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2 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9012625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2 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2 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2 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2 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2 人教版必修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语文 必修五第三单元单元测试2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昏厥 蕨菜 掘土 爵位B山皋 长篙 槁木 镐头C铁锭 水淀 破绽 花钿D江浦 甫定 逮捕 果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擅长 迫不急待 纵横捭阖 纷至沓来B表帅 妍媸必露 明火执仗 冥顽不化C报怨 为虎做伥 不修边幅 殚精竭虑D福祉 寻章摘句 箪食壶浆 融会贯通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_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到半夜,小

2、说终于脱稿了,他 _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A年轻以至踌躇满志 B年青以致踌躇满志C年轻以致 自鸣得意D年青以至自鸣得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B太阳能和核能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这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C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更具有独特性。D可以预料,中国的电脑事业一定会成为21世纪的拳头产品。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北京举行的“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上,代表们认为:_“数字地球

3、”都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推动当前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开拓未来的新天地还是开拓未来知识经济的新天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ABCD6给下列各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它比是“中国的”更重要。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ABCD7下列有语病的句子修改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严于律己是我们党的优

4、良传统。在条件越来越优越的今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这种严于律己的事迹和精神尤其需要发扬光大。(删去“事迹和”)一位农民为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是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的。(“为”改为“向”)中国强烈要求所有有核武器的国家同时谈判并缔结一项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在句末加上“的条约”)发射试验通信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了研制、发射、跟踪、测控、试验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在“已经”后加上“具有了”)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为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具有较好的健康认识与较强的自我保

5、健能力,我们应大力提倡禁烟、戒烟。(“认识”改成“意识”,“保健”改成“保护”)ABCD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英国为了弥合其与主要欧洲国家在武力攻打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主张联合国尽早_伊拉克的战后安排,并起“主导作用”。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_。交通事业迅速发展,_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A介入 忘怀 从而B加入 忘怀 进而C加入 释怀 从而D介入 释怀 进而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以前没有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今天看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所有的烦恼都涣

6、然冰释。B家庭现场急救软件用了近500幅插图,还有动画及AVI小电影,演示了各种自救与互救的办法,让您身临其境,体会在关键时刻如何妙手回春。C许多旅行家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无法用言语形容”之类的遁辞。D一般人认为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学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决不会风平浪静的。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C鲁迅曾对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以很高评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D人称“小杜”

7、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擅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

8、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 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 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

9、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1下列古代咏雁诗(词)

10、,属于“侧重抒情”的两项是( )A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C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

11、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E.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托物言志的诗词。3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其中“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分别指的是什么? 4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艺文杂谈朱光潜 一个文人必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了这个基础,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

12、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除着这个基点以外,如果还另有什么资禀使文人成为文人的话,依我想,那就只有两种敏感。一种是对于人生世相的敏感。事事物物的哀乐可以变成自己的哀乐,事事物物的奥妙可以变成自己的奥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有了这种境界,自然也就有同情,就有想象,就有彻悟。其次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语言文字是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可是每个字在每一个地位有它的特殊价值,丝毫增损不得,丝毫搬动不得。许多人在这上面苟且敷衍,得过且过;对于语言文字有敏感的人便觉得这是一种罪过,发生嫌憎。只有这种人才能有所谓“艺术上的良心

13、”,也只有这种人才能真正创造文学,欣赏文字。诗人溪兹“看一个好句如一个爱人”。在恋爱中除恋爱以外,一切都无足轻重;在文艺活动中,除了字句的恰当选择与安排以外,也一切都无足轻重。在那一刻中(无论是恋爱或是创作文艺),全世界就只有我所经心的那一点是真实,其余都是虚幻。在这两种敏感之中,对于文人,最重要的是第二种。古今有许多哲人和神秘主义的宗教家不愿用文字泄露他们的敏感,像柏拉图所说的,他们宁愿在诗里过生活,不愿意写诗。世间也有许多匹夫匹妇在幸运的时会中,偶然发现生死是一件沉痛的事,或是墙角一片阴影是一幅美妙的景象,可是他们无法用语言文字把心中的感触说出来,或是说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文人的本领不只在见

14、得到,尤其在说得出。说得出,必须说得“恰到好处”,这需要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有这敏感,他才能找到恰好的字,给它一个恰好的安排。1作者认为“成就独到的风格”需要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分别是什么?(1) (2) 2作者认为,一个有人格的文化人应当具备两种敏感。这“两种敏感”分别是什么?(1) _(限9个字内)(2) _(限9个字内)3文章对语言文字的交际性作了形象的比喻,也揭示出人们对待语言文字的两种不同态度。请参照原文回答:(1)比喻句为:_ (2)对待语言文字的两种不同态度,分别为:_ (不超过18个字)_(不超过20个字)4下列与文章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有学问、有经验,并逐渐铸就

15、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一种文化人。B以丰富的精神生活为基础,能把见、闻、触、感很本色很自然地写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独到风格,这种文字才算得上上品文学。C作者把语言文字比作“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旨在揭示它的使用价值。D文中说,有“艺术上的良心”的人专指那些能写出“上品文字”的人。E文章认为,只有那种有“艺术上的良心”的人,才能真正创造文学,欣赏文学。(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读柳永(节选)梁 衡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6、”。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的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的音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三十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

17、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在从政道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尤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

18、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他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

19、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作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试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他915人都顺顺利利地

20、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却只有柳永至今享此殊荣。 呜呼,人生在世,天在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助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1作者所说的“柳永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2第二段提到李白、陶渊明、苏轼、白居易、王维、诸葛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章开头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结尾却说:“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作者这样说,是否自

21、相矛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4从柳永的经历,你能够体会到怎样的“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三、语言运用与表达(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问题。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1此实验的目的是:(不超过20字) 2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超过20字) (二)2008年奥运会

22、在北京召开,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国旗。(不超过160字) 四、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延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A2D解析:A迫不急待迫不及待;B表帅表率;C报怨抱怨。3A解析: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中应选“以至”。“以至”有“一

23、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以为了不起,所以应选A。4C解析:A项中“拿不出新软件”成份累赘,应删去;B项中“这”指代不明;D项中“事业”不等于产品,搭配不当。5A解析:分析时应抓住“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知识经济”这一思路,同时注意关联词语及句式搭配。6D7A解析:句除将“为”改为“向”外,还应将“了”改为“的”,或在末句前加上“这枚珍珠”;句在“已经”后加上“具有了”,并删去原句中的“了”字;句,还须把“禁烟、戒烟”改为“戒烟、禁烟”

24、。8A9C解析:A“涣然冰释”是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修饰烦恼不恰当;B“妙手回春”将快死之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用在此处不恰当;C“语焉不详”虽然提到了,但说得很详细,符合句意,修饰得体;D“风平浪静”比喻平静无事,但此处要说明的是遇到困难的状况,应用“一帆风顺”。10C解析:儒林外史作者为吴敬梓。二、阅读鉴赏(一)1AC 解析:B侧重言志;D雁”的意象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鸣、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2BE解析:B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E最多的应该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3景中情;情中景;情景互生。4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

25、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鸿雁是健飞之鸟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秋空雁阵能让人感受到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二)1 (1)首先是一个有人格的人,他必须具备由学问和经验所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2)在上述基础上,他能把见、闻、触、感很本色很自然地流露出来,水到渠成,写成上品文章。2(1)对于人生世相的敏感。(2)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3(1)语言文字是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2)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苟且敷衍,得过且过。对滥用语言文字感到是一种罪过而发生嫌憎。4CD解析:C项中“旨在揭示它的使用价值”应为“旨在揭示它运用的广泛性”;D项中“专指那些能写出上品文字的人”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有敏感的人,在文字上不

26、苟且,不敷衍的人。(三)1经历:“以极大热情投身政治”却“碰了钉子”转向市井,深扎市民堆里。成就:考场落第转向市井,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功名。2证明柳永与他们是不同类型的,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意思对即可)3不矛盾。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是就其政治地位和影响而言,说“历史也同样记住了柳永”是突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意思对即可)4人在顺境中难以成事,而在逆境中运用特长,支配环境,勇于创造,才能成事成才。三、语言运用与表达(一)1研究反馈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或“研究反馈方式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2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一面五星红旗。红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四、作文略。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