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语文1月份百题精练(1)

上传人:tia****g98 文档编号:14850821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三语文1月份百题精练(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三语文1月份百题精练(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三语文1月份百题精练(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语文1月份百题精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语文1月份百题精练(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三语文1月份百题精练(1)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全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面对生活中的诱惑,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贻(y)人笑柄,同时还要懂得感恩、知足,适可而止。B赛后的球场,一片狼藉(j),见此情景,几十名志愿者迫不急待地抄起扫帚,冲进场地,开始打扫起来。C凡事都应该在道理上求得一致认识,随声附和(h)、委屈求全,以此来维持团队和谐,怎么可能?D台风季节将到,各单位必须未雨筹谋,预作防范。这样,才能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稳操胜券(ju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师之所以为大师,是因为他们的学问

2、和人品都达到了崇高的境界。但有那么一些“名人”,既不问学于长辈,又不切磋于同人,更不屑于下问,毫无大师风尚。B考虑到山峰险峻,山顶气候瞬息万变等恶劣条件,即将冲顶的队员,心有余悸地联想到前辈登山家在这座大山上所经历的惨痛失败。C捐资助学有他,义务献血有他,揭露街头诈骗有他同事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从善如流、乐于助人的好青年。D去年,我们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伐功矜能,止步不前。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月球上每个夜晚时长超过14个地球日,最低温度可至零下180摄氏度以下,由于月夜期间无法得到太阳能帆板供电,“嫦娥”“玉兔”需以休

3、眠状态来度过寒夜。B.面对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要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C.书写时代的即将结束,预示着人与字之间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已经终结。与此同时,屏幕文化造成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性我们将不再书写文字,而是选择字体。D.这个县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既加强野生资源保护,又发展人工培育产业,为实现南方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古典诗作中常有深含理趣的句子,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

4、柳像在待人欣赏,说明大自然毫无私心。B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称,卫生部将出台相关规定,要求男女学生在分别年满八、九岁前,须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接种疫苗。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布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编者刘向(约前77前5),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人(现在江苏沛县)。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文,回答57题。村落的消失,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灾难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

5、。如潮水般无法阻挡的城市化进程,让无数村庄成了只能记忆的碎片。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徙,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生活秩序,也毁坏了乡村社会的文化。记忆中曾经有过的田园生活被异化,牢笼般的城市蜗居成为人们必须的选择。农村人盼着进城,小城市的人走向大城市。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迅速膨胀,农村被一步步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约”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还有多少农村被遗忘,等着消失?似乎谁也说不清楚。而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农村成了底层边缘的象征。悲怆的农民工身后,那日渐荒凉、寂寞凋敝的村落,正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下消失。与之相伴的,还有留守儿童与孤苦老人的无望与无助,农民养

6、老、教育、医疗的缺失,以及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尽管现有政策对农村的倾斜前所未有,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城市化经营的逻辑依然在运行。在这个过程中,确如冯骥才所说,地方政府经营农村的运动,对村落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在有些地方,全县已经找不到一个有点历史厚重感的村落。孟子曾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乡土中国延续千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过于不自信,一切都想连根拔起,但乡村是否真的就适合用全球化、现代化的模式来发展呢?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这片

7、土地的根性呢?”这是中国在梁庄一书作者梁鸿的困惑,更是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必须进行的思考。任何单向度的城市化都不可能取得永久成功,唯有城市与农村的双向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等,现代化能够在尊重传统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才是不可逆转的取向。偌大的中国不能没有农村,也不能没有农民。村落不能消失,社会延袭千年的传统不能被一时的政绩发展所粉碎。这应是现代化进程中该保有的敬畏。我们应该让先人的气息能够在祖辈居住的村落上空徘徊,社会能够自然地延续那些乡土中国的价值,延续属于自己的文明。(选自2012年10月22日重庆时报)【注】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老百姓无论埋葬或搬家都用不着背井离乡,在家乡同

8、耕一块田地。5.下列选项,不属于“村落的消失”是“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灾难”的表现的一项是()A.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徙,使得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生活秩序发生了改变。B.古人所说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已被异化,蜗居城市成为人们必须的选择。C.因为城市毫无节制地迅速膨胀,农村的土地被一步步蚕食。D.旧的村落消失后,新农村的建设,大多都是按照城市化经营的逻辑在运行着。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村落消失的过程中,农村、农民逐渐被边缘化,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B.我们现在采用的城市化模式折射出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C.全球化、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只要尊重传统,

9、城市与农村双向均等发展,现代化取向就不可逆转。D.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为了政绩而破坏村落有关的传统,这是我们应有的敬畏。7.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如何才能延续乡土中国的价值?请结合文章内容提几点建议。(5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青霞先生文集序明 茅坤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

10、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

11、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薄其谴

12、 特:特意B以恣敌之出没 恣:任凭C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 为:判断动词,是D岂皆古之中声也哉? 中:符合9.下列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明沈青霞为人为文之“大者”的一组是( )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A. B. C. D.10.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青霞流放边塞。当时,边事废弛,有敌寇边,将士常常束手无策,无力抵抗。B沈青霞在他的诗文中,抒发了对边防懈怠的愤激和对将士屠戮百姓的痛恨。C作者认为,沈青霞有古代志士

13、风范。如果按照孔子删诗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宗旨,沈青霞之诗文屈原之骚伍胥之谏贾谊之疏等,都可能被孔子采录。D茅坤认为,沈青霞诗文多直斥时弊,符合古人为文宗旨,文辞工巧,将为后世采风者欣赏。(二)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

14、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着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

15、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

16、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

17、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并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1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B 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C 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D 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下列对原文第二

18、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B 利居,仍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C 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D 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B

19、 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C 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D“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彦领兴元尹 领:兼任 B中彦徙治北山 治:治理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竟:最终 D所司皆依违不决 决:判决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

20、严明的一组是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

21、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参考答案(一)1.A(B.迫不及待;C.随声附和h,委曲求全;D.未雨绸缪 稳操胜券qun)2. D(伐功矜能:指吹嘘自己的功绩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伐、矜,都是夸耀之意。A.风尚:在一定时期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风范:风度、气派。此处应用“风范”。B.不明词义,“心有余悸”意为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C.望文生义,“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3. B(A逻辑错误,“最低温度可至零下180摄氏度以下”,去掉“以下”。可参见五三P91;C “即将结束”与“已经终结

22、”矛盾,应把“已经”改为“即将”;D句式杂糅,将“坚持”改为“以”,或去掉“为指导”。)4B(A. 去掉后引号内的句号,在后括号后加逗号; C.引号改为书名号;D.西汉沛(现在江苏沛县)人。)5. C(不属于文化灾难的表现,而是农村土地被蚕食的原因。)6.C(原文第七段“唯有城市与农村的双向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等,现代化在尊重传统社会的基础上进行,才是不可逆转的取向”,“唯有才”,必要条件;选项C变为了“只要就”,充分条件。)7.(1)加强新农村建设,打破城市化经营农村的逻辑;(2)立足乡村土地本性,积极探寻乡村发展模式;(3)地方政府更新观念,不因政绩而牺牲传统,保持对传统的敬畏。8. C(为:写作)9.B (是茅坤对沈青霞的评价,属侧面描写;陈述对象是孔子。)10.D(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原文并未介绍沈青霞诗文的文词是否工巧,也并未说明其符合古人为文宗旨。)(二)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