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48270440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组成,共 8 页; 答题卡共 2 页。满分 9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 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 I 卷 (选择题共

2、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从右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有A.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基因突变的随机性C.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D.基因突变是可逆的过程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一般能改变生物性状B.基因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对种群的进化不利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3.甲、乙、丙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不同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一定是染色体片段的缺失B.甲、乙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

3、数目变异C.丙图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D.甲、乙、丙三图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4.用 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萌发的纯合非甜(SS)玉米种子,种植并让成熟植株自交,发现自交子代中出现了极少量的甜玉米(ss)。EMS 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事例可体现基因突变的低频性B.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 ss 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与 S 基因相比,s 中(AT)/(GC)的值增大D.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率和加速育种进程5.图中字母代表正常体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图中每个基因均位于不同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应的个体一定是四倍体和二倍体B.为多倍体,通常茎秆粗

4、壮、子粒较大C.为单倍体,通常茎秆弱小、子粒较小D.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的个体只有和6.图示利用植株和培育纯合植株的几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的目的是将优良性状的基因集合到一起B.经、过程培育出的方法叫做单倍体育种C.经、过程培育出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经、过程培育出,基因重组发生在过程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C.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D.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8.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有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色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变异的不定向和选择的定向物种大爆发生物的生存斗

5、争A.B.C.D.9.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作用,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科研小组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较大的蛹作为亲本B.由图推测每一代甲虫的基因频率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C.由图可知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10.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1 和 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 同域分布,向 d 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6、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b 和 d 均来源于 a1,所以它们基因库一定相同D.c 和 d 的基因库一定不同,不可能是同一物种11.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 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可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B.过程可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内环境与 A 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D.食物残渣形成的粪便可通过 D 排出体外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钙盐过少,会引起肌肉抽搐B.再次接触同种过

7、敏原,会引起过敏反应C.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D.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会因缺氧出现高原反应13.医生建议生活中应定时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因为口渴表明内环境已经缺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起床饮水后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B.渴觉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C.人体感觉口渴时表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一般情况下,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14.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纤维上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电位变化是正负电位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神经元、肌肉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膜上存在神经递

8、质的受体15.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下丘脑有血糖调节中枢,也有感受血浆渗透压变化的功能C.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中枢有下丘脑、脑干D.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与语言功能有关,只涉及人类的听、说16.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据图分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符合甲模式的靶腺体有甲状腺、性腺等B.激素 c 可能是胰岛素也可能是胰高血糖素C.激素 b 可表示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见垂体是内分泌的枢纽D.图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17.如图表示甲、乙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

9、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恒温动物B.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C.甲、乙都是变温动物D.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18.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 1 L 清水、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可用曲线 d 表示B.饮用 1 L 清水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和水后恢复到饮用前水平D.饮用 1 L 清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随着排尿量的增加,血浆渗透压逐渐恢复正常19.关于艾滋病和 HIV 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艾

10、滋病主要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C.HIV 主要攻击 B 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HIV 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20.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 T 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 T 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 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 B 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在发病初期,注射免疫抑制剂可以缓解病情C.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D.效应 T 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 B 细胞致其死亡2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单侧光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慢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

11、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D.温特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2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B.成熟情况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无差异C.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直接参与细胞代谢23.某同学做了下图三组实验,请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 A 花盆随转盘一起旋转,花盆中小苗的根将会背离圆盘的圆心生长B.若 B 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 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小窗生长C.若 B 花盆和暗箱随转盘一起旋转,B 花盆中的小苗将会表现直立生长

12、D.若 C 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旋转,C 花盆中的小苗将弯向光源生长24.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 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也与乙烯有关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抑制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图中 a、b 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2,4-D 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多倍体番茄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C.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量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

13、落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26.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来水中细菌有 20 个/m3,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个体数量越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必定越大C.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D.所有生物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特征27.如图表示生物科技工作者对某种群的值(表示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 12 年的连续研究后绘制的变化曲线,下列对该种群的分析正确的是A. 04 年间,种群的数量先不变后下降B. 48 年间,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C. 011 年间,种群的数量都处于最低值D. 012 年间,种群数量不断上升,第 12 年

14、达到 K 值28.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必定会越来越大B.可通过减弱家鼠的繁殖能力来降低家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不同种生物的 K 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 K 值固定不变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29.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滴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B.计数时需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然后盖上盖玻片C.本实验不需另外设置对照组,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自身对照D.培养液的理化性质若改变,可能会限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30.为研究甲、乙两种藻

15、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 1.0106 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 1012 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1.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链第 6 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 GAG 变为 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相应基因碱基组成一定发生改变B.相应基因碱基对内的氢键数改

16、变C.链上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不变D.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序列一定发生改变32.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玉米。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 细胞中染色体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在图示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组数为 1、2、4 的细胞C.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该育种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培育的玉米一般为纯种33.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用于切割目的基因B.DNA 连接酶一般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C.质粒可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的细胞中D.目

17、的基因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后一定能表达34.如图所示的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是该杀虫剂不能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B.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基因型C.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则抗药性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 1D.类个体的抗性基因只能来自亲代,不可能来自基因突变35.科学家对某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A.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繁殖能力弱B.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C.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性状D.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

18、应,不易被天敌捕食36.如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于神经纤维外表面,A、B、C 为可以选择的刺激位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 A 点,均能检测到指针偏转B.若要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只能刺激 B 点C.刺激 C 点,观察指针的偏转次数,可以判断 X 处有无突触D.兴奋在 A、B 间传递时,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37.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

19、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38.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要验证 B 的生理作用,实验动物不能去除性腺B.若切除垂体,则性腺分泌的 C 会减少,下丘脑分泌的 A 会增加C.若要探究 B 对 A 的分泌是否存在反馈调节,实验动物不能去除性腺D.由图可知,鸟类繁殖活动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调节方式来共同作用39.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可通过共同的语言“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分子 A 为神经递质,能使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兴奋,产生冷、热觉B.信息分子

20、 B、C 都与垂体有关,都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C.幼年时缺少信息分子 D,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表现为呆小症D.信息分子 E 为淋巴因子,能够促进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4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C.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D.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41.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者构建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糖调节的模拟活动,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B.若对研究对象所知不多,可设计预实验进行摸索C.达尔

21、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中采用了排除法D.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绘制的曲线图是一种物理模型42.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 a,则背光侧为 b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c,则远地侧为 dC.若曲线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表示对根的作用D.若曲线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43.种子萌发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B.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C.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

22、量降低脱落酸含量D.赤霉素和生长素作用机理相同,可以相互代替44.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若数量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B.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导致估算值偏小C.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反映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45.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B.土壤中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C.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来统计D.身体微小、活动

23、能力强的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来采集、调查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30 分)46.(10 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问题(1)一对正常夫妇生了色盲儿子,请推测,该致病基因来源于 (填“父亲”或“母亲”)。(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主要是 。(3)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 为单位的变异。(4)非洲羚羊遇上猎豹时常常靠快速奔跑来逃脱,而猎豹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羚羊的机会, 两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5)已知一个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

24、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色盲患者的比例为 1%,则该男性群体中色盲致病基因频率为 ;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 。(6)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诸如狮子、猎豹这种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 。47.(10 分)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能特异性识别病菌的细胞有 (填数字序号),图中未表示出来的免疫活性物质是 。(2)物质通过与病菌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菌的 。(3)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

25、病机理是某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 AChR,导致乙酰胆碱与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突触后膜因 而不能兴奋,表现为重症肌无力。A.Na+内流增加B.Na+内流减少C.Cl-内流增加D.Cl-内流减少(4)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 T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进行体液免疫,由浆细胞产生抗体“作战”; 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抗原主要刺激 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48.(10 分)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 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

26、南瓜矮生突变体属于哪种 类型,研究者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中文名称),在幼苗中,生长素可由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2)从上图可以看出,两组实验中都设置了清水组,作用是 。(3)据图推测该矮生南瓜应该是 (填“激素合成缺陷型”、“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理由是 。生物答案:1-10 BBDBD AACDB 11-20 DCBCD CBBAD 21-30 CCADD CCDBB 31-40 DCCCD BCCAB 41-45 DDBAC46(1)母亲 (2)基因重组 (3)染色体组 (4)共同进化(5)1%(2分) 1.98%(2分) (6)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2分) 47.(10分,每空2分)(1) 溶菌酶 (2)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3)B (4)记忆(T)48(1)吲哚乙酸色氨酸 (2)对照,探究植物激素的作用(3)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使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对矮生南瓜的茎不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