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14887679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0页至32页。教材分析p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米”不多,对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教材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认一认、量一量、想一想等理论活动,使学生对测量长度的工具米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理解1米大致长度,从而初步建立1米长度的表象。教材还根据需要编排了一些让学生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和估计长度的练习。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理解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米尺度量物体的长度

2、,并培养初步的估算才能。教学准备:米尺、卷尺、1米长绳子、跳绳教学过程 :一、导入1、师:今天教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米的认识”,(板书:米的认识)猜一猜,“米的认识”我们会学些什么内容?你怎么会想到要学这个?学生可能出现答复:学习尺子;学习长度;米到底是什么;(当学生出现各种答复时,问为什么会想到学这个)(评价:猜想要有根据)2、师:你知道有哪些尺子?谁愿意把你知道的尺子介绍给大家?(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学生提到一种尺时,教师尽量出示实物)(1)长尺、三角尺:做作业 时可以用来划线,可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卷尺:测量比较长的间隔 (3)米尺:教师在黑板上划线用,测量物体的长度3、师

3、:哪些地方或什么时候要用到尺子?学生可能出现答复:划线的时候;体检时量身高时;跳远比赛时;4、这么多的尺子各有各的用处,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米尺”。二、介绍米尺1、(出示米尺实物)师:这是把米尺,请你仔细观察,你观察到的米尺是什么样的?(学生个别答复)学生可能的答复:米尺是直直的长长的,两面有有线和数(都有些什么数啊?)。2、师:米尺上的线我们叫刻度线,米尺的两面都有线和数,其中一面的数是从0到100的,很多尺子是从1到99,请同学们找到这一面,其实1的前面还有一个0,99的后面还有一个100(媒体出示尺的两端),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的间隔 就是1米。(板书:1米)3、介绍米:师:米是国

4、际长度单位,它的单位符号是“m”。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书空。三、初步感知,建立1米的观念1、感知1米的长度(1)师:每个同学手中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请你轻轻地拉起绳子的两端(教师同时示范),这时你两臂之间的间隔 是多少1米。手臂不要动,轻轻地放掉绳子,看一看,你两臂伸得多少开就是1米。(2)放下手臂,不依靠绳子,直接用手比划出1米有多长,试试看,假设实在有困难就请绳子再帮你一次忙。(3)反响:谁来告诉教师,1米有多长?(选一个学生表示)他表示的是不是1米呢?给他量一量(同组同学量)(4)小组合作,一个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米,一个同学量(5)全班用手势告诉教师:1米有多长。教师测量其中几个同学。2

5、、感知1米的高度(1)师:教师把米尺竖放,看一看,从教师的脚底到哪里是1米?(2)请你估计估计,假设在你们身上,1米可能会到哪里?(3)用米尺在你自己的身上比一比,从脚底到哪里是1米?(每组只有一把米尺,因此指定每组从哪个学生开始)(4)反响:谁来告诉教师,1米有多高?为什么1米到教师的腰上,到他是下巴,到他是嘴巴呢?(感受1米是个固定的长度,是一样高的,但在不同身高的人身上会到不同的部位)3、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到底有多长、多高。4、找一找:知道了1米有多长,那么请你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的?(黑板的宽,门宽)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能量的及时量,并讲授量的方法。(量时0刻度

6、线对准要量物体的一端,从0到100就正好是1米)四、小小估计员1、估计门的高度(1)先学生个别估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小小估计员。请你能估计一下这扇门的高度,你觉得这门的高度大约是多少?把估计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学生个别估计。(2)验证,教师大致测量,学生把测量结果填进表格。(3)估得这么准,你们是怎么估计的?(表扬估计得准的同学,估计有根有据)2、估计黑板的长度师:我们上课用的这块黑板有多长呢,请你估一估。(1)学生自由估计,把估计结果写在纸上。(2)验证:A、估计得是不是准,量一下就知道,谁愿意上来量一下?B、一个人行不行,要不要请助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C、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考虑,测量

7、长度是几米的物体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米量好后要做个记号,然后从记号那里开始量)(除了用米尺量,还可以用什么尺来量?)3、先估计,后测量教室的长大约是(8 )米教室的宽大约是(6 )米讲台桌的高大约是( 1 )米跳绳长大约是(2 )米(1)估计:请你估一估这些物体的长度。(2)分小组测量,选一组测量教室的长,一组测量教室的宽,一组测量讲台的高,其余组测量跳绳的长,音乐开始时开始测量,音乐停顿时停顿,假设音乐停顿前已经测量完的小组可以轻轻地去测量你想测量的物体的长度。(教师到组指导,特别是测量跳绳的一组,测量软的物体时该注意什么。)五、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六、活动:1

8、、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大约要走几步?测量了教室的长,那么那么长的间隔 ,我们走要走几步呢,想不想走一走?2、走10步,量一量走了多少米。数学教案-米的认识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2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页例4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练习本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谈话。师:同学们,谁知道我国的动

9、物国宝是什么?生:大熊猫。师:答复正确,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如今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晶晶是一个得意的大熊猫,它非常好客,今天它请来四个小伙伴来它的家里做客,它给每个朋友都准备了竹笋作为午餐,可是,晶晶该怎样把竹笋分给他的朋友们呢?你们知道吗?生:平均分。2、提出问题。师:那好,如今我们来看一下黑板(出例如3课件),晶晶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呢?请大家帮晶晶想一想。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呢?生:平均就是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师:答复正确,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那接下来,我们用小棒代替竹笋,用4张纸表示4

10、个盘子,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来把这些竹笋平均分一分。(请一名同学来上台演示一下)师:谁和他的分法不一样?(提问两名学生)有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者三个三个地分,但是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生: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师:请大家回忆我们的操作过程,结合图说一说这幅图(课件)表示的含义。(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师在学生发言的根底上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平均分的理论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历。再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竹笋的统一表象。最后结合图对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进展语

11、言表征。这些活动都为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充足的准备。)二、学习新知(除法意义的学习)(一)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师:你能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尝试,教师搜集典型案例并展示,请典型案例同学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师:同学们写的算式尽管形式不同,但都想表达同样的含义,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展算式表征的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所表达的含义)2、引入除法师: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但是不加说明,别人不一定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怎么办

12、呢?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师板书:124=3除号师(指板书):这个符号是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师完成板书)。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师板书课题)。(二)除号的由来(浸透数学文化,深化除法的含义)师: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师:谁来说一说124表示什么?(124表示把12个竹笋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师: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12表示有12个竹笋,4表示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3表示每个盘子里

13、有3个竹笋)(四)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师出示课件上由例题改写的3道题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个,除法算式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一)根本练习1、读出以下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84=2读作:8除以4等于2;93=3读作:9除以3等于3;62=3读作:6除以2等于3;155=3读作:15除以5等于3;164=4读作:16除以4等于4。2、课件呈现教材13页做一做第1题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师:请同学们动手用连线的方式来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师:根据分的结果

14、,大家写出了除法算式155=3师:谁来说一说155=3表示的含义?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已经理解了除法算式所表达意思,真不错。四、课后作业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3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理论的才能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教学过程:一、体会感受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15、二、感受旋转的方向。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展分类。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三、动手做一做1、完成43页第三题。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全课总结教学反思: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水龙头是

16、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翻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4教学内容:课本75页内容,树林医生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析p 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教学准备:红色、绿色的纸条,小棒,圆片等。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见口算题卡二、复习旧知。昨天学习的数量关系: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少的=多的相差的。三、自主练习1、第3题。让学生先说信息,再

17、借助纸条来列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第4题。游戏:先看懂图意,明白小芳说的话(我卡片上的数比你的大65,它是多少?)3、第5题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的资料,从中获得数学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解决。4、第6题。让学生先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最新模板5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综合、抽象概括等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

18、精神及合作才能。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陶冶情操。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对称现象教学难点: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具准备: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猜一猜、激趣导入。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师

19、: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剪一剪,教学教科书29页例1(1)教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翻开是一件上衣。(2)学生模拟,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注意平安,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

20、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刚刚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2、折一折(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翻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上下对称,左右对称,

21、对角也对称。)(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学生自由发言。三、稳固应用,内化进步1、课本29页,做一做。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1、2、3、4、5、6、7、8、9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四、回忆整理,拓展延伸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妙!第 18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