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9055898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4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县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某县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项目承办单位:某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法人代表: 1.1.3项目拟建设地点某经济开发区建设培训中心,10个乡镇建设培训学校。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某县工程咨询事务所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某县工程咨询事务所接受某县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1.3研究的依

2、据与范围1.3.1研究依据1、某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委托书;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4、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7、关于实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4号);8、普通高等学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9、安徽省2004-2007年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规划;10、安徽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11

3、、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12、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1.3.2研究的范围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 1.4项目概况1.4.1建设必要性安徽省是全国人口大省,高等教育的规模还不足以满足安徽的需要,在全省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现在全国万人在校大学生的比例平均是113人,安徽仅有73人。尤其目前安徽省职业高中、职业技校、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生源流失率比

4、较大。而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使社会对高层次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也对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某市人口众多,尤其是项目所在地某县,现有农村劳动力56.76万人,失地农民10.7万人,失地劳动力6.7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6万人左右,就业压力较大。近三年来,某县向各高等院校输送毕业生5700多名,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17000多人,并向上海宝钢,苏州、无锡、深圳等地输出高新技术人才2400多名。随着某市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对各类实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某市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学校规模较小,已经远远不能担负新增长劳动力转

5、化的重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1.4.2建设规模与方案本项目根据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试行)的规定指标,并根据相关政策,扣除教师住宅面积,按最终在校生规模2700人进行征地,一次性规划、建设实施。因此,结合某县城区总体规划和拟征土地的场地情况,本次新征土地面积为63亩(不含科研基地),其中10个乡镇就业培训基地占地面积41亩,基本可以满足培训基地发展要求。培训基地总建筑面积为9439.7m2,其中:实训教学楼1191m2,理论教学楼1266.50m2,综合楼732.2m2,图书馆528m2,餐厅557m2,后勤服务中心315m2,风雨操场2847m2,教师公寓114

6、2m2,学生宿舍2741m2,中心变电所(后勤楼内)98m2,体育场看台500m2,锅炉房140m2,垃圾中转站81m2,门卫传达室150m2。1.4.3项目管理与实施本项目承办单位为某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做好项目的征地和规划建设工作,中心成立某县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筹建处,负责征地手续的办理和培训基地规划、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3970万元,资金来源如下:1、地方财政资金:1300万元;2、银行贷款:1200万元;3、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470万元。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规模备注1学生规模人270

7、02占地规模m242021折合63亩3总建筑规模m29439.74用水量m3/d1805用电负荷kW9106采暖热负荷104KJ/h4707总投资万元9708资金筹措万元39708.1地方财政资金万元13008.2银行贷款万元12008.3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万元14709投资回收期年7.9含建设期1.7结论与建议某县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是一所以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该项目在工程选址、项目建设内容方面均通过了具体分析和多方论证,且项目单位有能力按期偿还银行贷款。基地建成后,可以进一步优化地方人才专业结构,优化某县劳动力培训力量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对促进某县经济和

8、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见,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该项目都是必要的,可行的。我们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做好新校址的建设实施工作,早日开工,保质保量按施工进度安排完成项目建设,早日投入使用,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某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是某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下属事业单位,综合管理全县劳务输出、劳务市场、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工作。主要工作职责:1、负责落实政府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的目标;2、负责全县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3、实施就业援助行动,帮助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就业;4、负责社会劳动力资源统

9、计和就业、失业、退休人员的登记工作;5、公共职业介绍、人事代理。就业训练中心下属有职教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机构。2.2项目背景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尤其是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的专业培训。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实施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方针,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更高更新的紧迫要求。据统计,仅19902000年城乡共需就业劳动力2.76亿人,年均2700万人。在这些就业的人口中,受过大专以

10、上教育的仅占5,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占20,这显然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技术人才的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唯一的办法是要设法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以缓和这一矛盾,让更多的劳动力能在就业前后接受职业技术培训,以使他们能更好地上岗工作。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还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统计资料表明: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比重,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仅为2,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8.8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2.7的水平,甚至低于印度1981年2.5的水平。在这2%受大学教育的人口中,约近20的人所学专业不适应市场需求,这种状况严重制约高新技术的推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11、,人力结构调整必须适当先行,职业技术教育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国兴起举办新型的职业技术学校,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和热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广义上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简称三类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产业技术工人和生产管理人才。尽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成就,但

12、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升级,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据统计,我国的技术工人有9700多万,中级的占35%,高级的仅占0.5%,剩余为初级技术人员,劳动力结构中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仍然较低。某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从创新机制入手,努力构筑科学的人才工作体系,使全市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可以预测,未来5-10年

1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3建设的必要性职业技术教育是工业化和商品经济产物,它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具有职业性、技术性。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直接为社会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不容乐观,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人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迫切要求扩大高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但我国发展职业

14、学校却比较乏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某的职业教育事业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与周边市县相比,同国家要求相比,差距很大。2007年,全市职业教育的毛入学率约为8,远低于全国平均数11。在全省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相对薄弱。安徽省作为全国一个人口大省,虽然经济总量居全国的前列,但多项人均指标在全国居后列,人口负担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人才资源。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徽省的教育水平落后,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慢、规模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制约安徽省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严重制约安徽省经济和社会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

15、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各类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200多万名职业学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800万人次的任务。随着全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劳动力自身的质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某县富余劳动力增长较快,但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学校规模较小,多数职业培训机构分布不均,场地狭小,不能形成规模化,另外专业设置不合理,一些急需的专业技能培训尚没有开展开来,有许多毕业生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综上所述,为响应国家政策、振兴某县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挖掘企业个

16、人办学潜力,因此,某县劳动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工程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第三章 市场分析3.1市场现状及需求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字表明,我国劳动技能指数仅居世界第59位。在技术工人方面,一些发达国家中,高级技师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而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1.5%,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到60,很多甚至连初级工都不是。在今后很长时间里,我国都需要大量的拥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尤其是中、高级技工。不仅如此,社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水涨船高,相当多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能进行设计甚至研发,这类复合型人才

17、也就是时下为社会所热捧的“灰领”阶层,其薪资待遇水平,决不亚于一般的“白领”阶层,是现阶段社会上炙手可热的人才,也是众多现代企业急切需求的对象。然而目前我省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质量偏低、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校规模较小,布点分散,专业设置大多重复,专业教师大多靠教师转行或外借,实验实习设备短缺严重,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毕业的学生对口就业率低,导致社会信任度下降等的重大问题。某县现有人口106万,在校学生22.7万人,其中在应届初中毕业生3.2万人,高中生2.1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5.6万人,农村目前有21万富余劳动力,另外与其相邻的县市,目前尚无完善的劳动力培训机构

18、,这些都为安徽省某县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保障。3.2市场预测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日前完成的中国人才报告指出,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预计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报告指出,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2006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报告指出,中国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低水准(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报告并预测,“十一五

19、”期间,中国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10年,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266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缺口为211.5-224.3万人,第二产业为1172.8-1266.6万人,第三产业为3170.7-3421.7万人,新兴产业为414.6-440.8万人。报告同时指出,“十一五”期间,人才供求总体上将存在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的状况。但是,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势在

20、必行的。项目所在地某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致力于做大工业经济、做强骨干企业,作优特色产业,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8家,特别是鸿源煤化、力普拉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以及食品、造纸、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某产业快速发展,使某县产业聚集优势进一步凸现。在市、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对劳动力的需要也日益明显,企业的发展尤其需要素质好、技术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随着市、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需求也会不断加大,这对安徽某县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是及其有利的。第四章项目地址选择及建设条件4.1项目地址选择4.1.1选址原则1、

21、突出学科特色,立足发展。2、符合城市规划,推进互动。3、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4、凝聚师生力量,体现众志成城。4.1.2选址评价因素选址工作,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培训基地发展目标,对建设选址方案进行了分析、决策,项目建设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影响项目选址三大方面的因素,即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4.1.3项目场址确定根据某县城市规划及安徽某县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位于某经济开发区和10个乡镇,占地面积63亩,该项目场地地势平坦,地面无附属物,目前各项前期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场地条件适宜教学楼建设。4.2建设条件4.2.1气象条件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22、,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4.2.2场地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及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结果,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由第四系冲积物组成,主要岩性为粘性土和砂土。4.2.3水文条件某县境内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适宜居民饮用和工业用水。某县地下水埋深3.5m左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储量充足,易开采,易利用,对混凝土无浸蚀性,排水条件良好。4.2.4地震烈度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4.2.5基础设施条件1、给排水该地块位于某县县城和小城镇,有完善的给水和排水管网,可保证项目建设期及建成后的用水和排水需要。2、供电

23、该地块有供配电线路,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3、通讯某县现已全部架设开通全国直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可满足项目固定和移动通讯要求。4.2.4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可通过汽运,由当地建筑材料市场供应。某县工程咨询事务所 - 52 -第五章建设方案与规模5.1 基地发展规划及专业设置5.1.1总体发展规划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基地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管理科学、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集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

24、。5.1.2具体发展规划1、示范基地建设规模项目建成后在校生规模达到2700人,其中农村及新成长劳动力占85。包括年短期培训1100人,其中农民工800人。2、示范基地体制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定岗培训,争取与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职业院校联合,多层次办学。3、队伍建设(1)建设一支观念先进、业务精炼、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所有干部具备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手段和能力。(2)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具有较强的科教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设名牌教师队伍

25、。4、专业建设设置烹饪、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轻纺服装、建筑工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等多专业并举,集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5、教学设施更新教学、实训设备,加快教学信息化进程,采用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6、学生教育和管理完善和创新学生管理制度,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杜绝较为严重的违纪事件,形成勤奋学习、苦练技能、团结进取、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7、校园文化与环境合理设置具有文化品位、育人功能的校园设施和文化景点,精心培育“文明、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5.2建设方案5.2.1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26、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2、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的实施意见3、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长期规划;4、关于印发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试行)的通知(劳办培字199118号);5、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等部门2004-2010年安徽省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6、培训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5.2.2建设方案根据某市某县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培训基地发展规划,确定培训基地最终在校生规模为2700人。培训基地开设有烹饪、城建、化医、机电4个系22个相关专业。培训基地开设烹饪、城建、化医、机电4个系,设置了中式烹饪、西式烹饪、中西式面点、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计算

27、机应用、建筑预算、施工管理、园林花卉、药品营销、中药制药、轻纺服装、化工工艺、药品检验、设备检修、医疗器械、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车工、钳工、电工、焊工22个专业。设置200个教学班。5.3培训基地建设规模5.3.1占地规模本项目根据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试行)的规定指标,并根据相关政策,扣除教师住宅面积,按最终在校生规模2700人进行征地,一次性规划、建设实施。因此,结合某县城镇总体规划和拟征土地的场地情况,本次新征土地面积为63亩(不含科研基地),基本可以满足培训基地发展要求。5.3.2校舍建设规模培训基地总建筑面积为9439.7m2,其中:实训教学楼1191m2,理

28、论教学楼1266.50m2,综合楼732.2m2,图书馆528m2,餐厅557m2,后勤服务中心315m2,风雨操场2847m2,教师公寓1142m2,学生宿舍2741m2,中心变电所(后勤楼内)98m2,体育场看台500m2,锅炉房140m2,垃圾中转站81m2,门卫传达室150m2。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6.1总体规划6.1.1依据1、某县城区总体规划;2、关于印发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试行)的通知(劳办培字199118号);3、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6.1.2规划指导思想校园作为培训基地,其建设规划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有机统一。校

29、园环境是与学校文化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物质层面。因此,要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总体规划,其基本指导思想为:1、把握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密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规划到单体设计的各个层面上全方位配合培训基地自身的教学特点。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坚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观念,使教学民主化,教育终身化、职能多元化和结构多样化的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得以充分体现。3、密切结合基地周边环境,在总体结构上把握周边用地与培训基地的关系,保持环境的整体性,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4、充分考虑各功能因素的关联性和景观的渗透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营造开放性校

30、园空间。5、总体布局有利于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强调资源共享,简化功能布局,优化建筑群落,利于管理,建立清晰、简洁、方便的体系;6、符合社会、公共事业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律,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实现投资经济的合理性、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优化性。6.1.3规划原则与思路培训基地规划应利用自然环境营造,建筑、环境和文化的和谐统一,构筑个性典雅的校园环境,创造“宁静致远”的治学氛围。其总体思路归结为:1、环状绿化带中央公园式的生态校园充分利用基地自然环境,人工天成、相得益彰。某县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的校区规划是在尊重、顺应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完成的,规划吻合了基地地形不规则的自然条件及绿荫覆盖的景观,追求环境的自

31、然天成效果。2、户外研究与交往空间的文化校园挖掘中原文化神韵,在和建筑形象和广场布局的采用上赋予校园以更多的文化内涵。立足校园所在某地区特有的文化基础,强化校园内外环境对文化的继承、融合与渗透,有效发挥培训基地的文化再创造价值和人文价值。 3、建筑组群分布的簇群培训基地各功能区形成簇群式规划结构,并合理配置各功能空间。培训基地各功能建筑成组成簇,可分为实训培训区、理论教学区、综合办公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共5个功能簇群,各簇群间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又通过合理的规划组织使其方便联系。4、有机生长的高效校园分区清晰、交通联系便捷。营造有归属感的生活学习环境,树立“校园社区”理念,明确生活、学习

32、、研究、休憩、活动等各领域的界定,形成领域清晰、联系便捷,具有弹性生长的强烈归属感的特色空间。5、绿化景观、建筑、地标并重的个性校园理性典雅、新颖统一的建筑形象和北方少有的水系组成个性化校园。从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出发,使培训基地建筑顺应自然景观,并符合培训基地所在地域的文化取向。在建筑形态规划中,配合培训基地整体环境序列要求,建筑形式和层数设置强调错落有致、庄重典雅、富于个性。在创造个性鲜明的校园形象特征的同时,规划中也强调体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综合优化,这样培训基地可分期实施又相对完整。6.1.4规划结构1、入口本方案共设2个出入口,满足使用,方便培训基地管理。校园行政入口同时又是校园

33、整体人流、车流的主要出入口。次入口作为学校师生生活的出入口,同时又是后勤服务部门货物输送的主要通行口。 2、道路在培训基地内部则是以环形道路划分了实训培训区、理论教学区、综合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和生活服务区。环形道路的设计使五个区域既相互分隔,功能独立,又联系方便,满足消防设计的要求。6.1.5功能分区6.1.5.1实训楼实训教学楼位于基地主入口侧面,主要建筑是实训教学楼、图书馆等,是学校日常实训训练以及查阅资料的中心。6.1.5.2理论教学区理论教学区位于基地主入口干道路北侧,主要建筑是理论教学楼等,是学校日常理论学习的中心。6.1.5.3综合办公区综合办公区位于培训基地中部,座落于校园主干道

34、路轴线上,主要建筑是综合办公楼, 6.1.5.4体育运动区体育运动区位于培训基地西部,建设有:400m标准跑道的田径场、12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10个羽毛球场,一个2847.41m2的风雨操场,一个单侧体育场看台。6.1.5.5生活服务区生活服务区主要集中在培训基地西南部,主要建筑有学生宿舍、餐厅、青年教师公寓、后勤服务中心等。整个后勤生活区集中布置在学校的东北侧,后勤生活区大面积种植树木、营造绿地,给师生创造安宁、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6.1.6交通流线1、设计原则人车分流,步行优先,使校园更具人性化。2、道路系统规划基地内部主要车行环路为20m,次要车行道路为9m,各功能区内支路为7m

35、,详见道路系统规划图。同时,按照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设置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宽度不小于1.2m,纵坡坡度不大于2.5%。(1)车行车行系统在本规划设计中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基地设置了若干条完整的车行主要环道和次要环道,高效快捷的联系各区,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人行沿两条轴线构成的景观步道远离外部的环路,是一个幽静安全的步行区域,亦与教学区、中央共享生态区与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组成完整的步行网络。6.1.7绿化系统规划1、第一层次绿化空间系统以生态核和共享生态带为主体构成校园的第一层次绿化空间系统,是整个校园最重要的生态绿化系统。2

36、、第二层次绿化空间系统由核心教学组团、学生公寓组团与行政办公组团分别围合成的半开放庭院,形成第二层次绿化空间系统,是中心第一层次园林空间的延续,丰富校园景观的层次。3、第三层次绿化空间系统各功能分区内建筑组团的庭院绿化,建筑内部的庭院、天井、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等共同构成第三层次绿化空间系统,这一系统为师生在教学生活中创造了更多互相交流和接触自然的机会。4、第四层次绿化空间系统校园车行环道周边绿化与基地周边沿路绿化,构成第四层次绿化空间系统,校园车行环道周边绿化就像一个绿环,串起各个功能区;基地周边沿路绿化则有效阻止城市交通的噪音对校园环境的影响。6.1.8主要技术指标表1、征用土地面积:63亩

37、2、总建筑面积:9439.7 m23、绿化面积:4800m24、容积率:0.7426、绿地率:36.10%6、建筑层数:1-6层7、建筑密度:25.49%8、室外机动车停车位:150个9、自行车停车位:2000个6.2 建筑结构方案 6.2.1 设计规范1、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4、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5、公寓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8、各相关专业设计规范、规定等。6.2.

38、2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安徽某县劳动就业培训示范基地本次拟建的建筑有实训教学楼、理论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餐厅、后勤服务中心、风雨操场、教师公寓、学生宿舍、中心变电所(后勤楼内)、体育场看台及其附属用房。根据培训基地规划设计的总体方案,以及各相关专业规范,结合建设方的要求,建筑设计的指导思念与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意义与形态建筑环境是意义的非言语表达,正因为意义的存在,空间形态才有灵魂。在本案的设计中,建筑的象征手法被加以应用。从整个校园的规划设计到单体建筑设计,方与圆两个构成主题被刻意强调。因此,在本案的设计中,通过象征的手法来隐喻意义的同时,也确定了培训基地的总体形态。2、结

39、构与功能所谓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结构各要素组织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功能,功能的要求应尽可能由专门履行这些功能的结构加以满足。结合某地区的气候及地理特点,综合思考现实与未来,整体与局部、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这里结构与功能之间是相辅相成的。3、交往与空间空间环境同发生在其间的交往活动是必然关联的。在培训基地建筑中,环境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媒介而存在,在这里,个人通过教育直接获得的文化信息与环境中间接获得的文化信息不断印证并因此得以强化。因此,环境对人的教化功能以及对行为的促发功能必须被有意识地应用到培训基地设计中来。4、风格与意境建筑风格力求简洁、明快,又不失庄重大方,充

40、分利用墙面与玻璃、实与虚的对比以及不同材料质感与颜色的变化、对比,于简洁、朴实的建筑风格中透出考虑细致、周到的精巧与隽秀。在本案设计中与建筑形态相比较,意境的营造似乎更重要。这就要求环境给人的感受不是直面的,而是含蓄的,有含义性的。空间的层叠渗透,景物的组织经营都不离这个宗旨。6.2.3 建筑平面设计6.2.3.1实训教学楼1、工程概况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2、平面设计中轴线两侧对称体量之一。平面呈U型围合内院,在面向中心广场和校园主入口部位,考虑校园整体形象和大量人流疏散,设计建筑主入口,

41、这样有利于管道集中设计及高效率利用,同时又减少对建筑外立面的影响。3、立面设计立面简洁、明快,整体风格以红色砖装饰为主,白色涂料装饰竖向柱子及横向腰线,形成纵横网格线,打破了大面积红色的单调,活跃了立面形象,同时又突出了校园建筑的文化气质。4、剖面设计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高度为22.65m,层高4.2m,各教室内墙均设高窗,形成穿堂风,使整个教学楼通风顺畅,节约能耗。5、消防设计依据消防设计原则,教学楼对外设置六个出入口,楼梯在首层设直接对外出入口,满足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要求。建筑每层分为两个防火分区,以防火墙、甲级防火门加以分隔,符合规范要求。6、无障碍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

42、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进行无障碍设计。一层平面主入口处设置残疾人坡道,坡道两侧设扶手,入口处高差做抹坡处理。在靠近主入口门厅的卫生间内设置无障碍厕位,满足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7、建筑用料做法标高0.000以下砌体为实心砖;标高0.000以上砌体均为加气砼砌块。除特殊标注外,墙体厚度均为200。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详见加气混凝土砌块墙(97YJ406)。屋面防水等级为级,防水做法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为不上人倒置式屋面,做法详见05YJ1屋1(B1-50-F1)。6.2.3.2理论教学楼1、工程概况该工程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

43、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2、平面设计中轴线两侧对称体量之一,平面呈U形围合内院,主入口与实操教学楼中轴对称设计,同时在面向学生生活区方向,设计了东、南、北三个次入口,方便生活区方向人流使用。根据功能要求,设50人标准教室,100人大教室一个,教师教研室15个,满足日常的教学要求;同时考虑大负荷用电需要,在建筑首层还置配电室一个。3、立面设计立面与实操教学楼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共同营造出中心广场的文化氛围。同时利用楼梯间的高低错落,使外立面充满现代感,利用屋顶造型与端部透空连廊形成丰富的造型。4、剖面设计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高度22

44、.65m,层高均为4.2m,各教室均设高窗,形成穿堂风,整个教学楼通风顺畅,节约能耗。5、消防设计依据消防设计原则,教学楼在首层对外设置六个出入口,楼梯在建筑首层设直接对外出入口,满足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要求。建筑每层分为两个防火分区,符合规范要求。6、无障碍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进行无障碍设计,在建筑首层平面主入口处设计残疾人坡道,坡道两侧设扶手,入口处高差做抹坡处理。在靠近主入口门厅的卫生间内设置无障碍厕位,满足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7、建筑用料做法标高0.000以下砌体为实心砖;标高0.000以上砌体均为加气砼砌块。除特殊标注外,墙体厚度均为200。

45、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详见加气混凝土砌块墙(97YJ406)。屋面防水等级为级,防水做法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为不上人倒置式屋面,做法详见05YJ1屋1(B1-50-F1)。6.2.3.3综合楼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结构,独立基础。综合楼是中轴线上最为重要的一座建筑。除满足学校日常办公、教工活动、会议外,顶层设置一个多功能用房及辅助用房,学校办公楼的工作特征决定了其兼具有文化性和时代性。2、平面设计大楼以研讨办公为主,也兼顾布置一些休闲娱乐空间3、立面设计立面简洁、明快,整体风格以红色面砖

46、装饰为主,灰色涂料装饰竖向柱子及横向腰线,形成纵横网格线。4、剖面设计室内外高差0.6m,总建筑高度23.7m,一层高4.2m,其它各层高均3.6m。5、消防设计依据消防设计原则,大楼对外设置四个出入口,楼梯直接对外开门,满足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要求。6、无障碍设计综合楼北入口西侧设残疾人专用坡道,方便残疾人出入。一层卫生间设有残疾人厕位,并设置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方便残疾人使用。7、建筑用料做法标高0.000以下砌体为实心砖;标高0.000以上砌体均为加气砼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除特殊标注外,墙体厚度均为200。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详见加气混凝土砌块墙(97YJ406)。屋面防水做法根据屋面工程施

47、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顶层不上人屋面为倒置式屋面,做法详见05YJI屋1(B1-50-F1)。6.2.3.4图书馆1、工程概况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平面设计大楼呈L型布局,学生阅览室和目录大厅,学生电子阅览室和学生图书阅览室,在目录大厅北侧设一个主要出入口,出入口与周围道路或建筑物自然围合成入口广场,便于进入图书馆售货员的集散和车辆的停放。3、立面设计整体外观充满培训基地氛围,以红色面砖装饰为主,白色涂料装饰竖向柱子及横向腰线,形成纵横网格线。建筑主入口采用大面积玻璃窗,强调建筑的虚实对比及细部处

48、理, 4、剖面设计本工程地上共三层,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6m,建筑高度为13.70m,层高均为3.9m。5、消防设计依据消防设计原则,建筑物首层设置4个对外出入口,满足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要求。首层单独为一个防火分区,二层、三层每层均分为两个防火分区,用防火墙、甲级防火门加以分隔,符合规范要求。6、无障碍设计建筑物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进行无障碍设计,首层南入口处设置残疾人坡道,坡道两边设扶手,入口处高差做抹坡处理。首层设有残疾人卫生间,满足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7、建筑用料做法标高0.000以下砌体为实心砖;标高0.000以上砌体均为加气砼砌块。除特殊标注外

49、,墙体厚度均为200。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详见加气混凝土砌块墙(97YJ406)。屋面防水等级为级,防水做法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上人倒置式屋面,做法详见05YJ1屋8(B1-50-F1)。6.2.3.5餐厅1、工程概况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总建筑面积为10157.58m2。2、平面设计本楼呈L型布局,西侧为就餐区,东侧为厨房及其它附属房间。在就餐大厅北侧和西侧分别设有一个主要出入口,出入口与周围道路、建筑物自然围合成入口广场,便于就餐人员的集散和车辆的停放;在厨房东

50、侧设有3个后勤服务出入口,为餐厅工作人员及货物出入口。3、立面设计以红色面砖装饰为主,白色涂料装饰竖向柱子及横向腰线,形成纵横网格线,主入口采用大面积玻璃窗,强调建筑的虚实对比及细部处理,简洁、明快,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4、剖面设计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高度为18.05m。5、消防设计依据消防设计原则,该楼对外设置2个主要出入口和3个后勤服务出入口,满足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要求,以防火墙、甲级防火卷帘、甲级防火门加以分隔,符合规范要求。6、无障碍设计建筑物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进行无障碍设计,主入口处设置残疾人坡道,坡道两边设扶手,入口处高差做抹坡处

51、理。建筑物首层卫生间设有无障碍厕位,满足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7、建筑用料做法标高0.000以下砌体为实心砖;标高0.000以上砌体均为加气砼砌块。除特殊标注外,墙体厚度均为200。其构造和技术要求详见加气混凝土砌块墙(97YJ406)。屋面防水等级为级,防水做法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为不上人倒置式屋面,做法详见05YJ1屋1(B1-50-F1)。6.2.3.6后勤服务中心1、工程概况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2、平面设计一、二层设有学生浴池,小型商店(每个商店

52、均设有对外出入口),学校医务所及附属用房,三层设置后勤人员宿舍。3、立面设计外观造型简洁、明快,整体风格以红色面砖装饰为主,附以白色面砖色带,符合学校建筑的特征。利用窗户的大小变化,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一定的韵律感。4、剖面设计本工程地上共三层,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高度为11.85m,层高均为3.6m。5、消防设计依据消防设计原则,该楼对外设置2个主要出入口,满足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要求。建筑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符合规范要求。6、无障碍设计建筑物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进行无障碍设计。主入口处设置残疾人坡道,坡道两边设扶手,入口处高差做抹坡处理。建

53、筑物首层卫生间设有无障碍厕位,满足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7、建筑用料做法标高0.000以下砌体为实心砖;标高0.000以上砌体均为加气砼砌块。6.2.3.7风雨操场1、工程概况风雨操场紧邻着学生宿舍和足球场,为师生运动提供场所。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网架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 2、平面设计一层为标准篮球场及活动看台,周边设置健身房及辅助用房,利用层高的不同,在二层设置固定看台,满足观演的需要。3、立面设计形体造型,建筑立面以简洁大方为主。建筑中部为通透的玻璃幕墙,与凹凸外墙的纹理,产生材质的变化和对比,体现了极强的时代特征和个性。4、剖面设计主体建筑高度15.4m,附属用房建筑高

54、度为9.90m,室内外高差0.6m。5、消防设计依据消防设计原则,大楼对外设置5个出入口。 6、无障碍设计风雨操场西入口设残疾人专用坡道,方便残疾人出入。7、建筑用料说明外墙采用200厚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0.000以下采用实心砖。6.2.3.8教师公寓1、工程概况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共六层,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地下条形基础。2、平面设计主要考虑作为教师临时休息使用,满足教师休息。3、立面设计建筑外观造型主要运用透空的阳台与大片的实墙面进行虚实对比,打破公寓楼单调的外形;墙面材料运用校园的主色调红色面砖装饰,另外通过腰线的设计来和其

55、他的宿舍及校园建筑协调,形成统一的风格。整个公寓楼外观设计清新、明快。4、剖面设计建筑层高为2.9m,厨房、卫生间及阳台均比同楼层低0.02m。5、消防设计依据消防设计原则,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楼梯间在首层设直接对外出入口,满足疏散要求。6、建筑用料做法标高0.000以下砌体为实心砖;标高0.000以上砌体均为空心砖。除特殊标注外,墙体厚度均为240。屋面防水等级为级,防水做法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为倒置式不上人屋面,做法详见05YJ1屋1(B1-50-F8)。7、节能设计采用外墙外保温,保温材料为发泡聚氨酯,厚度30mm。屋面采用50mm厚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板

56、作保温层。外墙门窗采用平板中空玻璃塑钢门窗,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11.14K/Wm2。6.2.3.9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分4人间宿舍和8人间宿舍。6.2.4结构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

57、25-2004)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2003年4月)第七章 公用工程公用工程主要包括给排水、供配电、通讯、通风空调等设施。7.1给排水7.1.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6)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138-2000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298-98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58、(1997年版)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0-2002)13、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7.1.2设计范围培训基地内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系统。7.1.3给排水工程1、给水工程设计(1)水源培训基地水源拟由城镇给水管网供给,供水压力约0.30Mpa,能够满足各建筑用水需要,各单体给水均由培训基地管网供给。(2)生活用水量设计用水量主要包括:综合生活用水量;浇洒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1)综合生活用水量本项目按照教职工95人,在校学生

59、2700人规模设计,用水标准为教职工200l/rd,学生150 l/rd。小时变化系数:K=2.5。最高日用水量:180m3/d,最大小时用水量:13m3/h,平均小时用水量:9m3/h。2)浇洒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培训基地道路广场及绿化面积为:5598m2,用水定额按1.5L/m2d,每日一次计,则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94m3/d。3)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培训基地的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为16m3/D。(3)管材1)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0MPa。2)水表井和阀门井均采用砖砌筑。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

60、。3)给水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2、污水工程设计(1)本工程培训学校的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道。(2)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3)生活污水排水量:排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90%,(4)生活污水汇集经化粪池、食堂及操作间产生的污水经隔油池处理汇集后,再排入西侧路上的城市污水管道。(5)室外排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并采用混凝土基础。(6)本工程采用砖砌检查井,全部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7)排水管均采用U-PVC管,连接方式:粘接。7.1.4消火栓系统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40-9

61、0)2、城市给水现状培训基地规划有城镇自来水管道,供水压力0.3Mpa,可以满足要求。在培训基地内设置效容积不小于350m3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屋顶消防水箱及培训基地内DN150消火栓环状管网,以满足本培训基地消防所需的水量及水压。3、消火栓系统1)本工程室内消防用水量采用最大一栋建筑的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室内消防用水量: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2)火灾延续时间:2h,日消防储水量为:324m3。4、单体消火栓系统设置各单体建筑按建规要求布置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系统成环。初期灭火用水量由设于办公楼屋顶的消防水箱来保证。室内消火栓均设消防按钮,可直接启动设在水泵房的消火栓泵,消火

62、栓泵二台,一用一备。根据规范要求设在建筑物外。5、管材消火栓管道采用内外热镀锌管。6、其它灭火设施建筑内均按规范设置干粉灭火器,轻危险级和中危险级配置2A级磷酸铵盐灭火器,严重危险级配置3A级磷酸铵盐灭火器。7.2供电工程7.2.1设计依据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3年版)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2.2设计范围培训基地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信息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