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设计色彩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9000849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8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等教育]设计色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设计色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等教育]设计色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设计色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设计色彩教案(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设计色彩教案第一讲 理论篇色彩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对色彩的基础知识作初步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设计色彩的重要及与传统基础色彩的区别。教学重点:通过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设计色彩和绘画色彩的使用功能,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教学难点:色彩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色彩的属性的了解是其难点课外作业:构思绘制黑白线条稿,并画出4幅不同色彩的练习,注意上色均匀,颜色鲜亮饱和,色彩准确(冷色系、暖色系、近似色、补色对比色训练)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概述艺术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上的作用(其附加价值和自身价值),艺术人才的缺乏,高等院校艺术开设的

2、专业,高职院校艺术的专业与传统美术院校的区别。一是与应用的紧密结合,二是“美术技能功能”(单纯技术和美学观念)一、设计色彩的概况A设计的概念B设计色彩的重要性及范围(色彩符号CIS设计等)设计色彩有效指导人们生活的方式和消费行为。二、色彩原理 (一) 光是色彩的本原 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 1 )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 0.39 微米到 0.77 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 0.77 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 0.39 称紫外线。 ( 2 )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

3、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体色的呈现 我们所见的各种物体,可以区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两大类。前者是能够自身发光,因而它的光色可以不受周围光线的影响;后者是自身不能发光,

4、要靠反射外来光线的照射,它们才能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日光灯,钨丝灯,蜡烛等,它们自身有发射光波的能力,是发光体。与太阳的光谱相比,其他的发光体的光谱都不平衡,难于像日光那样形成白光,日光灯光偏绿,钨丝灯光偏橙黄色,蜡烛光偏黄红色。 不发光物体,如花草,树木,房屋,桌椅等,它们自身不发光。由于不发光物体的物理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的太阳光线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因而分解为不同的色光。这样物体就能够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以太阳光照射下的红花为例,太阳光线中的黄,橙,绿,青,紫等波长的色光为红花吸收进去,而红色波长的色光则被反射出来。这反射光为人的眼睛所接受,人们看到的花就是红颜色

5、的。所以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物体时,不发光物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阳光下的红花,在绿色下看时,就会呈现黑灰色,就是因为绿光中不含有红光的原因;白光下的绿布,在红光下呈绿色,也是因为没有其他色光可供反射的缘故。总之,由于各种物体不同的内部结构形成对不同波长的光线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才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某些物体的物理结构不能分解光线,只能平均地吸收和发射,这些物体就会呈现白黑灰等色,反射的光线越多越白,反射的光线越少越黑,这都是非选择性吸收的结果。这些物体称为“消色物体”。 发光物体的光色称为光源色;不发光物体在光源照射下呈现的颜色称为物体色。物体色又分为表面色和透过色;由物体表面反射光

6、线而形成的色彩是表面色;透明和半透明物体能透过光,所呈现的颜色是透明色,如透明彩色玻璃,薄薄的半透明的花瓣。绿叶逆光时也能呈现绿莹莹的透过色。这些物体由于观看的方向不同,因而可以区分分别看到表面色和透过色两种色彩。 (二)色彩的自然法则1、牛顿1676剑桥大学实验室用三棱镜分离出太阳色彩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证实色彩客观的存在。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是物理学家大卫 鲁伯特在燃料中发现,调配所有的颜色必须加黑白。3、1802汤姆斯 扬,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而并非颜料三原色:红、黄、蓝色光混合明度加强(加色混合),颜料(减色混合)4、蒙塞尔色立体 是一个三维的类似球体的空间

7、模型5、伊顿色相环 表现了颜色的对比关系,即伊顿所称的补色关系三色彩的分类原色 颜料中的三原色 曙红 淡黄 湖蓝间色复色 (灰色调)补色 红与绿 黄与紫 黄与橙 相配成黑灰色四色彩的三要素色相 色彩的相貌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 色彩的饱和度或鲜艳度五、影响色彩的关系的要素光源点 光源的自身色彩固有色 物体自身固有的色彩环境色 条件色 反射空间色 色彩透视造成六、色彩的属性1、暖色关系:黄红褐青等 给人热烈欢快的温度、奔放2、冷色系:绿蓝紫等 清冷、 宁静、凉爽等,具有相对性3、补色对比:强对比色及调和4、同类色:如各种黄色5、近似色:同类或相近的不同颜色类别不同类但明度相近的冷色暖色彩,如淡

8、绿与湖蓝6、协调色:所使用的色彩在形式内容表现手段上都相互衬托,相互制约,协同一致的搭配如原色和间色7、色彩的生理基础(客观因素)8、色彩的心理基础(主观因素)相同的色彩可以唤起不同人的心里情绪,形成主观差异。不同地区民族文化背景对色彩的感觉不同,甚至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受个人成长背景的经历差异、习惯等对色彩的感觉好恶也不尽相同。第二讲 颜料工具的运用教学目的:熟悉各类画种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的必要条件,了解中西绘画各自的优点,在比较中学习对颜料和对工具的应用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工具形成特殊的效果,了解工具的特色和颜料的属性教学难点:工具的特色和颜料的属性是教学的难点课外作业:请学生谈谈各个画种的不同

9、,分析他们在不同的工具,不同颜料的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特色课时: 4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引入新课提问哪些学生了解哪些颜料,哪些画笔纸等二、讲授新课(一)颜料的类别一类:颜料和笔分离(油画和国画等)二类:颜料不需用单独的笔(如油画棒和色粉笔)(二)颜料的特征特点和使用工具A油画颜料介绍与作品欣赏B水粉画的颜料和工具(水粉画颜料特性与分析,画花照片那个了及特性)C水彩画颜料和工具水彩:透明、水调配希、及有覆盖力,使于携带水彩笔,羊毛 软D丙烯颜料和工具介绍(不透明并且附着力强)E炭精粉颜料 (如: 月份牌绘画)(欣赏月份牌作品)F国画颜料和工具(性能介绍并欣赏作品)(三)直接使用的颜色笔水粉笔的使用

10、示范与介绍彩色铅笔的使用示范与介绍油画棒的使用示范与介绍蜡笔的性质及使用示范与介绍马克笔的使用示范(性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介绍)彩色水笔的使用示范与介绍其他喷枪 喷笔之类的使用示范与介绍。第三讲 色彩的表现类别教学目的:了解西方各绘画流派的用色特点,增加学生对绘画色彩史的了解和认识教学重点:学生对一些绘画史了解较少,对一些绘画流派比较陌生,且书中图片较少,不易形成对绘画各种流派的了解。教学难点:学生缺少对各绘画流派的作品的直接感知课外作业:查阅相关各绘画流派资料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及授课主要内容:一、引言。概述绘画的起源,及绘画由客观向主观以致向现代绘画流派的发展。引起学生对现代绘画流派

11、了解的欲望,从而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配合图片介绍了解各个绘画流派(师生互动,师提问,学生回答)A、印象派介绍印象派的得名由来,简介莫奈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克劳德莫奈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

12、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B、波普艺术出现年代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简介波普艺术波普艺术,又译为“通俗艺术”或“流行艺术”。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Post modemism)中势力最大、最为风行、传播最广、最有影响的

13、确良种艺术形式。 所谓波普艺术,是指艺术家把任何额外负担观存在物作为创作载体,并赋予的价值和蕴意,以传导给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 50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年中,在美国和英国发展出一个新的艺术流派,称为波普艺术。被冠以波普艺术家的这些人在这段时期的创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为题材,采用的创作手法也往往反映出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特征。造成波普艺术的元素并非到处都有,战后英美的城市文化是其生长的特殊土壤。只有与这种城市文化接触密切的艺术家才能抓住波普艺术特有的格调和表现手法。 人们认为狭义的波普艺术发源于英国,而不是美国。1952年末

14、,一群年轻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评论家在伦敦当代艺术学院召开会议。这个自称为独立派的团体,着重围绕大众文化和它的含义加以讨论,如西方电影、空间小说、广告牌、机器之美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当时被认为是反美学的种种状况。这个团体迷恋新型的城市通俗文化,特别为美国的表现形式所吸引。一方面,当时的美国在英国人眼里,是一个从尼龙制品到新的摩托车什么都好的理想国。另一方面,40年代的英国艺术界笼罩着严肃的浪漫主义努力奋斗的气氛,而英国波普艺术就是对它的反动。 1956年,独立派举办了题为这就是明天的展览。展览上最有感染力、对艺术史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在入口部分放置的一

15、幅招贴画,名为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图1)。画中是一间现代公寓,里面有从画报上剪下的一个肌肉丰满的男子和一个傲慢的裸体女人。公寓里有大量的文化产品:电视、带式录音机、放大的连环画书封面、一个福特徽章和一个真空吸尘器的广告。透过画里的窗户可以看到一个电影屏幕,正在放映电影爵士歌手中艾尔乔尔森的特写镜头。男子手上还拿着一支其大无比的棒糖,糖上有三个很大的字母POP。波普艺术(Pop Art)一词就由此而来,POP既是英文棒糖lollipop一词的词尾,又可以看作是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C、立体主义介绍毕加索的三个时期及立体派的诞生,代表人物是谁巴勃罗毕加索(P

16、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毕加索的全名: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 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令人发囧的名字.)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17、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女孩与小船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

18、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魄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

19、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

20、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21、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

22、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了,走完了九十二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D、抽象主义介绍:热抽象及冷抽象,何为抽象?代表作家: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代表作品及其主张(抽象主义不同于20世纪的其它流派,它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

23、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祗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理论,影响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内的表现主义画家。 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出来的。沃林格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积极支持表现主义运动,并为之扩大影响。 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

24、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更为概括、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抽象美创造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观念。不少抽象主义作品表现出逃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的倾向,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们

25、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积极、进取和乐观的思想感情。多数抽象主义作品的着眼点在于艺术形式的独特创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抽象主义艺术家最有代表性的是俄国人康定斯基和荷兰人P.蒙德里安以及由他创建的风格派。前者主要是抒情抽象的艺术家,后者开拓了几何抽象主义的道路。俄国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至上主义以及与之有联系的构成主义,也是几何抽象主义的派系。法国继立体主义之后产生的俄耳浦斯主义,实际上是注意光和色彩的抽象主义。欧洲在3040年代出现的塔希主义,是注意偶然涂抹和斑污、痕迹所形成的纹样和质地美的抽象流派。 4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糅合了超现实主义的自动手法的抽象艺术,代表人物为J.波

26、洛克。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出现的后绘画性抽象,实际上是几何抽象在当代的发展。因为它是较为规则的、有明确造形和清晰边线的抽象画,所以被美国评论家称为硬边抽象。归纳20世纪欧美各种抽象主义艺术,凡是着重感情表现的,称为抒情的抽象或热抽象;凡是着重表现理念的,称为理性的抽象或冷抽象。 抽象主义有独特的价值,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祗能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存在,决不能取写实主义而代之。西方一些抽象主义理论家,宣传写实主义过时和抽象主义代表着艺术发展方向的论调,是不符合实际状况的。)E、表现主义 (主要表现“心灵的真实”)介绍蒙克及其他代表作家的作品,表现主义的风格特征,欣赏蒙克的呐喊。简介:表现主义是艺

27、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席勒的科斯马克肖像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

28、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 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

29、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它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其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贝恩等。其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用以揭示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危机。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等。其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30、。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大量运用灯光、音乐、假面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代表人物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托勒尔、美国的奥尼尔、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杜肯、衣修午德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F、抽象表现主义代表画家德库宁、 波洛克代表作品无题八薰衣草之物抽象画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派这个字第一次运用在美国艺术上,是在1946年由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所提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

31、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特点:认为艺术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席创作的。 抽象表现主义,从技巧上说,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强调的无意识,自发性,随机创作等概念,在后世被杰克逊波洛克随意溅滴在地板上的油彩画作不断运用。一般认为,波洛克是以马克思爱伦思特Max Ernst的作品为学习对象的。 抽象派之所以能自成一派,原因在于它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强度,还有自我表征等特性。这跟表现主义反具象化美学,和欧洲一些强调抽象图腾的艺术学校:如包豪斯,未来派,或是立体主义等,都有呼应。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无秩序的,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 G、

32、极少主义崇尚极端而单一的抽象主义表现,遵从理性主义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同时保留一种审美的定位(代表画家唐贾德无题),极少主义与 现代装饰风格具有一致性。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特点:通过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的艺术探索。特征在于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极少主

33、义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上主义和新造型主义的关于艺术必须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原则。H、敦煌石窟壁画“变相”或“经变”?有浓厚的世俗生活气息和感人的艺术魅力。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简介: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

34、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父母恩重经变图特点: 敦煌壁画中有种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画中的人物之分.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问而不断变化。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

35、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灾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衣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清像”。全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们力量。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I、中国传统的绘画-国画提问:学生对国画的认识与理解有哪些?简介国画:国画-荷花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

36、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国画(宣画):即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国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

37、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师总结:色彩的平面与装饰性是其特点第四讲 色彩的情感表现 时间的色彩表现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时间与色彩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色彩对时间感觉的抽象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色彩表达时间及季节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对时间感觉既有个别性又有共性,因此,要注意个性

38、差异。课外作业::学生用具象的方式表达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变化学生用抽象的方式表达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表现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谈大学设计色彩与高中阶段基础色彩的不同,引导学生转变色彩绘画观念。二、讲授新课(一)教师出示相关春、夏、秋、冬四季及早中晚等不同时间的实景照片,学生分析色彩与时间关系,只得出结论色彩随时间变化。(二)教师出示以往学生作业和书中对春夏秋冬色彩的抽象表现习作,学生分析观察,教师讲解色彩的运用。(三)教师出示名画图片油画卢昂大教堂讲解莫奈在不同的时间对卢昂大教堂的描述,出示莫奈的干草垛不同时间段的绘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 一、 布置作业:1用具象手法表现春夏秋

39、冬四季同色表现变化;2用抽象手法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变化四、教师提出作业要求:1、每图20 20cm 4开纸上画4张2、具象抽象各用一张4开纸,用胶带贴边,作业整齐美观。五、教师巡视辅导。六、讲评作业。 第五讲 色彩的情感表现嗅觉表现训练教学目的:.初步了解抽象绘特征,并尝试运用色彩知识和点、线、面知识进行嗅觉的表现性绘画。提高学生对嗅觉色彩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用色彩对整个感觉系统进行抽象表现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学会用点、线、面等方法来表现多种嗅觉。培养学生对整个感觉系统进行抽象表现能力。、学生领会不同的色彩能表现出

40、不同的、嗅觉。教学难点:学生的嗅觉表现,既要个别性又要普遍性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抽象色彩绘画表现一组嗅觉的视觉的感受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总结分析学生上次作业-四季的色彩表现1、表扬一部分优秀的作业,批评一部分差劲的作业,由此强调作业的规范。(约30分钟)2、并由四季的色彩表现的分析引入新课 -嗅觉的色彩表现训练三、讲授新课(一)通过几幅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的嗅觉感受。(如:食品香、幽香、芳香、暗香、甜香、臭、异味、清香等)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同时使用电脑演示,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

41、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二)教师对几种基本的香、臭、异味等进行分析,让学生谈对各种气味的感觉四、布置作业:用色彩表现出下列气味的特征食品香、清香、柠檬香、芳香、桂花香五、教师巡视辅导,进行个别指导六、讲评作业第六讲 色彩的情感

42、与表现听觉的色彩表现训练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对听觉色彩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用色彩对整个感觉系统进行抽象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听觉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抽象表现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听觉色彩的表现力课外作业:让学生用抽象色彩的表现手法组合画出一组听觉的视觉的感受课时: 4教学过程一、分析上节课作业,嗅觉的色彩训练二、引入对听觉色彩的教学(放音乐,让学生体会音乐与色彩的共通性)。色彩主观表现是表现主义绘画鲜明的符号,有别于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绘画相对客观的表现方式,具有抽象性、意象性、情感化、夸张化、非现实化、主观化、象征化等特点。色彩主观表现作为色彩表现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之

43、一,是学生全面系统地研究色彩表现理论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对色彩主观表现的研究与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更为了深入地研究和把握色彩内在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绘画色彩表现力。在教学中,为避免学生主观色彩练习与创作中经常表现出的困顿、不解,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利用与绘画色彩一样具有抽象性、意象性、情感化等特点的音乐艺术,激发学生艺术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色彩感觉和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绘画主观色彩的表现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教师分析听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调子一词即从音乐中借用,音乐中有色彩,色彩里有音乐。如蓝色多瑙河、金色圆舞曲、月光等乐曲,就把色彩的感觉变成音乐。而表现音乐的旋律更是色彩的特长。如:蒙

44、德里安的百脑汇街景四、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和分析几种典型音乐的色彩感受如牧歌、摇滚乐、轻音乐、奏鸣曲、交响乐、流行音乐、爵士乐、中国民乐、二胡二泉映月笛子、葫芦丝、打击乐。五、教师布置作业(三节课)用抽象色彩表现二泉映月、月光下的凤尾竹、月光曲、蓝色多瑙河、青花瓷、江南丝竹、草原之夜和风声、或水声等要求:1、每图20 20cm 4开纸上画八张2、用一张4开纸,用胶带贴边,作业整齐美观六、教师巡视辅导七、讲评作业 第七讲 色彩的情感表现味觉的色彩表现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味觉与色彩的关系,以便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应用,其次用色彩表现味觉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体悟,味觉与色彩的

45、关系,用恰当的手法表现不同的味觉教学难点:用色彩对不同的味觉表现课外作业:1用色彩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觉;2用四套色画一酒楼的招贴或者广告招牌。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评讲上次作业,并探讨感觉与色彩的表现关系,分析色彩情感表现的重要性。2、举例分析如: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儿童视觉上的吸引力,还具有一定的味觉暗示功能。色彩是食品包装中表现味觉的主要手法,绝大多数的色彩都能传达出相应食品的味觉感信息。儿童食品包装中味觉的色彩表现可以 通过突出食品本身的色彩特征、提炼食品原材料的象征色、将食品味道象征色与趣味图形或文字相结合、加大色彩对比等途径实现。

46、二、讲授新课1、出示相关味觉图片,激起学生食欲,让学生体会各种不同的味觉的色彩变化特点,找学生个别分析各种味觉(如酸、甜、苦、辣、咸)的色彩组成,教师进行初步总结,同时阐述其个别性2、出示教科书及资料上学生味觉表现作品,让学生观摩学习,总结色彩表现规律,以便找出自己的差异性。3、引导学生构思 “酸、甜、苦、辣、咸”三、布置作业1、画“酸、甜、苦、辣、咸、涩”六种小色彩作业。大小20 15或20 20cm2、设计一幅酒楼招牌,自定义名称和酒店特色。用四到六种颜色设计味觉色彩的表现四、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五、指导作业规范用黑卡纸装裱,裁切作品。六、展示优秀作业,针对个别较美作业进行点评

47、,让学生有所领悟。 第八讲 情感的色彩表现教学目的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了解情感的不同色彩表现,使学生能对色彩的情感内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用色彩进行表现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不同情感内涵,并能用色彩进行表现教学难点学生对色彩的情感表现的内涵有个了解学生对色彩的情感特征的把握课外作业让学生抽象色彩组合表现喜怒哀乐或其他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欣赏人物表情图片,探讨表情与色彩的关系。通过对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及效果的论述 ,说明了色彩与情感是紧密相连的。一件好的艺术作品 ,只有创作者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色彩赋予人们情感的象征意义 ,正确处理色彩情感表现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才能唤起人

48、们的情感 ,使作品增添无穷的内涵二、讲授新课1、教师讲述:任何民族对色彩的生理反应都一样,意味着光谱中的任何色彩都对任一种人种的视网膜进行刺激后产生同样的色彩感觉,即人类的感知共性,但人类各民族对色彩的情绪感受又不尽相同,有其独特性学生各抒己见,谈色彩感觉上的共性和民族性以及个性2、教师出示各种色彩特征照片,学生对着照片谈自己的感觉即喜、怒、哀、乐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色彩情感特性3、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图例,喜、怒、哀、乐等图片,分析其色彩与表情关系,问那些颜色在一起能表现喜,那些颜色在一起能表现哀。4、老师出示以往学生的作品,学生评析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5、教师示范画稿图案或图形,供学

49、生色彩创作三、布置作业画喜、怒、哀、乐四种表情,用色彩的抽象表现四、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五、指导作业规范用黑卡纸装裱,裁切作品。六、展示优秀作业,针对个别较好的作业进行点评,让学生有所领悟。 第九讲 静物画的默写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静物的默写的方法,色彩规律的运用教学重点:静物形体的塑造,色彩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规律,使绘画出现生动鲜活的感觉课外作业:默写静物水粉一幅(4开)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讲解冷光源下色彩规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高光偏冷(少蓝+大量的白)、亮面偏冷(固+冷浅色)、灰面(固有色)、暗面偏暖(固+暖系色)、反光偏冷(

50、少固+环+冷)、投影偏暖(环+暖系)三、出示作品,学生分析,结合色彩规律四、教师分析作品得出色彩的透视关系,近实远虚,近鲜远灰,近刻画细致、远刻画少五、注意作品的物体的塑造(一般用块面法,也可用写实法)六、布置作业,提出要求和评价标准(一)、画暖色调水粉写生一张:深暖布一块,浅冷色一块,苹果3个、梨一个、白盘一个、酒杯一个、陶罐一个、不锈钢刀一把、草莓若干(二)、要求:1、造型准确;2、表现技法与技巧运用恰当;3、画面构图完整;4、水粉或水彩工具表现;5、大小为4开素描纸。(三)评价标准:1、构图占20%:作为二维的平面艺术,绘画的构图决定着一幅作品的最终质量和效果。2、造型与比例占10%:绘

51、画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因此造型的准确与否就凸显出绘画作品质量的高低。3、细节深入与局部刻画 占20%。4、色彩饱和,协调,生动,用笔活泼,有一定风格,画面有张力。占20%5、整体效果占30%:画面整体生动,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这也是权衡一幅色彩静物作品的关键。七、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八、展示优秀作业,针对个别较美作业进行点评,让学生有所领悟。第十讲 色彩的表现与类别-装饰色彩教学目的:通过对相关作品的欣赏,增强学生对装饰画色彩知识的了解和提示学生对装饰色彩的审美能力,以及绘制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装饰色彩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装饰色彩审美的能力教学难点:使学生更好理解装饰色彩的

52、特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装饰绘画能力课外作业:让学生分别搜集一些中国民间的装饰画和西方装饰艺术,通过比较,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装饰艺术以及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谈装饰艺术与人们生活的紧密性,加强学生对装饰艺术的重视,使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讲解了装饰色彩的概念与特性规律,更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中国传统装饰色彩的剖析和东西方装饰艺术风格的讲述,力求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对装饰色彩在环境装饰设计、纺织品设计、家居装饰用品设计、平面艺术设计等多个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分析,用理性启迪兼具实践的方式,使学习者的

53、创意思维能力得到卓有成效的全面开发与提高。二、讲授新课1、谈装饰艺术的类别,学生谈教师总结:装饰画、墙体彩绘、平面设计、各种物品设计等,立体的装饰浮雕,饰品等2、教师展示名家作品如丁绍光艺术,敦煌壁画,潍坊风筝及年画,宝鸡本版年画和少数民族染织图案艺术等,学生分析其色彩特点,教师总结。 3、教师通过图片分析日本的浮世绘、克里姆特的作品、上海的月份牌广告画,通过学生分析让学生领会装饰色彩的特征。4、让学生理解装饰画的工艺性,与装饰性传统绘画的区别,让学生提高简单了解几种装饰绘画的制作方法。(平面和立体的)5、让学生明确装饰画对绘画基础的要求相对较低,让学生心里有底,增强创作的自觉性。6、布置作业

54、:学生任意设计主题,创作一幅4开纸装饰画,题材不限,形式不限,色彩不限,风格不限。时间安排:一节课构思,两节半绘制,可上网搜集资料。7、教师巡视辅导8、点评作业。第十一讲 色彩的表现理论 -构成色彩教学目的:了解文艺复兴以来绘画历史过程中的欧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未来派与极简主义等对20世纪以来现代设计的影响。学生运用构成色彩进行简单设计教学重点: 首先了解构成色彩的各派及风格特征,其次学生运用构成色彩知识进行设计教学难点:对构成色彩风格的把握课外作业:为中国设计博物馆做一套色彩符号形象课时: 4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学生谈对构成色彩的初步认识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二、讲授新课(一)教师引导学生

55、分析,并总结何为构成色彩,风格特征是什么及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意义。(二)教师指导看图分析蒙德里安构成并引入对构成色彩各流派的介绍(三)介绍抽象主义,风格派,冷抽象。1、简介:抽象主义不同于20世纪的其它流派,它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见插图)。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

56、派又称作新风格派抽象主义、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 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参加风格派的,还有匈牙利画家V.胡萨尔建筑师J.J.P.乌德诗人A.考克雕刻家G.凡顿格洛等。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凡是缺乏明确与秩序的东西,都被他们称作是巴洛克,统统予以反对。蒙德里安杜斯堡等人的绘画,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间安排原色红蓝黄。凡顿格洛则把这种原则运用到雕塑中,与蒙德里安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以数学的

57、解析为基础的,由一些简单的立体单元,用垂直和平行的对称方式组合成一定的空间模式,风格派对20世纪上半期的建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风格派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在创造新的视觉风格的同时,它力图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陶斯柏声称:“艺术已发展成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能够影响所有的文化,而不是艺术本身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他看来,绘画和雕塑已不再是与建筑及家具不相干的东西了,它们都同属一个范畴,即创造和谐视觉环境的手段。这种用艺术改造世界的思想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 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常冠以“构图第X号”之类的名称。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它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

58、人民渴望和谐与平衡的心态。蒙德里安认为,只要普遍的和谐还未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那么绘画就能提供一种暂时的代替。风格派出现于荷兰并非偶然,它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荷兰精神”和宣扬克制与纯洁的荷兰清教传统相一致。有人认为四四方方的田野、笔直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风格派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但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抽象派有热抽象和冷抽象之分,代表人物分别是康定斯基和蒙得里安,他们的画面中放弃了具体的内容和情节,突出运用线,面,点,色块,构图等纯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感觉,情绪,节奏等抽象

59、的内容.康定斯基还为抽象绘画著述了大量的理论书籍,深刻的研究了形式语言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影响,他的理论对后世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2、教师引导欣赏抽象艺术(几何色块、节奏感的表现)LOVE3、印第安纳作品分析(四)简介欧普艺术欧普艺术产生于法国的1960年代,是精心计算的视觉的艺术,使用明亮的色彩, 造成刺眼的颤动效果,达到视觉上的亢奋。欧普艺术所指代的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因此欧普艺术(Optical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兴起于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普艺术1965(4)-于纽

60、约现代美术馆举行。学生欣赏VEGD200欧普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五)学生欣赏抽象表现艺术绘画1、欣赏霞夫曼的门,2、欣赏波丘尼未来的运动等并总结其特点(六)欣赏未来派作品,简单了解未来派(七)何为极简主义,实际是构成主义在建筑景观上的发展。莫里斯,唐贾德等作品欣赏(八)根据以上各类风格流派的特点,学生分析找出构成主义各流派的共性特征。三、布置作业1、根据图例作业,学生设计一个博物馆色彩形象2、教师出示作业要求及规范,限用四种颜色、美观、大方、有内涵四、教师巡视辅导五、评讲作业 第十二讲 风景画临摹教学目的:通过对传统画各种学习,巩固色彩的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运用规律和对工具的使用把握。教学

61、重点: 学生对色彩语言熟练运用,培养好的色感教学难点:学生对色彩的微妙把握课外作业:一幅风景画的写生或临摹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总结前一段色彩教学情况,前一段主要是色彩的情感表现,已告一段,根据学生总体绘画情况,有表扬有批评,引入对后一段教学的规划,由此引入新课二、授新课1、让学生看书中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好在哪里?用色彩的特点?2、结合近期学院成立商品油画工作室,谈谈并了解学生基本功,并激发学生绘画或创作的积极性,阐述绘画与装饰的基本关系,谈风景绘画的在装饰上发展前景。3、指导学生临摹,临摹的注意事项,临摹与原作的关系4、临摹作品中注意水分的把握,颜料的饱和,注意厚画法和薄画法的结合三、布置作业:学生临摹一幅风景画,最好大师作品。(一)、要求:1、造型准确;2、表现技法与技巧运用恰当;3、画面构图完整;4、水粉或水彩工具表现;5、大小为4开素描纸。(二)评价标准1、构图占20%:作为二维的平面艺术,绘画的构图决定着一幅作品的最终质量和效果。2、造型与比例占10%:绘画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因此造型的准确与否就凸显出绘画作品质量的高低。3、细节深入与局部刻画 占20%。4、色彩饱和,协调,生动,用笔活泼,有一定风格,画面有张力。占20%5、整体效果占30%:画面整体生动,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这也是权衡一幅色彩静物作品的关键。四、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