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6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串讲1 演练 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896622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6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串讲1 演练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6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串讲1 演练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6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串讲1 演练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6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串讲1 演练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6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串讲1 演练 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16讲 串讲11(2016全国卷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

2、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解析:(1)根据材料,郑板桥“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可得出个性鲜明;根据材料“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可得出借物抒情,以形表意;根据材料,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可得出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根据材料“诗、书、画、印完美结合”可得出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2)依据

3、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分别从清朝时期的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由郑板桥“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晚年靠卖画为生”可分析得出,得益于清代江南扬州等地商品经济的发展;由“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等可分析得出,江南社会的世俗化影响郑板桥的艺术风格;由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等可分析得出,受清代“经世”思想的影响。答案:(1)特点: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2)背景: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2(2016山东青岛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

4、每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逸,二字皆败家之道也”。“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不可留财产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 曾国藩家书材料二民国学者郭斌和教授认为:“曾文正,即我国旧有教育理想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故能才德兼备,文武兼资。求一平均发展道德文章事功三才之成就,可与文正相比者,实不数数觏。”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曾文正与中国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的主要思想。(2)根据材料二,指出郭斌和与革命党人评价曾国藩的角度和影响

5、评价人物的主要因素。答案:(1)思想:勤俭谦;读书做学问;鼓励子女自立自强。(2)角度:郭斌和从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之荣的角度评价的。革命党人是从曾国藩镇压农民运动和镇压人民反侵略运动的角度评价的。因素:研究者的阶级立场、史料占有情况、时代性、评价角度等。3(2016江苏南京二模)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勇于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规则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并足以解释其现象者。规则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规则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

6、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设。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材料二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第二,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度是什么?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材料三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

7、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2)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3)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答案:(1)成就:“归纳演绎”(实验)法;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主题: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原因: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建。思想上文艺复兴的深入;近代科学的兴起。(3)影响: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为工业革命提供理论基础;促进思想解放(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冲击了神创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