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大全

上传人:lj****c 文档编号:149157411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5.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大全(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瓷器的器型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瓷器器形若按大类分:有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洗、尊等。2013小愚鱼半耕斋文化艺术品商行2013-03-04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目录(一)碗 - 2(二)盘 - 5(三)杯 - 6(四)瓶 8(五)盒 - 15(六)罐 - 1(七)壶 -17(八)尊 - 0(九)匝 - 4(十)洗 24(十一)炉 - 25(十二)灯 -26(十三)枕 -26(十四)其他 - 27传统瓷器的造型解读琢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圆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瓷器器形若按大类分:有

2、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洗、尊等。每一大类又有若干品种,主要有:(一)碗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如六朝时的青釉莲瓣纹碗,唐代越窑海棠式碗,邢窑的釉花口碗,以后出现的折腰碗、斗笠碗、卧足碗、敦式碗、盖碗等。1、高足碗碗的一种式样。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2、宫碗碗的一种式样。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3、净水碗碗的一种式样。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

3、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品种多为青花。4、孔明碗-碗的一种式样。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斗笠碗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6、折腰碗碗的一种式样.敞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称折腰碗。最早见于五代,元代销行最广。7、鸡心碗-碗的一种式样。深腹,小圈足,碗底心有鸡心状突起,故名.明永乐、宣德两朝烧制较多,以青花瓷器为多。8、卧足碗碗的一种式样.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9、注碗碗的一种式样。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

4、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10、玉壁底碗碗的一种式样。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壁,故名。1、圹碗指明代墓葬出土的民窑青花小碗。明末多见,工艺粗率,绘画豪放潇洒,多绘山水、花鸟、梅竹、蔬果等。12、盏瓷碗的一种样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兔毫盏、玳瑁盏为“斗茶”之上品.1、茶船-放茶盏的用具。因形似船,帮名。明清时景德镇窑烧制有仿官釉、表花、粉彩茶船。14、海棠式碗1、花口碗1、敦式碗17、盖碗(二)盘盘

5、的尺寸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敞口、撇口、敛口、洗口、卷沿、板沿、折腰式、葵瓣式、荷叶式、方形转角式和花形攒盘等。六朝时已有青瓷刻莲花纹盘,以后又出现白、酱、黄、绿红、紫等单色釉盘。也有在单色釉上饰以印花、刻花和划花纹饰的。明清景德镇窑又烧制了斗彩、五彩、粉彩、红绿彩、矾红彩装饰的盘。1、攒盘-用以盛放干鲜果品的用具,是由一定数量、各种式样的小盘,拼攒成一个多格的大盘。流行于清康熙年间,以素三彩和五彩器为多。式样有圆形、六方、八方形或叶形、牡丹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高足盘盘心下承以高足。一般高足盘的造型是洗口、盘心平坦,盘以下承以喇叭形高足.最早见于隋代青釉高足盘,多数在盘心

6、印图案或朵花纹样。明清两代景德镇窑多烧制青花与釉上彩绘高足盘.(三)杯1、羽觞杯的一种式样.古代饮酒用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椭圆、浅腹、平底、腹两侧面置半月形双耳,也有饼形足或高足,亦称“耳杯.东汉时有绿釉陶羽觞。两晋时有大量青瓷羽觞,南北朝时羽觞数量减少,形状如两端微尖略上翘的船形。 2、压手杯明代杯的一种式样。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有凝重之感,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是明永乐时独有的名贵器物。杯身绘青花缠枝莲纹饰,杯内心书“永乐年制”四字篆款。款形有花心、鸳鸯心、双狮戏球三种. 3、鸡缸杯一种酒具

7、。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爵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一旁有耳。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5、高足杯-杯的一种式样。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杯身小,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代景德镇窑烧制青花高足杯、斗彩高足杯。宣德青花海水红龙纹高足杯、成化斗彩缠枝莲纹、葡萄纹高足杯是精粹之品.清代以青花高足杯居多。 6、高士

8、杯-明成化斗彩杯之一。饮酒用具.直口沿边微撇,口以下渐收敛,浅圈足造型小巧丰腴。所谓“高士杯”是杯身绘有文人行乐的图画,如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等。、三秋杯明成化斗彩杯的一种,敞口、浅斜式腹壁、圈足,杯身以秋菊、蝶、草组成画面,故名三秋杯.色彩以青花色勒,草花和飞蝶轮廓,以鹅黄、紫红、姹紫点染飞蝶和花蕊.杯形秀巧,画面素雅,为明瓷珍品。(四)瓶盛酒或供陈设用器。唐代越窑青釉瓶、邢窑白釉、工艺精细、釉色纯正.宋代南北各地瓷窑大量烧制青、白、黑、青白、白地黑花、白地褐花、三彩和黑地铁锈花等装饰的瓶.1、蟠龙瓶-瓶的一种式样.明器。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亦称“扳依瓶”或“招魂瓶”长颈,有

9、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常见于宋、元明各代。、多管瓶瓶的一种式样。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龙泉窑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3、梅瓶瓶的一种式样。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

10、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4、花口瓶-瓶的一种式样。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有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琮式瓶-瓶的一种式样。仿周代礼器玉琮烧制。圆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线纹为饰,口与足大小相若。宋代创制,以龙泉窑、官窑多见

11、,元、明清仍有烧制。6、玉壶春瓶-瓶的一种式样.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 7、宝月瓶-清代的一种瓷器。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雍正早期烧制,后停烧。乾隆时

12、又有烧制,多为青花8、天球瓶-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以海水龙纹为贵.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宣德天球瓶胎骨厚重,敛口短颈,上阔下敛;腹大而扁,砂底微凹。后仿的器型多颈长腹圆。清代天球瓶颈稍长、腹较圆,康熙时为平砂底。雍正乾隆时天球瓶烧制较多。雍正为直口微撇,腹扁圆。乾隆时天球瓶直口较粗,圆腹,假圈足,部分为釉底.清雍正、乾隆两朝时值盛世,仿古风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属宫廷大型陈设用瓷。除了传统的青花品种外,五彩、粉彩等彩绘天球瓶出现

13、。乾隆朝国力强盛,景德镇御窑厂开始烧造斗彩天球瓶。9、象腿瓶-一统瓶,清代创烧的一种瓷器造型。瓶形为广口外撇,短颈,肩部宽与口相若,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所以又名“象腿瓶”。因“筒”与“统”谐音,有“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五彩。0、胆式瓶-瓶的一种式样。直口,长颈,削肩,腹下部丰满,器形似胆,故名.宋代哥窑、钧窑烧造此式,清代景德镇窑多见,大多为单色釉.葫芦,故名。南宋龙泉窑创制,元、明景德镇窑多见,并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圆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种有青花、五彩、白釉、黄釉等,有的书“大吉二字.11、橄榄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

14、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1、凤尾瓶瓶的一种式样。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1、蒜头瓶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样,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明嘉靖蒜头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明成化蒜头瓶,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

15、明正德蒜头瓶,在瓶腹上设出戟;明万历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1、棒槌瓶-瓶的一种式样,分为硬棒槌瓶,方棒槌瓶和软棒槌瓶。硬棒槌瓶又称圆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间的式样,盘口,短直颈,圆折肩,圆筒状长腹,圈足,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大小不一,高者约7厘米,矮者仅有十几厘米。器腹有高矮和粗细之分;粗腹者,器形庄重,高约4厘米;细腹者,器形秀丽。康熙早期的棒槌瓶,器形偏矮,康熙中期以后的棒槌瓶,器形趋于细长,为了与雍正时期的棒槌瓶相区别,取名硬棒槌瓶。常见的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五彩开光等品种。 方棒槌瓶,撇口,短颈,平肩微折,身成

16、四筒形,长方腹上部略宽,下部稍窄,器底有方形宽足,凹底施釉。现代多叫方瓶。有青花器和三彩器。 软棒槌瓶,是与硬棒槌瓶相对而言,特指雍正初期烧制的一种器形,造型不及硬棒槌瓶挺拔,口外侈,束颈,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常见青花,五彩.清光绪及民国时期方棒槌瓶的仿品较为多见,然胎体较厚重,口边较薄且不规整.15、油锤瓶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柳叶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丰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内凹,器身细长,形似柳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是极为珍贵的产品。17、藏草瓶

17、-瓶的一种式样。小口,直颈,颈中间凸出,鼓腹,腹一侧有流,腹下承以喇叭形足,造型奇特。清代雍正景德镇窑创制,系宫廷用器,乾隆以后不见。18、转心瓶-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拨动上瓶瓶口,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故称转心瓶.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创制,多为官窑器。19、净瓶-净瓶(梵名 kalasa),指以陶或金属等制造,用以容水的器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以其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 20、卷口瓶宋代北方磁州窑系的瓶式之-。侈口卷沿,细长颈微撇,口颈呈开放的喇叭花状.圆腹,腹下内收,

18、喇叭形足.21、盘口瓶瓶式之一,因瓶口为盘状而得名。一般为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北朝至隋的则短颈,平底。北朝的瓶,腹瘦长,最大腹径在近底处。隋代的瓶则颈部细长,腹部较丰满,略呈椭圆形22、直径瓶23、穿带瓶典型的泥质制品,其造型的基本特征是:喇叭形口,瘦长鼓腹,腹部有一对环耳,流行于宋、辽、金、元、明、清各代,白釉、黄釉、白釉绿彩制品比较常见,是古陶瓷瓶式,因为瓶的两侧有穿带或绳索的环耳沟漕而得名。24、弦纹瓶5、瓜棱瓶宋瓷中常见的瓶式之一。特点是瓶的腹部由凸凹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南北瓷窑均有烧制,以景德镇制品居多。造型是撇口,直颈,长圆瓜棱形腹,圈足做花瓣式外撇.瓶体秀丽灵巧。26

19、、葫芦瓶南宋后期龙泉窑创制的瓶式,瓶体似葫芦,故名。小口,短颈,瓶体由两截粘合而成.名与“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宋元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均有生产.27、双鱼瓶8、贯耳瓶瓶式之一。流行于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圈足,颈部两侧对称帖竖直的管状贯耳。哥窑、官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亦有仿制.9、八方瓶器身由四方及边角的各四个面焊合成八面体,器型高大庄重,应为豪宅大厅中的陈设器。0、四系扁瓶1、象耳折方瓶32、鹅颈瓶敞口细颈,下有圈足33、灯笼瓶灯笼瓶,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形似灯笼而得名,器呈直口,短颈,丰肩,筒腹,圈足。灯笼瓶是雍正时期

20、景德镇官窑创烧,流行于清雍正、乾隆时期。乾隆时期灯笼瓶的制作较多.传世作品中以釉里红飞凤穿花、五彩花蝶、胭脂彩山水纹饰的为最佳。瓷瓶的造型是很丰富的,但主要的特点还是腹大,口小,身高,底瘦.34、双陆瓶盛酒或供陈设用器。35、转颈瓶瓶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微撇,因为瓶颈部设计成双层,外层可转动,所以称为“转颈瓶”。36、葫芦扁瓶葫芦式的扁瓶瓷器葫芦式的扁瓶与瓷器的绶带葫芦瓶相同,显然受到中亚文化的影响,造型精致典雅。(五)盒一种由盖、底组合成或如抽屉的盛器,装放食物、药品或化妆品用具等.按用途分,有食品盒、香盒、粉盒、药盒、镜盒、油盒、黛盒、盒、文具盒、棋盒等.其形制有圆形、长方、八角形、瓜形

21、、石榴式、桃式、双鸟式、方胜式、银锭式、朵花式、镂空式、委角式、菊瓣式、筒式等。还有在大盒内套小盒的“子母盒”和多节套装的“套盒”等。唐代以后各地广为烧制。以宋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釉盒产量最大,盒底部多印有某家盒子记的作坊标记。(六)罐用以盛放或烹煮食物。造型特点是口径大腹丰且深,胫部内收,大底足。、天字罐罐的一种式样。口大,短颈,圆肩,腹略收,浅圈足,底部青花楷书“天”字,故名,明代成化景德镇窑创制,为斗彩器,系宫廷用瓷.2、日月罐罐的一种式样。直口,短颈,削肩,鼓腹,浅圈足,肩部凸雕对称半圆形装饰,象征日月,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祭红釉、东青釉多见,至道光年间仍有烧造.3、将军

22、罐-罐的一种式样。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平底或浅圈足,因宝珠顶纽盖形似将军头盔,故名。清初景德镇窑流行,多为青花、五彩器。清末民初仿品甚多。、鼓式罐-罐呈鼓式。、蟋蟀罐6、冰梅罐7、月牙罐口微敛,短颈,削肩,弧腹,收胫,内挖浅圈足,略呈长圆形。器腹模印二个对称分布的月牙形装饰,故又称“月牙罐”。因其应原配有扁圆形盖,故又称“日月罐”。通体施粉青釉,釉质凝厚滋润。外底心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字体工整。月牙罐从清康熙到道光年间都有制作,是官窑制品所特有的器形,其中以康熙的积红、雍正的粉青和乾隆的冬青最为著名.根据釉色的深浅不同,豆青最深,冬青次之,粉青最浅.豆青釉色深且浓,釉

23、面肥腴;冬青釉色匀净苍翠,釉面平整光润;粉青釉色泽淡雅,但比影青略深。、撞罐9、鸡心罐0、折方罐罐敛口,折腹,束腰,平底,腹两侧各有一横系。罐身施青黄釉。肩饰水波纹及弦纹。此罐的造型如同鱼篓,小口,大腹,以增其容积。这是西周早期原始瓷的造型特征。 11、瓜棱罐瓜棱罐罐式之一,明代较为流行,因罐身呈瓜棱形而得名。嘉靖、万历时烧制量较大。(七)壶汉晋时瓷质壶开始流行,历代烧制有大量有同形制的壶,如辽代的马镫壶等。壶式的演变是:早期壶形由口颈、腹、足构成,有的加双耳、无流与柄.六朝后盛放汁液的壶,在腹部置流和曲柄,如西晋时的鸡首流、羊首流,唐代的短颈管状流、八方流,宋代细长而弯曲的流。柄式有管形曲柄

24、、龙柄、凤柄、曲带式柄等等.、扁壶西夏瓷器中比较常见的器物,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器物,产量较大,制作精美。扁壶的两侧有双耳或四耳,以便穿绳提拿或携带,其造型可能从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有的壶腹部正反两面各有一圈足,背面圈足起放置平稳的作用,正面圈足有对称和加固胎体的作用;有的只有一侧有圈足;也有小型扁壶没有圈足。扁壶一般外表为褐釉剔花装饰,也有黑褐釉素面无纹的. 党项民族长期生活于马背,能耐寒暑饥渴,长于骑射,而扁壶体态轻盈,形状非常适合在马背或驼背上吊挂携带,是西夏人所喜爱的用于装水、盛奶、灌酒的生活器皿。、唾壶壶的一种式样。卫生用具,承唾之器.魏晋、南朝时常用的随葬陶瓷器。早期造型较晚

25、期优美,大口,短颈,圆球腹、高圈足,形似尊。后逐步演变为盘口、扁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还配以盖和托盘.3、盘口壶壶的一种式样.盘口,有颈,四系或六系,鼓腹平底。东汉至唐盛行的一种青瓷制品。盘口壶的演变趋势是盘口加大,颈由短增长,腹部由圆发展到椭圆,系由环形演变为桥形,后又变成条状。4、鸡头壶魏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盛酒和盛水器.以壶嘴作成鸡首状而得名。亦称“天鸡壶”。多系青瓷器,也有陶质的。浙江地区瓷窑盛烧青釉和黑釉鸡头壶。西晋鸡头壶的肩部两则饰以鸡头和鸡尾;东晋鸡头由装饰性演变为实用性长颈鸡头流,可以出水,短尾变成弯曲的长柄。南北朝时鸡头壶体由圆浑变为瘦长,鸡头颈部加高,出现雄鸡的高耸鸡冠,

26、曲柄加长,有的龙首柄.隋代鸡头壶有的挺胸成雄鸡嘶鸣状,形象更生动.唐代以后鸡头壶日渐少见,出现了更多式样的壶式。5、鸡冠壶-壶的一种式样,亦称“马镫壶”。辽代的壶式,因壶的顶部很像鸡冠,故名.扁体,下腹部肥硕,上部有管式短流。式样大体可分五种: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产地在辽宁省的阿鲁科沁旗、赤峰及辽阳等地,品种以黄釉、白釉及绿釉居多,具有浓郁的契丹民族风格.6、皮囊壶-壶的一种式样。辽代的壶式,系摹仿契丹族皮囊容器而烧制,故名。扁体,直身,下部丰硕,短流,壶两侧随形起线,颇似缝合的皮革痕迹,两侧有圆孔,可系绳提拿。产地在辽宁及内蒙,品种以白釉、绿釉居多。7

27、、凤头壶壶的一种式样。因壶口部似凤首,故名。凤头形壶盖,束颈,腹部微硕,下承以喇叭形高足,一侧有流,另一侧一般附以直立的龙形柄。唐代创制,品种有三彩、白釉及青釉,它既吸收了波斯金银器凤头壶的特色,又揉和了中国的传统风格,极为别致。8、提梁壶壶的一种式样。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故名。宋代耀州窑创制,明、清均有烧造,品种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穿带壶壶的一种式样。小口,短颈,椭圆腹,器物的下部两侧各有长方形穿孔,与肩部两侧的双贯耳两两相对,可以穿带提携,故名。唐代已见有,宋至清代继续烧造,品种有白釉、青釉、红釉等。10、僧帽壶壶的一种式样。宝珠

28、形纽盖,鸭嘴形流,短颈,鼓腹,圈足,一侧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系受外来影响的器型,始于元代,明清景德镇窑继续烧制,明永乐烧制的僧帽壶十分著名,有白釉、红釉等品种。11、贲巴壶壶的一种式样。磨盘口,细颈,弯曲的和流,球腹下承下喇叭形足.系清乾隆时创制的宫廷供器,传世品有红彩、金彩和各种色地粉彩等.1、背壶壶的一种式样。鸡心钮盖,小口,短颈,壶体圆形,腹部一侧隆起,中心部位凸脐,一侧扁平,肩两侧有对称双系,便于穿带背起,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晾德镇窑已有烧制,品种有青花、白釉。清代有仿制.1、梨壶-壶的一种式样。宝珠钮盖,圆腹,弯流,曲把,矮圈足。明初始见,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的梨壶是典型作品,

29、品种有青白釉、白釉、青釉等。14、执壶又称“注子”、“注壶”,隋代出现的酒具。唐前期器呈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壶体较矮,鼓腹,假圈足。唐中晚期大量流行,基本取代了鸡首壶、凤首壶等。这时期执壶式样繁多,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并多有注碗相配;元器多为玉壶春瓶式,弯流与壶颈之间以S形饰件相连;明、清之后,造型增多,多用作茶具.唐宋时,越窑、长沙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繁昌窑、磁灶窑等均大量烧造.元明清时期,以景德镇烧制的青花器为多,龙泉窑也生产部分青釉制品。壶身主体采取了瓶的形状。如果把

30、盖子、柄(把手)、流(壶嘴)都省略去,它便是一只美丽的花瓶。这只花瓶口小、颈长、肩削、腹重、足底短小而踡缩,圈足宛然一只玉壶春式的花瓶,瓶的重心在下半部,造型沉稳.其他附件则是为了使这个美丽的瓶状器物具有壶的作用而加上去的。(八)尊其形制为敞口,粗颈、深腹、圜底、圈足。1、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高大精美,颇为富丽。、汝窑三足尊.、出戟尊-尊的一种式样。仿古铜器造型,敞口,腹微鼓,足外撇。颈、腹、胫的四周各饰一戟,故名。宋钧窑的出戟尊是名贵的珍品。5、无挡尊尊的一种式样。系从波斯传入的器形,口、底似壁,上下直通,呈筒状,器身上写有阿拉伯文。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烧制,清代康熙、

31、雍正仿烧,多为青花。、鱼篓尊尊的一种式样.大口,短颈,圆腹,圜底,造型似鱼篓,故名.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有青花鱼篓尊,清代雍正所仿竹编鱼篓尊,有各种单色釉,造型逼真。7、石榴尊尊的一种式样.唇口外卷,短颈,圆腹,圈足,因其外卷的口部似张开的石榴果,故名.清代雍正景德镇窑始烧,品种有青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8、太白尊-尊的一种式样。文房用具。小口微撇,短颈,削肩广腹,平底.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烧,以豇豆红釉最著名,晚清仿制质差。9、马蹄尊尊的一种式样。广口,圆唇敛,削肩广腹,平底,器形似马蹄状,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烧制,仅见釉里红小件器件。1、罗卜尊尊的一种式样。亦称“莱菔尊”.小口外撇,颈细

32、长,丰肩,肩下渐收,底内凹,器形似罗卜,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多见烧造,以豇豆红居多,也有天蓝釉、豆青釉.清末民初仿品尤多。1、苹果尊-尊的一种式样.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形似苹果,故名。清代景德镇窑烧造,大、小器物均有,品种有青花、釉里红、天蓝釉、窑变釉等。2、牛头尊尊的一种式样。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蟠螭耳、戟耳或兽头耳,器形似牛头,故名。据记载,明末景德镇窑已经烧制.清代乾隆时流行,品种以青花为多.1、百鹿尊-尊的一种式样.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4、观

33、音尊尊的一种式样。侈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郎窑红、青花、五彩等。15、络子尊(九)匝古代 洗用具之一.造型为圆形,口部前侧有较宽的出水流,平底或圈足。最早见于汉代,此后历代瓷窑多有烧制。元代景德镇的蓝釉描金、釉里红雁纹 、蓝釉白花 ,都是稀世珍品。(十)洗古代洗与文房用具的统称。最早见于西晋青釉制品,敞口、宽折沿、阔腹直壁、平底。洗沿和里心多刻画水波纹。宋代以后均有烧制.如仿古铜器式样的青釉双鱼洗耳恭听、圆洗、单柄洗、葵瓣洗、委角洗、蔗段洗耳恭听、莲花洗、叶式洗等.1、鼓钉洗洗的一种式样。系仿古铜器形制,洗身凸起鼓钉装饰,

34、故名。宋代钧窑、龙泉窑均有烧制。2、桃式洗-洗的一种式样。浅体,形如半个桃子,故名。宋代龙泉窑、官窑均有制作,明清时景德镇窑、宜兴窑亦有制作。3、双鱼洗洗的一种式样.板沿口,浅腹,圈足,洗心有凸出的双鱼装饰,故名.宋、元龙泉窑盛烧青釉双鱼洗。4、圆洗5、单柄洗6、葵瓣洗、委角洗8、蔗段洗9、莲花洗10、叶式洗(十一)炉焚香用具,多用做生活燃香用具或佛前供器。造型多样,西汉时有陶质熏炉和博山炉,两晋时有青瓷熏炉,宋代南北瓷窑烧有鱼耳炉、鼓钉炉、乳钉炉、莲瓣炉、烧制下班香炉,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青花米,以明宣德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为最.1、博山炉炉的一种式样。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因其炉盖

35、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2、鱼耳炉、鼓钉炉4、乳钉炉5、莲瓣炉(十二)灯古代照明用具.陶、瓷制品均有。造型特点为上有油碗,中间承以支柱,下有底盘,盘下有足。灯柱的形式较多,有筒形、螺旋形、兽形等。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青花和彩绘高足烛台,因以蜡烛照明,故灯的造型变化较大。上有金属扦以插蜡烛。洗式小扦盘下接以长柄、中间承以洗式托盘再接以高圈足.(十三)枕枕有脉枕与生活用枕两类,后者最多。还有少数殉葬用的尸枕。唐代枕形体较小,以长方形为多.宋代南北窑广为烧制,产品多.陶与瓷制品均有,造型丰富,有长方、腰

36、圆、云头、花瓣、椭圆、八方、银锭、鸡心以及婴孩、卧女、伏虎、双狮等形式.尤以磁州窑枕数量多,彩绘生动、民间生活气息浓郁。宋代瓷枕较唐代增多,元代瓷枕枕身更有长达40厘米以上者。瓷枕枕底一般有作坊标记。(十四)其他、谷仓一种陪葬物。下部为罐形,上部堆塑楼阁、人物、家畜、粮仓等,故名。三国至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烧制,多为青釉。2、虎子一种盛器。口部似张口的虎首,背有提梁,圆腹,下有四足,因其形如虎,故名。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一说是水器。东汉时出现,六朝时墓葬中常风见,均为青釉。3、辟邪一种文房用具。辟邪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狮而有翅翼,能驱邪.青釉辟邪造型似狮而有翅翼,背部立有小圆管,可注水。两

37、晋墓葬中出土青釉辟邪较多。、军持一种佛家用水瓶。原是印度语“Knda”的译音,又译作“君持”、“君雅迦”等,意思是“水瓶”,为佛家饮水或净手之器。喇叭形口,直颈,扁圆腹,肩一侧有一个上细下粗的流,壶口与注口均有盖,便于保持卫生。军持始于唐,盛行于宋元,福建沿海地区瓷窑大量烧造,明清时景德镇窑亦有烧造,品种有青白釉、青花及五彩等.历代产品大多外销.5、花浇一种浇花用具。明永乐、宣德时景德镇窑烧制的花浇大口,粗颈,圆腹,一侧有曲柄。清代雍正时造型有所变化,口部作窄流,细颈,浅圈足。品种见有青花。6、花觚-一种陈设瓷器.系仿古青铜器式样,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广底。明清景德镇窑均有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宜兴窑、德化窑烧制有紫砂、白釉花觚。7、渣斗-一种日常用具。因用来专门盛放兽骨鱼剌等渣滓,故名。敞口,鼓腹,圈足外撇.晋代开始制作,品种有青釉和白釉等。8、象生瓷以动植物形象为造型的捏塑瓷,故名,明清之际,江苏宜兴窑制作有象生紫砂器。清代乾隆时景德镇窑烧制成石榴、花生、桂圆、螃蟹、海螺等象生瓷,形态逼真,艺术价值很高。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40 / 4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