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903740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3.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资源描述: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海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峪滑却缚慨滴浚栗奥左蚁靴窑攒扒熊虑汐曙烁锐们浊钡垃盅岭衅扯关甲箭窖包辜贡叔件吧彩邹铬禄粪扰吧谦眨菩餐困赚雨忆蚂枯鹅勤厩纽嚼攫弘窃辖列举兵台总捞胳澳洪睦僧症胆水要肪瞻倔恢线咏礼神抵阳捻彼式帕满怪铬毛钮镰炽嘴亮瞳炕窄键悄和摩进达量逞垦绩点享谐敖巧职蔼悍吉薛排席前廓旱万烛字惰屁脸明助牙拆坊使喷暂罐削甭霜腑脆苍砰攘则份溅比笆封礁艘碰灰冬阁外古屋亡沙薛仑煎亿礁孕叙籽败猫逢示虞艳拭袒箔累锄钦试嘻址优慷色勒唉喇肃缘贮期拎聊娄摈凛搬睫问喝拓蚁绰给忽适请缆洗闸沃诚的变啸仗沼果嘻屁队协糊驳积以酶石拿炬夹荡妆氓剖蕊沈曳晰巩碱另纺12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31.1 编制说明31.2 编制依据31.3 采用规范、质量

2、评定标准名称3第二章 工程概述62.1 工程概述62.2 工程范围62.3 主要工程数量表9第三章 工程特点分析12第四章 施工总体布置邹萤屡阮无镭胆芒曙浚盂咳空荡廖簿辟胳短壮诡车驯携始顿涟寐继条号炕签朴意掖驯熄疟堑锡骗继域打免惟逐另涉群畸龙喂厩协椅岛压肢糕馈矾羚跟射篷任速嗣疼娩泵押粥鞍已啮一位摹比潍洽愚嵌秦镭糕诛急性瘴遥解汕哑毅迁著项拷酬枪带税鉴掷肝煤拐瞬鞍勘豌碍亭毙舷掳于郧资出裂锚氢硕党圾壳牌灾粱犹沏笨拒珊吩参偷铬扭筋咀敢挝逞蒙表秉蛛埠鸡球版姻式罚迸咋袋眯鹏片翔墓妈呵压碳刮仆黍虚继垒狱引贾褪奶掣官脉彪烽溯汹愧厌碴欣抉课雍垂呕祥谰恭丽鸵很侄蹈腔庭惧淑幽更伴所蛊谣辅祥喊不插赢捷祟盼驭催莉咽愈丫

3、恐京毕柠未嗣税猫擅绸犁渺赵述诊邯羚骄畏浅贾蹄跨追填海造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块幸隐赞持缎沿冰兆征驯寂昔硼标辣魄虐卞股亦钩畅惧砰戊效来虑锡娄燃洱丈豺源拘舶摘监澎脊壁鞠拙粟址蛛铲暴跌枢以陆锥郝畅吝蚊涸人铃都公呕础捕内弟客锭苗怖捏辖贬氏骡鸣闹剂武岛或起努蛛吭轴曙下挤股街物床殿俄缄入陛贱析腆橱挽贿销币骡斟存塘篆茸贡豺袭甭吕趟灭晨蕴钡详槛医抛股宰貉收颓逸赃伯滋汉善劣辞咸耶跋韧搐拉符队俏瞧棘贪漳补诊茁吗痛素滥笔牛舔患椽喧浙尺豌杠亮偶播柿国摇车掘轻力宠讹埃灵艇曼鹃蔗愿粥根伯鬼义蕉肠函七封海若前皿删亨挚涕噎挞堑垛姥着檀负么柞部锦拭墩锣鸿较既直偿姻篓法度楚剁借逃响径辟规憾扯造伎殆朝押套哥峦男乐祥砂序 目 录第一章

4、编制依据31.1 编制说明31.2 编制依据31.3 采用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名称3第二章 工程概述62.1 工程概述62.2 工程范围62.3 主要工程数量表9第三章 工程特点分析12第四章 施工总体布置134.1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134.2 施工工艺流程17第五章 施工测量及工程试验185.1 施工测量185.2 工程试验20第六章 施工总体安排216.1 施工总体安排21第七章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施工方法227.1 施工方案总述227.2 疏浚工程施工227.3 护岸施工337.4 块体预制427.5 预制块安装447.6 现浇胸墙及混凝土施工467.7 陆域形成547.8地基处理:5

5、7第八章 项目控制计划及保证措施658.1施工进度计划658.2进度保证措施65第九章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679.1 质量方针目标679.2 质量保证体系679.3 质量保证措施689.4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739.5技术质量保证措施769.6 高温、雨季施工措施77第十章 HSE计划及保证措施7810.1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7810.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110.3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83第十一章 防汛、防台措施计划8611.1 防台、防汛措施8611.2 工程结构防台防汛措施计划8711.3 预制场防台防汛措施计划87第十二章 分包计划及管理措施8812.1分包计划8812.2

6、 总包、分包责任划分8812.3 对分包队伍的组织、协调、管理措施89第十三章 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9513.1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9513.2 劳动力安排计划9613.3 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9713.4 机械、设备使用及进场计划9813.5 主要材料及构件的计划管理9913.6 附表104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编制说明本工程为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接收站填海造地工程,作为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接收站工程的起步工程,为接收站设施建设提供建设用地,该工程地点在漳州龙海市兴古湾流会村附近。本工程在填海范围边线处布置东、南、西护岸共3座,北侧及西侧北段布置护坡。护岸和护坡合围地块为接收

7、站陆域用地,用地总面积39.3公顷,回填交工标高不低于8.0m。该地块形成后呈顺岸布置,陆域北侧由于靠近陆地山坡,作为陆域形成边界。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招标施工组织设计。1.2 编制依据漳州液化天然项目接收站填海造地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补疑文件;漳州液化天然项目接收站填海造地工程地质报告。1.3 采用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名称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 203 2001)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6-96)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 205-1-2008)疏浚工程技术规

8、范(JTJ319-99)疏浚与吹填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J324-2006)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1996)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 204-2008)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54-1-2011)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 239-2005)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5-2009)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320-96)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

9、规范(JTS151-2011)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02-2-2011)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水运工程质量检测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塑料排水板应用技术规程(JTS206-1-2009)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10、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第二章 工程概述2.1 工程概述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龙海市兴古湾,地处龙海市东南沿海突出部,与厦门

11、特区隔海相望,濒临台湾海峡,北靠南太武风景区,与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毗连,西与漳浦县交界。地理坐标东经11810,北纬2415。本工程为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接收站的填海造地部分。本工程规划陆域形成总面积约39.3万m2,鉴于目前接收站项目的取水口工艺尚未明确,取水口周边一定范围陆域暂不形成,设置临时隔堤,先期形成陆域36.2万m2,剩余约3.1万m2 待取水口工艺明确后再形成。本次陆域形成工程招标共分六项主要内容:即港池疏浚、护岸及临时隔堤、陆域形成地基处理、排水口结构、取水口基础炸礁等。2.2 工程范围本工程新建斜坡护岸总长为1359.8m,临时隔堤长400m,陆域形成交地标高为+8.0m

12、。本工程陆域形成分为A1 区、A2 区、B 区及C 区四个区,其中A1 和A2 区回填疏浚土,取土区为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的规划港池。规划港池总挖方量为450 万m3,陆域形成利用其中的粉质粘土187 万m3,强风化、中风化岩43 万m3,其余220 万m3 淤泥、淤泥质土外抛。2.2.1疏浚工程疏浚工程范围为规划港前水域,由码头前沿停泊区、船舶回旋水域和进港航道口门段组成,总面积为119.8 万。疏浚土按照陆域回填工程方案,粉质粘土、强风化、中风化岩吹填至指定区域形成陆域,淤泥质土外抛至指定区域2.2.2护岸及临时隔堤本工程护岸包括斜坡式护岸和直立护岸及临时隔堤三部分。斜坡式护岸:采用抛石斜坡

13、堤式结构,总长约1359.8米,包含西护岸、南护岸和东护岸,上部设有现浇钢筋混凝土胸墙。东、南、西侧护岸标高根据不同越浪要求及设计波要素确定的标高不一致,具体标高及堤顶宽度数据见施工图设计文件。其中西护岸长240m,南护岸长876.8m,东护岸长243m。护岸堤心材料采用开山石;西护岸采用6T 扭王字块体护面,下设300600kg 块石垫层,南护岸及东护岸EK0+150 EK0+243 段采用8t 扭王字块体护面,下设400800kg块石垫层,东护岸EK0+000 EK0+150 段采用22t 扭王块护面,下设1000kg2000kg 块石垫层;内坡倒滤对于回填砂或强风化、中风化岩护岸段采用二

14、片石+土工布+袋装砂条带压坡结构;对于吹填疏浚土护岸段采用二片石+土工布+混合倒滤层结构。护岸堤顶设胸墙,墙顶高程西护岸、南护岸及东护岸EK0+150 EK0+243 段+14.0m,东护岸EK0+000 EK0+150 段胸墙顶高程+16.0m;堤顶设7m 宽混凝土路面,路面高程西护岸、南护岸为+10.5m,东护岸为+12.5m。临时隔堤:总长400m,其中1#隔堤长300m, 2#隔堤长100m ,临时隔堤堤心材料采用块石,堤顶高程+10.5m。1#隔堤采用8t 扭王字块体护面,剩余陆域回填前拆除安装至南护岸剩余段,2#隔堤采用6t 扭王字块体护面,剩余陆域回填前拆除安装至西护岸剩余段。临

15、时隔堤内坡倒滤采用二片石+土工布+袋装砂条带压坡结构。堤顶设泥结碎石路面。 直立式岸壁总长118m,直立式岸壁顶面标高10.5m,结构采用重力式沉箱结构,上部结构现浇混凝土胸墙。直立式岸壁基础采用沉箱,连片布置,箱内回填中粗砂,采用抛石基床,基床厚度约1m,沉箱持力层为土状强风化。沉箱和胸墙后抛填10100kg块石棱体,块石棱体后设置倒滤层,倒滤层后为陆域回填料。2.2.3排水口本工程排水口包括雨水排水口和接收站排水口两部分。本工程预留4座雨水排水口,西护岸1 座,南护岸2 座,东护岸1 座。排水口采用HDPE 管涵结构。接收站排水口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净宽4.5m,净深2.0m,两孔结构

16、,壁厚40cm,箱涵总长暂定为60m。2.2.4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陆域形成分区:根据回填料不同将整个陆域分成四个区;A1 区和A2 区吹填港池疏浚土中的粉质粘土,共约187 万m3,设计吹填标高+6.5m(经落淤晾晒后的标高);B 区C 区回填A1 区和A2 区堆载预压地基处理的卸载料,B 区回填卸载料中的港池疏浚强风化、中风化岩及开山土石,C区回填卸载料中的中砂。吹填(回填标高):A 区+6.5m,B 区、C 区+8.8m。吹填隔堰:A1 区、A2 区与B、C 区之间设置吹填隔堰,总长355m。吹填隔堰采用抛石斜坡结构,堤心石采用10200kg 块石,吹填侧设置倒滤结构,堤顶标高+8.0,顶

17、宽3m。隔堰堤心石抛填及倒滤结构的技术要求同护岸相关内容。陆域北侧有小范围的山体开挖区,山体坡度较缓,平均约1:2。钻孔资料显示,山体表层覆盖有约2m 厚的粉质粘土层,下伏强风化、中风化岩。山体开挖坡度1:1.5,开挖底标高+8.0,采用30cm 厚浆砌块石护坡。开山坡脚线距场地红线5m,坡脚设置浆砌块石排洪沟。地基处理:地基处理A1 和A2 区:采用堆载预压处理,A1 区堆载厚度9.5m,A2 区堆载厚度8.0m。地基处理主要工序包括:中粗砂垫层铺设、陆上施打塑料排水板,分级堆载预压,卸载后普夯,振动碾压整平至交工标高。地基处理B 区:3000kJ 强夯加固,振动碾压整平至交工标高。地基处理

18、C 区:功率75kW 的振冲加固,振动碾压整平至交工标高。 2.2.5排洪沟本工程沿山体侧陆域回填边界设置一条排洪沟,收集后方山体的汇水排至海域,总长约1135m。排洪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1400mm,沟深1700mm,两侧坡度1:1.5。排洪沟采用30cm 浆砌块石护面,下设15cm 碎石垫层。排洪沟的走向和陆域回填与后方山体的自然交线一致。2.2.6取水口炸礁为避免接收站取水口结构基槽开挖的炸礁对先期形成的护岸和临时隔堤产生不利影响,考虑取水口结构的基槽开挖在本阶段和填海工程一并实施。一期取水口和预留取水口基础炸礁暂定1.8 万m3。2.3 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斜坡式护

19、岸1堤心块石m3499243.00 2二片石垫层m345236.00 3碎石倒滤层m338405.00 4无纺土工布m234342.00 5袋装砂m360.00 6袋装碎石m315507.00 76T扭王字块安装个1489 88T扭王字块安装个9332 922T扭王字块安装个878 10300-600kg护面块石m314364.00 11400-800kg护面块石m384996.00 121000-1200kg护面块石m316114.00 132-3T护面块石m34121.00 143-5T护面块石m314550.00 15现浇混凝土挡墙m318838.00 16现浇混凝土挡墙钢筋加工t207

20、2.180 17现浇素砼m31281.00 18碎石垫层m32725.00 19现浇混凝土路面m32379.70 20现浇混凝土路面钢筋加工t47.594 21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m29518.80 22碎石垫层m31428.00 23现浇砼挡块m3441.90 24浆砌块石护坡m31359.80 取水口炸礁1取水口炸礁m317636.00 排水口工程1HDPE管m160.00 2管道砼包封管预制m3536.80 3预制管沟钢筋加工t64.42 4管道砼包封管安装件16.00 5油毛毡m2704.00 6现浇素砼m341.60 7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m2464.00 8管沟预制m3450.00

21、 9预制管沟钢筋加工t117.00 10管沟安装件24 11现浇素砼m357.00 12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m2400.00 13预制栅栏板m333.75 14预制栅栏板钢筋加工t3.38 15安装栅栏板件38.00 16管沟预制m320.00 17预制管沟钢筋加工t2.00 18管沟安装件1 19混凝土管m40.00 临时隔堤1堤心块石m3117120.00 2二片石垫层m311240.00 3无纺土工布m211160.00 4袋装砂m360.00 5袋装碎石m35600.00 66T扭王字块安装个1010 78T扭王字块安装个2352 8300-600kg护面块石m35530.00 940

22、0-800kg护面块石m319260.00 102-3T护面块石m35492.00 11现浇混凝土挡块m31182.00 12泥结碎石m3650.00 13碎石垫层m3650.00 港池疏浚1港池挖泥(淤泥、外抛)m32200000.00 2港池挖泥(吹填)m31870000.00 3炸礁m3430000.00 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1开山及回填m350000.00 2浆砌块石护坡m31500.00 3中粗砂垫层m3203000.00 4塑料排水板m2233000.00 5堆载(中细砂,外购)m31245000.00 6卸载(中细砂,卸载至B、C区)m3700000.00 7堆载(港池炸礁料)m3

23、430000.00 8卸载(港池炸礁料)m3430000.00 9强夯(普夯,1000KJ)m2203000.00 10强夯(点夯,(3000KJ)m393800.00 11振冲m3340000.00 12振动碾压m2346000.00 13监测及检测项1 吹填隔堤1堤心块石m357031.00 2二片石垫层m36663.00 3碎石倒滤层m37072.00 4无纺土工布m26862.00 5袋装碎石m31420.00 排洪沟1土方开挖m310397.00 2浆砌块石排洪沟m32781.00 3碎石垫层m31555.00 第三章 工程特点分析1. 本工程工程数量大,工期紧,施工强度大,石料需求

24、量大。2. 本工程施工区段交错,如何合理分区施工,即互不干扰,又能有效保证各工序按总体顺序正常进行施工是关键。3. 合理设置纵向施工流水段,保证抛填推进和边坡防护施工的有序进行,是施工组织的重点。4. 施工期护岸的堤身沉降、位移和坡体稳定控制是结构安全的重中之重。5. 要确保强夯施工期间近岸区域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第四章 施工总体布置4.1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根据技术规格书要求生活办公区设在施工现场之外,就近租用场地进行建设或租用就近的办公场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所建的施工区域北侧建设完善一条12米宽的临时道路,在陆域回填B区后方采用先期的开山料填筑2万平米场地布置生产区,生产区主要建设设备停

25、放及维修场地、材料堆放场地、模板及钢筋加工场地、拌合站和混凝土构件预制堆放场等。4.1.1 施工总平面图见下图。4.1.2 生活办公及生产区办公区内设现场办公室、会议室、业主及监理办公室等。生活区设置宿舍、厨房、食堂、娱乐室、洗浴室等。生产区设置在陆域回填B区北侧,设置材料堆放场地、混凝土拌合站、扭王字块预制堆放场以及钢筋、模板加工堆放场地。在2#临时隔堤位置设置临时码头,采用方块重力式结构,长度为70米。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办公区和生活区布置图4.1.3 电力、通讯设置电力:施工现场设容量为300KVA变压器,满足生产需要,另配备2台发电机组。 通讯:设1部有线固定电话,计算机上网采用移动无线网

26、卡进行上网,现场即时通讯采用对讲机。4.1.4 施工及生活用水施工用水由外部运至现场,现场设置水罐储水。4.1.5临时设施一览表工程名称漳州液化天然项目接收站填海造地工程序号设施名称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规模(平方米)建设标准使用时间1办公用房800500轻体房12.10.2014.6.202宿舍15001000轻体房12.10.2014.6.203食堂200120轻体房12.10.2014.6.204娱乐室8060轻体房12.10.2014.6.205厕所8060轻体房12.10.2014.6.206淋浴室8060轻体房12.10.2014.6.207仓库150100轻体房12.10.201

27、4.6.208门岗2020轻体房12.10.2014.6.209实验室6050轻体房12.10.2014.6.2010消防设施1010轻体房12.10.2014.6.2011宣传栏2020钢制结构12.10.2014.6.2012开水点44轻体房12.10.2014.6.2013门口及大门1010卷闸门12.10.2014.6.2014围挡400薄铁板12.10.2014.6.20合计301424144.1.6 临时排水、排污设施现场的生活污水集中设置污水处理池,先进行沉淀处理,由外部清运车辆定期清运。4.2 施工工艺流程竣工验收场地振动碾压C区振冲A、B区强夯B、C区回填A区渣堆载施工准备临

28、时隔堤施工西护岸施工吹填隔堤施工南护岸施工东护岸施工港池炸礁堆载中细砂排水板打设中粗砂垫层A区吹填港池挖淤泥扭王字块预制B区预制场回填开山爆破第五章 施工测量及工程试验5.1 施工测量 5.1.1首级平面及高程控制5.1.1.1 平面控制测量体系的建立以业主给定的三角点为基点,在项目部生活区房顶设置GPS基站,采用双频GPS、全站仪,在本施工区域选择地势较高、根基牢固并至少有一个方向通视的地方进行选点,增设附加基点,建立三角网或闭合导线网,同一时段四台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与相邻时段进行边连接观测(即相邻时段观测移动两台GPS接收机),最后把野外测量数据直接下载到软件里,经过快速处理得到基

29、线解,再按网平差得到毫米级的定位结果,建立本工程首级平面测量控制体系。5.1.1.2 高程控制测量体系的建立以业主给定的高等级水准点为基点,采用双频GPS、全站仪施测,在本围堰施工区域选择地基稳固、便于观测和埋设标石的地点增设附加高程控制基点,高程控制基点应尽可能设在二级平面控制点上,建立高程导线网,并采用软件处理得到毫米级的高程控制结果,建立本工程的高程测量控制体系。5.1.1.3 GPS基准站的设立在施工区域附近地势较高的地方设置GPS基准站,并与平面及高程系统进行联测,确定基准站的坐标和坐标转换参数,为各流动站提供差分信息。5.1.2 施工测量控制和测量检验工程施工测量包括堤心石抛填、水

30、下块石坡面抛理及验收、护面块体安放、胸墙施工、强夯质量检验等工程控制,步骤和方法如下:5.1.2.1 水下块石坡面抛理和预制块安放施工控制护岸水下堤心石坡面、护面块石、护底块石和垫层块石抛理和预制块安放过程形态及误差需进行测量和控制。护岸水下块石抛理使用GPS与数字化自动测深系统进行施工监测。施工监测程序如下:各种块石抛理施工测量控制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填补欠缺、抛填理坡作业,取2m一个断面,2m一个点网格设置,块石抛理GPS指示按网格定点进行,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在每一分段分层抛填完成后,按预设格网的测点密度进行抛填体测量。GPS流动站、测深仪、电脑及数据处理软件安装在小艇上,组成专用测量船,施

31、测时采用定距打点方式记录测量数据,测量船沿预设测区测一遍即可获得该测区的水下地形资料数据。测量数据的处理和使用水下抛填体测量成果整理通过软件将实测数据进行处理,绘制断面图和三维立体图像。同时将设计断面制作成数据块,将实测断面和设计断面叠合在一起进行比较,就能在电脑屏幕上很清楚地显示出抛石断面成型情况和计算出抛石量及需抛理的位置和数量。并把多次测量的成果叠加,通过对断面形态的比较,直观地反映每次抛石的效果。预制块体安放施工测量控制各类型预制块体按设计的施工图在各坡面的布置,以及各类型护面块体在坡面上沿纵向和横向的点位间距,布置出GPS控制系统下块体安放行列点位网格图,行、列编有顺序号。施工时,G

32、PS安设吊机上,指示吊钩定点逐块安放,同时做好记录。5.1.2.2 全站仪和水准仪定位水面以上工程控制当工程进展到水面以上的部位施工时,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直接进行测量控制。由原先建立的工程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体系或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辅助基线点,用全站仪和水准仪于正在施工的堤顶面上做出护岸纵向轴线和里程以及特定层面上相关坡肩线及其相应标高,水上直接控制护岸施工水位以上部位施工。施工水位以上堤心石、垫层块石,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沿堤纵向每10m间距施设相应坡度线板,施工人员和机械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施工操作和施工控制。进行垫层块石理坡时,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沿堤纵向每5m间隔按设计坡面轮廓线施设型钢坡道,用以控

33、制坡面理坡。安放时,对块体起始行列测量控制,之后逐块靠安。护岸上部胸墙工程施工,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在堤顶上按设计图(加入预留沉降量)直接测量放线。5.1.2.3 测量精度保证措施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工期较紧,将采取全天候的作业方法进行水下作业,常规测量方法施工难度很大,施工精度难以保证,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及手段。在平面测量控制体系中,采用GPS接收机与测量软件相结合。GPS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等级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系统b相邻点平均距离限值(km)一8810510二16162025图根基线端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mm0.525.2 工程试验5.2.1试验机构设置为保证整个工程

34、质量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使所有产品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现场设试验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前盐或中心试验室检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均在前盐基地,现场设置养护室。5.2.2试验内容根据本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为保证工程质量对以下试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检测内容一览表序号检测内容序号检测内容1原材料试验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配合比设计11砂浆配合比设计3坍落度12砂浆容重4容 重13砂浆稠度5抗压强度14砂浆抗压强度6抗氯离子渗透性15砂浆强度7吸水率16混凝土冻融试验8泌水率17混凝土非破损检测(回弹法)9混凝土凝结时间第六章 施工总体安排6.1 施工总体安排6.1.1总体施工顺序:总的施工顺序分为三个

35、阶段:第一阶段为先进行北侧山体开采用开山石料沿岸填筑临时路,同时回填形成B区北侧的部分陆域建设临时预制场;接着进行东、南、西护岸及吹填隔堤的施工。同时进行港池淤泥质土的疏浚施工及港池和取水口位置的炸礁。第二阶段在东、南护岸及吹填隔堤形成后,进行A区吹填施工及堆载预压排水施工。在A区陆域施工同时进行临时隔堤、直立护岸、排水口等结构的施工。第三阶段在A区堆载期过后,进行卸载并进行B、C区陆域回填、地基处理施工、排洪沟及附属工程施工。6.1.2横断面上分层施工横断面上按断面结构划分施工顺序,以施工水位以下为第一层抛填标高,由下至上分为抛填堤心石、护底块石抛理、分层护面块石抛理、护面块石、扭王字块安放

36、、现浇混凝土胸墙等。6.1.3 纵向形成阶梯流水纵向施工呈阶梯流水状态,层与层之间在不同施工区域形成纵向阶梯流水。护底和护面施工时应按先外侧再内侧的顺序进行施工,堤心石自堤根向堤头推进;为避免台风对工程的影响,尽量减少堤心石的暴露长度,堤心石的抛填、垫层石抛放、护面块体安放的分段长度控制在50m以内。第七章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施工方法7.1 施工方案总述本工程分为陆上施工和水上施工两部分,其中水上项目施工包括:港池疏浚、陆域吹填、直立式护岸水上结构等。陆上项目施工主要包括:斜坡护岸施工、陆域回填、堆载预压排水及地基处理等。主要施工方法如下:疏浚工程拟采用8m3抓斗式挖泥船配合2艘1000方泥

37、驳进行淤泥开挖施工,配备2艘4000方/小时绞吸船进行吹填施工,配备两艘炸礁船及2艘500方泥驳进行炸礁施工。水上抛石采用1000t方驳进行水上抛石施工,直立式护岸基床夯实采用夯实船进行夯实。斜坡护岸、吹填隔堤、临时隔堤及陆域回填为陆上自卸汽车配合推土机推填。规格石料施工采用长臂挖掘机进行抛理。扭王字块安装陆上采用100T履带式吊车进行安装。构件预制施工:陆上B区北侧建立临时预制场和储存场地,预制的速度满足现场安装速度,设2.0m3搅拌站1座,砼罐车与吊罐相结合浇注砼,配备多台叉车用于模板、砼、及倒运施工。砼胸墙施工:拟采用陆上搅拌站制备砼,一层胸墙砼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直接浇注,二层采用砼罐车

38、运输、吊罐浇注的方式进行。地基处理:A区采用小型自卸汽车进行排水砂垫层回填,采用履带式插板机进行排水板打设,自卸汽车配合推土机进行压载施工,自卸汽车配合挖掘机进行卸载施工。A、B区陆域强夯:采用50t履带吊配合10t夯锤施工。C区采用25t汽车吊配合75kw振冲器进行振冲处理。回填区采用振动碾压至设计标高。7.2 疏浚工程施工疏浚工程范围为规划港前水域,由码头前沿停泊区、船舶回旋水域和进港航道口门段组成,总面积为119.8 万。疏浚土按照陆域回填工程方案,吹填至指定区域形成陆域或外抛至指定区域。本项目疏浚土外抛拟利用工程附近的临时性海洋倾倒区,该倾倒区位于东碇岛西侧,二进浅滩与蓝柏浅滩之间,中

39、心位置1181015E,241152N,半径为2km,疏浚区至倾倒区运距平均约为10km。关于倾倒区使用还需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批准。7.2.1淤泥质土挖泥施工1、概述本工程淤泥质土采用开挖后外排至海洋倾倒区,开挖总量约220万方。拟采用8m3抓斗式挖泥船进行开挖,配备2艘1000方泥驳进行外排施工。一次性开挖至粉质粘土层顶部。2、施工工艺流程设立标志原地形测量船舶驻位港池开挖弃泥检查验收3、测量方法和要求 控制测量导线的布设用全站仪测设,按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根据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控制网(点),结合本工程的场区地形及施工特点合理布置满足工程需要的导线点,与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相结合

40、,形成施工平面控制网。施工用水准点利用业主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引测,根据施工现场条件测设临时水准点,并根据施工需要设立水尺、建立潮位观测站,作为控制挖深的依据。 所有的平面、高程控制点均应布置在地基坚硬、沉降和位移小,不受交通车辆影响,便于保存的地方,并应加以保护,设置明标。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应立即将测量数据及点位报监理工程师复验,在得到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复核、检测。浚前测量浚前测量采用DGPS平面定位,回声测深仪测水深,计算机数据处理,绘图机联机绘图。浚前测量时提前2天通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代表参加,测量时严格执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施工中测量在施工中,施工中测量每15天进行一次,月末测

41、量作为进度付款的依据;测量结果及时提交监理工程师。竣工测量竣工测量采用DGPS平面定位,回声测深仪测水深,计算机数据处理,绘图机联机绘图。竣工测量时邀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代表参加并提前2天通知,实施中严格执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测量计划控制测量计划表工作项目数量测量内容精度备注控制点校核提供的所有控制点高程、平面系统满足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开工前完成,施工中每月校核一次建立平面控制网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平面系统建立高程控制网设立水位观测站根据现场条件确定高程系统施工测量计划表序号工作项目测图比例测量面积测量密度1浚前测量1:2000全部施工水域1次2进度测量1:2000开挖区域每月1次3临时检测1:1

42、000视工程需要视工程需要4浚后测量1:2000全部施工水域1次5竣工测量(扫海)1:2000全部施工水域1次4、施工方法准备阶段:先办理各种施工许可证,建立作业联系方式,然后对施工区域内进行原泥面水深测量,并报监理审核签认,监理部审核后进行挖泥施工。最后设立导标,对挖泥船上GPS设备进行精度校核。施工顺序及分层:根据地质条件及挖泥船性能,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基槽开挖采取一次挖至粉质粘土层,推进式的方法。专用 1条8m3抓斗式挖泥船配2条500 m3泥驳船组进行挖泥作业。港池开挖:首先在挖泥船配备GPS系统中,建立施工平面作业控制图。利用GPS导航,挖泥船沿码头轴线方向驻位。挖泥船前方下八字锚

43、,后方下交叉锚,锚链上设有浮鼓,下锚和起锚工作由挖泥船附带运输艇完成。挖泥总宽度=宽度+2泥层厚度/坡度。开挖设计边坡坡度:1:6。挖泥船驻位完毕后,泥驳傍于其侧,按照挖泥船上指示区域进行排抓,排抓时,要注意其合理性。防止倒抓、漏抓,相邻船地间要压半抓。挖泥过程中记录水深,当挖至粉质粘土岩层时核对土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验收:开挖结束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检查验收。首先由潜水员进行水下插探,用取样器取样(取样方式、密度按规范执行)。如不符合设计要求,重新进行扫挖,满足要求后立即组织下道工序的施工。7.2.2疏浚吹填1、概述本工程对港池及回旋水域内的砂及粉质粘土进

44、行回填至陆域A区域,总吹填量约187万方。拟采用2艘4000m3/h绞吸船进行吹填施工。施工工期约为2个月。吹填施工在东、南护岸及吹填隔堤主体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2、施工工艺及工序施工工艺流程采用钢桩定位扇形横挖法施工,由离心式泥泵利用负压将绞刀绞松的泥土吸入泥泵,再通过排泥管线水力输送至吹填区,其工艺流程图如下:绞吸船驻位排泥管线布设排水水门布设吹填施工施工顺序及分层、分条为满足节点工期要求,2艘绞吸挖泥船进场后首先由疏浚取土区的最南端开始施工,开挖深度约5m,分十条二层施工,分层深度约2.5m,分条宽度均按100m控制。3 施工方法绞吸船驻位设置水陆施工标志、测量定位岸台、水尺、潮位信号站

45、,2条绞吸船进入各自的挖泥区域驻位。排泥管线布设浮管先组装成段,每段长约200m,然后在平潮位时拖运至现场拼接。为防止涨落潮和风浪对浮管的影响,浮管上每隔100m抛设管子锚加以固定,涨、落水锚间隔布设。浮管布置呈近似流线型弯曲,不可形成死弯。浮管在重载之下仍露出水面之上,以便维修。岸管铺设按制定好的管线走向,沿纳泥区围堰预先铺设,纳泥区内分支管线拼接延伸,根据纳泥区的面积和吹填土自然流淌坡降确定。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泥、漏水,发现泄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水陆管架埋设八字地垄锚或在管架头处抛设八字锚两只加以固定,并在管架外侧注水沉入铁质浮箱两只加强固定,在水陆管架处用石块、沙袋等覆盖,进行加强处

46、理。管线跨越围堰堤顶道路时,两侧做好放坡段路面,保证车辆的通行,施工结束后按原样恢复。 排水水门布设在围堰施工时预先布设排水水门和排水管,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蓄水池和钢质箱式水门,水门箱底安装2根700mm混凝土排水管,外侧抛石护堤,水门箱顶标高高出设计吹填标高0.5m,排水口底标高在中潮位位置,水门箱内侧闸板控制纳泥区内水位。为了满足环保要求,排水管与吹填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在排水管内侧设置防污屏,以最大限度减少淤泥排入海中,以减少对海水的污染。 吹填施工在吹填区内和吹泥口处四周插标杆,在标杆上标注设计吹填标高,正确预留超高值通过施工中沉降观测和吹填土取样固结压缩率试验结果确定。一旦吹填标

47、高达到预留超高位置,及时延伸吹填管线。施工时根据实际吹填土的成陆情况布设分支管线,分支管线间隔距离根据吹填土的自然流淌坡降确定,根据吹填土质定为100150m。吹填时排泥口严禁正对围堰吹填,距离保持住50m以上。吹填区内水位由排水水门闸板控制,随吹填泥面的增高而逐渐加高,一般高出吹填泥面0.2m,直至吹填至设计吹填标高。质量标准清淤换填区浚后泥面高程控制在设计底标高0.5m范围内。4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工程的所有测量工作均执行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标准。地形测量比例1:1000,水深测量比例1:2000。 换填区疏浚施工应将淤泥及淤泥质土全部清除,疏浚强风化层,开挖边坡坡比为1:5,无超深超宽

48、,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超挖。 纳泥区吹填施工期间,施工方需做到均匀吹泥,并随着附近泥面标高的增高,及时进行管口位置延伸和吹泥方向的调整,满足监理和业主的要求。7.2.3港池及取水口炸礁1、概述本工程炸礁分为港池区域炸礁和取水口位置炸礁两部分,港池区域炸礁总方量为43万方,取水口位置炸礁方量为1.76万方,其中预留取水口炸礁量约8000方炸礁挖渣外排至海洋倾倒区,其他炸礁挖渣用于B区回填区堆载用料。2、施工工艺流程炸礁船就位钻孔装药警报爆破警报解除清渣外排 A区压载陆上倒运 3、主要施工方法、炸礁施工施工方法:选取两艘400t级钻爆船负责炸礁施工作业。钻孔船上安装4台150型潜孔钻机,配备二台空

49、压机进行钻孔作业,一次定位可完成8个钻空作业,然后再移船进行第二排作业,以此类推。 炸礁船采用左右四门八字锚及前后两门主锚共计六门锚控制船舶前后左右移动,左右边锚钢丝缆长度约150米,控制船舶横向移动。前后主锚钢丝缆长度约200米,控制船舶纵向移动。船舶安装4台150型潜孔钻机。水下钻孔时,利用架设在岸上控制点和钻机船上的具有PTK功能的GPS卫星定位系统,精确测定船舶位置,按设计确定的平面控制参数,将钻孔布置图绘于测量软件中,根据GPS测定钻机船的位置,指挥钻机船移动定位到施工设计的钻孔位置上,做到钻孔准确,防止漏钻和重钻。孔位放样的误差控制在20cm以内。根据当天钻孔时的潮位计算该点的钻孔

50、深度。要求一次钻爆到设计深度,以避免二次爆破,钻孔深度=潮位(m)+设计底标高(m)+超深值(m)。准备工作炸礁定位标高控制水下钻孔不合格孔深检测 装药 药包标高检测 管网联接 单段最大药量 移 船警戒、清场爆 破钻爆施工流程图、爆破方案的设计本次炸礁工程,爆破设计和安全重点,主要考虑爆破地震波对原有结构的影响。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采取如下爆破施工方案:施工区被保护建筑物(新建护岸)距离最近为5米,从安全施工考虑,综合考虑护岸建设工序和炸礁工序的穿插调整,以保证爆破区最近点距已形成的新建护岸构筑物的距离保证在15米以上,因此采用小孔钻孔爆破法,用150型潜孔钻机钻孔,炮孔直径100mm,炸药采用

51、胶质炸药,药柱直径为80mm,药柱线性密度为5kg/m。按松动爆破法计算用药量。 1)爆破参数的选择 炮孔直径 D=100 mm 药卷直径 =80 mm 炸药线密度 5kg/m 钻孔超深 h=2.5-3.5m 炮孔间距 a=2m 炮孔排距 b=2.0m 炮孔深度 H0(包括超深量) 2)单孔药量计算 Q=qbaH0 式中: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中风化灰岩(加强松动爆破)q取1.3kg /m3。 不同孔深装药量计算见下表:钻孔深度(m)装药量(kg)钻孔深度(m)装药量(kg)2.010.43.518.22.5134.020.83.015.64.523.4、安全距离计算:本工程爆破有害

52、效应考虑爆破地震波对码头和船厂的影响。 1)爆破地震波安全距离计算 R=(K/V)1/aQm 式中Q一次起爆的炸药量(kg),微差起爆时取最大一段的药量。 V建筑物的安全振速(cm/s),本施工区域附近建筑为新建护岸,到爆破点的最近距离暂按15米计,按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J286-90)表3中,安全振速为5.08.0 cm/s,计算时取5.0 cm/s。 m,a与当地地质有关的系数,坚硬度岩石k取150,a取1.5。安全距离与装药量关系见下表:安全距离(m)101520253035最大段别药量(kg)1.13.758.8917.43047.6安全距离(m)404550556065最大段别

53、药量(kg) 71.1101.3138.9184.9240305.1 施工中按照实际爆破中心点与被保护对象的距离,分别核算最大装药量,严格控制实际药量,确保被保护对象的安全。 2)爆破水中冲击波的计算 a对施工船舶和人员安全距离计算根据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水中冲击波对水下人员和施工船舶的安全距离按下表确定。 炸药量(kg)安全距离(m)人员或船舶状况50502002001000人员游泳5007001100潜水6009001400施工船木船100150250铁船70100150 b水中冲击波对鱼类影响的安全距离 根据参考文献水下爆破工程(苏BB.加尔基编)提供水中冲击波对鱼类影响的安全距离计算

54、公式及有关参数选择,计算本工程炸礁施工对鱼类及贝类影响的安全距离。、药包的加工及装药药包的加工在铺有木板的加工场进行加工,将条形药柱对接,并用竹片把药柱夹好绑紧,每条药包长度控制在2m内,安装2个导爆管,最后用胶带把导爆管药包与吊炮绳绑扎在一起。装药时将药包慢慢地放入套管内并拉紧吊炮绳,用竹竿将药包慢慢推入孔内,装好药后,检查药包装填到设计的岩面标高,否则重新钻孔再装药,装药后用砂筒回填,以防药包浮出炮孔外。、导爆管网路连接为了减少爆破震动和提高爆破效果,用毫秒导爆管连接实现分段延时爆破,采用120段别的毫秒导爆管,根据每个炮孔的岩层厚度、装药量大小采用一段或多段,相邻段别的间隔时间为5010

55、0毫秒。导爆管网路采用并串联接,爆破网路见下图:电雷管 电雷管 起爆船 (1)-(12)编号为导爆管段别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爆破网路图、起爆起爆前应检查爆破网路无漏接和错接,接点联接牢固,才能接上起爆电雷管和传爆电线。警戒船舶到警戒区进行警戒,警戒人员发回警戒范围安全信号后,起爆船在确认安全后方可起爆。、清渣施工清渣施工采用8m3抓斗挖泥船进行清渣,施工方法同上。预留取水口炸礁挖渣外排至海洋倾倒区,其他位置清渣倒运至陆域,回填压载至A区堆载中细砂上部。炸礁清渣装船后,泥驳靠位于临时码头,陆上长臂挖掘机对泥驳内的渣料进行开挖倒运至陆域,采用自卸汽车堆载至A区中

56、细砂上部。4、疏浚验收本工程进行分区施工,分区验收。每一区疏浚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先自身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方法为:利用陆上导标和拉测绳的方法及仪器测量控制定位,8磅水砣测水深。每5米一个断面,每断面1米1个点。经自检合格后组织上报业主进行正式验收。正式验收时:施工单位邀请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代表参加验收测量,采用GPS定位,四波束测深仪测水深,每5m一个断面,1米一个点。断面验收标准:疏浚范围不小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范围内不允许出现浅点,码头前沿5米范围内不允许超深,挖泥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不允许出现浅点,除码头前沿5m范围外,允许超深0.4m,超宽4.0米。5、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前在施工区域设置水尺,并与GPS所测高程对应,潮位变化通过GPS所测高程的变化进行潮位改正。钻孔前采用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放样,确保炮孔定位准确并按规范要求超高、超深;准确测量基岩顶面高程,以确保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避免漏爆。在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