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910969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7.3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深圳市坪山新区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时间:2013年5月咨询证书:工咨甲12420060010深圳市坪山新区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书咨询单位:咨询证书等级:甲级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证 书 号: 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目标21.3 项目编制依据21.4 采用的规范与标准21.5 研究的范围及内容31.5.1 研究范围31.5.2 编制内容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2.1是加快坪山新区沙田片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的需要42.2是完善区域路网,改善交通出行条件的需要42.3是促进道路沿线土地开发利用的需要52.4 是工业组团路网优化及招商引资

2、的需要52.5 有利于加快深惠两地经济合作交流52.6是落实坪山新能源产业基地启动区市政道路建设工作任务的需要5第三章 项目建设标准、内容及规模63.1 道路功能定位63.2 交通量预测63.3 建设标准及规模63.4 项目建设计划73.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第四章 项目初步选址及建设条件84.1 现状评价84.1.1 项目影响区发展概况84.1.2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规划114.1.3 项目影响区道路情况124.1.4交通现状与路网规划分析144.2 建设条件154.2.1 地理位置154.2.2 地形地貌154.2.3 气象气候154.2.4 工程地质154.2.5 地震164.3 路

3、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164.4 征地拆迁条件164.5 施工条件16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及交通量预测175.1 道路规划情况175.1.1 道路规划等级175.1.2 规划走向175.2 道路在路网中的区位条件175.3 道路功能定位175.4 交通预测总体思路175.5 交通预测方法185.6 交通预测输入要求225.7 交通预测结果235.8 道路服务水平分析与车道数确定245.9 道路功能及规模评价25第六章 工程方案266.1 总体设计原则266.2 道路工程266.2.1 现状情况266.2.2 道路平面设计276.2.3 道路纵断面设计276.2.4 道路横断面设计286.2.5 路

4、面结构设计306.2.6 一般路基设计316.2.7 人行、公交系统及无障碍设计326.2.8 交通附属设施设计326.3 给排水工程336.3.1设计依据336.3.2现状概况336.3.3给水工程346.3.4雨水工程346.3.5污水工程346.3.6管线综合356.4 电气工程356.4.1 编制依据356.4.2 现状概况366.4.3设计范围及内容366.4.4 设计原则366.4.5 电力工程366.4.6 通信工程366.4.7 照明工程376.5 燃气工程38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397.1 现状环境条件397.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与期限397.3 项目施工与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5、397.4 环境保护措施407.5 环境影响评价42第八章 项目招标计划438.1 项目招标438.2 实施计划43第九章 投资匡算及资金筹措449.1 编制依据及相关费用的确定449.2投资匡算表459.3资金筹措48第十章 国民经济评价4910.1 评价原则4910.2 评价依据4910.3 主要评价参数4910.4 经济费用计算4910.4.1 费用调整4910.4.2 养护维修费用5010.4.3 大修费用5010.4.4 管理费用5010.4.5 工程残值5010.5 经济效益计算5010.5.1 运输成本节约效益5010.5.2 时间节约效益5010.5.3 减少交通事故而节约的效

6、益5110.6 国民经济评价5210.6.1 经济评价指标5210.6.2 国民经济评价结果5210.6.3 敏感性分析结果5210.7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53第十一章 社会评价54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5512.1 研究结论5512.2 相关问题与建议55丹锦西路项目建议书图纸目录序号图纸名称图号备注1区域位置图路-012土地利用规划图路-023道路平面图(一)路-034道路平面图(二)路-045道路纵断面图(一)路-056道路纵断面图(二)路-067道路横断面图路-078路面结构图路-089电缆沟平面图(一)电-0110电缆沟平面图(二)电-0211通信管线平面图(一)电-0312通信管线

7、平面图(二)电-0413管位标准横断面图电-0514管道标准横断面图水-0115给水管道平面图(一)水-0216给水管道平面图(二)水-0317排水管道平面图(一)水-0418排水管道平面图(二)水-05深圳市坪山新区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概述1.1 项目背景坪山新区作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上重要的节点,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建设,坪山新区的道路网初见雏形。西片区出口加工区内及台商工业园区内的部分支路网已基本形成,东片区骨干路网也已经形成,但现状部分道路等级较低,路网结构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坪山新区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多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和一批跨国公司入驻坪山新区后,新区内凝聚了大量的科技

8、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迫切需求坪山新区改善环境优势,提升区域竟争力。坪山新区图1-1 项目所在地位置图拟建项目位于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规划区内,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位于深圳东部,坪山的东北角,东侧临惠州市惠阳区与大亚湾开发区。规划区东、西、北至深圳市边界,与惠州市惠阳区及大亚湾地区相邻,南以基本生态控制线、深汕高速、深汕公路、丹梓大道为界,总面积约13.5平方公里。该规划区定位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研发及测试基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及测试基地。鉴于此情况,为完善规划区内的路网结构,改善现状道路交通条件,加快周边地块

9、的开发建设,深圳市坪山新区前期办委托我公司进行坪山新区丹锦西路市政工程的项目建议书编制。1.2 项目目标拟建项目位于坪山新区沙田片区,是片区路网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片区的内部交通联系;同时由于丹锦西路位于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规划区内,同时也将是坪山新区城市形象的展示名片。综合以上几点,本次设计思路为:在满足道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以提高通行能力、提升道路的服务功能和生态环保为重点,本着“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生态环保、自然和谐”的原则,设计一条交通价值、生态价值等多重价值融合的支路。1.3 项目编制依据l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深圳市规划局,2007年;l 深圳市

10、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l 深圳市坪山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02020),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坪山管理局,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2011.11。l 深圳市东部工业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l 2011年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4。l 龙岗区电力专项规划;l 深圳市LG301-03号片区【沙田地区】法定图则;l 坪山新区丹梓东路、锦绣东路施工图设计文件;l 其他调查和收集的有关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l 沿线1:500地形图。1.4 采用的规范与标准l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l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

11、2012)l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l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l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l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673-2012)l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l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l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l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l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l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l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l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l 城镇

12、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l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l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l 其他有关规程、规范、标准1.5 研究的范围及内容1.5.1 研究范围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沙田片区以东,为东西走向,西起丹梓东路,沿线与荣沙路相交,终点接锦绣东路,道路全长427.35m。1.5.2 编制内容本次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如下:(1) 概述(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 项目建设标准、内容及规模(4) 项目初步选址及建设条件(5) 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6) 工程方案(7) 环境影响评价(8) 项目招标计划(9)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 国民经济评价(11) 社会评价(12)

13、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深圳市坪山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坪山新区的交通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但是,坪山新区的道路交通建设状况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坪山新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目前,坪山新区坪山沙田片区内存在有现状支路路网密度低,地块开发深度浅,市政配套设施差等问题。本项目的建设将沟通片区内部的联系,为片区建设提供路网支持及市政配套设施的支持,为坪山新区坪山沙田片区最终的路网形成起到先行的带动作用。现状沙田地区路网尚不完善,为了适应坪山新区城市化发展而不断增长的交通量的需求,实现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本项目,完善坪山新区沙田地区的路网结构是相当必要的。2.1是加快坪山

14、新区沙田片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坪山新区的挂牌成立,坪山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2011年新区实现生产总值276.3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5%,占深圳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五大产业是经济的支撑点,起到了领跑作用。坪山新区的工业及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必需迎头赶上,本着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先行的理念,本项目的建设必将加快坪山新区沙田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2.2是完善区域路网,改善交通出行条件的需要沙田片区位于深圳市新能源产业基地规划区范围内,该基地未来将定位为国家级新能

15、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研发及测试基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及测试基地,随着厦深铁路、外环快速路的实施,片区外围交通将大加改善,片区与外围道路系统的衔接势在必行。丹锦西路作为构成片区微循环体系的一条支路,西起于丹梓东路,东接锦绣东路,是沙田片区内部的连接通道。随着沙田片区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丹锦西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可有效改善片区内部交通联系条件,完善路网结构。因此,丹锦西路的建设是完善区域路网,改善交通出行条件的需要。2.3是促进道路沿线土地开发利用的需要丹锦西路位于沙田片区的东部,深圳市LG301-03号片区沙田地区法定图则中

16、规划丹锦西路两侧主要为工业用地,而丹锦西路为联系两侧工业用地的主要出行通道。这使得本项目的建设有一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4 是工业组团路网优化及招商引资的需要丹锦西路作为坪山新区路网微循环组成部分,其建设可完善新能源产业基地路网结构,对内实现组团与组团之间的紧密连接,组团内部路网的优化。增加坪山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发展综合环境,从而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以保证园区招商引资的顺利进行。2.5 有利于加快深惠两地经济合作交流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必须深化深惠两地的合作关系,加强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合作。丹锦西路的建设,有利于加快深惠两地经济合作交流。2.6是落实坪山新能源产业基地启动

17、区市政道路建设工作任务的需要根据深圳市坪山新区管理委员会重点工作任务令2013第14号文,经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开展坪山新能源基地启动区市政道路建设的相关工作任务。明确于2014年8月完成环沙路、秋田路西段、梓雄路北段、丹锦西路4条市政道路的前期工作。根据深圳市坪山新区管理委员会重点工作任务令2013第14号文,环沙路、秋田路西段、梓雄路北段、丹锦西路4条市政道路总投资不少于5556万元,丹锦西路总投资为1253万元。综上所述,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未来交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丹锦西路的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且迫切的。

18、第三章 项目建设标准、内容及规模3.1 道路功能定位根据深圳市LG301-03号片区沙田地区法定图则技术文件,丹锦西路规划为城市支路,主要承担片区内的交通出行,以服务功能为主。3.2 交通量预测根据国家规范,城市支路的设计年限为10年,本项目计划在2014年建成使用,因此取2018年为项目近期预测年限,2024年为项目远期预测年限。表3-1 交通量预测结果丹锦西路201420182024高峰小时交通量 pcu/h429748891根据预测,远期的交通负荷度约为0.800.90之间,满足道路设计和道路基本运行要求。3.3 建设标准及规模丹锦西路全长427.35m,道路红线宽24m,计算行车速度为

19、30km/h,机动车道为双向2车道。道路沿线布设相关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照明、燃气等市政管线。主要技术标准按建设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如下:表3-2主要技术指标表项 目 名 称单位规范标准本次采用技术指标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km/h20、30、4030机动车道宽度m3.25、3.503.5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50-设超高推荐半径m85-设超高最小半径m40-平曲线最小长度m50圆曲线最小长度m25-最大纵坡推荐值%71.149竖曲线半径凸型极限最小半径m250-一般最小半径m4003500凹型极限最小半径m250-一般最小

20、半径m4003500坡段最小长度m853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529.713路面标准轴载BZZ-100BZZ-100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抗震设防起点地震加速度动峰值0.10g3.4 项目建设计划坪山新区成立,坪山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道路的建设将为新区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建议本项目在2013年内完成前期工作及下阶段工程设计,2014年01月初开工建设,2014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表3-3工作进度计划表201320092011201467891011121234567设计前期工程初步、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工程建设期3.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工程投资匡算为1176.05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

21、程费为977.08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111.86万元,预备费87.11万元。本项目资金全部采用政府投资。第四章 项目初步选址及建设条件4.1 现状评价4.1.1 项目影响区发展概况1. 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近年来深圳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全面落实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物流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加大铁路、港口、机场、交通路网、能源和水资源等公益型、基础型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制度环境,促进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确保经济的平稳

22、健康发展。坪山新区坚持走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坚持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实施项目驱动、园区驱动、创新驱动、品质驱动,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新区致力于发展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规模。在新区的经济发展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根据2012年3月20日深圳市坪山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公布的坪山新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初步核算,2011年新区实现生产总值276.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 比上年增长14.5%,占深圳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图4-

23、1 2009-2011年坪山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3 亿元,与去2010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 201.78亿元,比2010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73.52 亿元,比2010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的0.5:77.6: 21.9调整为0.4:73.0:26.6。图4-2 2011年坪山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占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18.1%。作为坪山新区支柱产业的第二产业,其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3.0%,比上年下降4.6个百分点,占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3.8%。在

24、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79.50亿元,同比增长15.0%,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5.0%,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3.6%;建筑业增加值22.28亿元,增长18.8%,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占全市建筑业增加值比重6.4%。2011年坪山新区产业发展宏观调控成效明显,第三产业占整体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由2010年的21.9%提高到26.6%,上升4.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增加值25.18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9.1%,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80亿元,增长17.4%,占5.4%,比上年下

25、降0.1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6.68亿元,增长10.6%,占2.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7.5%,占1.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21亿元,增长2.0%,占1.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20亿元,增长7.6%,占6.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表4-1 2011年坪山新区生产总值构成指 标绝对值(亿元)比上年(%)比重(%)地区生产总值276.3314.5100第一产业1.0300.4农林牧渔业1.0300.4第二产业201.7815.473工业179.501565建筑业22.

26、2718.88.1第三产业73.529.82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2121.2批发和零售业14.8017.45.4住宿和餐饮业4.457.51.6金融业6.6810.62.4房地产业25.186.29.1其他服务业19.207.66.9营利性服务业12.348.14.5非营利性服务业6.866.82.5人均GDP(元/人)888466.6分片区看,坪山街道办事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坑梓街道办事处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64亿元,增长14.2%。表4-2 2011年坪山新区各片区生产总值与增长率指 标坪山新区坪山街道办事处坑梓街道办事处增加值增长率增加

27、值增长率增加值增长率生产总值GDP276.3314.5190.6914.785.6414.2第一产业1.0300.48-8.90.559.1第二产业201.7815.4140.215.461.5815.4其中:工业179.515126.0116.753.4911.2第三产业73.529.850.0210.5238.2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为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8846元,比上年增长6.6%。按国家外管局公布的供统计用的人民币对美元折算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3011.50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8.75万元/人。目前,坪山新区已进入大开

28、发、大建设的跨越发展时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将按照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发展定位,以打造“现代产业园区、生态样板城区”为目标,以国际先进城区为标杆,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起点发展,打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深圳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地。2.沙田片区概况根据深圳市LG301-03号片区沙田地区法定图则,沙田地区位于坪山新区东北部,大致呈长方形地带,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76.12公顷。建设规模总量为520-860万平方米。规划人口规模为9万人。地块范围为外环大道以东,深汕高速公路以南,深圳市界以西,丹梓大道以北。片区的城市发展

29、目标是“充分发挥本片区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依托周边产业带动,协调片区内外需求,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建设功能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区,打造体现东部工业组团崭新面貌的东片窗口,营造和谐社会”。片区的功能定位是“坪山新城东片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片区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R)、工业用地(M)、绿地(G)等。4.1.2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规划1、 土地利用现状现状分析:(1)道路两侧除起点段丹梓东路交叉口处有民宅外,其余均为空地,现状场地因周边项目施工弃运渣土,地形标高已有较大改变。(2)现状地形较为平坦,道路起点丹梓东路已实施至施工阶段,终点锦绣东路已建成,优化设计合理设置道路纵断

30、面。主要难点:(1)合理设置道路线位,满足相关技术标准。(2)优化道路纵断面设计,避免高填深挖(由于现状标高改变较大,现有地形图已不适用,现状地形应重新勘测)。(3)优化道路横断面,缩窄道路宽度,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4)结合道路两侧规划用地,合理组织人行、车行。(5)选择合理的工程方案,减少及工程投资。2、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深圳市LG301-03号片区沙田地区法定图则技术文件,丹锦西路两侧主要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绿地。片区规划:本工程位于丹梓东路以东,锦绣东路以西,此片区在在规划中以居住用地、政府社团用地为主。图4-3 项目沿线土地规划用地图4.1.3

31、项目影响区道路情况1、概况深圳市坪山新区作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带上重要的节点,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建设,坪山新区的道路网初见雏形。西片区出口加工区内及台商工业园内的部分支路网已基本形成,东片区骨干路网也已经形成,但部分道路等级较低,路网不成系统。近年来随着坪山新区的开发建设,经济的逐步发展,已不适应坪山新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2、坪山新区现状道路大工业区于1994年7月设立,原始地貌多为丘陵地带,道路建设限制因素较少,现状路网基本上是按照中心片区39.57km2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路网结构和功能较为完善。除深汕公路贯穿其中外,深圳出口加工区内道路、丹梓西路、兰景路、青兰路、兰竹路、金牛路、锦绣路、文化

32、体育中心区内等道路均为已建道路。深汕公路:位于大工业区的北侧边缘地带,双向六车道,道路红线宽为4060m,为连接深圳和汕头的国家交通性公路,随着两侧用地的发展,深汕路渐渐也成为两侧居民的主要生活性干路。深汕路在大工业区内约为5.12km。丹梓中路、丹梓东路:从大工业区的北边贯穿,东、西起止于深汕路,双向六车道,道路红线宽80m,长7.9km,为I级城市交通性主干道。宝梓路:分北、中、南三段,北起深汕公路,南至锦绣路,向四车道,道路红线宽40m,长2. 19km,为城市次干道。兰竹路:分西、中、东三段,西起深汕路,东止外环高速,从大工业企业的中部贯穿,双向六车道,道路红线宽60m,全长5.85k

33、m,已修5.08km,为城市交通性主干道。金牛中路:出口加工区南侧,双向六车道,道路红线宽60m,长2.77km,为I级城市交通性主干道。金田东路:大工业区南侧,双向四车道,道路红线宽40m,长5.0km,为城市次干道。荔景路:分南、北两段,南起金牛路以南的350m处,北止丹梓中路,从出口加工区中部穿过,双向六车道,道路红线宽60m,长2.49km,为I级城市主干道。其它道路:翠景路、创景路等次干道以上道路以及出口加工区围墙内的其它次干道及支路,与其它主干路一起,构成了坪山新区的现状路网体系。3、沙田片区路网评价片区内道路采用方格网状道路系统,规划道路分四个等级: 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红线

34、宽度65米,双向四车道外环大道,高架,红线宽度65米,双向六车道 城市主干道:深汕公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六车道 丹梓大道,红线宽度80米,双向六车道 丹梓北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四车道 西A路,红线宽度60米,双向六车道 金联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四车道 城市次干道:金辉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四车道 环沙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四车道 人民中路,红线宽度30米,双向四车道 人民东路,红线宽度30米,双向四车道 梓横东路,红线宽度30米,双向四车道 禾田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四车道 锦绣北路,红线宽度40米,双向四车道 秋田路,红线宽度30米,双向四车道 城市支路:各地块通行与出入的

35、主要道路。近年来坪山新区沙田地区骨架路网已基本成形,深汕公路、丹梓大道、锦绣路等主要道路已建成通车。但片区内存在现状支路路网密度低,地块开发深度浅,市政配套设施差等问题。随着坪山新区的开发建设,经济的逐步发展,已不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需求。4.1.4交通现状与路网规划分析1、交通及路网现状沙田地区的骨干路网已基本形成,但本项目周边路网不成系统,市政配套设施不完整,阻碍了片区的进一步开发。沙田地区的主干路:深汕公路、丹梓大道、金联路等均己建成,但片区支路网尚未形成,路网密度低,现状以低等级的村道为主,路幅窄,路况差,断头路多,道路通行条件差;造成地块开发深度浅、市政配套设施差等问题。随着坪山新区的开

36、发建设,经济的逐步发展,已不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深圳市坪山新区沙田片区路网结构、提高片区可达性、改善周边居民交通出行环境,缩短交通出行时间,节约交通出行成本,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和迫切的。2、规划路网分析根据深圳市LG301-03号片区【沙田地区】法定图则,有部分规划道路与本项目相交。本项目建成后,也能与片区内部的秀沙路、锦绣东路、金辉路、荣沙路、荣峰路等形成片区微循环系统,可有效改善片区对外交通出行环境,完善路网结构。4.2 建设条件4.2.1 地理位置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侧,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地理位置为

37、东经1134611437,北纬 22272252区域范围。坪山新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东接惠阳及澳头港,南面毗邻盐田港,西通龙岗、宝安、东莞等地,北上惠州市,是深圳及广东沿海西部地区通往广东沿海东部地区的交通要地。4.2.2 地形地貌项目所在的坪山、坑梓的自然地形主要为浅丘陵和坪山盆地,地势舒缓,建设条件良好。地势为西、南、东南高,东北、北低,中部东西走向为宽谷冲积台地和剥蚀平原,适于开发建设与耕作;西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连片山地,属砂页岩和花岗岩赤红壤。辖区内最高峰为坪山东部的田心山,海拔683.70m,最低点为坑梓北部的龙岗河,最低点约17.0m。沿线地貌单元为剥蚀残丘、冲洪积裙及河沟,地形

38、起伏变化不大,道路沿线呈南高北低。沿线现状以空地为主,道路现状场地仅与丹梓东路交叉口处有民房。4.2.3 气象气候本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分,但年际变化较大,主要气候特征如下:多年平均气温为22.4;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1.4 ;多年平均降雨量:1900mm;最高日降雨量:338.5mm ;平均相对湿度:79;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和东北风,夏秋季多台风。4.2.4 工程地质深圳市的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的紫金惠阳凹褶断束,位于高要惠来东西向断裂带南侧和北东向莲花山断裂带的南西端,属于莲花山断裂带北西支五华深圳断裂带西段展布区。从地质历史上看,本

39、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诸多的呈“S”的紧密线型褶皱和以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为主的深大断裂带。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断裂活动已明显减弱,区域稳定性良好。道路尚未进行地质勘察,现场空地已做为临时弃土场,填埋大量弃土。4.2.5 地震深圳市属中国东南沿海构造地震带的外带,在历史上尚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近二十年来,我省地震台网测到本地区有零星小震活动,但震级都在3级(MS)以下,属弱震区从弱震的数量和震级看,南头比较集中;深圳湾地洼地震动相对较强;次为大鹏湾地洼,由陆地向海逐渐增强。根据国家地震局震发办1992160号文经国务院批准发布施行的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广东省深圳市地震基本烈度

40、评定结果的通知,本项目所在地区的设防地震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10g。4.3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本项目为东西走向,西起丹梓东路,沿线与荣沙路相交,终点接锦绣东路。从现状调查情况看,道路两侧除丹梓东路交叉口前有民宅外,其余均为空地。本道路线位按规划线位走向,由丹梓东路、荣沙路、锦绣东路3个相交路口作为控制点,控制线位。4.4 征地拆迁条件本项目道路红线内拆迁量较小,有少量民宅需要拆迁,没有重要建筑物、文物、名木、古迹等设施。4.5 施工条件沿线地区降水量丰富,水中不含盐,工程用水可以满足道路路基建设的需要。电力发达,可以与当地电力部门协调解决就近牵引,能保证工程用电。深圳市市政工程

41、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56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及交通量预测5.1 道路规划情况5.1.1 道路规划等级根据深圳市LG301-03号片区【沙田地区】法定图则,本项目采用城市支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机动车道为双向2车道,道路红线宽24m。5.1.2 规划走向本项目为东西走向,西起丹梓东路,沿线与荣沙路相交,终点接锦绣东路,道路全长427.35m。5.2 道路在路网中的区位条件目前,坪山新区坪山沙田片区内存在现状道路路网密度低,地块开发深度浅,市政配套设施差等问题。本项目建成后,将加强周边地块与外部干道如丹梓大道的连接,同时将与荣沙路、锦绣东路等形成片区微循环系统,可有效改善片区对外交通

42、出行环境,完善路网结构。因此,为了适应坪山新区城市化发展而不断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实现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加强片区内外的交通联系,建议建设本项目,以完善城市道路功能。5.3 道路功能定位根据深圳市LG301-03号片区沙田地区法定图则技术文件,丹锦西路规划为城市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是沙田片区内衔接区域内部路网,沟通东西向交通的一条重要支路。5.4 交通预测总体思路交通预测的基本思路如下:通过对城市的社会经济、人口与岗位、货运量与现状交通之间的定量分析,建立基年交通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包括经济、人口规模、货运发展等),建立预测年的四阶段交通模型,进而得到

43、本项目预测年限的交通量。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图5-1 工作流程图5.5 交通预测方法交通模型是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出行的特性,主要包括对分区出行量、出行空间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以及道路的交通状况的模拟以及评价模型。通过对出行的模拟和分析,可以了解出行与道路交通及土地利用的关系,正确分析未来交通需求状况,为设计提供依据。用于本工程的交通预测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交通小区及道路网络模型交通小区及道路网络是以数据的形式对实际的道路网络进行模拟,是交通模型的重要基础。小区划分的大小及界线、道路网络的范围和路段参数能够直接影响交通模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根据交通小区划分的一般原则,我们将全市共

44、划分为491个交通小区,其中特区内163个,特区外328个。另外根据对外交通的特点,将国省道出入口、火车站、机场、港口以及一线口岸等对外交通出入口划分为41个特殊交通小区。全市交通小区共532个。根据道路等级和横断面形式,我们将全市的道路分为16类(见下表)。表3-1路段分类及设计道路通行能力路段等级路段种类单车道饱和流量(pcu/h)连线等级中央分隔单车分隔1小区连接线-5002支路-13003次干道分隔栏有17004次干道黄线有15505次干道分隔栏无16006次干道黄线无14007主干道分隔栏有18008主干道双黄线有16509主干道分隔栏无170010主干道双黄线无150011快速路(

45、高架)单车限制200012高速公路-220013一级公路-180014二级公路-160015三级公路-130016四级公路-10002、出行生成模型出行生成包括出行发生与出行吸引两部分。出行发生吸引量主要与土地开发类型、居住人口数、岗位数、货运量等因素有关。客运和货运的出行发生与吸引采用不同的预测模型。a. 客运出行发生影响客运出行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进程;小汽车拥有率;居民收入;家庭人口构成(就业人口、学生、其它)。为了充分考虑深圳地区的特点,准确把握未来的交通发生情况,我们采用的发生模型通过交叉分类,计算各类出行的机动化出行总量,其模型公式如下:=式中:= i区的总发生

46、量;=i区j类人口数;= i区j类人口k出行目的的机动化出行率b. 客运出行吸引客运出行吸引量按如下方式分类进行预测:基于家的工作出行吸引(HBW)根据就业区的位置进行计算,基于家的其它出行(HBO)、非基于家的出行(NHB)吸引将根据商业和办公区的分布进行计算,基于家的上学出行(HBS)根据学位分布进行计算。一般来说,中心区或次中心区的岗位吸引率会高于其它地区,因此,在吸引量计算过程中,根据吸引强度采用不同的参数进行计算。出行吸引模型公式如下:=式中:= i区的家基工作、家基其它和非家基吸引总量;=i区j类工作岗位数;=j类工作岗位平均机动化吸引率;= i区j类工作岗位吸引权重。c. 货运出

47、行生成货运出行生成依据公路货运OD调查统计结果和历年全社会货运量统计资料,综合考虑调查年与预测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物流园区规划规模,确定货运出行增长水平。对外及过境货运还重点地考虑了机场、港口、口岸及周边城市货运需求增长规模。3、出行分布模型出行分布模型是根据各交通小区的出行产生量、吸引量计算各小区间的出行交换量,得到出行的PA矩阵。出行分布模型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增长系数法和综合法。增长系数法是基于现状出行起终点的一种增长趋势模型。综合法则是将出行空间阻抗因素与地区特性一并考虑的一种概率模型。深圳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兴城市,城市形态、空间特点都处于快速的变化中。根据这种特点,综合

48、分布模型更切合于深圳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分布模型可以根据广义的出行阻抗的定义,通过分析现状的出行分布与广义出行阻抗之间的综合关系,把不同的规划对策和出行费用等考虑进去。最广泛使用的出行综合分布模型就是重力模型。在本项目中,我们使用广义的出行阻抗(综合行程费用效用)重力模型来计算出行分布。综合行程费用效用重力模型公式如下:式中:Pod= 某一OD对分布量占总发生量的比例;FF=与距离相关的阻抗(以分钟计);GC=综合行程费用效用(分钟 包括时间和金钱花费);a=需标定的参数;b=需标定的参数。其中综合行程费用效用的函数形式为:GC (mins)= GT + GC式中:GT为行程时间 (分钟) ;

49、GC为行程费用 (分钟),GC=kC/VOT,其中C为付费现金、VOT为时间价值、k为缩放系数。4、方式划分模型本项目根据个体交通方式(小车/出租车)和公共交通方式(大巴和中小巴、BRT、地铁)两种方式间出行综合费用的差值,采用二元对数模型来确定两种方式的比例(货运出行直接按标准车计算,不参与方式划分)。a. 主方式划分模型主方式划分模型是指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之间的出行方式划分模型。模型中使用的函数如下所示。式中:PPV= 某一OD对选择个体出行方式的概率;GCPT=某一OD对选择公交方式出行的综合费用(分钟);GCPV=某一OD对选择私人交通方式出行的综合费用(分钟);a=曲率参数;b=方式

50、常数,表征选择出行方式的倾向,负数表示倾向于使用小汽车。b. 公交子方式划分在前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公交出行划分为轨道和公交两种方式,模型的结构和公式的形式与前一步相似。5、出行分配模型出行分配是指将各区之间出行量分配到道路网络上,得到路网的模拟交通量。为了保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需要比较分析分配流量和观测流量,并对模型进行反复地校正。建立并核对好交通模型后,依据未来环境的改变修改相应的参数,就可以对未来路段的流量作出预测。5.6 交通预测输入要求根据前述交通模型体系,在模型计算前,我们需要根据预测年规划资料,对各模型阶段进行相关资料的输入,其中与本项目密切相关的输入包括:(1)预测年的交通网

51、络与交通组织管理特别是与之相关联的周边现状道路网和规划路网,以及可能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2)人口与岗位包括各交通小区的人口与岗位分布量与其构成。人口与岗位主要根据用地规划推算得到。对于研究区域的人口与岗位分布,需要根据用地规划进行重点核算。(3)经济状况出行强度与居民收入状况息息相关,经济越强,收入越高,出行的需求就越旺盛,并表现在出行率的提高上。(4)出行特征参数不同类型的人口与岗位,其出行的发生率、吸引率以及分布与方式选择特征差异较大。模型中采用的参数由历年所进行的居民出行抽样调查及出行意向调查统计分析得到。(5)交通流特征参数不同等级、不同形式的道路,其交通流的特性不同,这是影响交通分

52、配环节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通流特征参数一般根据我们每年所进行的车速与流量调查进行标定与修正。各相关前景及参数的输入完后,就可以进行模型中各阶段模块计算,并到得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5.7 交通预测结果1) 通行能力分析参考道路通行能力手册,考虑到本项目道路设计条件以及周边交通条件等影响因素;参考与借鉴道路实际通行能力计算的研究及应用成果,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得到的道路实际通行能力,修正公式如下:其中:C0基本通行能力,1600pcu/h车道宽度修正系数,本次取值1.0;多车道修正系数,本次取值0.8;平面交叉口修正系数,本次取值0.65;机非混行修正系数,本次取值0.89;街道化修正系数,本

53、次取值0.75。2) 通行能力结果根据国家规范,城市支路的设计年限为10年,本项目计划在2014年建成使用,因此取2018年为项目近期预测年限,2024年为项目远期预测年限。表3-2 交通量预测结果丹锦西路201420182024高峰小时交通量 pcu/h429748891根据预测,远期的交通负荷度约为0.800.90之间,满足道路设计和道路基本运行要求。单向机动车道实际通行能力:=1600*1.0*0.8*0.65*0.89*0.75=555.36(pcu/h/lane)这里,取550pcu/h/lane,进行路段服务水平分析。5.8 道路服务水平分析与车道数确定参照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道路

54、服务水平分级标准,以计算饱和度V/C值作为评价指标确定路段的服务水平等级。表3-3路段服务水平分级表服务水平交通状况饱和度(V/C)A畅行车流,基本无延误0.4B稳定车流,有少量延误0.4-0.6C稳定车流,有一定延误,但可以接受0.6-0.75D接近不稳定车流,有较大延误,但还能忍受0.75-0.9E不稳定车流,交通拥挤,延误很大,无法忍受0.9-1.0F交通严重阻塞,车辆时开时停1.0按照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及道路实际通行能力,计算得服务水平如下表所示:表3-4道路服务水平计算区间高峰小时双向流量(pcu/h)支路双向二车道饱和度服务水平丹锦西路8910.81D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支路交通

55、预测年限为10年。道路设计年限末应达到不低于D级的服务水平。从上表可以判断出,采用双向2车道即可达到不低于D级的服务水平要求。 综合考虑,采用双向2车道较为合适。5.9 道路功能及规模评价根据本项目的区位特点、道路等级,以及远期交通量预测结果,将本项目定位为城市支路较为合理,能承担沙田片区内部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联系,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完善坪山新区路网结构。深圳市坪山新区丹锦西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书第六章 工程方案6.1 总体设计原则1、满足交通功能要求根据路网规划、道路功能定位和各项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合理的道路平面走向、纵向坡度、路幅型式、断面宽度等,满足道路使用功能的要求,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经济

56、、安全、舒适的特点。2、控制用地的原则道路红线宽度在充分考虑远景交通量,结合周边的用地规划、地形、地质条件等,确定合理的横断面形式和适当的规模。3、减少拆迁的原则线路的布设要在满足规范要求和前提下尽量避免或减少已建成区的拆迁。4、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构筑物形式、路面结构选择、交通设施和市政管道的布设等方面,以相对经济的工程造价为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5、已设计道路、现状道路与本项目交叉口预留路口线形尽量保持协调、合理、延顺。6、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7、贯彻全过程“动态设计的设计理念,灵活运用技术标准,采取合理的技术指标,尽量降低道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8、低碳、环保,积极采用新技术

57、、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6.2 道路工程6.2.1 现状情况 (1)道路两侧除起点段丹梓东路交叉口处有民宅外,其余均为空地,现状场地因周边项目施工弃运渣土,地形标高已有较大改变。(2)现状地形较为平坦,道路起点丹梓东路已实施至施工阶段,终点锦绣东路已建成,优化设计合理设置道路纵断面。(3)道路起终点相交道路断面均按规划横断面设计,未进行优化。(4)本项目尚未进行地质勘察,根据踏勘道路建设场地地形总体变化不大,主要场地表层有人工回填堆积渣土。图6-1 现状民房图6-2 沿线现状6.2.2 道路平面设计道路设计沿线现状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有:相交道路、周边建筑物、现状场地标高等。

58、根据深圳市LG301-03号片区沙田地区法定图则技术文件及周边现有道路和场地,道路平面设计遵循法定图则,平面线位均按照规划所确定的线位进行。根据法定图则进行路线布设,全线无平曲线,道路显东西走向,西起于丹梓东路,沿线与荣沙路相交,终点接锦绣东路,道路全长427.35m,红线宽24m。平面设计时,重视慢行交通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计,在设计范围内慢行交通与机动车道采用绿化带隔离,人行道与自行车道采用树池隔离,保证三种交通方式之间各自独立的交通通道,营造舒适的通行环境,为低碳出行创造条件。6.2.3 道路纵断面设计本项目所处位置总体地势起伏不大,场地地势较为平坦,高程在22.1m27.5m之间。纵断面设计时考虑的控制因素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