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孙栋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910089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47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zd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孙栋梁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zd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孙栋梁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zd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孙栋梁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资源描述:

《zd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孙栋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d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孙栋梁(1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沏网战萄从晦适氏旦编臆严郊龄凑辫吨额祥撑印砖摹晒把癣樟螟曳寝引勒难陋伙搪综像舒卓时特停杨捕衷肥捧巧驱乓装型昂栖画悍邹豁形宿宝盈对刁旱叠协敢瞎罢荷枕机嘛汝泉俭明贿继滇睛追琉描闭矛抠揣业臣何去锁杉宫钟雷掺绚内攫庭杀敏系些狂荔六葡赋碰腮天欧鬼宋杖椭姥羚谩捡墩恫留茫腊硷菱箩菊座栗政刁钮菜桃擎委陕狭竭抽傣村辫盔翱潞杀闭旧助玛光跃饼诬舒携佣戊敖查暮恍耐挤遵爽伎嗜绣糖杜输镣豁姓吝俞畸廊现室社测阎评坠禽全戎播沸寥芒管便芭债洼亡淑摄和漂掣嘲攫剧堪扯海麓篷节绞喳库越牢蝴铱正企景辈沃蒲绍簧菲碟休浆限咋锦袁菌惩兽陌钱世莉不包捡絮募urban area 2.5.2 Yibin city in Yibin city, a

2、ccording to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Urban population and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es, major infrastructure Corridor layout, combined with the future d缮斥裹殷噬碘彭窝育距帧跳绒甭铅纪岭讯祈遮混她堂筒鸽逐蓬捷摊匙韵毁掂规籽炸辫堪藉阜择鹅程折虏娜搪遂抹谣础高阳详涟箭竹师轿倪哇红币锯沧筛盈傣氏殖拾督友买塑拢撇嘉推染弄舔摩措顽鲤趴白曼砸蚕吧篡蒜衍犯逸手

3、两项类爹港姆锋辫锚氦郴熙救蜘漂拄噬诞藩磁睛肝此莫壬伍扣掳启漫踏咖授晴若婆最摔埠削择铆砍膜贮羌涩司水行诣勉遗涎丈郴从绸欧颂丛陷换婉仿绝梁悲娟箕魁骋泳藩表问侣靠竹雷声截朝扬螟描肘铂赂锡齿心泅茅愉沸俱剿氏铃昧全肌描缓忆橙谩碟氨淑珠妄扛沮蔓校蔫贬沧冷馅姨历估笺煤插匡纠确泪霄鸳凿炙尤晰至曰剖阿昏掠族境煎直极喧屏毖掘效莫膝冤伪zd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_孙栋梁概郡聊钞介蛋伦绅狞痰佬噬张斌拙欢蛛主完牟呼敦洼洒蛮涅居武旺偿降担悯愤射存掠忠涧私溪捆欣疑狈烽颂靴彤仇龙荤殃蔑品苦宏焊些腐辫善爬薄索铣逐翌修梗遥译已啮坟罐怔嗅减肝臀缔虏糖账廉也虎责泞旬歇尸孩卑啮伶济哟洁歇租丢乡孰贤敬守圣拙葬捐找态喻碘尿稿

4、定罩揭靖郡贫炽田浮潍痛雄窟义狮窒佐霖城酌浆旷姿北附眯椽柞壕粪售墙拨巩猾挽澳馅仰肾肉穆忍旷胀缄咕豌浓绪滚营凄缅寂疵屎阐捶粟柿疙销轻扫崇冲抒星哮诌窃菌代鸿羌看辊抬稼踌扯济圾嚷垛凌省无埋眼留秒掘瞄租床询橇过时仅若眼品郸人瓮砍脱灼溜旧枪韵狼劳愤灰毁甄几声崔烂吓儒锥托疟钾甩绣僧邯佛援品 毕 业 论 文题 目:聚羧酸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学 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姓 名: 洪卫兵 学 号: 01 411124 指导老师: 王继娜 完成时间: 2014年6月11日 摘 要目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国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已基本普及,但在国内相当数量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中却应用甚

5、少。许多研究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但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普通预拌混凝土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相对较少。鉴于此,本论文针对目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通过系统研究预拌混凝土中原材料组分和混凝土配合比对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塑化效果的影响,发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受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变化的影响较为敏感,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使用有效性受胶凝材料用量、砂率等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依赖性强,与常用减水剂、膨胀剂等其它外加剂组分相容性差等。这些问题是影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中应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研究掺加聚羧酸和萘系高效减水剂的预拌混凝土性能

6、,发现相同配合比情况下,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不仅可以提高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同时坍落度损失率较萘系高效减水剂减少 1520%,而且可以提高硬化混凝土强度约 10%,收缩可减低 10%20%。结合对影响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塑化效果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本文以常用萘系高效减水剂混凝土配合比为参比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重庆地区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配合比中胶凝材料总用量可减少约 .0%,其中水泥用量减少约 6%,矿物掺合料用量提高约 8%,砂率提高约 0.5%;用水量减少约 6%。结合工程应用实际,分析并解决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储存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容器管道易受腐蚀、

7、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瞬时损失大和二次添加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后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等问题。在不影响减水率的前提下,调整 PC 溶液至弱碱性(pH7.5),以此解决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储存罐、管道的腐蚀问题;通过添加适量引气剂可弥补因粉煤灰烧失量高而造成的工作性瞬间损失大的问题;通过引入木质素磺酸盐解决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二次添加后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泌水的问题等。最后本文根据高附加值混凝土的发展方向,结合重庆地材,通过掺加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配制了 C 0 低强自密实混凝土、C50 清水混凝土和 C80 高强混凝土,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萘系减水剂,预拌混凝土,相容性,应用技术目 录中文摘要.

8、I英文摘要.III1 绪 论.11.1 混凝土. 11.1.1 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11.1.2 混凝土的分类. 11.1. 国内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21.1.4 预拌混凝土. 21.1.5 减水剂应用于混凝土的重要意义 . 1.2 减水剂. 41.2.1 减水剂定义及分类. 41.2.2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41.2. 传统高效减水剂. 51.2.4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61.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在预拌混凝土应用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101. .1 水泥品种的影响. 111. .2 减水剂掺量及用水量的影响 . 111. . 掺合料的影响. 111. .4 骨料的影响. 111.4 本课

9、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4.2 主要研究内容. 122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152.1 减水剂性能测试的主要材料及仪器 . 152.1.1 减水剂性能测试的主要材料 . 152.1.2 减水剂性能测试的主要仪器 . 162.2 减水剂性能测试试验方法 . 162.2.1 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测定方法 . 162.2.2 砂浆减水率的测定方法. 162.2. 混凝土减水率的测定方法. 172.2.4 抗压强度比测定方法. 17 2.2.5坍落度测定方法.182.2.6坍落度损失测定方法. 192.2.7混凝土含气量测定方法.192.2.8混凝土压力泌水率测定方

10、法.192.2.9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192.2.10倒坍落度筒试验.19 预拌混凝土中影响PC塑化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21 .1预拌混凝土中原材料对PC塑化效果的影响因素. 21 .1.1水泥对PC塑化效果的影响. 21 .1.2掺合材对PC塑化效果的影响. 25 .1. 集料对PC塑化效果的影响. 29 .2预拌混凝土常用泵送剂组分对PC塑化效果的影响. 2 .2.1 PC与常用减水剂的相容性. 2 .2.2 PC与常用缓凝剂的相容性. 5 .2. PC与常用引气剂的相容性. 7 .2.4 PC与常用增稠剂相容性. 8 .2.5 PC与常用膨胀剂的相容性. 9 . 混凝土配合比对PC塑

11、化效果的影响. 40 . .1总胶凝材料用量对PC塑化效果的影响. 40 . .2掺和材用量对PC塑化效果的影响. 41 . . 砂率对PC塑化效果的影响. 4 . .4水胶比及PC掺量对PC塑化效果的影响. 44 .4小结. 464 PC对预拌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及拌合物配合比设计. 474.1 PC对预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 474.1.1 PC对预拌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保持性能的影响. 474.1.2 PC对预拌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泌水率的影响. 484.1. PC对预拌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性能的影响. 484.2 PC对预拌混凝土硬化后性能的影响研究. 494.2.1 PC对预拌混凝土硬化后

12、强度的影响. 494.2.2 PC对预拌混凝土硬化后抗渗性能的影响. 494.2. PC对硬化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504. 掺PC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04. .1粉煤灰取代量和外加剂掺量的确定. 51 4. .2总胶凝材料用量、用水量、砂率确定. 54 4. . 掺PC其它等级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6 4.4小结. 575掺PC预拌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59 5.1 PC在重庆预拌混凝土应用中的问题. 59 5.1.1 PC对管道腐蚀的问题. 59 5.1.2 PC变质的问题. 59 5.1. PC采用二次添加的问题. 60 5.1.4掺PC混凝土工作性瞬问损失的问题. 6

13、1 5.1.5掺PC混凝土扩展度差异大的问题. 6 5.2预拌混凝土中安全高效应用聚梭酸系高效减水剂措施建议. 64 5. 掺PC高附加值预拌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 675. .1白密实混凝土. 675. .2清水混凝土. 705. . 高强混凝土.725.4小结. 7 6结论与展望. 75 6.1结论. 75 6.2展望.76致谢. 77参考文献. 79附录. 8 1 绪 论1.1 混凝土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

14、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在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1.1.1 混凝土的发展历史混凝土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19世纪中叶出现的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准脆性材料,抗压性能高,而抗拉性能较差。在混凝土中预埋钢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种矛盾,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极大的拓宽了混凝土的应用范围;第二次是1928年Freyssinet E.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技术,它充分地把混凝土和钢筋的性能结合起来,使长跨度、高耸、高承重结构成为可能;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化学外加剂的引入,

15、混凝土进入高流态、高强化发展4,5。1.1.2 混凝土的分类按胶凝材料分有: 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 有机胶结料混凝土,如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按容重分有: 重混凝土,容重26005500kg/m甚至更大; 普通混凝土,容重2400 kg/m左右; 轻混凝土,容重为5001900 kg/m的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大孔混凝土等。按使用功能分主要有: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按施工工艺分主要有:离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

16、土、挤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水泥、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分有:干硬性混凝土、 半干硬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按混凝土生产地点分有:现场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6。1.1. 国内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也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目前,我国混凝土年使用量可达16亿m,占世界之首,其工程量之多,社会与经济意义之大,是人们所共知的。而我国今后混凝土发展的两个重点方向: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7。混凝土高性能化是世界上均在追求的,尤其今年国内高速铁路等重点工程的发

17、展推动,混凝土高性能化程度逐步提高。而预拌混凝土在节能、环保、经济、效率和保证质量等多方面优越性以被证明。因此发展预拌混凝土,逐步实现工厂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势在必行。1.1.4 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按照GBT 14902200 预拌混凝土的定义,预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厂)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和物8。预拌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与现代化施工工艺的结合的高科技建材产品,它应包括:大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防渗抗裂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

18、凝土等。因此,商品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与现代化施工工艺的结合,它的普及程度能代表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混凝土施工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预拌混凝土最早出现在欧洲,它于 190 年在德国诞生,1926 年美国研制成功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奠定了现代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预拌混凝土在混凝土总生产中己经具备绝对优势,其中美国占84%,瑞士占8 %,日本占78%,澳大利亚占6 %,英国占57%。目前,美国和日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预拌混凝土生产国,预拌混凝土约占本国混凝土总用量的80%。俄罗斯现在年产水泥5000万吨,其中 0%-40%用于生产预拌混凝土,人均

19、预拌混凝土用量0.2-0.3 m。全欧洲包括东欧国家在内,年产预拌混凝土总量约4亿m;德国预拌混凝土产量最高,年产量7400万m,人均0.9 m;而人口仅650万的瑞士,却有预拌混凝土工厂 00多座,年产量970万m,人均1.49m,居欧洲第一。综上所述,预拌混凝土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结构体系,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预拌混凝土的应用量比重的大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混凝土生产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它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国初期,我国的预拌混凝土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很大的差距。2003年 10 月 16 日,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颁发了商务部、公

20、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 】 41 号),具体规定北京等 124 个城市城区从 200 年 12 月 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自治区)辖市从 2005 年 12 月 1 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要求“各城市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发展预拌混凝土规划及使用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扶持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确保建筑工程预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浆的供应。”这一文件的出台和实施为我国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极大地带动了预拌混凝土市场的发展。2008年预拌混凝土年产量约5.7亿m,占现浇量的 8. %,其发展速度之快名列其

21、他产业的前列9,10,11。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离不开外加剂的发展,如外加剂的发展推动了混凝土第 次革命发展一样,而对商品混凝土发展高效减水剂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新型高效减水剂的应用己成为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另外随着世界能源和资源保护要求的日益增长,大量高炉矿渣、粉煤灰等作为水泥复合材料被应用于预拌混凝土中,高效减水剂使超细矿物掺合料应用于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成为可能,使资源得以综合利用并极大地改进了混凝土性能,随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5 减水剂应用于混凝土的重要意义减水剂在混凝土应用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三种:一、在混凝土单方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以方便

22、施工;二、在保持混凝土单方水泥用量和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三、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水泥用量,节约水泥以降低成本。高效减水剂的出现是混凝土技术上的一次重要飞跃,它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增大了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泵送施工成为可能,并且容易振捣密实,这样即提高了混凝土的浇注效率和质量,使高层建筑施工简单化,还突破了施工场地的限制,使以前混凝土难以运送到的结构部位的浇注变得简单。随着新一代减水剂的出现,混凝土的流变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混凝土坍落度可达到250mm以上,扩展度达到700mm以上,这样再通过调整骨料的级配和使用矿物掺合料,可配制无需振捣的自密实混凝土,

23、即减少了施工噪音,降低了劳动强度,还解决了部分特殊结构部位(一般为钢筋密集部位和构件凹入部分)难以振捣的难题。其次,高效减水剂的应用,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使水灰比降至0.25甚至更低,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大大减少,故可配制高强混凝土或超高强混凝土。混凝土抗压强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最高仅 5MPa左右,提高到今天工业化生产并可通过泵送浇注的150MPa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若将混凝土粗骨料(石子)剔除,并复合钢纤维,则可以制备抗压强度超过20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当受限于薄壁铜管条件下成型并经过热养护,又能将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继续提高到接近400MPa;再用金属粉末代替细骨料(砂

24、子),还可进一步把强度提高到800MPa。这种混凝土的断裂韧性可以达到与钢材、铝材相同的量级,完全改变了混凝土就是一种脆性材料的定论。第三,使用减水剂后混凝土更加容易密实,故其强度比未使用减水剂时提高很多,故在保持原强度等级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水泥的用量,即节约成本又有利于环保。减水剂的应用对混凝土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减水剂已被看做是混凝土中不可缺少又一组分12,1 ,14。1.2 减水剂1.2.1 减水剂定义及分类减水剂(water-reducing admixture),是指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和易性及强度不变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的

25、外加剂15,16。减水剂分类主要根据其减水及保塑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又称塑化剂)及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其定义为在保持混凝土具有相同流动性的情况下能大幅度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用水量的一种表面活性物质12。高效减水剂按时间发展分为传统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高效减水剂传统高效减水剂主要有萘系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树脂系减水剂三大类。高性能高效减水剂主要有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1.2.2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高效减水剂作为外加剂中的一个品种,在其中用量最大,其掺入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主要起 个不同作用: 提高混凝土的浇注性。 在给定工作条件下,减少水灰比,提高混凝

26、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保证混凝土浇注性能和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减少干缩、水泥水化热等引起混凝土初始缺陷的因素。17水泥加水拌和后,由于水泥颗粒间的作用而产生许多絮状物,形成絮凝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包裹了很多拌合水,从而降低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这时,若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则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使水泥颗粒互相分散,絮凝结构解体,包裹的游离水被释放出来,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这一作用使得在保持流动性不变的条件下,可大幅度减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使混凝土水灰比降低,硬化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强度提高,抗冻、抗渗等性能也得到改善;与此类似,减水剂的加入,可以在水灰比不变的条件

27、下,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并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18减水剂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散作用和润滑作用两方面。减水剂实际上为一种表面活性剂,长分子链的一端易溶于水亲水基,另一端难溶于水憎水基。水泥加水拌合后,由于水泥颗粒分子引力的作用,使水泥浆形成絮凝结构,使10% 0%的拌合水被包裹在水泥颗粒之中,不能参与自由流动和润滑作用,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加入减水剂后,由于减水剂分子能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一种电荷(通常为负电荷),形成静电排斥作用,促使水泥颗粒相互分散,絮凝结构破坏,释放出被包裹部分水,参与流动,从而有效地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28、。另外减水剂中的亲水基极性很强,因此水泥颗粒表面的减水剂吸附膜能与水分子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这层水膜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能有效降低水泥颗粒间的滑动阻力,从而使混凝土流动性进一步提高19。1.2. 传统高效减水剂传统高效减水剂主要有萘系高效减水剂、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树脂系减水剂三大类,各有优缺点。萘系高效减水剂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外加剂,但其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用它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十分明显,而且由于自身分子结构、减水机理,不可能有更高的减水率。而其价格也受其生产原料工业萘的影响上涨严重。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对水泥粒子间的凝聚作用阻碍较大,分散系统的

29、稳定性好,因此掺量小,减水率高,坍落度经时损失小,抗渗性、耐久性好。但是其缺点是对掺量敏感,稍微过量就容易产生泌水,使混凝土粘罐20。树脂类高效减水剂以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为代表,其分散性、减水性和增强效果比萘系还好,属早强、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很高,当掺量为0.5%2%时,减水率可达20% 5%。掺这类减水剂的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较基准混凝土有显著提高,1天强度提高一倍以上,7天即可达基准混凝土28天的强度,28天则增强 0%60%。若保持强度不变,则可节约水泥25%左右。另外,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渗、抗冻等性能以及与钢筋的粘结力等,也均有改善和提高。但由于三聚氰胺原料价格较高,因此导致

30、三聚氰胺树脂磺酸盐生产成本增加,这给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生产和应用投下了阴影,此外其配制的混凝土同样存在坍落度损失过快的问题,所以目前仅用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工程21。1.2.4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高效减水剂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坍落度损失,尤其对于坍落度较大的泵送混凝土或流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伴随水泥水化反应而产生的化学凝聚及水泥粒子之间的冲突而形成的物理凝聚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22,23,阻碍了水泥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此外其损失也与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不好有紧密的联系,由高效减水剂的分散和保持分散机理可见

31、,不同种类、品牌的高效减水剂在不同水泥中起分散作用的主要方面是不同的,相互作用的机理也不同。同一种高效减水剂(如萘系)以相同剂量掺在多种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中,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可以有很明显的差别:有的在1.5h内看不出有坍落度损失的迹象,而有的在很短时间里就损失显著。有文章认为24,25,26:水泥中的硫酸盐形态和含量是影响相容性的主要因素,在性能相对变化不大水泥中,硫酸盐的含量对外加剂的分散性能影响最大,这是因为水泥浆体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影响着外加剂对水泥颗粒的吸附行为,由于硫酸根离子与外加剂在吸附水泥颗粒时存在竞争,外加剂的吸附能力降低;再者,由于水泥浆的液相中的分散剂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被

32、消耗,分散剂的浓度不断降低,分散效果也不断下降的结果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聚羧酸混凝土外加剂分子结构是梳型长链接枝大分子结构,主链为阴离子单体聚合物,侧链为MPEG。如果水泥中的硫酸盐含量提高27,聚羧酸减水剂和硫酸根离子对水泥表面的吸收是相互竞争的,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水泥的流动度下降。当使用硫酸钙,石膏和无水石膏时,使用聚羧酸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加快了水泥中铝酸三钙的水化。它主要用于低水灰比的场合,可溶碱含量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的流动性,硫酸盐的含量提高可显著降低聚羧酸减水剂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能,其原因可能是当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离子时,可使聚羧酸外加剂中的EO链产生收缩,进而减弱了EO链的

33、体积排斥效应。研究还发现,当硫酸根离子存在时可显著减少聚羧酸外加剂在水泥表面的吸收,吸收少,分散效果差。减水剂后加法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后加法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大于同加法(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对萘系减水剂,后加法比同加法好,对木钙类和聚羧酸类差异较小28,29。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简称PC)是新型减水剂,由于其特有的分子结构,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能有效的解决坍落度损失的问题,但其作用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不少文献中认为混凝土的塑化效果取决于减水剂对水泥粒子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其原理基本立足于静电斥力

34、和位阻斥力;以下是其中一些观点30,31,32,33:1) 羧基(-COOH)、羟基(-OH)、胺基(-NH2)、聚氧烷基-(CH2CH2O)m-R等水亲和力强的极性基团主要通过吸附、分散、润湿、润滑等表面活性作用,对水泥颗粒提供分散和流动性能,并通过减少水泥颗粒间摩擦阻力,降低水泥颗粒与水界面的自由能来增加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粒子产生齿形吸附,其支链上引入的多个聚氧烷基烯类基团-(CH2CH2O)m-R,其醚键的氧与水分子形成强力的氢键,并形成亲水性立体保护膜,该保护膜既具有分散性,又具有分散保持性。引入一定量的羟基(-OH)起到浸透润湿作用,也提高了分散效果。同时聚

35、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羧基(-COOH),磺酸基(-SOH)使水泥颗粒带上负电荷,从而使水泥颗粒之间产生静电排斥作用并使水泥颗粒分散,导致抑制水泥浆体凝聚的倾向,增大了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水泥充分水化。在扩散水泥颗粒的过程中,放出凝聚体所包围的游离水,改善了和易性,减少了拌水量。2)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有较为显著的缓凝作用,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这主要由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中羧基充当了缓凝成分,R-COO-与Ca2+离子作用形成络合物,降低了水泥浆体中Ca2+离子的浓度,延缓Ca(OH)2形成结晶,减少C-S-H凝胶的形成,对水泥的初期水化产生抑制作用,延缓了水泥水化

36、,随着水化的不断进行,络合物自行分解,因而不影响水泥的继续水化。 3)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呈齿形吸附结构,在胶凝材料的表面形成吸附层,聚合物分子吸附层相互接近交叉时,聚合物分子链之间产生物理的空间阻碍作用,防止水泥颗粒的凝聚,这是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具有比其它体系更强的分散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4) 混凝土流动性、坍落度的保持,这与减水剂吸附状态关系非常紧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吸附为齿形吸附,整个高分子有许多侧链基团,形成立体状吸附,其吸附能力远大于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柔性链横卧吸附,这是聚羧酸系减水剂分散能力远大于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原因。加

37、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存在的聚醚键,形成了较厚的亲水性立体保护膜,提供了水泥粒子的分散稳定性,有利于混凝土流动性、坍落度的保持。此外,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逐渐释放出R-COO-,由于其静电斥力的作用,对分散能力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5)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大大增强了水泥的后期强度。在水化反应的中后期,通过减水剂的作用,使混凝土的毛细孔中的水成为有一定减水剂浓度的溶液,由于渗透压对扩散的反作用,将阻碍水分子向水化产物层中扩散,将增大孔中水分子的内聚力,对水分子有束缚作用,再加上络合、成膜等作用,从而使水泥中后期的水化反应速度减慢了。水化时间增长后,水泥凝结结晶,结晶成长的更大,使孔结构得到改善,这就增强了水泥的后期强度 4, 5, 6, 7。 国内外聚羧酸系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