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硕士毕业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9235776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硕士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硕士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硕士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硕士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硕士毕业论文(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分类号 密级 UDC 学 位 论 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者姓名:指导教师: 副教授 黑龙江大学申请学位级别:硕 士学科类别:专业学位学科专业名称:软件工程论文提交日期: 2010年10月论文答辩日期:2010年 12 月 学位授予日期:年 月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东 北 大 学2010年 12 月A Thesi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By Supervisor: Professor Jin Y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December 2010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

2、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本人为获得其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 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完全了解东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同意东北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交流。作者和导师同意网上交流的时间为作者获得学位后:半年 一年 一年半 两年 学位论文作者

3、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I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员工信息管理是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部分,面对大量的人事信息,采用人工处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和物力,并且数据的准确性低。因此,开发一个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变得十分重要,这正是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本文所阐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B/S模式高效地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可进行多条件查询、更新、密码设置、工资和奖金的统计发放等功能。提升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满足了现代企业管

4、理的需要。Spring是当今最主流的服务层框架,它的使用实现了应用程序的n层结构,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各模块之间的耦合,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和可维护性,选用的Struts2作为系统的表示层框架,在数据持久层方面则使用了Hibernate3.2,采用JPA对Hibernate进行配置。此外,在表示层不仅使用了Struts和JSP,还用到了DWR和ExtJs这两大AJAX技术。使用AJAX技术不仅可以使界面美观,操作更具人性化,异步交互还能减轻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负担。关键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互联网;Java EE;SSH;Aja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Abs

5、tract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computers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use computer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Employ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ac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ers

6、onnel information, using manpower to tackle the waste of time, but also a waste of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the low accuracy of the data. Therefore, developing a user-friendly, easy to opera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oftware to automate processing becomes important, this is the purpose

7、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browser / server model to achieve efficien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various functions can be multi-criteria query, update, password settings, salaries and bonuses of statistical dist

8、ribution functions. L of the business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full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needs. Spring is the most mainstream of the service layer framework that enabl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se of n-layer structure, the largest reduction in the degree of coupling between the var

9、ious modules to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maintainability, as the system chosen Struts2 The presentation layer framework, the data persistence layer side using Hibernate3.2, using JPA for Hibernate configuration. In addition, the presentation layer only uses the Struts and J

10、SP, has also used the DWR and the ExtJs these two AJAX. The use of AJAX technology not only makes beautiful interface, operation is more humane, a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 can reduce the burden on the server.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the Internet Java EE SSH Ajax目录独创性声明I摘 要II

11、AbstractIII第一章 引言.11.1课题背景11.2目的和意义11.3系统设计思想21.4系统开发环境2第二章 可行性分析32.1业务流程图32.2经济可行性82.3技术可行性92.4法律可行性92.5运行可行性102.6本章小结10第三章 需求分析113.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情况113.1.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概念113.1.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113.1.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123.2 总体目标133.3 具体目标133.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133.4.1 数据流图构建133.5本章小结17第四章 总体设计184.1系统模块总体设计184.2数

12、据库设计194.2.1 数据库设计概述194.2.2 数据分析204.2.3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204.3系统接口设计264.4本章小结27第五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285.1系统运行平台设置的设计与实285.2系统主页设计的设计与实285.3人事资料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295.3.1 人事资料查询315.3.2 人事资料录入325.3.3 人事资料删除335.3.4 人事资料修改345.4角色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345.4.1 新建角色365.4.2 角色删除375.4.3 角色修改385.5工资查询功能的设计与实385.6本章小结40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416.1软件测试416.2测试的基本概

13、念416.2.1 测试的目的416.2.2 测试用例416.2.3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416.2.4 测试步骤426.2.5 本系统测试426.3本章小结46结 论47致 谢48参考文献49VI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章 引 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尤其作为理工院校,更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

14、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是不可估量和替代的。在目前的高效管理中应该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的长处,实现信息化管理、无纸化办公。1.1 课题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发展、壮大、成熟。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单元,企业发展的越好,经济进步就越快。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员的增多,每年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也会不断地增加,这一问题不仅耗费企业大量的资金,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当企业规模较小时,人力尚且比较容易完成信息管理,但随着企业规模增大,人员增多,老式的纸质管理方法就会出现许多弊端,比如说:保存困难、不易查询、耗费大量人力却仍然工作

15、效率低下,工作出错率增高等,这种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时的计算机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同时大型企业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第一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如今大多数公司普遍使用的是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界面友好,支持多平台,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出现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司的各种资源的实际情况是各不相

16、同的,一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能适用于所有公司,一个可以安全的、规范的、自动化的、适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发展是比不可少的。1.2 目的和意义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网站能树立企业形象。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特别是对于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站,员工可通过网站侧面的了解企业形象及企业实力,因此,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网站能够极大的提升企业在员工心中的整体形象。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网站能减轻部门负担。许多人知道,一个公司的所有和员工有关的运作,包括加薪,出差,请假,人员的调动,离任等等都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完成,如果是一家拥有上千人的大型企业,这个工作量是相当

17、惊人的。因此本系统的开发,大大缓解了该部门的工作压力,也避免了以前人工作业的错误几率。1.3 系统设计思想一个方便用户使用的软件应该具备软件体积小,操作界面友好,基本功能稳定,运行速度较快,通过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结合开发出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以便方便快捷清晰的进行数据传输,和简易通讯功能。实用性:系统以用户需求为目标,以方便用户为原则。根据用户实际的需求情况,充分考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尽量全面的做好需求分析,以减少日后更新软件的次数。可靠性:一个实用的系统同时必须是可靠的,本设计通过合理而先进的网络设计以及软、硬件的优化选型,可保证系统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安全性:在设计中,将充

18、分利用网络软、硬件提供的各种安全措施,既可以保证用户共享资源,同时也可保证关键数据的安全性。采用标准技术:本系统的所有设计遵循国际上现行的标准进行,以提高系统的开放性。可维护性:系统的设计要求方便维护,包括硬件的维护,软件的维护(更可扩展性及灵活性:系统的设计以方便未来业务的扩展和系统扩充为目标,系统要求能够方便的升级,充分保护系统的投资。智能性: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智能性,在使用系统一段时间后,系统可以适应于任何局域网。 1.4 系统开发环境本系统采用B/S结构,前台开发工具为MyEclipse 8.5,后台数据库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软件要求:操

19、作系统为Windows 2003或Windows XP,Mozilla Firefox 3.5 或更高版本,硬件要求:Pentium 4 2.4 MHz或更快,512 MB RAM或更高。- 2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 可行性分析第二章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Analysis) 也称可行性研究,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可行性研究的目地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否解决。2.1业务流程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具体情况

20、,业务可分为六类,第一类是基本信息业务,主要负责对企业所有基本信息的管理,如:员工信息、招聘信息、员工考勤信息、员工考核信息等;第二类是招聘业务,主要负责对企业招聘信息及应聘人员信息的管理;第三类是培训业务,主要负责对企业部门员工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及信息的发布;第四类是工资核算业务,主要负责对员工的工资进行核算,使其与员工的绩效挂钩;第五类是考勤业务,是对员工考勤信息的管理;第六类是绩效考核业务,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的考核信息的管理。1基本信息业务流程:用户登录系统后,系统根据用户的权限,列出该用户可用的系统功能,如员工信息管理,调岗调职,奖罚记录,员工福利等,可对其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或查询。基

21、本信息业务流程,如图2-1所示。2招聘业务流程:首先,各部门经理通过报告通知人力资源部门职位空缺情况,然后人力资源招聘人员和经理审阅职务和资格要求,如果审核通过,则制定招聘计划,否则将原因反馈给该部门经理。招聘业务流程,如图2-2所示。图2-1基本信息业务流程图 Fig2-1Basic information about business flow diagram图2-2招聘业务流程图Fig2-2 Recruitment business flow diagram3培训业务流程: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或部门经理提出培训请求,制定培训计划,制定计划的同时,要确定培训的课程和讲师。然

22、后,执行该计划,当培训结束时对受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录入系统。最后要将培训的结果保存起来,作为日后培训的参考。培训业务流程,如图2-3所示。图2-3培训业务流程图Fig 2-3 Training business flow diagram4工资核算业务流程:首先读取员工的信息,判断员工状态不为“离职”,取出员工的基本工资,然后顺序读取员工的奖惩信息、福利信息、保险信息,计算出员工的总工资,再根据总工资确定税率,最后算出员工的实际工资,并保存。工资核算业务流程,如图2-4所示。5考勤业务流程:首先读取员工信息,判断员工当日是否有班,如果有班,判断是否有打卡记录,如果没有打卡记录,判断

23、员工是否请假,是否调休,是否出差,如果都没有,说明员工缺勤。考勤业务流程,如图2-5所示。6绩效考核业务流程:首先读取考核方案,获得该方案的所有考核标准,读取员工在该方案所有标准上的分数,然后计算总分,根据总分评定员工考核等级。绩效考核流程,如图2-6所示。图2-4工资核算业务流程图Fig 2-4 Payroll accounting business process diagrams图2-5考勤业务流程图Fig 2-5 Attendance business flow diagram图2-6绩效考核业务流程图Fig 2-6 Performance appraisal business flo

24、w diagram该系统的目标确定后,可以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四个方面对能否实现新系统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2.2经济可行性系统的经济可行性指的是对组织的经济状况和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对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进行估算,对系统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进行估计。运行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支持费用需要2万元,但软件开发费用估计6.7万元,但系统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为节省支出约10万元,假设该软件可以使用5年。而一次性支出25万元,再假定投资费用存入银行的利息按5%计算。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系统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具体的分析:系统初期投资系统初期投资,如表2-1所示。表2-1人力资

25、源管理系统初期投资Fig 2-1 The initial investm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序号项目人工(人日)单价(元)合计(元)1需求分析203006,0002总体设计303009,0003人事资料管理子系统详细设计203006,0004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详细设计103003,0005工资管理子系统详细设计53001,5006考勤管理子系统详细设计103003,0007绩效考核子系统详细设计203006,0008系统维护子系统详细设计53001,5009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103003,00010编码实现5030015,00011单体

26、测试203006,00012系统集成测试203006,00013说明手册编制103001,00014合计67,000货币的时间价值系统货币时间价值,如表2-2所示。表2-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货币时间价值Fig 2-2 The time value of money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年份将来值(万)(1+i)n现在值(万)累计的现在值(万)151.054.7624.762251.10254.5359.297351.15764.31913.616451.21554.11417.730551.27633.91821.648投资回收期引入进销存系统

27、一年后,可以节省4.762万元,比最初投资还少1.94万元。但第三年可以节省4.535万元。即:1+(6.7-4.762)/4.535=1.428(年)纯收入21.648-6.7=14.948(万元)经过以上分析,此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经济上的开发是可行的。2.3技术可行性根据该系统目标来衡量所需的技术是否具备,一般可从硬软件的性能要求、环境条件、操作人员水平和数量等方面去考虑和分析。本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SSJ整合框架编写。Struts2.0是以MVC模式为基础,控制反转为核心的Java Web应用框架,使用它不仅可以实现WEB应用程序的分层,还可以大大提高用户请求的处理效率,从而降低了表示层开

28、发的工作量;Spring2.5是以MVC模式为基础,依赖注入为核心的Java应用框架,它利用Java的反射机制,将系统各层无缝的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系统各模块和各层次的解藕,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JPA是Sun公司提出的一个ORM标准,由于市场上主流的ORM框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公司都按自己的标准编写ORM的配置方式,这样,在开发应用软件时,用户要学习各种ORM框架的配置方式,并且当现用ORM框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切换ORM框架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这时JPA标准应运而生,只要ORM框架的生产商遵循该标准,用户软件就可以以很小的代价切换ORM框架,并不用学习新框架复杂的配置方式就可以将

29、它整合到系统中。本系统JPA的ORM框架将使用Hibernate3.2实现,它具有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数据缓存能力和并发处理能力,可以提高持久层的运行效率和开发效率。在表示层,本系统将使用JSP页面技术和ExtJs2.2、DWR3这两大AJAX技术。JSP与Java Servlet一样,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通常返回该客户端的就是一个HTML文本,因此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能浏览。ExtJs2.2是当今主流的AJAX技术之一,它可以提供如同桌面应用程序的外观,能大大提高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一个美观,方便的操作界面。DWR则可以提高浏览器与服务器的异步交互能力,在用户浏览器上只使用简单的JavaSc

30、ript就可以调用复杂的服务器端代码。使用AJAX技术不仅可以使界面美观,操作更具人性化,异步交互方式还能减轻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负担。此外,本系统将使用SQL Server 2005作为应用程序的数据库,它具有良好的并发处理和事务处理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2.4法律可行性此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本人自主开发的管理系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系统,开发这个系统不同于开发普通的系统软件,即该系统不同于原来已有的现代化的系统,不存在侵权等问题,本系统开发不会侵犯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不违反国家法律,因此具有法律可行性。2.5运行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是指系统对组织机构的影响,现有人员和机构、设施、环境

31、等对系统的适应性以及进行人员培训的补充计划可行性。从新系统使用难易程度上来看,新系统使用起来并不复杂,界面设计亲切,容易使用,通过接触了解到公司的员工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多数员工平时都有过使用电脑的经历,学习该系统的使用应该不会困难。该系统的实施对公司的组织机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今后的维护过程中,领导者可在店面里挑选或培养一、两名对计算机知识比较了解的员工深入学习该系统,系统的开发人员也会在系统实施后的半年时间内不计酬的随时解决系统出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经过上述论述分析,新系统的实施非常可行。2.6本章小结通过对本系统的开发,让我对一个系统开发前所需要做的准备有了一些详细的了解,在一个系统

32、的开发前需要做大量的需求分析,分析本系统是否适合开发,有经济上、运行上、技术上是否可行。- 10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 需求分析第三章 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工作是软件生存周期中重要的一步。只有通过需求分析才能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上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从而奠定软件开发的基础。软件需求分析工作也是一个不断认识和逐步细化的过程。该过程将软件调研阶段的需求资料进行分析和设计,使软件范围逐步细化到详细定义的程度,并分析出各种不同的软件元素,然后为这些元素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本章将从不同角度的需求分析问题,讲述软件需求类型,分析过程,并部分给出了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本文档是为了确

33、切地表达出系统的每项需求,并作为设计的基础,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并为软件的功能测试提供测试依据。3.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情况3.1.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过定义,其中拍德瑞、德斯勒、诺伊及国内学者余凯成等人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定义为:收集、处理、存储和发布信息以支持决策、协调、控制、分析及可视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关组件的集成系统。而舍小曼等人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IS,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定义为:“提供现实和准确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和决策的目的。在这种意义上,它已经超

34、越了简单的存储和更正信息,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诸如编制报告、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战略计划、职业生涯和晋升计划,以及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及实践等领域”。本文所界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主要是指组织或社会团体运用系统学理论方法,运用现代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来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系统化、流程化的设计、管理、控制和评价,以提高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更有效的服务于组织或团体目标。它不仅需要计算机及网络等硬件的支持,更需要HRMS软件及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辅佐。 3.1.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随着人

35、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为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视角上是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使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在管理模式上多为“主动开发型”的策略式和预见性管理;在管理重心上是以人为中心;在管理形态上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在管理方式上采取人性化管理;在管理策略上不仅注重近期和当前事宜的处理,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注重对未来的预测和规划,属于战术与战略相结合的管理;在管理技术上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使其更加科学和规范;在管理层次上管理部门直接参与组织计划与决策。可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远远超出了传

36、统的人事管理范畴,而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需要借助和发挥现代信息和技术手段,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益。第一代,薪资计算系统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用手工来计算和发放薪资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实就是薪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用户非常少,而且那种系统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自动计算薪资的工具。第二代,薪资/人事管理系统时代。第二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二代薪资管理系统基本上

37、解决了第一代系统的主要问题,开始纪录员工的其他基本信息包括薪资的历史数据,此外,它的报表生成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也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这个时代的管理系统以薪资处理为主,并兼具了一部分人事信息管理的功能。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第一次革命性变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企业管理理论,特别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竞争优势中的关键性作用,另外随着IT技术的发展,把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也变为可能。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如薪资福利、招聘、个人职业

38、生涯的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岗位描述、个人信息和历史资料)统一管理起来,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友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第四代,E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或EHRMS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第二次革命性变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由于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的普及,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学习与发展成为企业与员工个人的永远的主题,而IT技术为这一主题给出的答案就是E-LEARNING。为了快速响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求与变化,

39、WEB使人力资源部门与企业的内部员工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距离成为0,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E化。E化HRMS除了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所有特征外,还可以实现员工或潜在员工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互动和零距离。 3.1.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从而建立起信息化、职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为了将信息技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类。所谓定性的工作主要是指管理制度的制定、业务流程的设计、员工沟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等,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创造性,需要经过深入的主观思考与判断才能完成。所谓定量的工作主要是指根据既定制度与流程完成对客观事务

40、的处理,比如根据薪资制度计算本月员工工资等,这类工作的特点一般较为具体,但又是需要日常处理的重复性工作,往往占据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是作为工具来应用,它可以用来处理几乎所有定量的问题,比如人事信息管理、员工考勤、薪资计算等等,较之手工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例行性工作占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时间的比例,无疑极大地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从而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战略层次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是许多单位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首要目的。一套合理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还将为管理者带来另外一个好处由于数据库完整地记录了单位所有员工的人事、考勤、绩效、培训、薪资、福

41、利等各方面信息,系统将能快捷、方便地获得各种统计分析报告,为单位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人力资源信息支持。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部门之外的其他管理人员及员工提供各种形式的自助服务,比如单位重要领导可以在网上查看单位人力资源的配置、重要员工的状况、人力资源成本的分析、员工绩效等。自助服务的提供,使得管理从以前的相对封闭变得开放,滞后管理变成超前管理,使得单位全体人员都能参与到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中来,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全面人力资源管理。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基于信息的决策支持,在某种意义上实现全面人力资源管理。3.2 总

42、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实现该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科学管理。内勤微机操作员输入和修改员工的基本信息,当该单位产生人力资源变动时,操作员根据主管领导的指示可以进行方便快捷的修改。内勤员根据对员工的培训情况及职称评定情况进行录入,方便统计和查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管理上达到数据快速准确及时可靠地传输,同时节省人力和时间,不但实现数据的共享,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员工的各种情况,以此达到综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3.3 具体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需求,该系统完成如下具体功能:1) 完成数据的编辑功能。包括对所需数据的输入、修改、工作,按需要对给定数据送入到指定的文件中,并可实现随时修改

43、的功能。2) 完成数据的查询功能,它主要是实现对指定的数据或各种情况能按不同条件查询到,并显示给用户查看,用户可随时查询任何需要的信息。3) 完成数据的计算功能。完成对员工工资的计算功能,并对员工的工资进行统计存档。3.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过程是整个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分析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个系统功能的完善性以及稳定性。在该阶段需求分析人员需要确定整个产品的功能要求,并且将现实事务抽象成对象。 3.4.1 数据流图构建数据流图(date flow diagram , DFD),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

44、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数据流图是从数据的角度来描述一个系统,数据流图适合于宏观地分析一个组织业务概况。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3-1所示。图3-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Fig 3-1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top level data flow diagrams2合法性检查二层数据流图,如图3-2所示。图3-2合法性检查的二层数据流图Fig 3-2 Check data flow diagrams on the second floor3权限分析二层数据流图,如图3-3所示。图3-3权限分析二层数据流图

45、Fig 3-3 Analysis of data flow diagrams on the second floor4事务处理二层数据流图,如图3-4所示。5员工信息数据处理的三层数据流图,如图3-5所示。图3-4事务处理的二层数据流图Fig 3-4 The transaction data flow diagrams on the second floor图3-5员工信息数据处理的三层数据流图Fig 3-5 Employee in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 of three layers of data flow diagrams6工资核算的数据流图,如图3-6所示。

46、在此系统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数据流,它们不依赖用户的操作而执行,而是依赖于时间,也就是说,时间一到它们就会自动启动执行,这些事件称为计划任务。工资核算就是典型的计划任务,它们在月末的深夜里自动启动执行,对员工的工资进行汇总计算。此外本系统中的计划任务还有员工考勤和员工考核等。图3-6工资核算的数据流图Fig 3-6 Payroll accounting data flow diagrams7绩效考核的数据流图,如图3-7所示。图3-7绩效考核的数据流图Fig 3-7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ata flow diagram3.5本章小结本章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

47、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据此确定了系统所需要的功能,提供了系统数据流图,并根据数据流图给出了系统主要的数据字典,然后数据字典的构建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17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4章 总体设计第四章 总体设计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主要目标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了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物理(技术)方案,为下一阶段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应符合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4.1系统模块总体设计结构化设计技术的核心是模块分解设计,模块是系统功能结构图的主要元素。其设计思想是,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先给出总的

48、模块功能,再逐层分解,使其分为多个大小适当,功能明确,具有一定独立性且容易实现的模块,从而把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转变成为多个简单模块的设计。在本系统中,采用了模块结构化设计方法,根据数据流图,按层次划分各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功能,且每个模块具有单入口单出口。本系统一共分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虽然在表面上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对数据库的访问上是紧密相连的,各个模块访问的是同一个数据库,只是所访问的表不同而已。每个模块的功能都是按照在调研中搜集的资料进行编排制作的。依据上述功能的分析,系统中模块分别为:人事资料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工资管理模块、考勤管理模块、绩效考核模块、系统维护模块。各

49、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1人事资料管理模块:人事资料管理模块是管理员工和企业基本信息的模块,如员工信息、部门信息、员工福利、企业可用福利的管理等。2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对应,用于企业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相关的功能。3工资管理模块:工资管理模块是对员工工资进行管理的模块,系统可根据员工的福利、奖惩情况、保险等信息计算员工工资。4考勤管理模块:考勤管理模块是对员工日常考勤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的模块,如班次管理、员工排班、打卡记录、请假、考勤管理等。5绩效考核模块:是对员工各方面工作情况的考核系统,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工作热情等,对员工考核的模块,管理人员可根据

50、员工的考核情况对员工进行奖励、惩罚、晋升、涨薪、辞退等。6系统维护模块:系统维护是对系统用户和系统角色信息进行维护和对系统相关参数进行配置的模块。系统功能图如图4-1所示。人事资料管理考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工资管理所得税率工资查询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技能招聘计划应聘人员培训需求福利定义保险定义部门定义岗位设置员工资料管理调岗调职员工福利管理奖励记录管理培训记录管理惩罚记录管理员工帐号管理人事数据定义保险标准管理投诉记录管理系统维护系统参数设置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字典管理修改密码员工排班打卡记录管理发卡补卡出差记录管理调休记录管理请假记录管理员工关注班次管理绩效考核员工考核记分管理考核方案考核标准

51、图4-1系统功能图Fig 4-1 business function chart4.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在给定的DBMS、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下,如何表达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换为有效的数据库结构,构成较好的数据库模式,这个过程称为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可分为两大阶段:数据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数据库系统的实施、运行与维护阶段。 4.2.1 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设计是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中的核心技术,具体的说,数据库设计是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这个问题是我们在进行软件开发时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

52、设计应该和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也就是说,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把结构(数据)设计和行为(处理)设计密切结合起来。由于信息结构复杂,应用环境多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数据库设计主要采用手工试凑法。使用这种方法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数据库设计成为一种技艺而不是工程技术,缺乏科学理论和工程方法的支持,软件的质量难以保证,常常是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又不同程度地发现了各种问题,增加了系统维护的代价。十余年来,人们努力探索,提出了各种设计准则和规程,都属于规范设计法。 4.2.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过程同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密切相关,需要确定、编制、组织、筛选应用程序所使用的信息。它以一种能够

53、分析和分类的方式来捕获用户的所有信息,这使得某一模型可以直接转化成数据库结构。我们使用一种信息建模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实体、关系、属性三种基本对象来定义信息。实体是需要维护和使用的相关特性的集合体;属性是实体的特性或特征;关系是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为实体记录(实例)之间的联系和交互作用方式建立了模型。要确定实体和关系的性质,用户必须确定单个实体和他们相关的属性。为每个对象定义一个完整的与商业相关的描述以及他单独使用的要求,这也包括确定此实体是否使用应用程序的永久需求,每种关系的基本定义使用了商业定义和与关系相连接的需求。在为实体确定相关的属性过程中,也需要确定此实体的主键和索引,并且要确定在每

54、个实体中怎样组织这些属性,确定属性的数据类型和它是否为空值。在高层次的描述过程中,还可以确定所有扩展属性信息,包括长度、格式、编辑风格、校验规则和初始值。单独实体的属性被组织起来,用户就能够开始以某一种组织方式来给实体分类。用户必须通过关系,来为实体分组的方式确定分类模式,这是抽象化的初始层,或者说是通过隐藏模糊的信息来提高对分析的理解,通过将数据分类成组,就产生了相关分组的不同类型,这样,更加易于观察和分析。 4.2.3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在设计数据库时,应考虑以下事项:1. 数据库用途及该用途将如何影响设计,应创建符合用途的数据库计划。2. 数据库规范化规则,防止数据库设计中出现错误。3.

55、对数据完整性的保护。4. 数据库和用户权限的安全要求。5. 应用程序的性能需求,设计数据库时必须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中能够提高性能的功能。对于性能而言,在数据库大小和硬件配置之间权衡也是很重要的。数据库部分实体的E-R图,如图4-2所示。图4-2数据库E-R图Fig 4-2 Database e-r diagram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本系统的数据库命名为:HRMS数据库,存储所有的数据信息及其储过程。 HRMS数据库中部分信息表如表4-1至4-16所示。表4-1users(用户信息表)序号英文名中文名类型长度(字符)1id标识Varchar302u

56、ser_name用户名称Varchar303password用户密码Varchar304employee_id员工标识Varchar305role_id角色标识Varchar306disabled信用标记tinyInt表4-2roles(角色表)序号英文名中文名类型长度(字符)1id标识Varchar302name角色名称Varchar303discribes说明Varchar2004disabled停用标记tinyInt表4-3employee(员工信息表)序号英文名中文名类型长度(字符)1id标识Varchar302idcard身份证号Varchar183birthdate出生日期Date

57、Time4email电子邮箱Varchar405emp_no员工编号Varchar206gender性别Varchar47home_address住址Varchar409name姓名Varchar1510phone电话Varchar1511photo相片Varchar5012professional专业Varchar40续表 4-313wages工资Money14degree学位Varchar2015department_id部门标识Varchar3016emp_status_dd_id员工状态标识Varchar3017hiring_source_dd_id员工来源标识Varchar3018j

58、ob_id岗位标识Varchar3019job_group_dd_id分组标识Varchar3020marriage_status婚姻状态Varchar2021nationality民族Varchar2022policyFace政治面目Varchar2023worktime_id班次Varchar30表4-4dd(数据字典表)序号英文名中文名类型长度(字符)1id标识Varchar302dd_no字典编号Varchar203dd_type字典类型Varchar204describes说明Varchar2005disabled停用标记tinyInt6is_default默认tinyInt7name字典名称Varchar158sort_no顺序码Varchar5表4-5punish_record(惩罚信息表)序号英文名中文名类型长度(字符)1id标识Varchar3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