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宁陵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34462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省宁陵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宁陵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宁陵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宁陵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宁陵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省宁陵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今年春节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 , 移动公司一小时发送了一千万条贺岁短信。B . 在展览会上,该市的小商品销量大减,而高科技产品却倍受欢迎,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 . 定点卫星的发射角度计算要绝对精确,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D .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罄竹难书的侵略历史,日本的安倍政府却视而不见,绞尽脑汁尝试着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这着实令世人担忧。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两代的矛盾

2、”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的原因。B . 张国立联手著名剧作家邹静之已经完成了剧本,“超女”周笔畅将担任女主角,寻找与之配戏的演员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C . 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D . 许多世界经典名著对我们现在的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使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B . 他的文章有个习惯,先大量的铺垫为后文造势,最后才图穷匕见 , 揭示本意。C . 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

3、明媚温暖,树木婆娑起舞。D . 这时候,一位短小精悍的教官来到我们的队伍中,一看就知道他是南方人。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4. (6分)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

4、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风”“雅”以后有李杜。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

5、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

6、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有删改)注: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1) 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B . 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作品。C . 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D . 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2) 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的,但李诗偏于“风骚”,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

7、”李杜这条线,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B .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C . 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D . 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成为“风”“雅”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并峙的高峰。(3)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 平凡时代整

8、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灵魂的作品。B . 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而杜甫则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C . 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D . 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5. (12分) (2017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湍流卷不走的先生从玉华进入人生的第99个年头,李佩大脑的“内存越来越

9、小”,记忆力大不如以前了。她一个月给保姆发了三回工资。在她狭小的客厅里,那个腿都有些歪的灰色布沙发,60年间,承受过不同年代各色大人物的身体。钱学森、钱三强、周培源、白春礼都曾坐过那个沙发。有时人来得多了,甭管多大的官儿,都得坐小马扎。她一生都是时间的敌人。70多岁学电脑,近80岁还在给博士生上课。进入晚年后,她创办了比央视“百家讲坛”还早、规格还高的“中关村大讲坛”。没人数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学家中有多少是她的学生。郭永怀、李佩夫妇带着女儿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回国,是钱学森邀请的。钱学森在1956年数次致信郭永怀:“请你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你的办公室,是一间朝南

10、的在二层楼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所来,快来,快来!”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再次来到青海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2月4日,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后,他在当晚急忙赶到兰州,乘飞机回北京。5日凌晨6时左右,飞机在西郊机场降落时失事。在烧焦的尸体中有具紧紧地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把他们分开时,才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最后确认,这两个人是59岁的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郭永怀曾在大学开设过没几个人听得懂的湍流学课程,而当时失去丈夫的李佩正经历着人生最大的湍流

11、。据力学所的同事回忆,得知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在郭永怀的追悼会上,被怀疑是特务、受到严重政治审查的李佩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长椅上。郭永怀走后22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李佩唯一的女儿郭芹也病逝了。没人看到当时年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过眼泪。老人默默收藏着女儿小时候玩的能眨眼睛的布娃娃。几天后,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只是声音沙哑。1999年9月18日,李佩坐在人民大会堂,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先生是其中唯一的烈士。该奖章直径8厘米,用998%纯金铸造,重515克大家

12、感慨,“确实沉得吓人”。4年后,李佩把这枚奖章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年龄对李佩而言,都只是一个数字。她在北大念书,北平沦陷后,她从天津搭运煤的船到香港,再辗转经过越南,进入云南西南联大。她在日本人的轰炸中求学。她曾代表中国,参加在巴黎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工联大会和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她和郭永怀放弃了美国的三层小洋楼,回国上船时把汽车送给最后一个给他们送行的人。“文革”刚刚结束,人才匮乏。李佩找到那些曾被打成右派甚至进过监狱的英语人才,让他们从事教学工作。事实证明,她的眼光很准。她请出山的许孟雄,后来成为邓小平同志1979年1月出访美国时英文文件的把关人。她还和李政道一起推动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

13、研究生项目,帮助国内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到1988年该项目结束时,美国76所优秀大学接收了中国915名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她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她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大胆地让学生读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原版英文书。所有毕业生论文答辩,她都要求学生用全英文陈述。1987年,李佩退休了,可是她接着给博士生上英语课,一直上到80来岁。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几年前,一个普通的夏日下午,李佩让小她30多岁的忘年交李伟格陪着,一起去银行,把60万元捐出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

14、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前年,郭永怀104岁诞辰日,李佩拿出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藏品,捐给力学所:郭永怀生前使用过的纪念印章、精美计算尺、浪琴怀表,以及1968年郭永怀牺牲时,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用信封包装的郭先生遗物被火焰熏黑的眼镜片和手表。在李佩90多岁的时候,她还组织了20多位专家,把钱学森在美国20年做研究用英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中文,出版了钱学生文集中文版。曾有人把这对夫妇的故事排成舞台剧爱在天际,有一次,李佩先生去看剧,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但人们从她的脸上,读不出任何表情,那似乎在演着别人的故事。“不老”的李佩先生确实老了,曾经在学生眼里“一周穿衣服不重样”、耄耋之年出门也要把头发梳

15、得一丝不乱还别上卡子的爱美的李佩先生,已经顾不上很多了。那个她曾趴在窗边送别客人的阳台落满了灰尘,钢琴很多年没有响一声了,她已经忘了墙上的画画的是她和郭永怀相恋的康奈尔大学。记忆正在一点点断裂。早些年,有人问她什么是美。她说:“美是很抽象的概念,数学也很美。”如今,她直截了当地说:“能办出事,就是美!”很少有人当面对她提及“孤独”两个字,老人说:“我一点儿也不孤独,脑子里好些事。”如今,“内心强大得能容下任何湍流”的李佩先生似乎越来越黏人,有好友来看她,她就像小孩一样,闹着让保姆做好吃的;好友离开时,她总是在窗边看好友一步三回头地走远,一点点变小。摘下助听器,李佩先生的世界越来越安静。知道李佩

16、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但每一个踏进李佩先生家的人都会很珍惜拜访的时间,会努力记住这个家的每一处细节,大家都明白,多年后,这个家就是一个博物馆。(中国青年报2016年1月13日,有删节)(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 . 狭小的客厅里灰色布沙发承受过不同年代各色大人物的身体,有时人来得多了,甭管多大的官都得坐小马扎,表明李佩平等待人、从不媚上的正直品格。B . 李佩先生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把丈夫所得515克重的勋章捐给中国科技大学,又给力学所和中科大各捐30万,还给保姆一月发三次工资。C . 李佩晚年的世界越来越安静,好友离开时,她总是在窗边看着好友一步三回头

17、地走远,一点点变小,这一笔写出了她晚景的孤独和内心的悲凉。D . 文章从写李佩99岁起笔,以其高龄引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再追溯其一生坎坷而光辉的人生历程,结尾又回到晚年现实,首尾照应,浑圆一体。(2) 老年的李佩对“美”和“孤独”有怎样的理解?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联?(3) 题目为“湍流卷不走的先生”,你如何理解?全文表达了她哪些优秀品格?6. (12分) (2019高二下宣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傍晩时分,林才手脚发僵地从驾驶舱里爬下来,穿过黑暗中的停机坪,沿着那条看不清的沥青跑道,步态摇晃地往宿舍楼方向走去。在他的身后,在那些空旷而黑暗的地方,仍有引擎转动发出的轰隆声,

18、炸弹的爆炸声,以及人世间的各种声响,持续不断地发酵着,无意识地推搡着他,似永不会终止。他的记忆和头脑一片空白。有一瞬间,他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感觉不到。几乎用尽所有气力,他才靠近那树影下的宿舍楼。尽管疲惫不堪,他的身形仍是直挺挺的,好像在他体内有一根支撑物,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他松垮和懈怠。他走进那个房间,屋舍里的摆设照,被褥齐整地叠放着,似在等待他的归来。他走过去,走到那张椅凳边,战栗着坐下。衣物早已湿透,靴子里也全是水,如往常那样,他有条不紊地处理完这一切,就在那狭窄的床板上静静地躺了会儿。好似,那过去的三个小时里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那是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闷热,酷暑,浓烟滚滚。刺鼻的硫黄味

19、,无名的呐喊声,在所有尘世的空间里回荡。飞行员林在那天的日记里如此写道:今天,Y驾驶着他的飞机朝敌机俯冲而去。他的身体和那架霍克式驱逐机,如今都成了碎片。他死了。尽管我们都已做好死的准备,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我还是不能接受。如果死的人是我,他大概也会这么想的吧。明天一早,我就要把遗嘱和照片交给获小姐。这是Y生前嘱咐我的。我一定要办到。如果她要我回想Y生前的最后一幕,我不知该怎么说,没有人可以体验那种感觉那些地面上的人是不可能体验到的。他们会痛哭流涕,可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林和Y是从北方校园一起过来的。有天黄昏,他们在灯光昏暗的大礼堂里遇见了。演讲者个个走上台去,带着悲愤和热血。那些悲愤和热血在扩

20、散,形成一股冲击波,使得更多的人从角落里走出来,走到那舞台上去。礼堂很大,灯光永远不够明亮。年轻的声音在回荡,在消散。几乎是一夜之间,学校里变得空荡。很多人离开了。没过多久那些牺牲者的消息像风一样吹来。他们感受到了某种变化,但并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不知道那些消息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天清晨,未名湖结了冰,湖畔的草丛里落满霜花。在湖边,他们再次相遇了。Y望着他说,我们要去吗?他点了点头。那我们去吧。于是,他们就这样“去”了。杭州东郊,一个叫笕桥的小镇,中央航空学校的所在地。第一次看见那么多飞机,那么多轰炸机和战斗机。他们的生活严肃而刻板,训练场、宿舍楼、食堂,三点一线后来,他们就开始飞天。在接

21、受飞行训练的同时,他们也接受了死亡训练。只要需要,他们随时可以奉献出自己的身体,让它成为炸弹,成为武器,与敌人的飞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一起变成碎片。没有人能够解释他们为什么去,为什么如此义无反顾,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解释那个真理,而引导他们前往的正是那个真理。现在,Y为这个真理率先牺牲了。林熟悉Y所去的那个地方,那是一个弥漫着云彩、充斥着无边的寂静的地方。那个地方不在地上,而是在空中,在云朵之上,一个永不会坠落的地方。他牺牲了,叫我把这些东西留给你。”这话像是台词,是他在脑海中排练过无数次的。可当见了面,他什么话也说不出,那个叫获的姑娘早已哭成了泪人。在“宣布”完Y的死讯后,他匆忙逃走了。盛夏

22、的午后,整个河上镇俨如一座空城。那位哭泣的姑娘站在桥上、整个人浸泡在泪水和汗水之中。他甚至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说黑夜里,他在云层的内部飞,引擎的声音在耳边轰响,不知道那些积云到底有多厚,要飞多久才能飞出去。他让飞机上升到两千五百米的天空,又下降到一千米的地方。黑暗中,只有机翼上那盏灯,闪烁着微弱而湿漉的光芒,始终陪伴和照耀着他。(节选自草白歌声)(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主人公林在这场战斗中身心俱疲,趋于麻木,而好友Y却壮烈牺牲。B . 林和Y跟随时代的洪流加入战斗中,他们虽然知道有很多牺牲者的消息,也知道

23、战争是极其惨烈的,但依然满怀壮志,义无反顾。C . 于是,他们就这样“去”了。此处的“去”字一语双关,既指林和Y一起奔赴中央航空学校,又指他们义无反顾地朝着真理牺牲而去。D . “盛夏的午后,整个河上镇俨如一座空城”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与姜夔的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的写法异曲同工(2) 作品是怎样叙述林和Y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作品为什么以林在黑夜里飞上天空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试作探究。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8高一下黄陵开学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

24、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

25、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B . 项伯常屏

26、蔽之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C . 暴师霸上 暴师:使军队暴露。D . 问其遗老 遗老:前朝的旧臣民。(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B . 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焉用亡郑以陪邻C .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D . 高帝笑而起 泉涓涓而始流(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哙乃排闼直入。 哙等见上流涕。A . B . C . D . (4) 把文言

27、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伯常屏蔽之。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 (2019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溪 亭林景熙注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注林景熙:宋末元初人。(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运用比兴的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纷。B . 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C . 尾联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

28、灯火,让人倍感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D . 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2)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9. (2分)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_,_。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10. (5分) (2016高三上天津期末)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你对所报道的事件有什么看法?请拟写一段评论。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80字。今年,南京某所学校尝试对该校169名新生采取“量身定制”的分配宿舍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综

29、合测评,让学习发展规划一致、生活作息习惯相近的学生同住一间宿舍。这一举措让95后的新生们觉得挺新鲜,同时也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11. (5分) (2016高二上馆陶期中) 下面是“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高三上汕头期中) 阅读下面一幅漫画,联系实际,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针对漫画向右看齐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4-1、4-2、4-3、5-1、5-2、5-3、6-1、6-2、6-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1、7-2、7-3、7-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1、8-2、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9-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10-1、11-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