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文档资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8943698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文档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我国人均耕地我国人均耕地 0.1 0.1 公公 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2%42%。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572257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27%27%。我国现有森林面积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59 1.59 亿公顷亿公顷!约占世界森约占世界

2、森 林面积的林面积的4%4%,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人均森林面积仅为 0.12 0.12 公顷,人均蓄积量公顷,人均蓄积量8.9 8.9 立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20%20%和和12.5%12.5%。我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为我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为 130 130 亿亿150150亿吨,仅占世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界总量的3%3%左右。左右。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 1/31/3。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 3.6 亿公顷,亿公顷,约占国土

3、面积的约占国土面积的38%38%。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1.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18.2%18.2%。约有约有 46004600种高等植物和种高等植物和400400种野生动物已经处于濒危或临种野生动物已经处于濒危或临界状态。界状态。1 1、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的现实情况 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时说:“中国有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两难两难”矛盾矛盾 既要加快工业化,又要超越依赖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旧式工业化模式,走新型

4、工业化道路;既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又要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广泛吸纳劳动力的优势;既要推进城镇化,又要避免大量圈占农田导致耕地减少、农民失地 这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出现的新特点,给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二战以后,传统发展观开始盛行二战以后,传统发展观开始盛行 二战以来,在传统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二战以来,在传统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热。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热。增长主要内容: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人的增增长主要内容: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人的增长为重要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使社会生产力长为重要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

5、容,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极大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由于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由于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不重视社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问题、环境问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题、社会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的实惠,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全球有的土地因人类活动遭致退化;世界每年流全球有的土地因人类活动遭致退化;世界每年流失土壤失土壤240240亿吨,亿吨,5050的土地沙漠覆盖。的土地沙漠覆盖。的海洋鱼类被充分捕捞或捕捞

6、过渡;的海洋鱼类被充分捕捞或捕捞过渡;全球森林以每年全球森林以每年1700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为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为230230亿吨,使地球温亿吨,使地球温度升高,出现度升高,出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10001000多万吨,重金属几百万多万吨,重金属几百万吨,数不清的生活垃圾;吨,数不清的生活垃圾;人口的增长又加剧了资源的稀缺,使地球资源的消耗加人口的增长又加剧了资源的稀缺,使地球资源的消耗加快,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快,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二战以后,传统发展观的结

7、果二战以后,传统发展观的结果 6060年代末期,发展极限论挑战传统发展观年代末期,发展极限论挑战传统发展观 1969-19731969-1973年间由年间由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的的未来学派未来学派提出:提出:“发发展展=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自然生态自然生态”的发展极限论。他们把自然生态的发展极限论。他们把自然生态纳入到整个发展系统纳入到整个发展系统,指出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指出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经济增经济增长也就会到极限了。长也就会到极限了。提出要建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提出要建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帮助人对于帮助人们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种种误区中走出来们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种

8、种误区中走出来,发挥了巨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发展极限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发展观作用。发展极限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发展观,但其自身但其自身也存在诸如忽视科技进步的作用、忽视人的积极能动作用也存在诸如忽视科技进步的作用、忽视人的积极能动作用等多方面不足。等多方面不足。7070、80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问世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问世 1987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在联合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主持的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主持的报告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的发表,可可持续发展概念开始逐步确立持续发展概念开始逐步确立 19721972年年6 6月月5 5日日全

9、球全球133133个国家的个国家的13001300多名代表在斯德哥多名代表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提出:尔摩召开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提出:“我们只有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共同体”的理念的理念。9090年代以来的发展观年代以来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综合发展观社会、经济、自然和人的持社会、经济、自然和人的持续协调发展续协调发展发展发展=经济经济+自然自然+社会社会+人人”的综合发展观的综合发展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也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10、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教训:“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周期性发展缺乏持续性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有增长、无发展”,经济增长,贫困依旧,分配不公,矛盾激化,社会发展滞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本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发价。本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发展为代价。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为代价。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

11、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建设资源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十个指头弹钢琴十个指头弹钢琴实现速度与结构、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3、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之路“一化一化”、“大跃进大跃进”战略战略 、四个现代化战略、四个现代化战略(没有提(没有提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不可能意识到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不可能

12、意识到“向自然界开战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口号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悖)相悖)19561956年提出要从阶级斗争转向以社会主义建设为年提出要从阶级斗争转向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心,但后来搞重心,但后来搞“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抓革命,促生产促生产”,产生了摇摆不定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产生了摇摆不定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展观 。高度重视经济增长观却没有得到始终如一。高度重视经济增长观却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的贯彻 。历史的失误历史的失误 世界上少有的多灾害国家。世界上少有的多灾害国家。5858年年,9000,9000万人进入东北大森林,砍了万人进入东北大森林,砍了10

13、0100万棵树,万棵树,灭四害,把麻雀赶出北京城。灭四害,把麻雀赶出北京城。丹东风城虎沟村。丹东风城虎沟村。“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身无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身无分文文”。北京、苏杭等文化古城、旅游城市建立重污染工业。北京、苏杭等文化古城、旅游城市建立重污染工业。“以粮为纲以粮为纲”、“围湖造田围湖造田”、人造平原、开山、人造平原、开山修梯田;对野生珍惜动物乱猎乱采。修梯田;对野生珍惜动物乱猎乱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地震、台风、风暴潮、洪水、旱、虫等灾害频繁。地震、台风、风暴潮、洪水、旱、虫等灾害频繁。农民在风沙中压盖屋顶农民在风沙中压盖

14、屋顶风沙中的路人风沙中的路人2005年年3月包头第一场沙尘暴月包头第一场沙尘暴民勤绿洲民勤绿洲1313万多亩人工沙枣林因缺水干枯,万多亩人工沙枣林因缺水干枯,3535万亩万亩白刺、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或半死亡状态白刺、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或半死亡状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并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思想。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阐述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

15、循环。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体要求的核心和实质总体要求的核心和实

16、质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社会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

17、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生态保育工作,建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生态保育工作,建设循环经济。设循环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2020 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

18、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增加,人居环境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增加,人居环境 明显改善。明显改善。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承的首要态度,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承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混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半恩之要求人对自然混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半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

19、绝不能凌驾于自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然之上。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认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要求人顺应自认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是人在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保护自然,是人在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情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情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

20、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度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强调:习近平强调:“要牢固要牢固树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罚。”知识回顾知识回顾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