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丹寨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2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41800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省丹寨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贵州省丹寨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贵州省丹寨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丹寨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丹寨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2(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省丹寨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2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共5题;共15分)1. (3分)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B . 国外一套装置价格近百万元人民币,令国内病人望“泵”兴叹。因此,尽快研制出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第三代国产心室辅助装置首当其冲。C . 3D魔幻电影襄阳虽然是导演高希希的第一部电影,却已经精心筹备,十年磨一剑,届时可望在“戛纳中国之夜”与一众华语电影相提并论。D . 采取恰当的措施防范H7N9禽流感当然无可非议 , 但如果反

2、应过度、举措失当,不仅不利于传染病的防治,反而会影响养殖业的生产发展。2. (3分) (2018高一上湖州期末) 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了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B . 神仙掌是黄沙中的碧玉,是枯海中的岛屿,它们给火热如焚的戈壁,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昌盛。C . 茫茫一片银世界!朱门与蓬户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桑枢没有差别待遇。D .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3. (3分) (2019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3、的一项是( ) A . 敕,指上告下(如尊长告诫子孙或官长告诫僚属)的文书,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B .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C . 古代官办学校在商代称为“庠”,在周代称为“序。明清时期,官办中央最高学府被称为“国子监”。D . 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大夫或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4. (3分) (2016高三上如东月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 ”。除了要有

4、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A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B .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C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D .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5. (3分) (2019高三上启东期中) 为武大郎所开的店堂门口配一副对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座中美酒佳肴贵客 厅里晋书宋画唐诗B . 人不在高有权则灵 店虽不大唯我独尊C . 有酒既旨每饭不忘 人座饱餐过门大嚼D . 美酒佳肴从心所欲 晚来早到随遇而安二、 文言文阅读(18分) (共1题;共18分)6. (18.0分) (2020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5、 顾众,字长始,吴郡吴人。父秘,交州刺史,有文武才干。众出后伯父,早终,事伯母以孝闻。及帝践阼,大将军王敦请为从事中郎。会诏除鄱阳太守,加广武将军。众径之鄱阳,不过敦,敦甚怪焉。及敦构逆,令众出军,众迟回不发。敦大怒,以军期召众还,诘之,声色甚厉。众不为动容,敦意渐释。时敦又怒宣城内史陆喈,众又辨明之。敦长史陆玩在坐,代众危惧,出谓众曰:“卿真所谓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虽仲山甫何以加之!”苏峻反,王师败绩,众还吴,潜图义举。吴中人士同时响应。峻遣将弘徽领甲卒五百,鼓行而前。众与顾飏、张悊要击徽,战于高莋,大破之,收其军实。众遣飏率诸军屯无锡。庾冰至,镇御亭,恐贼从海虞道入,众自往备之。而贼率张健

6、、马流攻无锡,飏等大败,冰亦失守,健等遂据吴城。时贼党方锐,义军沮退,人咸劝众过浙江。众曰:“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临平人范明亦谓众曰:“此地险要,可以制寇,不可委也。”众乃以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健退于曲阿,留钱弘为吴令。军次路丘,即斩弘首。众进住吴城,遣督护朱祈等九军,与兰陵太守李闳共守庱亭。健遣马流、陶阳等往攻之。闳与祈等逆击,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峻平,论功,众以承檄奋义,推功于谟,谟以众唱谋,非己之力,俱表相让,论者美之。咸康末,迁领军将军、扬州大中正,固让不拜。以母忧去职。穆帝即位,何充执政,复征众为领军

7、,不起。服阕,乃就。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书不许。迁尚书仆射。永和二年卒,时年七十三。(摘自晋书卷七十六)(1) 下列给文中画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B .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C .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D . 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践阼:皇帝登临皇位。唐孔颖达:“践,履也;阼

8、,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B . 母忧: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C . 永和:东晋穆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D .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致仕”意思与之恰好相反。(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顾众小时候过继给伯父,伯父早死,他侍奉伯母以孝闻名。王敦请顾众做从事中郎,恰好有诏让顾众任鄱阳太守,他未与王敦见面即赴任,王敦很抱怨他。B . 及至王敦叛乱,命令顾众出兵接应,顾众迟疑

9、徘徊不前。王敦大怒,以行军失期召回顾众,并加以责问指斥,声色十分严厉,顾众面不改色。C . 苏峻见东方义军起兵,就派弘徽领兵抵御。顾众率众在高莋大败弘徽,获取其物资,后命顾飏屯兵无锡,庾冰镇御亭,他自己则守海虞阻截苏峻军经此进攻。D . 苏峻之乱被平定,朝廷论功封赏,顾众以为蔡谟传檄兴兵讨贼,理应居首功,蔡谟以为顾众首倡义举,并非自己之力,二人都上表互相推让,想让议论者赞美他们。(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众乃以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三、 古诗词鉴赏(11分) (共1题;共11分)7. (11.0分)

10、 (2019高二上金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 送人游吴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1) 本诗的题材是_。 (2) 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姑苏人家,傍河而居的风物特点。B . 颔联以名词性短语构成对比写出水乡悠久的历史和美景。C . 颈联“卖”和“载”两个动词,描绘了吴地的繁荣和富足。D . 本诗的语言典雅华美,在简朴疏淡中透出水乡氤氲的韵味。(3) 赏析独具匠心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7高

11、二下邯郸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阐明后世的人要以秦亡为教训,不能再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的名句是“_,_”。(3)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五、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共1题;共20分)9. (20分) (2017浙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20分)一种美味巩高峰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

12、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

13、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的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他则坐

14、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的让人稍

15、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

16、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扭捏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

17、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本文有删改)(1) 理解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陌生的光:_(2分)陌生的气息:_(2分)(2)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3) “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5分)(4)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六、 现代

18、文阅读(二)(18分) (共1题;共15分)10. (15分) (2017扬州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诗国里的革命家喊道“皈返自然”!不过那是偶然的事。偶然在言语里发现一点类似诗的节奏,便说言语就是诗,便要打破诗的音节,要它变得和言语一样这真是诗的自杀政策了。其实他们要知道自然界的格律,虽然有些像蛛丝马迹,但是依然可以找得出来。不过自然界的格律不圆满的时候多,所以必须艺术来补充它。自然中有美的时候,是自然类似艺术的时候。最好拿造型艺术来证明这一点。我们常常称赞美的山水,讲它可以入画。的确中国人认为美的山水,是以像不像中国的山水画做标准的。我在赵瓯北的一首诗里发现了同类的见解。“绝似盆池聚碧孱

19、,嵌空石笋满江湾。化工也爱翻新样,反把真山学假山。”这径直是讲自然在模仿艺术了。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莎士比亚的诗剧里往往遇见情绪紧张到万分的时候,便用韵语来描写。歌德作浮士德也曾用同类的手段。韩昌黎“得窄韵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这样看来,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节选自闻一多诗的格律)(1) 诗国里的革命家提出的“皈返自然”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文学主张?(2) 作者引用赵瓯北的诗作有什么用意

20、?(3) 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七、 作文(70分) (共1题;共70分)11. (70分) (2020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风雨岁月峥嵘,70年奋斗谱写华章。70年来,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新时代。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校团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活动,征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投稿。请你也写一篇文章,参加本次征文活动。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八、 阅读材料,回答问

21、题。(10分) (共1题;共10分)12. (10.0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齐人归女乐 , 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材料二: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注】女乐,女子歌舞队。季桓子,鲁国上卿。(1) 材料二中孔子下车想要和接舆说话,接舆为什么“趋而辟之”? (2) 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而材料一中,孔子选择逃避,即离开鲁国。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九、 名著阅读题(15分) (共1题;共15

22、分)13. (15.0分) (2020江苏模拟) 名著阅读题 (1)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边城里的天保和傩送,两人都是船主,又都是船手,对待爱情又都具有自我牺牲的美德,当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能忍痛割爱,成人之美。B . 茶馆以写人来带动情节发展,每一个出现的人物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相互交织,或平行发展,共同构成了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C . 哈姆莱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莉娅,深爱着哈姆莱特,但因哈姆雷特的出走和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而精神失常,抑郁成疾,最终不治而亡。D . 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嫁给德篷风,她只给丈夫友谊而不和他同居,几

23、年后丈夫去世,欧也妮成了富有的寡妇,她将大量的金钱用于慈善事业。E . 三国演义中,孙坚被刘表部将率伏兵乱箭射死,尸首也被夺走,年幼的孙权入城和刘表讲和,刘表被孙权真情打动,同意以孙坚尸首换回被俘的黄祖。(2) 简答题 红楼梦“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回中,“我慌张的很,连扇子还跌折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倘或再打破了盘子,还更了不得呢。”这话是谁说的?请结合这一情节,概述其性格特点。呐喊中的白光,主人公是谁?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十、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共1题;共15分)14. (15分) (2019高一上萧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

24、题。 “小历史”的盛行作为史学发展中的一种趋向,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丰富多样、纷繁复杂的。在历史的新陈代谢中,除了有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制度,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事件、小人物、小习俗;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经济基础等大概念,还有婚丧嫁娶、休闲娱乐、生老病死等小方面。对于历史,恩格斯曾经深刻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些“单个的意志”、“

25、特殊的生活条件”,在历史的发展中虽不耀眼夺目,并最终被包含在历史的合力中,但这些意志并不等于零,并非历史必然性的“奴隶”。这些在以往历史研究中容易被遗忘的内容,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动而真实地存在着,并与那些引人注目的历史大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历史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说,宏观的“大历史”研究勾勒出历史之经纬,却难以反映历史本来极其生动的面貌。要把握历史的多面相,微观的“小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仅仅满足于大事件、大概念的探讨,习惯于综合性、总体性的分析,眼里只有改朝换代、治乱兴衰而不见民众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过滤掉丰富多彩的细节而把历史抽象为条条框框,这样的研究就会陷入空泛,枯燥无味

26、。因此,漠视“小历史”研究,将其斥为对历史细枝末节的纠缠,显然有失偏颇。“小历史”的微观取向让我们看到了更生动、更具体、更富有个性的历史景象,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提供了参考。但是,历史研究毕竟不是简单地对具体史实的罗列、对浩繁史料的考证和对轶闻逸事的辨析。仅仅满足于此,即使把某些历史细节搞得一清二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历史还是支离破碎、缺乏意义的,最终这些引人入胜的“小历史”只能沦为茶余饭后的消遣,我们对历史总体的把握还是茫茫然、昏昏然。历史研究还需通古今之变、明成败兴衰之理,以史为鉴、鉴往知今,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历史”微观研究的同时具有宏观的意识和宏大的视野,在一头扎进

27、“小历史”的天地里寻找历史蛛丝马迹的同时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进行俯瞰式考察,善于用不同焦距审视“小历史”,从“小历史”中见大社会,从大社会出发理解“小历史”。(1) 下列对文中“小历史”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耀眼夺目,并最终被包含在历史的合力中的“单个意志”。B . 历史变迁中的小事情、小人物、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风俗礼仪、喜怒哀乐等。C . 生活中的小事件、小人物、小习俗和婚丧嫁娶、休闲娱乐、生老病死等小方面。D . 历史发展长河中生动而真实地存在着的不同于“大历史”的“特殊的生活条件。”(2) 下列阐述,最能支持“微观的小历史研究不可或缺观点”的一项是( )

28、 A . 人类社会的历史丰富复杂,除了引人注目的“大历史”,还有许多未被重点关注的“小历史”。B . 恩格斯深刻指出,人类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C . 以往历史研究中容易被遗忘的“单个的意志”“特殊的生活条件”并非历史必然性的“奴隶”。D . 要反映历史本来极其生动的面貌、把握历史的多面相,过滤丰富多彩的细节显然有失偏颇。(3) 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表达的基本观点。(不超过15个字)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共5题;共15分)1-1、2-1、3-1、4-1、5-1、二、 文言文阅读(18分) (共1题;共18分)6

29、-1、6-2、6-3、6-4、三、 古诗词鉴赏(11分) (共1题;共11分)7-1、7-2、7-3、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共1题;共8分)8-1、8-2、8-3、五、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共1题;共20分)9-1、9-2、9-3、9-4、六、 现代文阅读(二)(18分) (共1题;共15分)10-1、10-2、10-3、七、 作文(70分) (共1题;共70分)11-1、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共1题;共10分)12-1、12-2、九、 名著阅读题(15分) (共1题;共15分)13-1、13-2、十、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共1题;共15分)14-1、14-2、14-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