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阳县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15495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平阳县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平阳县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平阳县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平阳县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平阳县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省平阳县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惆怅(chng) 忸怩(ni) 寥廓(gu) 橘子洲(j)B . 胳臂(bei) 峥嵘(zhng) 遒劲(jn) 沁园春(qn)C . 携手(xi) 豆萁(q) 寂寥(lio) 篱笆墙(l)D . 迷惘(wng) 颓圮(tu) 青荇(xn) 浣溪沙(wn)2. (2分) (2016高一下大同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B . 寒喧 踌躇 惴惴不安 瘦消不堪C . 残骇

2、桅杆 司马轻衫 咀嚼赏鉴D . 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赴汤蹈火3. (2分) (2017江苏模拟)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设计师会对历史剧的服饰做一些改变,有些只是让花纹更加_,有些则是不顾及历史事实,_。为了尊重历史而拘泥于教条_不可取,但不顾历史事实去随意演绎,让观众因服装混乱而搞不清历史,则更不应该。A . 繁杂 李代桃僵 固然B . 繁复 李代桃僵 显然C . 繁杂 张冠李戴 显然D . 繁复 张冠李戴 固然4.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由袁和平执导的3D电影奇门遁甲的先导海报中,除巨大的罗

3、盘为影片奠定了奇幻的基调外,还有由人、景、物组成为风格恍如壁画的“神秘图案”。B . 桃花是山东肥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10万亩桃花林,每年春天烂漫的桃花漫山遍野,自然错落,隔而不断,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C . 家是温馨的港湾,楼道则是通向港湾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走得顺不顺畅,影响着居民居住的幸福感;楼道也是一面透视镜,反映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D . 在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同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否则现在备受关注的大医院人满为患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5分)5. (2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

4、当的一组是( ) 纯朴自然的民谣, 古典雅致的诗词,流淌于其间的,都是高雅文化的血液。 诗歌的用处,正在于其可以唤醒人们富于联想、善于感发的心灵。这句话 适用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一部作品, 充斥着庸俗、低俗的元素,弥漫着无聊、空洞的气息, 能赢得一时火爆,但却难以持久。A . 除了 还有 当然 更 / 尽管B . 不管是 还是 / 同样也 假如 或许C . 不论 还有 因此 / 只要 即使D . / 甚至 但是 而且 假若 虽然6. (3分) (2018高三上桂林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酒属于物质,但是_。酒文

5、化源远流长,酒和社会的各方面相连,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酒和政治相连,形成酒政文化。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借酒夺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借酒消患。周公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教训,_。酒诰成为后世禁酒引经据典的范例。_,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张旭三杯草圣传”,酒后作书,妙笔生花。酒与生活相连,形成酒俗文化。如婚丧嫁娶,摆酒摆宴以示庄重;亲友团聚,推杯换盏表达情深。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7. (6分) (2018高三上临沧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

6、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

7、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训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

8、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

9、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尊者、长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摘自胡申生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B . 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

10、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C . 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D . 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中国家训的源头谈起,论述了中国家训的丰富形式和中国家训的内容指向,重点论述了后一个方面。B . 周公戒伯禽的训词,是论证“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观点的典

11、型例证。C . 文章列举中国家训文化的三方面指向,论证了中国家训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D . 文章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论述了中国家训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B .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C . 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12、D . 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8. (19分) (2019高三上建平期中) 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到乡村去找生活和灵魂熊培云这些年,南北西东,颠沛流离,因为学习、工作或旅行的缘故,我到过一些地方。然而能让我有望乡之痛的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我在中国的乡村老家,另一个则是法国巴黎。除了在两地度过的难忘时光,想来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它们都流淌着一种从容、悠闲的乡村主义。而这种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或多或少,它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城市,对于许多人来说,就像是一个

13、巨大的过关游戏场。游戏者不舍得放弃已经得到的,还要为新的奖励不断过关,任凭工作劳心劳力,永无闲暇,谁还有心思像梭罗那样去做一个林间流浪汉?梭罗把清晨的散步当作是对一天的祝福,然而失去森林的我们,散步却总是在失眠的夜晚,在自己的床上,从左侧到右侧,再从右侧到左侧,辗转反侧。及至白天,也很少享受散步的乐趣。人们似乎只能通过消费机器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抱怨平时锻炼得太少,然后打车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总而言之,在顾此失彼的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单向度推进下,中国人是活得越来越不耐烦了。几代人建设一幢房屋的耐心没有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诗意没有了,责任心也没有了。谁需要大树,谁就花钱到别处去

14、挖;谁需要乘凉,谁就买个电扇回家。在巴黎,我看到法国人会花几年时间为巴黎圣母院修葺外墙,若在中国,以中国人的“拆挪”本性,恨不得把它拆了重盖一个新的。农村本是最有条件慢条斯理地建设的。相较城里的快节奏,我所体会到的乡村生活原是另一番景象:当你行走于田野,这里上接天,下接地,中间是与你共生的万物。你不会因为老牛走得缓慢而焦急,也不必非得撵上一只奔跑的野狗以证明自己的速度与价值。走自己的路,让万物生长吧。当你把种子埋进地里,除了浇水施肥,你只需安心等待,而不必心急如焚地蹲在地里等待“第一桶金”。只要时间到了,它自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然而,当前急功近利的现代化

15、与城市化,使乡村一点点沦陷。法国大革命的问题出在“你不要自由,我强迫你自由”,现在农村有一半问题则出在“你不要城市化,我强迫你城市化”。种种逼迫的背后,显然是人们控制了社会生长的速度,而不是由社会本身决定自己的生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生在欧洲的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据说,当年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纳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谁知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的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心,他们宁可留下来当酒农也不愿意再去南征北战、拓展帝国的疆土了。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还不得不颁布法

16、令,禁止军队经过博纳。甚至,在临终前,他还说过这样的话:“罗马帝国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毁于一旦。”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纳征服罗马帝国”。应该看到,在这里征服罗马帝国的,不是博纳,而是生活。准确地说是平民的生活愿望征服了帝王的政治野心。在那样的年代,不跟随国王打仗算是“政治不正确”了。然而,这才是历史最真实的面貌-所有帝国终究会灰飞烟灭,只有生活亘古常新。必须保卫乡村,正如必须保卫社会。我在这里强调的需要保卫的乡村,并非地理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种乡村主义与乡镇精神。它们与所谓的主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甘心卷入狂飙突进的时代游戏。人在天地间,既不被物化,也不

17、被概念化,不被异化为我们制造的工具的工具。是时候回答这些问题了:为什么农民战士盼望解甲归田?为什么华盛顿不愿当国王而愿意回到故乡的葡萄架下?为什么欧洲市民希望在乡下有第二住所?为什么美国总统愿意在休息日回到自家农场喂马?因为那里有一片可以让他们回归自由自在的土地、安宁生活的空间。如果说城市是躁动不安的婴儿,那么乡村就是一个可以供人类憩息的巨大摇篮。就像写在电影云上的日子里的古老寓言:如果你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你就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悲哀的是,过去百年间,从革命到建设,从出乡村到城市化,急于赶路的我们,一次次走丢了自己的灵魂。而我,宁愿从中国有没有乡村来看我们有没有幸福,中国有没有未

18、来。(有删改)(1) 第段加下划线词语“单向度”在文中指的是 (2) 第段两处画线句的引用,是否重复,试分析理由。 (3) 对第段画线句在文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多一份安闲洒脱,少一点急功近利。B . 仅仅为了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而疲于奔命,就会陷入精神的困境。C . 城市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过程,有时应停下脚步,享受沿途的风景。D . 重视物质与精神的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现代化。(4) 近年来,乡村旅游刮起了“民宿风”。现代社会很多从乡村走出去的人,在回到家乡的时候,将城市化理念带回了乡村,设计打造了兼顾民俗特点和乡村特色的民宿客栈,受到了越来越多都

19、市游客的青睐。用本文中的观点来解释这一现象,以下选项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 A . 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部分。B . 当前急功近利的现代化与城市化,使乡村一点点沦陷。C . 需要保卫的乡村,并非地理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种乡村主义。D . 乡村主义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5) 纵观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逐层推出“必须保卫乡村”这一观点的。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11分) (2017高三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二年,擢御史。疏请召还曹于汴、刘宗周等,而劾尚书赵秉忠、侍

20、郎牛应元顽钝,秉忠、应元俱引去。又数陈边事,力诋大将马世龙,忤枢辅孙承宗意。时帝在位数年,未尝一召见大臣。尊素请复便殿召对故事,面决大政,否则,讲筵之暇,令大臣面商可否。帝不能用。四年三月朔,京师地震三,适帝体违和,人情惶惧。尊素力陈时政十失,末言:“陛下厌薄言官,人怀忌讳,当国者昧安危之机,误国者护耻败之局。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疏入,魏忠贤大怒,谋廷杖之,韩爌力救,乃夺俸一年。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谯让,尊素愤,抗疏继之。略言:“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忠贤得疏愈恨。八月,

21、河南进玉玺。忠贤欲侈其事,命由大明门进,行受玺礼,百僚表贺。尊素上言:“本朝弘治时,陕西献玉玺,止令取进,给赏五金。此祖宗故事,宜从。”事获中止。尊素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杨涟将击忠贤,魏大中以告,尊素曰:“除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之乎?一不中,吾侪无噍类矣。”尊素讽涟去,涟不从,卒及于祸。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为尊素所解,恨甚。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使者至苏州,其城外人并击逮尊素者,逮者失驾帖,不敢至。尊素闻,即囚服诣吏,自投诏狱。知狱卒将害己,叩首谢君父,赋诗一章,遂受酷刑死,时六年闰六月朔日也,年四十三。福王时,追谥忠端。(节选自明史黄尊素传)(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

22、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B . 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C . 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D . 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古代男子

23、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B .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秦汉以来,皇帝所用的印章称为玺,臣民所用的印章只能称为印。C . 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陈情表。D . 朔日,指中国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晦日,指农历每月的三十。(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黄尊素正直敢言。他在御史任上,曾上疏请求召回曹于汴、刘宗周等人,并成功弹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B . 黄尊素不畏强权。在河南进献玉玺时,魏忠贤大操大办以迎合皇上

24、,黄尊素敢于劝说魏忠贤,并成功阻止了他的行动。C . 黄尊素深识远虑。他认为,杨涟如果想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一定要有内援;他还委婉地劝杨涟离职避祸,杨涟没有听从,最终受到迫害。D . 黄尊素无惧死亡。知晓狱卒将要加害于己,他叩谢皇恩,写诗一首,后受酷刑而死。(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为尊素所解,恨甚。10. (11分) (2017高三下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袁公可立,字礼卿,以英年擢进士,理苏郡报最 , 召入西台。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公乃抗

25、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抗疏归。凡公值事,多长算,得大体,洞于要会。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哄甚,两台檄公解之。公至,即博收讼牒下各县以杀其势,徐取一二倡乱者抵法,事遂定。又值倭警,吴中豪子弟王士绣、乔一琦辈驰骤自命,怨家诋为不轨。两台急诇之。公独谓是狂生,无他。卒谳不得实,乃已。众谓公长者也。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公问沈帅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于是公之整暇

26、再见之矣。及在御史台,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公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辅臣拂然。先是雷震景德门,公上疏陈阚政,如郊祀、讲朝六七大事,章未下。政府用是谪公,再收再黜,以底于削甚哉!救之罔效也!寿至七十有二卒。卒之前夕,有巨星陨西南,坠地有声。(节选自明史节寰袁公传,有删改)袁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生而警颖,有奇质。登进土,初授苏州府推官。石守昆玉,治苏有清卓声。以强项忤中丞某,中丞劾其不职。得旨,下所司勘问。一时李官惧获罪中丞,无敢直石守者。公独直书其枉,而石得无罪。中丞因自劾归,公论快之。壬戌三月,擢通政司左通政署司事。时东夷犯顺,上谓弹压登

27、莱非公不可,于是以节钺授公。时虏尽有南卫,常出没于长山、旅顺间,漕艘多为所梗。公于皇城岛请设参将、守备各一员,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迨秋,虏复至,南卫收获,大肆侵略。公命将设伏,乘风纵火刍茭,糗粮尽归一炬。虏忿甚,于秋杪载火炮,分兵二道以图报复。而公先期集兵分道以应,并夜酣战,俘斩无数,虏为夺气。东人以为设镇以来自未有此捷也。(孔贞运节寰袁公墓志铭,有删改)【注】报最:旧时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给朝廷。整暇:形容既严谨而又从容不迫。(1) 下列对选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练兵三千

28、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B . 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C . 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D . 练兵三千以为登莱外薮又设游兵两营飞樯往来策应于广鹿诸岛制炮设墩旌旗相望而虏遂远徙乌鲗之帆不复逍遥海上矣(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讼牒,诉状的旧称,即封建社会打官司的文书。讼,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应;牒,文书,常指古代官府的往来文书。B

29、. 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具有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C . “卒”,指大夫的死。古代称天子的死为“崩”,称诸侯的死为“薨”,称士的死为“不禄”。又年老寿终称“卒”,庶人之死也称 “卒”。D . “壬戌”是干支之一。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夏历中用干支来编排年号和时日。(3) 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袁公年轻时考中进士,任苏州府推官,官员考察时政绩第一,被召入西台。当时皇上不喜欢大臣频繁议论朝政,袁公却直言上疏,得罪皇帝而罢官。B . 袁公为官时,

30、倭寇出没,吴中一带豪侠青年王士绣、乔一琦等人迅速集结,以保家护国自许,却遭到仇家诬告,而袁公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并无罪责。C . 石昆玉因某项能力突出遭到中丞嫉恨,被弹劾为不称职,在苏州府任职的袁公,不畏权势,直言上奏,秉公处理,为石昆玉雪冤,中丞终自离职。D . 袁公曾上疏针砭朝政时弊,抨击京郊祭祀大典、皇帝的早朝讲读等六七项人事,加之触怒辅臣,而被贬职,再用再贬,最后竟然被削职为民。(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31、(7分) (2019柳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注】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好彼此衬映。B . 次句承接自然,全不着力,紧扣上句。“散步”与“秋夜”相照应,“凉天”与“怀君”相吻合。C . 第三句明写景,暗写人。松子落曜山幽,唯有未眠人能感知。写景一衬,末句便有了情味。D . 整首诗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淡淡着墨,语浅情深,言简意长

32、,使人感到韵味悠永。(2) 请结合整首诗,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 六、 默写 (共1题;共6分)12. (6分) (2019高二上揭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 ,_ ”两句由景人情,自然过渡到下片对周瑜的追忆。 (3)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 , _”两句,表达了无论身居何处都要心系百姓、心忧国事的崇高境界。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6台山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考成绩下来后,小章同

33、学的成绩刚够本省二本段,小章犹豫不决:上二本,就得到偏远地方,将来就业就可能留在那里;要上高职专科,一辈子可能就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如果复读,又担心明年上不了一本,又耽误一年。假如你是小章的同学,写一封信给小章,根据小章的情况,给出建议,明确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5分)5-1、6-1、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7-1、7-2、7-3、8-1、8-2、8-3、8-4、8-5、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1、9-2、9-3、9-4、10-1、10-2、10-3、10-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1、11-2、六、 默写 (共1题;共6分)12-1、12-2、12-3、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