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国旗下讲话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48146051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秋的国旗下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秋的国旗下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秋的国旗下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秋的国旗下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秋的国旗下讲话(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秋的国旗下讲话关于中秋的国旗下讲话关于中秋的国旗下讲话1敬重的各位领导、老师,敬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日,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观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视苍穹时,脑海中定会出现起那美丽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现今我们在三中虚心求学,不能陪伴父母身旁和他们一起赏月,每逢佳节倍思亲呀!特此,我们写了一首小诗,遥寄给远方的父母,并祝大家节日欢乐!当我背上行禳离开了哺育我十几年的家乡在挥泪作别母亲的那一刹我读懂了母亲眼里的希望和悲伤中学的生活,充溢而繁忙却总不忘,给家里

2、打个电话,问短问长电话的那端,母亲的每个字都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喜悦因为能听到我的声音就是母亲最大的愿望仍记得第一次回家母亲笑着跑出来迎接眼睛里闪耀着慈祥的光线那光线比太阳更亮母亲微笑的脸庞再次出现眼前母亲吩咐的话语又在耳畔回响现在我们沐浴着阳光在庄重的五星红旗下有千言万语要讲感谢我们的母亲思念我的家乡假如是那样就让它化作学习的动力努力拼搏一切都向着自己的志向假如是那样就让它化成切实的行动别畏惧暴雨和风霜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去畅游学问的海洋别忘了远处的母亲在等待着我们等待着我们成功的消息别忘了远处的母亲在期盼着我们期盼着我们凯旋归航拼搏吧别让母亲悲观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就是三年后创建辉煌同学们,让我们在

3、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真诚的告知远方的爸爸妈妈,你们的孩子已经长大,在三中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己的志向彼岸。最终祝老师们合家华蜜,中秋欢乐!关于中秋的国旗下讲话2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源远流长品文化 追根溯源话中秋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玉蟾满光,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谈到中秋节,我们好像首先想到的就是丰富多样、香甜可口的月饼。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在中秋节吃月饼呢?这个习俗是从什么时候起先的?中秋节又是因何而来的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的河流,探寻这一传统佳节的由来吧。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全

4、世界都产生过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那就是远古人民对月亮的崇拜。在原始社会里,人们通常将月亮视为掌控时间、生命的神灵。他们在光明的月夜,集会在广场上,通过热情的歌舞来表达对这位神灵的敬意。而在八月谷熟之后,为了庆祝丰收、答谢神灵,整个部落或氏族的成员也会集中在一起祭天拜祖,举办快乐盛大的歌舞庆典。但在上古时期的大多数地区中,这两种活动并没有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日子里。直到战国时期,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浪漫的楚国人民给予了月亮更漂亮的传闻,也起先在中秋之夜泛舟赏月,祭祀神灵。不过,中秋节作为完全成熟和定型化的节日,却是在唐宋时期形成的。唐代人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

5、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溢奇丽的浪漫色调,玩月之风由此盛行。善感的文人墨客也在这柔软的月光下诗兴大发,留下了很多清冷动人的诗句。“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唐代诗人总把这澄明虚空的月色流光与思妇闺怨、孤客乡愁融为一体,再美的句子也带着微寒的气息。到了宋朝,赏月已不再局限于文人的风尚趣味,中秋节变得更加喧闹和欢快了。事实上,正是宋太宗年间,皇上才正式下令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而且还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的节令食品的明确说明,这便是今日的月饼了。人们通过吃月饼,寄予对团聚的期盼,祈祷家人生活美满平安。宋朝以来,每逢中秋之夜,人们品月饼、祭月

6、神,游乐游戏,酌酒高歌。无论贫富贵贱,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欢庆中秋佳节。这个漂亮的节日就这样走进了大众的生活,成为了我国仅次于春节的其次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在民间普及还应得益于家宴团聚习俗的产生。月圆人亦圆,中秋月亮的圆润柔软、淡远安静,塑造出中国人对于团聚和谐的不懈期盼。直到今日,中秋节的很多风俗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但家人团聚赏月还是这个节日最主要的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从不是一个遥远冰冷的星体。“天人合一”的理念,己将人性中最具本源意义的血缘相亲,深深地浸透于中秋月圆之时。八月十五的那轮明月见证了多少团聚和美的时刻,也被寄予了多少离人牵肠挂肚的思念。血缘团聚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

7、胎记”,“中国月亮”厚重、幽远的文化内涵,肯定程度上也印证了血脉相思的人类普遍认同,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和谐、团聚,是中秋文化永恒不变的主题,“海上升明月,天际共此时”,中秋是中华民族渴望团结、和谐、统一等心理诉求的最干脆、最深厚的见证。祖国的统一和安定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期望,爱国有时并不仅是激扬的口号,更不是冲动的行为。爱国须要忠诚、热情与坚毅,也须要胆魄、才智和远见。爱国,先从了解起先。五千年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有利于提高全民素养,增加民族凝合力和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使世界更了解中国,进一步扩大中国的世界影响。而这个任务,就落在了我

8、们每一位同学的肩上。一个节日、一首诗词、一本经典,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潜心品读、专心体会、去粗取精,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继承和发扬其中的民族精神和优良道德吧。“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无人可欺,无人可敌,昂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败之地!我的讲话完毕,感谢大家。关于中秋的国旗下讲话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寄情中秋。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照旧穿夏装的同学在早上都不禁打几个寒颤。树叶凋落了,夜晚提早了。又到了丰收季,又到了月圆日。中秋节有同学们期盼的假日,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遗忘了中秋该干些什么?中秋节又称“仲秋

9、”也叫“团聚节”。我国古代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农历八月中旬粮食收获季节人们为了答谢神的护佑而实行的仪式和活动,称为“秋报”。到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此时气温已凉未寒,月朗中天。正是赏月的好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份便渐渐被赏月所替代,并且持续了下来。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也就是月饼。就拿以前的习俗来说吧:中秋节前几天,人们多以月饼、火腿、菱、藕等馈赠亲友”送节礼“。晨起吃”糖芋头“,晚上合家团聚,饮酒赏月。妇女躲在天井设香案,供菱藕,烧香斗,以斋月宫。文人雅士相约舣亭赏月赋诗。而现在的常州很难看到有这种过中秋的习俗了。现如今,人们越来越不注意中秋节。从另外一

10、个角度而言,在我们熟识西方节日的详细日期比亲人生日更加牢记的今日,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概念里只是调养生息的机会抑或是成为酷爱文学之人附庸风雅的话题,佳节的来历,前人给予的奇妙色调再不为人们津津乐道,文人墨客的诗意文字大多尽散在历史的遗风中,而不为我们推崇的腹中底蕴。就在前几年,我们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被韩国申遗胜利。我们陷入了深思: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节日为什么就偏偏使其他国家如此重视?为什么我们没有最先提出申遗?这件事给我们中国人狠狠地一记耳光:说究竟还是我国节日体系的文化特色显得不足,国外节日侵袭严峻,人们多是追捧外来节日文化而对自己民族的却缺少相识,更谈不上宠爱和爱护。中秋节放假的目的

11、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去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牢记中国的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而不是利用中秋节多睡几小时觉,多玩几小时电脑。我们应当利用中秋节假期多关注、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学习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向四周人宣扬中秋节文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对中秋文化的重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重视中秋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节日的假期中少玩一会电脑,多了解和体验节日的文化习俗。不能被国外的各种节日的充斥而遗忘了中国自己的节日。夜里,我仰视夜空,安静而幽远,它仿佛在告知着我什么:我们应当少一些言辞,多一些行动;多一些醒悟,少一些鲁莽,多一些振作,不让本土的节日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失传,我们要做一名中秋节的“继承者”,更要做一名中秋节的“创新者”!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