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8.3盐类的水解课时作业

上传人:niu****ong 文档编号:14850721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8.3盐类的水解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8.3盐类的水解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8.3盐类的水解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8.3盐类的水解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8.3盐类的水解课时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8.3盐类的水解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解析:A项,碳酸钠水解显碱性,利用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达到去污目的;C项,氯化铁溶液中发生Fe33H2OFe(OH)33H,在加热条件下水解平衡正向移动造成体系颜色加深;D项,硫化钠溶液中存在S2H2OHSOH,HSH2OH2SOH,水解产物H2S是产生臭味的原因;B项,是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结果,不涉及盐类的水解。答案:B2为了配制NH的浓度与Cl的浓度之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2、()A适量的HCl B适量的NaClC适量的氨水 D适量的NaOH解析:由于溶液中NH的水解:NHH2ONH3H2OH,NH的浓度减小,从而使溶液中NH与Cl的浓度比小于11。现欲使NH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则必须抑制NH的水解(或增大NH的浓度),同时不能改变Cl的浓度。可以加入适量的氨水或除NH4Cl外的其他铵盐以补充NH。答案:C3在25 时,在浓度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其c(NH)分别为a、b、c(单位: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abcCacb Dcab解析:三种溶液中都存在水解平衡:

3、NHH2ONH3H2OH,对于(NH4)2CO3来说,因COHHCO,而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促进了NH的水解;对于(NH4)2Fe(SO4)2来说,Fe22H2OFe(OH)22H,c(H)增大,抑制NH的水解。答案:D4对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别升高温度,两种溶液的pH均减小B相同温度下两种溶液的pH:Na2CO3NaHCO3C分别加入少量NaOH,两溶液中c(CO)均增大D两溶液均存在c(Na)c(H)c(OH)c(HCO)2c(CO)解析:A项,升温,CO、HCO的水解程度均增大,pH增大,错误。答案:A5常温下,0.1 molL1的

4、三种盐溶液NaX、NaY、NaZ的pH分别为7、8、9,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HX是弱酸B离子浓度:c(Z) c(Y)c(X)C电离常数:K(HZ)K(HY)Dc(X)c(Y)c(HY)c(Z)c(HZ)解析:NaX、NaY、NaZ的pH分别为7、8、9,则HX是强酸,HY、HZ是弱酸,再根据水解规律可知HY的酸性强于HZ的酸性;所以酸性:HXHYHZ,故A、C错误;根据“越弱越水解”可知B错误;D选项是正确的物料守恒关系式。答案:D6(xx年高考福建卷)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B25 时,加水稀释后,n(

5、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c(CO)D温度升高,c(HCO)增大解析: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故A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CO)2c(CO),故C错误;温度升高,促进HCO水解,c(HCO)减小,故D错误。答案:B7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H2CO3、Na2CO3、NaHCO3、NH4HCO3、(NH4)2CO3。下列关系或者说法正确的是()Ac(CO)的大小关系为:Bc(HCO)的大小关系为:C将溶液蒸干灼烧只有不能得到对应的固体物质D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6、溶液反应解析:由于中NH与HCO互相促进水解,故c(HCO),c(CO)也是,B错误;将各溶液蒸干后都分解,得不到原来的物质,C错误;Na2CO3只能与盐酸反应,而与NaOH溶液不反应,D错误。A项:NH与CO水解相互促进,c(CO),HCO既水解又电离,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c(CO)c(Y2)c(HY)c(OH)c(H)C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HY)c(Y2)c(OH)c(H)DHY的水解方程式:HYH2OY2H3O解析:在NaHY溶液中有:NaHY=NaHY,HYH2OH2YOH(水解),HYHY2(电离),H2OHOH。由于HY的电离程度小于HY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呈

7、碱性,即c(OH)c(H)。由后两步电离可知c(H)c(Y2)。因此有c(OH)c(H)c(Y2)。由于HY发生水解和电离,所以有c(Na)c(HY)。但发生水解和电离的HY是少量的,所以溶液中c(Na)和c(HY)远大于其他离子的浓度。综合可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关系:c(Na)c(HY)c(OH)c(H)c(Y2)。可见B、C选项都是错误的。D项是HY的电离方程式。答案:A9(xx年高考安徽卷)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2S溶液:c(Na)c(HS)c(OH)c(H2S)BNa2C2O4溶液:c(OH)c(H)c(HC2O)2c(H2C2O4)CNa2CO3溶液:c(

8、Na)c(H)2c(CO)c(OH)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解析:A项,Na2S溶液中,水解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因第一步水解程度远大于第二步,则c(Na)c(OH)c(HS)c(H2S),A项错误;B项,由质子守恒可知等式正确;C项,Na2CO3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CO)c(OH)c(HCO),C项错误;D项,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c(CH3COO)c(CH3COOH),c(Cl)2c(Ca2),得:c(Na)2c(Ca2)c(CH3COO)c

9、(CH3COOH)c(Cl),D项错误。答案:B10(xx年高考江苏卷)25 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双选)()A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与0.1 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l)c(CH3COO)c(OH)B0.1 molL1 NH4Cl溶液与0.1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H2O)c(NH)c(Cl)c(OH)C0.1 molL1 Na2CO3溶液与0.1 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O)c(HCO)c(H2CO3)D0.1 molL1 Na2C2O4溶液与0.1 molL1

10、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2c(C2O)c(HC2O)c(OH)c(Na)c(H)解析:A项,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CH3COONa与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5 molL1 NaCl和0.05 molL1CH3COOH,由于CH3COOH是弱酸,部分电离,c(Na)c(Cl)0.05 molL1c(CH3COO)c(OH),A项正确;B项,等浓度的NH4Cl溶液和氨水混合,溶液呈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故c(NH)c(NH3H2O),B项错误;C项,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正确;D项,由电荷守恒可得:2c(C2O)c(HC2O)c(OH)c(Cl)c

11、(Na)c(H),D项错误。答案:AC二、非选择题11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五种电解质溶液:ANa2CO3、B.NaHCO3、C.NaAlO2、D.CH3COONa、ENaOH。(1)这五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2)将五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_。(3)将上述A、B、C、D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时,有一对溶液相互间能够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将CO2通入A溶液中恰好呈中性,溶液中2c(CO)c(HCO)_ molL1(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解析:五种物质中有四种可水解的盐和一种强碱。(1)酸性:CH3COOHH2CO3HCOAl(OH)3

12、,根据越弱越水解,水解程度最大的NaAlO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2)稀释过程中,可水解的盐水解平衡右移,溶液的pH变化程度相对较小,NaOH完全电离,溶液的pH变化最大。(3)HCO的酸性大于Al(OH)3,故NaAlO2能与NaHCO3反应生成Al(OH)3沉淀。(4)由电荷守恒得:c(Na)c(H)2c(CO)c(HCO)c(OH),因溶液呈中性:c(H)c(OH),所以2c(CO)c(HCO)c(Na)0.2 molL1。答案:(1)C(2)E(3)HCOAlOH2O=Al(OH)3CO(4)0.212常温下,将0.010 mol CH3COONa和0.004 mol HCl溶于水

13、,配制成0.5 L混合液。判断:(1)溶液中共有_种微粒。(2)溶液中有两种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 mol,它们是_和_。(3)溶液中n(CH3COO)n(OH)n(H)_ mol。解析:CH3COONaHCl=CH3COOHNaCl0004 mol0.004 mol0.004 mol0.004 mol可知溶于水后,溶液中的溶质为CH3COOH 0.004 mol,NaCl 0.004 mol,CH3COONa 0.006 mol。(1)溶液中的微粒有:H2O、CH3COOH、Na、Cl、CH3COO、H、OH共7种。(2)据物料守恒有:n(CH3COO)n(CH3COOH)0.

14、010 mol(3)据电荷守恒有:n(Na)n(H)n(CH3COO)n(Cl)n(OH)则:n(CH3COO)n(OH)n(H)n(Na)n(Cl)0.010 mol0.004 mol0.006 mol答案:(1)7(2)CH3COOCH3COOH(3)0.00613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回答下列问题:(1)Na2B溶液显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在0.1 molL1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Ac(B2)c(HB)c(H2B)0.1 molL1Bc(Na)c(OH)c(

15、H)c(HB)Cc(Na)c(H)c(OH)c(HB)2c(B2)Dc(Na)2c(B2)2c(HB)(3)已知0.1 molL1 NaHB溶液的pH2,则0.1 molL1 H2B溶液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_0.11 molL1(填“”或“”),理由是_。(4)0.1 molL1 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解析:(1)由H2B=HHB(完全电离),HBHB2(部分电离),知Na2B溶液中B2将发生水解反应,故Na2B溶液显碱性,原因是B2H2OHBOH。(2)在Na2B溶液中存在:Na2B=2NaB2,B2H2OHBOH,H2OHOH。由电荷守恒知c(Na)c(H)

16、2c(B2)c(OH)c(HB),C对。由物料守恒知c(Na)2c(B2)2c(HB)0.2 molL1,D对。在Na2B溶液中不存在H2B,A错,由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知B错。(3)在NaHB溶液中,NaHB=NaHB,HBHB2,H2OHOH。已知0.1 molL1 NaHB溶液的pH2,说明其中c(H)0.01 molL1,主要是HB电离产生的。在H2B溶液中,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第二步的电离,所以0.1 molL1 H2B溶液中c(H)c(HB) c(H)c(B2)c(OH)。答案:(1)碱性B2H2OHBOH(2)CD(3)0.1 molL1 NaHB溶液的pH2,说明其中c(H)

17、0.01 molL1,主要是HB电离产生的。在H2B溶液中,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第二步的电离,所以0.1 molL1 H2B溶液中c(H)c(HB)c(H)c(B2)c(OH)14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见下表:实验编号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混合后溶液的pH甲0.10.1pHa乙0.120.1pH7丙0.20.1pH7丁0.10.1pH10(1)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_。(2)乙组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c(A)和c(Na)的大小关系

18、_。A前者大 B后者大C两者相等 D无法判断(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分析丁组实验数据,写出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列式):c(Na)c(A)_ molL1。解析:(1)若HA是强酸,恰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pH7;若HA是弱酸,生成的NaA水解显碱性,pH7。(2)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A)c(OH),由于pH7,则c(Na)c(A),C项正确。(3)混合溶液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HA和NaA,pH7说明A的水解大于HA的电离,所以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A)c(OH)c(H)。(4)由电荷守恒关系式变形得c(Na)c(A)c(OH)c(H)(1041010)molL1。答案:(1)见解析(2)C(3)c(Na)c(A)c(OH)c(H)(4)10410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