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线上期中考试卷A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21112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丰台区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线上期中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丰台区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线上期中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丰台区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线上期中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丰台区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线上期中考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台区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线上期中考试卷A卷(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丰台区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线上期中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起火的消息掀起了一阵波澜。一场大火来势汹汹,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严重损毁。2018年9月,一场持续整晚的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馆几乎毁于一旦。这些的教训提醒我们,人类历史中的文化古迹有可能会消逝。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的文物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 ),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每一代人。文化保护工作要

2、凝聚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有些损毁或许无法避免,但有没有对保护工作 , 结果会大不一样。如果巴黎圣母院在翻新工程伊始,就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火情有所警惕、建立预案,或许我们今天目睹的结果又会是另一番场面。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活力注入源源不竭。(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沉痛留传责无旁贷全力以赴B . 沉痛流传义不容辞全神贯注C . 沉重流传责无旁贷全神贯注D . 沉重留传义不容辞全力以赴(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

3、,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B . 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C . 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D . 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B . 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使文化延续的活力源源不竭。C . 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D

4、. 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化延续的活力注入源源不竭。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上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身,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更新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深厚绵长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互相支撑,互相影响,均衍生出新的内容,可以称为“近代互构”。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高呼“自强”“求富”,主张学习先进技术来富国强

5、兵,都是在复活经邦济世的士人精神以求民族自救;甲午战争之后,士人们在“保国、保种、保教”的理念中,提出制度革新的要求,清政府被迫在军事、教育、工业政策等方面做出调整。随着新的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的官吏、新兴工业资本家群体的扩大,人们有了大量关于富强、进化、民主、自由等话题的思考,与传统基于道德而言的忧患意识相较,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向往,具有更加鲜明的近代特征。忧患意识的近代转变,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人们的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产生了一系列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如三元里抗英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进而,知识精英们把对外御辱与对内改革结合在一起,发展为对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如“公

6、车上书”、新文化运动等等。另一方面,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保守性观念也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刺激和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下,愈发顽固,逐渐沦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变与不变”之争始终存在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导致社会变革困难重重,往往不够彻底。尽管如此,忧患意识整体上推动了家国情怀的近代转型,这集中表现为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家国情怀从“天人合一”直觉式的初级共同意识,逐渐转变为以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基本价值为基础的理性共同体意识,在传统的情感认同中加入了对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真诚向往。忧患意识促使中国的现代国家观念兴起。在内忧外患之中,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国家理

7、论成为人们从理论探讨与救亡实践来更新传统的家国情怀的资源,并使之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主线。民族危机民族救亡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家国情怀演变的逻辑线索,而忧患意识则始终贯穿其中。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就是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中的一次自救。这也是中国近代国家的开端,中国人以此为争取独立的主体,进而在国际秩序中确立自己的合法性。通过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的近代互构,两者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稳定时期,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共同发挥着稳定社会秩序、支持国家社会建设的作用。在民族危难之际,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激发起个体以身报国的态度和担当,释放出巨大的凝聚力,鼓舞全体民众共赴国难。在利益格局多元化

8、,社会阶层多级化,全球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社会公平、资本的负面效应等问题对家国情怀、国家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需要以更加深沉的忧患意识、清晰的责任意识与远见来凝聚共识,为国家进步、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摘编自光明日报张倩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是互相支撑、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B . 近代以来,人们的忧患意识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向往。C . 忧患意识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有对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也表现为保守性观念愈发顽固。D .

9、忧患意识始终贯穿于民族危机民族救亡民族复兴这条家国情怀发展的主线。(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突出近代忧患意识与传统基于道德而言的忧患意识的差异。B . 文章就忧患意识的近代转变对家国情怀产生的复杂影响从两个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相互转变的问题进行论证。C . 文章通过典型的事例,论证了忧患意识的有关问题,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D . 文章围绕“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这一论点,从忧患意识的近代特征、近代转变以及忧患意识促使中国的现代国家观念兴起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结构清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10、忧患意识的转变推动了家国情怀的近代转型,从“天人合一”文化理念转变为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基本价值取向。B . 中华民族面对内忧外患,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说明忧患意识促使中国的现代国家观念兴起。C . 无论在社会稳定时期,还是在民族危难之际,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共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D . 面对社会公平、资本的负面效应等问题对家国情怀、国家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的今天,仍然需要有深沉的忧患意识。3. (9分) (2018高一下长沙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未来,中国智能移动设备将越来越普及化,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用户规模的增长将推动整体阅读市场的发展。预计

11、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元,增长率有望达204%;2017年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将达到72亿人,增长率为43%。中国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规模预测(摘编自2016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现状及2017年市场发展预测)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连续8年上升,达68.2%;图书阅读率为58.8%。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分钟。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6.1%,连续

12、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2016年,有62.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5年的51.9%上升了10.5个百分点。(摘编自中国国民阅读调查:人均每天微信阅读26分钟每年读书7.86本,2017年4月18日新华社)材料三: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纸质读物阅读仍是5成以上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这是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8年增长的今天,身处触屏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手机阅读能否打开阅读新天地?“逛街或吃饭时,我都会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地铁时间长的话,我就会看网络小说或电影。”在北京工作的范跃辉表示。

13、手机阅读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习惯。此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6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5年增长了6.1个百分点。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时长连续8年增长。“手机阅读极大扩展了阅读的方便程度,也极大扩展了国人阅读空间,这是对阅读的整体带动,是一个好的起步。但也要防止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说。专家认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手机让公众便于接触文字,已变成获取咨询和知识的入口,成为数字化阅读新的增长点。创新如何让传统阅读回归?为了给读者增加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北京图书大厦每逢节假日都会举办名人签售、专家讲座

14、、主题展览等各类活动,在吸引更多读者的同时,扩大自身影响力。在北京艺天桥咖啡厅,青年作家与读者谈阅读、谈创作、谈生活;在青岛BCMIX美食书店,人们在享受美食、品味咖啡的同时,领略阅读之美,度过一段慢下来的愉悦时光;在北京三里屯,老书虫、Page OnE言又几等各色书店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每逢周末还举办图书交流会、作家见面会等活动,让这里不仅是潮流地标,也成为文化“宝地”。在徐升国看来,传统阅读的回归,在于传统书店不断创新,找到了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阅读的兴趣点,即体验式的阅读需求,这是网上书店、在线阅读所不能提供的。因此,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此外,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环境,

15、促使更多人走进书店。全民阅读如何厚植土壤?“全民阅读关键在于培育民众对阅读的兴趣。”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金牌阅读推广人孙慧阳认为,诸如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更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摘编自触屏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全民阅读新观察)(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移动阅读市场的活跃度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中国智能移动设备正越来越普及化。B . 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了160亿元,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达到了7.2亿人。C . 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较高,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接

16、触率连续上升,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D . 我国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居高不下,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呈逐渐拉开距离之势。B . 逛街或吃饭时,随时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地铁会看网络小说或电影,这都说明了手机已完全控制了人们的生活。C . 无论是在咖啡厅青年作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还是美食书店里人们边享受美食边领略阅读之美,这都是实体书店为了吸引顾客的创新之举。D . 亚马逊、当当、阿里等电商也纷纷扩展线下渠道,是得益于全民阅读的大

17、环境,促使更多人走进书店。E . 孙慧阳认为,邀请外国专家参与的交流活动、优秀图书作者见面会等具有优质内容价值的阅读活动才能提升公众对阅读的理解和兴趣。(3)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如何才能使传统阅读得以回归。 4. (12分) (2019高三上房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榕树的美髯如果你要我投票选举一种南方树木的代表,第一票,我将投给榕树。木棉、石栗、椰树、棕榈、凤凰树、木麻黄这些树木,自然都洋溢着亚热带的情调,并且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但是在和南方居民生活关系密切这一点来说,谁也比不上榕树。一株株古老的、盘根错节、桠杈上垂着一簇簇老人胡须似的“气根”的榕

18、树,遍布在一座座村落周围,它们和那水波潋滟的池塘,闪闪发光的晒谷场,精巧雅致的豆棚瓜架,长着两个大角的笨拙的黑水牛,一同构成了南方典型的农村风光。无论你到广东的任何地方去,你到处可以看到榕树,在广州,中央公园里面,旧书店密集的文德路两旁,市郊三元里的大庙门口,或者什么名山的山道,随处都有它们的踪迹。在巨大的榕树的树荫下开大会,听报告,学文化,乘凉,抽烟,喝茶,聊天,午睡,下棋,几乎是任何南方人生活中必曾有过的一课了。有一些树木,由于具有独特的状貌和性质,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联想,把它们人格化。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隐者,槐树之类的大树使人想起将军。而这些老榕树呢,它们使人

19、想起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经沧桑的老人。它们那一把把在和风中安详地飘拂的气根,很容易使人想起小说里“美髯公”之类的人物诨号。别小看这种树的“胡子”,它使榕树成为地球上“树木家族”中的巨无霸。动物中的大块头,是象和鲸;植物中的大块头又是谁呢?是槐树、桉树、栗树、红松之类么?对!这些都是植物界中的巨人或者胖子。但是如果各个以一株树的母本连同它的一切附属物的重量来计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树能够压倒这种古怪的常绿乔木。榕树那一把一把的气根,一接触到地面就又会变成一株株的树干,母树连同子树,蔓衍不休,独木可以成林。人们传说一棵榕树可以有十亩宽广的树荫。这个估计,其实还可能是比较保守的。我看到一个材料,据

20、说在印度的孟加拉有一个著名的榕树独木林。它生有八百根垂下的钻入泥土的树根,每一根都发展成为树干,它的阴影面积竟超过了一公顷。广东的新会县有一个著名的“鸟的天堂”,江中洲渚上的林子里住满鹭鸶和鹳,晨昏时形成了百鸟绕林的美景。那一个江心洲渚中的小树林,也是由一株榕树繁衍而成的。在那里,已经分不出哪一株树是原来的母本了。榕树的种子很小,只有一粒黄豆大小,淡红带紫。我们坐在榕树底下乘凉,有时不知不觉会被撒个满身。把玩着那些柔嫩的榕子,真禁不住赞美造物的神奇。谁想得到,这么小一粒榕子,培育成长起来,竟可以成为参天大树,甚至形成一片小树林呢!榕树最奇特的毕竟是它的根,气根落地又成树干,这就使得古老的榕树形

21、成了一个个的穹窿门,可以让儿童穿来穿去地捉迷藏。它的地下的根也气势雄伟,往往在树干的底座形成了一团盘根错节的突起物,假如是城市街道旁的榕树,那拱起的树根甚至能使水泥地面都为之迸裂。南方有些乡村,在榕树的基座灌上一层一两尺厚的水泥,造成一个和树身紧连在一起的平滑的圆台,这就使得“榕树下”更加成为一个纳凉消夏的好去处了。榕树躯干雄伟,绿叶参天,没有强劲深远的根是难以支撑树身的。因此,它的地下根又很能够“纵深发展”,向四面八方蔓延,一直爬到极深和极远的地方。榕树不仅让它的根深入地下,也让它们突现在地面;不仅突现在地面,还让它的根悬挂在空中;甚至盘缠贴附在树身上,使这些错综纠缠和变化万千的树根形成了老

22、榕的古怪的衣裳。再没有一种植物,把“根”的作用显示于人类之前,像榕树这样大胆和爽快的了。在名山胜地的悬崖峭壁上,我甚至看过一些榕树,不需要多少泥土,也能够成长。一粒榕树种子落在峭壁上,依靠石头隙里一点点儿的泥土,好家伙!它成长起来了。它的根不能钻进坚硬的石头,就攀附在石壁上成长,在这种场合,这些根简直像一条条钢筋似的,它们发挥了奇特的作用,把石壁上的一点一滴的营养,都兼收并蓄,输送到树身去了。因此,你在石壁上看到有一株扭曲了的榕树在泰然地成长,一点也用不着惊奇。这样重视它的根的树木,在适宜的气候之中,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生长的呢!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株榕树是自然枯死的。如果不是由于雷殛注 , 不是由于

23、斩伐,它似乎可以千年百代地活下去。正因为榕树具有这样神奇的生命力,在旧时代,一株老榕身上常常被人贴满了祈福禳祸的红纸,甚至在树根处给人插上了香烛,有好些迷信的老妇还在向它们焚香膜拜。(取材于秦牧的同名散文,有删改)【注释】雷殛(j),雷击。(1)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它们和那水波潋滟的池塘潋滟:水波流动的样子B . 其实还可能是比较保守的保守:保持使不失去C . 没有强劲深远的根是难以支撑树身的强劲:强有力的D . 有好些迷信的老妇还在向它们焚香膜拜膜拜:跪在地上举双手虔诚地行礼(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写到了椰树

24、、棕榈等树木也洋溢着亚热带的情调,也具有独特的风格,是用来衬托榕树更具有独特的情调与风格。B . 作者把老榕树比作小说里常写的“美髯公”,是因为榕树有一簇簇像老人胡须似的在和风中安详地飘拂不停的“气根”。C . 榕树的根无论是突现在地面,还是悬挂在空中,还是盘缠贴附在树身上,都是错综纠缠的、变化万千的、古怪奇特的。D . 结尾提到了旧时代的人们曾经向老榕树焚香膜拜来祈福禳祸的旧俗,目的是批评旧时代的当地人跪拜榕树那种迷信思想。(3)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它的根不能钻进坚硬的石头,就攀附在石壁上成长,在这种场合,这些根简直像一条条钢筋似的,它们发挥了奇特的作用

25、,把石壁上的一点一滴的营养,都兼收并蓄,输送到树身去了。A . “钻进”“攀附”这两个词语的准确使用,把榕树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形态,表现了它喜爱依附他人的性格。B . 把榕树的根比作条条“钢筋”,生动形象地写出榕树的根钻进强硬石头中或攀附在陡峭石壁上的顽强生命力。C . “一点一滴”“兼收并蓄”这两个词语,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榕树的根艰难地从石壁上吸收并输送营养的巨大作用。D . 整句话运用了极富表现力的手法和词语,表现出榕树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都能依靠强劲有力的根生存并且成长。(4) 文章开篇作者说“如果你要我投票选举一种南方树木的代表,第一票,我将投给榕树”。作者为什么会投票给榕树?请

26、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5) 作者在第三段说“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隐者,槐树之类的大树使人想起将军。而这些老榕树呢,它们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历沧桑的老人。”试借助这种由物及人的联想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某种树木的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刘济,字汝楫,腾骧卫人。正德六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世宗即位,再迁工科左给事中。嘉靖改元,进刑科都给事中。故事,厂卫有所逮,必取原奏情事送刑科签发驾帖。千户白寿赍帖至,济

27、索原奏,寿不与,济亦不肯签发。都督刘晖以奸党论戍,有诏复官。甘肃总兵官李隆嗾乱军杀巡抚许铭,逮入都,营免赴鞫。济皆力陈不可,帝从其言。晖夺职,隆受讯伏辜。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给事中刘最以劾中官崔文调外任,景贤复劾其违禁,与御史黄国用皆逮下诏狱,戍最而谪国用。法司争不得,济言:“国家虽三法司,专理刑狱,或主质成,或主平反。权臣不得以恩怨为出入,天子不得以喜怒为重轻。自锦衣镇抚之官专理诏狱,而法司几成虚设。如最等小过耳,罗织于告密之门,锻炼于诏狱之手,旨从内降,大臣初不与知,为圣政累非浅。且李洪、陈宣罪至杀人,降级而已。王钦兄弟党

28、奸乱政,谪戍而已。以最等视之奚啻天渊而罪顾一律,何以示天下?帝怒,夺济俸一月。后父陈万言奴何玺殴人死,帝命释之。济执奏曰:“万言纵奴杀人,得免为幸,乃并释玺,是法不行于戚奴也。”济在谏垣久,言论侃侃,多与权幸相枝柱直声甚震帝滋不能堪。“大礼”议起,廷臣争者多得罪。济疏救鳊修邹守益、给事中邓继曾、御史马明衡,不听。既而遮诸朝臣于金水桥,伏哭左顺门,受杖阙廷。越十二日再杖,谪戍辽东。十六年,卒于戍所。隆庆初复官,赠太常少卿。(节选自明史刘济传)【注释】嗾:怂恿,唆使。缇骑: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谏垣:负责谏言的官署。(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定国公徐光祚规

29、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B . 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C . 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D . 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嗾滦州民讦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章下所司(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改元。指新君即位后改用新的年号,也指君王在位期间多次改用新年号。B . 诏狱,指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也指需皇帝下诏书才能系狱的案件。C . 锦衣,即锦衣卫,是明代直属于皇

30、帝的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清代取消。D . 赠,也称追赠,是指给已经死去的官吏或他的父祖、子孙追授官职爵位。(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济主张秉公执法。千户白寿未提供原奏情况,他不予办理;他劝说皇上不能赦免罪臣刘晖、李隆,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B . 刘济感慨司法混乱。围绕对刘最、黄国用判罚的争议,他指出法司专门管理刑法诉讼的职能几乎被取代,司法乱象丛生。C . 刘济正直敢言,不畏权贵。皇后的父亲陈万言纵容奴仆何玺杀人,刘济坚持认为法理重在公平,绝不能释放陈万言和何玺。D . 刘济参与仪礼之争,救助同僚, “大礼”争议兴起,他上书救助邹守益等人未成;后

31、来又在左顺门伏跪痛哭,触怒了皇上。(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最等视之,奚啻天渊,而罪顾一律,何以示天下?言论侃侃,多与权幸相枝柱,直声甚震,帝滋不能堪。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高三上沈阳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注释】(1)问遗:赠予。(2)绍缭:缠绕,装饰。(3)拉杂:堆集。(4)妃呼狶:妃,悲:呼狶,唏嘘。(5)晨风飔:晨

32、风,雉鸡;飔,思。(6)高:同“皓”,东方发白。(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开篇写女子与所思之人天各一方,“乃”字透露出她内心的无奈与失落。B . 诗人以“双珠玳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作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感情变化。C . “用玉”句写女子精心装饰信物,反映了她对爱情渴慕又犹豫的矛盾心理。D . “拉杂”“摧烧”“扬”一系列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果断、决绝的态度。E . 本诗通过行动细节描写和景物的比兴烘托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心曲。(2) 本诗中的女主人公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之后经历了不同的情感变化,请根据两首诗内容简要概

33、括。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韩愈马说中表明千里马因没有伯乐赏识,受尽屈辱,最后惨死的句子是: “_,_”。(2) 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句子是“_,_”。 (3)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雨巷) (4)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达了他对于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已经达到了无话可说的程度的句子是“_,_;_,_”。 (5) 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它警示人们:“_,_”。(记念刘和珍君)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8. (2分) (

34、2017广元模拟) 给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现代川菜发端于两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_ ,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麻辣、鱼香、椒麻、怪味、酸辣诸味。川菜擅长炒、熘、爆、煽、炸、著等,尤其小煎、小炒、干煽和干烧有其独到之处。川菜烹饪看似简单,_ , 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能力。_ , 四川郫县专门建有川菜博物馆,它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主题博物馆,投资近亿元、藏品数千件。9. (5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请为下面的事件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包括标点)。12月8日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出现了直播失误,上一条

35、新闻尚来播放完毕,导演就将画面切换回了演播间,而此时主播李梓萌开始了下一条新闻,导致两条新闻出现了“混音”播出。作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央视确实无愧于它的不可替代。直播失误发生之后,工作人员没有逃避、推脱责任,掩饰自己的失误。而是自觉地承担了直播失误的责任。他们不仅在微博上及时做出道歉,而且在报纸上进行勘误,坦诚纠错与道歉,出现一个失误并不可怕,只要还有勇气去直面失误,用责任去承担失误,这个节目就会不断进步,令人期待。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高三下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资深心理测评师,在搞线上测试活动

36、,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测试心理问题,让测试者心中洒满积极的阳光。他认为,调整心理到最佳的途径有如下三条:学习更好的接纳自己、理解并欣赏他人、乐于工作学习并平衡生活。比较上述三条途径,你认为哪一条是心理调整的最佳途径?根据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要离开材料和含义和范围。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1-2、1-3、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4-1、4-2、4-3、4-4、4-5、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5-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答案:略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8、答案:略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