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岛老字号“金鹿”的调研

上传人:花里****1 文档编号:148577786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青岛老字号“金鹿”的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青岛老字号“金鹿”的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青岛老字号“金鹿”的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关于青岛老字号“金鹿”的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青岛老字号“金鹿”的调研(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青岛老字号“金鹿”的调查与研究金鹿自行车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响当当的名牌产品,产品分两种:一种是载重型金鹿自行车,俗称“大金鹿”;另一种是轻便型金鹿自行车,俗称“小金鹿”。金鹿自行车的主要特点是:后轮采用倒轮闸,向后轻倒即可刹车;前轮采用杠杆触闸,刹车力强;另一主要特点是“三大一吊”(大飞轮、大牙盘、大扣链子、吊簧鞍座)。因金鹿自行车坚固耐用,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生产厂家历史概况1952年8月,泰东铁工厂等14个(后发展到23个)、震环铁工厂等19个(后发展到33个)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分别组成青岛自行车制造业第一、第二联营社,停工12年之久的同泰铁工厂也复工投产。此时,青

2、岛自行车行业的总资产金额已达144.58万元,有各种设备279台,生产“青岛”牌和当年投产的“国防”牌脚闸自行车990辆,翌年,总产量达到8482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945年,同泰橡皮工厂改名为“同泰橡胶厂”,除生产自行车轮胎外还生产小推车轮胎。青岛解放后 金鹿自行车同泰橡胶厂并入青岛自行车厂,迁至辽宁路72号。 为了扩大自行车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1954年1月5日,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国营青岛自行车厂,厂址在铁山路83号,占地面积3218平方米建筑面积4043平方米,投资42万元,职工74人。其生产经营,以向两个联营社加工定货为主,并组织整车组装。新成立的国营青岛自行车厂

3、除抓紧自身的生产建设外,还协助青岛市人民政府对私营自行车生产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此时,青岛的自行车行业与沈阳、天津、上海的自行车业并列为中国四大自行车行业。6月,青岛市政府批准泰东铁工厂在私营自行车行业中率先实行公私合营。9月,同泰、普华、顺昌、振华四家分别实行公私合营,均隶属国营青岛自行车厂管辖。当年,青岛自行车产量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0789辆。1955年6月,华昌等13个私营企业实现公私合营。国营青岛自行车厂的成立和私营自行车企业的公私合营,为青岛市自行车行业的大联合奠定了基础。 此时,青岛自行车行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计划供应,其产品也有国家包销。1955年,青岛自行车行业共生

4、产自行车10943辆,零部件产值达486.12万元。19541955年,单车成本由合营前的136.11元,降至107.44元,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30%。1956年,国营青岛自行车厂与18个公私合营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青岛自行车厂,隶属青岛市重工业局领导,厂址设在曹县路29号,占地35202平方米,建筑面积29272平方米,固定资产224.4万元,流动资金129.8万元,各种设备444台,设计生产能力年产自行车7万辆和装配3万辆自行车的零部件。 当年,又有30个私营自行车厂实现公私合营,并相继并入公私合营青岛自行车厂。至年底,青岛自行车行业全部实行了大合营。与此同时,在利润分配上,也由过去的“四马

5、分肥”,改为按私方所占总资产比例,付给一定的定息。自此,青岛市自行车行业的生产全部纳入了国家计划的轨道。1959年始,青岛生产的自行车鞍座、链条和车铃相继进入国际市场。19541960年,青岛自行车行业在“国防”牌脚闸载重自行车和“青岛”牌脚闸普通型自行车的基础上,先后生产出“国防”牌普通自行车、“曙光”牌小轮自行车。此后,又生产了“红旗”牌脚闸载重自行车和“红旗”牌脚闸普通男女自行车、“红旗”牌中轴变速 大金鹿自行车、“曙光”牌涨闸自行车。 并且批量生产过三用母婴自行车、机动三轮车、机动脚踏两用车和无级变速脚踏机动两用车。1960年,在全国自行车质量鉴定评比中,青岛生产的“红旗”牌自行车获得

6、最高分。1961年,公私合营青岛自行车厂更名为山东青岛自行车厂,隶属山东省轻工业厅领导。1964年,山东青岛自行车厂在“国防”牌自行车生产的基础上,开始研制生产载重型和轻便型各种型号的脚闸“金鹿”牌自行车,并逐步形成系列产品。其产品分为ZA41、ZA42和ZA43型,主要特点是“三大一吊”、(大飞轮、大牙盘、大扣链子、吊簧鞍座)。另外,载重型车的前后轮中心距较长,前叉坡度大,并配有保安叉,大货架。车圈直径710毫米。普通型分脚闸、涨闸和普通闸自行车,车圈直径660711毫米,为国家标准型自行车。轻便型分为:QZ、QF(女式)两种型号,亦分脚闸、涨闸、普通闸三种,车圈直径660毫米。其次,还有5

7、08毫米(20?)和406.4毫米(16?)小型系列自行车产品。尤其是QF26型坤车,因结构合理,造型美观,在市场上畅销不衰。1966年,化工部对“凤凰”、“永久”、“飞鸽”、“国防”四种牌号的自行车进行烤漆件验测,确认“国防”牌自行车零部件烤漆质量超过英国产“兰陵”牌自行车烤漆质量,名列第一。“金鹿”牌PA41型自行车当年出口50万辆。1967年,山东青岛自行车厂由公私合营改为国营,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生产遭到破坏,出口业务被迫中断。 国防自行车1970年7月1日,山东青岛自行车厂由山东省轻工业厅下放给青岛市轻工业局领导。70年代初,青岛自行车行业为了扩大生产能力,零部件生产进行了大规

8、模的扩散,主要生产厂只保留了主要零部件的生产,一般零部件大部由区办企业生产。19751980年,为了扩大生产能力,青岛自行车行业参加了“三大件”会战,更新改造设备,专业生产厂的设备达到1162台(套),动力机械总能力达到28268千瓦,锅炉蒸气蒸发量达30.55吨/小时。其中,有80%的设备是工人自力更生、革新改造制成的。1979年,青岛自行车行业重新组织出口,QE78型和XM76型自行车1700辆销往东南亚地区。 1980年,青岛市工业自行车公司成立,公司既是经济实体,又兼有管理全市自行车行业的职能。当年,山东省、青岛市在资金和原材料等诸多方面,给予自行车行业大力支持,筹集资金2091万元,

9、用于自行车生产设备的改造和基础建设,使自行车的年产能力达到75万辆,工业总产值超过亿元。同时,青岛自行车行业结束了产品全部由国营商业包销的历史,企业开始有了部分产品自销权,并由此逐步建立起企业内部的销售机制和市场的销售网络,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先后在全国各大城市和地区建立起上百个销售和服务网点,企业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市场上,走上了“以销定产”和“以销促产”的生产经营方式。此时,企业越来越重视出口创汇工作,到1985年,青岛自行车行业创汇132.63万美元。 1981年,青岛自行车工业公司对青岛自行车厂和各零部件生产厂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组成新的联合体,使生产结构更趋合理。1983年,青岛市自行

10、车的生产能力,突破100万辆。1984年,山东省政府决定以青岛自行车工业公司作为龙头企业,联合山东省内三个自行车整车生产厂和10个自行车零部件生产厂,成立山东青岛自行车联合公司,实行一套机构两种职能,既组织生产经营,又兼负对全省自行车行业的管理。1985年,青岛自行车行业的生产设备增加到2511台(套)。其中,半自动控制设备18台(套),各类专业生产线40条,动力总量达32624瓦,形成年产150万辆自行车的生产能力。1985年之后,青岛自行车工业为了尽快适应市场需求,将产品结构调整列为生产经营的主要任务,不仅开发了世界流行的BMX系列自行车,还开发了406.4毫米(16?)和304.8毫米(

11、12?)滑板车,609.6毫米(24?)轻便车、685.8毫米(27?)运动车、单轮自行车、BMX运动车、660.4毫米(26?)五变速自行车等50多个新品种。迅速投入生产的有609.6毫米(24?)轻便车、BMX406.4毫米(16?)、BMX508毫米(20?)运动车和533.4毫米(21?)变速自行车等。 其中,BMX型自行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8年获轻工业部新产品银质奖。截至1986年,青岛自行车行业先后组建了带钢厂、大飞轮厂、烤漆厂、电镀厂、轻型车架厂、整车厂、机械动力厂、工模具厂、零件厂、链条厂、鞍座厂等生产厂,分别承担自行车零部件制造和整车安装,使自行车的生产能力又向前跨进了

12、一步。 19861988年,青岛自行车工业公司共投资2633.4万元,主要用于设备的填平补齐和工艺改造,并引进了部分国外先进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自行车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能力。1988年,青岛各专业生产自行车厂共有设备2725台(套),各类专业生产线48条。当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青岛自行车进出口公司,以加强进出口业务。金鹿自行车1954年建厂,1981年以前为国营青岛自行车厂,1981成立青岛自行车公司,其后的两年是自行车公司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年产量达到140万辆,拥有职工9000多人。1985年左右,在省有关部门的策划下,以青岛自行车公司为基础成立了山东自行车联合公司,临沂、鲁南等很

13、多厂生产的自行车都冠以金鹿牌,声势大盛,不过此举对青岛自行车厂到底是利是弊却众说纷纭。此后的几年,金鹿产销量虽然保持平稳,但危机却日益显露。1990年后市场份额逐渐下滑,到1993生产“金鹿”自行车的青岛自行车公司基本停产。停产的直接原因就是外债太多,资金周转不开,最终导致企业停产。分析企业没落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个人或某个决定,与当时市场转轨时期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受政策保护的优势没有了之前自行车行业实行许可证制度,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和技术不允许生产,市场放开后谁都可以生产,相比较而言,由于没有包袱,个体、私营企业竞争力更大。以人员为例,自行车公司人最多时

14、职工达到1.1万人,其中仅退养、退休、病号就有4000多人,每个月的养老保险、医药费都是很重的负担。税收政策的影响也不一样,当时实行定税,作为国营企业的自行车公司都是实事求是上报数量,而个体私营则是根据企业的需要上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当时的体制下,资金的运用有着严格的限制,企业不能擅自动用资金,连厂房漏雨需要修补的资金都要审批,更不用说更换设备、引进技术等重大投资决定了。据了解,自行车厂当时技术、设备都不像样,可上项目的资金需要有关部门审批,企业的自主权很有限。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国内的第一辆变速车就是在青岛自行车厂诞生的,可很多这样的好机会都溜走了。其实税收、用工制度都是客观上的原因,曾

15、在自行车工作过的人士表示,最主要的是干部职工的大锅饭思想严重,加上管理不善,售后服务很难保证,很多市场就这样失去了。近日,在市场上沉寂多年的青岛自行车公司突然有了“异动”,3月份新成立的青岛金鹿车业公司接来了10万辆的大订单。这意味着岛城人的老相识“大金鹿”重出江湖。这个老品牌如何重整“河山”?就此,记者走进了“金鹿”的大本营,一探究竟。 外围“打”江山 原以为在曹县路25号(金鹿自行车公司的厂址)能够见到新金鹿自行车“大生产”的局面,然而当记者步入车间,却只看见电动自行车生产的生产线。原来,该次金鹿自行车的复出选择了外围打江山。 据公司副总经理武树源介绍,目前他们在天津设立了金鹿车业公司的分

16、公司,新金鹿就是在那里生产的。 为何移师天津建生产线呢?武树源解释说,这样能够降低采购成本、人力成本。天津是全国自行车零部件的最大集散地,直接拿货要比青岛便宜很多。 市场在哪里?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大金鹿”还会有市场吗?金鹿车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从去年11月份开始对山东市场调研了三个月,调研中发现:虽然当时金鹿自行车产量很少,然而市面上的假冒大金鹿却大行其道,假金鹿比真金鹿还多。 这位人士说:“在青岛,骑自行车的人很少,不少人也认为自行车没销路了,然而当我站在聊城市中心高楼上俯瞰马路,满目里看到的全是自行车这就是市场。” 上市“抢”眼球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大金鹿曾经因能载重而被人们亲

17、切地称为“不吃草的小毛驴”,然而随着摩托车等电动交通工具的增多,大金鹿能载重的特点反而成了其“缺点”,人们说大金鹿自行车“笨重”。 那么如今的金鹿自行车啥模样呢?据介绍,金鹿自行车已经一改过去的“笨样子”,目前有童车、轻便女车、轻便男车、山地车四大系列20余款式。其色彩设计上也一改过去的一袭黑色,而是各种色彩应有尽有。 新款自行车加上“金鹿”的老牌子优势,一上市即受欢迎。该公司在3月26日参加了全国的自行车展览会,新金鹿一亮相就接到了辽宁、黑龙江等地的订单。现在,许多外地的客户以来人、来电、来函的形式要求代理销售。 三年要“复牌” 盘活“大金鹿”的青钢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大金鹿的重振并不遥远,计

18、划用三年的时间恢复为全国名牌。青钢已制定了关于重振青岛老名牌“金鹿”自行车的发展规划,使青岛金鹿车业有限公司迅速形成30万辆自行车的年生产能力。三年后青岛金鹿车业公司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辆至50万辆之间。发展对策青岛自行车公司逐渐找到了发展的脉搏,尤其是在债务贷款等一系列“包袱”上也逐渐得到解决。譬如通过厂房用地的出让方式,将积淀的陈债和银行贷款等也逐渐还清,为“金鹿”的复出重生打下了基础,也有了减负轻装闯市场的条件。为重塑“大金鹿”的辉煌,2004年3月,金鹿车业有限公司成立,由青岛自行车公司重新整合内部生产经营环节、集中自行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单位的优势,注入新的活力改制而成新型企业。围绕着市场营销,他们立足山东和北方地区,整个山东地区划分成4个销售区域,分别圈定了40多个一级代理商和近百个二级批发零售商。仅在去年天津的全国自行车展销会上,新“金鹿”一亮相就接到了辽宁、黑龙江等地共10万辆的订单。利用老字号优势,加强广告宣传,利用媒体宣传金鹿自行车的重新崛起。用感性作为诉求点勾起人们对金鹿自行车的怀念。利用媒体做好宣传以促进销售额的增加。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是把握住市场的脉搏。“金鹿”的发展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唯有如此,“金鹿”才会驰骋于市场大潮中,才会永远绽放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