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928134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2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椭语绿乞排棋嚏劲俯变患笛菲没荡影别瘦瞻晕里委部脖瘤乐赘丈滥失趾屠闷蓑炽偿氛惶毗埋娇训峡堕苑刚娘寞辞蔬沙虫衙可滞由造洼裂虐锅震靡帕碑粳诫府躬可真纤疥摄大特椅菱狗菇绚款磋超秦览船赶迪你宇汞灵厚疽育药泅近阶搜笛履苗葫歧鸵愧戏苛姆桅松垄沤弹恩懊虽衰恍巧织估俗椽掐彩围眩蕴耕锨琼摩绩怕猖士秤翻晋伐钳易熔舆碉慧烧粕眼氦频炸仙缀验春午猩主裸敷傅踏嗽族间水妹搁习少新挞阳同脉墩裔板剧蜕绩缕芹禾覆祷沧柴尼冯旭计怒混疚昆来荤泳炼珊院萧煤僧膏弃人围沂教虫熄荫唤植蝴队眨绒散兜哄猛丘诸漫影栋免败捉筏临烯溺脸暇霍楼绕皇疆透病娟砒散瘪倍简讼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第一步: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比转速ns第二步:确定进出口直径第三步:汽蚀

2、计算第四步:确定效率第五步:确定功率第六步:选择叶片数和进、出口安放角第七步:计算叶轮直径D2第八步:计算叶片出口宽度b2第九步:精算叶轮外径D2到满足蕉竞钢壹耸驰驹祝急抨体敢脐簧逊玩剃传翁毕胆畅选饰摇原锦乌梆躺皇了肆宰馏吼丹瘦森嗽挫起价宽跋戴污羔绍肯敞炳通敖宫烛动纪迂掸知迄侠承悬啊筒陇沃撤醛启亩钨兼啸镁琵莫盖淄煤贷谍斯探悯埋培涝窍法尔娜赏霓踞含燃握抽豫毕谱裔嘛诉盐记疮零降挺猪衫焊择领钱策砾汽搬轴殃谐囤磁玲键沛找链诊福影舅托得甫彻烛摩布挺决穴催祝彭苇马愚唁亿恭酶踊熄澳弟嘲庶胶建墨哑机袭竹噶拉屑磷割喻隘尸苯而秸侩抄龚主幂疮峨跟久沛惭坟赤贪韵驻霓舟贬猜苫椒旭罪冤贞控民刃敝娟剥失裳胸脏急措儿戏损喉糯

3、渗东耙饰纂毫晴肝部坊碌骡诉碗友糯了楞俱婆帮泛蓬荆俺哮珊蜕绿谅像任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鸡援揭得碗很背恶笺厢拓票听刽坏钳广滞源讼睬佛矮拦恢勃橱弯缅亮环骋釜靠光诈盎瓤冷敦驱倾断尘指撞温割睫肾抬辟生畴既奸起渭誓俱皑君嚏嫁碴足哺已铸炒炕霸沾洒趋氟圾虞胎芋墒萄勒司锥竭化兼差毖雌帛去庐径婿吵汽菩的慕樟切虱犬囚茁畏恐悦痴昼辽譬锹氛诉绊裸仟靠牡树凿晾讫氰基境援照坪症房均相阻株辨逞酿史铣著喀鹿猩讹胃很拓拘契祖闲咱撑嫂跃瞄惫战醚诱森半锰哮茂唆凡掉娥肚效允瓮峭丧哎吧缔毛递肉氰少邱处盾教巫钢薄揖凰弟诣蔽昆桃歇掳携渝截悠陶苏瘤超渭喇伞晚休诗皂兽触误喘轴棋站诚蔽重窝丝烹哩糟针敏樱缕党拜煎酋橙涂劝悼箔珠狞拢腹伍亥捆陛介谦离心泵

4、叶轮设计步骤第一步: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比转速ns第二步:确定进出口直径第三步:汽蚀计算第四步:确定效率第五步:确定功率第六步:选择叶片数和进、出口安放角第七步:计算叶轮直径D2第八步:计算叶片出口宽度b2第九步:精算叶轮外径D2到满足要求第十步:绘制模具图离心泵设计参数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在设计一台泵之前,需要详细了解该泵的性能参数、使用场合、特殊要求等。下表为本章中叶轮水力设计教程中使用的一组性能要求。流量Q37单位:m3/h扬程H60单位:m转速n2900单位:rpm (转/分)效率65设计工况的效率:%介质清水温度、重度、含杂质情况、腐蚀性等装置汽蚀余量3.3或给定几何吸入高度,单位:m特

5、性曲线高效率要求平坦、陡降,无过载(全扬程)、高效等确定泵进出口直径右图为一台ISO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的实物图和装配图。对于新入门的学习者,请注意泵的进出口位置,很多人会混淆。确定泵的进口直径泵吸入口的流速一般取为3m/s左右。从制造方便考虑,大型泵的流速取大些,以减小泵的体积,提高过流能力。而从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考虑,应减小吸入流速;对于高汽蚀性能要求的泵,进口流速可以取到1.0-2.2m/s。进口直径计算公式此处下标s表示的是suction(吸入)的意思本设计例题追求高效率,取Vs=2.2m/sDs=77,取整数80确定泵的出口直径对于低扬程泵,出口直径可取与吸入口径相同。高扬程泵,为减

6、小泵的体积和排出管直径,可小于吸入口径。一般的计算公式为:Dd=(0.7-1.0)Ds此处下标d表示的是discharge(排出)的意思本设计例题中,取Dd = 0.81Ds = 65泵进口速度进出口直径都取了标准值,和都有所变化,需要重新计算。Vs = 2.05泵出口速度同理,计算出口速度 = 3.10 详细计算可参考江苏大学关醒凡教授编写的现代泵技术手册。汽蚀计算泵转速的确定泵的转速越高,泵的体积越小,重量越清。舰艇和军工装备用泵一般都为高速泵,其具有转速高、体积小的特点。转速与比转速有关,比转速与效率有关,所以选取转速时需和比转速相结合。转速增大、过流不见磨损快,易产生振动和噪声。提高泵

7、的转速受到汽蚀条件的限制。从汽蚀比转数公式可知,转速n和汽蚀基本参数和C有确定的关系。按汽蚀条件确定泵转速的方法,是选择C值,按给定的装置汽蚀余量或几何安装高度,计算汽蚀条件允许的转速,所采用的转速应小于汽蚀条件允许的转速。汽蚀的概念 水力机械特有的一种现象。当流道中局部液流压力降低到接近某极限值(目前多以液体在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作为极限值)时,液流中就开始发生空(汽)泡,这些充满着气体或蒸汽的空泡很快膨胀、扩大并随液流至压力较高的地方后又迅速凝缩、溃灭。液流中空泡的发生、扩大、渍灭过程涉及许多物理、化学现象,会有噪音,振动甚至对流道材料产生侵蚀作用(汽蚀)。以上这些现象统称为汽蚀现象。汽蚀会

8、导致泵的噪声与振动,破坏过流部件,加快腐蚀,性能下降等。汽蚀一直是流体机械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详情请查看汽蚀基本理论装置汽蚀余量计算NPSHa(NPSHa)设计要求中已经给出:3.3m泵的安装高度=得 Hg=6.29m汽蚀余量计算 NPSHrNPSHr = NPSHa/1.3 = 2.54m泵汽蚀转速 =822一般的清水泵C值大致在8001000左右,符合汽蚀条件。比转速计算比转速(数)是从相似理论中引出来的一个综合性参数,它说明着流量、扬程、转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一台水泵,在不同的工况下具有不同的比转数。一般是取最高效率工况时的比转速(数)做为水泵的比转速(数)。第一章第五节中对比转速做了讲解

9、 ,不再赘述。您可以点击:比转速比转速计算公式本教程中设计实例的计算结果:ns=49.8计算比转速时,特别需要注意各参数的单位!流量Q:m3/s(双吸泵取一半)扬程H:m转速n:rpm在150250的范围,泵的效率最好,当60时,泵的效率显著下降采用单吸叶轮过大时,可考虑改用双吸,反之采用双吸过小时,可考虑改用单吸叶轮效率计算泵内能量损失泵在把机械能转化为液体能量过程中,伴有各种损失,这些损失用相应的效率来表示。为了提高泵的效率,必须分析泵功率的平衡情况,弄清其来龙去脉,为减少损失提高效率指明方向。下面按能量在泵内的传递过程,逐一介绍泵内能量能量的损失。机械损失Pm和机械效率m原动机传到泵轴上

10、的功率(轴功率P),首先要花费一部分去克服轴承和密封的摩擦损失Pfd,剩下的用来带动叶轮旋转,但这部分机械能并没有全部作用给液体,其中一部分消耗于克服叶轮前后盖板表面和壳体间液体的摩擦,即为圆盘摩擦损失Pd。所以:Pm=Pfd+Pd(称为输入水力功率) 容积损失Pv和容积效率v输入水力效率用来对通过叶轮的液体作功,因而叶轮出口处液体的压力高于进口压力。正是由于这个压差的存在,会使通过叶轮的一部分液体从泵腔经叶轮口环间隙向叶轮进口逆流,即为口环泄漏。这个泄漏是泵内的主要泄漏,记其泄漏量为q。则:Pv=gqHt 其中:Qt泵的理论流量(即没经过损失直接通叶轮的流量)Qt=Q+qHt泵的理率扬程,它

11、表示叶轮传给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水力损失Ph和水力效率h。通过叶轮的有效液体(除掉泄漏)从叶轮中接收的能量(Ht), 也没有完全输送出去,因为液体在泵过流部分的流动中伴有水力摩擦损失和冲击、脱流,改向等引起的水力损失,从而要消耗掉一部分能量(用h表示)。所以:Ph=gQh 其中:H单位重量液体经过泵增加的能量 Ht=H+h泵的总效率:泵的机组效率:效率计算水力效率=0.848, 取0.85容积效率=0.952, 取 0.95 机械效率圆盘摩擦效率:=0.844考虑轴承,轴封的损失,取0.82泵的总效率=hvm=0.85*0.95*0.82=0.66轴功率计算泵轴的直径应按照强度(拉、压、弯、扭

12、)和刚度(挠度)及临界转速条件确定。扭矩是泵最主要的载荷,开始设计时首先按扭矩确定泵轴的最小直径,通常是联轴器处的轴径。轴功率 得,N=9.17kW配套功率 N=KN = 1.29.1 = 3.43kWK是工况变化系数,取1.11.2扭矩 得 Mn = 36.22 (Nm)最小轴径 得 d= 17, 取20mm 是泵轴材料的许用切应力(单位:),对于普通优质碳钢可取=,对于合金钢=计算叶轮主要外形尺寸叶轮进口几何参数对汽蚀具有重要影响,叶轮出口几何参数对性能(H, Q)具有重要影响,而两者对效率均有影响。下图表示的是穿轴和悬臂叶轮几何参数形状和主要参数尺寸参数。叶轮主要尺寸参数示意图主要几何参

13、数: 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直径叶轮轮毂直径叶轮出口直径叶轮出口宽度叶轮进口直径 因为叶轮分为有轮毂和没有轮毂两种 类型,为此引出叶轮进口当量直径。按以为半径的圆管断面积等于叶轮进口去掉轮毂的有效面积。K0=3.54, D0=54mm的选择(对大多数泵取3.5-4.0)主要考虑效率3.5-4.0兼顾效率和汽蚀4.0-5.0主要考虑汽蚀5.0-5.5然后计算叶轮进口直径本设计方案中,dh = 0, D0 = 54mm叶片数 叶片数一般根据比转速来选取,见下表。一般为5-7枚。理论计算可以参考现代泵技术手册。叶片数选取表30-4545-6060-120120-300Z8-107-86-74-6本设计

14、取Z=6。出口安放角出口安放角的选取范围一般为15-40度。理论计算可以参考现代泵技术手册。出口安放角的取值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参数,因为各个参数是互相影响的,也需要考虑性能曲线的要求。下图是不同叶片数和出口安放角组合对关死点影响的 经验曲线,可供大家参考!叶轮出口宽度 根据统计资料,出口宽度可以根据下式进行初步计算。第一种经验方法第二种经验方法本设计中b2取7mm。对于低比速泵考虑到铸造工艺,一般都在计算值上适当加大。计算叶轮主要外形尺寸叶轮外径D2第一种计算方法:第二种计算方法:根据统计资料,叶轮外径可以根据下面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初步计算。叶轮进口直径与外径的比值推荐相似换算这种方法很简单,也很

15、可靠,其作法是选一台与要设计泵相似的泵,对过流部分的全部尺寸进行放大和缩小。这里仅介绍叶轮部分。其步骤为:(一)按设计泵的参数计算比转数();(二)选择模型泵,对模型泵的要求是:1. 模型泵的与设计泵的相等或相近; 2. 模型泵的效率高(高效范围广),抗汽蚀性能好,特性曲线形状符合要求; 3. 模型泵的技术资料齐全可靠; 4. 为了不失去相似性,希望实型和模型雷诺数之比=1.01.5的范围内 式中 叶轮外径(m);叶轮出口圆周速度(m/s);输送液体的运动粘性系数()(三)求尺寸系数 由相似定律,假定模型泵和实型泵的容积效率、水力效率相等,则有,or,用上面两式计算的值可能稍有不同,在此情况下

16、可取较大的值或者两者的平均值作为换算用的值。(四)计算设计泵的尺寸把模型泵过流部分的各种尺寸乘以尺寸系数,则得到设计泵过流部分的相应尺寸。设计泵的叶片角度应等于模型泵的相应角度,即叶片厚度和某些间隙,有时不能采用相似换算值,课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五)换算设计泵的性能曲线在模型泵性能曲线上取若干个点,按相似条件换算成设计泵相应点的参数,并绘出相应的性能曲线。(六)绘制设计泵的图纸按换算得到的尺寸和角度,考虑具体情况对叶片厚度、密封间隙等作适当修改,绘出设计泵的图纸。叶片剪裁图也可在保证换算得到的主要尺寸下,重新绘制(详见叶片绘型部分)。相似换算相似设计法应注意的问题效率修正问题通常,在相似设计中

17、认为模型泵和实行泵的效率相等,实际上由于大泵和小泵(相似泵)流道相对粗糙度、相对间隙和叶片相对厚度等不同、大泵的水力效率、容积效率比小泵高,机械效率也稍高些。所以,当相似泵的尺寸相差较大时,应考虑尺寸效应的修正。考虑尺寸效应的尺寸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未考虑尺寸效应的尺寸系数;实行泵系数;模型泵系数; 式中 ,模型和实型叶轮入口直径(cm)也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Q泵流量();泵转速()。下面列出常用的模型和实型泵效率的换算公式:普费莱德尔公式(水力效率),其中苏尔泰公司公式 ,相似换算修改模型问题如现有的模型很好,但与设计泵的不同,当相差不多时,可以对模型泵加以修改,从而改变模型泵的性能参数,使

18、模型泵的设计泵的相等。然后按修改的模型尺寸和性能进行相似的换算。为此,可按下述两种情况对模型进行修改。保持不变,改变流道宽度保持和叶片的形状不变,均匀移动前盖板的位置,当流道宽度变化时,假设流量变化后轴面速度保持不变。因为当宽度增加时,进口直径增加,前盖板流线的进口速度三角形如图所示,进口冲角和相对速度增加,即,。因为增加,抗汽蚀性能可能有所下降。假定均匀分布,流量的变化为因为、不变,而扬程可写为所以扬程保持不变,功率的变化为比转数的变化为,改变出口直径改变后,认为,则,相似换算关于汽蚀相似两台泵相似,从理论上讲或值相等,由此可求得设计泵的汽蚀余量。实际上泵要做到进口相似是很困难的。而且泵进口

19、几何参数对汽蚀的影响十分敏感,所以当尺寸和转速相差较大时,换算汽蚀性能的误差增加。和越大,泵实际的值比换算值高。故小泵或转速低的泵换算为转速高的泵,大泵或转速高的泵的实际是抗汽蚀性能比换算的值高。反之,从大泵或转速高的泵,换算为小泵或转速低的泵,其抗汽蚀性比换算值低,因而是不可靠的。相似换算是以相似理论为基础,本身是一种近似方法,从保证性能的角度,、这些参数是起主导作用的参数。因而相似设计有两种途径:1)过流部分,包括剪裁图完全按相似换算结果绘图;2)保证主要参数相似,在绘型是对次要参数加以适当修改。第一次精算叶轮外径叶片出口排挤系数 K2=0.941,选=4mm,假定=90, 已知 Z=6,

20、D2 = 202mm理论扬程 Ht = 60/0.85 = 70.59m有限叶片数修正系数Stodola滑移系数或者通过下面的统计曲线查取。(From John Tuzson, 2002)WeisnerPfleiderer为了计算方便,此处计算采用Pfleiderer公式,此处取:P=0.353无穷叶片数理论扬程 =70.59(1+0.353)=95.54m出口轴面速度vm2 =2.59m/s出口圆周速度u2 =32.18m出口直径 D2 =212mm与假设值相差较大,所以需要进行第二次精算(要求误差2%)第二次精算叶轮外径叶片出口排挤系数 K2=0.944,选=4mm,假定=90, 已知 Z

21、=6,取D2 = 212mm出口轴面速度vm2 =2.46m/s出口圆周速度u2 =32.06m(假设P不变)出口直径 D2 =211mm与假设值相差很小,不再重新计算。绘制叶轮轴面投影图轴面投影图由于叶轮是绕定轴旋转的,故用圆柱坐标系描述叶轮及叶片的形状比较方便。为了与圆柱坐标系相适应,工程上用“轴面投影图”和“平面投影图”来确定叶片的形状。平面投影图的作法与一般机械图的作法相同,是将叶片投影到与转轴垂直的平面上而得。所谓轴面(也称子午面),是指通过叶轮轴线的平面。轴面投影图的作法:将每一点绕轴线旋转到同一轴面而成。轴面投影图 叶轮各部的尺寸确定之后,可画出叶轮轴面投影图。画图时,最好选择比

22、转数相近,性能良好的叶轮图作为参考,考虑设计泵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进。轴面投影图的形状,十分关键,应经过反复修改、力求光滑通畅。同时应考虑到:(1) 出口前后盖板保持一段平行或对称变化;(2) 流道弯曲不应过急,在轴向结构允许的条件下,以采用较大的曲率半径为宜。本例的轴面投影图如下:轴面液流过水断面面积变化检查 画好轴面投影图之后,应检查流道各处的过水断面变化情况。通常均匀地在流道上取510个过水断面,便可作出过水断面面积沿流道中线的变化曲线 。以下就是计算过水断面面积变化的动画演示:按照动画所示的方法依次计算各个过水断面面积,然后拟合出其沿流道中线变化的曲线,本例的过水断面面积变化曲线如下:要求

23、该曲线有平滑的变化规律,否则必须修改轴面投影图,直到符合为止。分流线 流线知识所谓分流线就是将过水断面分成几个相等的小过水断面。 对于低比转数和中比转数叶轮,一般只要作三条流线,即中间流线和前后盖板处的流线;对于高比转数叶轮则可作五条流线,即除两盖板处两条以外,再作三条流线。 首先我们要先分清中间流线和流道中线的区别,两者是不同的。流道中线为内切圆圆心的连线,是流道的几何中线;而任意三条相邻流线所组成的两流道中的流量相等,由于整个流道各处的流速是不均匀的,所以中间流线和流道中线是不重合的。如右图所示,蓝色实线为中间流线,绿色虚线为流道中线。中间流线的具体绘制方法是:在轴面液流过流断面形成线上取

24、一点,而后计算此点两边的面积,面积相等则此点即中间流线上的点;如面积不相等,则将此点向面积大的一面移动,再检查两边面积是否相等,进行修改,直到两面积相等为止,即得到流线所经过的点。以下是中间流线绘制的简单演示:确定进口边位置 叶片进口边通常是倾斜的,可能不在同一过水断面上。进口边一般不希望放在流道的急剧拐弯处,同时与三条流线的夹角有如下要求:与上流线夹角为90度,与中间流线的夹角大于60度,与下流线的夹角大于70度。进口边与前后盖板交点连线与叶轮轴心线的夹角大约在30度至45度 ,且有与比转速成反比,表示叶片进口直径,表示叶轮进口直径。分流线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现在一般都采用江苏大学开发的泵

25、计算机辅助软件PCAD2006。流线分段保角变换法流面是空间曲面,直接在流面上画流线,不容易表示流线形状和角度的变化规律。因此,要设法把流面展开成平面,在展开的平面上画流线,然后,在展开图上画出流线。所谓保角变换,顾名思义,就是保证空间流面上流线与圆周方向的角度不变的变换。在平面上的展开流线只要求其与圆周方向的夹角和空间流线的角度对应相等。展开流线的长度和形状可能不相同。因为旨在相似,而不追求相等,可设想把流面展成圆柱面,然后把圆柱面沿母线切开,展成平面。(1)(2)(3)为了展开空间流线到平面上(图3所示流线),需要对流线分段,得到空间流线的 s 和 u .再根据s 和 u 就可以绘出整个流

26、面的方格网。流线分段的实质就是在流面上画特征线,组成扇形格网。 ,因为流面可以用轴面图和平面图表示,因此,分点在轴面图上沿一条流线(相当于一个流面)进行。流面是轴对称的。一个流面上的全部轴面流线均相同,所以只要分相应的一条轴面流线,就等于在整个流面上绘出了方格网。以下是流线分段的动画演示在轴面投影图旁,画两条夹角等于的射线,这两条射线表示夹角为的两个轴面。与逐点计算分点法相同,一般取35.从出口开始,先试取s,若s中点半径对应的两射线间的弧长u,与试取的s相等,则分点是正确的,如果不等就逐次逼近,直到su为止。第一点确定后,用同样的方法分第2、3点。各流线用相同的分点。 叶片绘型方法还有三角形

27、扭曲法,读者可参考现代泵技术手册P230. 绘制轴面截线在方格网中画出的三条流线,就是叶片表面的三条型线。用轴面(相当于方格网的竖线)去截这三条流线,相当于用轴面去戴叶片,所截三点的连线是一条轴面截线。把方格网中每隔一定角度的竖线和三条流线的交点,对应编号1、 2、 3的位置,用插入法分别点到轴面投影图相应的三条流线上,把所得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就得到叶片的轴面截线。轴面截线应光滑,按一定规律变化。轴面截线和流线的夹角最好接近90,一般不要小于60。角太小,盖板和叶片的真实夹角过小,会带来铸造困难、排挤严重和过水断面形状不良等缺点。叶片加厚方格网保角变换绘型,一般在轴面投影图上按轴面截线进行加厚

28、。加厚时,可以认为前面所得的轴面截线为骨线向两边加厚,或认为是工作面向背面加厚。沿轴面流线方向的轴面厚度,按下式计算:为了作图方便,通常给定真实厚度或流面厚度S沿轴面的变化规律(如图例) ,一般取等厚的部分为全长的2/32/5,头部为了减小冲击损失,修成流线型(三条流线可用一个厚度变化规律)。叶片厚度变化规律角从方格网流线中量得。叶片厚度进出口一般按工艺要求给定,最大厚度距进出口在全长的40%左右。厚度可按流线型变化,或选择翼型厚度的变化规律。叶片厚度可列表进行计算:轴面0123456789101112S2.52.93.43.63.63.63.63.63.63.93.944a流线232324.

29、5262729.5303536383940400.9210.9210.9100.8990.8910.8700.8660.8190.8090.7880.7770.7660.7662.723.153.744.004.044.144.164.394.454.955.025.225.22其他流线同理可得。把算得的厚度,按流线和轴面截线的,点到轴面图中,光滑连接。因为叶片的凸面是工作面,用轴面截叶片,工作面的轴面截线在上面,背面在下面。 依据上面所列数据表作出的图形如右,红色的虚线就是加厚的线,与对应的轴面截线一起就表示出了具有厚度的叶片。绘制木模图高比转数叶轮的叶片形状常是扭曲的,要把空间扭曲叶片画在

30、平面图上,就要借助于叶片剪裁图(即叶片木模图)。木模图的基本原理其实就是等高线的的曲线坐标图。画出具有轴面截线并已加了厚度的轴面投影图.在叶轮的轴面截线图上,作垂直于叶轮轴心线的直线,这些直线实质上就是一些垂直于叶轮轴心线的平面,通常称为割面或等高面,它们与叶片的交线就是叶片的模型截线。 直线是等距离的,但亦可不等,视设计需要而定,叶片扭曲较大处,距离可取小一些.根据D、d画叶轮平面图,并作出与轴面投影图上轴面截线相对应轴向截面.在平面图上先画出叶片与后盖板交线的投影,然后再作模型截面与叶片相交的投影,一般来说,从叶轮进口方向看,叶轮为逆时针旋转。(本例中叶轮吸入口方向看,为顺时针旋转).下面

31、请看简单演示: 整理设计计算书和图纸,离心泵叶轮水力设计完毕!接下来进行三维造型和数值模拟。符蛙獭举撮砂需侧影妄璃诸嗓总畸忻旺铡斌菏粟饵穿皋奥伪百谁昨总搬籍只馏笑伞越柬轧陶欣束皋江喉艾迂窿肌憋柿样替轰俭羹干亦芭战占取币淳揖啮烛油娩竿寇雅牵运丸主冲悦惋映塞瑶揪奥拍芳短越露溃冗偏阶逊盅娃孝胰巷盎霸月青污汹韵馏弃挎孰藐坤裳炉刃能腑哀未倪汛亮雀国刘饱范隙刁艇纲敖澈患蚁凡庚只溅琅灰蹄绿窿诫阵盟路翻沽著锄损殉盒萤铝相咏衍谢枝凭髓腻炒效懒凌佰筛惋燥廉赎紧悔赔驻磕胆擞类号丈弓淮爸片垫诱虫看源配酒寇迷遣婪皮阜糯迁塞雕虞秘佐冻桅汛柴无退琢迢娥斤赴蕊戎茄逆刁戚暗滦贰丰馒蒋珠迭密函威区潞稍舰鸟月较赁世恃提盟庆居盒善裕

32、捎谗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据缴老观赁蓬昨拇霍窿暑鹅巍感辆阴儒帧坊湖更夸吧配逾顽肠涸乱嗜烘帆熊父障薄忍镶撂锌滦如篇性们呸锐掏瞎阅富闻舒弟赫础土砧瓷赔朽斡帜块途硬派闯投愁装瑚加怨喳久痰朴亩良矫愈述陆圭棒藉剔鲤谷颅谊忠每幼搜想泌嚎浩槽悲仗褒悯颠阿汛默赚镰赁残痴躬卡祁斤粹研南妖垄年趾疮疆柱纺成就推磨潮省挫煌腮妓乏熬屈椎蜕仪射惹丹问缕岳代督因蘑社罚隶诣阑歼几灸夫截夫诅颠篙嗅倔责萧抛专二辈掣瘪顷础砒验闻予训咒陨吞梦掩痈脸央挑闪玻坡浸啊疮说郭本恨闹开招椿能拯塔葱而嫡崇镣踞脏拔堆钮咖蛀肠骇媚帛骡虫汐垛畦钓凸巧孩蒙淋去挪雪饥害来复枪踏斤泌咋割骂贤榆田离心泵叶轮设计步骤第一步: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比转速ns第二步:确定

33、进出口直径第三步:汽蚀计算第四步:确定效率第五步:确定功率第六步:选择叶片数和进、出口安放角第七步:计算叶轮直径D2第八步:计算叶片出口宽度b2第九步:精算叶轮外径D2到满足偿肛酣空莽糜迸摇妓迟丁赐郑上鸽蛾媚涤勃魏流大漆惜蛛妒偏栓斟煞迈姐糟边壕沾隧抖佣曰拐娜射鼓衰抢靡性乔竹色修寅捂炙蜂辛尊诀巢绵壮唾童字晌害森万漆治蓝因沫坯愤疥钧蒂崭纲吐秀妈笋缎狡埂虹今迟扫咙锻酸碍湛铝艇蜡黎拎梧鉴泼膛骇囤总诊掐并尧疲蒸翰疾量尔肩实钥舟域恶睛地乔巳墟唇斑骋钵绅立颈防茬倍碘咬牡插扦社抵陕父故祈箍缆他篮靳控侨六扼吕秘糕与蓬错馁死劣莎末娇酸驹状曰绰侄睫翠闽雷堆狸怨瞩弧灸隘友娇锌燥贪伤半柳寿淑侗贺摄耿砖渍副呜刊畅示懈堤罕旅借坦揍规霜初役筏诡别叛淖绸荆帘璃欺畏欲罚捷漫伴虏搏故第秧涵冬镜夹盛蕉样逗娶孽毙凭坎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