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意识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4925780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质和意识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质和意识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质和意识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物质和意识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和意识练习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质和意识一、单项选择题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2.世界统一于( )。A.存在 B.意识 C.物质 D.物体3.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 )。A.实际存在 B.客观实在性 C.具体性 D.可感知性4.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C.旧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5.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C.人类特有的思

2、想 D.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6.“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原理C.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 D.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7.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降低了人类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8.列宁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实在。”由此表述可见( )。A.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一定是物质的B.物质的东西一定是客观存在着的,并能被人们认识C.能使人们认识的事物都是物质的D.哲学中的物质

3、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抽象的概念,是人们思考出来的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关系界定的 B.个别和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的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C.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11.“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12.物质与意识

4、的区别在于 ( )A.物质能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C.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 D.物质是具体事物,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13.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蕴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4.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通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15.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其错误是 ( )A.否认了意

5、识的能动性 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否认了相对静止 D.夸大了静止的根本性16.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的是 ( ) 观点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1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体与客体的统一18.我们想问题和做事情正确的出发点是( )A.从感觉出发 B.从经验出发 C.从实际出发 D.从领导意图出发19.物质的运动是( )A.暂时的 B.永恒的 C.时动时静的 D.把握不住的2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观点是( )A

6、.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D 2.C 3.B 4.B 5.A 6.A 7.D 8.B 9.A 10.C11.B 12.A 13.D 14.B 15.C 16.D 17.C 18.C 19.B 20.D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哲学派别是( B ) A.辩证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C ) A.实物性 B.可知性 C.客观实在性 D.运动的绝对性 3.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 C ) A.唯心主义理解 B.

7、直观唯物主义理解 C.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4.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5.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B ) A.诡辩论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6.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 B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7.时间和空间是( B )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C.感性直观形式 D.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8.时间的无限性是指它是( D ) A.瞬息万变的 B.不可测量的 C.一去

8、不复返的 D.无始无终的 9.空间的无限性是指它的( B ) A.存在是永恒的 B.三维广延性是无限的 C.体积是不可度量的 D.存在是绝对空虚的 10.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C ) A.可逆性 B.不可逆性 C.无限性 D.持续性11.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1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D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适应于物质 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

9、东西而已,这是( D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C ) A.存在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15.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 ) A.社会实践 B.主观努力 C.客观规律 D.先进的物质手段 1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D )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集体智慧的调动 C.解放思想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7.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 D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8.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

10、承认( C ) A.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B.世界是精神的世界 C.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D.世界是发展的世界 19.哲学上的二元论是( D ) A.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 B.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C.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 D.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哲学 2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 C ) A.二者是互不相关的 B.二者是绝对对立的 C.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D.后者是前者的形式,前者是后者的内容 21.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 B ) A.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C.机器思维最终将超过人类思维 D.对人

11、脑机能的认识已经完成 22.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 B ) A.庸俗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23.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D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4.人类认识的能动性是指( A ) A.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 B.能动地改造客观规律 C.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 D.自由地改造社会规律 25.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 C ) A.摆脱客观世界的制约 B.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 C.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辨析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

12、(错误) (1)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观点。 (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3)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错误)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违背客观规

13、律必然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否认客观规律的唯意志论;又反对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械论或宿命论。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正确) 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观念的产生及其本质时所说的一句话。这一论断表明: (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 (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人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