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839922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渴望读书的大眼睛(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白银区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学导案(导单)单元习惯我养成:继续练习做批注笔记课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主备人:赵春霞复备人: 审核:教材分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语言平实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全文围绕着一张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展开,介绍了拍摄当时的情况和照片发表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展示了贫困地区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对于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下的城市孩子极富教育意义。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于希望工程不陌生,很多孩子早在报刊、杂志、电视或者家长那里听说过希望工程的孩子们的故事。但学生之间有差异,有些学生可

2、能了解的多一些,有些只是听说过而已。对于书上“大眼睛”苏明娟的了解,以及这张照片的来历了解的人就更少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课前我们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希望工程的熟悉程度,看看他们之间的差异,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文章的“华彩段”。2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3激发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珍视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感受“大眼睛”渴望读书的特点。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感悟濒临失学的儿童求学的艰难和对知识的渴望。3.培养学生珍视学

3、习、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搜集“大眼睛”孩子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环节预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重构激趣导入1.学生回答:幻灯(明亮的、专注的、渴望的、忧郁的)2.学生齐读课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1教师导入:(放幻灯)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极富有感染力的照片,屏幕上的这张照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大眼睛?她究竟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预习检查1.各组小组长检查学生认读下列词语 拍摄 讲述 援助 捐款 渴望 蜿蜒 感染 忧郁 濒临 贫穷 重返 跋涉2.学生小组汇报:认为 ( )字

4、最容易写错,要注意( )。学生认为最难写的字是( ),我是这样记住的( )。我要把容易写错或难写的字再写一遍 3.通过朗读课文,我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围绕一张( )照片,先叙述了照片拍摄的( );然后重点描写了照片上的大眼睛:那样( ),那样( ),闪烁着( ),充满着( );最后向我们介绍了“大眼睛”成为( )的形象标志,至今仍然( )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地学习。4.查找资料:希望工程:1.(出示课件)本课的词语,并出示要求:读准生字、新词。2.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难字“援”、“款”,并且强调注意事项。3对学生说的句子进行及时评价。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学

5、习任务:A.交流课文中你感受深刻的句子。B.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预设问题:1.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2.课题中的“大眼睛”为什么要加上引号?3.“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补充问题: 1.教师引导:为什么这双“大眼睛”能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究竟有哪些魅力呢?现在请同学们按学单要求,自主学习。2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做好一对一交流。3遇到困难在小组内探究解决,做好展示准备。展示交流各小组就选择的探究问题进行展示交流。(注意听,质疑对抗,对其他组展示提出自己的看法.)A. 学生激情朗读相关句子。B. 学生就偏远山区孩子上学艰难的短片谈自己的感想。1. 教师点拨:重点指导

6、学生体会其中的深意即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求。并进行朗读指导。2 教师播放偏远山区孩子上学艰难的短片,引导学生情感体验:这双大眼睛是成千上万的失学儿童的真实写照,也是每个失学儿童心声的真实表露。拓展延伸1.学生观看“大眼睛”苏明娟如今的生活照片,感受“希望工程”产生的社会效应。2.教师寄语: 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 伸出援助之手去帮需要帮助的人。1.教师出示:“大眼睛”苏明娟如今的生活照片。2.问题引导:此时此刻,当你再次面对这个阳光、漂亮的姑娘时,你想说点什么?3.情感引导:“希望工程”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4.教师赠送寄语,培养学生珍视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达标检测一、 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用“ ”

7、表示。长途(拔 跋)涉 蜿(蜒 涏)盘旋(频 濒)临失学 (援 授)助之手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大眼睛 ( )的山路 ( )的小姑娘 ( )的印象三、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合理想象,补充下列句子。1.这双大眼睛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生怕漏掉 生怕漏掉 2.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 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虽然 ,虽然 , 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板书设计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渴望大眼睛 忧郁我要读书明亮专注课后链接:苏明娟简介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苏良友,

8、母亲钟业珍今年41岁。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1992年5月,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张湾小学发现了课堂上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希望工程简介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

9、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实施以来,累计资助230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援建希望小学8000余所,培训希望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师2300余名。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评估表明: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公益事业。希望工程自1989年月10月启动以来,在中国青基会及其授权的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努力推动下,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施成果和综合效益,赢得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我国最具社会影响和享有崇高声誉的民间公益事业。希望工程的实施,

10、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在课堂上努力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与文本进行丰富、深入的对话。如:贫困地区孩子艰苦的生活、学习条件,这些背景距离大城市的孩子现实生活很远,学生没有切身的体验,这时,老师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资料,用直观的形象,鲜活的画面,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帮助他们走入文本描述的背景之中,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 另外,在解读“大眼睛”特点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想象:她还生怕什么?

11、从她的注视中,你还联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感悟出文字背后的意味。当学完第三部分时,结合文后第一个问题训练学生概括能力,并说一说自己或身边人积极支持“希望工程”的行动和感人事例。最后,在回归整体,回头读书,了解前后内容的联系,明白交代背景的作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学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A.我会书写下面的生字,并完成练习。 摄 述 援 社 捐 款 返 贫我认为 字容易写错,要注意 我认为 字最难写,我是这样记住它的 我要把容易写错或难写的字再写一遍 B.我会读下面的词语:拍摄 讲述 援助 跋涉 忧郁 贫困捐款 蜿蜒 社会 濒临 渴望 重返 C.通过朗读课文,我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围绕一

12、张( )照片,先叙述了照片拍摄的( );然后重点描写了照片上的大眼睛:那样( ),那样( ),闪烁着( ),充满着( );最后向我们介绍了“大眼睛”成为( )的形象标志,至今仍然( )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地学习。D.查找资料:希望工程:二、合作探究1.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课文一遍,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A.交流课文中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B.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预设问题:(1) 这是一双怎样的“大眼睛”?(2) 课题中的“大眼睛”为什么要加上引号?(3) “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补充问题: 三、展示交流 全班展示 提示:其他组在汇报时,你要认真倾听。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达单二、 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用“ ”表示。长途(拔 跋)涉 蜿(蜒 涏)盘旋(频 濒)临失学 (援 授)助之手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大眼睛 ( )的山路 ( )的小姑娘 ( )的印象三、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合理想象,补充下列句子。1.这双大眼睛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生怕漏掉 生怕漏掉 2.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 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虽然 ,虽然 , 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