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架线张力架线紧线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148968266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30.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风电场架线张力架线紧线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风电场架线张力架线紧线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风电场架线张力架线紧线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风电场架线张力架线紧线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架线张力架线紧线施工作业指导书(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风电场架线张力架线紧线施工作业指导书第1节 紧线施工特点及工艺流程511 张力架线的紧线施工的主要特点是各种紧线作业都在直线塔进行,通称为直线塔紧线。一般放线施工段即为紧线段。512 紧线段的一端进行紧线操作称为操作端,另一端仅作临时锚固,称锚线端。513 直线塔紧线特点:a 锚线端用过轮临锚进行固定。b 锚线端增加松锚升空作业。c 锚线后可在适当范围内重新调整弛度。d 紧线段内各个杆塔在弛度调整后均进行画印。514 直线塔紧线的工艺流程图(含附件安装)如紧线前检查紧 线观测弛度画 印过轮临锚松锚升空反向临锚直线塔附件安装平衡挂线安装间隔棒回收钢护套回收滑车安装跳线(附件安装工序)(送放线队)

2、第2节 紧线前的准备工作521 导线紧线前应作下列检查:a 检查各相子导线在放线滑车中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跳槽现象发生。b 检查各子导线间是否互相绞劲、缠绕;如有,必须打开后再紧线。c 检查直线压接管位置,判断其紧线后是否能满足规范要求;如不合适,应处理后再紧线。d 导线损伤处是否已全部处理好。e 所跨越的电力线是否已完全停电并接地或采取可靠的跨越措施。f 现场核对弛度观测档位置,复测观测档档距、高差。g 紧线工器具是否完备、良好,地锚埋设是否合适、安全。第3节 紧线布置和操作531 直线塔紧线一般采用一根子导线用一套紧线装置(含一套动力装置)的布置方式,但必须同时布置四套紧线装置,以达到四根

3、子导线同时收紧的目的。地线的紧线每相地线布置一套紧线装置。532 紧线段的操作端应作好如下准备:a 根据导、地线的紧线张力选择并配备合适的紧线工具。b 紧地线的牵引固定地锚一般采用地线线端临锚的地锚;紧导线时一般用导线线端临锚的地锚。1 导线;2卡线器;3总牵引钢丝绳;450kN起重滑车5地滑车(30kN)6绞磨钢丝绳(13)7机动绞磨(30kN)8地锚1234567533 紧一根子导线的布置与紧一根地线的布置基本相同,紧导线(或地线)的牵引系统布置图如下:8534 紧线顺序:应先紧地线,后紧导线。单回路导线,应先紧中相线,后紧边相线。535 紧地线的操作步骤是:a 每根地线布置一套牵引系统,

4、应同时布置二套牵引系统,实现两根地线同紧。b 检查系统各元件连接牢固后,即可启动绞磨。c 收紧地线,当操作端的线端临锚拉线不受力时应停止牵引,将线端临锚由地线上拆除。d 继续收紧地线,应两根同时收紧,同步看弛度。当各档弛度调整达到设计规定值时,停止牵引。e 恢复操作端线端临锚,并收紧链条葫芦,拆除牵引系统。f 当弛度调整符合设计规定及验收规范要求时,进行登塔画印。536 紧导线的操作步骤是:a 每相导线应布置四套牵引动力装置,以达到四根子导线同步收紧的目的。b 检查牵引系统各元件连接牢固后,即可启动绞磨。同时通知弛度观测人员及紧线段内各监护人员。c 缓慢收紧四根子导线,当操作端的线端临锚的拉线

5、不受力时,停止牵引,将线端临锚由导线上拆除。d 继续收紧子导线,应注意将子导线对称收紧,使放线滑车保持受力平衡。e 四根子导线同步收紧,同步看弛度,待各档弛度调整符合设计要求后,停止牵引。 恢复操作端的线端临锚,收紧链条葫芦,松出绞磨,拆除牵引系统的工具。f 用线端临锚的链条葫芦微调子导线弛度,使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每基杆塔上进行画印。完成画印作业后,方准进行过轮临锚作业。25线端临锚过轮临锚卡线器第4节 过轮临锚541 在紧线后,为了确保已紧线段的导地线不致跑线,在操作端的直线塔(即操作塔)上一般增加一套过轮临锚。542第一个紧线段完成紧线,操作塔不进行附 件安装且相临 档不安装间隔棒,

6、以便在塔上进行过轮临锚。543过轮临锚布置示意如图:544过轮临锚由导线卡线器、临锚钢绳、直角挂板(Z-7)、链条葫芦及地锚等构成,示意图91286635471 5T链条葫芦;212临锚钢丝绳;3卡线器;4 Z-7直角挂板;5卸扣;6开口胶管;7放线滑车;8导线;9钢板地锚 545 过轮临锚应按下列步骤操作:a 在操作塔距放线滑车1.5-2m的导线上安装导线卡线器,同时在紧靠卡线器的后侧套上开口胶管,与卡线器相对称的另一侧导线上同样应安装开口胶管。b 在放线滑车的横梁挂孔上安装4个Z-7直角挂板,应与导线轮相对应。c 临锚钢绳(12.5)的上端穿过直角挂板后与卡线器相连接;下端与锚线架上的链条

7、葫芦相连接。d 用垂球在界塔的导线上画印后,收紧链条葫芦,令锚绳受力。收紧时不得让画印点前后窜动。e 过轮临锚的对地夹角不宜大于25,其地锚设置与线端临锚相同。546 过轮临锚工具应按最大紧线张力进行验算。547 所有临锚的锚线方向应基本顺线路方向,临锚的位置应便于松锚作业。第5节 松锚升空551在本紧线段与上紧线段的衔接档内,进行导(地)线直线压接,拆除导(地)线的线端临锚,使导地线由地面升至空中等项作业,简称为松锚升空。552必须具备下列各项条件,方准进行松锚升空作业:a 两个相邻的放线段均已分别完成线端临锚。b 上一个紧线段已安装好过轮临锚。c 上一个紧线段除过轮锚塔外,其它杆塔已安装完

8、线夹。553松锚升空前,应做好两个放线段的界档(即牵、张场设置的档内)内导(地)线线头的压接,其操作步骤是:a 将两放线段的导(地)线头由线端临锚处相对展放。b 在两线头交接处的适当位置断线,然后按要求进行直线管的压接。c 如果判断直线管需过滑车时,应安装保护钢套及套白布袋。554松锚升空前,应在导(地)线上装设压线滑车。松锚升空的布置示意图如下:555 松锚升空应按下列步骤操作:a 在待紧线端的线端临锚前安装卡线器,尾端连接钢丝绳,通过转向滑车,收紧导线,使线端临锚不受力;b 拆除待紧线段及已紧线端的线端临锚。c 收紧压线滑车组,使其受力后,再慢慢松出代替线端临锚的钢丝绳。当钢丝绳不受力时,

9、再拆除卡线器。d 慢慢松出压线滑车组,使导(地)线升空;e 当压线滑车组松放到不受力时,拉动拉脱绳,使压线滑车翻转,解下压线滑车。556 松锚升空操作应注意下列事项:a 用于导线的压线滑车必须用铝轮或尼龙轮,其中一侧开口,便于拉脱而不损伤导线。b 如果界档内余线较多时,在升空的同时,必须通知紧线操作端启动机动绞磨,收紧导线,避免升空后导线落地。c 导(地)线升空后,检查上一个紧线段的导(地)线画印是否窜动;若有窜动,可通过过轮临锚调节。557 当待紧线的施工段导(地)线紧线完成并且已在导(地)线上画印后,即可松出过轮临锚。第6节 耐张塔紧线操作561 耐张塔紧线操作方法,与直线塔紧线操作方法基

10、本相同,需加打紧线临时拉线。562 操作程序:a 安装临时拉线:临时拉线应设在架线段的反向延长线上。根据设计要求,地线和三相导线的临时拉线打在不挂线侧的挂线点附近主材上,垫圆木、包麻袋。临时拉线及地锚的规格和安装:地线用13钢绳或GJ70钢绞线(两端用线夹固定),地锚按2T埋设。导线用17.5钢绳或GJ100钢绞线(两端用线夹固定),每个地锚按6T埋设,两地锚水平间距大于3m,每个设两根临时拉线。拉线对地夹角不大于40。临时拉线的拆除,当下一耐张段的导线、地线进行紧线,弧垂接近规定值便可将拉线拆除。b 用四台机动绞磨,通过五轮放线滑车同时紧线,临锚不受力时拆除。c 驰度观测完毕后划印,高空临锚

11、压接挂线操作。第7节 弛度观测571 弛度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a 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b 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c 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d 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e 弛度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f 观测档位置应分布比较均匀,相邻观测档间距不宜超过4个线档;g 观测档应具有代表性。如连续倾斜档的高处和低处,较高悬挂点的前后两侧,相邻紧线段的结合处,重要被跨越物附近应设观测档。h 宜选择对邻近线档监测范围较大的塔号作观测点。572 弛度观测方法,根据本工程地形情况,选用

12、下列几种弛度观测方法:a 等长法观测弛度。等长法是最常用的观测弛度方法,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用等长法。在观测档相邻两杆塔上,由架空线悬挂点A、B处各向下量距离f绑扎弛度板,然后在观测端的弛度板处用弛度观测仪或工程望远镜观测。示意图如下:BAfffhhahaLf2f图中:h观测档的悬挂点间高差,m。f观测档的弛度,m。f因气温变化观测档弛度的变化值,m。ha观测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m。hb视点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m。选用等长法观测弛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h20%L;fha-2;fhb-2在上述量距离f时,可根据紧线当天的气温预估一个气温值,以此气温条件选择f,如果气温变化时,应

13、重新绑扎弛度板。观测弛度时,使两弛度板上平面的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即可。b 异长法观测弛度。当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间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异长法观测弛度。示意图如下:BAbfahL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10%L时,在观测端选定一适当的a值,则视点端低于同侧架空线悬挂点的垂直距离为b,其计算式为: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 h10%L时,观测端选定适当的a值后,视点端的b值计算式为:上式中:其中:Lab、fab为代表档距和弛度, 为高差角。采用异长法观测弛度时,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bhb-2且1/4a/f9/4;或a/f=0.4081.83。Bc 档端角度法观测弛度,示意图如下:hfAaL仪器在架空

14、线垂直下方,观测角的计算式为:已知观测角求弛度f的计算式为:式中:角度观测值,度;正值为仰角,负值为俯角;a望远镜中心至近悬挂点间的垂直距离,可直接量得,m;h观测档架线悬挂点间高差,m;近悬挂点(即观测端)较低时取“+”,反之取“-”;f观测档的架空线弛度,m;L观测档档距,m。档端角度法的适用范围:同异长法。573 弛度观测时应遵守下列规定:a 观测弛度的温度以各观测档和紧线场气温的平均数为依据。b 温度计应挂于通风处。有阳光照射时,温度计宜背向阳光,不宜直射。c 挂线后必须就观测档弛度再复测一次,并作好记录,填写弛度观测记录表。574 弛度调整顺序是:收紧导线,调整距操作端最远的观测档弛

15、度,使其合格或略小于要求弛度;放松导线,调整距操作端次远的观测档弛度,使其合格或略大于要求弛度;再收紧,使较近的观测档弛度符合要求弛度。依此类推,直至全部观测档调整达到要求为止。575 弛度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a 不论用何种方法观测弛度,均应使用经纬仪配合,以确保各相子导线的弛度在相同水平位置。b 同一观测档同相子导线应同为收紧调整或同为放松调整。c 同相子导线应基本同时收紧或同时放松,不使其张力差过大。d 同相子导线应用经纬仪统一操平,并利用测站尽量多检查一些非观测档的子导线弛度情况。576 弛度调整可采用“粗调”与“细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a 用机动绞磨收紧导线,使紧线段内各档弛度粗调至要

16、求弛度。b 将导(地)线实施线端临锚后以线端临锚中的链条葫芦(每根子导线一个)进行细调弛度,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第8节 画印581 画印作业应在紧线段内各弛度观测档均达到设计值,紧线应力基本不发生变化,且子导线间的不平衡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进行。582 张力架线的画印作业,均在杆塔上操作。要求观测好一相画一相的印记,且耐张塔及直线塔应同时画印。583 直线塔的画印如下图所示,应按下列步骤操作:4分裂导线绝缘子串横担AKa0Ka1a2a3a4a0a 在导线所在竖向平面的横担端头,距挂线孔中心(即悬垂线夹中心)距离为K的A点悬挂一只垂球。b 使垂球对准任一子导线上画一个记号,设为a0点。c 以a0为

17、基准点,将直角三角板一直角边贴紧导线量取K值并画印,设为a1点。d 以a1点为准将直角边对准各子导线画出点a2、a3、a4。这里的a1、a2、a3、a4即为直线塔的导线画印点,画印点为悬垂线夹中心位置。584 耐张塔(含转角塔)画印如下图所示。应按下列步骤操作:A4A1A2A3h1h2h3h4横担画印线导线 a1 a2 a3 a4 B 画印板a 用一画印板(宽0.1m,长约2m,具有刻度),将其一端固定在横担的导线挂孔处,另一端沿平行线路内转角平分线方向伸向导线上方。b 画印板另一端悬挂垂球,并对准相应导线挂孔的子导线(设为1号),进行画a1,同时记录a1点与挂线孔间的水平距离A1及高差h1;

18、c 移动垂球悬挂位置,对准另一根子导线并画印及记录;d 如果导线挂线孔为两个时,应分别按上述步骤进行另外两根子导线的画印;e 耐张塔的另一侧按上述操作步骤同样画印;f 画印后,应计算割线长度,详见本章第9节;585 画印操作应注意下列事项:a 画印一律用记号笔作记号。画印后,应在印记的前或后侧缠绕一圈黑胶布或白胶布,便于识别记号。b 画印操作应由两人配合作业,一人在导线上画印,另一人在横担上监视。c 所画印记必须准确、清晰。d 操作人员脚踩导线时,动作要轻、稳,避免导线窜动。e 直线小转角塔取放线滑车顶点为画印点,用三角板在各子导线上画印。第9节 耐张塔平衡挂线591 耐张塔平衡挂线前必须做好

19、下列准备:a 应根据画印及其它数据计算每条子导线的割线长度:耐张串长:水平位移引起线长变量:Ls=LsSin垂直位移引起线长变量:Lh=耐张串重引起线长变量:Lz=(1 )式中: = tg-1( + + )= tg-1( + )板倾斜引起的线长变量:LH= tg总割线长度:L=LsLhLzLH对于1、4线(上线)LH前取“+”号。对于2、3线(下线)LH前取“”号。以上各式中:耐张串与横担联结的挂线金具孔至耐张线夹钢锚固定导线钢芯端头之间的实测长度。(m)Ls1、4线划印点至相对应横担上挂线孔之间的水平距离(m)。当划印点在挂线孔内角侧时,取正值;在外角侧时,取负值。h1、4线划印点至横担挂线

20、孔的垂直距离(m)。h 耐张塔导线挂线点与相邻直线塔导线悬挂点的高差。(m)当耐张塔挂点高时,取正值;挂点低时,取负值。L 耐张塔与相邻直线塔档距(m)。耐张串与横担联结的挂线金具孔至二联板挂线孔之间的计算长度(m)。f 耐张塔与相邻直线塔紧线时的计算弧垂(m)。g0 耐张绝缘子串比载(N/mmm2)。g0=G 与对应的耐张串实测重量(N)。S 导线截面积(mm2)。g 导线比载(N/m.mm2)。线路转角。挂线后耐张串倾角。 导线未挂耐张串时的悬垂角。a 线间距(二联板上、下挂线孔间距离)(m)。b 耐张塔相邻的直线塔应不安装悬垂线夹,相邻的两个线档内不应安装间隔棒。c 应选定采用平衡挂线,

21、还是半平衡挂线,按选定的方法进行布置。592 耐张塔平衡挂线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平衡挂线,另一种是半平衡挂线。a 平衡挂线也称不带张力挂线。挂线所需过牵引量用空中临锚收足,连接金具到达挂线位置时,空中临锚仍然承受锚固的导线张力(即过牵引张力)。挂线工具只承受拉紧耐张绝缘子串及所带导线的张力,如果空中临锚收紧量不足影响挂线时,应补充收足,不得以挂线工具强行拉线。b 半平衡挂线也称带张力挂线。四分裂导线分为四次挂完一相导线,每次均只挂横担一侧一相导线中的一半子导线(两条)且第一次在横担一侧挂线,第二次在横担另一侧挂线,第三、四次类推,使横担受力始终不超过一相导线总张力的一半。挂线所需过牵引量由挂

22、线工具收紧,挂线工具承受全部挂线张力。593 耐张塔不带张力挂线,操作塔(进行挂线操作的耐张塔科称操作塔)不设置临时拉线。耐张塔带张力挂线,如果操作塔允许不平衡张力大于一相导线总张力的一半,则可不设临时拉线,应与设计部门联系确定。594 耐张线夹与绝缘子串的连接由于工作位置不同有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是采用高空平台在空中安装;另一种是导线落地后在地面安装。595 挂线过牵引时,导(地)线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平衡挂线牵引量一般应控制在300400mm。596 耐张塔平衡挂线及半平衡挂线的作业程序是:a 横担两侧进行高空临锚;b 割线、松线落地;c 压接耐张线夹;d 连接绝缘子及金具串;e 平衡挂线

23、或半平衡挂线;f 安装其它附件。597 高空临锚应按下列步骤操作:a 地面安装耐张线夹时,在离横担挂线孔1.5倍悬挂点高度的导线处安装导线卡线器;高空安装耐张线夹时,在离耐张线夹外3m左右安装导线卡线器。b 在导线卡线器的尾端侧导线上套上开口胶管。c 在导线卡线器尾端连接15防扭钢丝绳,其长度与导线卡线器至横担距离相适应。d 在横担挂线孔处连接60kN手扳葫芦,葫芦前端与15钢丝绳相连接。高空临锚构成如图所示:e1456237564712381导线;2卡线器;3临锚钢丝绳;4链条葫芦;5卸扣;6保险钢丝绳;7开口胶管;8放线滑车f 每相导线一侧应设四套高空临锚装置,两侧共八套高空临锚装置。g

24、两侧同时收紧链条葫芦,使临锚系统逐渐受力;两侧卡线器间的导线呈松弛状态。收紧时应保持操作塔横担平衡受力,可根据收紧过程中导线是否向操作塔一侧移动,判断操作塔受力是否对称平衡。h 高空临锚用的链条葫芦,收紧后必须将链尾缠绕在本体上且绑扎牢固,防止滑脱。598 割线、松线、压接应按下列步骤操作:a 高空临锚的两侧卡线器之间的子导线松弛后,应在待割线点(放线滑车之间)的两侧线上分别用16麻绳绑扎固定,麻绳另一端通过横担上的小滑车拉至地面。b 割断导线前,在卡线器尾端侧0.51.0m处,用麻绳将导线松绑在锚绳上,防止松线时导线出现硬弯。c 收紧小麻绳,将导线拉至横担上进行切割。d 松出小麻绳,使两侧导

25、线头缓慢落至地面。e 为避免导线落地损伤导线,可视地面情况垫以编织袋布或帆布。f 按规定进行割线、清洗、压接。g 利用挂在横担上的小滑车及麻绳卸下放线滑车。599 组装绝缘子及金具串应按下列步骤操作:a 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组装绝缘子、金具串。b 绝缘子应擦洗干净,金具的螺栓、销钉及绝缘子的弹簧方向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c 将组装好的绝缘子及金具串与耐张线夹相连接,均压环暂不组装。5910 平衡挂线应按下列步骤操作:a 平衡挂线现场布置图如下:1导线;2耐张绝缘子串;3总牵引钢丝绳;4起重滑车;5牵引滑车组;6地滑车;7机动绞磨;8地锚51234678横担b 现场布置中,挂线用的滑车尽量靠近挂线

26、孔,以减少过牵引量。c 在绝缘子及金具串的挂线侧牵引板处连接17.5牵引钢丝绳,其另一端与滑车组相连接。d 启动机动绞磨,缓慢收紧绝缘子串,待绝缘子串离开地面约0.5m后应暂停牵引,调整绝缘子大口朝向(按规范要求,弹簧销由上向下穿;对于R型弹簧销,规范中规定,一般应由下向上穿),安装均压环。e 继续牵引,当绝缘子串挂线侧金具接近横担挂线孔时,应慢速牵引在确认已满足挂线要求时停止牵引。如果挂线不到位时,应第二次同时两侧收紧高空临锚,直到满足挂线要求为止。f 当挂线孔连接螺栓穿上并拧紧螺帽后,可回松牵引系统,在其不受力时拆除或移至另一侧。g 若为单侧挂线时,另一侧高空临锚可适当收紧手板葫芦,以减少

27、两侧导线的张力差。h 同相另一侧按上述布置及操作步骤同样进行挂线。i 待同相两侧挂线后,同步放松高空临锚的手扳葫芦。待临锚钢绳松弛后,方可拆除临锚装置。j 拆除临锚时,应先拆临锚钢绳与手扳葫芦的连接卸扣,回收手扳葫芦;最后拆除卡线器。第10节 紧线的工器具配置5101 按一个紧线队配置的工器具见下表:序号工器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对讲机台122机动绞磨50kN台63压接机具套44经纬仪台55卡线器LGJ400只606卡线器GJ80只107链条葫芦50kN个608链条葫芦30kN个509起重滑车50kN双轮个510起重滑车50kN单轮个511起重滑车30kN单轮个3012小铝滑车90个2013

28、卸扣80kN个3014卸扣50kN个10015卸扣30kN个10016钢丝绳17.550m条4挂线牵引用17钢丝绳1560m条6临时拉线18钢丝绳1540m条50高空临锚用19钢丝绳12.5100m条24过轮临锚用20钢丝绳12.560m条24高空临锚用21钢丝绳14300m条4绞磨绳22钢丝绳11100m条4临时拉线23钢丝绳9100m条6反向临锚用24白棕绳1690m条5卸放线滑车25白棕绳1660m条5压线用26白棕绳12100m条30引线、吊物用27尼龙绳1080m条1028地锚50kN个2029大剪把530提线器导线用付20附件安装用31提线器地线用付10附件安装用32帆布55m张5挂线用33弛度板1.6m块12弛度观测用34温度计弛度观测用35钢卷尺30m、15m、5m把15各5把,弛度观测用36垂球025kg只437记号笔1038三角板39开口胶管240.50.8m条10040镀锌铁线10号、16号、20号kg1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