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14851426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1世纪海上丝绸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1世纪海上丝绸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1世纪海上丝绸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1世纪海上丝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海上丝绸(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战略性新 兴产业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 2014年第21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麦康森尊敬的徐少华常务副省长,庹震常委、陈云贤副省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广东人,回广东来,刚好利用这次回来向大家学习。刚才徐副省长和晋副秘书长对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意义和广东省应该所起的作用 都做了充分的阐述。我现在讲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从海洋技术的角 度,讲我们应该做什么。过去我们古丝绸之路的意思就是贸易通道,文化交流通道。21 世纪丝绸之路意义远不止这 些,应该是海洋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不讲丝绸

2、之路,我 讲要建设丝绸之路应该做哪些事情。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是到十八大我们都没提出海洋强国战略,过去都是利用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环境等提法,十八大我们终于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的建设,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 护海洋、管控海洋,尤其是管控海洋方面, 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的国家,才能成为海强国。十八大报告里提到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 洋强国和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建设的一部分,所谓海洋强国最重要的是拥有管控海洋的强大综 合实力,但是我们都清楚,要建设海洋强国不是想就行,必须优先发展海洋科技与海洋工程, 这就是海洋战略产业,科技的发展,最后要落实到海洋战略产业上,我国

3、从2010 年提出战略 型新兴产业,2010 年国务院发布的是战略型新兴产业七大产业,在七大产业里提到,要加快海 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这就是我们海 洋丝绸之路建设上一些必要条件。海洋是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而不是陆地的战略型新兴产业的衍生,新兴产业 占重点领域的部分。国务院发布通知后,中国工程院2011 年启动的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培育发 展和研究,其中海洋战略型新兴产业是工程院13 个研究领域之一,我参与了海洋领域研究, 这个报告现在还没发展,我把战略研究对国家的建设,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刚才郑秘书长提到21 世纪是海洋世纪,人口、环境

4、与资源三大问题是世界问题,首先是 中国问题。整个地球上,71% 是海洋,如果我们假设它的资源平均分布,还有71% 的资源分布 在海洋里。所以我们想,21 世纪未来人类可发展的宝贵资源都在海洋。21 世纪以来,全世界 有20 多个国家发布海洋战略,加强海洋管控战略,第二轮的蓝色圈地。世界海洋资源,按性质分布有六大资源:水资源是最大的实体资源生物资源, 包括传统的 水产资源、海洋药物资源; 物理资源主要是能源; 还有化学资源; 地质资源包括石油资源、天 然气资源、锰核、可燃冰等; 还有空间资源,运输、航行、旅游甚至海底居住空间等利用空间 资源。我就几个重要的资源给出一个简单的数据。海洋渔业资源,全

5、世界向海洋里捕捞鱼水产品,大概0.8-1.2 亿吨,但是远被低估,有95% 的鱼从来没被人捕捞过。海洋鱼类主要分布在水深100 米到1000米之间,我们现在人工铺网 基本上100 米以内,所以我们远远低估海洋鱼类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现在开发的石油资源60%-70% 都来自海洋,海滨矿砂、热液矿藏、可 燃冰等等现在已经探明,还没能很好利用,海洋资源是相当丰富。现在已经探明的我国渔业资 源捕捞量相当于全球的15%,海洋石油约240 亿吨,天然气14 万亿立方米,可燃冰700亿吨 石油当量。海洋可再生能源18 亿千瓦,旅游景点海岸线都是我们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本世纪以来,中国海

6、洋经济高速发展,从09 年到2013 年,基本 达到全国GDP10%, 2013年达到54313亿元。根据工程院研究报告,把中国海洋战略型新兴产业划为主要六大产业:1、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渔业和海洋生物医药。2、海洋能源产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电溧。3、海水利用产业,海洋盐业、化工业和海水利用。4、海洋制造与工程产业,包括船舶、海上固定及浮动装置、勘探与开采设施设备、堤坝、 隧道、桥梁建筑等。5、海洋物流产业,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就是海上交通运输业。6、海洋旅游业。7、海洋矿业,把石油、天然气放在能源产业里,我们对海洋矿业的利用现在还很少。前面六大产业占了我国海洋产业99.7% 。根据工程院研

7、究报告,这六大产业作为近期间发展重点和中长期发展重点,近期有海洋风 能、潮汐能,中长期有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近期的高端装备制造有海上油气钻井平台、 深潜器、大型特种船舶、海洋风力发电设备;中长期的大型海上飘拂式作业平台,海洋能电力 设备、深海金属矿产开采设备。海水综合利用,海水淡化、直接利用、提溴、镁。中长期的有 海水提铀。海洋生物产业,近期的有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育种、海洋生物基因技术、海洋生物材 料等等。海洋环保,现在主要是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海洋污染防治技术,未来 要深海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深海矿产。近期主要是油气勘探开采,未来注重多金属结合, 还有可燃冰的勘探和开发

8、。我简单讲几个重要的领域,海洋生物产业,远洋渔业。2010 年我国海洋捕捞1315 万吨,占全球16.8%,当年我国海洋捕捞仅112 亿吨,仅占全 球海洋捕捞1.43%,和我们大国地位不相匹配,我们要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南极磷虾 10 亿吨,全世界可捕捞 1.0 亿吨,完全可以成为第二个远洋渔业,到 2013 年, 我们现在只捕了3.2 万吨。09 年之前工程院给国务院提建议的时候,国务院说了“同意开发 南极磷虾”,这是战略性资源。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利用这个资源,所以国务院同意进行捕捞。现在是市场开拓的问题没有解决,还有捕捞技术。现在捕捞技术最好的是挪威,直接从水里吸 取磷虾,在船上加工,可达到每

9、立方 10-16 公斤的密度。深远海养殖,将来我国利用海洋空间,我们把网箱挂到钓鱼岛,这是我们对海洋国土宣誓 的重要途径。海洋生物产业,现在海洋药物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资源,可供海洋药物开发, 这是全世界海洋国家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我国在这个领域也有良好的基础,达到 2010 年 时,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将近 70 亿。海洋能源,2011 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 56.5%,能源安全是国家三大经济安全问题之一。 但是我们和其他的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九八一平台的建设和利用,大大增强我国对海洋能源 勘探利用的能力,但是我国对深海资源的利用和勘探能力,依然是发达国家的 1/6 到1/7,如 果按海洋深

10、度来算,我们的勘探能力只有 300 米,发达国家已经达到 2300 米到 2500 米,我 们希望由 300 米达到 3000 米。海洋可再生能源: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盐差能和海流能。目前世界有 30 多个 沿海国家都开发可再生能源,计划到 2030 年总装机能量达到 1100 万千瓦,目前的发电成本也 在8.5毛左右。UNESCO统计数据,海洋的总量为766亿千瓦,广义海洋能,还有海面风能、 太阳能、生物质能。目前世界上共有近 30 个沿海国家在开发海洋能。潮汐能,全球理论蕴藏量约为 30 亿千瓦,我国沿海由于地形优势,估计只能达到 1 千瓦波浪能,或者波浪能+ 太阳能的开发方式,波

11、浪能达到 25 亿千瓦,海流能我国可以达到2 千万千瓦,都是将来的可再生能源有潜力的地方。海水利用,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平均不到全世界平均淡水拥有量的 1/4。尤其京津冀 地区占全世界淡水拥有量的 1/20,所以淡海水怎么利用,是很重要的问题。南水北调,从长江 的水调往北京、天津,成本每立方米9 块钱,海水淡化的成本大概只有4 块,为什么我们要那 么高的成本,还可能破坏长江原本的生态,所以到 2030 年,我们希望海水淡化达到600 万立 方米,海水直接利用除了冷却冲厕所等使用,每年要达到 2000 亿立方米,现在的海水淡化并 不是没有技术,我们希望到 2030 年,我们海水淡化的原材料基本

12、实现国产化。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船舶、大型特种船舶,油气钻井平台、深潜器、海风力发电设备、大 型海上飘浮式作业平台、波浪能和温差能电力设备,我们要积极开发。海洋工程建筑,多层次、 立体化的“海岸- 近海- 深海大洋”综合性海洋工程,是我们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工程。海洋物流产业,估计 2020 年前,我们基本完成全国沿海大江大河河口通道工程、海湾通 道工程和较大的岛屿陆连工程,形成贯通我国沿海地区的交通通道系统。 2030 年前后,启动渤 海跨海通道、台湾海峡跨海通道和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深水重大工程专项,这是海上丝绸之路大型的系统工程,深水港重大工程专项,或者跨海 通道工程专项。海洋环保产业,现在我们海洋污染情况相当严重,污染的水质达到 7 万平方米, 81% 的河 区的水成为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全海域发现赤潮73次,累计面积7971 平方公里。(见图 片)这是青岛人在海藻里洗澡。陆源污染正在毒化我们的海洋,这是我国环保局的数据。海洋环保产业,2030 年海洋生态 环境监测设备技术创新和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综合管控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研究开发海 洋环境保护相关监测技术,海洋环境应急处理技术与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及相关设备。根据会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