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与技术测量客观试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8492949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差与技术测量客观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差与技术测量客观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差与技术测量客观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公差与技术测量客观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差与技术测量客观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公差与技术测量试题单选题1 标准是从事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等工作共同遵守的一种()。A、工作要求B、技术依据C、加工准则D、装配要求b2 互换性按互换程度可分为()。A、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B、全部互换和部分互换C、功能互换和几何参数互换D、零件互换和装配互换a3 零件几何参数的误差允许范围叫公差,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A、配合公差B、跳动公差C、位置公差D、定向公差c4 ISO表示()标准。A、国家B、企业C、地区D、国际d5 合理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条件。A、互换性B、机械化C、流水线D、自动化a6 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

2、)。A、持久性B、稳定性C、互换性D、结合性b7 ()的大小对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直接影响。A、尺寸误差B、形状误差C、表面粗糙度D、以上都不是c8 标准公差决定尺寸公差带的()。A、方向B、形状C、位置D、大小d9 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A、方向B、形状C、位置D、大小c10 基本偏差是()。A、上偏差B、下偏差C、距离零线最近的那个偏差D、以上都对c11 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选择公差等级。A、类比法B、计算法C、试验法D、分析法a12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A、测量方法B、测量环境C、测量工具D、测量工具a13 测量方法按是否在加工过

3、程中进行测量中分为()。A、静态和动态测量B、在线和离线测量C、接触和非接触测量D、单项和综合测量b14 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是()。A、动态测量和在线测量B、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C、离线测量和静态测量D、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a15 测量方法按同时测量的被测量的多少分为()。A、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B、在线测量和离线测量C、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D、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c16 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误差。A、随机误差B、粗大误差C、人员误差D、人员误差d17 测量方法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称为()。A、测量环境误差B、测量方法误差C、测量方法误差D、标准件误差b18 计量器具本身在设计、制造和使

4、用过程中造成的各项误差称为()。A、测量环境误差B、测量方法误差C、计量器具误差D、标准件误差c19 在测量时的环境条件不符合标准条件所引起的误差称为()。A、测量环境误差B、测量方法误差C、计量器具误差D、标准件误差a20 测量人员主观因素引起的误差称为()。A、测量环境误差B、测量方法误差C、计量器具误差D、人员误差d21 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列测得值,测量精度明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温度误差为(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绝对误差a 22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 )。A、绝对误差B、极限误差C、剩余误差D、相对误差d 23 用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

5、尺寸误差,按性质为(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绝对误差a 24 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 )。A、B、.C、D、0.1mma25 一列测得值中有一测得值为29.965,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若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则该值可取成( ) 。A、29.96B、29.97C、30.00 D、29.90 b 26 公称尺寸为100的量块,若其实际尺寸为100.001,用此量块作为测量的基准件,将产生0.001的测量误差,此误差性质是(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C、粗大误差D、测量误差b 27 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 )影响的程度。A、系统误差大小B、随机误差大小C、粗大误差大小D、计

6、量器具误差大小 b28 接触测量中测量力引起的计量器具和零件表面变形误差属于( )。A、计量器具误差B、标准件误差C、测量方法误差D、测量环境误差C29 图样上标注的各种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 ,都是以标准温度( )度为依据的。A、0B、20C、36D、273B30 测量人员技术不熟练、视觉偏差、估读判断错误等,易引起( )。dA、测量环境误差B、测量方法误差C、标准件误差 D、人员误差 d31 用量块作为标准件调整计量器具的零位时,量块的误差会直接影响测得值,产生( )。A、人员误差B、测量方法误差 C、标准件误差D、计量器具误差c32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

7、预见的方式变化的误差是( )。A、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D、定值系统误差c33 不同的测量方法、不同的计量器具、在不同的条件下,由不同人员对同一被测量进行不同次的测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A、相等 B、不相等C、绝对相等D、无法判定b 34 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代数差为( )。A、示值范围B、测量范围 C、示值变动性 D、示值误差d35 在相同条件下,计量器具示值按正反行程对同一被测量值进行测量时,计量器具示值之差的绝对值是( )。A、修正值B、灵敏阈C、回程误差D、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c36 GB/T3177-1997规定的验收原则是:所有验收方法只接收位

8、于规定的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即()。A、允许有误废但不允许有误收B、允许误废和误收C、允许有误收但不能有误废D、不允许误废和误收a37 由配合公差Tf的值可以反应孔轴配合的()。A、配合精度B、松紧程度C、配合类型D、配合类型a38 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A、ESB、cC、esD、eic39 45G6和45G7两者的区别在于()。A、基本偏差不同B、上偏差不同,下偏差相同C、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不同D、公差值相同b40 配合公差符号60P7/h6表示()。A、基孔制过渡配合B、基轴制过渡配合C、基孔制过盈配合D、基轴制过盈配合d41 选用包容要求时,可用()检测实际尺寸和体外作用尺寸,

9、检测方便。A、光滑极限量规B、功能量规C、游标卡尺D、千分尺a42 最大、最小实体要求适用于()要素。A、中心要素B、轮廓要素C、单一要素D、关联要素a43 在需要保证零件的强度和最小壁厚等场合应选用()原则。A、独立原则B、包容要求C、最小实体要求D、最大实体要求c44 Th代表()。A、轴的公差B、配合公差C、孔的公差D、位置公差c45 ES代表()。A、孔的上偏差B、轴的上偏差C、轴的下偏差D、孔的下偏差a46 最大实体尺寸是指()。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c47 下列哪个属于最小实体尺寸

10、?()。A、孔的最小极限尺寸B、轴的最大极限尺寸C、孔的极限尺寸D、轴的最小极限尺寸d48 轴的下偏差代号是下列哪一个?()。A、EIB、ESC、esD、eid49 尺寸为30f6的轴的基本偏差为20m,标准公差为13m,则另一个极限偏差为()。A、3mB、7mC、33mD、33mc50 20H7的孔中其()为零。A、标准公差B、上偏差C、配合公差D、下偏差d51 30h8的轴中,其()为零。A、下偏差B、上偏差C、标准公差D、最小极限偏差b52 下列陈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基本偏差只能是上偏差B、对于同一标准公差等级来说,基本尺寸越大,公差值越小C、公差是用于控制误差的D、基本偏差是用来

11、控制公差带大小的c53 在基准制的选择中应优先选择( )。A、基孔制B、基轴制C、非基准制D、以上皆可a54 孔的公差与轴的公差之和称为()。A、生产公差B、尺寸公差C、配合公差D、标准公差c55 间隙用符号()表示。A、XB、YC、ZD、Na56 过盈用符号()表示。A、XB、YC、ZD、Nb57 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都较严,并需分别满足要求时应采用()原则。A、包容要求B、独立原则C、最大实体要求D、最小实体要求b58 包容要求遵守()边界。A、最小实体B、最大实体C、最大实体实效D、最小实体实效b59 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边界。A、最小实体B、最大实体C、最大

12、实体实效D、最小实体实效d60 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主要采用()要求。A、包容要求B、独立原则C、最大实体D、最小实体c61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陈述()。A、形状和位置公差都有基准B、形状和位置公差都无基准C、形状公差有基准,位置公差无基准D、形状公差无基准,位置公差有基准d62 零件上的未注形位公差一律遵守()。A、最小实体要求B、最大实体要求C、包容要求D、独立原则d63 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是()。A、圆度和径向圆跳动B、同轴度和平面度C、平面度和直线度D、同轴度和位置度a64 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边界。A、最大实体B、最小实体C、最大实体实效D、最小实体实效c65

13、 ()可以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和它的平面度误差。A、端面全跳动公差B、平行度公差C、直线度公差D、平面度公差a66 定位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A、位置、方向和形状B、位置方向C、方向、形状D、位置、形状a67 定向公差带可以控制被测要素的()。A、方向和位置B、方向和形状C、形状和位置D、方向、形状和位置b68 下列哪个属于形状误差?()。A、平行度B、圆柱度C、圆跳动D、位置度b69 设某轴的尺寸为250-0.05mm,其轴线直线度公差为0.05mm,则其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为()。A、25.05mmB、24.95mmC、24.90mmD、24.80mmc70 形位公差中的几何

14、要素按存在状态分为( )。A、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B、中心要素和实际要素C、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D、实际要素和理想要素d71 形位公差带具有()、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A、形状B、结构C、精度D、尺寸a72 形位公差带的大小是由公差值确定的,指的是公差带的()。A、宽度或直径B、高度C、长度D、角度a73 位置公差(标有基准)的公差带的方向或位置一般()。A、浮动B、固定C、任意D、以上皆不对b74 轮廓公差分为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无基准时为()公差。A、位置B、形状C、尺寸D、配合b75 形状误差可用()的宽度和直径表示。A、最小包容区域B、最大包容区域C、中间包容区域D、任何区域皆可a76

15、 全跳动是控制整个被测要素在()时相对于基准轴线的跳动量。A、一次测量B、间断测量C、连续测量D、分段测量c77 圆跳动是控制被测要素在()内相对与基准轴线的跳动量。A、某个测量截面B、整个圆柱表面C、整个端面D、以上皆可a78 模拟法是用形状足够精确的表面模拟基准,如以平板表面体现()。A、基准轴线B、基准平面C、基准圆柱面D、基准尺寸b79 ()是指被测要素在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应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A、最大实体要求B、最小实体要求C、独立原则D、可逆要求c80 考虑到检测的方便性与经济性,可用()代替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A、径向圆跳动B、端面圆跳动C、径向全跳动D

16、、端面全跳动d81 在确定形位公差值时,应注意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位置公差值。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皆可b82 尺寸精度与形位精度要求相差较大时,应采用()原则 A、包容要求B、独立原则C、最大实体要求D、可逆要求b83 某孔的尺寸为350+0.015mm,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5mm,则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为( )。A、34.95mmB、35.05mmC、35.15mmD、35.25mma84 同一要素的各项公差值应协调,且保证形状公差( )定向的位置公差。A、小于B、大于C、等于D、以上皆可a85 圆柱形零件,当仅需要顺利装配时,可选轴心线的( )作为控制项目。A、

17、圆跳动度B、全跳动度C、直线度D、位置度c86 如果孔、轴之间有相对运动,应均匀接触或为保证密封性,应限制( )。A、圆柱度B、圆度C、素线直线度D、轴线直线度a87 要求平行的两平面,其平面度公差值应( )平行度公差值。A、等于B、小于C、大于D、互不相关b88 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一般应( )其尺寸公差。A、大于B、小于C、等于D、互不相关b89 平行度公差值应( )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A、小于B、大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a90 在三基面体系中,对于板类零件( )应该选择零件上面积大,定位稳的表面。 A、辅助基准B、第二基准C、第一基准D、第三基准c91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5,

18、则其( )误差一定不大于0.05。A、平行度B、位置度C、对称度D、直线度d92 同轴度公差属于( )。A、形状公差B、定位公差 C、定向公差D、跳动公差b93 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淮的原则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d94 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1,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为( )。A、0.1B、0.05C、0.2D、0.1b95 在公差原则中,实效尺寸是( )综合形成的。A、最小实体尺寸与形位误差B、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公差C、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D、最小实体尺寸与形位公差d96 一般说来,

19、在选择基准时,基准要素与被测要素的精度比较应( )。A、低B、高C、相同D、无关b97 若某测量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8,则其( )误差必不大于0.08。A、平面度 B、对称度 C、垂直度D、位置度a98 在生产中,有时用检测工件径向圆跳动的方法可测量( )。A、垂直度B、平行度 C、位置度D、同轴度d99 ( )公差的公差带方向是根据项目的特征由基准决定的。A、形状B、尺寸C、位置D、未注c100 标注( )时,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间的夹角是不带偏差的理论正确角度,标注时要带方框。A、平行度 B、倾斜度C、垂直度D、同轴度b101 当图样上被测要素没有标注位置公差时,要按未注公差处理,

20、此时尺寸公差与位置公差应遵守( )。A、公差原则B、包容原则C、最大实体原则 D、独立原则d102 在两个平面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下,其( )公差等级应不低于平行度的公差等级。A、垂直度 B、位置度C、倾斜度D、平面度d103 在选择形位公差的公差等级时,通常采用( )法。A、计算B、试验C、分析D、类比d104 与基准要素有功能关系,并给出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是( )。A、中心要素B、关联要素C、单一要素D、被测要素b105 图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 )。图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 )。A、实际要素 B、理想要素C、基准要素D、轮廓要素 b106 形位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 )所确定

21、。A、公差大小B、公差特征项目C、误差大小D、粗糙度 b107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粗糙度参数值( )。A、大B、相等C、小D、不确定c108 承受交变载荷的表面及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部分,粗糙度参数值应( )些。A、大B、小C、相同D、不确定b109 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滚动摩擦表面比滑动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 )。A、大些B、小些C、相等D、以上都可以b110 要求配合稳定可靠时,粗糙度参数值应( )。A、大些B、小些C、相等D、以上都可以b111 表面粗糙度与()应协调。A、尺寸及形状公差B、位置公差C、配合公差D、生产公差a112 密封性、防腐性要求高的表面或外形美观的表面

22、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都应( )。A、大些B、小些C、相等D、以上都可以b113 一个尺寸链中至少要有()个组成环。A、一B、二C、三D、四b114 在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时,封闭环的公差等于()。A、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B、所有增环公差之和C、所有减环公差之和D、增环公差减去减环公差a115 塞规的通规按被测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制造。A、DmaxB、dmixC、dmaxD、dmind116 塞规的止规按被测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制造。A、DmaxB、dmixC、dmaxD、dmina117 量规测量面硬度为5865HRC,并应经过()性处理。A、可靠B、精确C、均匀D、稳定d118 在大批量生产时,

23、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检验效率而采用( )。A、量具B、量规C、量仪D、测量装置b119 当图样上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按( )原则标注时,一般使用通用计量器具分别测量。A、包容要求B、独立原则C、可逆要求D、最小实体要求b120 当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采用( )标注时,应使用量规来检验。A、包容要求B、独立原则C、可逆要求D、最大实体要求a121 用塞规检验工件时,其合格标志是( )。A、通规能通过,止规也能通过B、通规能通过,止规不能通过C、通规不能通过,止规能通过D、通规不能通过,止规也不能通过b122 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最大实

24、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c123 光滑极限量规止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d124 为了延长量规的使用寿命,国标除规定量规的制造公差外,对( )还规定了磨损公差。A、工作量规 B、验收量规C、校对量规D、止规a125 极限量规的止规是用来控制工件的(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实际尺寸D、作用尺寸c126 轴承内圈与轴采用基孔制配合,与一般基孔制( )。A、相等B、相同C、不同D、类似c127 轴承负荷大小为()时为正常负荷。A、Fr0.07CrB、0.07 CrFr0.15 CrC、Fr0.15 CrD、Fr0.

25、20 Crb128 键宽和键槽是决定配合性质的主要互换性参数,是配合尺寸,应规定()的公差。A、较大B、普通C、较小D、很小c129 键和键槽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Ra一般取()。A、0.80.6B、1.66.3C、6.312.5D、12.518.7b130 GB1144-1987规定矩形花键采用( )定心。A、小径dB、大径DC、键宽BD、键厚ha131 矩形花键联结采用()制。A、键宽B、键高C、基轴D、基孔d132 键联接中应用最广泛的是( )。A、半圆键B、切向键C、楔形键D、平键d133 国家标准对键宽规定了( )种公差带。A、三种B、二种C、一种D、多种c134 国家标准对轴和轮

26、毂的键槽宽各规定了( )种公差带。A、三种B、二种C、一种D、多种a135 平键的( )是配合尺寸。A、键宽和槽宽B、键高和槽深C、键长和槽长D、前三项都是a136 平键联结中宽度尺寸的不同配合是依靠改变( )公差带的位置来获得。A、轴槽和轮毂槽宽度B、键宽 C、轴槽宽度D、轮毂槽宽度c137 配合间隙或过盈的大小可以通过内外()的轴向相对移动来调整的为()配合。A、圆柱B、台阶轴C、圆锥D、不规则c138 圆锥角公差()是指圆锥角的允许变动量。A、TDB、TDSC、TFD、ATd139 普通螺纹的理论牙型角=()。A、50B、55C、60D、65c140 为了使相互结合的内外螺纹能自由旋合,

27、应保证D2m( )d2mA、B、C、D、a141 螺纹基本偏差确定了公差带相对基本牙型的()。A、大小B、位置C、公差D、精度b142 国标对内螺纹规定了两种基本偏差,其代号为()。A、E、FB、G、HC、F、GD、E、Hb143 螺纹精度等级的高低,代表了螺纹()的难易程度。A、配合B、旋合C、加工D、连接c144 同一精度等级的螺纹,随着旋合长度的增加,公差等级相应()。A、降低B、提高C、精确D、不变a145 在同一螺纹配合中,内、外螺纹的中径、大径和小径的基本尺寸对应()。A、变化B、相同C、公差D、精度b146 齿轮传递运动的()性要求瞬时传动比的变化小。A、精确B、均匀C、平稳D、

28、可靠c147 判断螺纹中径合格性的准则应遵循( )。A、瑞利原则B、泰勒原则C、高斯原则D、独立原则b148 内螺纹加工较困难,在同一公差等级中,内螺纹中径公差比外螺纹中径公差大( )左右。A、12%B、22%C、32%D、42%c149 公差等级相同而旋合长度不同的螺纹的精度等级应( )。A、相同B、不相同C、相同或不相同D、增加b150 设计螺纹连接时,一般选用( )。A、长旋合长度B、短旋合长度C、中等旋合长度D、A和Bc151 要保证普通螺纹结合的互换性,必须使实际螺纹的( )不能超出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 。A、作用中径B、单一中径C、中径D、大径a152 螺纹公差带是以( )的牙型公差

29、带。A、基本牙型的轮廓为零线 B、中径线为零线C、大径线为零线D、小径线为零线 a 153 齿轮加工误差的()偏心,是指齿坯在机床上加工时的安装偏心。A、几何B、运动C、齿侧D、齿高a154 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用()表示。A、FiB、FpC、FD、Fwb155 齿轮副中心距的大小直接影响()间隙。A、齿顶B、齿根C、齿恻D、齿面c156 已知各组成环的极限尺寸,求封闭环的极限尺寸,这类计算称为( )。A、正计算B、反计算C、中间计算D、唯一计算a157 中间计算主要用于( )。A、工艺设计B、产品设计C、求工序间的加工余量D、验证设计的正确性a158 在零件尺寸链中,应选择( )尺寸作为封闭环

30、。A、最不重要的B、最重要的C、不太重要的D、尺寸最大的a159 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的公差往往体现了机器或部件的精度,因此在设计中应使形成此封闭环的尺寸链的环数( )。A、越小越好B、多少皆宜C、越多越好D、不能确定a160 各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 ),即为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A、各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B、各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C、各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D、各减环的平均尺寸a161 对封闭环有直接影响的为( )。A、所有增环B、所有减环C、部分增环部分减环D、全部组成环d162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 )。A、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B、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C、所有增环的基

31、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D、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c163 封闭环的公差是( ) 。A、所有增环的公差之和B、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C、所有增环与减环的公差之和D、所有增环公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c164 采用分组互换法时,分组数一般为( )。A、2组B、6组C、8组D、2-4组d判断题1 标准化是指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对2 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测量精度低。错3 测量时绝对误差越小,说明测量精度越高。错4 装配时需要附加修配的零件具有互换性。错5 以量块的标称尺寸作为工作尺寸,使用的方法按“等”使用。错6 平行度公差带与端面全跳动公差带的形

32、状是相同的。错7 公差带的选用应保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的公差等级。对8 圆度公差带和径向圆跳动公差带的形状是相同的。对9 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错10 形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是浮动的。对11 间接测量就是直接使用被测量的公称尺寸作为被测对象。错12 在相对测量中,测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对13 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错14 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很发达,但要把两个尺寸做得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对15 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错16 一般说来,测量误差总是小于加工误差。错17 量

33、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作尺寸既包含制造误差,也包含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 错18 在使用量块组测量时,应尽量减少量块组的量块数目,一般不超过3快。错19 量具是指以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对20 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上对米的新定义为“米是光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路程”。对21 我国采用碘吸收稳定的0.63微米氦氖激光辐射作为波长标准来复现米的定义。对22 量块是有刻度的截面为矩形的平面平行端面量具。错23 量块长度变动量是指量块测量面上最大和最小长度之和。错24 一般来说,相对测量的测量精度比绝对测量的测量精度低。错25 计量器具误差是指计量器具本身在设计、制造和使

34、用过程中造成的各种误差。对26 测量修正值与示值误差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同。错27 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但也有均匀分布、瑞利分布等形式。对28 测量精度是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平均值的接近程度。错29 随机误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和无法消除的,而系统误差是可以发现并消除或减少的。对30 用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作为测量结果是最可靠且最合理的。对31 区别某种配合是基孔制还是基轴制,仅与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有关,而且与其大小无关。对32 极限偏差是由设计给定的,可以用来判断零件尺寸合格与否。对33 某孔的实际尺寸小于某轴的实际尺寸时,该孔与轴相配合就形成过盈配合。错34 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极

35、限偏差。对35 通常精密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但精确度高时,准确度和精密度必定都高。对36 过渡配合可以算是间隙配合,也可以算是过盈配合。错37 同一根轴上(基本尺寸相同)与几个零件孔配合,且有不同配合性质时,最好采用基孔制。错38 同一根轴上(基本尺寸相同)与几个零件孔配合,且有不同配合性质时,最好采用基轴制。对39 装配后有相对运动要求时,宜选用过盈配合。错40 圆柱度属于形状公差。对41 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错42 可逆要求可以单独使用。错43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说明零件表面越粗糙。错44 标注形位公差时,允许将基准符号与位置公差框格直接相连。错45 被测要素为轴

36、线时,形位公差框格箭头允许直接指向该轴线。错46 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形位公差标注箭头应与尺寸线对齐。对47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形位公差项目,获得可靠互换。错48 独立原则是处理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基本原则。对49 形状公差带不涉及基准,其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的,与基准要素无关。 对50 形状误差数值的大小用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对51 应用最小条件评定所得出的误差值,即是最小值,但不是唯一的值。错52 直线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错53 圆度公差对于圆柱是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量取,而对圆锥则是在法线方向测量。 错54 评定位置误差时,包容

37、关联被测要素的区域与基准保持功能关系并必须符合最小条件。对55 评定位置误差时,理想基准要素与实际基准要素的相对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对56 建立基准的基本原则是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对57 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但不具有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错58 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并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能力。对59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错60 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相同。 对61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形状是相同的,所以两者控制误差的效果也是等效的。错62 包容原则是控制作用尺寸不超出最大实体边界的公差原则

38、。对63 按最大实体原则给出的形位公差可与该要素的尺寸变动量相互补偿。 错64 最大实体状态是孔、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少的状态。错65 评定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实际直线与两包容直线至少应有高-低-高(或低-高-低)三点接触,这个包容区就是最大包容区。错66 对被测要素给出定向公差后,仍需对该要素提出形状公差要求。错67 用模拟法体现基准时,应符合最小条件。对68 采用包容要求是,被测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错69 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值是在该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是给定的。错70 为保证机床工作台或刀架运动轨迹的精度,需要对导轨提出垂直度要求。错71 对安装

39、齿轮轴的箱体孔,为保证齿轮的正确啮合,需要提出孔心线的平行度要求。对72 对轴类零件,可用径向全跳动综合控制圆柱度、同轴度。对73 最小实体要求主要用于需要保证零件的强度和最小壁厚等场合。对74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对75 验收极限是指检验工件尺寸时判断其尺寸合格与否的尺寸界限。对76 所有的测量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错77 图样上形位公差框格内公差值后标注M表示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错78 配合公差反映配合精度,配合种类反映配合性质。对79 最小实体边界用LMVB来表示。错80 公差是容许尺寸的变化量:代表加工精度要求。对8

40、1 用量规检验工件时,其合格标志是通规不能过,止规能过。错82 通规的磨损极限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对83 量规的形位公差一般为量规制造公差的60%。错84 国标规定,通规的磨损极限尺寸大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错85 量规是一种无刻度的定值通用量具,只能判断工件是否在允许的极限尺寸范围内,而不能测出工件的实际尺寸。错86 通规控制作用尺寸,止规控制实际尺寸。对87 塞规的通规按被测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制造,塞规的止规按被测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制造。错88 卡规的通规按被测轴的最大实体尺寸制造。对89 国标未对孔用量规规定校对量规,只对轴用量规规定了校对量规。对90 影响滚动轴承配合选用的因素较多

41、,通常难以用计算法确定,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类比法选择。对91 量规可以用铸铁制造,价廉耐用。错92 校对量规的尺寸公差为被校对轴用量规制造公差的50%,校对量规的形状公差应控制在其尺寸公差带内。对93 量规测量面硬度为58-65HRC,并应进行稳定性处理。对94 滚动轴承工作时,要求运转平稳,旋转精度高,噪音小。对95 正确选择轴承的配合,对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提高轴承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关系很大。对96 平键联接采用基孔制配合。错97 花键可用作固定联接,也可用作滑动联接,在机械结构中应用较多。对98 键由型钢制成,是标准件,所以键联接采用基轴制配合。对99 当平键的长度与键宽之比大于或

42、等于4时,应规定键宽的两工作侧面在长度方向上的平行度要求。错100 花键联接中,扭矩是通过键和键槽的侧面传递的。对101 矩形花键联接采用基孔制。对102 对于内外花键之间要求有相对移动,而且移动距离长,移动频率高的情况,应选用配合间隙较小的滑动联接。错103 对于内外花键之间虽有相对滑动,但定心精度要求高,传递扭矩大或经常有反向转动的情况,应选用配合间隙较大的联接。错104 在大批量生产时,采用花键综合量规来检验矩形花键。对105 键联接和花键联接属于可拆联接。对106 平键联接是通过键的侧面分别与轴槽和轮毂槽的侧面相互接触来传递运动和扭矩的。对107 内、外圆锥表面经过配对研磨后,配合起来

43、具有良好的自锁性和密封性。对108 圆锥形状误差是指素线直线度误差和横截面的圆柱度误差。错109 圆锥直线公差TD是指圆锥直线允许的变动量,它适用于圆锥全长。对110 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是在高为H的等边三角形上形成的。错111 螺纹联接的互换性要求,是指配合过程的可旋合性以及使用过程中联接的可靠性。对112 国家标准规定,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中径的基本尺寸。错113 普通螺纹的中径不是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对114 在同一螺纹配合中,内、外螺纹的中径、大径和小径的基本尺寸对应相同。对115 螺纹中径公差是一项综合公差,只要规定中径公差,就可控制其它共同影响。对116 内螺纹的基本偏差是上偏

44、差,外螺纹的基本偏差是下偏差。错117 为了保证旋合性,内外螺纹应有较高的同轴度,并有足够的接触高度和结合强度。对118 螺纹量规有塞规和环规之分,塞规用于检验外螺纹,环规用于检验内螺纹。错119 高速重载下工作的齿轮,对运动准确性、传动平稳性和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要求都不高。错120 测量齿距累积误差通常用类比法。错121 齿轮副的接触纹理综合反映了齿轮的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对122 齿轮副中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的,也可取成不同的。对123 一个尺寸链中可以有两个封闭环。错124 一个尺寸链中至少要有两个组成环组成。对125 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个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45、错126 零件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加工中自然形成的。错127 尺寸链具有封闭性和相关性。对128 与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环称为减环。错129 分组互换法装配,实质是遵循“大配大、小配小”的原则。对130 采用分组互换法时,为保证各组的配合性质一致,其增环公差值应大于减环公差值。错131 分组互换法的优点是既扩大零件的制造公差,又能保证高的装配精度。对132 分组互换法一般用于小批量生产中精度要求不高、零件形状复杂难测、环数少的尺寸链。错133 调整法主要应用在封闭环的精度要求高、组成环数目较多的尺寸链。对134 修配法增加了修配工作量,修配后各组成环仍具有互换性。错135 零件尺寸链的封闭环应为公差等

46、级要求最低的环。对136 一个尺寸链的组成环数应尽量多。错137 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对138 组成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错多选题1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 )等要素。A、被测要素B、计量单位C、测量方法D、测量精度abcd2 国家标准对量块的制造精度规定了五级:0,1,2,3和K级。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0级精度最高B、K级精度最高C、K级为校准级D、3级精度最低acd3 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可分为( )等。A、量具B、机电光综合类量仪C、量规D、量仪acd4 按测量时计量器具的测头与被测量表面之间是否有机械作

47、用的测量力分类,有( )。A、直接测量B、接触测量C、间接测量D、非接触测量bd5 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是( )。A、在线测量B、离线测量C、静态测量D、动态测量ad6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A、人员误差B、系统误差C、随级误差D、粗大误差bcd7 随机误差的分布特性是( )。 A、单峰性B、对称性C、有界性D、抵偿性abcd8 测量技术的基本要求是( )。A、计量单位统一B、方法合理C、计量器具正确D、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外abc9 按实测量是否是被测量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A、直接测量B、间接测量C、绝对测量D、相对测量ab10 按测量是否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

48、。A、接触测量B、非接触测量C、在线测量D、离线测量cd11 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类,包括下列几种( )。A、单项测量B、综合测量C、静态测量D、动态测量cd12 按同时测量被测量的多少分类,包括下列几种( )。A、单项测量B、动态测量C、静态测量D、综合测量ad13 按决定测量结果的全部因素或条件是否改变分类,包括下列几种( )。A、非接触测量B、综合测量C、等精度测量D、不等精度测量cd14 下列属于测量误差来源的是( )。A、计量器具误差B、测量方法误差C、人员误差D、测量环境误差abcd15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A、粗大误差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D、形状误差a

49、bc16 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其中包括( )。A、粗大误差B、定值系统误差C、变值系统误差D、人员误差bc17 对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多为正态分布B、也可能为均匀分布C、总是均匀分布D、无规律可循ab18 长度量值分两个平行的系统向下传递,这两个系统是( )。A、端面量具系统B、刻线量具系统C、显微系统D、柔性系统ab19 对量块“等”和“级”表述正确的是( )。A、按“级”使用存在制造误差B、按“等”使用测量精度高C、按“级”使用方便D、按“等”使用麻烦abcd20 卡尺类量仪主要有(

50、)。A、百分表B、数显卡尺C、游标卡尺D、数显高度尺bcd21 形位公差的形状可以为( )。A、两平行直线B、一个圆C、两同心圆D、两等距线abcd22 形位公差的形状一般不可能是( )。A、一段圆柱面B、一段圆锥面C、四棱柱面D、球面cd23 形状误差值可以用最小包容区域的( )表示。A、宽度B、直径C、长度D、角度ab24 定向公差包括( )。A、平行度B、位置度C、垂直度D、倾斜度acd25 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的功能。A、大小B、方向C、位置D、形状bd26 位置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的功能。A、大小B、方向C、位置D、形状bcd27 圆跳动包括( )。A

51、、径向圆跳动B、端面圆跳动C、球面圆跳动D、斜向圆跳动abd28 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基准通常有以下几种( )。A、单一基准B、公共基准C、三基面体系D、粗基准abc29 在实际检测中,基准的体现方法有( )。A、模拟法B、直接法C、分析法D、目标法abcd30 内外表面的最大实体尺寸分别是( )。A、DMB、dmC、DLD、dlab31 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设计要求有( )。A、可逆要求B、包容要求C、最大实体要求D、最小实体要求abcd32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要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 )。A、检测的方便性B、零件的几何特征C、零件的功能要求D、经济性abcd33

52、 对圆柱形零件,可选择形位公差项目有( )。A、圆度和圆柱度B、对称度C、轴心线直线度D、素线直线度acd34 对槽类零件,不能选择的形位公差项目有( )。A、同轴度B、对称度C、圆跳动度D、平行度ac35 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和除主要参数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允许形位公差值适当降低1至2级选用的是( )。A、较短的孔或轴B、距离较小的孔或轴C、宽度较大的零件表面D、孔相对于轴cd36 几何要素是指构成零件几何特点的( )。A、面B、线C、点D、轮廓abc37 几何要素按结构特征分为( )。A、轮廓要素B、中心要素C、形状要素D、粗糙度ab38 几何要素按存在状态分为( )

53、。A、实际要素B、虚拟要素C、理想要素D、相关要素ac39 形位公差带具有下列要素( )。A、形状B、大小C、方向D、位置abcd40 定位公差带具有下列特点( )。A、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B、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的位置C、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形状的功能D、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bd41 要在零件图上合理注出形位公差,必须正确选择( )。A、字体和线型B、公差特征项目C、公差数值D、公差原则bcd42 指出下列符合形位误差检测原则的内容( )。A、与理想要素比较的原则B、测量坐标值原则C、测量特征参数原则D、测量跳动的原则abcd43 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的最大极

54、限尺寸B、孔的最小极限尺寸C、轴的最小极限尺寸D、轴的最大极限尺寸bd44 最小实体尺寸是指( )。A、孔的最大极限尺寸B、孔的最小极限尺寸C、轴的最小极限尺寸D、轴的最大极限尺寸ac45 表示实体实效边界的符号有( )。A、MMBB、LMBC、MMVBD、LMVBcd46 量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成本低B、结构简单C、省事可靠D、能保证可靠性bcd47 量规按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A、工作量规B、验收量规C、对比量规D、校对量规abd48 键联接是一种可拆联接,其作用包括( )。A、传递扭矩B、导向C、联接D、定位abcd49 键又称为单键,可分为( )。A、平键B、半圆键C、花键D、楔形键abcd50 对于平键联接,需要检测的项目有( )。A、键槽平行度B、轴槽和轮毂槽深C、键槽对称度D、键和槽宽bcd51 花键键数有( )几种。A、3键B、6键C、8键D、10键bcd52 矩形花键联接的结合面可以是( )。A、大径结合面B、中径结合面C、小径结合面D、键侧结合面acd53 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有( )。A、按键宽定心B、按中径定心C、按小径定心D、按大径定心acd54 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对键宽、键槽宽规定( )公差,并遵守独立原则。 A、对称度B、平行度C、等分度D、跳动度ac55 精密螺纹单项测量的方法主要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