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49249977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5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五四制(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张涛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是15dmB一页纸的厚度是90mmC一块橡皮从课桌调到地上的时间约为5s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2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海上出现海市蜃楼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小孔成像4图中所示的几种测量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哪个?( )

2、ABCD5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快C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D用超声波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7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8下列四幅图片中的做法不能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是(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

3、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9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反射各种色光D太阳穿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这是由于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是圆形的10“十一”假期,小英随爸妈外出旅行,途中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 )A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B妈妈坐在我的身边不动,说明妈妈相对于我是静止的C

4、我看到速度表的示数是80km/hD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不变,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1小明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7.50cm、7.51cm、7.53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A7.50cmB7.51cmC7.52cmD7.53cm12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1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水中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云和鱼都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由

5、光的反射形成的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1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do(1)”音阶的瓶子是( )ABCD15一列长20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1800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72km/h,火车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是( )A9minB90sC100sD10min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6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金属片的长度为_,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17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

6、“你没动”是选定了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为参照物18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_,“高”是指_19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_(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_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贸然独自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20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_不同颜色的光,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_混合而成的2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m;若被测者

7、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则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_;乙是_2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你能从图象中发现的信息有:_;_24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12s收到回波信号,则该处海水深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25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字是_色,只用绿光照射时,字是_色26声现象和光现象学习结束后,小明回忆

8、梳理了有关“声波”和“光波”的知识,列出了如下的比较表,其中说法错误的是_(只填序号)波的种类声波光波传播速度声波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传播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光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应用举例超声波用于清洗钟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27一束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给出了反射线,请画出入射线和大致折射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28请在图中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29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h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如图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

9、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30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光源、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直尺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重要测量器材是:_(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将纸板E、F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的(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若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了_(4)多测量出几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3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

10、、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3)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_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的目的是_(4)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再拿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说是采用科学方法是_(5)若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11、,都不能使它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32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1)它告诉汽车驾驶员,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_如果这时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车_(“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2)该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需要多少分钟到达收费站?33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措施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时间,每位司机都有一个反应时间如果一位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0.4s,当他驾驶的汽车以4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而采取紧急制动刹车动作后,汽车继续向前滑行了大约5s后停止,汽车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假如司机发现的情况是你正欲横穿马路,

12、则你应在距离汽车至少多少米的位置开始横穿才能保证安全通过?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诸由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制)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张涛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是15dmB一页纸的厚度是90mmC一块橡皮从课桌调到地上的时间约为5s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参照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

13、,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5cm=1.75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m=0.075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般桌子的高度在80cm左右,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2m/s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

14、主要是依据(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考点】音色【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特点,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A海上出现海市蜃楼B日食、月食的形成C影子的形成D小孔成像【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A海上出

15、现海市蜃楼,是利用光的折射的原理,故A符合题意;B日食、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正确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4图中所示的几种测量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哪个?( )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实验题【分析】正确使用刻度尺要牢记以下几点:(1)观察零刻线,认清量

16、程和分度值(2)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3)零刻线磨损时,要从其他刻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解答】解:A、刻度尺左边的零刻线(或其他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故A错误;B、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故B错误;C、刻度尺未放正,故C错误;D、当零刻线有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A选项的零刻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很容易被忽视,从而造成错选5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考点】光源【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在生活

17、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解答】解: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发光的霓虹灯是人造光源,霓虹灯不发光的时候,不是光源,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符合题意故选CD【点评】生活中的光源有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我们只要区分开来,在学习是从生活中多去观察总结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快C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D用超声波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1)声音是由物体

18、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次是气体;(3)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4)声音即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生,但若是发声频率不在人耳的范围内,人是不能能听到声音的,故A错误;B、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故B错误;C、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超声波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噪声的监测和声音的利用,是一道综合题7舞蹈

19、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解: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A错误;B、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演

20、员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虚像的真正含义,并做到灵活运用8下列四幅图片中的做法不能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是(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声现象【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解答】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

21、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声音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并能结合实例进行辨析,是本题考查的重点9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22、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反射各种色光D太阳穿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这是由于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是圆形的【考点】物体的颜色;光直线传播的应用;漫反射【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2)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4)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扬州瘦西湖内宋代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

23、所有的色光故A不正确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不正确C、白色的屏幕可以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各种色光故C正确D、沿直线传播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留下圆形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不是由于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是圆形的缘故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察了物体的颜色、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等,综合性比较强,但是一道基础题10“十一”假期,小英随爸妈外出旅行,途中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 )A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B妈妈坐在我的身边不

24、动,说明妈妈相对于我是静止的C我看到速度表的示数是80km/hD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不变,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运动和力【分析】(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则说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图中的“80”是指车速为80km/h;(3)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解答】解:A、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相对于汽车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说树木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我为参照物,妈妈相对于我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妈妈

25、相对于我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此时速度表的示数为80km/h,故C不符合题意;D、匀速直线运动是车速一直不变,并且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十分钟车速不变,不能说明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车速的认识、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等,基础性题目11小明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7.50cm、7.51cm、7.53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A7.50cmB7.51cmC7.52cmD7.53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记录结果还要与与原数据保留相同的

26、小数位数【解答】解:测量长度最终的记录结果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故记录结果为L=7.51cm;故选B【点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如果结果不能整除,最终结果要与测量数值的有效数字相同12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看见的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线,而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解答】解:在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是因为

27、光一部分反射到空气中,一部分折射入水中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1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水中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云和鱼都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就会改变传播方向,称为光的反射;(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解:(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

28、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2)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区分,抓住二者传播的介质不同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光学基础题1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do(1)”音阶的瓶子是( )ABCD【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

29、越大,音调越高相同条件下,体积大,质量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解答】解:当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子与水柱越难振动,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低,故“do(1)”“re(2)”“mi(3)”“fa(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D、A、B、C因此对应“do(1)”音阶的瓶子是D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15一列长20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1800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72km/h,火车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是( )A9minB9

30、0sC100sD10min【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火车要完全通过隧道需要行驶的路程是隧道长加火车长;知道火车经过的路程和速度,即可根据速度公式变形求出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解答】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是:s=s隧道+s车=1800m+200m=2000m,火车行驶的速度:v=72km/h=20m/s,由v=得火车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t=100s故选C【点评】关键是要分清列车完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和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是不同的,列车完全在隧道内时行驶的路程=隧道长列车长,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隧道长+列车长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

31、,满分33分)16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金属片的长度为2.80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解答】解: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5.50cm对齐,右端与8.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30cm5.50cm=

32、2.80cm故答案为:2.80cm;1mm【点评】刻度尺是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特别是物理实验中测量结果一定要有估读值17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汽车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地面为参照物【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司机和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相对司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

33、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2)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乘客和汽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车是运动的故答案为:汽车;地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8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音调,“高”是指响度【考点】音调;响度【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

34、男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慢,发出的音调低;放声高歌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大,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答案为:音调;响度【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19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能贸然独自下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解答】解: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答案为:浅;折射【点评】此题考查光的折

35、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0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不同颜色的光,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考点】光的色散【专题】定性思想;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是复色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答案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的了解和掌握,

36、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2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7m;若被测者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则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4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4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4m+3m=7m若被测者向前移动了一段距

37、离时,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则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故答案为:7:不变【点评】当人走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但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感觉像变大这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容易出现错误2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乙是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简答题;比较思想【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运动快;二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解答】解:由图甲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38、由图乙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故答案为 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这两种比较方法都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比较它们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这也正是我们后来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的原因2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你能从图象中发现的信息有:两个同学在04s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4s内,甲同学的运动速度小于乙同学的速度

39、【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由图象可知,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可知两人完成240m时所需要的时间,则可知两人的速度快慢关系【解答】解:据图象可知:两个同学在04s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据v=可知,在04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路程短,甲同学的运动速度小于乙同学的速度;故答案为:两个同学在04s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4s内,甲同学的运动速度小于乙同学的速度【点评】本题是开放性题,符合答案的信息很多,如:速度的大小、两人的距离等,做这种题应用所学知识大胆去分析解答,但要注意尽量选常见问题作答24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1

40、2s收到回波信号,则该处海水深9000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12s=6s,由v=可得,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6s=9000m;(2)月球上是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

41、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故答案为:9000;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5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字是红色,只用绿光照射时,字是黑色【考点】物体的颜色【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物体没有反射光线或反射光线没有进入我们的眼中,我们看到它就是黑色的【解答】解: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这个红字字只能反射红光,不能反射绿光,所以在暗室里用

42、红光照射红字,红字能反射红光,此时红字看起来是红色的,白纸也是红色的用绿光照射红字,绿光被吸收,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看到它就是黑色的故答案为:红;黑【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26声现象和光现象学习结束后,小明回忆梳理了有关“声波”和“光波”的知识,列出了如下的比较表,其中说法错误的是(只填序号)波的种类声波光波传播速度声波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传播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光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应用举例超声波用于清洗钟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传播

43、速度与光年【专题】应用题;声与光【分析】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对于其应用,可以用来清洗精密仪器,击碎结石等光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所有的电磁波在传播速度、传播介质方面都是相同的:其传播不需要介质,但在透明介质中也可以传播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解答】解:在声波这一栏目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这一理论,可以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密仪器这些描述都是正确的对于声波的传播,描述不正确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在固体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所以错误由于

44、光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可以将光波和电磁波这两个栏目中,并做一栏进行研究关于其传播,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3108m/s利用激光的方向性好,可以用于激光准直,来指导掘进方向在光波中,认为其传播不需要介质都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对于声波与光波在传播及应用进行了考查,两者在过程中既有相同的方面:都以波得形式传播;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速度不同,光速远大于声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解决此题,在把握关于两者传播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认真审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27一束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给出了反射线,请画出入射线和大致折射线并标出入射角

45、的大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法线,再画出入射光线根据作出的入射光线,由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解答】解:先过反射点垂直界面画出法线,在法线左侧向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9045=45,所以入射角等于45

46、;在法线右侧的水中从O点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45,如图所示:【点评】特别强调不仅要会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由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且要会根据反射或折射画出入射光线28请在图中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作出法线,确定光是从空气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空气,确定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最后确定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解答】解:光先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会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会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47、【点评】画光的折射光路图应首先明确在介质转换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情况,确定光线是远离还是靠近法线,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29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h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如图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简答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分析】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60km/h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解答】答:由于该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7分钟所通过的路程60km/h40km/h,所以

48、被罚款【点评】本题是一道创新题,通过漫画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速度物理意义的理解,是一道好题30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光源、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直尺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重要测量器材是:量角器(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将纸板E、F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若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多测量出几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

49、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验证光的反射定律,需要用到光源、平面镜、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2)只有硬纸板和平面镜垂直,才能保证法线和平面镜垂直;光路是可逆的;若沿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3)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为了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实验中需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解:(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需要测量反

50、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由题意知,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量角器;(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当光贴着纸板F沿B0射到O点,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说明反射光路是可逆的;(3)把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多测量出几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故答案为:(1)量角器;(2)垂直;可逆;(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点评】本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51、及其探究的方法3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3)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白纸上不出现蜡烛的像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的目的是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4)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再拿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

52、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说是采用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5)若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使它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等效替代法;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哪一侧观察;(2)实验中刻度尺的用途是可以测量物体和像与平面镜的距离;(3)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可判断棋子的像能不能成在白纸上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

53、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4)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5)当透明的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时,蜡烛的像偏向水平桌面的上方,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解答】解:(1)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3)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

54、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明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4)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再拿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说是采用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5)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和桌

55、面没有垂直放置故答案为:(1)A;(2)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3)白纸上不出现蜡烛的像;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4)等效替代法;(5)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32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1)它告诉汽车驾驶员,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40km/h如果这时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车没有(“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2)该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需要多少分钟到达收费站?【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

56、)圆形标志牌是限速的标志,表示车辆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标志牌上速度值,标志牌上速度的单位是km/h;将10m/s换算成km/h,然后和标志牌上的最大速度进行比较,得出结论(2)方形标志牌上的数据表示该地距离收费站还有2km的距离,根据公式v=求出汽车到达收费站的时间【解答】解:(1)圆形标志牌上的40,表示在该段路程中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这时车的速度v=10m/s=103.6km/h=36km/h,没有超过所限制的最大速度,没有违反交通规则(2)由方形标志牌可知,此处距离收费站还有2km,若该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到达收费站的时间:t=200s3.33min答:(1)

57、40km/h;没有(2)该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大约需要3.33min到达收费站【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交通标志牌的含义、速度的有关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一道好题33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措施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时间,每位司机都有一个反应时间如果一位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0.4s,当他驾驶的汽车以4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而采取紧急制动刹车动作后,汽车继续向前滑行了大约5s后停止,汽车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假如司机发现的情况是你正欲横穿马路,则你应在距离汽车至少多少米的位置开始横穿才能保证安全通过?【考点】

58、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知道汽车行驶的速度和反应时间,根据v=可得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2)知道汽车继续向前滑行的时间和平均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继续向前滑行的距离;(3)横穿公路时的距离应大于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之和【解答】解:(1)由v=可得,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vt=40m/s0.4s=16m;(2)汽车继续向前滑行的距离:s=vt=10m/s5s=50m;(3)保证安全通过公路时,距离汽车的距离:s=s+s=16m+50m=66m答:应在距离汽车至少66m的位置开始横穿才能保证安全通过【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人横穿公路时距车的路程等于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加上司机紧急刹车后汽车运行的距离是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