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滨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19722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陕西省渭滨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渭滨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渭滨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滨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滨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陕西省渭滨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9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氏族都会有一个本氏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

2、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这时,氏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

3、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战国时代,随着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由氏族、家族两级形态向单级的个体家庭形态转化,姓氏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姓与氏合流。原有的姓、氏都无区别地成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此后无论单称“姓”“

4、氏”,还是合称“姓氏”,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其次,姓氏在应用规则上不再有男女之分,无论男女,其个人称谓都以姓加名的形式出现,人们所熟知的秦王“赢政”,刺杀赢政的“荆轲”,为荆轲击筑送行的“高渐离”,都是如此。再次,以前同姓即意味着同祖,但姓氏合流之后的新姓多数是由从前的氏转化而来,因而变化后的同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比如春秋时期的几个国家都有孔氏,鲁国的孔氏姓子,属殷商遗族;郑国的孔氏姓姬,为周厉王之后;陈国的孔氏姓妫,据称出自虞舜。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摘编自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1) 下列

5、对中国人姓与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出于用来区别于其他氏族的目的,我国母系氏族时,每个氏族便有了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也是该氏族内部全体成员的姓。B . 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氏族内部一些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变淡,一些成员甚至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氏”就产生了。C . 先秦时期,女子称姓,这表明姓是母系社会时期的产物;男子称氏,则说明是父系会时期的产物。D . 先秦时期,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当时同姓的人不一定同氏,同氏的人则一定同姓。(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列举现今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

6、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先秦时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应用规则。B . 文章论述姓、氏产生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实,增强了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C . 文章以人类族群发展变化为依托,按照中国姓氏的发展演变过程纵式安排层次,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D . 文章在论述战国时姓氏制度的变化时,采用了横式论述结构,条陈了新姓氏制度与以往的种种不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姓与氏在先秦时期是两个同中有异的概念,其共同点为都是同一血缘关系的成员用以相互识别的符号。B . 对先秦姓氏制度的运用规则,晋以前

7、的人们掌握得较好,能正确使用姓与氏,估计到晋时就变得模糊了。C . 春秋时期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在氏的方面,他们的始祖分别为庆父、叔牙、季友;在姓的方面,他们可能有同一始祖皇帝。D . 战国时代,姓氏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如姓与氏合流,融二为一;姓氏应用不分男女;同姓不同祖等。2. (12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自产业化步伐加快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中国电影的大发展相伴随的是两个始终难以化解的矛盾:一个是市场业绩的向好与舆论口碑的欠佳;另一个是在国内市场的风生水起和“走出去”的举步维艰。这两个矛盾同时指向中国电影升格为电影强国的一大掣

8、肘叙事水平的低下。当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掀起武侠片的创作风潮时,他们的尝试虽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制作质量,但因不适应商业大片的生产机制,他们不可避免地舍弃了构成好莱坞电影内在精髓的叙事法则,其结果是影片大多在叙事层面出现各种硬伤,观众也很容易对此产生审美疲劳。而在国产大片呈现颓势之际,以当下生活为题材的中小成本电影登上荧幕,引发追捧。但它们弱化甚至放弃了对剧情逻辑性和结构完整性的追求,在叙事上过于依赖“拼盘化叙事”而无法讲好一个完整的长故事,正如小品串演不等于一部话剧,一部由多部短片堆砌成的影片无法与一部标准规格的长片相提并论。要破解口碑与票房、本土和海外市场形成的深刻矛盾,回归行之有效的“经典

9、叙事”成为关键。就电影创作而言,“经典叙事”是指在电影诞生以来不断获得丰富和修正的一套被世界各国主流电影所接纳的电影叙事规范和叙事方法。它由明晰完整的情节链条、因果分明的叙事逻辑、强烈的冲突、闭合式的结局等众多相对稳定的叙事元素及其交织而成的复杂结构系统组成。时至今日,“经典叙事”已成为一种可跨文化通约的基本“语言”,我们也许会见到偏离这种“语言”的电影叙事,但几乎找不到完全可以将其取代的另一套被普遍接受的表达方式。中国电影在叙事上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创作者对“经典叙事”不以为然,以为它不过是粗浅的套路或僵硬的模式。事实上,“经典叙事”并不刻板教条,也不阻碍艺术创新,相反,它是一个开

10、放的体系,一方面为艺术创新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则理性地维持着艺术创新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平衡。其二是所谓“经典叙事”就是好莱坞电影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它最初的构建与好莱坞有密切的关系,但自形成之后便不再是好莱坞的专利品了。它一方面吸纳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养分,以修正自身的形态;另一方面也和区域文化相结合,生成具有民族多样性的主流电影。事实证明,那些可以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有效地抵御好莱坞的电影产品,几乎都是遵循“经典叙事”并对之加以精彩发挥之作。这些电影常有着虽称不上严密复杂却足够清晰流畅的叙事,观众总能品出与好莱坞电影相异趣的地方,这正是融入其民族文化特质的“经典叙事”。由此可

11、见,我国那些真正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双赢的影片恰好可以证明回归“经典叙事”是我们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经典叙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一种叙事规范和叙事方法,电影创作中的“经典叙事”自电影诞生以来不断获得丰富和修正,被世界各国主流电影接纳。B . 明晰完整的情节链条等众多相对稳定的叙事元素及这些元素交织成的复杂结构系统组成了电影创作的“经典叙事”。C . 因吸纳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养分,并与不同区域文化相结合, “经典叙事”成为可跨文化通约的基本“语言”。D . “经典叙事”并非刻板教条的代言人,也不是艺术创新的敌人,它为艺术创新

12、预留生长空间,理性维持艺术创新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平衡。(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中国电影出现的矛盾现象反映出叙事水平低下的问题,表现为市场业绩向好而舆论口碑欠佳,国内市场风生水起却“走出去”举步维艰。B . 一些中小成本电影过于依赖“拼盘化叙事”而无法讲好一个完整的长故事,不能与标准规格的长片相提并论。C . 当下的电影叙事尽管可能会偏离“经典叙事”的“语言”,但人们几乎找不到可以完全取代并被普遍接受的其他的表达方式。D . 只要在“经典叙事”中融入民族文化特质,就能够创造出来叙事足够清晰流畅、意趣异于好莱坞电影的作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

13、确的一项是( ) A . 自产业化步伐加快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其中包括“第五代”导演的武侠片和以当下生活为题材的电影。B . 很多国产大片在舍弃构成好莱坞电影内在精髓的叙事法则后,在叙事层面出现各种硬伤,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呈现颓势。C . 中国电影在叙事上出现问题是由创作者对“经典叙事”的不以为然与“经典叙事”就是好莱坞电影的认识误区导致的。D . 在分析了口碑与票房、本土市场和海外市场之间形成矛盾的原因后,我们发现回归“经典叙事”是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3. (15分) (2016高三上龙泉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这几天,霍夫曼的心情就如同街道上空随风飘飞

14、、不知方向的落叶一样纷乱复杂。霍夫曼名义上是驻某国大使馆的武官,实际上是一名双重间谍,不仅为自己国家工作,也给敌国提供情报。当然,他也获得了他人无法想象的利益。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他娶了一个驻在国的姑娘,这样才有借口每天回家。这天早上,霍夫曼刚进使馆,大使就要他去办公室。霍夫曼下意识地摸了摸腰边的手枪。他看到二秘伯朗正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他,顿时意识到失态了,连忙笑笑,问:“有什么事吗?”伯朗耸耸肩,说:“我怎么知道。”大使眯着眼睛吸烟斗,慢悠悠地问霍夫曼:“我亲爱的上校武官,你知道吗,在我们中间出现了一个可恶的家伙,他享受着我国纳税人为他提供的金钱,却在为我们的敌人效劳!”说完,他用一双

15、深邃的眼睛定定地看着霍夫曼。霍夫曼站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心里却在紧张地琢磨:看来我已经暴露了,怎么办?是鱼死网破,还是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问,霍夫曼听到一声“坐”。他一个激灵。大使离开座位,朝霍夫曼走来。霍夫曼暗暗捏紧了拳头大使绕过霍夫曼,走到门边,将门轻轻关好,然后回过身,说:“有个重要的任务要你去执行,秘密押解这只狼回祖国,而且不能让他有所察觉,就像平常回国述职一样。当然,一回到祖国,我们就会对他进行正义的审判,让这个该死的家伙受到应有的惩罚!”霍夫曼这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他挺了挺腰,问:“大使先生,能告诉我这个家伙是谁吗?”大使说:“我们的二等秘书伯朗。”“他?”霍夫曼做梦也没想到伯

16、朗竟然也是双重间谍。他看到大使正用一种说不出的目光看着自己,突然浑身一颤,心中恨恨地骂道:“你这只老狐狸,我差点上了你的当。你这是用特殊的方法考验我呢。混蛋!”大使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两张机票,扬了扬,说:“喏,今天下午的。要记住,千万不能让伯朗有所发现,更不能让他溜掉。”大使拍拍霍夫曼的肩头。下午,霍夫曼和伯朗按时登上了飞机。今天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他还是摸不清。不过,看来自己暴露的可能性不大。退一步说,就算这伯朗是自己的战友,既然已经暴露,为了长远的利益,也只能让他做出牺牲来保全自己了。霍夫曼看看伯朗,伯朗一路上嘴巴闭得紧紧的,什么也不说。在法兰克福转机要等待三个小时。两人无所事事,就在候机大

17、厅里到处转。突然,伯朗对霍夫曼说:“上校,你替我看会儿包,我去趟卫生问。”说罢,也不等霍夫曼答应,就匆匆向卫生间走去。事情发生得太突然,霍夫曼的大脑竟一片空白,好一会儿没有反应过来。难道他发觉了,准备脱身?想到这儿,霍夫曼不由冒出冷汗。霍夫曼一个箭步冲到卫生间里,没人。他喊道:“伯朗先生!伯朗先生!”没人应声。霍夫曼真的慌了,他抬头看看天花板,有一块似乎有点松动,于是他一个打挺蹿上竖着的隔板,准备钻进天棚里。就这时,下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霍夫曼上校,您在干什么呢?”伯朗像变魔术般地又出现在霍夫曼的面前,以至于霍夫曼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问:“你刚才”“噢,一个女士摔倒了,我帮了她一下。

18、”伯朗若无其事地说,“你进来干什么,也解手?”“噢,是的。”霍夫曼忙跳了下来。霍夫曼再不敢有一丝的大意了,19个小时的旅程他强打精神,不敢合眼。那伯朗好像也正在等机会,所以整个旅程中虽是哈欠连天,却一刻也不睡。终于到了,两辆高级轿车将他们分别接到了外交部和国防部。霍夫曼对国防部长一个敬礼,然后报告:“上校霍夫曼执行完毕祖国交给我的任务。”部长点点头,然后冲门外一挥手,立时进来两个全副武装的军人,一下子将霍夫曼按倒在地上,给他戴上了手铐。霍夫曼高声抗议:“部长先生,您误会了。我是奉命将伯朗押解回国的功臣!”部长微笑着说:“不错,伯朗是你押回来的。但你不知道,伯朗的任务就是秘密押解你回国。我们早已

19、调查清了,你一直在为德意轴心国效劳,将我们的大量情报出卖给敌国!为了避免引起你的疑心,我们才给了你一项假任务。谢谢你的全力配合。”霍夫曼听罢,目瞪口呆。虽然霍夫曼没有供出什么,但军事法庭还是判处了他死刑。当行刑车停下来后,霍夫曼看到刑场上还停有一辆行刑车,一个人被推下车来。霍夫曼看到他,顿时惊讶得张大嘴巴,因为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伯朗。伯朗看到了霍夫曼,同样也露出惊讶的神情。行刑官将二人推到一起,冷笑了一声,说:“互相认识一下吧,这位是012号霍夫曼,这位是009号伯朗。你们这对人民的败类。”霍夫曼不由仰头长叹。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1)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20、)A . 小说开篇对落叶的描写和结尾对天空的描写都对人物有烘托作用,前者烘托出人物烦乱不安的心理,后者烘托出人物惊讶恐惧的心理。B . 小说擅长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写伯朗“异样的眼光”“嘴巴闭得紧紧的”“一刻也不睡”等细节就透露出人物的谨慎警觉。C . 当大使说出霍夫曼要押解的对象是伯朗时,霍夫曼看到了大使那“说不出的目光”,说明霍夫曼已经察觉大使在怀疑自己了。D . 小说以二战时的西方战场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充满悬念的谍战故事,看起来是在写两个间谍,暗中却是在写正义力量的谋划,构思巧妙。E . 小说在语言上不追求华丽辞藻,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来写情节;在人物描写上注重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

21、不使用修辞手法,文笔简洁明快。(2) 小说在刻画霍夫曼的人物形象时,重点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3)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题目是“秘密押解”,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题目是“谍影重重”,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请结合文本分析?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4. (19.0分) (2020高一上安康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陈平先事魏王咎,后归项羽,后降汉。汉三年,楚急攻汉,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陈

22、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其明年,用其奇计策,卒灭楚。汉六年,与平剖符 , 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其明年,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围以得开。孝惠帝六年,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孝文帝立,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为左丞相。居顷之,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

23、“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宰:主持分祭礼割肉的人。(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楚使

24、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B .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C .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D .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牢:古代祭祀,牛、羊、猪三牲皆用,称之为太牢。本文中指丰盛的食物。B . 侯:封建制度中爵位之一。中国周代爵位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C . 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符节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D

25、. 谥: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而为其专立的称号,有权势者方能拥有。(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平足智多谋,能出奇计。楚军将汉王围困在荥阳城,他用计离间了楚方军心,狙杀范增;平城之围,也是因他的计策,使受困的刘邦得以脱险。B . 陈平治国有才,受到信任。汉六年,他被封为户牖侯;孝惠帝六年,他被任命为左丞相;孝文帝即位后,仍被任命为左丞相;后来又单独任丞相。C . 陈平处事善变,善度时势。孝惠帝时,太后专权,要立吕家人为王,陈平假装听从,等到吕太后去世,他与太尉周勃合谋,最终诛灭了吕氏一党。D . 陈平能言善辩,口才超人。孝文帝即位后,曾经咨询朝廷事

26、务,当时位次第一的大臣周勃回答不了,而陈平应答自如,有理有据,孝文帝也称善。(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5. (9.0分) (2016高一上龙海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 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时间变化与情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6. (6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末)

27、补全下面的句子(只选3小题,每小题2分,其中必选一句) (1) _,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_,人亦念其家。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3)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可堪回首,_,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5) 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描绘了曹操军队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17分)7. (9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

28、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_,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

29、)。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_。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的传说消费。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碰到了时光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B . 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C .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D . 大自然才是时

30、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振聋发聩 千钧一发 唾手可得 穿凿附会B . 醍醐灌顶 千钧一发 触手可及 牵强附会C . 醍醐灌顶 危在旦夕 唾手可得 牵强附会D . 振聋发聩 危在旦夕 触手可及 穿凿附会(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B . 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滔滔流水便在脚下C . 滔滔流水便在脚下,桥侧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万丈深渊D . 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

31、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8. (6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建筑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_。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_。北京故宫的三重建筑群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都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因此,_。9. (2分) (2019高二上宿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近日,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你好中国问答70年”活动,众多网友不约同选择了

32、一首歌我的祖国。时间会湮没许多记忆,但有些其实并未消失,只待一个密码,顷刻激活。对于中国人来说,我的祖国这首歌,就是一个激活集体记忆的“密码”。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该电影还原了上甘岭战役之残酷与壮烈,上甘岭,是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高地,从此成为一种再大困难能奈我何、强敌当前敢于胜利的精神象征。“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的价值观:用美酒款待朋友,用猎枪对付豺狼。这句歌词,放在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无穷无尽的屈辱背景下,才能明白其中况味。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一场大战,既拒敌人于国门之外,保障了中国教十年安心发展的和平

33、环境,又打出了中国人全新的集体精神面貌,“四万万人”,凝聚起来,天下谁能敌?抗美援朝,让西方再也不敢轻视中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唱这首歌曲,怎不感慨万千?中国人背负着历史的烙印,从历史中走过来,正在创造新时代属于自己的历史。大道之行,谁能阻挡?正如我的祖国所歌唱的:“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请概括我的祖国成为最感人的歌曲的原因,试拟出两点。四、 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10. (60分) (2015高二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落霞虽美,却是单调的,凭借孤鹜的齐飞,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美丽;孤鹜虽美,却是落寞

34、的,凭借落霞的背景,成就了一幅灵动的画面。社会、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段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1、1-2、1-3、2-1、2-2、2-3、3-1、3-2、3-3、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4-1、4-2、4-3、4-4、5-1、5-2、6-1、6-2、6-3、6-4、6-5、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17分)7-1、7-2、7-3、8-1、9-1、四、 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