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决策分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933870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PPTX 页数:84 大小:382.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管理基础--决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管理基础--决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管理基础--决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资源描述:

《管理基础--决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基础--决策分析(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决策分析确 定 型 决 策 问 题不 确 定 型 决 策 问 题风 险 型 决 策 问 题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本章内容重点11.1.引引 言言 决策是在人们的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从所有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找出最满意的方案的一种活动。决策具有决择、决定的意思。古今中外的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企业家都曾做出过许许多多出色的决策,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颂。决策的正确与否会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利益或损失。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经营管理者的决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破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会造成几亿、十几亿,甚至更多的损失。一

2、着不慎,满盘皆输。2 对于决策问题的重要性,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有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管理的核心就是决策”。决策是一种选择行为的全部过程,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回答是与否。决策分析在经济及管理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投资分析、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应用都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决策科学本身包括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决策数量化方法、决策心理学、决策支持系统、决策自动化等。本章主要从运筹学的定量分析角度予以介绍。1.1.引引 言言 3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w 一一.决策分类决策分类 决策的分类方法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不同的决策分类。w 1.按内容

3、的重要性分类。可以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执行决策。战略决策是关于某个组织生存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重大决策。比如新品和新市场的开发方向,工厂厂址的选择,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等等。4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 战术决策是为了保证完成战略决策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决策。比如对一个企业来说,产品规格的选择、工艺方案的制定、厂区的合理布置等等。执行决策是按照战术决策的要求对执行方案的选择。比如产品合格标准的选择制定,日常生产调度等等。5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 2.按决策的结构分类。可以分 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决策。程序性决策一般是有章可循,规 格化,可以重复的决策。非程序性决策

4、一般是无章可循,凭借经验和直觉等,往往是一次 性的,有战略性的决策。6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 3.按决策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当决策对象的有关指示可以量化时,可以采用定量决策,否则只能采用定性决策。4.按决策量化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自然环境完全确定,作出的选择也是确定的。7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 不确定型决策是决策者对将要发生结果的概率无法确定或者一无所知,只能凭借主观意向进行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自然环境不完全确定,但是其发生的概率是可以推算或者已知的。8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w 二二.决

5、策的过程决策的过程w 任何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不论是否意识得到,一般都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决策过程。w 1.确定决策的目标。这是决策的首要步骤,这个阶段主要发现问题、现状调查和制定目标。问题是实际状态与标准或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发现问题则是构成决策内部动力的前提条件。9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 现状调查是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规律和解决的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和现状调查,为决策目标的制定提供充分的客观依据。w 2.建立可行方案。这是决策过程的第二步骤,是科学决策的基础。这个阶段主要有轮廓设想、方案预测和详细设计。10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 轮廓设想

6、是要保证可行方案的齐全与多样性,要求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大胆设想各种可行方案。方案预测的任务是对轮廓设想提出的方案进行环境条件、可行性、有效性等作出科学的预测。详细设计是对可行方案的充实和完善。11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w 3.方案的评价和选择。这是基础过程的关键步骤。各阶段主要有方案论证、方案选择和摸拟检验。方案论证是对各个决策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案选择是整个决策过程的中心环节,选择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经验方法、数学方法和试验方法等,也可以采取集体决策的形式,如投票或打分等形式。摸拟检验对于一些重大项目,缺乏经验又不便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决策问题,尤其显得十分重要。

7、122.决策的分类与过程决策的分类与过程w 4.方案实施。这是决策过程的最终阶段。这个过程解决的主要有追踪协调和反馈控制。追踪协调是对决策方案的实施偏离决策目标时要进行根本性修正,并对目标之间、系统之间、方案之间的不一致现象给予协调和调整。反馈控制是对方案实施中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决策方案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保证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133.确定型的决策问题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在决策论中广泛采用的决策摸型的基本结构是aij=G(Ki,j)i=1,,m j=1,,n。Ki决策者可以控制的因素,称为决策方案。j决策者不可以控制的因素,称为自然状态。aij损益值,是Ki和j的函数。这三者的关系通常可以

8、用如下决策表表示见表7.1。143.确定型的决策问题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表7.1 决 策 表 j Ki自 然 状 态1 2 n-1 n决策方案 K1 K2 .Km-1 Kma11 a12 a1n-1 a1na21 a12 a2n-1 a2n .am-11 am-12 am-1n-1 am-1nam1 am2 amn-1 amn15 确定型决策问题应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具有决策者希望的一个明确目标(收益最大或者损失最小)。(2)只有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3)具有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4)不同决策方案在确定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推算出来。3.确定型的决策问题确定型的决策问题163.确定型的决策问

9、题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表7.2 确 定 型 决 策 表 j aij Ki自 然 状 态1决策方案 K1 K2 K35010-5 确定型的决策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可选择的方案很多时,往往十分复杂。比如有m个产地和n个销地寻求总运费最小的运输问题就是这样的一类问题,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才能解决。17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不确定型决策问题应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具有决策者希望的一个明确目标。(2)具有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3)具有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4)不同决策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推算出来。18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下面介绍

10、几个不确定型决策的准则 一.乐观主义准则 乐观主义准则也叫最大最大准则,持这种准则思想的决策者对事物总抱有乐观和冒险的态度,他决不放弃任何获得最好结果的机会,争取以好中之好的态度来选择决策方案。决策者在决策表中各个方案对各个状态的结果中选出最大者,记在表的最右列,再从该列中选出最大者。见表7.3。19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表7.3 决 策 表 j aijKi自 然 状 态max(Ki,j)1 2 3 4决 策 方 案 K1 K2 K3 K4 K5 4 5 6 7 2 4 6 9 5 7 3 5 3 5 6 8 3 5 5 5 7 9*7 8 5最大收益值的最大值为maxma

11、x(Ki,j)=max(7,9,7,8,5)=9,K 结果选择方案K2。20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二.悲观主义准则 悲观主义准则也叫做最大最小准则。这种决策方法的思想是对事物抱有悲观和保守的态度,在各种最坏的可能结果中选择最好的。决策时从决策表中各方案对各个状态的结果选出最小者,记在表的最右列,再从该列中选出最大者。见表7.4。21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表7.4 决 策 表 最小收益值的最大值为maxmin(Ki,j)=max(4,2,3,3,3)=4,K 结果选择方案K1。j aijKi自 然 状 态min(Ki,j)1 2 3 4决策方案 K1 K2

12、K3 K4 K5 4 5 6 7 2 4 6 9 5 7 3 5 3 5 6 8 3 5 5 5 4*2 3 3 322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三.折衷主义准则 折衷主义准则也叫做赫尔威斯准则(Harwicz Decision Criterion),这种决策方法的特点是对事物既不乐观冒险,也不悲观保守,而是从中折衷平衡一下,用一个系数称为折衷系数来表示,并规定0,1,用以下算式计算结果 cvi=maxaij+(1-)minaij j j23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即用每个决策方案在各个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效益值乘以;再加上最小效益值乘以1-,然后比较cvi,从中

13、选择最大者。见表7.5,令=0.8。24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表7.5 决 策 表 j aij Ki自 然 状 态CVi1 2 3 4决策方案 K1 K2 K3 K4 K5 4 5 6 7 2 4 6 9 5 7 3 5 3 5 6 8 3 5 5 5 6.4 7.6*6.2 7 4.625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其中 CV1=0.8*7+0.2*4=6.4 CV2=0.8*9+0.2*2=7.6 CV3=0.8*7+0.2*3=6.2 CV4=0.8*8+0.2*3=7 CV5=0.8*5+0.2*3=4.6 max CVi=max(6.4,7.6,6.2

14、,7,4.6)=7.6 i 结果选择方案k2。很明显如果取值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当情况比较乐观时,应取的大一些,反之,应取的小一些。26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四.等可能准则 等可能准则也叫做Laplace准则,它是十九世纪数学家Laplace提出来的。他认为,当决策者无法事先确定每个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时,就可以把每个状态出现的概率定为1/n,n是自然状态数,然后按照最大期望值准则决策。见表7.6。27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表7.6 决 策 表 j aij Ki1 2 3 4 E(ki)D(ki)决策方案 K1 K2 K3 K4 K5 4 5 6 7

15、2 4 6 9 5 7 3 5 3 5 6 8 3 5 5 5 5.5 5.25 5 5.5 4.5 1.5 2.528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其中E(k1)=(1/4)*4+(1/4)*5+(1/4)*6+(1/4)*7=5.5E(k2)=(1/4)*2+(1/4)*4+(1/4)*6+(1/4)*9=5.25E(k3)=(1/4)*5+(1/4)*7+(1/4)*3+(1/4)*5=5E(k4)=(1/4)*3+(1/4)*5+(1/4)*6+(1/4)*8=5.5E(k5)=(1/4)*3+(1/4)*5+(1/4)*5+(1/4)*5=4.5因为E(k1)=E(k4),

16、所以比较D(k1)和D(k4)的大小D(k1)=E(k1)-minaij=5.5-4=1.5 jD(k4)=E(k4)-minaij=5.5-3=2.5 j由于D(k1)D(k4),所以选择方案k1。29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五.后悔值准则 后悔值准则也叫做Savage准则。决策者在制定决策之后,如果不能符合理想情况,必然有后悔的感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个自然状态的最大收益值(损失矩阵取为最小值),作为该自然状态的理想目标,并将该状态的其它值与最大值相减所得的差作为未达到理想目标的后悔值。这样,从收益矩阵就可以计算出后悔值矩阵。见表7.7。30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

17、的决策问题 表表7.7 j aijKi自 然 状 态1 2 3 4决策方案 K1 K2 K3 K4 K5 4 5 6 7 2 4 6 9 5 7 3 5 3 5 6 8 3 5 5 5决 策 表31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表表7.7续续后后 悔悔 距距 阵阵k1 k2 k3 k4 k51 2*0 23 3 0 0 0 0 3 42*2 0 12 2 1 4324.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不确定型的决策问题 从收益矩阵计算后悔矩阵的方法:在 1状态下,理想值是5,于是K1,K2,K5的后悔值分别是5-4=1,5-2=3,5-5=0,5-3=2。依此类推,可以得出2,3,4自然状态下的后

18、悔值,见表7.7的下半部分。从后悔矩阵中把每一个决策方案K1,K2,K5的最大后悔值求出来,在求出这些最大值中的最小值 min(2,3,4,2,4)=2 因此,选择K1或者K4。33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风险型的决策问题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具有决策者希望的一个明确目标。(2)具有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3)具有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可供决策者选择。(4)不同决策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5)不同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即可能性)决策者可以事先计算或者估计出来。34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下面介绍风险型决策问题的决策准则和

19、决策方法。一.最大可能准则 根据概率论的原理,一个事件的概率越大,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基于这种想法,我们在风险型决策问题中选择一个概率最大(即可能性最大)的自然状态进行决策,而不论其他的自然状态如何,这样就变成了确定型的决策问题。35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例7.1:某工厂要制定下年度产品的生产批量计划,根据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结果,得到产品市场销路好、中、差三种自然状态的概率分别为0.3、0.5、0.2,工厂采用大批、中批、小批生产可能得到收益值也可以计算出来,见表7.8。现在要求通过决策分析,合理地确定生产批量,使企业获得的收益最大。36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

20、决策问题表78 决策表 自然状态 概率收益值 决策 方案市场销路1(好)2(中)3(差)P1=0.3 P2=0.5 P3=0.2K1-大批生产K2-中批生产K3-小批生产 20 12 8 16 16 10 12 12 12单位:万元单位:万元37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解:从表7.8可以看出,自然状态的概率P2=0.5最大,因此产品的市场销路2(中)的可能性也就最大。于是就考虑按照这种市场销路决策,通过比较可知,企业采取中批生产收益最大,所以K2是最优决策方案。最大可能准则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特别当自然状态中某个状态的概率非常突出,比其他状态的概率大许多的时候,这种准则的

21、决策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当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互相都很接近,且变化不明显时,再采用这种准则,效果就不理想了,甚至会产生严重错误。38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二.最大期望值准则 这里所指的期望值就是概率论中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n E=pixi i=1 所谓最大期望值准则就是把每一个决策方案看作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然后把它的数学期望算出来,再加以比较。如果决策目标是收益最大,那么选择数学期望值最大的方案。反之,选择数学期望值最小的方案。以本章例1来说明,见表7.9。39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表7.9 决 策 表 自然状态 概率收益值 决策 方案市场销路数学期

22、望EKi1(好)2(中)3(差)P1=0.3 P2=0.5 P3=0.2K1-大批生产K2-中批生产K3-小批生产 20 12 8 16 16 10 12 12 12 13.6 14.8*12单位:万元单位:万元40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计算出每一个决策方案的数学期望值:EK1=0.3*20+0.5*12+0.2*8=13.6EK2=0.3*16+0.5*16+0.2*10=14.8EK3=0.3*12+0.5*12+0.2*12=12通过比较可知EK2=14.8最大,所以选择决策方案K2,采用中批生产。41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从风险型决策过程我们看到,

23、利用了事件的概率和数学期望进行决策。概率是指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但不一定必然要发生。因此,这种决策准则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那么是不是说我们要对这个决策准则产生怀疑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引用了概率统计的原理,也就是说在多次进行这种决策的前提下,成功还是占大多数的,比我们的直观感觉和主观想象要科学合理的多,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常用决策标准。42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三.决策树法 关于风险型决策问题除了采用最大期望值准则外,还可以采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决策。这种方法的形态好似树形结构,故起名决策树方法。1.决策树方法的步骤。(1)画决策树。对某个风险型决策问题的未来可能

24、情况和可能结果所作的预测,用树形图的形式反映出来。画决策树的过程是从左向右,对未来可能情况进行周密思考和预测,对决策问题逐步进行深入探讨的过程。43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2)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概率值的确定,可以凭借决策人员的估计或者历史统计资料的推断。估计或推断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如果误差较大,就会引起决策失误,从而蒙受损失。但是为了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概率数据,又可能会支出相应的人力和费用,所以对概率值的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44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3)计算损益值。在决策树中由末梢开始从右向左顺序推算,根据损益值和相应的概率值算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数

25、学期望。如果决策目标是收益最大,那么取数学期望的最大值。反之,取最小值。根据表7.9的数据画出的决策树如图7.1所示。45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图7.1决策k1大批量生产中批量生产小批量生产销路好 P=0.3销路中 P=0.52012 13.68销路差 P=0.2k2销路好 P=0.3销路中 P=0.5161614.810销路差 P=0.2k1销路好 P=0.3销路中 P=0.512121212销路差 P=0.246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图7.10中的符号说明:决策节点,从它引出的枝叫做方案支。方案节点,从它引出的枝叫做概率支,每条概率支上注明自然状态和

26、概率,节点上面的数学是该方案的数学期望值。末梢,旁边的数字是每个方案在相应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2、多级决策问题 在例1中只包括一级决策叫做单级决策问题。实际中的一些风险型决策问题包括两级以上的决策,叫做多级决策问题。47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例7.2:某工厂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成本偏高。在产品销售价格高时才能盈利,在产品价格中等时持平,企业无利可图。在产品价格低时,企业要亏损。现在工厂的高级管理人员准备将这项工艺加以改造,用新的生产工艺来代替。新工艺的取得有两条途径,一个时自行研制,成功的概率是0.6;另一个是购买专利技术,预计谈判成功的概率是0.8。但是不论研制还是谈判成

27、功,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有两种方案,一个是产量不变,另一个是增加产量。如果研制或者谈判均告失败,则按照原工艺进行生产,并保持产量不变。48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按照市场调查和预测的结果,预计今后几年内这种产品价格上涨的概率是0.4,价格中等的概率是0.5,价格下跌的概率是0.1。通过计算得到各种价格下的收益值,如表7.10所示。要求通过决策分析,确定企业选择何种决策方案最为有利。49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表7.10 单位:百万元 方收益 案 值自然状态原工艺 生产买专利成功0.8自行研制 成功0.6产量不变增加产量产量不变增加产量价格下跌0.1 -100-20

28、0-300-200 -300价格中等0.5 0 50 50 0-250价格上涨0.4 100 150 250 200 600505.5.风险型的决策问题风险型的决策问题 解:(1)画决策树如图7.2所示。(2)计算各节点的收益期望值。节点4:0.1(-100)+0.50+0.4100=30 节点8:0.1(-200)+0.550+0.4150=65 节点9:0.1(-300)+0.550+0.4250=95 因为650.65,猜白是最优方案。当P0.65猜黑是最优方案。606.6.灵敏度分析灵敏度分析 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经常要将自然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等,在一定的范围内作几次变化,反复地进行计

29、算,考察所得到的数学期望值是否变化很大,影响到最优方案的选择。如果这些数据稍加变化,而最优方案不变,那么这个决策方案就是稳定的。否则,这个决策方案就是不稳定的,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讨论了。61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效 用 的 概 念 最 初 是 由 贝 努 利(Berneuli)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对金钱的真实价值的关注与他钱财的拥有量之间呈现着对数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贝努利货币效用函数,如图 .所示。经济学家用效用作为指标,用它来衡量人们对某些事物的主观意识、态度、偏爱和倾向等等。62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M货币U效用o图7.563

30、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例如,在风险型条件下决策,人们对待风险主观态度是不同的。如果用效用这个指标来量化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那么就可以给每一个决策者测定他对待风险的态度的效用曲线。效用值是一个相对指标。一般规定,凡是决策者最喜爱,最偏向,最愿意的事物,效用值定为。而最不喜爱,最不愿意的事物,效用值定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数值范围,比如100。64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这样,通过效用指标就可以将一些难以量化的有本质差别的事物给以量化。例如,决策者在进行多方案选择时,需要考虑风险、利益、价值、性质、环境等多种因素。从而将这些因素都折合

31、为效用值,求得各方案的综合效用值,从中选择最大效用值的方案,这就是最大效用值决策准则。65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在风险型决策条件下,如果只作一次决策,用最大期望值准则,有时就不一定合理了。例如表.1所表示的决策方案,三个方案的数学期望值都相同,用最大期望值准则只实现一次时,就显得不恰当了。这时可以用最大效用值准则来解决。66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表7.11 决 策 表 概率决策方案自 然 状 态数学期望EKi1 2 3 4 P1=0.35 P2=0.35 P3=0.15 P4=0.15 K1 K2 K3 418.3 418.3 -

32、60 -60 650 100 650 -100 483 211.3 480 -267 275 275 27567 二、效用曲线的作法 通常的效用曲线的作法是采用心理测试法。设决策者有两种可以选择的收入方案:第一:以.的概率可以得到元,.的概率损失元。第二:以概率为得到元。现在规定元的效用值为,这是因为元他最希望得到的。元的效用值为,这是因为他最不希望付出的。我们用提问的方式来测试决策者对不同方案的选择: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68 .被测试者认为选择第二方案可以稳获25元,比第一方案稳妥。这就说明对他来说25元的效用值大于第一方案的效用值。.把第二方案的25元降为1

33、0元,问他如何选择?他认为稳获10元比第一方案稳妥,这仍说明10元的效用值大于第一方案的效用值。.把第二方案的25元降为-10元,问他如何选择?此时他不愿意付出10元,而宁愿选择第一方案,这就说明-10元的效用值小于第一方案的效用值。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69 这样经过若干提问之后,被测试者认为当第二方案的元降到元时,选择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均可。这说明对他来说元的效用值与第一方案的效用值是相同的,即0.5(效用值)+.(效用值).(效用值)。于是收益值就应于效用值.,这样,就得到效用曲线上的一点。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707.7.效用

34、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1.00.90.80.70.60.50.40.30.20.1-100 -60 0 50 80 2000.250.75xy图7.671 再次以0.5的概率得到收益200元,0.5的概率得到0元作为第一方案。重复类似的提问过程,假定经过若干次提问,最后判定80元的效用值与这个方案的效用值相等,80元的效用值为0.5+0.50.50.75,于是在0-200之间又得到一点。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72 再求-100元至0元之间的点,以0.5的概率得0元,0.5的概率得-100元作为第一方案。经过几次提问之间,最后判定-60元的效用与这

35、个方案的效用值相等,-60元的效用值为0.50.5+0.500.25,于是又得到一点。按照同样的提问方法,能够得到若干这样的点,把它们连起来,就成为效用曲线,如图7.6所示。从这条效用曲线上可以找出各收益值对应的效用值。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73 效用曲线一般分为保守型、中间型、冒险 型三种类型。如图7.7所示。图7.7 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1.0 y2 y1a x3 0 x1 x2 b kxy RC甲乙丙y3p p74 曲线甲代表的是保守型决策者,他们的特点是对肯定能够得到的某个收益值的效用大于具有风险的相同收益期望值的效用。这种

36、类型的决策者对损失比较敏感,对利益比较迟缓,是一种避免风险,不求大利,小心谨慎的保守型决策人。曲线乙代表的决策者的特点恰恰相反。他们对利益比较敏感,对损失反应迟钝,是一种谋求大利,敢于承担风险的冒险型决策人。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75 曲线丙代表的是一种中间型决策人,他们认为收益值的增长与效用值的增长成正比关系,是一种只会循规蹈矩,完全按照期望值的大小来选择决策方案的人。现在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决策者属于保守型,属于另外两种类型的人只占少数。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76 三.效用曲线的应用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介绍效用曲线的应用方

37、法。例4:某公司一项新产品的开发准备了两个建设方案,一个是建大厂,另一个是建小厂。建大厂预计投资是300万元,建小厂的预计投资160万元,两个工厂的寿命周期都是10年。根据市场调查和经济预测的结果,这项产品市场销路好的概率是0.7,销路差的概率是0.3,两个方案的年收益值如表7.12所示,要求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77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自然状态方案销路好 销路差 p1=0.7 p2=0.3建大厂 建小厂 100 -20 40 10决策表 单位:万元表7-1278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

38、的应用12建大厂销路好 P=0.7700(1)-500(0)销路差 P=0.3建小厂3240(0.82)-60(0.58)销路好 P=0.7销路差 P=0.3表7-879 解:画决策树如图7-8所示。由表7-12可知,建大厂在10年寿命周期内产品销路好的条件下,其最大收益值为100万元10-300万元700万元,销路差的条件下最大损失值为-20万元10-300万元-500万元。建小厂在10年内产品销路好的条件下,最大收益值为40万元10-160万元=240万元,销路差的条件下最大损失值为10万元10-160万元=-60万元。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80 这项决策的最

39、大收益是700万元,最大损失是-500万元。下面我们作出这个公司高级决策者的效用曲线。以700万元的效用值定为1,以-500万元的效用值定为0,采用心里测试法向被测试人提出一系列问题,同时求出对应于各个收益值的效用值,这样就作出被测试人的效用曲线,如图7.8所示。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81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 图图7 78 81.00.90.80.70.60.50.40.30.20.1-500 -60 0 80 130 240 700万元X收益值效用值y82 从这条曲线上,我们可以找出对应于各个收益的效用值,240万元的效用值是0.82,-60万元的效用值是0.58。现在用最大效用值准则来进行决策,建大厂的效用期望值为0.71(效用值)+0.30(效用值)=0.7(效用值),建小厂的效用期望值为0.7 0.82+0.30.58=0.75。这样就看出,如果用效用值作为标准,建小厂是最优方案。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个高级决策人属于保守型的,他不敢冒太大的风险。从效用曲线上不难看出,效用值0.7只相当于收益值80万元,这么小于原来的期望值340万元。效用值0.75相当于收益值130万元,也小于原来的150万元。7.7.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8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