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33764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高二下长沙期中)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编纂鞭笞讥诮义愤填赝B . 寒暄崔嵬桀骜销声匿迹C . 鲭鲨湮没眩晕畏葸不前D . 琐屑磐石杜撰叱咤风云2. (2分)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山涧有泉水在动,水色灰黑,_,冰上绣满花纹,冰下有水在流,气泡儿就浮在水里游走,象一颗灵动的卵石,走走停停,走着走着就不见了。A . 一层厚厚的冰在水面宽阔处B . 水面宽阔处是一层厚厚的冰C . 水面宽阔处就有着一层厚厚的冰D .

2、 一层厚厚的冰冻结在水面宽阔处3.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南开学者研究发现,“之乎者也”是古代标点符号,是提示断句和语气声调,区分节奏和情感,阅读时不需要发声。B . 李密之所以不愿应诏赴任的原因,是祖母年事已高,卧病在床,气息奄奄,自己报答供养祖母的时间不多了。C . 陆虞侯早年幸得林冲照顾,才有后来的地位,不曾想却恩将仇报,为虎作伥,毙命于林教头刀下也是罪有应得。D . 法新社报道了黎巴嫩境内一顶帐篷为两家人遮风挡雨、难民疯抢食物、难民与警察发生冲突、难民扰乱当地秩序。4. (2分) 从修辞方面检查下列句子的译文,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纵一苇之所如,凌

3、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一根苇叶漂来漂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B .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译文:在山中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作响的水声,(原来是一道水流)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那就是酿泉。C .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译文:宴饮酣畅的乐趣,不是在于那些丝线和翠竹,而是在于射箭中的,对弈获胜。D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如果不是在中午或者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月光和阳光。5. (2分) (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 把下列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歌在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是源远流长的文体。它和神话一起开辟草昧,

4、创建文学,诗经就复杂得多了,在文体上,又可分风、雅、颂,就手法而言,则有赋、比、兴,而且还分章表现,使感情和情节层层递进。击壤歌很简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相传是老人一边击壤一边歌唱,近乎后世所谓顺口溜。但是细加考较,就不难发现,诗体本身却又变化多端,历代不同。就我国而论,最早的诗歌是四言诗,无论是相传产生于帝尧之世的击壤歌或周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基本上都是四言一句。但并不像神话那样很快就衰落了,而是历经多少年代都绵延不绝,直至现代仍很兴旺发达。当然,诗经里的体式要比击壤歌之类复杂得多了。A . B . C . D . 二、 默写 (共2题;共11分)6.

5、 (6分) (2016高二上舒城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松、菊表达自己高尚隐士节操的两句话:“_ , _”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盛赞南昌人烟阜盛、富庶繁华的句子是:“_ , _”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 , _”表达自己家中人丁单薄,连勉强亲近的亲戚都没有。7. (5分) (2019高三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作家麦家说人生必须配备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6、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郕王监国 , 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时与正二人。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慈寿皇太后上尊号 ,

7、诏告天下。时欲推恩,贤谓一年不宜再赦。时曰:“非赦也,宜行优老典。朝臣父母七十与诰敕,百姓八十给冠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贤称善,即奏行之。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语闻,帝意乃解。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疏言:“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克不堪。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乞革其弊,以惠小民。”帝优诏褒纳。畿辅、山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并从之。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万安同

8、在阁,结中贵戚畹,上下壅隔,时颇怀忧。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节选自明史彭时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B . 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C . 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D . 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

9、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监国”是中国古代一种政治制度,多指皇帝外出时,由重要人物留守在宫廷处理国事。B . 明清时期作为宰辅的官员,以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称为“入阁”。C . “释褐”是指脱去丧服,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新进士及第授官亦称为释褐。D . “尊号”是指加给皇帝或者皇后的称号,意在歌功颂德,赞美他们的文治武功等。(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彭时富有才华,深受重用。他先是考了进士第一名,后来被破例提拔,参与国家机要事务

10、,深受皇帝倚重。B . 彭时刚正耿直,力持正理。他时常引据大义,与李贤争论是非;当李贤被陷害时,他也能极力维护,打消了皇上罢免李贤的念头。C . 彭时关心百姓,体恤民生。他向皇上建议实行优待老人制度,并提出了减免税收、革除弊端等一系列施惠百姓的措施。D . 彭时心怀国政,奉公持正。他在朝三十年,精诚辅政,坚持原则,不向家人透露朝中政事;选拔推荐人才,不让当事人知道。(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武帝)乃遣武以中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四、 诗歌鉴赏 (共1

11、题;共12分)9. (12分) (2019高三下河东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拟咏怀诗十七庾信日晚荒城上,苍茫馀落晖。都护楼兰返 , 将军疏勒归。马有风尘气,人多关塞衣。阵云平不动,秋蓬卷欲飞。闻道楼船战,今年不解围。【注】庾信:南北朝文学家,梁元帝时出使西魏,梁亡后被强留北方,先后仕于西魏和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代表作有拟咏怀27首。都护:西汉宣帝神爵二年置“西域都护”,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楼兰返:西汉昭帝时楼兰反叛,傅介子奉命出使其国,刺杀楼兰王而返。疏勒:汉代西域车师国的一座城池,东汉明帝时耿恭坚守疏勒域,数败匈奴进攻,城中粮尽,只余数十人仍坚守不降,终为汉军迎归。楼船

12、:即高大的战舰;楼船战,这里指北周军队在沌口与南朝陈国水军的一次水战,北周军大败。(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的开篇两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意象阔大雄浑,情调苍凉悲壮。B . 诗的三,四两句借用典故,意在说明这些南征陈国的将军,都是从塞外得胜归来的名将。C . 诗的七,八两句既写边塞荒城的秋景,回应起首二句,又隐喻北周军列阵严整,行动迅捷。D . 这首诗结构十分别致,诗人用“闻道”一词,一笔就将时空拓展到江南水军战场,把时空分散的北战南征事件连在了一起。(2) 这首诗描写了北周大军时空迥异的“三部曲”,请用小标题概括“三部曲”。 (3) 有人认为此诗的最后

13、三字“不解围”最为巧妙,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0. (20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头人与空碗蔡怡一九七九年,刚刚开放不久,住在美国的我,就兴冲冲地想帮父亲找他失散了四十三年的家人。对我这个念头,一向被母亲讥为木头人的父亲,反应并不热烈,只木木地回应:“别麻烦了,让他们永远活在我心中吧”紧接着他在越洋电话中长叹一声,就不再言语了。我猜他又是眼神好遥远、好飘忽地望着无际的天空父亲说他在十六岁时,也就是在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后,跟着学校离开老家山东聊城,做起了流亡学生,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见过父母。“胜利后,你

14、怎么不赶快回家呢?”听故事的我摇着父亲问。父亲回答:“我正在沙坪坝中央大学念大四,要先去南京校本部把书念完呀!”“那念完书后就赶快回家啊!”我焦急地说。“唉!谁知那时家乡成了个名词,回不去啦!”父亲继续说故事。“一九四六年秋天,我一到山东青岛,就焦急地打听聊城的消息,但家乡的消息根本传不出来。到了一九四七年底,听说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弃守,有位堂兄从聊城逃到济南,我就兼程由青岛赶去济南会面。但这堂兄劝我先别急着回去,因我去过重庆,恐会拖累家人。所以望着近在咫尺的聊城,我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此时,胶济铁路即将被拦腰切断,再耽搁就回不了青岛。当时真是急得我捶胸顿足、扼腕兴叹!但也只有一步一回头地上了回青

15、岛的火车。”“那后来呢?”我急急追问父亲。“后来谁料得到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会兵败如山倒?后来不就和你妈逃到台湾来,就再也回不去啦!”故事就说到这儿,父亲长叹一声,不再言语了。他的眼神好遥远、好飘忽地望着无际的天空虽然父亲不再言语,我却在他的眼神中读到他因一时犹豫所造成的锥心蚀骨的痛与自责。所以打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决心,将来要帮父亲找他的家人。一九八一年,我不顾父亲的木然,悄悄托人在山东聊城登起寻人启事。刚开始登报,我也没抱太大的希望,谁知半年后就收到了一封山东聊城蔡庄寄来的信。我拆信的手哆哆嗦嗦地抖个不停信上捎来天大的好消息,说爷爷奶奶还活着,要父亲尽快回乡见上一面。我正要狂喜狂喊时,不经意瞄到

16、信尾这自称是父亲堂侄儿的蔡宝意写的一行小字:我们这位堂叔本名应是蔡宝光,在家里还有一个等了他快一辈子的媳妇刘金娥看到这儿,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身起鸡皮疙瘩,好似有无数的电流通过,上下不停地颤抖颤抖这么多年来我终于明白,每次提起爷爷奶奶,父亲总是沉默不语、怅然长叹的原因了;也终于明白母亲总是讥讽父亲是个一个字儿也蹦不出来的“木头人”的苦闷。这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痛,加上隐瞒曾做小丈夫的苦,几十年来就像石磨般一再地蹂躏着父亲的心,也难怪他被折磨成木头人哪!这封家书,让父亲背上了对婚姻不忠的原罪,让母亲在一夕之间成了小娘,让父母原本就不和的婚姻掀起了滔天巨浪。我望着那满怀期待却闯下大祸的家书,

17、不知心中该怨谁。发飙了一百多天的母亲终于安静下来。到底一九四八年初,父亲来到自家门口却没有进去,除了逃避内战,也为逃一桩他不要的婚姻。对婚姻,他早做了抉择,聪明的母亲该明白吧。于是我劝父亲赶快经美国转赴大陆探亲。但因台湾当局的严厉警告,父亲坚持不敢走这条线路,我们也只有眼巴巴地等到一九八七年,台湾当局终于开放两岸观光了,这才急吼吼地经香港、北京直奔山东聊城蔡庄。当一群小辈簇拥出来一个满面风霜,双脚被缠过又放开,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看起来比父亲大上十岁的乡下农妇时,父亲完全不认人地问:“你是谁啊?”那农妇沙哑着声,有些腼腆地说:“我是刘金娥啊!”父亲愣了一下,先看了母亲一眼,然后焦急地问她:“咱父

18、亲母亲还活着吗?”刘金娥不答话,请大家走进屋里,往前一指,两张遗像赫然摆在供桌上,奇怪的是,供桌上还放着一个早就被岁月洗褪了釉的空碗。蔡庄的人是怕父亲不回来,才撒下瞒天大谎。原来爷爷早在廿年前就过世了,而奶奶是在一九八一年才撒手人寰的。刘金娥说:“我们娘”她怯生生地看了眼母亲,改口说,“你娘生前每次开饭,都要放这个空碗在桌上。说这碗是你当年,也就是你十六岁那年,有天夜里突然由学校回来,喝了碗小米粥的碗。你这一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完全没了音信。但你娘一直相信你还活着,她说你一定会活着回来看她的”我大妈一面擦眼泪,一面指着供桌上和爷爷奶奶一起痴痴地等着父亲的那个空碗。一向言语不多的木头人父亲,终于

19、在那个似曾相识的空碗面前完全崩溃了。他那忍了五十年的乡愁家恨,他那藏在心中五十年的自责与痛苦,终于像决了堤的黄河,一发不可收。只见他双腿慢慢跪了下来,望着他父母的遗像,号啕大哭在我听来,父亲的哭声不是哭声,而是心灵深处那从未愈合的伤口,惨遭撕裂所发出的最痛苦的哀号,最愤怒的呐喊。但是,无论他怎样呐喊,又怎能唤回那五十年的岁月,那倚门而待、日日期盼的双眸,还有那两个心灵被扭曲的女人的青春?父亲心中的痛,是永远也拔不出来了。(1) 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看到这儿,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身起鸡皮疙瘩,好似有无数的电流通过,上下不停地颤抖颤抖刘金娥说:“我们娘”她怯生生地看了眼母亲,改口说,“你娘

20、生前每次开饭,都要放这个空碗在桌上。(2) 结合全文分析第节中父亲“反应并不热烈”的原因。 (3) 分析文章第-节的叙述特色。 (4) 结合全文分析结尾处父亲“哭声”的内涵。 11. (6分) (2017高一下湄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

21、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

22、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

23、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选自2016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浮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B . 浮

24、躁是人们喧嚣的本质,杂乱吵闹则是其表面现象。C . 浮躁是人们心中产生急躁,失去了定力,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表现。D . 因为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所以社会风气变得浮躁。(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B . 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成。C . 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因为工程负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D . 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顾着忙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也

25、难成大事。(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B . 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C .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D .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默写 (共2题;共11分)6-1、7-1、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1、8-2、8-3、8-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9-1、9-2、9-3、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0-1、10-2、10-3、10-4、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