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可治”肺动脉高压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48492630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可防可治”肺动脉高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可防可治”肺动脉高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可防可治”肺动脉高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可防可治”肺动脉高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防可治”肺动脉高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可防可治”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可防可治的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 压的患病率英国为97/100万,女/男比为1.8,美国年龄标准化的 死亡率为(4.512.3) /10万。肺动脉高压有五大类,而其中第四大类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 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 尤 其需要关注,因为这是一类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肺动脉高压,也是 唯一类可能不需要通过肺移植而获治愈的肺动脉高压(Eur Heart J,2019,37(1):67T19.)。CTEPH是以肺动脉血栓机化、肺血管重构致血管狭

2、窄或闭塞, 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中华医学杂志,2019,98 (14): 1060T088)。急性肺栓塞(APTE)与CTEPH关系密切。国际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APTE2年症状性CTEPH累积发病率为 3.8% (95%CI:1.1-6.5)我国的研究也发现APTE后3年CTEPH累积发病率为 1.7%(95%CI,0.7-2.7%),而在 CTEPH 中约有 74.8% 具有 APTE 病 史 ( N Engl J Med 2004;350:2257-64.Circulation 2019;124:19731981.J T

3、horac Dis.2019;7:1927-38.Eur RespirRev 2019;26:160112)。在CTEPH发病中血栓不溶、机化是始动因素,继而产生肺血管重 构,导致管腔出现机械的狭窄或梗阻,最终产生肺动脉高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CTEPH是APTE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反言之,如果对APTE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长期管理则可 有效地减少APTE后CTEPH的出现,这其中对APTE进行充分、有 效地抗凝治疗,是预防或减少血栓机化、有效预防或减少CTEPH的 关键。CTEPH的病理学研究发现,导致血管狭窄、阻塞的有机化的血 栓,还有重构的血管壁。因此,对于CTEPH患者单纯抗凝

4、只能预防新的血栓形成,并不能 去除机化血栓,更无法改变血管重构,溶栓对于机化的血栓同样无济 于事也不具有适应证,只有通过手术清除机化血栓与增厚的血管内 膜,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了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机械梗阻。这种手术就是现在国内外专家普遍认同的、用于CTEPH患者的、 首选治疗方案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Pulmonary Endarterectomy,PEA)。目前对于CTEPH的治疗已基本形成以PEA手术为主,以药物治 疗、球囊扩张成形术为辅的综合策略(见图1)。image.png 图 1 CTEPH 治疗策略(引自 Eur Respir Rev 2019; 24: 263271) PEA手

5、术流程大致包括:正中开胸、体外循环、深低温、分段停循环、建立平面、血栓内膜剥脱(图2)。手术难度大,如何保证其最终的成功,已不仅仅是外科范畴的临 床问题,这涉及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方方面面,是一个 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工作,涉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麻 醉科、体外循环学科、心脏内科、放射影像科、超声医学科等。image.png图2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示意图(Ann Thorac Surg 2003;76:14571464) 术前需要由有经验的多学科团队组织呼 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放射影像科、超声医学科等来综合 评判其手术可行性、预期获益;同时与麻醉科、体外循环学科协商

6、术 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明确其手术耐受性, 必要时于术前对相关合并疾病进行处理;还要与术后管理的重症医学 科协商术后的生命支持、并发症处理等。术前第一次评估被认为不适合进行PEA手术,应当由手术经验 更为丰富的团队进行二次评估,以得出当时疾病状态下是否适合手 术。需要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的变化,原来不能手术的患 者有可能在某个阶段具备手术可能,因此,手术可行性评估应是动态 的,也就是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应该进行。PEA手术的可行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慢性血栓:肺栓塞患者,经过充分抗凝治疗3月后,血栓仍然存在;2、心功能不全:WHO功能分级IITV级;

7、3、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25 mmHg,肺细小动脉楔压(PAWP) 15 mmHg; 4、肺血管阻力:术前肺血管阻力(PVR) 300 dyn.s/cm5;5、血栓部分与预期获益性:术前影像评估以明确血栓栓塞程度与血流动力学(mPAP、PVR等) 是否匹配,有助于明确PEA术后的预期临床获益,匹配越高、预期 获益越大,手术价值越大;一般认为,如果术前预测手术可使PVR下 降50%,术后效果好;预测手术后PVR下降50%,手术效果差,术后 病死率高;6、手术操作性评价:血栓性疾病主要累及主干、叶、段肺动脉等近端血管,多适于行 PEA手术,段肺动脉以远的病变对于大多数外科医生而言

8、更具有挑战 性;7、手术安全性评价:a)PVR1000 dyn.s/cm5的患者,手术风险明显增加;但无PVR、 CO或PAP的手术禁忌界值,即使PVR1500 dyn.s/cm5,如评估手术 可去除大部分病灶,术后PVR可显著下降,则手术效果仍较满意;b) 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合并显著的肺功能异常(终末期)为手术禁忌;严重左心功能不 全为手术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为手术禁忌,但如为右心衰继发者, 不是禁忌证;合并恶性肿瘤且预期寿命有限者,或其他无法体会到术 后功能改善的患者,通常不建议手术;c)年龄:不是禁忌,75岁风险增加。术中,需要心血管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学科甚至影像科进行 高效地合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血栓内膜剥脱术。术后管理主要由危重症医学科承担,但仍需要呼吸科、心血管外 科、超声科、放射影像科来综合评价病情,协助制定相关治疗方案。可以说,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对于肺血管疾病诊疗团队极高 级别的考验,从诊断、术前评估、手术实施、术后管理等多方面全方 位地体现了团队的诊疗水平与临床能力,可以说经验丰富的团队合作 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最有力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