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电子主题图运用的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9036490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电子主题图运用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电子主题图运用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电子主题图运用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电子主题图运用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电子主题图运用的研究(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电子主题图运用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新课程实施以来,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主题图成为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2012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改版了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二年级上册的教材,编排更加合理,印刷尤为精美,而纸张也由原教材的32K页面变成了16K页面, 随教材配套来的教学参考多媒体资源包含”数字课堂”和”备课资源”2个大模块,其中”数字课堂”是一本”电子书”的形式呈现,除了与印刷教材完全相同的静态画面外更增加了大量的主题图的动态演示,使新一二年级教材主题图的应用又多了一条以电子课本形式展示的途径,教师若能以电子课本为载体,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2、。我们通过对本校二年级学生对数学课,呈现的书本中静态主题图喜欢程度的调查,结果如下:百分比 选项内容喜欢有点喜欢不喜欢你喜欢书上的主题图吗?38%62%无询问了38%喜欢主题图的部分学生认为主题图十分有趣漂亮,内容丰富,在一副主题图中可以学到许多知识。62%学生认为主题图单调,没有任何变化,不够新颖。对全校15位数学老师在数学课上运用主题图的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不用主题图教材中搬来就用电子课本中主题图1人9人5人6.7%60%33.3%在调查的老师中有一位老师上课都不用主题图,有九位老师直接搬用教材中静态主题图不作任何改编,只有五位老师了解并懂得使用电子课本中的主题图,并对电子课本教学ppt

3、中的主题图进行创造的使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始对主题图的价值和运用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在教学中进行新的尝试和实践、探索和创新。我们希望通过“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电子主题图运用的研究”,发挥电子课本的优势,挖掘出新教材主题图丰富的内涵,学会引导学生去发现主题图中渗透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主题图的功能价值,赋予主题图资源化、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人文化的灵魂。二、课题的界定电子主题图:它是从学生熟悉的童话世界、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出发,以场景图或情境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旧教材中的主题图是静态的,而新一二年级随教材配套来的教学参考多媒体资源增加了一个光盘,包含”数字课堂”和”备课资源”2

4、个大模块,其中”数字课堂”是一本”电子书”,它是一个集文本,动画,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除了与印刷教材完全相同的静态画面外还把这些主题图做成了的动态演示的画面,不仅具有教材的功能,还为每个新课时配了一个PPT教学课件,这样又相当于给教师上课提供了一个教学课件, 使新一二年级教材主题图的应用又多了一条以电子课本形式展示的途径。三、课题的实施(一)制订电子课本的操作指南,全员培训。“电子课本”是集文本,动画,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资源,满足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提供了丰富的可拓展性资源。电子课本形式展示主题图,让数学课堂有了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数字化的数学课堂。我们教师必须以

5、电子课本为载体,好好利用主题图。因此在课题全面实施之前,我们对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进行了培训学习,并将电子课本的具体操作制订成了人手一份的操作指南,使每一位成员做到得心应手,提高课堂效率。电子课本的操作指南(详见附件1)下面简略地介绍几个电子课本中按钮的使用指南。数字课堂以“电子书”形式呈现教材内容与多媒体资源,通过下方的导航按钮进行页面的跳转与缩放等操作。1、导航按钮介绍:单击图1按钮,打开“工具箱”。单击图2按钮,进入课本目录页,通过单击目录可跳转到相应的单元位置。单击图3按钮,进入当前页的前一页。单击图4按钮,进入当前页的后一页。单击图5按钮,放大“电子书”当前页。单击图6按钮,缩小已放

6、大的“电子书”当前页。输入页码数字,并单击跳转按钮(或按回车键),可跳转到相应页面。2、动态气泡按钮介绍:“电子书”中的动态气泡按钮,链接了教学课件、例题动画、习题课件、参考答案、补充习题等教学资源。单击图1按钮,打开“教学课件”。每个新课时配有一个PPT课件。单击图2按钮,打开“例题动画”或“习题课件”。例题动画以动画形式呈现教材例题内容。 习题课件提供了教材中部分习题的交互练习和答案提示。单击3按钮,打开“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提供了教材中星号题、思考题的答案提示和解题思路。单击4按钮,打开“补充习题”。补充习题提供了适量的练习题和答案提示。3、例题动画资源窗口介绍:动画播放时,此按钮用于提

7、示当前动画有多个片段,单击可进入下一片段继续播放。若动画未演示完整,且此按钮未出现,说明当前画面有需要单击的事物。单击按钮,全屏播放当前动画。单击按钮,退出当前播放动画的全屏状态。单击按钮,关闭当前动画窗口。(二)电子主题图的分类解读及运用策略1、整体观照,解读电子主题图整体观照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挑战了传统教学领域对细节的追求,而将课堂的完整性、结构性,框架性列上章程。所谓整体观照,就是把电子课本中主题图的编排与内容当作一个有深刻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以统整意识和综合视野来审视、把握、阐释,突出电子课本的连续性与递进性。我们将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下两册主题图解读成表格式(详见附

8、件2),并以教材编排的课时进行罗列,以下举例一年级上册电子课本中主题图解读:单元内容电子课本中的主题图配套练习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p2 - p5 美丽的校园主题图:语音提示。男生与女生自动为显示放大红框,其它1-10各种人和物的数量,点击图片中的人和物会显大。练习一第1、2题 比多少P6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 动画故事加语音演示主题图。比较的素材有:小兔和砖,小猪搬和木头,小兔和萝卜、小猪和苹果练习一第3、4题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P9江上大桥图,图中轮船、火车、汽车分别在桥的上中下三层,认识上、下。轿车、卡车大客车三者位置关系,认识前、后。动态演示先开来一辆轿车,然后又开来一辆卡车,最后开车一辆大

9、客车。p11、12 练习一 1、4题。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各数的认识14161、农家小院图 动态演示主题图 点击图中人和物会显大,每个数都是在数向个具体的人或物的基础上抽象出来。2、1-5的书写,动画加语音,演示了书写的过程,数学像什么,在日字格中的书写注意点。P16做一做1、2练习二第1、2、3、4题 比多少P17,认识符号“”、“”、“=”小猴子分水果主题图 认识=把小猴和水蜜桃比较,;认识“”。猴子分香蕉,认识“”猴子分梨P17做一做1。P19练习二第6第几P20排队买票动画情景图 先呈现教材主题图,再动态演示第一个买票走了,后面的4人前移一步P20做一做1、2分与合p21

10、-22 农家小院中抽取出来的,4朵向日葵与2个篓筐,5个玉米与两个盘子分一分。练习四第1、2、3、4题 加法P24-25小丑合并气球图,动态演示合并的过程。动态演示加语音“ 有3只松鼠,又跑来2只”求一共有几只?引出算式3+2=口做一做P24-P25第1、2、3题减法P26-27小丑图 动态演示4个气球中飞走了1个气球,求还剩几个气球。动态演示加语音“ 有5只松鼠,跳走了3只”求还剩几只?引出算式5-3=口做一做P26-P27第1、2、3题0的认识P30猴子吃桃 语音故事动态地展示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把2个桃子吃光的过程。做一做P30练习六第四单元认识图形认识图形(一)P34生活中的物体图 可以

11、拖动物体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练习八P37第1、2题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 P39-40值日图 先值日学生的人数6人,再加老师7人,点子图、数、摆小棒等内容竖着对应编排。 2.漂亮的小鱼 动态演示鱼缸以及里面的小鱼,理解基数与序数。 6、7的书写 动画加语音练习九P43,第1题、第2题一图四式P42圆片图 两位学生用圆片动态演示分圆片,并从不同角度列出2道加法和2道减法P42做一做,练习九解决问题加法P46兔子采蘑菇图 语音提示左边有口只,右边有口几,认识大括线与?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再列式计算并检验P46做一做,练习十解决问题减法P47荷叶青蛙图 语音提示一共有7只青蛙,

12、跳起口只,问还剩下几只?表示从7里去掉跳走的2只,再列式计算P47做一做,练习十8和9的认识P50-52保护自然,爱护环境1、数一数图中的人和事数量,“8”的有学生人数,树、花,字;“9”加个老师、蝴蝶、盆花在点子图、摆图形、拨珠子等内容竖着对应编排P52做一做,练习十一P54第1、2、3题8和9的解决问题P57同一情境图动态呈现了三个数学问题,小鹿图、草地上的蘑菇图、鹅在水中游图。在呈现数学问题中,用了简短的文字代替了大括号和问号,并分开呈现条件与所求的问题:P58练习十二第1题10的认识P59喂鸽子图 图中的鸽子数、学生数、师生数抽象出10P62 练习十三 连加连减P65喂小鸡图 1、动态

13、加语音故事演示连加,原来有3只小鸡,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2、动态加语音故事演示连减,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走了2只,又跑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动态分步演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线标明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P65做一做,练习十四第2、4题加减混合P67天鹅图 1、先加后减,动态演示湖里天鹅只数先飞来了3只,后飞去了2只的变化过程,抽象出先加后减的混合算式。2、先减后加,动态演示湖里天鹅只数先飞走了2只,后又飞来了3只的变化过程,抽象出先减后加的混合算式。P67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5题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P73散乱放置的水果卡片和立体图形,点其

14、中一件就会去除其他图形,只剩下单一的图形,数一数。P76页练习十七,第1题第5题解决问题(数数策略)P79参观动物园 动态加语音演示小朋友参观熊猫,小丽排在第10,小宇排在15,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其中“之间”两个字用红色显示。 P79做一做1P80页练习十八数学乐园P82根据书中的主题游戏图,先出示空白,点击空白就会出现题目,可以进行数学游戏。第七单元认识钟表认识钟表P84小红起床图 动态加语音出示钟面7:00P85做一做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 P88-89运动会单元总主题图,链接着本单元的各相关主题图内容,点击图片中的场景进入学习内容。9加几(分饮料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

15、计算:点数、凑十法。点击方法出示,动态演示的计算方法过程。P89做一做,练习二十P90第1、2、4、题 8、7、6加几P91运动会跑步场景 主题图出示男生,女生,动态数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跑步的 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下面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8+5=口。圆片、小棒、圈一圈、列式。其中圆片和小棒可以拖动,圈一圈是在图中显示一支笔可以直接圈学生,列式计算是用凑十法演示计算过程P90练习二十一第2、3、8题解决问题例5P97运动会啦啦队场景 主题图中用两种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得到不同信息,从前排与后排的学生人数,从男生女生性别不同,列出8+7=15 9+6=15不同算式得到相同结果P97做一做,P 99练习

16、二十三解决问题例6(逆向)加法P98领哨子图,静态出示主题图,收集信息,知道了什么,领走+剩下=原来总数P98做一做,练习二十三2、分类解读,赋予主题图灵魂(1)主题图“故事化”数学联系要注重内部联系,也要注重外部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把主题图和本节课后续的学习贯穿起来,不仅使课堂更加连贯,也能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给主题图编个故事,无疑是他们的最爱,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喜悦、参与的学习心态。如教学第1册第30页“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我们编了个“小猴过生日”的童话故事:(演示小猴吃桃

17、)猴宝宝吃完桃子,蹦蹦跳跳地去树林里找妈妈,结果惊动了树上的一窝小鸟(出示“鸟窝图”,演示小鸟飞起来的过程)小猴子又来到了河边,见到了小青蛙(演示青蛙跳上荷叶的过程)。让学生对“0”有理论的认识,这样把课本3幅“主题图”串成一体,“主题图”就有了血肉。教材中还有很多主题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电子课本将这些主题图都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例如,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农家小院、喂小鸡、快乐的周末、郊游、堆雪人等。(2) 主题图“生活化”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建构有关的数学知

18、识。 如“序数(第几)的教学采用学生熟悉的排队买票的素材,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理解、体会序数的含义。电子课本中又将主题图动态化,通过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在改变队伍人数的情况下变换排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感受到:排队的位置变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对自然数的两层含义在直观情境中就能加以区分,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探讨数学问题,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也正是“购票图”作为“第几”这节内容的主题图的价值所在。教材中不乏这样的主题图设计,如“6、7的认识主题图是做值日”、“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单元的主题图系列都是学校运动会中的各项内容以及各种有关活动”还有

19、“认识钟表”,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精心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 主题图“活动化”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现实的、开放式数学探索学习活动。教材中各个数的“分与合”“做一做”等主题图,提供的都是结论性填空结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类结论性的主题图,设计成操作活动的形式开展,体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4) 主题图“问题化”对于解决问题,义务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这次新教材对解决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以往教材

20、、教学经验,借鉴了国外教材的一些做法,形成了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电子教材则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把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地一步一步引导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能从图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加以解决。如6、7解决问题,以图画呈现问题。这部分,考虑到学生识字不多,在6、7这里,主要以图画形式呈现问题,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只”表示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呈现问题的方式老师们都很熟悉。8、9解决问题,安排了一个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和前面一样(体验过程,了解步骤)

21、,只是呈现问题的方式略有不同,这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采取用简单的文字呈现信息和问题,以引导学生通过看文字来理解题意。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电子课本中则将整幅图分成了三个层次来呈现,第一层次是关于小鹿图,用画图加简单的文字动态呈现“还剩几只小鹿?”的问题。第二层次是关于天鹅图。第三层次是自主提问蘑菇图,加法计算的,在这里出现是加强对学生审题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字理解问题情境、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5)主题图“人文化”“主题图”教学不单纯是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特点

22、。如:“数一数”(一年级上册)中呈现的主题图是一幅“可爱的校园”画面,在教学时,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物,使学生初步感知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结合画面内容,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不仅激发起了学生对老师的喜爱,更激发起他们想学好数学的愿望,为今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做好了准备。3、深入挖掘,展现主题图的内涵 主题图的内容以鲜艳的画面配合简洁的文字出现,我们要透过这层美丽挖掘它

23、具有的实质内涵,而不仅仅只是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由此导人新课的材料。(1) 挖掘主题图中隐含的数学信息例如“6、7的认识”这一课题的主题图。这是一幅十分生动的画面。首先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就数人数而言,就可以各个不同角度去数,不仅锻炼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7是在6的基础上加1,7比6大。这样隐含丰富数学信息的主题图还有8、9、10各数的认识,“准备课”“15各数的认识”等。 (2)挖掘主题图中隐含的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向小学生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教材大量采用直观形象的集合图。对应图等向学生渗透现代数学思想。 如在教学

24、第一册准备课的“开学图”时,可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个插图所表达的意思。使原本相对信息容量大的主题图,转化成相对信息量单一利于学生理解的“分解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和集合思想。又如“比多少”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物的多少,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的两种事物,尽量能够建立起合理的一一对应关系,渗透一一对应思想。(3)挖掘主题图中渗透的德育思想主题图除了其数学知识教育功能外,编者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图的形式,渗透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主题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主题

25、图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这一点,为老师们结合教学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钻研等良好思想品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符合儿童特点的素材。精心设计了:美丽的校园、农家小院、和平鸽广场、快乐周末、靠右行等情境,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和平、保护环境、珍惜时间、遵守规则等教育。如“8、9的认识”这一课题中的主题图给学生呈现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明显地反映了环保的主题。“比多少”设计了“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童话故事,渗透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美丽的校园”展示的是一所中心小学,在学校里学生们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锻炼身体、互相帮助。

26、主题图整体体现了丰富多彩、努力向上的学校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生活态度。4、把握时机,多样呈现,掌握主题图的运用策略。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应该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对于主题图没有枯燥感和恐惧感,而产生一种愿意甚至喜爱数学的积极感情。(1)变静为动,使主题图“活”起来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主题图,有很多时候再现的思维的结果,是静止的结论式的画面,缺少必要的思维过程,呈现静止的主题图直接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提出问题。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了思维障碍,不能清楚图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变静止的画面,

27、为动态过程性的出示,辅以情境式的说明。比如“连加”一课,电子课本中主要是结合动态展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情境图,让学生体会连加的顺序的含义,了解运算顺序。 。“加减混合”一课,运算顺序的理解是重点。书本中下面两幅图是静态的呈现的,第一幅是先加后减,第二幅是先减后加,如果直接拿出来让学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电子课本中将两幅图分层出现,并使原本静态的主题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演示,配上了画外音,让学生仿佛置身在一个童话故事的情境中,紧紧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握住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鲜活的动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的过程得以彰显。这样变

28、静为动,“活化”主题图的内容还有“位置-上下、前后”教材以一座大桥为背景,有2层加上水面共3层,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电子课本中则是用动态先后画面开出三辆车子,通过先示范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自己选两种交通工具像这样进行描述,以进一步明确上下方位。 (2)结合主题图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主题图呈现的是与学生联系十分密切的生活场景,那么如果我们结合主题图,使学生参与进来,成为主题图中的一员,既可以使学生提高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也可以让他们在“动”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有许多让学生动起

29、来的主题图情境,如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几个小朋友在拓印、有滚动,这些情境图都可以转变成学生“动”起来的资源。用立体图形的拼搭活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老师在课堂上多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活动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创造性地利用主题图正如上述所说的,有些主题图不适合我们以集体呈现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中,因此我们应该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主题图的基础上,以主题图为蓝本进行合理设计。如教材79页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书本中出现的例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这里提到的只有一“两头都不数的情况”,但在练习与课

30、堂作业中还是出现了“数一头”或“两头都要数”的情况,所以在运用主题图这一种情况外,教学中我们还设计一些更全面的例题,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数数方法解决的问题。如解决乘车要坐几站、要爬几层楼、再过几天是小朋友的生日的问题。这样既扩展了知识的内涵,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认知面,对问题的考虑要从多方面进行,要从生活实际中去真正理解数数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四、课题研究成效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课堂上举手提问的同学更多了,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人与日俱增,更多的同学愿意把自己发现的数学知识与大家共享。同时,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也有所提高。 (一)改变了学生的

31、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1、电子课本呈现的数字课堂,学生学习的情感日趋积极。电子课本动态呈现的主题图,解决了低年级孩子们课堂注意力时间短的一大难题,也改变了低段学生特别好动,缺乏学习积极性的状况。在实施电子课本形式呈现主题图的应用研究这一年教学中,学生在数学课中的情感已经完全主动积极,学习十分愉快。课堂教学上,让学生长时间处于兴趣,兴奋、饱满的情绪中,没有一人在数学课中是不愉快的。再次,学生在生动丰富,有趣的主题图学习的同时,获得了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好学乐学的学习风格。课题组把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设计成同课异构的课型教学和研讨。第一种不用主题图学生整堂课学习状态投入调查,第二种搬来就用教材

32、中静态主题图教学的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第三种利用电子课本中的动态主题图教学的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别对三个班45位学生展开调查,结果如下:时间人数状态351015182023263035投入对照班40393630252420191710对照班45443835332625222018实验班45454345424041404038旁观对照班45710121216161621对照班/17891412151516实验班/2/354545游离对照班1125899101214对照班235881011实验班/12注:表中“ 投入”所指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积极思考者;“旁观”所指为学生被动参与学习无积极思考动机;

33、“游离”所指为完全脱离课堂,没有参与学习活动。对实施同课异构内容的一年级三个平行班的课堂学习投入状态的比较中,我们明显地发现实验班35分钟学生投入人数比对照班多28人,比对照班多20人,旁观和游离的人数35分钟分别要比对照班少16人,12人:比对照班少11人,9人。课后我们对三个班的本节学习状况的课堂作业深入调查,结果如下:优良合不合格对照班65.8%20.1%13.1%1%对照班72.3%24%3.7%/实验班97%3%/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老师在课堂中利用电子课本呈现主题图后的学生不但学习积极性高涨,而且作业质量大大高于其他两个班优秀成绩分别比对照和对照班明显提高了31.2%和24.7%,无

34、一人不合格。我们认为,学生在生动有趣,动态呈现的电子课本主题图一年学习中,其学习情感(包括兴趣,课堂学习,课外延伸)都有明显提高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子课本的优势,合理使用主题图是十分必要的,是使学生快乐轻松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2、在不同主题图内容中,发展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电子课本中的主题图大多创设的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能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繁杂的画面简单化,把事情的经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因而对学生有着无穷的魅力,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挖掘出新教材主题图丰富的内涵,学会引导学生去发现主题图中渗透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主题图的

35、功能价值,针对不同的主题图内容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表力,看图把图意说完整、准确、简洁而有条理。 在概念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本质;在计算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看图说出算理.如在9+5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介绍自己的多种算法,以及优化的理由,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了口述让学生说出思路。如“加法”看图说清主题图意思,小丑的左手有1只气球,右手有3只气球,一共有几只气球?把左边的1只和右边的1只合起来,用加法,算式是1+3=4。在几何形体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

36、出其特征。抓住挈机,发展说的能力。我们在2012学年一年级10个班中每班随机抽取5名学生,前后两次对解决问题类型的主题图的说话训练进行调查,结果如下:电子课本中问题型的主题图的说话训练调查表班级人数抽测内容12345678910解决问题完整叙述0111010111图意不完整2011110121只说算式3422434322不懂说什么0011001001解决问题完整叙述3233544353图意不完整1211011102只说算式1111000100不懂说什么0000000000上表中的上半份表格是开学1个月,还未对教材中解决问题类型主题图进行系统整理解读前,随机拿出书中的一幅用加法计算的静态主题图,

37、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完整叙述的只有7人次,占了总抽测人数14%,图意不完整,断章断句,不连贯,停顿的10人,占了20%,而拿到主题图只会说出用加法计算算式的有29人,占了58%。看到主题图后不懂意思甚至不知道说什么的学生也有4人,占了8%。而下半份表格,那是课题实施4个月,第一学期结束期末学校说话训练抽测结果,完整叙述的达到35人次,占了总抽测人数70%,图意不完整,断章断句,不连贯,停顿仍是10人,占了20%,而拿到主题图只会说出用加法计算算式的仅有5人,占了10%。看到主题图后不懂意思甚至不知道说什么的学生已经一个都没有了。不难看出,电子课本中主题图运用的教学研究,使学生成为学习材料的利用

38、者增强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把主题图的信息与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主题图信息地收集与处理,把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数学问题也将随着提供信息的不同而灵活变化,正是这一循环、滚动的方式使学生信息量大增,处理能力不断增强。3、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电子课本中的主题图,与教材中静态题图,对低段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冲击力是不可替代的,电子课本中的主题图更具形象生动,更富有创意,学生在积极乐学的氛围中,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主题图,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掌握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死记硬背和大量单一的练习,提高了学生学

39、习的效率,减少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了一条探索知识奥秘的途径与方法,帮助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从20122013学年学校数学知识点过关年级段检测情况统计表时间年级优秀率(一)合格率 (一)优秀率(二)合格率(二) 2012年二70.6%96.5%74.3%95.5%一74.3%97.2%76.3%96.2%2013年三82.4%98.8%86.1%98.8%二88.5%100%88.7%100%上表数据中不难看出,前一年原先的一二年级段知识点检测成绩还显不出优势。到了第二学年升上二三年级段的知识过关检测中成绩提高比较明显。知识点的检测也是课堂效率的最直接的反应。因为它不存在着提前

40、复习的现象。教务处对每课或每单元某个时间段抽测的。而且检测一学期是不定时进行检测的。也就要求老师每一堂课都是扎扎实实的。让学生都是牢固掌握的。这样才能够在检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二)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1、增强教师对主题图设计意识和高效运用电子课本的能力,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水平。每位课题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均能从“怎样才能用好电子课本中的主题图?”为出发点。为了使我们的课题开展得更具实效性,我们对每堂数学课主题图的运用进行了评价,并形成了课堂评价标准。从拓展主题图的“量”,提高主题图的“质”,把握主题图的“度”,突显主题图的“效”,四个环节对主题图的有效利用进行评价。下面是我们设计的“电子课本中主

41、题图的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表”电子课本中主题图的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表课题授课教师主题图内容授课时间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量化优良达成量充分挖掘主题图内涵,用足时间质适当处理现有资源,合理改编度适时合理引导,发展学生思维效合理选择呈现时机,有效运用总体评价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全体课题组教师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能自觉地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正确地教学定位,合理地科研接轨,主动地吸取教学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理论,深入地开展各类教改实践和课题研究,加速了由“经

42、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同时,课题组老师也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姓名论文名称获奖情况获奖时间五 、结论与思考 1、研究有实效实践证明我们开展的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研究数学课题研究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巩固并加深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拓宽了教师对学习方式改革的思路,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教学的效率。 2、结题不息题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该结题了,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不理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已经意识到并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有些问题还没有意识到,还需要专家和同行的指正和帮助。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在专家和同行们的帮助下,把我们的课题做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附件1 电子课本的操作指南2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下册 电子课本中主题图的解读3课题组教研活动连加连减教案及课后反思4一年级上下册 电子课本中主题图运用教学案例5电子课本中主题图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及四环节评价案例6课题组教师教科研成果及证书复印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