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容积说课稿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48332328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体积和容积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体积和容积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体积和容积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体积和容积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积和容积说课稿(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体积和容积说课稿体积和容积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化工作者,可能须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当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体积和容积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体积和容积说课稿1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与方法和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相识与思索。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等学问已娴熟驾驭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首先,给出容积和容积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是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从生活中引导学生视察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和,并介绍了它们的关系和它们与体积单位的区分

2、与联系;最终,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来感知和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将新学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培育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利用例计算小汽车油箱容积巩固长方体容积的计算和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二、教学目标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学问,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自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详细的,可接受的学问,因此针对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对详细实物的视察中理解容积与体积;相识容积单位:升、毫升。2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经验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等数学活动过程,感知容积单位升与

3、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3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分。教学重点: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分。教学难点:理解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三、教学思想与方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准备从又下四步绽开教学活动: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结合详细的实物(塑料盒、木盒),利用学生的已有阅历绽开教学活动。如:在区分容积与体积时,选择两个大小、形态相同的木盒和塑料盒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感观获得对两个概念的区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2、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索的水平。操作是学生相识事物、探究学问的一个重

4、要方法和途径。如:在探究中感知1L、1ML的实际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容积以及感悟出容积的大小。3、通过有层次地操作活动,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提升相识,获得新知。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化抽象为形象。4、将所学容积学问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如:巩固练习中的题目就有所体现。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大教化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新学问的构建是以已有的旧学问为载体的。因此,在课的起先我设计了复习体积、体积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以及长方体体积的计

5、算,能够较好的为学习新学问做好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四部分,第一、容积的概念,其次、容积与体积的区分与联系;第三、相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第四、容积的实际应用。第一部分内容是容积概念的教学。在这里,我干脆出示实物教具,长方体小木盒。通过实物介绍容积就是容器里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随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容积?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避开机械的背诵概念。在此基础上问学生:通过刚才的举例,发觉了只有什么样的物体才有容积?学生会很快说出:必需是空心的物体才有容

6、积。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爱好,通过直观感知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容积的意义。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思想。其次部分容积与体积的区分与联系。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竟猜小嬉戏。拿出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体塑料盒和木头盒(用纸蒙好)让学生猜哪一个容积大,在学生的竟猜中揭晓迷底。感受容积与体积的不同之处是容积从里面测量而体积是从外面测量。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体积相同。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竟猜小嬉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始终在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下来学习学问。从而轻松的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学问。第三部分内容相识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感悟估测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课

7、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因此,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难点。在此,我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相识容积单位,通过实物教具药水瓶和饮料瓶,视察上面的竟含量,引出和两个容积单位,让学生猜想,升和毫升是什么意思?学生依据本节课的内容会猜出是容积单位。老师紧接着问学生:你们想知道水有多少吗?学生通过用针筒吸水并滴在手心活动感受的大小。并把水注入药水瓶中,用它估计老师事先打算好的药水瓶中水的容积。(10ml)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一毫升原委有多少?并以此为凭借进行估测。培育学生对学问的应用实力。活动二: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用250毫升的量桶,向容积是1升的容器中

8、倒水,倒几次是1升?通过倒水活动你发觉了什么?学生动手操作。倒四次正好是1升。得出(1L=1000ml)。又将1升水倒入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中,你猜想会发生什么?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毫升与1立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说接着验证,有的学生会依据升与毫升、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得出1毫升=1立方厘米。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这两个单位间的关系。随后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寻哪些容器上还标有L和ml的字样。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新学问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先将1升水倒入正方体容器中,让学生猜想会有什么现象。接着动手操作验证猜

9、想。学生会得出1升=1立方分米。那么1ml与1cm3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时有的学生说接着操作验证;有的学生说不用,依据升与毫升的关系和1升与1立方分米的关系可以得到。体积与容积单位间的关系是通过学生猜想、操作验证的方法得到的,这样能够使他们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将1升水倒入纸杯中,能倒几纸杯水?估计一下一个纸杯大约能盛多少毫升水?本环节是通过两次倒水活动深刻地理解了升与毫升和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亲身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时,老师指出:科学规定,每人每天至少要喝1400毫升的水,你知道1400毫升原委是多少呢?学生用不同的

10、容积来说明1400毫升的多少。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不同容器建立深刻的表象,丰富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实力。小学生的思维以详细形象为主,通过此活动,充分让学生猜想、验证、感悟、沟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容积单位间的关系。而且更能深刻地感悟到1L和1ML的实际大小。增加估算的实力。培育学生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第四部分是例题的教学,由学生独立完成,师适时点拨怎样把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出现问题刚好订正和指导。最终集体订正,使学生把所学的新学问加以运用。进一步理解容积和体积的关系。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三)巩固练习,拓展延长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三清”中的“堂堂清”。在此

11、设计四组练习,第一组题单位间的换算,属简单题。主要目的是对基础学问的驾驭状况进行考察。其次组题感知题,使学生加深对L和mL两个单位关系的进一步感悟和理解。第三组计算题。难点是将体积单位转化成容积单位。对新学问加以运用,属中档题。第四组练习即例6,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出测量不规则物体容积的方法。属于较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四)总结反思,提炼升华回顾课堂学问,最终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谈体会,总结拓展升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爱好。加强思想教化。九章算术是我国数学届的珍宝,它的出现标记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起

12、先学习和探讨数学学问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书。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也看一下这本书。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爱好。并加强爱国主义教化。体积和容积说课稿2一、说教材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相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学问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主动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操作,让学生手、眼、脑

13、、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相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驾驭所学的学问,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三、说学法:学生自主探究、发觉,小组沟通四、说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通过详细的试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沟通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增加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宠爱数学的情感。五、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分。难点:建立体积和容积的表象。突破方法: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视察,使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变得直观,简单理解。通过直观的比较使学生理解体积

14、与容积的区分与联系。六、说教具两个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形态不同的石块、小正方体、水。有关课件、茶叶罐,可乐瓶等容器。七、说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出示课件乌鸦喝水动画视频。师:看完了动画片,谁能说说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上涨呢?是不是原来的水增加了?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肯定的空间。(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小。师: 我们四周全部的物体都占有肯定的空间,只不过有的占的空间大,有的占的空间小。例如,课桌占的空间大,墨水瓶占得空间小;我占的空间大,粉笔头占的空间小;教室占的空间大,黑板擦占的空间小。你能这样的对比着举几个例子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15、)(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阅历,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2、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出示两块形态不同的石块,(一块扁状,一块球形的)谁占的空间大呢?,(1)学生视察并独立思索。(2)指名说说看法。师:看来,只凭视察我们无法推断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方法,看看原委谁占的空间大呢?(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加了学生探究的爱好,而且还培育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实力。)3、视察试验,感知体积的意义。演示:将两块石头放入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里。师:说说你有什么发觉?生口答后,师追问:师:水面

16、为什么会上升呢?上升的高度一样吗?说明白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引导生理解:两块石块在量杯中都会占肯定的空间。所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间小,水面上升的就少。从而揭示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同时出示课件)现在你能用“体积”这个词来分别说说课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吗?如:课桌墨水瓶比,课桌的体积大,墨水瓶的体积小。(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肯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验了试验、视察、沟通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4、相识容积。师:今日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来装东西。如:可乐瓶,茶叶罐,水杯,胶水瓶,像量杯、

17、纸箱、可乐瓶,茶叶罐这样能装其它东西的物体叫容器。你还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多,哪些容器装的东西少?(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装满水的水杯,问:哪个水杯装的水多?引导学生相识: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同的。揭示: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这个容器的容积。师: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茶叶罐装满茶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罐子的容积。5、区分体积和容积。出示:用来装小正方体的塑料盒和正方体教具。师:谁能指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呢?沟通中使学生明白:这两物体体积相同,但正方体教具没有容积。只有能够装东西的物体,才具有容积。引导学生发觉:一般状况下,物体的

18、容积比体积小。出示课件:体积与容积的区分(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分,理解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三)解决问题,巩固应用1、试一试(P42)出示两个相同小正方体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形态不同的物体,让学生推断它们体积的大小。师:通过视察,你们发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体积的大小与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关,与物体的形态无关。(同时出示课件)2、课件出示:(第42页“练一练”的第4题)(1)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2)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学生先独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沟通,最

19、终全班沟通。学生搭出的图形可能会不一样,这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觉体积相等,形态可能不一样,这样可以为下一题的练习打下基础。)3、说一说。(第42页“练一练”的第1、2题)(课件出示插图,让学生独立思索,再指名回答,说出理由。)4、想一想。(第42页“练一练”的第3题)(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利用所学学问说明生活中的问题,是所学学问的拓展和延长。)(四)评价体验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对体积和容积的学问,你还想知道什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足吗?体积和容积说课稿3敬重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长方体(

20、二)的第一课时体积与容积本课是在学生相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学问的基础,对以后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有着铺垫的作用.这节课,我主要实行试验活动,来帮助孩子们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在操作、沟通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实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详细的试验活动,使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在动手操作、探究、沟通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实力和思维实

21、力。3、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在深化地钻研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全面把握了教学内容,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相识并感知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积与容积的区分。为了让学生在课上不断体会感受,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详细化。因此,我和学生打算了丰富的课堂资源,引导学生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教学中要用到课件、量杯、红薯、土豆、杯子、等是我这节课要打算的教具。而小长方体、橡皮泥等是学生要打算的学具。本着让学生“从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的相识过程。为此,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第

22、一环节创设情境做一个活动“比大小”,在这活动中有两环节:1老师手中拿了两个铅笔盒,哪个大?哪个小?哪个装的多,哪个装的少?2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哪些物体小?(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爱好,通过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其次环节:试验探究,获得新知(由三个活动)1、提出问题物体有大有小,老师手中的土豆和红薯,请同学们揣测一下谁大谁小?2、演示试验试验时,在两个有刻度的量杯中放入同样多的水,第一次让学生视察水面在哪里,了解两杯水是一样多的。然后,渐渐将两个物体放入杯中,再让学生进行其次次视察,并引导学生边视察边思索,视察后让学生探讨两个问

23、题:“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改变,说明白什么“”两个杯子现在的水面不一样高,又说明白什么“。让学生在探讨中逐步明白,物体放入水中占了肯定的空间,所以水面上升了;而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大小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也不一样。在体验的基础上,可以再举一些实际例子,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相识,随后提示体积概念。3,自己设计试验又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来解决。试验方法是多样的,如把两个不同形态的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同样大小的量杯中,再看哪个量杯中的水面比较高,其次是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往其次个杯子里倒入,假如出现水溢出来的状况下,就说明第一个杯子的容积比较的,假如未

24、溢出来的话,说明第一个杯子的容积比其次个杯子的容积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的大小,再揭示容积的概念。(从仿照演示试验到自己设计试验和从体积的概念上升到容积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实力和创新精神,亲密联系生活阅历,举出有关体积和容积的实例,为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作好过度,使抽象概念形象化。)第三环节:加大练习,巩固新知我设计了四个巩固体积与容积的作业让学生完成:1、比较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设计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后面所学计算体积做基础,通过这道题让学生明白不仅可以数,而且还可以有策略的计算出谁的体积比较大!)2、捏橡皮泥,(让学生动手操作后发觉同样物体形态无

25、论怎么改变,体积依旧是不变的!)3、比较三堆硬币的体积(有两个目的,(1)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同样多的的硬币体积不肯定就想等,(2)摆放的方式不同体积不肯定就不相等。)4、1瓶饮料分别倒给小明和小红? 这道题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到假如每个杯子的大小不同,那么3杯就可能等于2杯,这是为后面体积单位的教学作铺垫。)第四环节: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这一环节让学生检测本节课是否真正做到了体积与容积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我的板书意图是:尽量用简洁明白的文字来表达重点内容。本节课教学在通过探讨教材,研读教法,充分打算的基础上,顺当的结束了。 回顾起来有如下几点体会:1、在视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理

26、解体积、容积的概念。体积、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认为体积概念最难理解的是“占空间”、容积概念最难理解的是“能容纳”,只有把抽象的概念,通过操作形象化了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我通过试验让学生看到“水面上升了”来体验“物体占有肯定的空间”,比较水面上升的多少,使学生体验“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通过杯子和瓶子谁的容积比较大的试验,让学生体验“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有多有少”这样将难以理解的“占空间”“能容纳”变得可视察、可感受。通过这些详细的试验活动,基本上达到了学生初步建立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目标。2、亲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概念。教学中我不仅仅通过一个试验来让学生理解体

27、积的概念,而且联系实际,借助生活阅历使学生对体积有初步的相识,在本课起先时,我就让学生举出很多在教室里、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物体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些物体所占比较小的例子,感知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3、在课堂学问结构的连贯性方面,从体积过度到容积的教学,考虑不够成熟。整节课前松后紧,体积占用的时间长,容积占用的时间少,对内容支配不够合理。4、教学效果不是很良好,容积学生驾驭不好。由于在前面备课的时候把体积容积的有关学问挖的过于深,导致我在昨天的试讲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知该怎么回答,前面做土豆红薯的试验时奢侈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后面许多的内容

28、都没有讲完,所以经过修改我还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在某些环节处理上原来是须要学生动手操作的,结果为了后面能完成本节课的内容,我就自己演示了试验的过程,只是让学生说说发觉了什么而已,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出现了语速过于快,过于焦急,没有做到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动手试验,所以最终呈现在各位老师面前的这堂课还很不成熟,希望再坐的各位老师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提出您珍贵的建议。体积和容积说课稿4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上册相识体积和容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与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几方面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一、教材分析相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是在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绽开图以及探究驾

29、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它也是相识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常用体积(容积)单位的基础,由此可见,学好本课学问尤为重要。本节课教学支配了两个例题。例6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相识体积的意义。第一层次让学生感知物体占有肯定的空间;其次层次让学生通过视察倒进两个杯里水的多少,感知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第三层次通过推断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来推理验证对三个水果所占空间大小的推断。通过此活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肯定的空间,而且能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较。接着揭示体积的概念。例7及随后的“试一试”教学容积的意义

30、。教材先让学生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书盒中所装的书的体积,形象直观揭示了容积的概念。“试一试”让学生想方法比较两个玻璃杯的容积,引导学生实际操作,逐步感受玻璃杯的容积。二、教学目标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学问,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才能使之成为详细的,可接受的学问,因此针对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操作、沟通中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2、在学习情境中经验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等数学过程,增加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索。3、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念。教学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教学难点:体会体积和容积的区分三、教学思想与方法1、从学

31、生的生活实际动身,结合详细的实物(桃、荔枝、苹果等),利用学生的已有阅历绽开教学活动。如:对于体积和容积这样抽象的概念,细心设计在透亮的玻璃杯中放大小不同的水果等操作活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2、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索的水平。操作是学生相识图形、探究与图形有关学问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如:在探究中比较几种水果以及水杯中的水所占空间的大小。再如:例7教学采纳了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容积的大小。3、通过有层次地操作,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提升相识,获得新知。如:例6中三个不同层次的操作及意图,让学生在头脑中深刻地留下

32、了体积的印象,化抽象为形象。4、将所学体积(容积)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如:“练一练”及“练习五”中的题目就有所体现。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新课,这个通俗易懂的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促进师生之间的默契,又能为学习体积作一个铺垫。(二)实际操作,感知体积。教学例6,按三个层次逐步进行操作。第一层次让学生感知桃占去了杯中的一些空间;其次层次让学生通过视察倒进两个杯里水的多少,感知桃和荔枝这两个水果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第三层次通过推断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来推理验证对三个水果所占空间大小的推

33、断。小学生的思维以详细形象为主,通过此活动,充分让学生视察比较,并进行推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物体总是占有肯定的空间,而且能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可以比较。接着揭示体积的概念。(三)合作学习,探究容积。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和理解实力,已经能够自学一些描述性的学问了,加之学生有了体积意义的认知,例7则实行了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最终再通过沟通反馈来刚好检查自学效果,从中理解容积的意义。(四)全课总结,课后延长。通过学生找出有体积(容积)的物体,巩固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也使得课堂总结更显活泼更加生动。体积和容积说课稿5“体积和容积”一课是北

34、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中的起始课,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这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关于概念的教学。本节教材把两个全新的概念支配在同一节课中,目的是期望利用对比的方法理解辨别,领悟概念的内涵。但教材中割裂开的情境不利于学生探究两者间的关系,教材中牵引性的问题不利于学生主动思索。为了突出教材的设计目的,我变更了教材支配,只用一个情境主线,借助学生已有生活阅历,把学生的认知错觉和表述含混作为教学起点,通过对问题的层层剖析达到理解概念,对比差异,把握内涵的目的。二、学情分析此前学生已有长度、面积的相关学问,相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且,在驾驭这些内容的过

35、程中,积累了肯定的学习阅历;但是,教材把这两个全新的概念支配在一课中,而且这两个概念有着亲密联系,学生驾驭起来简单产生模糊的相识。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认为这节课所要达成的学问目标是:使学生在比较活动中,体验、概括、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关系,其中理解两者的关系是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概念是教学难点。同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概括实力、语言表达实力以及培育学生有一双发觉的眼睛和深化思索的习惯,成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情感目标。四、教法和学法学生的脑力劳动是老师脑力劳动的镜子,老师透过这面镜子,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习得。本课中,我利用学生的认知冲

36、突创设状况,引领学生在合作沟通中辨析明理,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深化所学内容,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发觉、思索、实践、反思、再实践,驾驭自主学习的方法,达到能够自学的目的。五、教学环节设计教材把两个全新的概念放在同一节课中,就是要使学生在对两个概念的不断比较中,在对两者关系的不断深化中,充分理解两个概念的内涵,达到在学习学问和驾驭方法的同时,培育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索问题的目的。正是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我设计了这个统领全课的问题,即“哪个盒子里装的米多?为什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两者间的关系并引领学生不断反思,要精确推断哪个盒子里装米多,不能

37、仅关注它的表面,更应关注它的里面,这还不够,还要综合的关注它的各方面,从而培育学生用发展的、综合的眼光分析问题的实力。在这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对两个概念的理解。理解体积概念要三个层次,理解容积概念要两个层次。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老师借助三个装满大米、大小不同的盒子与学生谈话:“这三个盒子中,哪个盒子装的大米多?为什么?”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是盒子大装米多,盒子小装米少。通过沟通“盒子的大小指什么?”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对体积概念的关注,为新知在学生原有阅历基础上自然生成创建了有利条件。学生通过思索:“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这个问题,深化探究体积概念中“占空间”这一难

38、以理解的词语的含义,如“石块占了水的空间”“书本占了书包的空间”等,在这些生活实例中,学生体会到:“占空间”不仅指物体占据平面的位置,还包括它的高度和厚度,也就是由长、宽、高共同构成的三维空间,依此,突破了对抽象的数学名词的理解,使难点得到细化。一个概念的得出,不能仅凭一两个现象,而须要从众多的现象中发觉共性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精确地概括,更扎实地驾驭,更敏捷地运用概念,学生汇报的大量实例和对实例的细致比较使体积概念的得出变得水到渠成。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探究问题的方法,突破了概念抽象时语言提炼的教学难点。至此,体积概念得以化解。学生的思索又回到了最初的

39、问题。本节课,老师以一个问题统领全课,意在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高校生的思维深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索力,在这一个环节中,通过“利用冲突引反思”和“汇报沟通细分析”两个层次理解容积的概念。在理解了容积概念后,两者的关系就水落石出了。我们的教学,不应当使学生成为人云亦云的人,而要培育独具慧眼,思索缜密的人。当学生再次思索究竟哪个盒子里装的米多时,老师引导学生依据板书和直观演示,反思这个结论是错的,为什么错了?肯定是错的吗?怎样才能不错?使学生明确,容积和体积有内外之别,有共指空间大小之同,只有在壁厚相同的状况下,这个结论才成立,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育了学生深化思索的习惯,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这节课,学生在一个统领问题的引导下,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学会了用数学眼光谛视生活中的现象,用数学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用数学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进而提高数学素养。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0页 共30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