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3 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9372212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3 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3 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3 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3 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3 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语文 必修三第三单元单元测试3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不积跬步B瓮牖绳枢 摄足行伍 价值连城 爪牙之利C驽马十驾 同年而语 惑之不解 金石可镂D弃甲曳兵 崛起阡陌 门廷若市 填然鼓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_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_首先放

2、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_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A坦陈 场所必须 必然 B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C坦承 场合必需 必然 D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

3、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B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C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善假于物也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B北收要害之郡 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吞二

4、周而亡诸侯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履至尊而制六合 不耻相师A/B/C/D/8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余威震于殊俗。B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C为天下笑者,何也?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9课文内容默写。(1)谨庠序之教,_ ,_ 。(2)故木受绳则直,_ ,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 ,_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过秦论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

5、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1对“奋六世之余烈”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振奋六世的神威B发扬六世遗留下来的功德C表彰六世的烈士D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2下列词语在文段中具有比喻意义的一项是( )A宇内B至尊C百越D藩篱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一句省略的主语是( )A百越之君B秦始皇C下吏D胡人4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秦始皇对内镇压对外掠夺的暴行。B描写了诸侯、百越之君、胡人、士人害怕秦始皇的心理。C写出了秦始皇的权威和为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政治、军事措施。D歌颂了秦始皇统一

6、天下的丰功伟绩。(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 )好乐,有(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 ),直好世俗之乐(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7、。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1根据上下文,填入括号中的虚词依次为( )A之 乎 也 耳B之 诸 耳 也C以 诸 也 耳D以 乎 耳 也2为下面句中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3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A大王你这么高兴,齐国该差不多了吧。B大王你这么喜欢音乐,齐国的庶民该差不多了吧。C大王你这

8、么喜欢音乐,齐国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D大王你这么高兴,齐国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原 弊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

9、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

10、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B场功甫毕 甫:刚刚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

11、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_(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_(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_三、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便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赞美是付出的一份报酬,是生活的一种公平,是黑

12、暗中的一根蜡烛,有意无意间照亮了别人,是航船中的一块罗盘,为你指明方向。要求:请以“赞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D2C解析:A项中“契”“絜”,“嬴”“赢”;B项中“摄”“蹑”;D项中“廷”“庭”。3D解析:“坦承”,坦然承认;“坦陈”,坦然陈诉。作为该市负责人说明和交代本市存在的问题,有承认事实的意思。“场所”,指活动的地点;而“场合”的词义范围要大一些,它是地点、时间、环境、情况的总合。“必须”,一定要;“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侧重主观;“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侧重客观事实。4C解析:

13、C项张冠李戴。“各尽所能”,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应改为“五花八门”。A项“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B项“络绎不绝”,是“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D项“出人意表”意思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ABD三项均恰当。5D解析:A项名词“老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B项表目的连词“来”,介词“按照”;C项使动用法“使之弱”,“削弱”,形容词“弱小的”;D 项均为“借助,利用”。6A解析:A项为顺承关系,可以译为“于是,就”,表示转折“却”;B项均为“的”;C项均为表目的连词“来”;D 项均为介词“比”。7A解析:

14、为名词作状语,分别为“向南、向西”;为形容词作动词,分别为“变小、变弱”;为使动用法,分别为“使之亡”“使之却”“使之愚”;为名词作动词,分别为“做帝王”“穿”“登上”“学习”。8C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BD 两项为省略句,B项省略介词“于”,D 项省略代词“之”。9参考答案:(1)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二、阅读理解(一)1D 2D 3B 4C(二)1C 2B 3C(三) 1A 解析:“鄙”,见识浅薄。2C3参考答案:(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2)耕种

15、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参考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见识浅薄啊。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尽到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

16、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出来,因而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储备。现在却不是这样,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不超过几个月。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

17、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死的人,这样的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国家停止用兵已经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人,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鼓、懂得战阵。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势不能不骄傲懒惰。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自己抱着自己的东西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不自己挑着而雇人挑着。他们的骄纵懒惰成这样,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如果能让士兵承受辛苦而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现在却完全不同,

18、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官吏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官吏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所以,一旦遇上凶年荒灾,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这时也说:如果不将他们收留当兵,那么恐怕就会做强盗。唉!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得就是这种情况。三、写作参考答案:略。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