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41746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贵州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贵州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省2020版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 (2分) (2016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殴打暮蔼步履绿草如茵B . 拗断包袱煎熬博文强记C . 精悍殒身威慑涕泗交流D . 间谍酣畅作缉跚跚来迟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B . 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

2、必须防止“精神懈怠”。C . 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D . 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3. (2分) (2017高二下龙江月考)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 . 箱帘六七十B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 . 苏子辩矣D . 图穷而匕首见4. (2分) 下列划线字词分类正确的一项( )宜业其家将成家而致汝函粱君臣之首日削月割忧劳可以兴国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燕赵之收藏辇来于秦A . B . C . D

3、 . 5. (2分) (2015高一上双鸭山期中) 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否,吾何快于是 ,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于是:在这件事上。B .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C .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然则:这样看来,那么。D . 德何如 , 则可以王矣何如:为什么。6.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 . 臣欲奉诏奔驰 , 则刘病日笃。C . 臣之辛苦 ,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 . 庶刘侥幸 , 保卒余年。7.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4、是( )A . 既来之,则安之B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C . 腾蛟起凤D . 万事劳其形8. (2分) (2016高三上龙江期中)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解释只有一个错误的一组是( )A . 一旦运穷福艾(停止)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杀戮对手) 圣人无常师(经常)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箭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B .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于是秦王不怿 , 为一击缶(高兴) 加之以饥馑(泛指饥荒)距关,毋内诸侯(通拒,把守)行李之往来(出门在外所拿的行装物品)C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毁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惜) 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扶辇下除 , 触柱折辕(殿阶) 秦王购之

5、金千斤,邑万家(花钱购买)D .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自夸) 流血漂橹(盾牌)群臣惊愕,卒起不意(通猝,仓猝)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许可,同意)9.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B . 会不相从许嬉戏莫相忘C . 及其所之既倦哀民生之多艰D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10. (2分) (2016高一上六安月考) 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 .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C . 何陋之有?D .

6、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11. (2分) (2019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因击沛公于坐得复见将军于此燕王拜送于庭B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愿足下更虑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 . 吾其还也而右手揕其胸会其怒,不敢献D . 敢以之烦执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12. (2分) (2017高二下天水月考) 下列有关课内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庖丁解牛一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提高过程,阶段明显,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

7、高下分明。B . 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C . 根据文意,阿房宫赋一文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句中四处“后人”, 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指当时的人(如杜牧),是指秦人。D . 六国论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是全文的中心观点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弃斗争,屈从、贿赂暴秦,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13. (2分)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8、)A . 祈(q)祷汗涔(cn)涔缱绻(qin)茕茕孑(ji)立B . 干瘪(bi)纤(qin)绳齑(j)粉汪洋恣(zh)肆C . 徜(chng)徉诅咒(zhu)恫(dng)吓攘(rng)外安内D . 蹩(bi)进攻讦(ji)虫豸(sh)冠(gun)冕堂皇14. (2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积善成德;耻学于师;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席卷天下;外连衡而斗诸侯;因利乘便;东割膏腴之地;却匈奴七百余里;天下云集响应;五十者可以衣帛矣。A . /B . /C . /D . /15. (2分) 对屈原湘夫人选段中“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

9、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结合整首诗来看,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本选段是描写湘君在就等湘夫人未果的情形下依旧痴心一片地为她建造新房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于幸福生活的挚诚向往。B . 选段中详细地描写了新房、新床和新庭院的布置情况,可以说是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由此充分烘托出了湘君的一片赤诚。C . 新房之中充满了芳椒、兰桂、辛夷、薜荔等香草,这既是对新房的点缀和装饰,又寄托了湘君自觉追求高洁的品性和修养的要求。D . 屈原诗歌中的香草意象和个中所寄寓的

10、情感被之后的万千文人继承和发扬,比如柳宗元就曾写过“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名句。16. (2分) 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 . 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C .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D . 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

11、,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17. (2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的第四节,表现“我”与祖国的血肉关系,表现“我”献身祖国的热望。读时要坚定有力,不容置疑,给人以高亢激昂的感情。B . 诵读这首诗,应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昂的语言节奏。C .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具备了“朦胧诗”的基本特征,重视诗人自我的内心表达,尤其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新颖而富有感染力。D . “祖国啊”一语出现在每节的末尾,于反复中强化着不同的感情;第一节是对祖国贫穷落后的叹惋,后三节是对祖国崛起的赞赏。18. (2分) (2018高一上浦东月考) 杜甫旅夜书怀的前四句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

12、夜舟。( ) A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B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C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D . 山隨平野尽,江入大荒流。19. (2分) (2018高一下湖州期末)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和子由四首送春苏轼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注】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A . 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B . 颔联虚字运用巧妙,“惟”“亦”二字,相互呼应,既强化了语意,又形成了对比。C . 本诗章法

13、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客”。D . 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20. (2分) (2017高三上靖江期中)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 无事不登三宝殿B . 不为五斗米折腰C .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D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21. (2分) 对望海潮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写法是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B . 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归美郡守,即孙何,“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话本意在奉承,却不

14、露痕迹,十分巧妙。C . “天堑无涯”意思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天堑”这里指的是钱塘江。D . “户盈罗绮,竞豪奢”,虽然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但也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22. (2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月考) 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 , 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B . 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真像决了堤的洪水 , 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C . 眼泪,当不了子弹,顶不了油烧 , 流那有啥用?D . 他这次来,十有八九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23. (2分) 对下面这首外国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三月(捷克)塞弗尔

15、特请再向冬天道声好,再向融雪鞠个躬!半边儿春天已从高处降临我们这里:瞧那地平线花开,蓝色的风磨在转动。好像刚从床上爬起的孩儿,睁开惺忪的睡眼,在白蒙蒙的晨曦中,望着妈妈的面孔。他那总也看不够的妈妈呀,怎能不乐得对她欢唱,微露笑容!A . 诗的首节写春天的降临。前两句写春天对冬天的感谢,两个“再”字强调了感谢之情,这种写法实在新颖不俗。B . 第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春的降临,“半边儿”点明了此春乃初春。C . 第二节写初春的美妙。诗人别出心裁,用“孩儿”和“妈妈”作喻,虚实结合;特别是“妈妈”与“孩儿”对望的神态,将初春的美妙可爱、诗人的爱“春”之情表达得既深刻又委婉。D . 这首小诗运用拟人、

16、比喻、象征的手法,使其意境高远,想象瑰奇,清新脱俗。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17分)24. (6分) (2020高三上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考工记所表现的虚实结合的思想,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之名,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_有意味。中国书家也讲究布白,要求“计白当黑”。中国戏曲舞台上也利用虚空,如“刁窗”,不用真窗,_用手势配合音乐的节奏来表演,既真实又优美。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这些都说明,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这可以分成两

17、派来讲。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_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儒家思想则从实出发,如孔子讲“文质彬彬”,一方面内部结构好,一方面外部表现好。孟子也说“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能解说,不能摹仿,谓之神。_,孟子与老庄并不矛盾。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一阴一阳一结合。(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更却如果相反B . 更而倘若所以C . 也只倘若所以D . 也而如果相反(2) 下列填入

18、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但是孔孟也并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B . 但是孔孟也并不停留于虚,而是要从虚到实,发展到神妙的意境:C . 然而孔孟的伟大在于他们并没有割裂虚实,他们结合了老庄的思想:D . 然而孔孟的伟大在于他们并没有厚此薄彼,他们给虚实平等的地位:(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之名,他的画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让人感到空。B .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之名,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让人感到空。C .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

19、一角”,他的画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让人感到空。D .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他的画常常大量留白,并不感到空。25. (6分) (2017高三拉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时间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

20、的可能性并不大。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

21、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

22、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

23、,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1) 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A . 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注意力喝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B .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的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C . 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D . 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B .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

24、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喝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C .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D . 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你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似箭的问题。B . 本文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幼年时光去哪儿和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快的原因,结果清晰,层次分明。C .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举例子、列数

25、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D . 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融科学术语通俗的表述中,再加上标题和开头都与流行歌曲有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6.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

26、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

27、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试结合课文分析。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27. (4分)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一部_诗,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_和_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_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 28. (3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进入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

28、,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_,大数据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_?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大数据虽然孕育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日渐普遍和成熟,但它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绝不只限于技术层面,本质上,_,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29. (11分) (2019高二下蛟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绰,河东人也,性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高祖受禅 , 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

29、,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治梁士彦等狱,赐物三百段、奴婢十口、马二十匹。每有奏谳,正色侃然,上嘉之,渐见亲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陛下行尧、舜之道,多存宽宥。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忻然纳之,因谓绰曰:“若更有闻见,宜数陈之也。”迁大理少卿。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因赦摩诃。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其为朕特赦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裤,俗云利于官,上以为厌蛊 , 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

30、。”上怒甚,谓绰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熲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时上禁行恶钱 , 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执以闻,上令悉斩之。绰进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撼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耶?”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上遂入。治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

31、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后赏赐万计。(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七赵绰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B . 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C . 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D . 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受禅”旧帝主动把帝位让给新皇帝,此指

32、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B . “大理正”原为廷尉正,北齐以大理寺为署名,廷尉正亦改称大理正,管理天下刑狱。C . “厌蛊”厌胜和巫蛊的总称。古人以言语诅咒或法术等方式使仇敌受到祸害的巫术。D . “恶钱”是对流通功能极差、铸造工艺粗糙、质量低劣、变轻变薄的钱币的笼统称呼。(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绰性格正直刚毅。在北周为官时赵绰就恭敬勤恳,做了隋朝的大理丞后,按法律办事,公正适当,考察成绩接连排名第一,被提升为大理正。B . 赵绰受帝器重赏识。赵绰给皇上送案件时,严肃的态度和刚直的性格得到高祖的赏识,因而受到亲近和器重,因此被提升为大理

33、少卿。C . 赵绰断案执法严明。隋文帝执意要杀辛亶时,赵绰认为依据法律不应当判死刑,强行劝谏,几招杀身之祸,仍坚持己见,最终皇帝不得不退让。D . 赵绰对朝忠诚正直。面对皇帝的责问,赵绰说“臣希望感动天心,更不必说摇撼大树了”,皇上因赵绰有忠诚正直的胸怀,经常引入阁中。(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30. (1分) 子曰:“ 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31. (5分) (2016高二下思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

34、,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麻雀遇事爱发表评论。一天,麻雀看见地面冒出一个嫩绿的小点,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飞近问道:“你是什么?”“竹笋。”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冒出来?”麻雀笑得前仰后合,“你有多大能耐?还是识趣点,乖乖地躺着吧!”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你在干什么?”“我想采集花蜜,酿一缸蜜”“想酿蜜?”麻雀边叫边笑,“这肯定是灯草搭桥白费劲儿,眼前春光烂漫,何不趁机乐一乐,而去干这等蠢事?”它评论一番后,快活地飞走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它惊讶地看到一根新竹挺立着指向天空;一缸才取出的蜂蜜摆在蜂巢边,一只小蜜

35、蜂飞在缸边甜甜地笑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17分)24-1、24-2、24-3、25-1、25-2、25-3、26-1、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27-1、28-1、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29-1、29-2、29-3、29-4、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30-1、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3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