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瘘管 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4877152 上传时间:2020-07-3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耳前瘘管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耳前瘘管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耳前瘘管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耳前瘘管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前瘘管 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封闭注射膨胀染色法耳前瘘管切除术,黄冈市中医医院,汇报内容,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工 作 报 告,一、项目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二、项目研究内容与实施效果,三、项目的规划、组织与投入情况,四、项目研究人员情况,一、项目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耳前瘘管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为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完全所致,为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左右。按常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在19%-40%。,耳前瘘管多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多数有分枝,行程迂曲,呈伪足样,有的深入耳廓软骨内,有的可深展入外耳道深部,或向外到达乳突表面。传统手术方法是将1%美蓝自瘘管口注入管内,以

2、便瘘管着色,便于切除。然而实际操作中,美蓝很难注入深部盲端着色,从而导致深部盲端往往不易彻底切除,一旦感染复发,再次手术切除非常困难。,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皮脂腺囊肿形成的原理,将耳前瘘管封闭向内加压注入染色剂,使之形成染色的囊肿,方便识别并彻底切除瘘管。减少瘘管的复发及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可能,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开展该项研究。,二、项目研究内容与实施效果,(一)研究内容 临床资料:本组56例,共63处耳前瘘管。门诊手术34例,住院手术22例;男性23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42岁,平均年龄17.6岁;双侧7例,单纯左侧21例,单纯右侧28例;无症状手术者2例;首

3、次感染有症状就诊手术21例,多次复发引流口闭合后手术33例。,手术方法,术前首先用细小保险丝(断端磨圆)蘸取少许石蜡油,探查瘘管行走方向及深浅,在皮肤表面作标记; 摸清颞浅动脉走向,予以标记,以便保护; 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或全麻后,沿瘘管口皮下用3/0丝线环形缝合一圈,形成“束口圈”留线不打结; 用皮试注射器吸取美兰后,用蚊式钳将针尖向内打卷形成钝头,以防刺入瘘管壁,然后缓缓插入瘘管口,将预留瘘管口的3/0丝线打结束紧,然后向瘘管内加压注射美兰,退出注射器针头的同时扎紧瘘管口,防止美兰溢出,使之形成囊肿样膨隆,方便识别切除;,沿瘘管走向设计梭形切口,切口下端尽量靠近耳轮脚 及耳屏,术后疤痕不显

4、眼,切开皮肤,沿膨胀的瘘管仔细剥离,电凝止血,尽量多保留管壁上的软组织,一般切除到隐约可见蓝色即可,防止切破瘘管壁使美兰渗露、瘘管塌陷污染周围组织,增加手术难度。摘除完毕仔细止血,用5/0可吸收线缝合封闭腔隙,不留死腔,皮肤切口作皮内缝合; 如属反复感染瘘管,美兰渗透范围相对较大,对染色组织应一并切除,防止瘘管分支盲端残留。,(1)针头插入瘘管,(2) 沿瘘管环形缝线,(3)注入美兰结扎缝线后,切开瘘管,(4)切除过程中,(5) 完整切除瘘管,(6)瘘管切除后,两年后复诊,(二)实施效果 本组56例,共63处耳前瘘管。门诊手术34例,住院手术22例;男性23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

5、42岁,平均年龄17.6岁;双侧7例,单纯左侧21例,单纯右侧28例;无症状手术者2例;首次感染有症状就诊手术21例,多次复发引流口闭合后手术3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一年后均无复发。,三、项目的规划、组织与 投入情况,1、项目的规划、组织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课题的准备阶段(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主要任务是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进行课题的前期调研,深化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立课题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制定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具体需要完成的是针对课题调研内容进行项目设计,进行项目填写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课题的主要实施阶段(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主要

6、任务是对设计的项目进行具体操作,课题人员根据各自不同的分工,筛选病人、手术、住院整理、收集、分析相关临床数据。,第三阶段:课题的总结阶段(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主要任务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行总结,包括患者的随访、临床资料的完善等,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论文,进行课题自我评估,接受课题评审。 第四阶段:科研结果推广应用阶段(2011年10月至今),将课题研究结果向全院及其他医院同行推广应用。,2、项目投入,四、项目研究人员情况,范声强: 副主任医师、黄冈市中医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湖北省烧伤外科学会委员、武汉市1+8城市圈烧伤学会委员、黄冈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

7、员、湖北省医疗美容外科主诊医师。擅长颜面部美容及各种疤痕畸形的整复,在烧伤、整形、美容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学术论文16篇,获湖北省青年五小成果三等奖一次,地市级青年五小成果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技 术 研 究 报 告,一、项目技术研究背景,二、项目技术研究现状,三 项目的技术原理和技术路线,四、项目的核心关键技术,五、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六、项目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国内外对比,七、成熟及应用情况,八、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一)项目技术研究背景,耳前瘘管多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多数有分枝,行程迂曲,呈伪足样,有的深入耳廓软骨内,有的可深展入外耳道深部,或向外到达乳突表面。 传统手术

8、方法是将1%美蓝自瘘管口注入管内,以便瘘管着色,便于切除。然而实际操作中,美蓝很难注入深部盲端着色,从而导致深部盲端往往不易彻底切除,一旦感染复发,再次手术切除非常困难。,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皮脂腺囊肿形成的原理,此手术方式根据皮脂腺囊肿形成的原理,将耳前瘘管封闭向内加压注入染色剂,使之形成染色的囊肿,方便识别并彻底切除瘘管。减少瘘管的复发及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可能,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二)项目技术研究现状,安阳地区医院耳鼻咽喉科张国顺 卢新丰 郭自奇发表的隧道法耳前瘘管切除12例 广西玉林市卫校附属医院外科整形美容诊室田福年 刘征云 杨攀发表联合耳屏缘切口非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

9、管切除术 对比以上手术方式,“封闭注射膨胀染色法耳前瘘管切除术”根据皮脂腺囊肿形成的原理,设想将耳前瘘管封闭向内加压注入染色剂,使之形成染色的囊肿,方便识别切除。此手术方式简单易行,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三)项目的技术原理和技术路线,技术原理 本手术方法犹如皮脂腺囊肿导管开口处堵塞,形成皮脂腺囊肿一样,使瘘管全程扩张,同时由于美蓝的染色作用,术中容易辨别,方便摘除。,技术路线,病例筛选,术前检查,探查瘘管走向及深度,封闭瘘管并注射美兰,手术切除瘘管,封闭死腔、缝合切口,(四)项目的核心关键技术,术前首先用细小保险丝(断端磨圆)蘸取少许石蜡油,探查瘘管行走方向及深浅,在皮肤表面作标记; 摸清颞

10、浅动脉走向,予以标记,以便保护;,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或全麻后,沿瘘管口皮下用3/0丝线环形缝合一圈,形成“束口圈”留线不打结;,用皮试注射器吸取美兰后,用蚊式钳将针尖向内打卷形成钝头,以防刺入瘘管壁,然后缓缓插入瘘管口,将预留瘘管口的3/0丝线打结束紧,然后向瘘管内加压注射美兰,退出注射器针头的同时扎紧瘘管口,防止美兰溢出,使之形成囊肿样膨隆,方便识别切除;,沿瘘管走向设计梭形切口,切口下端尽量靠近耳轮脚及耳屏,术后疤痕不显眼,切开皮肤,沿膨胀的瘘管仔细剥离,电凝止血,尽量多保留管壁上的软组织,一般切除到隐约可见蓝色即可,防止切破瘘管壁使美兰渗露、瘘管塌陷污染周围组织,增加手术难度。摘除完毕仔

11、细止血,用5/0可吸收线缝合封闭腔隙,不留死腔,皮肤切口作皮内缝合;,(五)项目的技术创新点,根据皮脂腺囊肿形成的原理,犹如皮脂腺囊肿导管开口处堵塞,形成皮脂腺囊肿一样,并向内加压注入染色剂,使瘘管全程扩张,同时由于美蓝的染色作用,术中容易辨别,方便摘除。,(六)主要技术指标及国内外对比,耳前瘘管切除是耳鼻喉科及整形美容科的常见小手术,必须将瘘管或窦道全部清除方能得到根治。 传统手术方法是将1%美蓝自瘘管口注入管内,以便瘘管着色,便于切除。,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瘘管管径小,注入过程中因组织压迫或空气阻力作用或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美蓝很难注入瘘管深部盲端或细小分支,有时术中仅见囊腔及大

12、的分支有着色,从而导致深部细小分支盲端往往不易彻底切除,一旦感染复发,再次手术切除非常困难。,本手术方法犹如皮脂腺囊肿导管开口处堵塞,形成皮脂腺囊肿一样,使瘘管全程扩张,同时由于美蓝的染色作用,术中容易辨别,方便摘除。,(七)成熟及应用情况,经黄石爱康医院、团风县中医院、浠水县人民医院、随州曾都医院等多家医院应用后表明,“封闭注射膨胀染色法耳前瘘管切除术” 在实际操作中简单易行,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八)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经济效益 耳前瘘管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为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融合不完全所致,为常见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左右

13、。按黄冈地区730万人口计算该病患病人数约7万人,约4.7万人需手术治疗,按常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在19%-40%,如平均按复发率25%计算,则复发人数约1万左右。按目前患者住院及手术费用人均约3000元计算,仅此一项可节省医疗费用3000万元。若能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其经济价值则更大。,社会效益 耳前瘘管切除是耳鼻喉科及整形美容科的常见手术,必须将瘘管或窦道全部清除方能得到根治,按常规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在19%-40%,部分患者多次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如按本手术方式,则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复发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医疗纠纷,增加医院的知名度,增加病人工作学习机会,多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且本手术方式方便简单,易于实行,便于基层医务人员开展,造福百姓,值得推广应用。,祝各位专家: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