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8192685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总则1 、 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公路、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3、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4、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未涉及的内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设计文件执行。第一章路基工程第一节路基填料一、路基填料的要求1. 填方前应将地面积水、积雪(冰)和冻土层、生活垃圾等清除干净。2. 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应符合1-1-1 规定。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

2、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对液限大50于、塑性指数大于 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作路基填料。1-1-1路基填料强度(CBR)的最小值填方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最小强度(%)填料最大城市快速路、主其他等级道路深度(cm)粒径(mm)路床0308.06.0100路基30805.04.0100路基801504.03.01508.0大于 1503.02.01503. 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面大致整平。4. 遇有翻浆,必须采取处理措施。当采用石灰土处理翻浆时,土壤宜就地取材。6

3、.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7. 路基填土中断时,应对已填路基表面土层压实并进行维护。8.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1-1-2 的规定。1-1-2 路基压实度标准填 挖类 型 路床顶面以cm)下深度(压实度()检 验 频 率道路 类 别(重型击范围点数检验方法城市快速路、主干95每层细粒土用挖方030次干路931 组环刀法,支路及其它小路9021000m(3粗粒土用城市快速路、主干95填方080次干路93点)灌水法或支路及其它小路90灌砂法城市快速路、主干9380150次干路90支路及其它小路90城市快速路、主干90150次干路90支路及其它小路

4、87二、砂砾石回填1. 路堤及路堤部位的沟槽所用砂砾石应级配良好(不均匀系数Cu5,曲率系数Cc=13,粒径小于 150mm,且不超过层厚的2/3.2. 路床及路床部位的沟槽所用砂砾石级配符合第一条规定,粒径小于100mm且不宜超过 的2/3,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三、 灰土( 包括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水泥稳定土)1. 灰土就是对不良土进行改善和增强的一种土,即在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石灰或水泥,对原不良土进行改善。对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宜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在12 以下的宜采用水泥稳定。塑性指数过大宜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2. 水泥宜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6h以上的

5、水泥,不宜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使用过期或受潮变质的水泥,宜再用低标号32.5 的水泥。3. 灰土应采用中心站集中厂拌法。4. 灰土层宜在当天拌合当天碾压,及时进行保温养生。5. 灰剂量检测,按照工作日或每2000m3取样一次进行检测。第二节沟槽及路堤施工一、施工要求1. 沟槽开挖时应及时界定和剔除不良土质并,按回填顺序分别堆放土方。沟槽底部应留出足够工作面以便于机械夯实。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宜按公式:开挖宽度=管道外径+2*(单侧工作面宽度+单侧支撑厚度+混凝土包管单侧模板厚度)2. 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度按照表1-2-3 采用1-2-3 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度(mm)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

6、D管道单侧的工作面宽的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D500400300500D10005004001000D15006006001500D3000800800承插管道安装应按照相关要求使用铁葫芦、千斤顶或卷扬机等专用设备进行,严禁使用挖掘机直接顶管,避免损坏排水管。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闭水试验,具体要求按设计及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执行。3. 回填土的松铺厚度宜符合1-2-4 表要求1-2-4每层回填土的松铺厚度压实机具松铺厚度(mm)木夯轻型压实设备200-250压路机200-300振动压路机400羊足碾5004. 大土块应该及时粉碎,粉碎后的粒径应5cm.5

7、. 沟槽每层填土压实后厚度应不大于0.2m。6. 不同土质不宜填筑在同一层,每种土质的填筑层在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0于.5m。7. 松铺厚度的检测频率为:沟槽为每2 井间每层检测1 处,每结构物周围每层1 处;路堤为每层每1500-2000m2 6个点。8. 沟槽密实度检测频率为:每井段每层每侧检测3 点,每个构筑物周围每层1 点;路堤密实度为每1000m2检测 3 点。第三节路床施工一、压实机械、试验段、厚度1. 路床每层的压实应先进行找平处理,然后用压路机静压1遍后,最后用16-18t 振动压路机压实,碾压遍数按照试验段标准进行。2. 路床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中心试验

8、室的见证下进行试验段施工,现场确定路床压实工艺、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并进行结果整理、汇总,形成标准文件上报,作为路床压实工作的指导标准。3. 松铺厚度的检测频率为:每层每 1500-2000m2检测 6 个点。4. 每层填料压实后的最小厚度为0.1m,严禁采用贴皮填法。二、路床的外形尺寸1. 为防止路床结构层厚薄不均匀等缺陷,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路床各个填层的外形尺寸。2. 路床每层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3-5 要求1-3-5路床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项目频率质量标准纵断高程(mm)每 20延米 1个断面,每个断面35 点

9、+5,-15宽度(mm)每 40延米 1处+0以上横坡度(%)每 100延米 3处0.3平整度(mm)每 200延米 2处,没处连续10尺12三、路床检测频率1. 路床密实度、弯沉、灰剂量检测按照表2-1-6 标准执行路床密实度、弯沉、灰剂量检测频率 表 2-1-6检测项目施工检测频率抽检频率检测时间沟槽、路堤、路床、 沟槽每井段每层每回填路段每层碾压完成后检查井、雨水口、 每侧 3 点;每个构 每 57 个抽检 1涵洞、桥梁等结构 筑物每层1 点;路 次物回填土密实度堤每 1000m2每层3点;路床每1000m23点备注灰剂量每 20003 进行 1 每回填路段每层5拌和完成后最短次检测。路

10、床每 7个抽检 1 次时间2000m2检测 1 次,每次检测取6 个代表性土样混合弯沉每种结构层每车 按检测数量的20%最短时间,对二灰 对水泥稳定类的道每 20 米检测一 抽检稳定土类在碾压 在碾压完成后第8次完成后第 29 天检 天检测,避开最不测利和最有利的气候条件。含水量、液塑限、 按照土质不同、取 至少抽检1 次最短时间,击实、CBR样地点、使用部位不同,按照相关要求在开工前进行检测2. 检查井、雨水口、涵洞、桥等结构物周围的回填土松铺厚度不得大0于.2m。第四节 不良土质一、不良土质:指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的土,不适宜作为公路工程材料的土质。二、 不良土取样标准1. 当怀疑为

11、不良土时,应在取样时联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及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取样,对分布情况及地质情况复杂的原土取样还应该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参加。经过共同认证、签字认可后送经相关检测单位检验后形成正式检测报告取。样时应明确样品的来源、取样地点、色泽、分布范围、方量等相关信息。2. 不良土质类别、危害、处理方式参考表类别不良土质特性危害性处理方式参考淤泥土、 淤泥是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 主要破坏形式是沉降过大引1. 路床及沟槽范围内的淤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起路基开裂损坏。在较大的泥全部挖除,用砂砾或石灰天然含水量液限,天然孔隙荷载作用下,地基易发生整土换填。比1.5. 淤泥质土是1.0天然

12、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入破2. 淤泥层位于路床底面孔隙比50%,塑性指数26,透水 在坚硬状态下该土的工程性1.掺加石灰、固化剂或砂膨胀土性差,干时不宜挖掘,并具有 质较好。但其显著的胀缩特土进行周边 0.8m 包心一定的膨胀性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处理。开裂、隆起等严重的破坏。2.挖除换填粉质土、 塑 性指 数 10. 粒 径大 于。主要病害有路基路面发生换填或采用掺加石灰或水粉 质 粘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泥改善土重的 50%。坡发生崩塌、剥落,道路内部易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含 水 量 含水率15%的土1.晾晒过大2.挖除换填3.掺加石灰或砂土包心处理

13、第二章基层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第一节基层材料一、水泥:1. 水泥优先选用初凝时间3h 以上,终凝时间6h 以上的水泥。宜采用325或 425水泥,不宜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2. 碎石碎石的压碎值、含泥量、泥块含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表 2-1-1 规定。表 2-1-1水泥稳定土类的粒料范围及技术指标项目通过质量百分率()底基层基层次干路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5337.510010031.5901009010010

14、026.590100筛孔196790679072899.545684767尺寸4.75501005010029502949(mm)2.36183817351.180.6017100171008228220.07505003007070.002030液限()28塑性指数9注: 集料中 0.5mm以下细料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 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得超过7%;当用中粒土、粗粒土作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底基层时,颗粒组成范围宜采用作次干路基层的组成。粒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级配碎石、砂砾、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粒状矿渣等材料均

15、可做粒料源材;2 )当作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3 )当作底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53mm;4 )各种粒料,应按其自然级配状况,经人工调整使其符合表的规定;5 )碎石、砾石、煤矸石等的压碎值: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得大于30;对其他道路基层不得大于30,对底基层不得大于35;6 )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7 )集料中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253. 用作底基层的砂砾、砂砾土或其他材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表2-1-2 要求。表 2-1-2 砂砾底基层级配范围筛孔尺寸5

16、237.59.54.750.60.075(mm)通过百分率(%)100801004010025858450153. 混合料组成设计3.1 各级公路用水泥稳定土的7d 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3. 2 水泥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根据设计文件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确定掺加料的比例。3.3 综合稳定土的组成设计应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需的水泥和石灰剂量以及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3.4原材料的试验1 在水泥稳定土层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1)

17、颗粒分析;(2)液限和塑性指数;(3)相对密度;(4)击实试验;(5)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6)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7)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2 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宜改善其级配。3 应检验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第二节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测项目和频率一、 在组织现场施工以前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包括土) 或混合料发生变化时,必须对拟采用的材料进行规定的基本性质试验,评定材料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二、 对用做底基层和基层的原材料,应进行表3-2-4所列的试验。三、对初步确定使用的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包括掺配后不用结合料稳定的材料,应进行表 2-2-3 所列的试

18、验。表 2-2-3 底基层和基层原材料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材料名称目的频度试验方法含水量土、砂砾、碎石等 确定原始含水量每天使用前测2烘干法、酒精燃烧个样品法、含水量快速测定仪颗粒分析砂砾、碎石等集料 确定级配是否符每种土使用前测筛分法合要求,确定材料 2 个样品,使用过配合比程中每 2000m3测2 个样品液限、塑限土、级配砾石或级 求塑性指数,审定 使用前测 2 个样品, 液限塑限联合测配碎石中 0.5mm是否符合规定砂砾使用过程定法测液限;滚搓以下的细土中 每 2000m3 测 2法塑限试验测塑个样品,碎石种类变限化重做 2 个样品相对毛体积 砂砾、碎石等评定粒料质量,计 使用前测 2 个

19、样网篮法或容积密度、吸水算固体体积率品,砂砾 使 用1000ml率过 程 中 2000m3以上的比重瓶法测 2 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2 个样压碎值砂砾、碎石等评定石料的抗压同上集料压碎值试验碎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确定土是否适宜于用石灰或水泥稳定备注: 对重型击实、承载比、延迟时间,应按照相关设计要求进行检测。试验项目重型击实试验承载比抗压强度延迟时间表 2-2-4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的试验项目目的求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规定工地碾压时的合适含水量和应该达到的最小干密度,确定制备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的试件所应该用的含水量和干密度;确定制备承载比试件的材料含水量求工地预期干密度下的承载比,确定材

20、料是否适宜做基层或底基层进行材料组成设计,选定最适宜于用水泥或石灰稳定的土(包括粒料) ;规定施工中所用的结合料剂量;为工地提供评定质量的标准对已定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第三节基层施工一、铺筑试验段在底基层和基层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试验段。1.1 应通过铺筑无结合料的集料基层试验段,确定以下主要项目:(1) 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2) 材料的松铺系数。(3) 确定标准施工方法:。集料数量的控制;集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压实机

21、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4) 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5) 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1.2 通过铺筑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试验段,除确9定.3.2 条所列者外,还应确定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对于水泥稳定土基层,还包括通过严密组织拌和、洒水、整形、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规定允许的拌和时间。二、质量管理1.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包括外形尺寸的控制和检查以及质量控制和检查。2. 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3. 质量控制的项目、

22、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2-3-6 的要求。工表 2-3-6 质量控制的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程项 目类别含水量级配无拌和均匀性结压实度合频度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随时观察2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 2000m 检查 6 次以上质量标准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料底塑性指数基层承载比弯沉值检验无含水量结级配合拌和均匀性每2次,异常时随时试1000m1小于本规范规定值验2次,据观察,异常每3000m1不小于本规范规定值时随时增加试验每一评定段( 不超过 lkm)每车满足设计要求道 4050个测点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在设计规范范围内每2次设

23、计规范范围内2000m1随时观察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2料压实度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 2000m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基检查 6 次以上层每2次,异常时随时试塑性指数1000m1小于本规范规定值验集料压碎值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不超过本规范规定值级配每2次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2000m1集料压碎值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不超过本规范规定值每2次,至少 6 个样品, 不小于设计值-1.0 2000m1水水泥或石灰剂 用滴定法或用直读式测钙仪泥量试验,并与实际水泥或石灰用或水泥稳定量校核石含灰土水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移石灰稳定量民土定拌和均匀性随时观察无灰条、灰团,色泽均匀,无离土析现象及稳定

24、细粒综压土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 2000m2合实稳定中粒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稳度土和粗粒检查 6 次以上定土土稳定细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抗压强度2000m6 个试件;稳定中粒土符合本规范规定要求和粗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2000m6 个或 9 个试件石延尺时间每个作业段1 次不超过本规范规定灰2石灰剂量不小于设计值 -1 ( 当工配合比每次石灰剂量少于4时,为不小于设2000m1业2计值-0.5 ) 以内废级配每次在本规范规定范围内2000m1渣含水量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最佳含水量1%(二灰土为2%)稳拌和均匀性随时观察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定二灰土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土压其 他 含2实每一作业段或不大

25、于 2000m粒 料 的检查 6 次以上度石 灰 工业废渣稳定细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抗压强度2000m6 个试件;稳定中粒土符合规定要求和粗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个或 9 个试件2000m64.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应取钻件(俗称路面芯样) 检验其整体性。水泥稳定基层的龄期710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二灰稳定基层的龄期2028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如果路面钻机取不出水泥稳定基层或二灰稳定基层的完整钻件,则应找出不合格基层的界限,进行返工处理。5. 当采用厂拌法生产时,水泥掺量应比试验剂量加0.5,水泥最小掺量粗粒土、中粒土应为3,细粒土为4。6. 水泥稳定土料材料7d抗压强度:对

26、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为34MPa,对底基层为1.52.5MPa;对其他等级道路基层为2.53MPa,底基层为1.52.0MPa。7. 城镇道路中使用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集中拌制。8. 集中搅拌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集料应过筛,级配符合设计要求。2)混合料配合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搅拌均匀。3)搅拌厂应向现场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水泥用量、粒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R7、强度标准值。4)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9. 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水泥土的压实系数宜为1.531.58;水泥稳定砂砾的压实系数宜为1.301.

27、35。2)宜采用专用摊铺机械摊铺。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应按当班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4)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 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10. 碾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找平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2)宜用1218t 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 的压路机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3)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4)当使用振动压路机时,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构筑物的安全要求。11. 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宜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湿

28、润。采用乳化沥青养护,应在其上撒布适量石屑。2)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3 )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路面层。第三章 沥青路面第一节原材料一、施工中应根据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组成、施工季节,确定铺筑层次及各分层厚度。二、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三、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优先采用 A 级沥青作为道路面层使用。B 级沥青可作为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面层使用。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沥青掺配,掺配比应经试验确定。2)乳化沥青的质量在高温条件下宜采用粘度较大的乳化沥青,寒冷条件下宜使用粘度较小的乳化沥青。乳化沥

29、青的质量应符合表3-1-1 规定表 3-1-1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品种代号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试验试验项目单位搅拌用喷洒用搅拌用喷洒用搅方法喷洒用拌用破乳速度粒子电荷筛上残留物(1.18mm 筛),大于恩格拉粘度计 E25粘度道路标准粘度计 C25.3残留分含量,溶解度,蒸发残留物针入度(25)延度(15)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与粗、细粒式集料搅拌试验水泥搅拌试验的筛上剩余,常温贮存稳定性:1d,5d,PC-1PC-2PC-3BC-1PA-1PA-2PA-3BA-1PN-2BN-1快裂慢裂快 裂 或慢 裂 或快裂慢裂快 裂 或慢 裂 或慢裂慢T0658中裂中裂中裂中裂裂阳离子()阴离子()非

30、离子T06530.10.10.1T065222 101 61 62 302 101 61 62 301 6T06223010S10 258 208 20106010 258 208 2010 60820T062160%50505055505050555055T0651%97.597.597.5T0607600.1mm50 20050 30045 15050 20050 30045 15050 300T0604300cm404040T06052/32/32/3T0654均匀均匀T0659%3T0657%111T0655555注: 1 P 为喷洒型, B 为搅拌型, C、A、N 分别表示阳离子、阴

31、离子、非离子乳化沥青。2 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3 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搅拌试验的要求、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4 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 通常采用 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 1d 的稳定性。5 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 尚需按 T0656 进行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6 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 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的要求。四、用于透层、粘层、封层及拌制冷拌沥青混合料的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32、表 3-1-2 的规定。表 3-1-2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快凝中凝慢凝试 验 方单AL( R) AL(R) ALALALAL(M)ALAL( M) ALALALALALAL法试验项目-1-2( M) (M) ( M) -4(M) -6(S)(S)(S) (S)(S) (S)位1-1-2-3-5-1-2-3-4-5-6C25.5S20 2020粘162641T0621度555162641101 C60.5S10115151525401002002540100200蒸225 %20 15 10 73 200馏315 %35 30 35 85251714T0632体积360 %45 35 50

33、 40 3525 20 15 535302520150蒸针入度.6060100100100100100100馏( 25)1200200300300300T0604后m300300300m残延度c留60 60 60T0605( 25)m6060606060物浮漂度(5) S 20 2030 40 45 50T0631闪点( TOC法)30 30 65 70 70100 120 120T06336565656565100含水量%0.20.20.20.20.20.20.20.22.02.02.02.02.02.0T0612五、粗集料1. 粗集料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2.骨料对沥青的粘附性,城

34、市快速路、主干路应大于或等于4 级;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应大于或等于 3级。集料具有一定的破碎面颗粒含量,具有1 个破碎面宜大于90, 2 个及以上的宜大于80。3.粗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3 的规定。表 3-1-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试验方表面层其他层次道路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30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2.4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20其中粒径大于9.5mm

35、,不大%1215T0312于%1820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水洗法 0.075mm 颗粒含%111T0310量,不大于软石含量,不大于%355T0320四、细集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1-4 的要求3-1-4 集料质量要求项 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其他等级试验方干路道路法表现相对密度,不小于2.502.45T0328坚固性( 0.3mm部分),不小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 0.075mm的含量),35T0333不大于砂当量,不小于60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五、矿粉1. 用石灰岩等憎水性石料磨制。当用粉煤灰作填料时

36、,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50。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表 3-1-5表 3-1-5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项 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其他等级道试验方法路路表观密度,不小于t/m 32.502.45T0352含水量,不小于%11T0103 烘干法粒度范围 0.6 mm%1001000.15 mm%9010090100T03510.075 mm%7510070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 1T0353塑性指数% 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2. 维稳定剂应在 250C 条件下不变质。 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木质纤维素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1-6表 3-1-6纤维的技术要求项目单位

37、指 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高温 590 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 1.0水溶液用 PH试纸或 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 5 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以质量计),5105烘箱烘 2h 后的冷却称不大于量4.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应分别存放,不得混存。表 3-1-7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连续级配间断级间断级配公称最最大混合料类型配沥青大粒径粒径沥 青沥青稳沥青玛排水式排水式沥( mm)(mm)碎石混 凝定碎石蹄脂碎沥青磨青碎石基土石耗层层特粗式ATB-40ATPB-4037.553.0粗粒式AT

38、B-30ATPB-3031.537.5AC-25 ATB-25ATPB-2526.531.5中粒式AC-20SMA-20AM-2019.026.5AC-16SMA-16OGFC-16AM-16 16.019.0细粒式AC-13SMA-13OGFC-13AM-1313.216.0AC-10SMA-10OGFC-10AM-109.513.2砂粒式AC-54.759.5设计空隙率353 6341818612()注:设计空隙率可按配合比设计要求适当调整。5. 沥青混合料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应与分层压实层厚度相匹配。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 2.5 3 倍;对 SMA和

39、OGFC等嵌挤型混合料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 2 2.5 倍。6. 沥青混合料面层类型应按表 3-1-8 确定。表 3-1-8 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类型筛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孔结构系层次三层式沥青混凝土两层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列上面层方孔中面筛层系列下面层AC-13/SMA-13AC-13AC-5AM-5AC-16/SMA-16AC-16AC-10AM-10AC-20/SMA-20AC-13AC-20AC-25AC-20AC-25AM-25AC-25AC-30AC-25AM-30AC-30AM-25AC-30AM-40AM-30第二节透层、粘层、封层一、透层1. 沥青混合料

40、面层的基层表面应喷洒透层油,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面层。2. 施工中应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 乳化沥青做透层油。 透层油的规格应符合表 3-2-7 的规定。表 3-2-7 沥青路面透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用途规格用量(L/m2)规格用量(L/m2)无机结合料粒料基AL(M)-1 、2 或 31.0 2.3PC-21.0 2.0层AL(S)-1 、2 或 3PA-2半刚性基层AL(M)-1 或 20.6 1.5PC-20.7 1.5AL(S)-1 或 2PA-2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是以 50为

41、基准。3 用作透层油的基质沥青的针入度不宜小于 100。液体沥青的粘度应通过调节稀释剂的品种和掺量经试验确定。4 透层油的用量与渗透深度宜通过试洒确定。5 用于石灰稳定土类或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的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形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 且宜在透层油撒布后 12d 铺筑沥青混合料。洒布透层油后,应封闭各种交通。6 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或手动沥青洒布机喷洒。洒布设备喷嘴应与透层沥青匹配,喷洒应呈雾状,洒布管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 3 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7 透层油应洒布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应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必要时作适当碾压。8 透层油洒布后的养护时

42、间应根据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或乳化沥青水分蒸发后,应及时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3.粘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层式或多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下层间铺筑间隔期已铺层面受污染时,或间隔期较长,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混合料层时, 应在既有结构和路缘石、 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连接面喷洒粘层油。2 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其规格和用量应符合表 3-2-8 的规定。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表 3-2-8 沥青路面粘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下卧层类型液体沥青2规格用量(L/m )乳化沥青规格用量( L/m2)AL( R) -3 AL(R)新建沥青层或旧沥青-6PC-3路面0.3 0.50.3 0.6AL(M)-3 AL(M)PA-3-6AL(M)-3 AL(M)水泥混凝土-60.4PC-30.50.20.3AL(S)-3 AL(S)PA-3-6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 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是以50为基准。3 粘层油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当粘层油上铺筑薄层大孔隙排水路面时, 粘层油的用量宜增加到 0.6 1.0L/m 2。沥青层间兼做封层的粘层油宜采用改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