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临考冲刺卷六060603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8497454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临考冲刺卷六0606033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临考冲刺卷六0606033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临考冲刺卷六0606033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临考冲刺卷六06060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理综临考冲刺卷六0606033(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2、题目要 求的。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C. 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结构与功能密切联系,组成成分和结构相同D.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需要的物质甚至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答案】A 【解析】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A正确;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相等,主动运输是维持浓度差的,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B错误;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C错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不需要的、有害的

3、物质不容易进入,D错误。 2. 植物A被害虫咬伤后,受伤部位分泌的多肽S能激活相邻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增加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从而抑制害虫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多肽S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 多肽S基因是害虫的攻击诱导植物A突变产生的C. 多肽S在植物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作用D. 多肽S作为化学信息调节植物A与害虫的种间关系【答案】C【解析】多肽S和双缩脲试剂能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在害虫攻击前植物A中已有多肽S基因,在害虫的攻击下多肽S基因表达产生多肽S,B错误;由题干分析可知,多肽S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C正确;多肽S作为信息分子只对

4、植物细胞起作用,调节植物A与害虫的种间关系的化学物质是蛋白酶抑制剂,D错误。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重铬酸钾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碱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B. 还原糖组织样液在加入苏丹后呈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C. 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使DNA呈现红色,使RNA呈现绿色D.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答案】D【解析】检测酒精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会出现灰绿色,A错误;还原糖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变成砖红色,苏丹III是鉴定脂肪的,B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可以使

5、DNA呈现绿色,使RNA呈现红色,C错误;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反映的是NaOH进入琼脂块的效率,D正确。4.某研究小组将某植物的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图1)后小组成员甲绘制了图1中段的横切示意图(图2),小组成员乙根据资料绘制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机理示意图(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在光照条件下,图1中段的色氨酸才可转变为生长素B.图2中的b侧与横放植物的根的近地侧的生长素引起的生理效应相同C.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由图3可以看出,生长素能调节遗传信息的

6、表达【答案】D【解析】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段),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色氨酸均可以转变为生长素,A错误;图2中的b侧的生理效应为高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横放植物的根的近地侧的生理效应为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B错误;达尔文经过实验发现,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会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得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C错误;由图3可以看出,生长素可作用于转录过程,能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D正确。5下列关于大气污染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黏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B. 污染物中的病原体被人体吸入后,可被吞

7、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C. 污染物中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机体需依靠细胞免疫才能将其清除D. 污染物中含有的病原体可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答案】D【解析】人体呼吸道黏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一道防线,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黏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A正确;污染物中的病原体被人体吸入后,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可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暴露其抗原,B正确;细胞免疫作用的对象是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因此病原体不能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6.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遗传病患者均带有致病基因B. 遗传病往往表现出先天性和家族性等特

8、点C. 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监测遗传病D. 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答案】A【解析】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可不带有致病基因,A错误;遗传病往往表现出先天性和家族性等特点,B正确;基因诊断技术能够更好地监测和预防遗传病,C正确;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D正确。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该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答案】B【解析】A“熬胆矾铁釜,久之

9、亦化为铜”,该过程铁与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A正确;B生石灰或硅胶是常用的干燥剂,没有抗氧化能力。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应加入抗氧化剂,B不正确;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该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在灼烧时发生了焰色反应,D正确。本题选D。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碳原子数目为0.1NAB常温下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1.5NA个SO2分子C常温下,22gCO2和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D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

10、个H+【答案】C【解析】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56g铁的物质的量为1mol,常温下由于铁与浓硫酸能够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无法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CO2和N2O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故22gCO2和N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CO2和N2O均为三原子分子,故0.5mol混合气体含1.5mol原子,个数为1.5NA,故C正确;D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故D错误;故选C。9下列选项中的操作、现象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11、通入Cl2溶液褪色HClO有漂白性B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C向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各滴加1滴酚酞变红,前者红色深结合H+能力: CO32-HCO32-D用发光小灯泡分别做HCl和CH3COOH导电性实验发光强度:HCl强于CH3COOHCH3COOH是弱电解质【答案】C【解析】A氯气与NaOH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酚酞也可褪色,不能判断是HClO的漂白性,故A错误;B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与溴水反应,不能确定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水解程度越

12、大,对应酸的酸性越弱,则由现象可知结合H+能力:CO32-HCO3-,故C正确;D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浓度未知,不能判断电离出离子浓度及电解质的强弱,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正丁烷(b)、2-甲基丙烷(d)、甲苯(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与d互为同系物Bb、d、p的一氯代物种数分别为2、3、4Cb、d、p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b、d、p中只有d的所有碳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Ab与d的分子组成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b、d、p的一氯代物种数分别为2、2、4,故B错误;Cp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b、d、p中只有d的所

13、有碳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正确。故选D。11用甲醇燃料电池作电源,用铁作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最终可将Cr2O72转化成Cr(OH)3沉淀而除去,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II)为阳极B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 CO32+6H2OC电解一段时间后,在Fe()极附近有沉淀析出D电路中每转移6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还原【答案】C【解析】AH+向右移动,表明M电极是负电极,Fe(II)为阴极,故A错误;B酸性溶液中没有大量OH-,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 CO2+6H+,故B错误;C Fe(I)产生Fe2+,6F

14、e2+Cr2O7214H+=6Fe3+2Cr3+7H2O,电解一段时间后,Fe(II)产生的OH-大量移向阳极区,在Fe(I)极附近产生Fe(OH)3、Cr(OH)3沉淀析出,故C正确;D 6Fe2+Cr2O72,电路中每转移6mol电子,最多有0.5mol Cr2O72被还原,故D错误。故选C。12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高价含氧酸酸性:XY BX、Y、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W可形成双原子分子

15、DM与W形成的化合物含极性共价键【答案】A【解析】首先结合题意判断出X、Y、Z、M、W五种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应该是C和O元素,则Y为N元素,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可推出M为H,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则为Na。H2CO3c(H2B)c(B2-)B如左下图表示25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 0.1molL-1 NaOH溶液时,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C在pH=2的NaHSO4溶液中c(H+)=c(OH-)+ c(SO42-)D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

16、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1)至pH=3,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x为强酸,y为弱酸且VxVy【答案】C【解析】A由于0.1mol/L NaHB溶液pH为4,所以NaHB在水溶液中既能电离又能水解,但其电离作用大于其水解作用,所以在该溶液中c(HB-) c(B2-)c(H2B),A不正确;B分析左图曲线,在滴定终点pH=7附近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可以判断B不正确; C在pH=2的NaHSO4溶液中,由电荷守恒c(H+)+ c(Na+)=c(OH-)+ 2c(SO42-),因为c(Na+)= c(SO42-),所以c(H+)=c(OH-)+ c(SO42-),

17、C正确;D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到1000mL时,x的pH分别变为3而y小于2.5,所以x是强酸、y是弱酸。因为它们起始时pH相同,所以弱酸y的物质的量浓度远远大于强酸x,所以在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1)至pH=3过程中,y可以继续电离,因此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 (6) 12.5% (7) 0.4c1 (8) 300400【解析】(1)反应:2NH3(g)+CO2(g)=NH2CO2NH4(s)H1=a kJmol-1,反应:NH2CO2NH4(s) =CO(NH2)2(s)+H2O(g)H2=+72.49kJmol-1,总反应:

18、2NH3(g)+CO2(g) =CO(NH2)2(s)+H2O(g)H3=-86.98kJmol-1,由盖斯定律总反应-反应,得到2NH3(g)+CO2(g)=NH2CO2NH4(s)H1=a=-159.47kJmol-1,故答案为:-159.47;反应:NH2CO2NH4(s) =CO(NH2)2(s)+H2O(g)H2=+72.49kJmol-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S0,焓变分析可知是吸热反应,H0,所以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H-TS0,需要在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故答案为:高温;A反应I中反应物为气体,生成全部为固体,所以在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所以不能作为

19、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故A错误;B反应I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反应的压强减小,所以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B正确;C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v正(NH3)=2v逆(CO2),故C错误;D反应I中,容器体积不变,气体质量减小,所以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BD;环境为真空时,在一敞开容器(非密闭容器)中加入NH2COONH4固体,发生NH2COONH4(s) CO(NH2)2(s)+H2O(g),水蒸气进入环境中,浓度近似为0,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反应都不会建立平衡状态,故答案为:否;(2)II平衡时间小于I,说明II反应速率大

20、于I,且平衡时II中CH3OH的物质的量小于I,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只能是升高温度,即II的温度大于I,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化学平衡常数越小,所以KK,故答案为:;设二氧化碳反应量为x CO2(g)+3H2(g)CH3OH(g)+H2O(g)初始量(mol): 1 3 0 0转化量(mol): x 3x x x 平衡量(mol):1-x 3-3x x x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倍,即=0.8 ,解得x=0.4mol,甲容器平衡混合气体中CH3OH(g)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100%=12.5%;依题意:甲、乙为等同平衡,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所以全部

21、由生成物投料,c的物质的量为1mol,c 的物质的量不能低于平衡时的物质的量0.4mol,所以c的物质的量为:0.4c1mol,故答案为:12.5%;0.4c1;(3)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在300时失去活性,故以后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是由温度升高导致的,故乙酸主要取决于温度影响的范围为300400,故答案为:300400。28硫酸锌可用于制造锌钡白、印染媒染剂等。用锌白矿(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FeO、CuO、SiO2等杂质)制备ZnSO47H2O的流程如下。已知:KspFe(OH)34.01038,KspCu(OH)22.21020(1)“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

22、)。“酸浸”过程中,为了提高锌元素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提高酸的浓度,_(填一种)。(2)“氧化”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沉淀”过程中,加入ZnO产生Fe(OH)3沉淀的原因是_。(4)加入适量ZnO固体,若只析出Fe(OH)3沉淀而未析出Cu(OH)2沉淀,且测得沉淀后的溶液中c(Fe3)4.01014mol/L,此时溶液中c(Cu2)的取值范围是_mol/L。(5)加入适量锌粉的作用是_。(6)由滤液得到ZnSO47H2O的操作依次为_、_、过滤、洗涤、干燥。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答案】(1) SiO2 粉碎锌白矿或充分搅拌浆

23、料或适当加热等 (2) 2Fe2+H2O2+2H+=2Fe3+2H2O (3) Fe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ZnO后,与H+反应,H+浓度减小,水解平衡正向进行,生成Fe(OH)3沉淀 (4) 2.210-4 (5) 除去溶液中的Cu2+ (6)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漏斗 玻璃棒【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用锌白矿制备ZnSO47H2O的流程的评价。(1)“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不溶于稀硫酸的SiO2。“酸浸”过程中,为了提高锌元素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粉碎锌白矿或充分搅拌浆料或适当加热等。(2)“氧化”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

24、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3)“沉淀”过程中,加入ZnO产生Fe(OH)3沉淀的原因是Fe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ZnO后,与H+反应,H+浓度减小,水解平衡正向进行,生成Fe(OH)3沉淀。(4)c(OH)(=10-8mol/L,此时溶液中c(Cu2)=2.210-4 mol/L。(5)加入适量锌粉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Cu2+。(6)由滤液得到ZnSO47H2O的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9. (8分)为了研究在适宜的光照下,CO2浓度及

25、施氮量对植物总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若干,分为四组,分别设置不同的CO2浓度和施氮量,测算了净光合速率(Pn),平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每一组种植多盆并进行多次测定,其目的是_。(2)据图分析,最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条件组合是_。氮元素被该植物吸收后运送到叶肉细胞内可用于合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的NADH主要用于_。(3)要达成本实验目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写出实验思路)。【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高浓度CO2和200mgkg-1施氮量 与O2结合形成水 (3)在黑暗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各组实验条件组合下植物的呼吸速率【解

26、析】(1)实验中每一组种植多盆并进行多次测定,是为了防止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析柱状图中数据可知,最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条件组合是高浓度CO2和200mgkg-1施氮量。(3)NADH主要用于糖酵解和细胞呼吸作用中的柠檬酸循环,与O2结合形成水。(4)分析题干可知,图中所测数据为光合作用的净光合速率,而实验目的是研究CO2浓度及施氮量对植物总光合速率的影响,故为达本实验目的,还需要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即在黑暗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各组实验条件组合下植物的呼吸速率。30(10分)生长激素(GH)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它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生长、增加脂肪分

27、解等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GH的分泌受生长抑素的抑制。半胱胺可以打开生长抑素的二硫键使其_,以_(填“提高”或“降低”)生长抑素的有效含量,从而间接_(填“提高”或“降低”)动物体内GH的水平,促进动物生长。(2)体内GH过多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若垂体分泌的GH过多,会使人患上“垂体性糖尿病”,原因是_。(4)在应激状态下,GH分泌增多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间接调节降低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其意义是_。【答案】(1)失活 降低(1分) 提高(1分) (2)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血糖升高 (3)负反馈调节

28、 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解析】(1)半胱胺可以打开生长抑素的二硫键,即破坏了生长抑素的空间结构,使生长抑素失活,以降低其有效含量;GH的分泌受生长抑素的抑制,生长抑素含量降低,则会提高动物体内GH的水平,促进动物生长。(2)体内GH过多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若垂体分泌的GH过多,由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血糖升高,所以会使人患上“垂体性糖尿病”。(3)在应激状态下,GH分泌增多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间接调节降低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其意义是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31. (11分)2017年

29、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 “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塞罕坝曾是茂盛的森林,后来由于人类活动,到解放初期已退化为高原荒丘。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组建林场,历经三代人55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将塞罕坝建设成森林覆盖率高达80%的“绿色屏障”,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塞罕坝从森林退化为荒丘说明人类生产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这一历史变迁也是_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两类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缩影,同时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2)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构成_。塞罕坝被誉为首都的“绿色屏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

30、物种组成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_。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_,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答案】(1)速度和方向 土地荒漠化 有限的 (2)生物群落(1分) 间接(1分) (3)高(1分) 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解析】(1)塞罕坝从森林退化为荒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说明人类生产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这一历史变迁也是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两类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缩影,同时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3)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

3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对于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32(10分)果绳裂翅对非裂翅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即 AA个体无法存活)。请回答:(1)有一裂翅果蝇种群,雌雄自由交配产生子代,理论上该种群A基因频率将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原因是_。(2)若选择裂翅白眼雌果蝇与裂翅红眼雄果蝇杂交获得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选F1裂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非裂翅白眼雄果蝇的概率为_。(3)若选择裂翅白眼雌果蝇与非裂翅红眼雄果蝇杂交,依据子代果蝇的表现

32、型及比例判断等位基因A、a位于哪一对常染色体上。该方案_(能、不能)达成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_。【答案】(1)下降 A基因显性纯合致死,随着世代延续,A基因逐代减少 (2)1/12 (3)不能 果蝇有三对常染色体,控制果蝇裂翅与非裂翅的基因(A、a)无论位于哪一对常染色体,该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解析】(1)由题意可知A基因显性纯合致死,随着世代延续,A基因逐代减少,所以裂翅果蝇种群,雌雄自由交配产生子代,理论上该种群A基因频率将下降。(2)若选择裂翅白眼雌果蝇与裂翅红眼雄果蝇杂交获得F1中,因为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此时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说

33、明亲本中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子一代中的裂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它们交配后,F2中非裂翅的概率为1/3,白眼雄果蝇的概率为(1/2)(1/2)=1/4,所以F2中非裂翅白眼雄果蝇的概率为(1/3)(1/4)=1/12。(3)若选择裂翅白眼雌果蝇与非裂翅红眼雄果蝇杂交,依据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等位基因A、a位于哪一对常染色体上。该方案不能达成实验目的,因为果蝇有三对常染色体,控制果蝇裂翅与非裂翅的基因(A、a)无论位于哪一对常染色体,该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34、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以下有关热学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减小B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表示铜的摩尔质量,表示实心铜块的密度,那么铜块中一个铜原子所占空间的体积可表示为C雨天打伞时,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E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吸热【答案】BCE(2)(10分)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 kg,横截面积50 cm2,厚度不计。当温度为27 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 cm。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时,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取10 m/s2,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i)将气缸倒过来放置,若温度上升到127 ,此时气柱的长度为20 cm,求大气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