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镇年产120万吨甲醇和3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897706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1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蒙古某镇年产120万吨甲醇和3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内蒙古某镇年产120万吨甲醇和3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内蒙古某镇年产120万吨甲醇和3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某镇年产120万吨甲醇和3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某镇年产120万吨甲醇和3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鄂温克旗年产120万吨甲醇和30万吨二甲醚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概 述1.1 概述 1.1.1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年产120万吨甲醇、30万吨二甲醚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浩勒堡建设单位:具体联系人:编制时间:2005年4月 1.1.2项目建设原因 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目前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按现在石油消耗量和开采量计算,石油的开采年限约半个世纪,而煤的开采年限却超过200年。中国是一个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石油资源却相对较少,所有油田的出油率随开采年限的增长而下降,而石油的需求却正在逐年增加,加之天然气的价格比较高,工业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 我国煤炭资

2、源丰富,2001年资源量为1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估计到2010年消费量为18-19亿吨年。坑口煤价较便宜,煤价为60-80元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查到的矿产有4 0多种,主要有煤、石油、铁、铜、铅、锌、水泥灰岩、天然碱等。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以海拉尔区为中心,北有宝日希勒煤田,南有伊敏煤田,东有大雁煤田,西有扎赉诺尔煤田,四大煤田保有储量约280亿吨。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丰富保有储量大,占东北全区保有储量的58,呼伦贝尔市煤炭储量占内蒙东部煤炭储量的67,占东北煤炭储量的4O左右,远景储量约1000亿吨,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总和的1.8倍,均是适于煤转化工用的优质褐煤

3、。1.1. 3企业概况大雁煤业集团公司为山东鲁能集团所属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属国有大型二档企业,是以煤炭生产为主,兼营电力、矿井建设、建筑安装、建材生产、绿色薯业以及生态旅游等多元化产业的经济实体,为全国煤炭百强企业。现有三对矿井,核定生产能力690万吨。1.2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甲醇既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又可以用来做汽车或民用的代用燃料。以甲醇为原料可以生产六十多个下游化工产品,经过再加工,又可以得到几百种化工产品,因此甲醇工业目前已成为碳一化学中的主要支柱。同时,我国对汽油掺烧甲醇已经进行了先期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汽油掺烧甲醇被世界公认是可行的、经济的、安全的、环保的。为了在全国推

4、广汽车用汽油掺烧甲醇,国家标准局在国家经贸委各有关司局的配合下正积极制订汽油中掺甲醇5、10和15的各项标准规范和实施细则,并有望近期出台,这就为甲醇工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缺少石油,进口原油逐年递增,仅去年我国进口原油就高达7000万吨,加之国际政治形势的不稳定性,要求我国必须尽快采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措施,尽可能对可产生的能源危机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发展燃料油的代用品既是国家的战略决策,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本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可替代部分进口石油,减少我国石油进口量及石油供应风险,符合国家石油安全战略。与石油相比我国更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5、到1999年底,我国累计探明的煤超过10000亿吨,煤储量占已探明的各种能源总储量的90。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用来进行深加工或用汽油替代燃料,为解决我国石油短缺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对减少我国能源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拟在孙家屯东推500和公用工程条件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原料褐煤取自当地煤矿,价格商定为70元吨;东海拉尔电厂电力资源充足、富裕,本项目工业用电价格为0.3元度以下。此外,本项目建设地处海拉尔区哈克镇孙家屯东推5 0 0米处,可享受呼伦贝尔西部大开发和海拉尔区对进驻地各类企业、投资者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为本甲醇、二甲醚装置的投资建

6、设、参与竞争和良性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和极大的空间。项目建设单位抓住市场有利时机,建设大型甲醇、二甲醚装置,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统一,其意义在于: (1)充分利用大雁矿区及周边地区丰富的低磷、低硫、中低灰优质褐煤,充足的水、电、汽等公用工程设施,做到能源的经济合理利用。 (2)可以长远解决企业生存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选择,为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建设煤化工项目是煤炭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煤炭行业向高附加值化工行业方向的转化,实现煤、电、化工产业链联动发展。 (4)满足国民经济对甲醇化工产品的需求,以减少进口国外甲醇对我国的影响。 (5)

7、符合国家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西部开发战略,利用大雁地区的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和我区丰富的煤、电、水资源。 总之,本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必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大雁矿区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现有场地、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能力,采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工程技术新建年产120万吨甲醇、3 0万吨二甲醚项目,以拓展企业深加工的煤化工领域,这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具有

8、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总投资为32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为284497万元,年平均销售收入180000万元,税后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8.9,各项指标较好,项目可行。第二章 市场预测分析2.1产品用途2.1.1甲醇 甲醇作为最基础的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甲醇衍生物有甲醛、醋酸、甲基叔丁基醚、甲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聚乙烯醇、甲烷氯化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硫酸二甲酯等。2003年甲醇衍生物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5.5。在甲醇衍生物消费结构中,甲醛是第一消费大户,MTBE占第二位,醋酸仅次之。在甲醇的直接用途中,甲醇作为燃料使用在一些省份发展的较快,多是使用

9、在甲醇掺烧汽油和民用燃料上。我们根据近期甲醇衍生物生产发展趋势来预测甲醇的需求量,甲醇衍生物主要有: 甲醛 国内甲醇用于生产甲醛的消费约占甲醇总消费的1/3。甲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基础碳一化学品之一。其化学性质活泼,易于聚合,是化学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 MTBE MTBE是一种汽油添加剂,主要用于提高汽油性能,国内MTBE投入规模化生产始于八十年代初,其生产能力迅速增长。 醋酸 2002年国内醋酸生产能力达115万吨年,其中甲醇羰基合成法年生产50万吨,约占43.5、乙烯乙醛法年生产44万吨,约占38.3,乙醇乙醛法年生产21万吨,约占18.3。以甲醇为原料采用羰基合成的工艺技术,

10、是醋酸工业发展的方向,所以,今后我国醋酸生产必将逐渐采用甲醇羰基合成法。 甲胺 甲胺是一甲胺、二甲胺以及三甲胺的统称,甲胺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工原料、医药、农药、染料等各个部门的生产。 甲烷氯化物 甲烷氯化物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的总称。主要用于有机硅单体原料、HCFC-22、溶剂、清洗剂、三醋酸纤维素、以及CFC-11、CFC-12等的生产。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是生产聚酯的重要原料,2003年我国 DMT产量约为30万吨,消费甲醇约13万吨。 聚乙烯醇(PVA) 我国PVA历经三十几年的发展,现已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PVA及其纤维工业体

11、系,生产装置能力和年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产量为38万吨,消费甲醇4万吨。 燃料 甲醇是一种易燃液体,燃烧性能好、辛烷值高,而且其发动机燃烧的尾气排放总体上优于汽油排放,因此,推动了甲醇代用汽油的研究和推广。在汽车燃油中可直接添加3-5的甲醇,目前直接将甲醇当燃料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兴趣,它已被某些发电站作燃料。1985年5月加拿大政府曾宣布过一项全国性计划,试验用甲醇做公共汽车和运输卡车的燃料。1987年我国在北京顺义也建成投产第一座年产万吨的甲醇汽油厂,甲醇汽油中50的汽油、4O的甲醇和1O的添加剂组成。前些年我国汽车用“高比例甲醇汽油”的研制和应用也取得成果,并通过鉴定。使用这种燃料汽车发动机无

12、需改装,燃料辛烷值高,造成空气污染远比柴油、汽油要小,该项科技成果对缓解我国燃油短缺,促进煤炭深加工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在宇宙航空中甲醇能作火箭燃料。 其它衍生物 甲醇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以上所列产品及医药、农药和溶剂外,还大量用于生产二甲醚、二元醇醚、二甲苯酚等一系列产品的生产。2.1.2二甲醚 1)作为精细化工产品 二甲醚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它在医药、染料、农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它可用于甲基烷基化剂,也可作溶剂、浸出剂、冷冻剂、燃料及喷雾剂等。 二甲醚合成的甲醛可聚合成高浓度聚甲醛;它与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二甲酯;与苯胺蒸汽反应生成高纯度N-N二甲

13、基苯胺;羧基化制得醋酸甲酯;同系化生成醋酸乙酯;可制醋酐或醋酸乙烯的母体;亚乙基二甲酯脱水可制得乙烯。 二甲醚目前最大的市场是用于气溶胶产品的生产。由于二甲醚是一种优良的气溶胶喷雾剂载体,在制造杀虫剂、化妆品、日用化学品等方面被广泛采用。 二甲醚的冷凝蒸发性能接近于氟利昂,但它又不会破坏臭氧层,是一种用来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的优良的环保产品。 2)替代液化石油气 二甲醚液化性能与石油液化气相似。在37.8时,蒸气压为796kPa,低于石油液化气蒸气压(1380kPa),符合液化气要求(GBll174-89)。陕西新型燃料燃具公司与山西煤化所对燃用二甲醚燃具进行燃烧、环境卫生、卫生防疫检测。结果表

14、明,在着火性能、燃烧工况、热负荷、热效率、烟气成分等方面符合煤气灶CJ4-83的技术指标;二甲醚燃料及其配套燃具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对空气不构成污染;该燃料在使用配套的燃具后,室内空气中甲醇、甲醛及一氧化碳残留量均符合国家居住区大气卫生标准及居室空气质量标准。 二甲醚作为民用清洁燃料比石油液化气有诸多优点: 在同等温度条件下,二甲醚的饱和蒸汽压低于石油液化气,其储存、运输等比石油液化气安全。 二甲醚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3.45,比石油液化气的爆炸下限2高,因此二甲醚作为燃料比石油液化气安全。 虽然二甲醚的平均热值31.45MJkg比石油液化气平均热值45.76MJkg低,但由于二

15、甲醚本身含氧,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理论空气燃料比9.0kgkg远低于石油液化气所需理论空气燃料比(15.6kgkg),从而使得二甲醚的预混合气热值(4.219MJm3)与理论燃烧温度(2250)均高于石油液化气的预混合气热值3.909 MJm3与理论燃烧温度(2055)。二甲醚燃烧性能良好,热效率高,燃烧过程中无残液,无黑烟。 二甲醚代替石油液化气作民用清洁燃料与现有石油液化气的罐装设备、石油液化气罐及石油液化气灶基本通用,不存在推广问题。 3)替代车用柴油 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柴油发动机还排放出二氧化硫。这些废气排放影响空气质量,造成酸雨和光

16、化学烟雾。 研究表明,二甲醚是柴油发动机理想的替代燃料。发动机代用燃料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甲醇,它们的辛烷值都小于10,只适合于点燃式发动机。而二甲醚辛烷值大于55,具有优良的压缩性,非常适合于压燃式发动机,可用作柴油机的代用燃料。 二甲醚作为车用清洁燃料比柴油有诸多优点: 二甲醚代替柴油作为柴油发动机的燃料,排放尾气中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减少50,氮氧化合物(N0)的排放量减少75,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柴油相当,碳烟排放为零。 二甲醚代替柴油作为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发动机的功率提高10,热效率提高2,噪音降低10。 普通柴油发动机通过燃烧系统的优化和压力高达200MPa的高压燃油喷射,发动

17、机的氮氧化物才可控制在3.8gbhphr左右,若要进一步将氮氧化物控制在3gbhphr以下,必须采用废气再循环技术和废气后处理技术,但这些技术目前还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使用二甲醚为燃料,仅需对原柴油机的燃油系统稍作改进。在保持原柴油机高热效率和同样的输出功率、扭矩及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不用任何废气再循环系统和废气处理装置,氮氧化物就能大幅降低,达到2gbhphr以下,同时,控制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的矛盾不复存在,碳烟排放为零,微粒排放也大幅降低;除上述特性外,发动机燃烧噪声可降低10dB(A)左右。 由煤炭资源转化而得到的燃料二甲醚,能有效缓解困扰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缺乏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两大难题

18、,已令国内外一致重视,被誉为“2 1世纪的清洁燃料”。用煤作原料直接制造二甲醚,能使我们能够经济地、大规模地把煤进行深加工成醚基复合燃料,随着这种燃料的逐步推广,将使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变得非常可观。2.2原料路线 天然气、煤、重油、石脑油以及乙炔尾气或其它含有氢和一氧化碳的气体等都可以作为生产甲醇的原料。 由于石油价格较高,目前国内外甲醇装置一般不再以渣油、石脑油为原料,大型甲醇装置通常是建在可获得廉价天然气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的能源结构情况是煤多、气少、缺油,以油和天然气为原料制造甲醇缺乏经济性,故在我国以煤为原料建设甲醇装置成为一种主要发展方向。2.3 国外市场预测231生产能力 世界甲醇

19、生产能力1991年为2268万吨,2001年达到3858.6万吨,世界甲醇工业与天然气的开发同步发展,新建装置大多建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世界范围内甲醇的生产能力仍将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油气资源,将建设一系列超大型的甲醇生产装置。预计2005年将达4294万吨,2010年将达5099万吨。表21 1982-2010年世界甲醇生产能力(单位:万吨年)年份能力开工率年份能力开工率年份能力开工率1991226880.62001387374.21982145373.819922388822002394174.8198313968

20、4.519932356882003397573.91984165180.11994253984.619851759771995283880.819862061761996293284.219871999861997321 081.11988205084.41998341876.81989221278.41999350475.71990222881.52000380379.4 由上表可见,1982-2000年世界甲醇生产能力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年均增长率为5.5:预测2001-2010年世界甲醇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为3。2.3.2生产能力分布 甲醇生产能力分布广泛,但主要分布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

21、和地区,如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南美洲的智利、特立尼达,中东的沙特、卡塔尔,澳洲的新西兰,东欧的前苏联等。北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地区,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8;其次是中南美洲,占15;东欧占13;亚洲占12;西欧占11;中东占11;其它地区占10。2.3.3需求量 90年代以前,甲醇需求增长比较缓慢,自1990年美国通过空气清洁法以后,作为汽油添加剂的MTBE的发展使甲醇消费量大增。1991年世界甲醇需求量为1829万吨,1995年为2293万吨,2000年达到3020万吨,预计2005年将达到3481万吨,2010年将达4226万吨。表2-2 1982-2010年世界甲醇需求量(单位:

22、万吨/年)年份需求年份需求年份需求1991182920012875198210721992195820022948198311801993207420032939198413231994214819851355199522931986156719962470198717181997260519881730199826251989173519992693199018152000302020104226(NN)由上表可见,1982-2000年世界甲醇生产能力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年均增长率为5.9;预测2001-2010年世界甲醇需求量年均增长率为3.4。2.3.4消费结构目前世界甲醇的消费结构尚无

23、明显变化,甲醛仍居甲醇消费量的首位,其次是MTBE和醋酸,世界甲醇消费构成见下表:表2-3世界甲醇消费构成()年份甲醛MTBETAME醋酸醋酐溶剂MMA燃料DMT其它199636.627.26.54.O3.12.81.418.3199736.626.97.24.O3.O2.91.318.4199836.127.17.53.73.02.81.318.5199935.927.08.23.93.O2.71.318.5200035.327.38.13.92.92.61.318.6200135.227.O8.83.82.82.41.318.6200235.127.08.83.82.92.41.318.6

24、2.3.5供需平衡情况 预计到本世纪末,世界甲醇的需求仍将稳步增长,由2001年的2875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3112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2左右。但各地区的差别较大,西欧仍将是甲醇的最大消费市场,其次是亚洲和美国。1994年亚洲进口甲醇约320万吨,2000年进口量增加到470万吨,到2005年和2010年进口量将分别为770万吨和1251万吨。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是甲醇消费大国。目前生产能力仅为27万吨年,且近期无新建项目,主要依赖进口,1990年进口165万吨,1995年进口200万吨,预计到2005年日本将停止甲醇生产,需求全部依赖进口,其进口量约为220万吨。 韩国甲醇生产能力约为4

25、0万吨年,1995年需求量为65万吨,预计到2000年其需求量将达109万吨,短缺约70万吨。 印尼和马来西亚都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在大力发展胶合板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加工板材用粘合剂的生产发展,因此对甲醇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根据预测,到2005年,世界甲醇能力有望新增约600万吨年,总能力可能超过4460万吨年。从2001年能力3873万吨,到2005年能力446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7,当甲醇装置的开工率为72左右时,基本与实际消费需求增长率相当。到2005年,世界甲醇生产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南美和中东地区将成为最大甲醇生产集中地,产能分别各占24,依次是亚洲占15、北美和东欧各占10

26、,西欧占7、大洋洲占6和非洲占4。预计2010年,全世界的甲醇产能及消费递增将保持在2左右,总消费量将达到约3300万吨左右。2.3.6二甲醚 目前世界二甲醚总生产能力约为15万吨年。其中杜邦公司有甲醇制二甲醚生产装置能力为1.5万吨年,并计划在鹿特丹投资5000万美元,再建一套万吨级二甲醚装置;德国联合莱茵褐煤燃料公司现有二甲醚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年。此外还有汉堡的DMA公司和荷兰的阿克苏公司,生产能力均达到万吨级以上;澳大利亚悉尼一家溶剂公司、日本住友精细化工公司各具有5000吨年的生产能力。 国外二甲醚市场随着二甲醚用途的开发而变化,二甲醚需求量近十年内逐年有所增加,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

27、。24 国内市场预测2.4.1生产能力 我国甲醇生产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第一套甲醇生产装置是在1957年1 O月于吉化公司化肥厂投产。至70年代初全国仅有10104ta的能力,8O年代初达3O1O4ta。 从9O年代起我国甲醇能力增长迅速,2O00年我国甲醇生产企业有14 8家,总生产能力348.2104ta,产量为258.4104t(包括厂家自用量),市场年需求量约35O104t,l991-1999年需求增长率约为14,预计2005年我国甲醇需求量约415104t。近年我国甲醇产量变化见表25。 我国现有的甲醇生产装置大部分规模较小,较大的有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以煤为原料的生产装置,哈尔滨煤

28、气公司、巨化化学工业公司等以煤为原料的生产装置,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以乙炔尾气和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装置。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企业还有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公司、大庆油田甲醇厂、陕西长庆汕田、四川江油甲醇厂等,生产规模多在10104ta左右,其他装置大多数采用联醇工艺,生产规模多在151O4ta。 在我国甲醇总生产能力中,75采用煤或焦炭为原料;9采用天然气;8采用乙炔,另外8采用重油。 按生产工艺分,55的能力采用联醇法,低压法占2O;高压法占25。 1985-20O0年是我国甲醇生产能力增长较快的时期,年均增长约12。 1996-2000年,我国甲醇装置平均开工率较低,约4O-60。大中型甲醇

29、装置平均开工率普遍较高;采用联醇法的小型甲醇装置由于产品质量较差、销售网络不健全、化肥市场不景气等原因,甲醇装置平均开工率普遍较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能力小、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的装置将在竞争中陆续淘汰。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生产能力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继续增加,其扩张速度取决于需求增长速度和市场价格。表24 中国主要的甲醇生产企业(单位:万吨年)生产企业名称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标准上海焦化有限公司20美国从级上海吴泾化工厂有限公司10优级品四川维尼纶厂14美国从级齐鲁石化公司10美国从级中油川西北甲醇厂10优级品中油长庆甲醇厂10优级品陕西榆林天然

30、气化工厂9美国从级湖南湘江氮肥厂8一级品安徽淮南化工总厂7.5一级品太原化工公司6一级品吉林化工公司6级品湖南资江市氮肥厂6级品大庆管理局6级品大庆石化分公司甲醇厂20优级品河南安阳甲醇厂6级品兰州什工公司5.5优级南京化工集团公司5一级品安徽淮南化肥厂5级品北京化工实验厂4.24一级品福建三明化工总厂4.7一级品哈尔滨煤气公司6.O+10优级品巨化化学工业公司3+10一级品湖北荆门第二化肥厂3合格品辽宁兴城市化工总厂3一级品云南天然气化工厂3美国从级云南云峰化学工业公司3一级品前郭石化分公司甲醇厂3优级品河北石家庄化肥厂2.5合格品河南安阳甲醇厂3.O天津碱厂3.O山东德州市化肥厂2.O一级

31、品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销两旺,我国甲醇产量1993年88.6万吨,1994年达1 06.96万吨,1997年增加至184.33 万吨,2000年为198万吨。2.4.2需求量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甲醇消费量增长较快,198O年我国甲醇消费量为26.9l万吨,l990年达到68.3万吨,19 99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达到261.36万吨。 在我国甲醇生产中化肥厂联产甲醇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国产碳铵肥料的滞销,直接影响到甲醇的生产,此外,1997年国家再次调整部分化工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甲醇进口关税由1 2降3,也刺激了甲醇的进口,其进口量1991年为7.21万吨,1995年达20.8

32、9万吨,2000年高达130.65万吨,进口量已超过国内甲醇产量。主要进口国有沙特阿拉伯、新西兰。表25 甲醇进出口情况表(万吨年)年份能力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85 54.4 44.3/O.18 41.1 1986 55.4 45.4/O.4 43.8 1987 48.4 54.8 O.14 0.03 51.9 1988 67.6 57.0 4.18 0.03 61.1 1989 79.5 59.1 9.10/68.2 1990 86.O 64.0 4.37 O.05 68.3 1991 93.O 76.0 7.21 O.37 82.9 1992 106.5 87.1 15.88 O

33、.02 103 1993 118.1 88.6 1 7.40 O.30 105.7 1994 130 106.96 12.3165 4.3724 114.91 1995 160 113.48 20.8887 4.6788 129.69 1996 294 141.19 41.0934 O0422 182.412 1997 334.6 174.33 24.1744 1.190 197.3144 1998 359.9 148.87 69.1 O 2.88 215.09 1999 368.4 124 137.39 0.13 261.36 2000 370 198.69 130.65 2001 404.

34、3 152.1 0.9589 260.95 2002 285.2消费结构:我国甲醇的传统消费领域是甲醛、甲胺、MMA、DMT、聚乙烯醇、硫酸二甲酯等。近年来,随着甲醇下游产品的开发,MTBE、农药、醋酸、聚甲醛等新装置的建设,甲醇燃料的推广和应用将大幅度上升。甲醇的需求量:2000年我国甲醇的消费量统计值达254.3万吨左右。表2-6 20002002年我国甲醇消费构成行业或产品2000 2001 2002甲醛192 199.6 207.5醋酸8.2 15.2 28甲胺9.9 10.9 12 MTBE 9 9.45 9.9 聚乙烯醇(PVA) 2.86 2.92 2.98 DMT 2.44 2

35、.48 2.52 甲烷氢化物 2.6 3.2 4 其它 27.3 1 7.2 18.3 合计 254.3 260.95 285.2 2.4.3供需平衡情况 未来我国甲醇市场主要取决于我国环保的有关政策及其实施进度,至2010年我国甲醇的需求量分析如下: 在有机化工原料方面的应用:甲醇可深加工的有机化工原料有上百种,如甲醛、甲胺、甲酸、醋酸、甲醇钠、氯甲烷、甲酸甲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等等。 2000年我国甲醛产量达206万吨,近年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不断加强,甲醛消费量增长迅速,预计2010年甲醛需求量将达到293万吨,届时消费甲醇达132万吨。 目前我国醋酸生产多采用粮食发酵法或乙烯法,随着

36、甲醇羰基合成醋酸工艺的发展,对甲醇的需求将迅速增加,预计2010年我国醋酸的需求量将达144-16 2万吨,按甲醇羰基法占60计,届时将需求甲醇达52万吨。 在精细化工和高分子化工原料方面的应用: 多种农药的生产直接以甲醇为原料,如杀松螟等,预计到2010年甲醇用于生产农药约为34万吨。 甲醇在医药药品中的应用,如长效磺胺、维生素B等,预计到2010年甲醇用于医药约为18万吨。 染料生产过程中用甲醇作原料或溶剂,如红色基RC、蓝色基RT、分散红GLZ、阴离子6RL、酞青素等等,预计2010年甲醇用量约为10万吨。 有机玻璃等合成树脂也需用,甲醇为原料,预计到2010年甲醇用于生产合成树脂与新闻

37、塑料用量约为7万吨。 合成化纤与合成橡胶工业,2010年甲醇用量约为13万吨。 在燃料方面的应用,为控制城市空气污染,国家已实施汽油无铅化计划,甲醇燃料应用的需求将有较大发展。甲醇是一种易燃液体,燃烧性能良好,抗爆性能好,被称为新一代燃料。甲醇掺烧汽油,在国外一般向汽油中掺混甲醇5-15提高汽油的辛烷值,避免了添加四乙基铅对大气的污染。近年来,我国对掺烧混汽油汽车和纯甲醇汽车进行了大量试验。甲醇制二甲醚作民用燃料的灶具开发已获成功,已处于试用阶段。近来汽油价格大幅上涨,而大型甲醇装置的投产,使价格下降,完全可同汽油竞争,为发展甲醇燃料提供了机遇,其市场前景极为广阔,预计到2010年燃料对甲醇的

38、需求量将达2OO万吨以上。 甲醇制甲基叔丁基醚MTBE,MTBE是当前人们公认的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它已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目前国外约有2 0的甲醇用于生产MTBE,随着我国环保措施的不断落实,无铅汽油产量必将迅速增加,对MTBE的需求也将大增,预计201O年MTBE对甲醇的需求量将达65万吨左右。 在国外,甲醇蛋白已工业化,甲醇制乙烯丙烯已进入实用化阶段,甲醇作液体叶肥实验效果较好,在这些方面的潜在市场看好。因此,到2010年预计我国对甲醇的需求量将达到531万吨。表2-7 2010年我国甲醇的需求量及消费构成预测(单位:万吨)应用领域需求量农药34医药18染料10合成树脂等 7合成纤维

39、、橡胶13燃料200MTBE65总计531我国甲醇装置平均开工率较低,约40-60。大中型甲醇装置平均开工率普遍较高;采用联醇法的小型甲醇装置由于产品质量较差、销售网络不健全、化肥市场不景气等原因,甲醇装置平均开工率普遍较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化肥工业将受到冲击,尤其是小化肥,从而影响到联醇的生产。另外,我国一些装置规模普遍偏小,能耗高的小甲醇厂也将受到冲击,使我国现有甲醇的生产能力减少。2.4.4我国甲醇进口情况 1991年以来,我国开始较大量地进口甲醇,主要进口国有沙特阿拉伯、新西兰、巴林、加拿大、印尼等,近年来我国甲醇进出口情况见表28。表2-8 近年来我国甲醇进出口情况年份进口量(万

40、吨)金额(万美元)平均单价(美:一n p i)1994 12.3 2192.5 178.3 1995 21 3779.9 180.0 1996 41.1 6609.8 160.8 1997 24.2 4983.7 205.9 1998 69.1 8145.6 117.9 1999 37.4 14897.8 108.4 2000 30.65 18791.95 143.8 2001 52.1 21278.07 139.9注:到岸价2.4.5二甲醚国内市场 目前,国内生产二甲醚的企业为数不多。气溶胶级(高纯度)二甲醚主要有广东中山凯达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威远天然气化工厂等几家,总产量估计在1.5万

41、吨以内。现在国内气溶胶级(高纯度)二甲醚还未形成市场,主要原因是自产自销,或定点销售,并没有多余的产品出现。 燃料级二甲醚装置目前已在陕西、河南、安徽、贵州等省建立了几套小型装置(均系甲醇脱水法)。其中,陕西新型燃料燃具公司开发的二甲醚液化气及配套节能灶具先后三次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并获准陕西省环保认可产品和注册登记。该公司已建成年产500吨二甲醚实验装置,开始生产销售民用醚烃燃料,替代石油液化气。 近年来,国内二甲醚需求量逐年有所增加。随着二甲醚用途的不断开发,特别是在气雾剂、洁净燃料、制冷剂替代品中的使用,二甲醚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以气雾剂产品为例,预计我国今年产量将达到3亿瓶,如果其中一

42、半用二甲醚作抛射剂,每瓶用100克二甲醚计算,则一年需要二甲醚1.5万吨。 目前,我国石油液化气的每年消费量超过l千万吨。1998我国石油液化气的进口量为477万吨,1999我国石油液化气的进口量超过50O万吨。以二甲醚作为燃料,按每户平均4人,海产每年使用二甲醚燃料180公斤,1000O吨二甲醚可供50000多户家庭作燃料用。目前,石油液化气市场上,每瓶(12kg)零售价为45元。如果将来二甲醚燃料每瓶(12kg)零售价定为 元,则在相同的热值下二甲醚定的市场份额是没有问题的。2.5 价格分析2.5.1国际市场价格 近年世界部分地区甲醇价格变化情况见表2-9。表2-9 近年世界甲醇价格(单位

43、:美元吨)年月西北欧美国韩国中国台湾东南亚日本1994.1 45155 55165 95200 195202 205215 190一200 4 185200 220一225 208213 210215 215220 185195 7 350390 375400 280285 281288 295305 270280 10 500一520 585615 520一530 523533 490一500 440一450 1995.1 450一470 425440 495500 490500 480495 480一505 4 150一160 1 35145 235270 230一250 220一230

44、280290 7 55160 48150 75180 170一175 85190 175180 10 140一145 1 00110 50155 50155 150一160 140一150 1996.1 30140 123127 45150 145150 50一160 140一150年月西北欧美国韩国中国台湾东南亚日本 4 30一140 116127 160一165 155162 170一175 150一153 7 30140 160166 160一165 160一165 70一175 146147 10 35145 146155 172175 170一173 75183 57158 1997

45、.1 175190 189200 210一220 210220 220230 63165 4 175185 200一204 245250 245250 225265 210220 7 170一180 20921 O 230一2 35 225235 205210 20521 O 10 160一165 195200 190195 185190 190195 1998.1 170180 195197 177183 175180 170175 85190 4 100一105 90一93 130一135 125130 120一125 185190 7 90一1 03 8891 108112 100105

46、 1 OO一105 125130 10 8590 9293 10511 0 90一95 9598 118119 1999.1 80一85 70一72 105110 95100 100一105 116118 4 7590 100一103 105110 100110 1 OO一110 104108 7 105108 131135 115120 115120 1 30132 110115 10 105110 115119 122126 116118 114116 126129 2000.1 105108 9596 114116 102105 105108 126128 4 125132 182185

47、 135140 140一145 150一155 126128 7 90一200 215223 185195 180一185 195205 175185 10 220一240 228232 215225 90一195 220一230 21O一220 2001.1 21O一220 336343 213215 190一200 210一215 220230 4 210一230 235237 85190 185190 178183 240一245 7 193205 117120 55165 451 50 48155 210220注:FOB离岸价,未注明的为CIF价国内甲醇价格 2.5.2 国内甲醚价格近

48、年来,我国甲醇价格大幅度上涨,其原因是社会需求量增加致使产品供不应求;国家调整了原油、天然气、粮食等价格,使甲醇生产成本增加;更主要的是受国际市场甲醇价格行情上涨下跌的影响,使近年甲醇价格波动较大。近1 0年来我国甲醇价格变化情况见表210。表2-10 国内甲醇价格分析(单位:元/吨)时间价格时间价格1986年900990 1994年25003500 1987年11001150 1995年2500一3900 1988年2000一2400 1996年20002800 1989年20002500 1997年1800一2400 1990年12501300 1998年1400一2550 1991年16

49、00一1700 1999年1180一1825 1992年16501993 2000年1200一2400 1993年1300一1800 2001年14002400 2002年150024002.5.3 价格分析 我国每年都进口大量甲醇,由此可清楚看到国际甲醇行情对国内市场具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山于东南亚和中东地区部分甲醇装置时有故障停车,以及北美部分甲醇装置关闭或减少产量,致使亚洲地区甲醇供应出现紧张,美国和欧洲甲醇供应格局失衡,推动世界甲醇行情坚挺上行。进口甲醇的连续上涨,直接拉动国内甲醇行情上扬。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上升通道。经济前景的明朗带动化工市场走向活跃,有机化工原料强势上升,无机原料

50、逐步走高。市场对预期的坚定看好推动整个行情不断上升,为甲醇价格的上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甲醛是消耗甲醇最多的下游产品,由于国家实施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启动了房地产市场,进而带动了建材行业、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而后者的兴旺又拉动了粘胶业的发展,这些行业都是消耗甲醛的大户,造成甲醛产量的大幅上升。消耗甲醇占第二位的农药对甲醇也有较大的需求。农业生产具有时段性,而现在正是农药生产的高峰期,因此也是需求甲醇的高峰期。占第三位的是醋酸,由于市场上醋酸销售极为看好,价格直线上涨,刺激了醋酸生产的积极性,增大了对甲醇的耗用。 甲醇作为一种高能耗的化工产品,实质上是一种能源的载体。从世界范围来讲,其

51、生产已逐渐集中于少数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往往不是主要甲醇消费地区;而甲醇后加工比较发达的主要甲醇消费地区却缺少生产甲醇所需的丰富、便宜的天然气资源,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使甲醇生产地区与消费地区紧密地联系起来了,生产与消费已经全球化。1990以来相继形成的世界三大跨国甲醇公司已掌握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生产能力和三分之二的贸易量,目前全球甲醇价格基本受其控制。我国天然气资源从总体上讲是相对贫乏的,价格也相对较高。虽然煤炭资源很丰富,但大批以此为原料的甲醇装置采用的技术落后,经济性相对较差。因此,国内甲醇价格在1700元吨以上时,甲醇装置开工率较高:国内甲醇价格在140O元吨以下时

52、,则开工率较低。 从表28可以看出,从19942001年8年间,我国甲醇进口年平均单价最低1999年为108.4美元吨,最高1997年为205.9美元吨。但年加权平均到岸价约154.3美元吨,进口甲醇考虑关税、增值税及仓贮等费用后销售价应在1700元吨左右。 目前国内大多数甲醇厂生产成本在1200-1600元吨,财务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甲醇生产成本约738元吨,所以本4 0万吨年甲醇项目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且具有较大的优势。2.5.4二甲醚价格分析 目前,高纯度二甲醚在国内的售价为6000元吨左右,国际上售价在7000元吨左右。国际市场价格比国内市场高。燃料级二甲醚在国内的售价为2400-

53、3 000元吨左右。 二甲醚主要由甲醇脱水而制得,其产品价格主要受甲醇价格影响。本技术方案中,二甲醚定价2400元吨。进行财务分析。本项目由于甲醇成本较低,生产的二甲醚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三章 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3.1产品方案及质量指标 3.1.1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为商品精甲醇和燃料级二甲醚。3.1.2产品质量指标(1)精甲醇产品精用醇质量指标(GB33892,优级品)色度(铂一钴) 4.5号密度(20) O791-0792gCm3沸程(包括64.60.I) 08高锰酸钾试验 50min水溶性试验 澄清水份含量 0.10酸度(以HCOOH计) 0.0015羰基化合物含量(以CH20计)

54、 O002蒸发残渣含量 0.001硫酸洗涤试验(可炭化物)颜色 50铂一钴色度乙醇含量 O.01铁(可溶的)含量 0.000015气味 无残留(2)二甲醚燃料级二甲醚满足下表优等品指标: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二甲醚 V 99.0 98.5 98.00第四章 工艺技术方案41 概述 本项目以煤为原料年产120万吨甲醇、30万吨二甲醚装置。主要工艺流程配置为:恩德粉煤气化、煤气除尘、压缩、变换、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冷冻、硫回收、5.OMpa低压甲醇合成、三塔甲醇精馏、二甲醚装置、罐区等。42工艺技术选择 421 煤气化 工业上以煤为原料生产煤气已有百余年历史,用于生产合成气也有近一个世纪之久,

55、近2 O年来进展最快,已从第一代煤气化工艺发展成第二代工艺,两代气化工艺之间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早期的煤气化大都使用块煤和小粒煤为原料,而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粉煤量已占50以上,造成大量粉煤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即使采用如KT法粉煤气化工艺,也仅仅是常压气化,不仅消耗高、能耗高,规模也较小。针对第一代煤气化的不足,进入8 0年代以后,随着“煤的洁净气化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的发展,采用先进的气流床反应器,以粉煤为原料,处理煤量2000td的加压气化工艺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其气化指标好,有利于环境保护,成为煤气化技术的主流。 可采用的煤气化工艺技术方案叙述如下: 1、固定层常压气化技术 采用

56、固定层煤气发生炉方案,通常需采用优质无烟块煤为原料为空气间歇气化和纯氧、富氧气化。 一般的固定层间歇气化炉存在能耗高、单炉发气量低、有大量吹风气放空污染环境等缺点。采用纯氧气化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工业化运行业绩,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吉化公司化肥厂、云南解放军化肥厂、安徽淮南化工总厂、吴泾化工厂等先后在中2745间歇式UGI炉上进行富氧连续气化生产合成气试验并获得成功。此后的8O、9 0年代,又有黑龙江化工总厂、平顶山化肥厂、巨化公司化肥厂等单位进行了固定层气化富氧连续气化装置的实验生产,气化原料从焦炭扩展到小块无烟煤。各厂富氧连续气化装置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运行效果较为满意,还有些装置实际气化效果不尽如人意。总体来看,通过这些厂地实际生产运行,固定层富氧连续气化技术在我国化肥化工行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国外第二代煤气化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