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浦北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27680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西浦北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浦北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浦北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广西浦北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浦北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西浦北县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10分) (共2题;共10分)1. (5.0分) (2019高二下双鸭山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 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语句是:“_,_?” (3)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诗中,集中体现在“_,_”两句中。 2. (5.0分) (2016高三上贵州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 。 , 。

2、, , 且更能赢得成功的青睐。它发自内心,不出尔反尔,不虚伪矫饰,自然而为,率真而作有着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那样的风度与气质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真正好的品德就应是一种没有雕饰的习惯这样的人,举止大气、修养有度、内心高洁可谓是人前不做作,人后不懈怠A . B . C . D . 二、 阅读(70分) (共5题;共70分)3. (16.0分) (2018高一下天水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李清照现存的词曲中,有四分之一出现了与香炉,焚香相关的意象。为何李清照对香炉会如此情有独钟呢?这要从香炉的用途说起了。专门为焚香而设计的香炉不知最早起于何时,也许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

3、青铜鼎。鼎用于烹煮肉食和祭祀,香炉里装的则是香料,都表达了对祖先和天地的尊敬。香炉真正的成型和发展,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每日举行的敬佛礼佛的过程中,就包含了焚香的仪式,这使得焚香的习惯更广泛地进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到了宋代,焚香已经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当时生活中的“四艺”,成为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程式。宋代时,各种香炉除了供皇室、贵族和文人使用之外,也广泛出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了。不但敬神祭祖要用香炉,在厅堂卧室里要点燃香炉,甚至在各种高端的宴会、欢乐的庆典上,也要焚香助兴,而一些小型香炉更是成为文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比如宋代的槐荫消夏图,一个夏日的午后,一人在户外乘

4、凉,慵懒地躺在槐荫之下,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只香炉,从他惬意的表情上,仿佛可以闻到空气里的清香。在汉朝,有一种“博山炉”已经在皇宫和贵族中流行了,炉体常用金属制作,呈青铜器中的容器豆的形状。炉子上面有高高尖尖的盖子,表面装饰着重叠雕刻的奇禽怪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此这种香炉就称作博山炉。后来,逐渐出现了青瓷或白瓷做的瓷香炉,香炉的样子也不再是单一的仙山了。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金兽便是做成动物造型的各式香炉。香炉是为了燃香取味,打造得小巧可爱,也可以装点室内陈设,这些金兽就有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样子,看上去一定很萌。李清照这首词曲中的“瑞脑”

5、,便是南宋文人焚香时用的香料了。汉朝时期博山炉都是有盖子的,应该是与燃香的原料和方式有关。在西汉之前,焚香用的都是屈原说的“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的茅香或蕙草,用法是将草放置在香炉中直接点燃。草叶燃烧后产生馥郁的香气,但有个毛病,就是烟火气比较大,烧太猛了还挺呛人的,所以得盖上盖子。汉朝之后,南海地区树脂类的龙脑香和苏合香传入,香料被制成香球或香饼,在下面放上炭火,高温将这些香料一点点烫燃起来,香味也很浓烈,烟火却少了很多,于是香炉在造型上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做成金兽等造型之外,也出现了各种敞开式的香炉。香炉的广泛应用促进其自身在宋朝获得了大发展,宋代的皇帝都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

6、特别是宋徽宗最喜欢素雅娴静的釉色,加上宋代文坛中古文运动,也追求文以载道,反对浮靡的风气,素雅而简洁之美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风尚。宋代重视金石之学,仿古蔚然成风。出现了各种青瓷仿制成商周青铜器的样子,而把它们缩小,便成了各种精致的敞开式小香炉,比如仿青铜鼎、鬲和樽的小香炉,还发展出高足杯式炉、敞口莲花炉、镂空覆盖式香炉,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可以方便地在室内移动,受到广泛的喜爱。于是,追求雅趣的李清照自然会喜欢上当时广泛流行的香炉了。她将自己的忧伤化作精致的悲情,投射到了一切美的事物上,香炉便与春花、微雨一起,成了李清照最喜爱的审美选择。但是你会发现,在李清照的词曲中,虽然香炉、香烟屡次出现

7、,却从未提到香枝,在槐荫消夏图中,也只见香炉不见香枝插在里面。其实线香在明代才出现,在宋代,燃香常用的方法还不是直接点燃,而是透过炭火的焙烤而取其香气。因此我们在宋代绘画中只见形象各异的香炉,却看不到插在炉中的线香。(选自方舒李清照的香炉:沉香玉炉袅残烟,有删改)(1) 下列关于“香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佛教的传入,使焚香成为大众的生活习惯,这也促使香炉真正成型和发展起来。B . 香炉是专门用来焚香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香炉与青铜鼎有相同的作用,都是表达对祖先与天地的尊敬。C . 汉朝以后南海地区的香料传入中原,这些香料香味浓烈、烟火少,导致香炉的造型不断发展变

8、化。D . 早期的香炉炉体为金属制作,后来逐渐出现瓷质香炉,并且香炉的样子也不再单一,有了各种动物造型。(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宋代皇帝都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再加上当时提倡的古文运动反对浮靡的风气,所以香炉在宋代获得了大发展。B . 香炉作为当时广泛流行的器物,香炉和其他美的事物一起作为李清照忧伤化的感情载体,成为李清照最钟爱的审美选择。C . 香炉不仅可以用来焚香,小巧可爱的各种造型还可以用来装点内室,如李清照“瑞脑销金兽”中的“金兽”即动物造型的香炉。D . 在宋代,焚香受众面广,并且适用的场合也广,敬神祭祖要焚香,厅堂卧室要焚香,一些宴会、庆典也要焚香

9、。(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西汉之前,焚香用的都是茅香或蕙草。焚这种香需要直接点燃,但因烟火气大,就需要香炉上有盖子。B . 汉朝之后,由于所焚的香料有所改进,并且焚的方式有所改变,烟火气较以前的燃香草少了很多,也就逐渐出现了敞开式的香炉。C . 由于宋代仿古蔚然成风,出现了各种青瓷仿制成商周青铜小香炉,这也使追求雅趣的李清照喜欢上了这样的小香炉。D . 由最初的点燃香草,到后来的通过炭烧焙烤取其香气,直到明代点燃线香,这基本上是焚香发展的历史。4. (15.0分) 阅读下面的小小说,完成后面练习题勇 敢 的 人李开杰我是媛媛。我今天要告诉你的,是我发

10、现了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你猜猜,他是谁?他就是我们班的罗军。哦,你们都笑了,我知道你们为什么笑,你们认为我要么在说笑话,要么就是神经有问题,要不怎么会把最胆小的罗军说成最勇敢的人呢?说实话,过去我也同你们一样,认为罗军是最胆小的人,他不怎么说话,特别是面对我们这些女孩,他更是永远没有一句话,我们对他的印象只有一个,就是他低着头,坐在他的座位上,两手无措地乱动。他从不敢同男同学发生争执,如果因为什么事他同某个同学对峙起来,那么首先退让的总是他,总是他低着头匆匆走开。在体育课上同样表现了他的胆小,那些对抗性太强的运动诸如足球什么的,他是永远不会去试一下的,就连跳马他也不敢,每次跳马都以他可怜兮兮地

11、趴在木马上告终。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竟然说他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难怪你们会发笑,难怪你们会怀疑我的神经出了问题。但是我还是要说,他罗军,是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而且,我曾经被他的勇敢感动得流了泪,而且他的勇敢行为使我修正了自己对勇敢的认识。你们还记得上周六在江边举行的露天音乐会吧?听说很多同学都去了,我也去了,我同我的表哥还有妹妹一起,坐在台阶上,边喝“百事可乐”边听“贝多芬”。那天很热,热得一点儿不像春天而像是盛夏来临。那天的音乐会很盛大,很庄严,同时也很华丽。盛大庄严是指音乐会本身,而华丽则是指观众,那天去欣赏音乐会的人都穿得很漂亮。我爸爸说了,艺术永远是少数有钱有闲人的东西。因此,我对露天音

12、乐会也有这样的华丽一点儿不感到奇怪。演出到中场时,那个漂亮的主持人宣布休息二十分钟。在这休息二十分钟的时间里,一个同音乐会的华丽极不谐调的身影出现了,一个穿得十分破烂的老太婆,也许她并不太老,是生活的艰难使她过早地显出了老态。她背着一个很大的编织口袋,从我们这些穿着华丽的人群中间走过,她不断地弯下腰,去捡拾那些我们扔下的可乐瓶、纯净水瓶,还有用来垫座的废纸。她与音乐会实在太不谐调。她走过人群时,有的人赶紧站起来让开,有的人把手中还没有喝完的可乐连瓶递给她,也有人掏出钱给她,也有的人在讥笑她。可她没有什么表情,没有感激也没有愤怒,仍然一个一个地捡可乐瓶,一下一下地弯腰。这时,另外一个身影出现了。

13、一个满头大汗的男孩子跑了过来,他的手里也抓着几个可乐瓶。他跑进人群,见到了那个穿着破烂、背着一个大编织袋的老太婆,然后,他响响亮亮地叫了一声“妈妈”。我不用说你也会想像得到,在那样的环境下,在那样的地方,要叫出那声响亮的“妈妈”,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多么勇敢。那些来听音乐会的人,那些穿着华丽的人,还有那些讥笑老太婆的人,都默默地看着这个壮实的男孩,眼中都充满了赞许。我不用说你也知道了,这男孩就是罗军。从此,罗军成了我心目中最勇敢的人。因为他在那种时候喊出了那声响亮的“妈妈”。(1) 请简单谈谈这篇小小说在表达技巧上的高明之处。(2) 为什么说罗军是“最勇敢的人”?(3) 请充分展开联想,想像

14、一下罗军叫完那声响亮的“妈妈”之后,母子二人的神态、表情、动作、语言,写一段不少于6字的文段,放入原文倒数第3、第4段之间。注意上下文的协调一致。(4) 这篇小小说的主题是什么?5. (8.0分) (2018高三下北京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进士下第归南海曹邺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注】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上国:指京城。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15、 ) A . 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B . “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C . “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D .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E . “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2) 这首诗

16、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19.0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尹似村书(清)袁枚书来,怪仆悖宋儒解论语,仆颇不谓然。孔子之道大而博,当时不违如愚者,颜氏子而已。有若、宰我,智足以知圣人,终有得失。趋庭如子思,私淑如孟轲,博雅如马、郑,俱有得失。岂有千载后奉一宋儒,而遽谓孔子之道尽是哉?易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苟其得,虽童子,歌之而心通;苟其失,虽颜回,瞻之而在后。宋儒虽贤,终在颜、曾之下;仆虽不肖,或较童子有余,安见宋儒尽是,而仆尽非也?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书曰:“

17、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使宋儒而果贤也,有不审问者乎?有肯自用者乎?若一闻异己者而即怒,乌乎贤?必欲抹杀一切,而惟宋儒是归,是亦如市侩之把持者而已矣。古之人有往往始愿不及此,而后人报之已过者。关忠武忠于汉室,此其志也,岂料后之隆以帝称哉?宋儒阐宣周、孔,此其志也,岂料后之垂为法令哉?且安知其著书时,不望后世贤人君子为之补过拾遗,去其非,存其是,以求合圣人之道乎?自时文兴,制科立,大全颁 , 遵之者贵,悖之者贱 , 然后束缚天下之耳目聪明,使如僧诵经、伶度曲而后止。此非宋儒过,尊宋儒者之过也。今天下有二病焉,庸庸者习常隶旧,犹且不暇,何能别有发明?其长才秀民,又多苟且涉猎,而不肯冒不韪以深造。凡此

18、者,皆非尊宋儒也,尊法令也。法令与宋儒,则亦有分矣。仆幼时墨守宋学,闻讲义略有异,辄掩耳而走。及长,读书渐多,入理渐深,方悔为古人所囿。足下亦宜早自省,毋抱宋儒作狭见之迂士,并毋若仆闻道太晚,致索解人不得。(取材于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改)(注释)论语子罕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形容孔子学问高深。大全即性理大全,内容为宋代理学著作与理学家言论。(1) 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遽谓孔子之道尽是哉 遽:断然B . 好问则裕 , 自用则小 裕:渊博C . 岂料后之隆以帝称哉 隆:盛大D . 则亦有分矣 分:区分(2)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

19、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孔子之道大而博/若一闻异己者而即怒B . 仁者见之谓之仁/凡此者 , 皆非尊宋儒也C . 以求合圣人之道乎/尊宋儒者之过也D . 岂料后之垂为法令哉/方悔为古人所囿(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儒虽贤,终在颜、曾之下 宋儒虽贤明,终究比不上颜回、曾参B . 是亦如市侩之把持者而已矣 这也就像把持市场的市侩之徒罢了C . 遵之者贵,悖之者贱 遵循宋儒学说的就能成为显贵,违背它的就只能处于卑贱的地位D . 致索解人不得 导致无法探索了解这样的人(4)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话

20、意在表明“道”并不是难以理解的。B . 文章第三段以关武帝之事说明后人不必将宋儒之说视为法令。C . 作者认为宋儒解释论语错误很多,自己的解释都是对的。D . 作者恳劝尹似村早些觉悟,不要作那种见识狭窄的迂腐之士。(5)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使宋儒而果贤也,有不审问者乎?其长才秀民,又多苟且涉猎,而不肯冒不韪以深造。(6) 尹似村写信来责怪作者违背宋儒的认识解释论语,而作者却“颇不谓然”。请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不谓然”的理由。 7. (12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

21、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二)任安,荥阳人也。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为卫将军舍人,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啮马(凶暴咬人的烈马)。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也!”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

22、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赵禹以次问之,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此二人前见,诏问能略,相推第 (推举评价) 也。田仁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仁不及任安。”任安对曰:“夫决嫌疑,定是非,辩治官,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仁也。”武帝大笑曰:“善。”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谷于河上。此两人立名天下。其后用任安为益州刺史,以田仁为丞相长史。后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其后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将兵,使司直主城门

23、。司直以为太子骨肉之亲,父子之间不甚欲近,去之诸陵,过。是时武帝在甘泉,使御史大夫暴君下责丞相“何为纵太子”,丞相对言“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上书以闻,请捕系司直。司直下吏,诛死。是时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任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武帝闻之,以为任安为详邪,不傅事,何也?任安笞辱北军钱官小吏,小吏上书言之,以为受太子节,言“幸与我其鲜好者”。书上闻,武帝曰:“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诛死。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祟。故范蠡之去越,辞不受

24、官位,名传后世,万岁不忘,岂可及哉!后进者慎戒之。(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有删节)(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孤立:被世人抛弃,以致孤独无依B . 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 具:准备C . 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 习:学习D .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 过:责备(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B . 为人将车之长安 儿之成,则可待乎C . 乃有所不得已也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D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阙然久不报(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5、 ) A . 卫将军不能察人,择人只看外表,不看内在才能,而赵禹则更高一筹。B . 任安死于“太子兵事”,看似祸患无常,意外忽至,实际上有“不忠之心”,武帝常欲杀之,这回终于有了口实,任安死得不冤。C . 按司马迁论,任安不能在沉溺缧绁之前引决自裁,是“臧获婢妾”都不如的。D . 选文(一)从常人恶死说到激于义理者不畏死,再到阐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说理虽曲折却明白;选文(二)以事实为依据,一步步展示人物由卑到尊,最后下吏诛死的经历,重于揭示人物行事和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祟(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

26、现代汉语。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三、 写作(70分) (共1题;共70分)8. (70分) (2017高三上周口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近日,新密市一学生骑电动车不慎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倒车镜损坏,车身多处划伤。肇事后,该学生留下一封道歉信,然后用道歉信包着身上全部的311元现金,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第二天,车主薛战民发现了道歉信和钱,被感动。他报了警,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这位名叫陈奕帆的学生,将钱还给对方并决定资助其读书。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10分) (共2题;共10分)1-1、1-2、1-3、2-1、二、 阅读(70分) (共5题;共70分)3-1、3-2、3-3、4-1、4-2、4-3、4-4、5-1、5-2、6-1、6-2、6-3、6-4、6-5、6-6、7-1、7-2、7-3、7-4、7-5、三、 写作(70分) (共1题;共70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