4.3.2 竖井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用电负荷性质、供电半径、建筑物的沉降缝设置和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选择竖井位置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减少干线电缆沟道的的长度。(2)不得和电梯井和管道井共用同一

45、竖井。(3)避免临近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4)在条件允许时,宜避免与电梯井及楼梯间相邻。4.3.3 竖井内垂直布线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顶部最大变位何层间变位对干线的影响。(2)电线、电缆及金属保护管、罩等自重所带来的荷重影响及其固定方式。(3)垂直干线和分支干线的联接方式。5 居住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弱电工程的作用时进行信息传递,线路中输送的是各种电信号。弱电信号的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在弱点工程中大量的是电子工程。弱电工程是相对动力、照明电气工程而言的。动力、照明电气工程通常是指电能的输送和使用,并通过用电设备转换成其它能量而被利用。动力、照明电气工程电压高、电流大、

46、功率大,因此也被称为强电工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信息的需求大大提高,建筑物内位传递信息、提高生活质量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因此建筑施工中弱点工程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弱点工程包括:(1)电视工程;(2)通信工程;(3)消防工程;(4)保安工程;(5)扩声与音响工程;(6)综合布线工程。因为我的设计设计的主要方面是电视工程和通信工程,所以下面以此2项作为主要内容,介绍弱点系统。5.1 有线电视系统5.1.1 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是由信号接收与信号源、前端信号处理单元、干线传输分配系统、用户分配网络、用户中端五个部分组成。若将上述五部分粗略的。划分,前两部分可成为前段系统,后三部分

47、可称为分配系统。(1)天线。天线是接受电视信号的设备。(2)方法器。方法器的作用是加强电视信号。放大器分为天线放大器和宽大放大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叫增益,单位用Db表示。天线放大器只加强或放大某宜频道的电视信号。天线放大器安装在天线杆上,放大器的电源安装室内设备箱内,由天线馈线同时传输电视信号和放大器工作电流。宽大放大器能放大所有频道信号。安装在混合器后面,作为系统放大器的主放大器;装在每个楼或线路中,作为本楼放大器的叫线路放大器。(3)混合器。混合器的作用是把多个电视信号后从同一个输出端输出,进入同一个传输系统。(4)衰减器。衰减器的作用是将电视信号减弱。如果信号强弱差异较大,不能满足传输要

48、求,则需要用衰减器把过强的信号减弱。衰减器分为固定衰减器、可调衰减器和均衡衰减器。均衡衰减器在衰减过程中,对V频段信号衰减量大,对U频段信号衰减量小。(5)分配器。分配器的作用是将电视信号分配给各个用户的器件。它把一路电视信号平均地分成几路,传输到各之路中,有二分配器、三分配器、四分配器。(6)分配器。分配器的作用也是一种把信号分开的传输连接器件,与分配器不同的是,分支器串接在干线里,从干线上分出几个分支线路,干线还要继续传输。(7)传输线。天线信号要使用专门的传输线传输,传输线有两种,扁平馈线和同轴电缆。(8)用户盒。用户盒的作用是连接用户电视机。用户盒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户中端盒,盒上有一个

49、进线口、一个用户插座;另一种叫串接分支单元盒,是一种分支器与用户插座的组合,这种盒有一个进线口、一个出现口盒一个用户插座。用户盒可以暗装在墙内,也可以明装在墙上面。5.1.2 住宅楼有线电视系统图以本次设计为例,见设计图纸中电视系统图。有线电视电缆从室外埋入地下,穿直径32mm的焊接钢管(SYWV-75-12-G32)深埋入地下1m。在四层与五层之间设有一只二分支器,二分支器装在接线箱内,在四层有一个房间内使用一只有线电视前端箱,在四层与五层设有放大器,箱体尺寸为480mmX400mmX150mm。在二层一个房间内设有电视分支器盒,箱体尺寸370mmX270mmX100mm。5.2 电话系统电

50、话系统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弱电工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话的数量和使用率越来越高,因此在此次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把电话线敷设到结构内部,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安装使用电话。电话系统与强电供电系统和公用天线电视系统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供电系统和公用天线电视系统的能量和信号是大家共用的,有一条干线传输,就可以分配到各个用户;而电话系统是一对一的;两部电话要想通话,就必须拥有唯一的一条电话线。5.2.1 建筑物内电话通信线路的组成建筑物内电话通信线路从进户管线一直到用户出现口,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引入(进户)电缆管路;交接设备或总配线设备;楼层电缆管路;配线设备。5.2.2 电话系统所使用的器

51、材(1)电话电缆。电话电缆是电话系统干线使用的导线。这里所说的干线是指电话组线箱间的线路。常用电缆有HYV型综合护层塑料绝缘电缆,HPVV型铜芯全聚箓乙烯配线电缆和HYV型全塑市内电话电缆。在选择电话电缆时,电缆对数要比实际设计用户数多20%左右,作为线路增容和维护使用。(2)电话线。电话线是连接用户电话机的导线。常用的电话线是RVB型塑料并行软导线或RVS型塑料双绞线,导线线芯从0.2平方毫米到0.75平方毫米也可以使用其它型号的双绞线。(3)电话组线箱。电话组线箱是电话线缆连接时使用的配电箱,也叫电话分线箱或电话交接箱。在我的这次居住建筑电气设计中,主要是把电话组线箱安装在电缆竖井中。电话

52、组线箱的型号为STO,有10队,20队,30队等多种规格,按需要分接线的数量选择适当规格的接线端子。在大型建筑物内,一般设置落地配线架,作用于电话线箱相同。(4)电话出线口。电话出线口也叫用户出线盒,用来连接用户市内电话机。电话出线口面板分为无插座型和有插座型。无插座型电话线口只是一个塑料面板,中央留直径1cm的圆孔。有插座型电话线口面板分为单插座型和双插座型,电话出线口面板上为通讯设备专用RJ-11型插座,要使用带RJ-11型插头的专用导线与之连接。 6 防雷与接地装置雷击对建筑物、电气设备及人身安全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在这次的居住建筑电气设计中,我认为为了确保建筑物及人身的安全及电气设备的安

53、全运行,需要采取防雷措施。6.1 防雷装置建筑防雷装置由直接接受雷击的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接闪器是接收雷电流的部分,其形式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等或其他金属构件。避雷针一般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应不小于下列数值。针长1m以下:圆钢直径为12mm,钢管直径为20mm针长为12m时:圆钢直径为16mm,钢管直径为25mm.避雷网(带)一般用镀锌圆钢(直径8mm以上)或镀锌扁钢(截面12mmX4mm以上)制成,也可以利用建筑物屋顶出的梁、板内的钢筋。引下线是将接闪器接收到的雷电流导入接地装置的部分。一般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尺寸要求与避雷网相同),也可利用建筑物柱内的主筋(

54、通常不少于两根)。接地装置是将雷电流泻入地下的部分。6.2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流或设备漏电电流导入地下的装置。它由接地线和接地体组成。接地的种类分为:(1)工作接地: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为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而把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进行接地,称工作接地。(2)保护接地:为了防止由于绝缘损坏而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称保护接地。(3)防雷接地:将接闪器引入的雷电流导入地中的接地,称防雷接地。(4)防静电接地:用于消除静电危害的接地称防静电接地。(5)重复接地:在变压器中性线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在用户侧把中性线再次接地,称重复接地。6.3 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防

55、雷与接地系统的施工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应正确,固定应牢固,防腐更良好。(1)单独设计的防雷与接地装置通常均应使用镀锌钢材制成,暗设时截面应比明设增大一倍,接头处应焊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处应平整爆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灰渣、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好后清除药皮刷沥青防腐。(2)避雷针(网、带)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避雷网(带)的规格尺寸盒弯曲板径应正确。一般情况下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或扁钢宽度的6倍,绝对不可弯成直角。(3)避雷针针体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顶端针杆的直径。避雷网(带)敷设应平直,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值不宜大于3%,全场

56、不宜超过10mm。(4)避雷网(带)、接地线穿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有补偿装置。(5)防雷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经最短路径接地,但不宜设在人员易靠近的地方。(6)此居民建筑应有防侧雷击的措施。一般是每隔三层设均压环一道。(7)接地(零)线明敷设时应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穿墙有保护管。(8)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0.6m。(9)防雷及接地装置也可利用建筑物的梁、柱、板内的钢筋,此时应取用二根主筋,接头处要焊接良好。总结在这次设计中,通过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加上查阅大量的资料,同时虚心的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才能让我完成这次毕业设计。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我不懂得知识,过去的我只沉浸

57、在教科书中,所知道的知识很少,在这次设计中,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使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浅薄,督促我在今后的日子要更加努力。建筑电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我们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它,它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好建筑电气是我在将来工作学习中的最重要一个环节。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我相信建筑电气将更加完善,会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1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25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58、566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98102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5835 吕光大.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10310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057-94).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7 徐志强.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南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9498 李文武.简明建筑电气安装工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7619 徐第,孙俊英.怎样识读建筑电气工

59、程图.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838510 洪元颐,李宏毅.建筑工程电气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717611 北京照明学会设计委员会组织.建筑电气设计实例图册(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1312012 唐定曾,唐海,朱相尧.建筑电气技术.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663致谢非常感谢杭炜老师对我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杭炜老师是一个工作负责任、治学严谨的老师,他拥有渊博的知识,并且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这次的设计中,杭炜老师对我们的设计悉心指导,十分关心我们的设计,在我们又不会的时候会耐心的给我们讲解,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杭炜,他让我在这次设计中学到了很

60、多我过去不知道的知识,使我更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对将来社会有贡献的建筑设计师,在此我对杭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自动化教研室的所有老师,谢谢大学四年来你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其次,我要感谢本组的吴林、孙凌,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让我渡过了既丰富又紧张的大学最后半年时光。 本次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我要再次感谢杭炜老师和自动化教研室的所有老师,及本组的各位成员。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幸福开心。计算书因为本次设计我主要采用DZ12系列的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下面是我本次设计中针对照明系统图所用功率的计算。一 户内

61、配电箱(1)每个卧室设计空调插座一个,总计三个,每个功率为1.25 kW Pe=31.25=3.75 kW Kx=1 cos=0.8 Pjs= KxPe=3.751=3.75 kW Sjs= Pjs/ cos=2.25/0.8=2.8125 KvA Un=220V Ijs= Pjs/(Uncos)=21.3 A 断路器采用DZ12-60/1 30 A(2) 照明支路:房间内所用灯数总计为7个,每个功率为40W. 则 Pe=70.04=0.28 kW Kx=1 cos=0.9 Pjs= KxPe=0.281=0.28 kW Sjs= Pjs/ cos=0.31 kVA Un=220VIjs=1.27 A断路器采用DZ12-60/1 6 A(3) 插座支路:其中电视插座按200 W计算,其余每个插座100 W。 则 Pe=13100+5200=2.1 kW Kx=1 cos=1 Pjs= KxPe=2.1 kW Sjs= Pjs/ cos=2.1 kVA Un=220VIjs=9.55A断路器采用DZ12-60/1 10 A二 户配电箱: Pe=3.75+0.28+2.1=6.13 kW Kx=1 cos=0.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