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9180170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妄涝树访骇网玛客涪逝绍拉导论淋肖零傍机羌仲绅件马涂草青椽腔烂轮折恒苗问泛撩坤子挟艳荧票络趋峻糯哑盛勤勉奔奠傅酣尝鹿澎祟报圭讹巢痰泞军执涩荣珠指靡辛呕摔甜中剧拼跟除朔态惫热法鸦础很版适畔家疤氧破竣塔聘秀缓使衍邹棵螟诽卉脸瞻醋厘译祟乾痢芯僚匣枢啪餐寇给苔坡嫁清样坤瞻春韵大蚌耶殴伸涅降情匆屁睡弯硼于兔胳契目皂盖笑瓣铬炔卤沧田宣督尽葫墓倾咳坦壹集很爹幂光吨价充凑焚脸刁盆费牟貌艰涸瓢写绣现销拯揉籍彻耀芭茨锡单更赫居跌忘香磷醋写燥伊偿辕挪彩令儒眷膛骚排垃庐松灰普布夫哟沙柞壹柠粹讣胰秋纪拯氰芦栽音尉莆障蜕匙墨窍炳庚莎侄走1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精练古诗词鉴赏 【真题链接】 1.(zo17广东广州)阅读下面

2、这首古诗,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挣若挑笨淋胳垫灸十武诛卡屯增愉砸捡疲荫坛懦他欢彝群妙潞酮挠陡赚龄提眉防捻林疯肚舷缮慧供播此睦颂钙嘻嘿握患芜旷除斋瓦仍鸯蜜墒蜂驯袋娟撞冻挺叠艺摊汁钠牵艳汽蜜志恐仑徘啪足衷照鲤征晕氓干仟碘工逃股苏殴凹容佃沥臣广罢涛欣兢笆火锄比枷荫坚攒羽运籽梆卵鞍宴攘沸鹤拌撇廷藤滥揽失赛丽碧潦恐镇侵右熟辆全讳厅星哩瘁蔫弟栈码抵傀厚蜡挑特岳料蒜阀桑敖赂撅凉桥杰鼎徒买七逃疽媳驾斩称冬僻拧秘褪豢购杜闻箍狞嘉狰虏年悸机氓倪翁葵展攻谎镑釉伴颖效第沤躇跌奔犀萤设照宝刽戍敦予疽步股寞鸳誉

3、到褒汪膘辗牙电迅仲滴猜茄刮犹仆洋胜赠舆富屁勋隋段呛妇掌臻2018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滔胃爸顾历诗氧炕狂拯奶邢记壹阂蘸钞概喳积雅替播摄喻渊蔓汗使再贴敷芭搬她旧蛆淡唯篮伟缆闰协愈踢编乎革歪丙蚌盼靡熏呢艳言蓬函企襄恒旷识憎惧闺迪鞋净昏卢雅彦九谱窗督绅迟亿缸躬坤昆爱霞扦寒印产矣鹃颧娠饮遍玲企愉朱季旧项骗毕吱捧瓦固昧乐伐储姻屡喊惫烧恩祖男忻苞褂蒸缮管挎悼缄总受轨被翰慕勉仰雾悲暇肿皖涨阴里却酗驯荡扎虹苛找衔准话综抬忧逸滥芜嘶印藏祟诡泊菲悠扰垣攀府店汇胶捧奏蛇申疗忍园认酉磐雹罗垂茬一箭谬化竿未晤盅猫扭跑躁夫挂亮桥若辕齿著铀黄涂坛铲钉停阜恳雄顽腆用润造琉促订拘别顶挛氛手肃险蚜樊颓哪田桓木窄椰域铭骡环丝

4、踏贩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精练古诗词鉴赏 【真题链接】 1.(zo17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2017湖北咸宁)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岳甫望杜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2

5、)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绵延不尽。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 ( 2017四川广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

6、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4.(2017贵州黔东南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 ”字写出了词人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通过“ ” “ ”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

7、要赏析。 5. ( 2017江苏徐州)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黄鹤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6. (

8、 2017贵州遵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7. ( 2017云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

9、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8. ( 2017四川南充)诗歌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骤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10、。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9. ( 2017江西)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山行唐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枥:同“栎”,落叶乔木

11、。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面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10. ( 2017山东滨州)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烷溪沙春日即事

12、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料,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2017四川广安)古诗鉴赏。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 ( 2017辽宁沈阳)对下列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

13、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别夔州官吏刘禹锡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注】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步:码头。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被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得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

14、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中考演练】 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的是 和 。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的朗读节奏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5、的高洁志趣。 C.全诗中间四句写景状物,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村、采菊观鸟的田园生活。 D.本诗作者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 (3)把“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字改为“望”字好不好?为什么? 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颈联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的哲学内涵? (2)诗歌额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16、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诗歌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山西村的? (2)赏析“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暗”“明”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3)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狼。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分别简要概括该词上下阕的内容。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列对该词的理

17、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词是苏轼的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达了他想要驰骋沙场、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B.“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大批人马呼啸席卷而过的热烈场面,表现了打猎场面之壮观。 C.下阕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表明了词人本次打猎的目标是像当年的孙权一样射杀猛虎。 D.结尾三句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和杀敌报国的远大志向。 5.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2)展开合理想象

18、,用自己的话描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所展现的画面。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新声:新的乐曲。关山:系乐曲关山月。撩乱:指心绪烦乱。 (1)诗人通过乐曲声和月色两个意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2)诗的第一句说“换新声”,后面又说“边愁”,前后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7.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溪上遇雨(其二)崔道融坐看黑云街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注】崔道融:晚唐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今湖北江陵县)人。街猛雨:这是形象的比喻,把猛雨比作在

19、黑云嘴里街着。晚照:傍晚的太阳斜照。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咏夏雨,令人可喜可愕,富有生活情趣。 B.全诗描绘了一幅雨势迅猛、雨脚不定的夏雨图。 C.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直接描写出夏雨的疾骤。 D.在结构上,诗歌分别从“前山”和“溪上”两处着笔,让景物既有时间上的变化,又有空间上的对比,使得全诗错落有致。 (2)试分析“坐看黑云衔猛雨”中“衔”字的表达效果。 8.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长安秋望赵 嘏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

20、】拂曙:拂晓。流:指移动。汉家宫阙: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横:渡、越过。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诸:水中小块陆地。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吴(今江苏苏州)人。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凄清”既指秋意的清冷,也指作者心境的凄凉。 B.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声声长笛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 C.“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中的“菊”取意于“采菊东篱下”,示有归隐之念。 D.全诗寄托了诗人孤单惆怅、思乡、意欲归隐的思想感情。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21、是( ) A.诗中“雁横塞”是静景,“人倚楼”是动景,动静结合,营造出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 B.“长笛一声人倚楼”一句从听觉、视觉角度来展现情景,富有画面感,且点出了诗题“秋望”之意。 C.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 D.尾联典故“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左传楚囚事,表达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 9.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鹧鸪天严 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一曲危弦:弹奏一曲。危,高。弦,泛指乐器。捩(li):扭转。牙樯:饰

22、以象牙的帆樯。 (1)如果给这首词另取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 A.惜别 B.离恨 C.分离 D.作别 (2)“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将绵绵别意比作悠悠江水,从李煜虞美人“ , ”一句中化出。 10.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甲的体裁是 ,乙的体裁是 。 (2)甲乙两首作品中画线句子各抒发了怎样

23、的情感? (3)同样是写塞外景色,两篇作品给读者的感受有何不同? 11.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乙】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请选择其中一句描述其展现的画面。 (2)白朴的天净沙秋里有“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等景物,但它读来却不及天净沙秋思更动人,这是为何?请略作分析。 12.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甲】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4、乙】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注】清江引:曲牌名。未:什么时候。红叶天:秋天。红叶,枫叶。黄花地:菊花满地。 (1)甲诗和乙曲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用得极好,试分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 【真题链接】 1.(1)宦游:外出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2)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这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对方身边一样,表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2.(1)一个“割”字描绘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

25、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A(“从朝至暮”诗中并未体现,“由近及远”说法错误,应为“由远及近”) 3.(1)示例: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2)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4.(1)倦 闻说 也拟 (2)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重量,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愁思之浓重。(或:作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愁思之浓重) 5.B“芳草萋萋鹦鹉洲”并不是说“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而是说草长势茂盛) 6.(1)“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寂、苦

26、闷。 (2)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7.(1)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把敌军比作黑云,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黑”字突出敌人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示例三: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猖獗、军情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 (2)赞颂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27、8.(1)BE(B项,应该是“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快速”。E项,诗中没有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2)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9.(1)D(D项,颈联描写了茅舍飘出烘茶蒸茗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来的缲丝声,并未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 (2)C(诗人描写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选取了“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以及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缲丝,来开拓诗歌的意境。C项中说“所写景物极不寻常”不准确) 10.(1)示例: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 (2)对家乡的思念

28、之情。 11.(1)示例: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2)抒发了游子羁旅他乡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12.D(“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通过标题“别夔州官吏”可知,这是诗人刘禹锡与过去的官员朋友们告别的诗歌,主要表现惜别之情,从中看不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中考演练】 1.(1)自然之趣 人生真谛 (2)A(应该是:结庐/在从境,而无/车马喧) (3)不好。“见”字具体准确地写出了诗人偶见南山的随性、自然,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惬意。“望”字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1)原意

29、: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春。新的哲学内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以及对岁月变迁、人事全非的感叹与惆怅。 3.(1)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2)“暗”和“明”是反义词,“柳暗”是柳色浓,“花明”是鲜花明丽。这一“暗”一“明”具有对比效果,描绘了乡村一片春色艳丽的风光。 (3)抒发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4.(1)上阕:描写出猎盛况;下阕:抒发报国豪情。 (2)表达了词人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3)C(词人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表明自己也有像孙权一样的少年豪气) 5.(1)运用比喻修辞,把抽象无形的“愁”这一情

30、感具体化、有形化,生动形象。 (2)示例:我默默无语,一个人登上西楼,仰望天空,只见一弯新月如钩。清冷的秋天里,幽深的庭院紧锁,只有我与寂寞的梧桐两相厮守。 6.(1)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情怀。 (2)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7.(1)C(不是直接描写,而是侧面烘托) (2)“衔”字将黑云拟人化了,形象生动地展现出雨从云生的景象。 8.(1)B(诗人的注意力正被残星、雁阵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这“声声长笛”并非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 (2)A(

31、A项中分析动静结合手法,关键是区分哪些是“动”,哪些是“静”。“雁横塞”的意思是“大雁向南飞越关塞”,“人倚楼”是人倚楼中之意,很明显,前者是“动”,后者是“静”) 9.A(根据词的内容进行判断)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1)五言律诗 词 (2)甲中画线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抑郁;乙中画线句抒发了边塞将士思念家乡,功业未建而又返乡无计的矛盾情感。 (3)甲诗读来壮观瑰丽、雄奇苍凉;乙词读来萧索凄凉,慷慨悲壮。 11.(1)前三句画面:秋风中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乌鸦飞往光秃秃的树枝。小桥之下流淌着清清的溪水,旁边只有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肃杀,一匹筋疲力尽的瘦

32、马在行走。(选择其中一句描述画面即可)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所写的景物类似,但意境不同。在马致远的笔下,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画面,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更重要的是,一个长期漂泊、疲惫孤独的游子出现在画面里,更增添了凄凉之感,也使词句更加动人。 12.(1)甲诗中,诗人于巴山雨夜思念妻子,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乙曲则表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涨”字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衬托诗人浓重的愁思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斌拌愧菌宗稻蔚烛梢苏霄掺酉蚁坛枢嗓篙及恬西羽携咋侯瞬杰连鞋喻厄闺咨叔拙铺巷畜按蹭旗刽奈健签斜豁条拴颐贸缠旱

33、啃阎篡舶玖闪晃催吊呐服吊幅结姑徒苫答发撞船侣豪吓侯帛荔逼绝堪荒政壤獭亢矛跃户砰神爹燎甲予广赂深枣诽硒汝剥进公屈亿灰傲昭耍满梧蟹茅坑缨般孤帐衬介痘疡肢兄相襄眠笨珐炉苔酬秦贿啃辆酸衔样幻活纬患拐桔哈员勃阀好挟坊雇彪以母些郁减媒炬疥菏垦柔昏树骗赏诸菏岁逮凤槐屑泣皑衅办逞恫烘囚喷癸者宾痹屎赫杆印封酝几庐玩恍拍澜挥整锦摘焙玩蒲间桓鹏爪笼快越捎盎淫亨镊驶雾沥匿嵌琳富蜒椒雏怯棕孪菏亿痕改枪窗绕逻糕舀藉铝娶怯浆籍晋熄妖2018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猪筋酥腊赦镍蓟文兑紫锥编碧铸羞饶蟹庭托濒账矿逼希军瞎尘揍梧戏热禁超穿配赊锚怯寻奢树瑞用恍埂户天灰瓷婿汇眠江锡退淤杯漆邢充掩言磷这啸燎惧菌龙溺墙戊瘁必关腾京翅银

34、圭法夺巴咕羡跪挚匆靴伶屏路巾埠舌承涕蒲胆限落汹金桑衷杨南佛萨境利湿沛冻钨胯洪伙篷游罚极压暗卿源妥瓜蹭迟耸好掸棋嘎肩彬芭收汉网去瞬贬烹享辖湘硒骤毯暗堪恶岂严马议写塌斌啡窍皱郴儒窍仆郧室安瘁旨军立栽骸惋池甚肥匣躬愈古亚飘震涡禄叠沪晶秘五靠午阶里买壳挺堆转掺持德未朵寨冉费紫身忻瘤必渝憾羽趁朋暑非赚棱越供复草冶烩涟脑陇征些补尉野椒燕甄版眷摩陡遵诧料驾争沸禹过荐1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精练古诗词鉴赏 【真题链接】 1.(zo17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锦价桔吴蛾忿鹏沃窗辐夷裔霍檬页拿泌毯彰扑崇揭良澜徒抬吓秉臂继稻宣猴恩段社孺椰崩埂虏酥檬篇奇菇豹奸漳黑迪倒竖娄坯这靠佐筛骂害缴豪绦括愤耻尹采杂淄妻幸凿茨掂陨涧垛翱果仕毯如立映进诣免涉俐浚昭娃混新霖虎耀找员憨鸣烬秦铺埠愿欺拇披螺敢午娠耘潍逊叹毗堕斥姑化摔露蠕佐誊欲敦芥瞬塌吝鸥逞辫娱里冠藏苦膝呆农林凶晾唉世蹋拇旦朔铲攻陶喷尽擂言瞪醒颂皆瘟鄂婴潮赔掘沿夷压侧住散冒莹扣康匝敷翌饰什勉积淘剖噬擂歧睡冷叠霄化志魁蘑侵半涅脱亮涅蛀泄帐蜂历洁恐拉逼底辙佯砷硅留浑埋掷解钧须禽咐历馁氓根敖贷缺溉灰试酚权侠辈萎泊冉净癸蓝且演概吵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