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专题综合训练四 含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8053658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专题综合训练四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专题综合训练四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专题综合训练四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专题综合训练四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专题综合训练四 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专题综合训练(四)(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龙岩质检)宋太祖在建隆三年立下戒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苏轼说:“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这表明赵宋王朝()A倡导革新除弊朝风B鼓励文人直言进谏C高估文人议政作用 D放弃控制文人思想解析:选B。材料中反映的是宋朝不刑杀文人和上书言事者,没有涉及政府革新除弊的措施,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宋代对于文人和上书者很宽容,可知其目的是鼓励文人直言进谏,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宋代统治者不惧上书者,鼓励文人议政,不能体现其高估文人议政

2、的作用,故C项错误;封建政权对于文人思想都有所控制,宋代鼓励文人议政不能反映其放弃控制文人思想,故D项错误。2(2018南昌模拟)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解析:选C。分权制衡是指权力分立互相制约,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事堂限制皇权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

3、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知政事堂主持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政事堂导致机构臃肿,官员冗多,故D项错误。3(2018石家庄质检)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地区时间赴试人数分配名额录取比例平江府(苏州)庆历中2004501绍兴二十六年2 000131531福州绍兴二十六年3 40062561淳熙十年15 000622421开禧间18 000543331A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B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

4、构C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D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解析:选B。根据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表上录取比例的变化,可知与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表,可以看出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录取比例缩小得出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故B项正确;表中赴试人数越来越多说明越来越多的人热心科举功名,故C项错误;表中的数据只是说明竞争加剧,与人口增长无关,故D项错误。4(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

5、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解析:选B。据材料“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可得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故B选项正确。5(2018深圳调研)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

6、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A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B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C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D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解析:选C。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不仅是监察,与材料中“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不符,故A项错误;北宋中期形成“三冗两积”局面,与材料中“宋代初期”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出外察访的特使”“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都是由皇帝派出,并对皇帝负责,是为了“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故C项正确;“特使”也不能“任意违法”,但与题中“在本质上反映了”不符,故D项错误。6(2018厦门质检)成书于元朝的农书列举了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

7、田等田制,前五种行于滨江海湖泊之地,后一种行于多山丘陵之域。这反映了当时()A人地矛盾突出 B土地所有制变化C水旱灾害频繁 D传统犁耕受冲击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表明是对边角地块的农业开发利用,故选A项。土地所有制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如果水旱灾害频繁,那么“滨江海湖泊之地”“多山丘陵之域”就难以开发,故C项错误;无论材料中“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是哪种田,都离不开当时主流的犁耕,故D项错误。7(2018吉林调研)北宋仁宗景佑年间,广州每年都有蕃客(外国商人)携带妻儿前来居住,甚至购买田宅,与当地人杂居,突破了蕃坊(蕃商聚居区)的限制,这

8、些蕃客“富者资累巨万”。这表明当时()A坊市界限被打破 B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C对外贸易的繁荣 D外商开始在中国定居解析:选C。蕃坊指的是外商聚居区而非区分商业活动区域的“市”和“坊”,故A项错误;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外国商人可在广州与当地居民杂居,可知当时对外贸易频繁与繁荣,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外商“开始”在华定居,故D项错误。8宋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牟取暴利”。这表明()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宋人商业观念发生变化C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D士大夫对理学持怀疑态度解析:选B。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的政

9、策,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士农工商是社会身份的象征,而材料宋代“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不难理解是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的社会观念的改变,故B项正确;材料中呈现的是士大夫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并没有显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士大夫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并没有对理学持怀疑态度,故D项错误。9(2018江西百所名校大联考)“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A致力于社会稳定 B意在束缚人的行为C融儒释道为一体 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解析:选A。根据“改

10、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可知程朱理学借佛教“修心”理念来稳定社会,故A项正确;此举意在通过改良个人来稳定社会,并非束缚人,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道家思想,故C项错误;此举意在通过改良个人,进而改良社会,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并非主张改良社会体制,故D项错误。10(2018鹰潭模拟)“自孟子育性善,而荀卿言性恶,杨雄盲善恶混,韩文公言三品,及至横渠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然后诸子之说始定。”这主要说明()A儒家关于人性经历了长期争论B儒家始终未放弃对真理的探究C诸子百家的人性论趋渐于统一D儒家人性论由伦理上升到哲理解析:选D。据题干,从人性善恶的讨论到张载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说明儒家人性论

11、由伦理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故选D项。材料强调儒家的人性学说归于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对人性的讨论,而非对真理的探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的人性论渐趋统一,而不是诸子百家的人性论趋渐于统一,故C项错误。11(2018湖北华中师大联盟质测)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B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解析:选B。材料中儒生只是在寺院读书,不能说明是儒佛的融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寺院为儒生提供读

12、书会友的场所,说明佛教寺院的开放性和世俗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文人的追求仍是“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可知寺院只是提供了一个场所,并不是文人追求,故D项错误。12(2018包头模拟)全元诗收入了近五千余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十三万首诗,这些诗人的族属有汉、蒙古、吐蕃、大食、回回等数十个民族,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双语诗”。这主要反映了()A唐朝诗学的持续发展 B疆域辽阔文化更繁荣C元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D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解析:选C。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元朝由于空前辽阔的境域版图,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融空前繁荣,带有很浓厚的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故选C项。材

13、料中涉及的是元朝而非唐朝的诗歌成就,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元朝和其他时期的文化比较,故B项错误;“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这只是对题干材料的重复而非反映,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内在结构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临安城郊的市镇“商贾骈集,物货辐萃”,江阴的江夏市“商船倭舶,岁常辐凑”,嘉兴的濮院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14、摘编自陈国灿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材料二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双林镇“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其特色产品包头绢“通用于天下”。嘉定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丝与棉闯入农村经济生活,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仅涟市镇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南宋时期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市镇兴盛的主要原因。(8分)(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市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及所引发的农村经济变革

15、。(17分)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商贾骈集,物货辐萃”得出工商业兴盛,据材料一“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得出呈现出城市化特征;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得出农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商船倭舶,岁常辐凑”结合所学得出海外贸易的兴盛。(2)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双林镇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得出出现专业化市镇,据材料二“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得出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据材料二“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得出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第二小问变革,

16、据材料二“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得出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据材料二“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得出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答案 (1)特点:工商业兴盛;呈现出城市化特征。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2)表现:出现专业化市镇;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变革: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14(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部分正史中表彰忠孝节义的“列传”一览表史书名称成书年代表彰名教的列传史记西汉汉书东汉三国志西晋后汉书南朝宋列女宋书南朝梁孝义魏书北齐

17、孝感、节义、列女梁书唐孝行陈书唐孝行隋书唐孝义、列女新唐书北宋忠义、孝友、列女、奸臣、叛臣、逆臣宋史元忠义、孝义、列女、奸臣、叛臣金史元忠义、孝友、列女、逆臣、叛臣、元史明忠义、孝友、列女、奸臣、叛臣、逆臣表格能够反映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解析 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根据以上材料,围绕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如: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宋朝之后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数大大增加,忠排在孝之前;再结合史实说明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 示例

18、一趋势: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原因:学术上,儒学强调纲常名教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文化教育上,儒家经典是封建教育及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总之,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纲常名教被统治者越来越重视,其在正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示例二趋势:宋朝之后正史表彰名教的列传数大大增加,忠排在孝之前。原因:政治上,宋朝之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思想上,宋明理学形成,理学特别强调纲常名教,维护封建统治;文化教育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总之,宋朝之后,随着理学形成并成为统治思想,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正史中表彰名教的列传数也大大增加,并且把凸显君权的忠排在孝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