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4906636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安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从他的故居直至老街,我感受到的是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种环境是能让人的想象飞翔。( ):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了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奔月里吃腻了乌

2、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在向我们着:这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嘛!(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栩栩如生 急遽 倾注 昭示B . 惟妙惟肖 急剧 灌注 展示C . 栩栩如生 急剧 倾注 展示D . 惟妙惟肖 急遽 灌注 昭示(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孔乙己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来的辛酸的浪漫,但他又是现实的B . 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C . 孔乙己既是现实的,又有着被苦难压

3、榨出来辛酸的浪漫D . 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那浪漫里有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B . 只不过我们把它确立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C . 只不过我们把它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D . 只不过我们把它定位在“民

4、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内心深处都会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日知录是一部“资治”之书,是他学术和思想的结晶。“日知”,出自“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至于成书过程,顾炎武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复改定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日知录初刻本完成后,他仍不断新写札记,充实内容,纠正讹误。他说著书当如“采铜于山”,而不可“废铜铸钱”,急于求成。他看到了明朝末年社会弊病丛生,风气日益衰败,

5、民生凋敝的景象,于是将自己的“经世”见解“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寄于书中。他引古人言论,必加“立言之人”,还说“古人又述古人之言,则两引之,不可袭以为己说也”。他在日知录中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论点。他认为改朝换代、权力更替,属于“亡国”,肉食者谋之,与百姓没有大的干系;而败义伤教、无君无父、道德沦丧则会使整个民族陷于衰败,属于“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里提出的“天下兴亡”其实已不再是针对反清复明,而是在于捍卫社会的道德、公平与正义,事关民族的命运。他认为以天下之大,仅靠君主一人是管理不好的,而应该扩大民间百姓的权力,重视民众的力量,突出民众

6、的地位,民心向背是治乱根本。他以“封建”和“郡县”制度为例,说封建制变为郡县制,这是历史的必然,当郡县制的弊端又到了极点,就必须顺应时势进行变革,否则,危机将一天比一天严重。“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阔矣。”这是他历史盛衰思想的又一基本观点。他还说:“国家之所以长治而不乱者,人才也。”缺乏人才,就预示着国家的衰亡。(节选自钟岳文日知录:一部讲求经世之学的“资治之书”,有删改)(1) 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文中的意思。 (2) 简要概括顾炎武的治学态度。 (3) 结合材料,分析日知录中“资治”的意义。 3. (9分) (2017高一上珠

7、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态葬的“难度”“如果有来世,我选择做棵树,继续在母亲的哺育下成长。”近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发表网文执意树葬的母亲,引起人们对生态葬的关注。生态葬是指遗体火化后,通过“草坪葬”“海葬”“树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2016年2月24日,民政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全国首个推行绿色殡葬文件:关于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民政部称,意见属于倡导性文件,不是硬性要求。截至2015年,由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安葬率达658%,“国家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呼吁生态葬也显得迫在眉睫。但民政部坦言:“节地生态安葬始终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如何

8、安葬亲人,是一道关于道别方式的人性选择题。2015年10月29日,陈敏取出姐姐的骨灰,骨灰从她指缝间缓缓滑落,流入专门用来树葬的环保骨灰盒。姐姐陈泳2014年1月11日因病不治身亡,三个月后,母亲得知噩耗哭晕了几次,她要求让女儿“回家入土为安”。可是,想要“入土为安”谈何容易。“姐姐没有东莞户口,我们没有资格买墓地,就算有也买不起。”2014年6月,陈敏给姐姐报名。“但我们不敢告诉母亲是树葬,只是说已经入土了。”“没有墓碑,以后就找不到了”东莞自2008年举办海葬,2012年举办树葬以来,每年组织免费集体海葬树葬活动2次。但近两年,报名遭遇“冷空气”。由于参与人数太少,活动被减半。直到2015

9、年10月29日,也就是报名树葬15个月后,陈泳才得以树葬。骨灰还林是一种不留标志,将骨灰深埋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态葬法。泥土填埋后铺上草皮,陈敏他们被要求不做任何记号,“没有墓碑,以后就找不到了。”不保存骨灰,不设墓碑的生态葬法除了海葬、树葬,还有草坪葬、花坛葬。位于广州市萝岗区新塘公墓的中华墓园于2010年开展花坛葬业务。6年来安葬逝者的骨灰不到300位,仅占园区业务量04%。该负责人说:“市场反应不热烈,需要慢慢引导,不可能一下子要求大众接受,毕竟(骨灰盒)降解了,(骨灰)就没了。”从数据上看,群众对“不留骨灰”的生态葬接受度不高。“奖励提高十倍才能起到杠杆作用”其实,广州在推行树葬之初的设计

10、,是一棵树下安葬一具骨灰。“1989年3月26日,广州在白云山脚下划地150亩,取名思园,在全国首创树葬,报名踊跃。”广州市殡葬管理处处长梅向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每棵树下安葬一具骨灰,不到十年场地就饱和了,随后在两棵树间埋,2000年又满了,最后只好密集安葬。”2012年,“思园”已满,广州暂停树葬。据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宏阶说,推行生态葬是利国利民的大事,需要财政加大投入解决,除了场地、配套措施等,还有补贴。从2013年开始,广州对骨灰撒海发放每位1000元补贴。在王宏阶看来“太低了,将补贴提高十倍都不为过。补贴不只是起到鼓励作用,更应该起到经济杠杆作用”。一场思想革命正在进行移风易俗的殡

11、葬改革是一场挑战传统的思想革命。而殡葬改革伴随着“叫好不叫座”的现状,已推进了整整60年。民政部对殡葬改革的表态,有种“持久战”的味道:殡葬改革是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触及人民群众思想和价值观的最深层面,要注重措施配套、政策衔接,要稳步推进、持之以恒。(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如果补贴提高到原来的十倍甚至以上,肯定会有很多群众考虑生态葬这种安葬方式。B . 国家推行生态葬是在现有人口规模下基于国家渐趋紧张的资源环境形势而做出的决定。C . 对于生态葬这种环保的安葬方式,民众普遍接受度不高,其中思想观念落后是主要原因。D . 这篇报道以广州生态葬的历史进

12、程、实施情况为主要内容,在坦言目前困境的同时,透露出对生态葬前景的担忧。E . 在新形势下,政府加大对生态葬的投入力度,保证生态葬的配套设施建设,并大力宣传是推进生态葬的当务之急。(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态葬是指遗体火化后,以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不留任何标志,这不仅是丧葬方式的改革,更是一场挑战旧习俗的思维革命。B .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宏阶认为,生态葬的推行遇阻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的补贴太低了,如果补贴能够起到经济杠杆的作用,一定会让所有的民众接受生态葬。C . 陈敏给逝去的姐姐报名生态葬表明她的姐姐生前就拥有对待生命的洒脱和利他的德行。D .

13、 东莞2012年举办树葬以来每年都举行这样的活动,但近两年遭遇冷空气,报名人数减少。但广州2012年“思园”被葬满,说明广州民众比东莞民众更能接受生态葬,广州民众更热爱环保,关注国家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3) 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安葬方式,生态葬推行不顺利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原文概括回答。 4. (12分) (2019高一上磐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的森林残雪自从我懂得文字能够给我带来无限的、难以言传的快乐后,我就再也离不开它们了。这些密密麻麻的奇怪的符号,深含着勾魂的力量。我家门外的街道旁有一个很大的私人图书铺,在不落雨的日子里,老板将放在木架上的插画图书(连环画)一

14、架一架地搬到人行道上,还搬出十几张条凳,让我们坐在凳子上面阅读。一本薄图书一分至两分钱,一本厚图书或分上下集的那种则要三分钱。当然,只有少数时候我能获得这种消魂的享受。大部分时候,我只能绕着那些木架打量书的封面,猜测里头会有些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我记得图书里头有“黛玉葬花”“小人国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等等。回忆起来,那时的图书解说应该是相当不错的,至少比现在的好。我常想,如果那一屋子图书全归了我,夜里我就睡在它们当中,会发生什么呢?年纪稍大后,我便越来越摆不脱语言文字的魔力了。我感到的确有那样一片巨大的森林,人类的情感记忆就在那种幽深的地方储存着。那个时候,我说不出我的感觉,我只是不断地产生

15、那种欲望,要回到那个地方去。“啊,多么深啊,什么样的奇异的力量啊!”我每每从心里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去过一次图书馆,我站在木架与木架之间不知所措,纸张微酸的气味弥漫于空间,从那些年代悠久的、厚厚的书籍里散发出强大的威慑力,我完全被镇住了。好友问我要借什么书,我胡乱说了一个书名,拿了书就逃出来了。我常想,那种无名的震慑力是什么呢?我从未见过那么多的书,也许是我的身体对于无数文字发射出来的信息产生了感应?假如一个人独自在原始森林中穿行,看不到出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在我少年时代的阅读中,每一本书单独来看都是有出口的,书读完了,情感就宣泄了。我同大多数读者一样,仅仅只是站在语言的表层。要经历情感的深渊

16、,文字对于我才会变成真正的原始森林。同样,要过好多年,阅读对于我来说才不是在短时间内宣泄的手段,而直接就是生存本身。发现语言文字底下的层次是40岁左右发生的事。有一天,我于无所事事中坐下来,随手拿起一本心爱的读物。我翻开它,读了一小段又放下,突然产生了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我站起来,在房里走动了一会儿,重又坐下。外面有小贩在叫卖,隔壁邻居搓麻将的声音阵阵传来,我再次翻开书。我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火车头冒出的白烟会总是在空中不散呢?为什么这位女性要全身穿黑?我凝视着,凝视着,终于,某种模糊的通道在我眼皮底下出现了。说它模糊,是因为不能断定其有无。那些通道从来就在那里,它们通向幽暗的原始森林!

17、而我,在阅读的挺进中不断地返回儿时的奇境,就像从前的我那样坐在街边虔诚而热切地翻看小人书,阳光则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全身。有一个夜晚,我果然进入了蓝色的森林,但它们并不是普通的树,它们像巨大的蝴蝶翅膀那样一张一合。啊,那些数不清的斑点啊,叫我如何去辨认呢?我的阅读运动,已经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运动。我滞留在文字的原始森林里,身与心的动作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喜悦,并使那些幽远的记忆在我眼前一层一层地展开。(1) 写出“勾魂”“消魂”两个词在文中的含意。 勾魂:消魂:(2) 概括“我”的人生中经历的不同的阅读阶段。 (3)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4) 分析标题“文字的森林”的作用。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

18、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二下厦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19、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

20、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振笔直遂遂:完成B . 而读书者与之与:许可,同意C . 而余为徐州为:到做官D . 发函得诗发:打开(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与可之教予如此B .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乃见其所欲画者C .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鼓瑟希,铿尔,舍

21、瑟而作D .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3) 下列对选文的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选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第二段选文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自己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交往,重在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B . 第一段选文中,作者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应胸有成竹的规律,成为文艺创作的经典理论。C . 第二段选文中,写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写得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在这些戏语笑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D . 这两段选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

22、中自然流出,滔滔汨汨,毫无滞碍,所有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8高二上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杂诗二首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注】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飘风:暴起的风。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1) 本诗首联“浮云”象征着_,表达了诗人_情感。 (2) 分析本诗的构思脉络。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6高三上合肥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

23、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劝学中“_,_”两句也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洒酒酬月,用“人生如梦,_”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示了自己长久贬谪、事态变迁、归后生疏怅悯的心情的两句是“_,_”。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8.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育才中学高三年级准备请校友、著名心理专家李质先生来学校为高三学生作一次心理讲座,为此,学校让年级组长孙老师带着请柬登门邀请。不巧李先生不在家,开门的是他的儿子。于是孙老师对他说:“”李先生回家后,他的儿子拿出请柬,向父亲转述了孙老师的来意:”请为写出孙老师和李先生的儿子

24、说的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每人说的话不超过60字。9. (5分) (2020东北模拟) 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看了下面的图片,你有怎样的看法?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6高二上广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

25、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1-2、1-3、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4-1、4-2、4-3、4-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8-1、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