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7949158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一、多重耐药菌的预防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多重耐药菌菌株。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及州发现多重耐药菌,并做好消毒隔离与治疗等工作,以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与流行。三、检验科细菌室检出多重耐药菌时,须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能及时指导临床开展预防控制工作;细菌室每季度负责对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整理审核后,将结果公布,供临床参考。四、各病区主管医师发现多重耐药

2、菌感染病例或定植病例,须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同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医生应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相应栏目内进行登记。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规定的时限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五、各临床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时,应通知全科人员积极采取如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手卫生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

3、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3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1. 将患者隔离于单间,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檀患者可安置在同一病房。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2病房和患者览表”须设黄色隔离标志,并在病历夹封面粘贴黄色隔离标签。3. 医务人员进入病室应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休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须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

4、药菌感染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妥善处置使用后隔离衣。4. 减少患者的病房转换和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和环境表面的污染。5.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和接触患者,严格限制探视人数,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在出病室前做好手卫生。6. 当患者感染治愈,且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为阴性时,方可解除隔离。(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管理1、严格执行医院消

5、毒灭菌膈离制度,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如拖把、抹布)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天上、下午应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2、工作人员、诊疗物品及仪器设备应相对固定,诊疗物品及仪器设备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或灭菌。送检标本应置于密闭容器内密闭运送。3、严格按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处理患者的医疗废物,应单独收集。4、患者出院、转出或死亡后,病室及床单元应进行终末消毒。六、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产生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和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药剂科应加强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审批手续的监管,避免滥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